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Kuper R, Kropelin S.Climate-controlled Holocene occupation in the Sahara: Motor of Africa's evolution[J]. Science, 2006, 313(5788): 803-807.
|
[2] |
吕厚远,张健平. 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J]. 第四纪研究, 2008, 28(6): 1050-1060.
|
[3] |
胡珂,莫多闻,毛龙江,等. 无定河流域全新世中期人类聚落选址的空间分析及地貌环境意义[J]. 地理科学, 2011, 31(4): 415-420.
|
[4] |
何驽. 陶寺文化谱系研究综述[C]//刘庆柱.考古学集刊16.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1-464.
|
[5] |
高江涛. 陶寺遗址聚落形态的初步考察[J]. 中原文物, 2007,(3): 13-20.
|
[6] |
侯毅. 从陶寺城址的考古新发现看我国古代文明的形成[J]. 中原文物, 2004,(5): 13-19.
|
[7] |
董琦. 论早期都邑[J]. 文物, 2006,(6): 56-60.
|
[8] |
何驽. 都城考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陶寺城址和二里头遗址都城考古分析看中国早期城市化进程[C]//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三代考古(三).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477.
|
[9] |
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 襄汾县志[M]. 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 1-665.
|
[10] |
严文明.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J]. 中原文物,2010,(2): 19-22.
|
[11] |
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7: 1-1974.
|
[12] |
许顺湛. 临汾龙山文化陶寺类型聚落群研究[J]. 中原文物,2010,(3): 34-39.
|
[13] |
刘莉. 中国新石器时代: 迈向早期国家之路[M].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7: 1-283.
|
[14] |
田建文,薛新民,杨林中. 晋南地区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新认识[J]. 文物季刊,1992,(2): 35-44.
|
[15] |
田建文. 山西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C]//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学会.汾河湾-丁村文化与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计会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6:126-137.
|
[16] |
张之恒. 黄河流域的史前粟作农业[J]. 中原文物,1998,(3): 5-11.
|
[17] |
苏秉琦. 迎接中国考古学的新世纪[J]. 东南文化, 1993,1: 1-17.
|
[18] |
赵志军,何驽. 陶寺城址2002年度浮选结果及分析[J]. 考古,2006,(5): 77-86.
|
[19] |
Sasaki N, Takahara H.Late Holocene human impact on the vegetation around Mizorogaike Pond in northern Kyoto Basin, Japan: a comparison of pollen and charcoal records with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data[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1,38(6): 1199-1208.
|
[20] |
王树芝,王增林,何驽. 陶寺遗址出土木炭研究[J]. 考古,2011,(3): 91-96.
|
[21] |
孔昭宸,杜乃秋.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孢粉分析[J]. 考古, 1992,(2): 178-181.
|
[22] |
李吉均.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0000[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149.
|
[23] |
查小春,黄春长,庞奖励. 关中西部漆水河全新世特大洪水与环境演变[J]. 地理学报, 2007,62(3): 291-300.
|
[24] |
张俊娜,夏正楷. 中原地区4ka BP前后异常洪水事件的沉积证据[J]. 地理学报,2011,66(5): 685-697.
|
[25] |
高天麟.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农业发展状况初探[J]. 农业考古,1993,(3): 64-71.
|
[26] |
陶富海. 山西襄汾县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新材料及其再研究[J]. 考古, 1991,(1): 1-7.
|
[27] |
何驽. 陶寺文化遗址走出尧舜禹“传说时代”的探索[J]. 中国文化遗产,2004,(1): 59-63.
|
[28] |
李乃胜,何驽,毛振伟,等. 陶寺尉迟寺白灰面的测试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5, 24(5): 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