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戴相龙.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EB/OL].
|
[2] |
胡蓓蓓,姜衍祥,周俊,等.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地理科学,2008,28(5):693~697.
|
[3] |
权瑞松,刘敏,张丽佳,等.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暴露性评价[J].地理科学,2011,31(2):148~152.
|
[4] |
王大鹏.我国海平面30年升9厘米,天津上升最快上海次之[N].北京晨报,2007-12-02.
|
[5] |
李加林,王艳红,张忍顺,等.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研究——以江苏沿海低地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1):87~93.
|
[6] |
龚士良,杨世伦.地面沉降对上海黄浦江防汛工程的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4):543~547.
|
[7] |
孙阿丽,石纯,石勇.基于情景模拟的暴雨内涝危险性评价——以黄浦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0,30(3):465~468.
|
[8] |
许世远,王军,石纯,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3):127~138.
|
[9] |
石勇,许世远,石纯,等.沿海区域水灾脆弱性及风险的的初步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6):853~857.
|
[10] |
史培军.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9.
|
[11] |
黄崇福.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12] |
周俊,杨建图,姜衍祥,等.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154~158.
|
[13] |
周俊,杨建图,陆阳,等.基于情景分析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预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1(1):92~96.
|
[14] |
胡蓓蓓. 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
[15] |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
[16] |
陈守珊. 城市化地区雨洪模拟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
[17] |
解以扬,韩素芹,由立宏,等.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J].气象科学,2004,24(3):342~349.
|
[18] |
代斌. 城市化对海河天津段防洪排涝影响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5.
|
[19] |
何红艳,郭志华,肖文发.降水空间插值技术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87~1191.
|
[20] |
鲁振宇,杨太保,郭万钦.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黄河源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11~14.
|
[21] |
储少林,周兆叶,袁雷,等.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草业科学,2008,25(6):19~23.
|
[22] |
王林,秦其明,李吉芝,等.基于GIS的城市内涝灾害分析模型研究[J].测绘科学,2004,29(3):48~51.
|
[23] |
刘仁义,刘南.基于GIS的复杂地形洪水淹没区计算方法[J].地理学报,2001,56(1):1~6.
|
[24] |
丁志雄,李纪人,李琳.基于GIS格网模型的洪水淹没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2004,(6):56~60.
|
[25] |
张立华,朱庆,暴景阳,等.一种基于数字伴潮海岸线的潮滩淹没区仿真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7):637~640.
|
[26] |
赵庆良,王军,许世远,等. 沿海城市社区暴雨洪水风险评价——以温州龙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4):665~674.
|
[27] |
陈靖,李天文,冯丽丽,等. GIS技术在洪水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渭河中下游地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4):663~667.
|
[28] |
冯平,崔广涛,钟昀.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与预测[J].水利学报,2001,(8):64~68.
|
[29] |
Gambolati G,Teatini P.GIS Simulations of the inundation risk in the coastal lowlands of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2,(35):963-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