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3, Vol. 33 ›› Issue (11): 1316-1322.doi: 10.13249/j.cnki.sgs.2013.011.1316
收稿日期:
2012-06-11
修回日期:
2013-02-28
出版日期:
2013-11-07
发布日期:
2013-11-0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赵宏波(1985-),男,河南长垣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Hong-bo ZHAO1,2(), Yan-ji MA1(
)
Received:
2012-06-11
Revised:
2013-02-28
Online:
2013-11-07
Published:
2013-11-07
摘要:
选取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的9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数对各城市的可达性水平进行测度,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并依据经济联系的隶属度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方向,结合引力断裂点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吉林省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可达性水平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形成以长春为中心,由内向外呈逐步降低的“中心-外围”圈层式空间格局;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地域分布呈显著差异,中部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大于西北部和东部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且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强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中部地区形成了1个以长春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同心圆”式的经济联系密集区,东部的延吉市与长吉地区经济联系密切,东南部的通化市和白山市经济联系紧密,吉林省城市经济联系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中图分类号:
赵宏波, 马延吉. 老工业基地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 地理科学, 2013, 33(11): 1316-1322.
Hong-bo ZHAO, Yan-ji MA. The Urban Accessibility and Economic Linkage Spatial Patterns of Old Industrial Base in Northeast China: A Case Study of Jilin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11): 1316-1322.
[1] | 孟德友,陆玉麒.基于铁路客运网络的省际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J].地理研究,2012,31(1):107~122. |
[2] | 王欣,吴殿廷,王红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城市发展研究,2006,(03):55~59. |
[3] | Delmelle E C,Casas I.Evaluating the spatial equity of bus rapid transit-based accessibility pattern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case of Cali. Colombia[J].Transport Policy,2012,20(2):36-46. |
[4] | Tribby C P,Zandbergen P A.High-resolution spatio-temporal modeling of public transit accessibility[J]. Applied Geography,2012,34(4):345-355. |
[5] | Khadaroo J,Seetanah B.The role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2008,29(5):831-840. |
[6] | Lewer J J,Van den Berg H. A gravity model of immigration[J].Economics Letters,2008,99(1):164-167. |
[7] | Tsekeris T,Stathopoulos A.Gravity models for dynamic transport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in urban network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6,14(2):152-160. |
[8] | 曹小曙,薛德升,阎小培.中国干线公路网络联结的城市通达性[J].地理学报,2005,60(6):903~910. |
[9] |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等.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地理学报,2006,61(10):1065~1074. |
[10] | 王姣娥,莫辉辉,金凤君.中国航空网络空间结构的复杂性[J].地理学报,2009,64(8):899~910. |
[11] | 吴威,曹有挥,梁双波,等.中国铁路客运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09,28(5):1389~1400. |
[12] | Wang J,Jin F J,Mo H,et al.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hina’s railway network in the 20th century: An accessibility approach[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2009,43(8):765-778. |
[13] | 刘海隆,包安明,陈曦,等.新疆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4):428~436. |
[14] | 刘瑞超, 丁四保, 王成新,等.高速公路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评价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7):798~806. |
[15] | 孟德友, 陆玉麒.高速铁路对河南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1,31(5):537~543. |
[16] | 钟业喜,陆玉麒. 基于空间联系的城市腹地范围划分——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5):536~543. |
[17] | 梅志雄, 徐颂军, 欧阳军,等.近20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2012,32(6):694~701. |
[18] | 罗鹏飞,徐逸伦,张楠楠.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3):407~411. |
[19] |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50~154. |
[20] | 朱道才,陆林,晋秀龙,等.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地理科学,2011,31(5):551~556. |
[21] | 杨吾扬,梁进社.高等经济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55~159. |
[22] | 吉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吉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
[23] |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
[24] | 测绘出版社.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公路里程地图册[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22~23. |
[25] | 春运网.列车时刻表查询系统[EB/OL].. |
[26] | 陈群元,宋玉祥.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0,30(5): 660~666. |
[27] | 孔凡娥,周春山.广州城市腹地划分及变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4):7~12. |
[28] | 曹银贵,周伟,王静,等.基于主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的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对比[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4):291~296. |
[1] | 方远平, 陆莲芯, 毕斗斗, 彭婷. 珠江三角洲港资服务业企业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21-1428. |
[2] | 郭艳花, 梅林, 佟连军. 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84-1492. |
[3] | 姜莉莉, 袁家冬, 邸玉双, 刘永琪. 吉林省城市空间结构及地方中心城市腹地范围界定[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19-1327. |
[4] | 刘心怡.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创新网络结构与分工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6): 874-881. |
[5] | 曾冰. 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湘鄂赣省际交界区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00-907. |
[6] | 李秋雨, 朱麟奇, 王吉玉. 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48-955. |
[7] | 孙国霞. 基于旅游市场竞争态的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73-979. |
[8] | 吴媛媛, 宋玉祥. 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5): 768-775. |
[9] | 李欣, 方斌, 殷如梦, 许昕, 陈添悦. 村域尺度“三生”功能与生活质量感知空间格局及其关联——以江苏省扬中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20, 40(4): 599-607. |
[10] | 张莉, 赵英杰, 陆玉麒, 滕野. 中国铁路客运流联结的城市时间可达性[J]. 地理科学, 2020, 40(3): 354-363. |
[11] | 吕敏娟, 曹小曙. 黄土高原地区乡村性空间特征及其与可达性格局关系[J]. 地理科学, 2020, 40(2): 248-260. |
[12] | 蒋自然, 曹卫东, 王成金, 朱华友. 基于势能联系模型的区域潜在经济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1967-1977. |
[13] | 韩增林, 董梦如, 刘天宝, 李源. 社区生活圈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774-1783. |
[14] | 刘凯, 刘荣增, 陈亭亭, 聂格格. 河南省县域学校体系规模、可达性演化特征及其分异[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698-1709. |
[15] | 王若宇,黄旭,薛德升,刘晔. 2005~2015年中国高校科研人才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199-12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