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3, Vol. 33 ›› Issue (11): 1330-1337.doi: 10.13249/j.cnki.sgs.2013.011.1330
收稿日期:
2012-07-02
修回日期:
2013-03-06
出版日期:
2013-11-07
发布日期:
2013-11-0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罗 培(1974-),男,四川阆中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景观地学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Pei LUO1,2(), Jin-rong LEI2, Chuan-min SUN1
Received:
2012-07-02
Revised:
2013-03-06
Online:
2013-11-07
Published:
2013-11-07
摘要:
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和登门访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范围内原住居民在资源保护(含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商业经营、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保障等5个方面的参与意愿展开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在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社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参与度低,参与机会有限,但他们有强烈的参与决策、规划、商业经营的愿望,并希望在参与中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参与过程得到政府、企业的保障。根据分析的结果,从政府政策驱动、居民意愿被尊重、利益驱动等3个方面,对社区参与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中图分类号:
罗培, 雷金蓉, 孙传敏. 社区参与地质公园建设的意愿调查与驱动力分析——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J]. 地理科学, 2013, 33(11): 1330-1337.
Pei LUO, Jin-rong LEI, Chuan-min SUN. The Willingnes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n Grand Canyon Geo-park of Huaying Mountai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11): 1330-1337.
表1
社区参与情况调查样本特征"
年龄结构 | 性别比例(%) | 受教育程度比例(%) | 月收入情况比例(%) | ||||||
---|---|---|---|---|---|---|---|---|---|
年龄 | 数量 | 占比(%) | (男/女) | 大学 | 高中 | 初中 | <3000元 | 3000~5000元 | >5000元 |
18~30 | 35 | 9.72 | 71.43/28.57 | 17.14 | 71.43 | 11.43 | 48.57 | 40.00 | 11.43 |
30~40 | 109 | 30.28 | 60.55/39.45 | 16.51 | 56.88 | 24.61 | 53.21 | 37.61 | 9.18 |
40~50 | 125 | 34.72 | 56/44 | 8.80 | 33.80 | 50.10 | 61.60 | 27.20 | 11.20 |
50~60 | 73 | 20.28 | 56.16/43.84 | 8.57 | 27.48 | 41.45 | 76.71 | 15.07 | 8.22 |
60岁以上 | 18 | 5 | 55.56/44.44 | 0 | 17.78 | 31.67 | 61.11 | 22.22 | 16.67 |
表2
社区参与现状调查内容与结果 (%)"
调查内容 | 调查结果 | |||||
---|---|---|---|---|---|---|
地质 遗迹 保护 认知 | 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性 | A很重要 22.22 | B重要 58.33 | C不重要 11.39 | D不知道 8.06 | |
居民有无破坏地质遗迹行为 | A很严重9.72 | B严重12.50 | C不严重61.11 | D不知道16.67 | ||
成立保护区的重要性 | A很重要24.44 | B重要61.11 | C不重要8.89 | D不知道5.56 | ||
保护区对生产的负面影响 | A很严重10.56 | B严重54.72 | C不严重22.22 | D不知道12.50 | ||
地质遗迹和生产的协调 | A能够67.78 | B不能够15.56 | C不知道16.67 | |||
环境 保护 现状 | 地质遗迹保护对环境的影响 | A积极的83.06 | B负面的5.83 | C不知道11.11 | ||
地质遗迹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A积极的9.72 | B负面的77.78 | C不知道12.50 | |||
谁对环境问题负责 | A开发企业49.17 | B政府35.56 | C游客15.28 | D不知道0.00 |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A很重要73.33 | B重要23.89 | C不重要1.39 | D不知道1.39 | ||
环境问题能否解决 | A能46.67 | B不能34.72 | C不知道18.61 | |||
规划 决策 现状 | 你是否参与规划和决策 | A整个过程5.56 | B被征询15.28 | C未参加79.17 | ||
规划决策是否合理 | A很合理15.28 | B合理19.17 | C不合理41.11 | D不知道24.44 | ||
规划决策是否考虑你的利益 | A很重视15.56 | B重视20.56 | C不重视43.06 | D不知道20.83 | ||
商业 经营 现状 | 是否参与经营活动 | A参与32.78 | B未参与67.22 | |||
参加哪些经营活动 | A企业就业20.34 | B餐饮住宿26.27 | C纪念品18.64 | D商品经营22.03 | E旅游交通12.71 | |
对目前经营状况是否满意 | A很满意5.00 | B满意25.00 | C不满意70.00 | |||
利益 分配 现状 | 是否从资源开发中提高收益 | A明显提高6.94 | B有提高21.67 | C未提高59.44 | D下降11.94 | |
从那几个方面提高收入 | A企业就业16.95 | B餐饮住宿35.59 | C纪念品12.71 | D商品经营21.19 | E旅游交通13.56 | |
对资源开发中的收入是否满意 | A很满意13.56 | B满意33.90 | C不满意52.54 | |||
社区 参与 保障 | 谁能保障你参与资源保护开发 | A政府18.89 | B开发企业26.39 | C政企结合35.56 | D社区组织19.17 | |
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保证手段 | A政府政策48.89 | B企业管理18.89 | C专业技能23.89 | D社会关系8.33 | ||
对社会参与的保障是否有信心 | A很有信心8.89 | B有信心15.56 | C没有信心41.11 | D不知道34.44 | ||
社区 参与 意愿 | 居民参与资源与保护的信心 | A很有信心12.78 | B有信心17.50 | C没有信心36.11 | D不确定33.61 | |
你参与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优势 | A资金10.00 | B民间手艺16.11 | C劳动力43.89 | D管理经验5.83 | E交通条件24.17 | |
是否愿参与地质遗迹保护培训 | A很愿意9.72 | B愿意36.94 | C不愿意8.89 | D不知道44.44 | ||
是否愿成为地质遗迹保护员工 | A很愿意11.11 | B愿意40.28 | C不愿意8.89 | D不知道39.72 | ||
谁应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资金 | A政府20.28 | B开发企业25.00 | C政企合作41.94 | D其他组织12.78 | ||
是否愿参与环境保护义务宣传 | A很愿意44.44 | B愿意47.22 | C不愿意8.33 | |||
是否愿作为专职环境保护员工 | A很愿意12.50 | B愿意39.44 | C不愿意9.72 | D不知道38.33 | ||
谁应为环境保护保护提供资金 | A政府20.56 | B开发企业31.11 | C政企合作36.39 | D其他组织11.94 | ||
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决策管理 | A很愿意44.72 | B愿意37.50 | C不愿意11.39 | D不知道6.39 | ||
参与资源保护开发的决策阶段 | A征询阶段5.56 | B论证阶段15.56 | C规划阶段50.56 | D实施阶段28.33 | ||
希望商业经营活动的方式 | A个体经营58.61 | B合作经营41.39 | ||||
最愿参与提高收益的经营活动 | A企业就业18.06 | B餐饮住宿27.22 | C纪念品16.94 | D商品经营26.67 | E旅游交通11.11 | |
主要的利益分配来源 | A政府补贴18.06 | B企业补偿22.50 | C商业经营41.11 | D企业分红18.33 | ||
谁主导保护与开发的利益分配 | A政府25.83 | B开发企业24.44 | C社区组织12.22 | D三者协调37.50 |
[1] | Eder W.Unesco geoparks¾¾A new initiative for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 heritages[J]. 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äontologie: Abhandlungen, 1999, 214(1/2): 353-358. |
[2] | 赵逊,赵汀.中国地质公园地质背景浅析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J].地质通报, 2003,22(8): 620~630. |
[3] | 许涛,孙洪艳,田明中.2010.地质遗产的概念及其分类体系[J].地球学报, 2010,32(2):211~216. |
[4] | 陈安泽. 中国地质公园建设的若干问题[J].资源产业,2003,5(1):59~64 |
[5] | 杜宗斌,苏勤,姜辽. 社区参与对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的中介效应——以浙江安吉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3):329~335. |
[6] | 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61(4):401~413. |
[7] | 王军,王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探讨——以江苏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J].资源科学,2011,33(11):2175~2181. |
[8] | Akama J.Western environmental values and nature-based tourism in Kinya[J]. Tourism Management, 1996, 17(8): 567-574. |
[9] | 刘丽梅,吕君.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8):1018~1024. |
[10] | 徐思田,李文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说明书(合流水幅,1∶50000)[M].重庆:四川省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1995. |
[11] | 韩国圣,张捷,黄跃雯,等.天堂寨景区农村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12):1525~1532. |
[12] | 孙艺惠,陈田,张萌. 乡村景观遗产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6): 840~845. |
[13] | Freeman R E M.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 Pitman Publishing Inc, 1984. |
[14] | 纪金雄. 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利益协调机制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24~130. |
[15] | 王德刚,贾衍菊.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取向研究[J].旅游科学,2008,(1):9~14. |
[16] | 彭德成. 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
[17] | 王德刚,邢鹤龄.旅游利益论[J].旅游科学,2011,25(2):8~15. |
[18] | 蒋燕. 关于欠发达地区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分配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3):49~51. |
[19] | 赵燕菁.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思考[J].规划师,2001,(1):91~95. |
[20] | 王维艳,林锦屏,沈琼. 跨界民族文化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整合机制¾¾以泸沽湖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4):673~684. |
[1] | 田里, 刘亮. 旅游孤岛效应演化机理研究——以云南普者黑旅游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21, 41(1): 22-32. |
[2] | 张子昂, 保继刚. 多重距离对中国入境与出境旅游流的影响:基于组态的视角[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3-21. |
[3] | 徐少癸, 左逸帆, 章牧.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中国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J]. 地理科学, 2021, 41(1): 33-43. |
[4] | 麻学锋, 刘玉林, 谭佳欣. 旅游驱动的乡村振兴实践及发展路径[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19-2026. |
[5] | 刘长生, 董瑞甜, 简玉峰. 旅游业发展产业协同与荷兰病效应研究——基于胡焕庸线的思考[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73-2084. |
[6] | 于洪雁, 王群勇, 张博, 刘继生. 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89-1898. |
[7] | 刘沛林. 从新宅居生活看网络虚拟旅游的前景和方向[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03-1411. |
[8] | 朱麟奇, 李秋雨, 刘继生. 中国旅游业与地区发展及民生改善协调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28-1335. |
[9] | 张飞, 杨林生, 何勋, 石勇. 大运河遗产河道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J]. 地理科学, 2020, 40(7): 1114-1123. |
[10] | 孙国霞. 基于旅游市场竞争态的吉林省入境旅游市场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73-979. |
[11] | 李秋雨, 朱麟奇, 王吉玉. 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业−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48-955. |
[12] | 董文静, 王昌森, 张震. 山东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时空耦合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4): 628-636. |
[13] | 李维维, 陈田, 马晓龙. 西安城市旅游休闲业态空间热点特征及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3): 437-446. |
[14] | 周彬, 王雨桐, 虞虎, 吕宁, 张亦弛.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宁波城市居民休闲满意度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 119-127. |
[15] | 刘美新, 蔡晓梅, 麻国庆. 乡村民宿“家”的生产过程与权力博弈:广东惠州上良村案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12): 1884-18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