[1] |
刘秉镰. 现代经济增长与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
[2] |
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3] |
荣朝和. 论运输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
[4] |
刘秉镰,赵金涛.中国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6):101~106.
|
[5] |
Yamaguchi K.Inter-regional air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in Japa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07,43:247~258.
|
[6] |
Aschauer D A.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9,23:177~200.
|
[7] |
刘继生,陈彦光.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J].地理学报,1999,54(5):471~478.
|
[8] |
张小民,吴群琪.公路规模-经济产出的分形理论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2008,21(1):78~79.
|
[9] |
陈彦光,罗静.河南省城市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1(2):172~177.
|
[10] |
黄佩蓓,刘妙龙.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分形特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2,30(11):1 370~1 374.
|
[11] |
刘妙龙,黄蓓佩.上海大都市交通网络分形的时空特征演变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2):144~149.
|
[12] |
柏春广,蔡先华.南京市交通网络的分形特征[J].地理研究,2008,27(6):1 419~1 425.
|
[13] |
贺国光,马寿峰,冯蔚东.对交通流分形问题的初步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2,15(4):82~85.
|
[14] |
张莉,于国海,马岩.分形理论在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2):54~56.
|
[15] |
冯蔚东,陈剑,贺国光.交通流中的分形研究[J].高技术通讯,2003,35(6):59~65.
|
[16] |
裴玉龙,李洪萍.快速路交通流时间序列分形维数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2):115~119.
|
[17] |
李建章,朱顺应.高速公路交通流的分形维数与相空间重构预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6): 119~122.
|
[18] |
刘海隆,包安明,陈曦,等.新疆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4):428~436.
|
[19] |
林琳,卢道典.广州全大交通设施建设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9):1050~1055.
|
[20] |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外部成本对区域综合运输成本空间格局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科学,2011,31(11):1322~1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