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2, Vol. 32 ›› Issue (9): 1148-1154.doi: 10.13249/j.cnki.sgs.2012.09.1148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1,2(), 海米提·依米提2,3(
), 迪拉娜·尼加提2, 魏彬2
出版日期:
2012-09-20
发布日期:
2012-09-2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1981-),男,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博士后,主要从事干旱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Mamattursun·EZIZ1,2(), Hamid·YIMIT2,3(
), Dilara·NIJAD2, Bin WEI2
Online:
2012-09-20
Published:
2012-09-20
摘要:
基于1991、2002与2008年卫星遥感资料,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克里雅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从1991年的144 224.8万元降到2008年的128 716.3万元,生态服务价值损失10.8%,每年净损失生态服务价值达24.2元/hm2。生态服务总价值的减少主要是由湿地、水域总面积的减少而导致的;② 研究区各生态服务功能对区域总生态服务价值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废物处理、土壤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气候调价、气体调价、食物生产、娱乐休闲和原材料;③ 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指数缺乏弹性。
中图分类号:
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 海米提·依米提, 迪拉娜·尼加提, 魏彬. 昆仑山北麓克里雅绿洲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 地理科学, 2012, 32(9): 1148-1154.
Mamattursun·EZIZ, Hamid·YIMIT, Dilara·NIJAD, Bin WEI. The Response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to Land Use Change in Keriya Oasis, Northern Slope of Kulun Mountai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9): 1148-1154.
表1
克里雅绿洲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 | 生态服务价值[元/(hm2·a)] | |||||||
---|---|---|---|---|---|---|---|---|
水域 | 湿地 | 沙地 | 盐碱地 | 高密草 | 中密草 | 低密草 | 耕地 | |
气体调价 | 0.0 | 1742.6 | 0.0 | 15.0 | 1161.7 | 774.5 | 387.3 | 484.0 |
气候调价 | 445.3 | 16554.4 | 0.0 | 0.0 | 1306.9 | 871.3 | 435.7 | 861.6 |
水源涵养 | 19749.1 | 15005.4 | 26.5 | 255.0 | 1161.7 | 774.5 | 387.3 | 580.9 |
土壤形成 | 9.7 | 1655.4 | 17.7 | 1.1 | 2831.7 | 1887.8 | 943.9 | 1413.4 |
废物处理 | 17619.3 | 17599.9 | 8.8 | 360.6 | 1902.3 | 1268.2 | 634.1 | 1587.7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2410.6 | 2420.2 | 300.8 | 21.0 | 1582.8 | 1055.2 | 527.6 | 687.3 |
食物生产 | 96.8 | 290.4 | 8.8 | 78.2 | 435.6 | 290.4 | 145.2 | 968.1 |
原材料 | 9.7 | 67.8 | 0.0 | 7.0 | 72.6 | 48.4 | 24.2 | 96.8 |
娱乐休闲 | 4201.5 | 5372.9 | 8.8 | 99.0 | 58.0 | 38.7 | 19.4 | 9.7 |
合计 | 44542.0 | 60709.1 | 371.4 | 836.9 | 10513.3 | 7009.0 | 3504.7 | 6689.5 |
表2
克里雅绿洲1991~ 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 用类型 | 1991年 | 2002年 | 2008年 | 1991~2002 | 2002~2008 | 1991~2008 | |||
---|---|---|---|---|---|---|---|---|---|
面积 (hm2) | 比例 (%) | 面积 (hm2) | 比例 (%) | 面积 (hm2) | 比例 (%) | 面积 (hm2) | 面积 (hm2) | 面积 (hm2) | |
水域 | 2687 | 0.714 | 1833 | 0.487 | 1786 | 0.474 | -854 | -47 | -901 |
湿地 | 4997 | 1.327 | 3122 | 0.829 | 2398 | 0.637 | -1875 | -724 | -2599 |
沙地 | 194130 | 51.562 | 191774 | 50.936 | 190616 | 50.629 | -2356 | -1158 | -3514 |
盐碱地 | 1670 | 0.443 | 1554 | 0.413 | 1833 | 0.487 | -116 | 279 | 163 |
高密草 | 8256 | 2.193 | 9801 | 2.603 | 7925 | 2.105 | 1545 | -1876 | -331 |
中密草 | 46598 | 12.377 | 48930 | 12.996 | 48606 | 12.910 | 2332 | -324 | 2008 |
低密草 | 81051 | 21.528 | 83893 | 22.282 | 81430 | 21.628 | 2842 | -2463 | 379 |
耕地 | 37109 | 9.856 | 35591 | 9.454 | 41904 | 11.130 | -1518 | 6313 | 4795 |
合计 | 376498 | 100 | 376498 | 100 | 376498 | 100 | 0 | 0 | 0 |
表3
克里雅绿洲1991、2002与2008年生态服务价值"
水域 | 湿地 | 沙地 | 盐碱地 | 高密草 | 中密草 | 低密草 | 耕地 | 合计 | ||
---|---|---|---|---|---|---|---|---|---|---|
ESV (万元/a) | 1991 | 11968.4 | 30336.3 | 7210.0 | 139.8 | 8679.8 | 32660.5 | 28405.9 | 24824.1 | 144224.8 |
2002 | 8164.5 | 18953.4 | 7122.5 | 130.1 | 10304.1 | 34295.0 | 29402.0 | 23808.6 | 132180.2 | |
2008 | 7955.2 | 14558.0 | 7079.5 | 153.4 | 8331.8 | 34067.9 | 28538.8 | 28031.7 | 128716.3 | |
1991~2002 | (万元) | -3803.9 | -11382.9 | -87.5 | -9.7 | 1624.3 | 1634.5 | 996.1 | -1015.5 | -12044.6 |
(%) | -31.8 | -37.5 | -1.2 | -6.9 | 18.7 | 5.0 | 3.5 | -4.1 | -8.4 | |
2002~2008 | (万元) | -209.3 | -4395.4 | -43 | 23.3 | -1972.3 | -227.1 | -863.2 | 4223.1 | -3463.9 |
(%) | -2.6 | -23.2 | -0.6 | 17.9 | -19.14 | -0.7 | -2.9 | 17.7 | -2.6 | |
1991~2008 | (万元) | -4013.2 | -15778.3 | -130.5 | 13.6 | -348.0 | 1407.4 | 132.9 | 3207.6 | -15508.5 |
(%) | -33.5 | -52.0 | -1.8 | 9.7 | -4.0 | 4.3 | 0.5 | 12.9 | -10.8 |
表4
克里雅绿洲1991、2002与2008年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服 务功能 | 1991年 | 2002年 | 2008年 | 综合 等级 | 趋势 | ||||||
---|---|---|---|---|---|---|---|---|---|---|---|
ESVf (万元/a) | (%) | 等级 | ESVf (万元/a) | (%) | 等级 | ESVf (万元/a) | (%) | 等级 | |||
气体调价 | 10376.6 | 7.2 | 6 | 10446.4 | 7.9 | 6 | 10287.7 | 8.0 | 6 | 6 | ↑ |
气候调价 | 20259.6 | 14.0 | 5 | 17515.8 | 13.3 | 5 | 16478.4 | 12.8 | 5 | 5 | ↓ |
水源涵养 | 23224.7 | 16.1 | 3 | 19097.4 | 14.4 | 4 | 17950.5 | 13.9 | 4 | 4 | ↓ |
土壤形成 | 25203.6 | 17.5 | 2 | 25819.7 | 19.5 | 2 | 25765.1 | 20.0 | 2 | 2 | ↑ |
废物处理 | 32271.4 | 22.4 | 1 | 27989.3 | 21.2 | 1 | 27089.5 | 21.1 | 1 | 1 | ↓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20750.6 | 14.4 | 4 | 20556.0 | 15.6 | 3 | 20308.1 | 15.8 | 3 | 3 | ↑ |
食物生产 | 6837.2 | 4.7 | 7 | 6800.9 | 5.1 | 7 | 7264.8 | 5.7 | 7 | 7 | ↑ |
原材料 | 878.5 | 0.6 | 9 | 879.6 | 0.7 | 9 | 914.8 | 0.6 | 9 | 9 | – |
娱乐休闲 | 4422.6 | 3.1 | 8 | 3075.2 | 2.3 | 8 | 2657.4 | 2.1 | 8 | 8 | ↓ |
合计 | 144224.8 | 100 | – | 132180.3 | 100 | – | 128716.3 | 100 | – | – | – |
表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变化"
价值系数 | 1991年 | 2002年 | 2008年 | |||
---|---|---|---|---|---|---|
(%) | CCS | (%) | CCS | (%) | CCS | |
水域 VC±50% | 4.15 | 0.08 | 3.09 | 0.06 | 2.60 | 0.05 |
湿地VC±50% | 10.52 | 0.21 | 7.17 | 0.14 | 5.16 | 0.10 |
沙地VC±50% | 2.50 | 0.05 | 2.69 | 0.05 | 2.26 | 0.05 |
盐碱地VC±50% | 0.05 | 0.00 | 0.05 | 0.00 | 0.41 | 0.01 |
高密草VC±50% | 3.00 | 0.06 | 3.90 | 0.08 | 2.74 | 0.05 |
中密草VC±50% | 11.32 | 0.23 | 12.97 | 0.26 | 12.70 | 0.25 |
低密草VC±50% | 9.85 | 0.20 | 11.12 | 0.22 | 10.56 | 0.21 |
耕地VC±50% | 8.61 | 0.17 | 9.01 | 0.18 | 10.36 | 0.21 |
[1] | Costanza R, d’Arge R, de Groot R, 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253-259. |
[2] | 吴海珍, 阿如旱, 郭田保, 等.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效应测评[J]. 地理科学, 2011, 31(1):110~116. |
[3] | 赵军, 杨凯.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 2007, 27(1):347~356. |
[4] | 杨智杰, 崔纪超, 谢锦升, 等.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0, 30(3):475~480. |
[5] | 周洪华, 李卫红, 杨余辉, 等. 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日变化差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1, 31(2):190~196. |
[6] | 梁发超, 刘黎明, 许瑾璐. 闽北典型盆地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研究——以周宁县狮浦盆地为例[J]. 地理科学, 2011, 31(4):447~449. |
[7] | 田刚, 蔡博峰. 北京地区人工景观生态服务价值估算[J]. 环境科学, 2004, 25(5):5~9. |
[8] | 张华, 武晶, 孙才志, 等. 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评[J]. 资源科学, 2008, 30(2):267~273. |
[9] | 吴海珍, 阿如旱, 郭田保, 等. 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1,31(1):110~116. |
[10] | 姚成胜, 朱鹤健, 吕晞. 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福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2):225~233. |
[11] | Wang X H, Zheng D, Shen Y C.Land use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90-2000[J]. Catena, 2008, 72:56-66. |
[12] | 海米提·依米提,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熊黑钢. 内流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对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影响分析[J]. 地理研究, 2000, 19(3):271~276. |
[13] | 傅伯杰, 周国逸, 白永飞, 等.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6):571~576. |
[14] | Mamattursun E, Hamid Y, Anwar M, et al.Oasis land-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s on the oasis eco-environment in Keriya Oasis,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World Ecology, 2010, 17(3):244-252. |
[15] | 刘玉安,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沈涛, 等. 基于3S技术的于田绿洲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 中国沙漠, 2005, 25(5):706~710. |
[16] | 瓦哈甫·哈力克,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海米提·依米提, 等. 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 22(4):283~287. |
[17] |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田源, 等. 基于遥感影像的于田绿洲空间热环境分布特征[J]. 地理科学, 2011, 31(6):688~695. |
[18] | 布仁仓, 常禹, 胡远满, 等. 基于Kappa系数的景观变化测度——以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为例[J]. 生态学报, 2005, 25(4):778~784. |
[19] | 王娟, 崔保山, 卢远, 等.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1):160~180. |
[20] | 谢高地, 鲁春霞, 冷允法, 等.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8(2):189~195. |
[21] | 粟晓玲, 康绍忠, 佟玲. 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估算方法与应用——以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为例[J]. 生态学报, 2006, 26(6):2011~2019. |
[22] | Li R Q, Dong M, Cui J Y, et al.Quantification of the impact of land-use changes on ecosystem services: a case study in Pingbian County, China[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2007, 128:503-510. |
[23] | Li T H, Li W K, Qian Z H.Variations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in response to land-use changes in Shenzhen[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0, 69:1427-1435. |
[24] | 岳书平, 张树文, 闫业超. 东北样带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 地理学报, 2007, 62(8):879~886. |
[25] | William R G, Dana H, Lynne K, et al.Valuing ecosystem and economic services across land-use scenarios in the Prairie Pothole Region of the Dakotas, US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1, 70:1715-1725. |
[26] | 满苏尔·沙比提, 陆吐布拉·依明. 新疆南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J]. 地理科学, 2011, 31(4):440~446. |
[1] | 蒙吉军, 江颂, 拉巴卓玛, 张维佳. 基于景观格局的黑河中游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553-1562. |
[2] | 章欣欣, 栾海军, 花利忠. 基于蜂群算法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建模[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59-366. |
[3] | 陈锡云, 郭东静, 高晓栋, 金双彦. 泾河合水川流域近50年径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6, 36(1): 114-120. |
[4] | 潘佩佩, 杨桂山, 苏伟忠, 王晓旭.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8): 990-998. |
[5] | 李想, 李闯, 王凤友, 王诗阳, 王雪. 大连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3): 302-308. |
[6] | 吴浩, 周璐, 史文中, 陈晓玲, 杨海生, 程志萍, 叶露萍.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土地利用变化元胞自动机模拟过程的尺度敏感性分析[J]. 地理科学, 2013, 33(10): 1252-1258. |
[7] | 李名勇, 晏路明, 王丽丽, 林志垒. 基于高程约束的区域LUCC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3, 33(1): 75-82. |
[8] | 梁国付, 丁圣彦.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研究——以伊洛河流域伊河上游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2, 32(5): 635-640. |
[9] | 傅丽华, 谢炳庚, 何燕子, 仇应山, 朱康. 基于小波分析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尺度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 32(1): 60-65. |
[10] | 吴海珍, 阿如旱, 郭田保, 孙紫英. 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1, 31(1): 110-116. |
[11] | 谢叶伟, 刘兆刚, 赵军, 李勇, 张磊. 基于RS与GIS的典型黑土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海伦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3): 428-434. |
[12] | 杨智杰, 崔纪超, 谢锦升, 陈光水, 杨玉盛.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0, 30(3): 475-480. |
[13] | 陈莹, 许有鹏, 尹义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的暴雨径流过程模拟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 2009, 29(1): 117-123. |
[14] | 吴运金, 张甘霖, 赵玉国, 杨金玲.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滞洪库容量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河西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08, 28(1): 29-33. |
[15] | 徐新良, 刘纪远, 曹明奎, 张树文. 近期气候波动与LUCC过程对东北农田生产潜力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07, 27(3): 318-3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