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2, Vol. 32 ›› Issue (7): 846-852.doi: 10.13249/j.cnki.sgs.2012.07.846
收稿日期:
2011-08-09
修回日期:
2011-10-12
出版日期:
2012-07-20
发布日期:
2012-07-2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胡蓓蓓(1979-),女,江苏溧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与灾害风险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Bei-bei HU1(), Jun ZHOU2, Jun WANG3, Shi-yuan XU3, Wei-qing MENG1
Received:
2011-08-09
Revised:
2011-10-12
Online:
2012-07-20
Published:
2012-07-20
摘要:
基于多灾种复合动态风险评估理论,依据滨海新区2020年人口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根据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预测结果设计了最不利、适中和最理想化三种情景;在此基础上,自行开发了基于GIS的洪水淹没区计算模块,模拟计算不同重现期暴雨内涝的淹没范围、淹没深度及淹没损失。结果表明: 2020年,发生1 000 a一遇、200 a一遇和50 a一遇暴雨时,在最不利的情景一下:天津市滨海新区分别将有32.73%,29.34%和26.01%的土地不同程度受淹,受淹人口分别为338万、305万和264万,淹没损失分别达220.89亿元、181.39亿元和139.12亿元。
中图分类号:
胡蓓蓓, 周俊, 王军, 许世远, 孟伟庆. 基于情景模拟的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年暴雨内涝风险评估[J]. 地理科学, 2012, 32(7): 846-852.
Bei-bei HU, Jun ZHOU, Jun WANG, Shi-yuan XU, Wei-qing MENG. Risk Assessment on Rainstorm Waterlogging of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Based on Scenario Simulat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7): 846-852.
[1] | 戴相龙.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EB/OL]. |
[2] | 胡蓓蓓,姜衍祥,周俊,等.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地理科学,2008,28(5):693~697. |
[3] | 权瑞松,刘敏,张丽佳,等.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暴露性评价[J].地理科学,2011,31(2):148~152. |
[4] | 王大鹏.我国海平面30年升9厘米,天津上升最快上海次之[N].北京晨报,2007-12-02. |
[5] | 李加林,王艳红,张忍顺,等.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研究——以江苏沿海低地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1):87~93. |
[6] | 龚士良,杨世伦.地面沉降对上海黄浦江防汛工程的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4):543~547. |
[7] | 孙阿丽,石纯,石勇.基于情景模拟的暴雨内涝危险性评价——以黄浦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0,30(3):465~468. |
[8] | 许世远,王军,石纯,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3):127~138. |
[9] | 石勇,许世远,石纯,等.沿海区域水灾脆弱性及风险的的初步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6):853~857. |
[10] | 史培军.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9. |
[11] | 黄崇福.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12] | 周俊,杨建图,姜衍祥,等.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经济损失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154~158. |
[13] | 周俊,杨建图,陆阳,等.基于情景分析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地面沉降预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21(1):92~96. |
[14] | 胡蓓蓓. 天津市滨海新区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
[15] |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
[16] | 陈守珊. 城市化地区雨洪模拟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
[17] | 解以扬,韩素芹,由立宏,等.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J].气象科学,2004,24(3):342~349. |
[18] | 代斌. 城市化对海河天津段防洪排涝影响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5. |
[19] | 何红艳,郭志华,肖文发.降水空间插值技术的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87~1191. |
[20] | 鲁振宇,杨太保,郭万钦.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黄河源区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11~14. |
[21] | 储少林,周兆叶,袁雷,等.降水空间插值方法应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草业科学,2008,25(6):19~23. |
[22] | 王林,秦其明,李吉芝,等.基于GIS的城市内涝灾害分析模型研究[J].测绘科学,2004,29(3):48~51. |
[23] | 刘仁义,刘南.基于GIS的复杂地形洪水淹没区计算方法[J].地理学报,2001,56(1):1~6. |
[24] | 丁志雄,李纪人,李琳.基于GIS格网模型的洪水淹没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2004,(6):56~60. |
[25] | 张立华,朱庆,暴景阳,等.一种基于数字伴潮海岸线的潮滩淹没区仿真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7):637~640. |
[26] | 赵庆良,王军,许世远,等. 沿海城市社区暴雨洪水风险评价——以温州龙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4):665~674. |
[27] | 陈靖,李天文,冯丽丽,等. GIS技术在洪水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渭河中下游地区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4):663~667. |
[28] | 冯平,崔广涛,钟昀.城市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与预测[J].水利学报,2001,(8):64~68. |
[29] | Gambolati G,Teatini P.GIS Simulations of the inundation risk in the coastal lowlands of the Northern Adriatic Sea[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02,(35):963-972. |
[1] | 卞子浩, 马小雪, 龚来存, 赵静, 曾春芬, 王腊春. 不同非空间模拟方法下CLUE-S模型土地利用预测——以秦淮河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2): 252-258. |
[2] | 权瑞松. 多情景视角的上海中心城区地铁暴雨内涝暴露性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4): 471-475. |
[3] | 刘家福, 张柏.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15, 35(3): 346-351. |
[4] | 权瑞松. 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脆弱性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11): 1399-1403. |
[5] | 袭祝香, 杨雪艳, 刘实, 纪玲玲. 东北地区夏季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J]. 地理科学, 2013, 33(6): 735-740. |
[6] | 殷洁, 戴尔阜, 吴绍洪. 中国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J]. 地理科学, 2013, 33(11): 1370-1376. |
[7] | 李景宜. 黄河小北干流洪水倒灌渭河风险评估及其影响[J]. 地理科学, 2011, 31(8): 947-951. |
[8] | 权瑞松, 刘敏, 张丽佳, 陆敏, 王静静, 牛海燕, 许世远. 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暴露性评价[J]. 地理科学, 2011, 31(2): 148-152. |
[9] | 刘希林, 陈宜娟. 泥石流风险区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西部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4): 558-565. |
[10] | 孙阿丽, 石纯, 石勇. 基于情景模拟的暴雨内涝危险性评价——以黄浦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3): 465-468. |
[11] | 陆汝成, 黄贤金, 左天惠, 肖思思, 赵小风, 张兴榆. 基于CLUE-S和Markov复合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研究——以江苏省环太湖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09, 29(4): 577-581. |
[12] | 殷杰, 尹占娥, 许世远. 上海市灾害综合风险定量评估研究[J]. 地理科学, 2009, 29(3): 450-454. |
[13] | 张丽娟, 李文亮, 张冬有.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 地理科学, 2009, 29(2): 250-254. |
[14] | 胡蓓蓓, 姜衍祥, 周俊, 王军, 许世远. 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地理科学, 2008, 28(5): 693-6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