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5, Vol. 35 ›› Issue (7): 831-837.doi: 10.13249/j.cnki.sgs.2015.07.831
收稿日期:
2014-01-20
修回日期:
2014-04-08
出版日期:
2015-07-20
发布日期:
2015-07-2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宗会明(1981-),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住分离、城市物流组织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Hui-ming ZONG1(), Peng-cheng WANG1, Ji-cai DAI2
Received:
2014-01-20
Revised:
2014-04-08
Online:
2015-07-20
Published:
2015-07-20
摘要:
选择现代物流业相对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重庆主城区为典型案例,通过对物流园区实地调研与管理部门的访谈获取论证数据展开案例实证。重庆市主城区的物流园区的案例研究发现:① 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围绕城市中心区外围布局,二是沿交通干线或重要交通设施布局;② 物流园区的自身建设是城市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一方面促进和引导城市建成区的向外扩张,另一方面体现在物流园区通过自身建设和对周边地区的带动改变城市的用地结构和内部用地功能。最后分析总结了物流园区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4种机制:垄断机制、配套机制、地价机制和聚集机制。
中图分类号:
宗会明, 王鹏程, 戴技才. 重庆市主城区物流园区空间布局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5, 35(7): 831-837.
Hui-ming ZONG, Peng-cheng WANG, Ji-cai DAI. The Spatial Layout of Logistics Parks in Chongqing Urban Area and Its impacts on the Urban Structur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7): 831-837.
表1
重庆市主城区七大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概况"
名称 | 位置 | 规划面积(km2) | 建设进度 | 定位与功能 | 产业支撑 | 依托基础设施 | 入住企业类型 |
---|---|---|---|---|---|---|---|
西部现代物流园区 | 沙坪坝区西永组团 | 33 | 一期完成,二期建设中 | 铁路国际口岸与物流高地 | 西永微电园 | 主要依托兰渝铁路和渝昆铁路,公路为辅 | 物流企业与贸易公司占大多数,其次为钢材、建材、金属材料等 |
寸滩港港区 | 江北区寸滩街道 | 2.43 | 全部建设完成 | 西部对外贸易主要港区,从事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 | 无 | 主要依托寸滩码头 | 物流和贸易公司占绝大多数以及与之配套的金融、货代企业等 |
巴南公路物流基地 | 巴南区南彭镇 | 7 | 目前正前期建设中,基础设施修建基本完成 | 重庆及西南地区的城市货物配送 | 巴南经济区、茶园工业区 | 以公路运输为主,依托重庆内外环线及渝湘高速、渝黔高速等 | 普洛斯、传化、金桥、能投等物流企业 巴闽五金、铁公鸡等商贸企业 |
江北国际机场空港基地 | 渝北区两路街道 | 5.94 | 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 重庆市航空物流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研发区 | 重庆西永笔电基地,空港笔电基地 | 主要依托江北国际机场及机场高速等高速公路 | 笔电加工企业为主:宏碁、华硕、和硕、仁宝等IT企业 |
果园港港区 | 江北区鱼嘴镇 | 12.86 | 一、二、三期均建设完成 | 长江上游地区集装箱、散货杂货和汽车中转运输中心,重在内贸物流 | 无 | 主要依托果园码头及外环高速、渝怀铁路 | 入驻企业多为仓储物流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等,代表重庆长安汽车、重庆长客、重庆德天实业等公司 |
东港港区 | 南岸区广阳镇 | 15 | 一期建设完成,二期正在建设中 | 以外贸为主,内外并重的集装箱港区,辅助寸滩港 | 毗邻茶园工业区 | 主要依托东港码头和外环高速 | 仓储物流企业、船舶制造企业等 |
黄磏港港区 | 九龙坡区西彭镇 | 约为1 | 一期完成 | 内贸为主,主要承担渝西、四川散货运输,兼顾集装箱运输 | 毗邻西彭工业园 | 主要依托黄磏港散货码头和外环高速 | 入驻企业主要为鑫邦钢材城项目,粮食储运加工项目,西部港湾门窗总部基地等 |
表2
重庆主城区2006~2011年仓储用地情况"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
---|---|---|---|---|---|---|
仓储用地面积(km2) | 5.68 | 5.75 | 3.84 | 5.59 | 9.45 | 10.57 |
增量(km2) | - | 0.07 | -1.91 | 1.75 | 3.86 | 1.12 |
增速(%) | - | 1.2 | -33.2 | 45.6 | 69.1 | 11.9 |
城市建设用地(km2) | 397.01 | 422.39 | 463.62 | 501.59 | 556.19 | 619.41 |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 1.43 | 1.36 | 0.83 | 1.11 | 1.7 | 1.71 |
2020年总规仓储用地规模(km2)及比重(%) | 48.7/4.21 |
[1] | 周一星,孟延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趋势[J].城市规划汇刊, 1998, 22(3):22~27. |
[2] | 周春山.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
[3] | 顾朝林,孙樱.中国大城市发展的新动向——城市郊区化[J].规划师, 1998, 14(2):102~104. |
[4] | 唐子来. 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 1997, 21(6):1~11. |
[5] |
宁越敏.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 1998,65(5):470~477.
doi: 10.11821/xb199805011 |
[6] |
张庭伟. 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 2001, 25(7):7~14.
doi: 10.3321/j.issn:1002-1329.2001.07.002 |
[7] |
石崧.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 2004, 28(1):50~52.
doi: 10.3969/j.issn.1000-3363.2004.01.012 |
[8] |
房艳刚,刘鸽,刘继生. 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05,25(6):754~761.
doi: 10.3969/j.issn.1000-0690.2005.06.018 |
[9] |
周春山,叶昌东.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32(7): 1030~1038.
doi: 10.11820/dlkxjz.2013.07.006 |
[10] |
王磊.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 2001, 25(3):55~58.
doi: 10.3969/j.issn.1000-3363.2001.03.013 |
[11] |
张晓平,刘卫东.开发区与我国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2003,23(2):142~149.
doi: 10.3969/j.issn.1000-0690.2003.02.003 |
[12] | 吕卫国,陈雯.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与南京城市空间结构[J].地理学报,2009,64(2):142~152. |
[13] |
韩增林,郭建科.现代物流业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机理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4):61~65.
doi: 10.3969/j.issn.1672-0504.2006.04.015 |
[14] |
牛慧恩. 物流用地与物流园区[J].规划师, 2001, 17(2):18~20.
doi: 10.3969/j.issn.1006-0022.2001.02.005 |
[15] |
韩增林,李亚军,王利.城市物流园区及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以大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例[J].地理科学, 2003, 23(5):535~541.
doi: 10.3969/j.issn.1000-0690.2003.05.004 |
[16] |
王成金. 试论我国物流经济的空间组织模式[J].经济地理, 2005, 25(3):366~368.
doi: 10.3969/j.issn.1000-8462.2005.03.018 |
[17] |
汪鸣. 国外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及借鉴[J].中国储运, 2003, 5(3):14~16.
doi: 10.3969/j.issn.1005-0434.2003.05.005 |
[18] | Glasmeier A, J Kibler. Power Shift: The rising control of distributors and retailers in the supply chain for manufactured goods[J].Urban Geography, 1996, 17(8):740-757. |
[19] |
McKinnon A. The development of warehousing in England[J]. Geoforum, 1983, 14(4):389-399.
doi: 10.1016/0016-7185(83)90036-2 |
[20] |
Riemers C.Functional relations in distribution channels and location patterns of the Dutch wholesale sector[J]. Geografiska Annaler(B), 1988, 80(2):83-100.
doi: 10.1111/j.0435-3684.1998.00031.x |
[21] |
傅颜,周涛.重庆物流用地布局探讨——论重庆如何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J].物流科技, 2007, 30(3):133~135.
doi: 10.3969/j.issn.1002-3100.2007.03.042 |
[22] | Chinitz B.Freight and the metropolis: the impact of America’s transport region[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
[23] | Vance J.The merchant’s world: the geography of wholesaling[M]. NJ: Prentice Hall, 1970. |
[24] | 郭建科,韩增林.中国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与实证[J].地理科学, 2013, 33(11):1285~1292. |
[25] |
谷艳博,宗会明. 物流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关系分析——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 27(1):84~90.
doi: 10.3969/j.issn.1009-6000.2012.01.013 |
[26] |
段进. 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应对——以高铁和城际综合交通枢纽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179(1):33~37.
doi: 10.3969/j.issn.1000-3363.2009.01.007 |
[27] | 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
[1] | 薛冰, 肖骁, 李京忠, 谢潇. 基于兴趣点(POI)大数据的东北城市空间结构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5): 691-700. |
[2] | 杜群阳, 俞航东. 中国多维城市空间结构与地区收入差距[J]. 地理科学, 2020, 40(5): 720-729. |
[3] | 刘思婧, 孙文杰, 李国旗.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重庆市物流企业优势区位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3): 393-400. |
[4] | 刘书舟, 韩增林, 郭建科. 高速铁路对东北城市网络结构的空间影响[J]. 地理科学, 2020, 40(2): 270-279. |
[5] | 李伯华, 徐崇丽, 郑始年, 王莎, 窦银娣. 基于图式语言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784-1794. |
[6] | 焦利民,杨璐迪,刘稼丰,张博恩,许刚. 顾及城市空间结构信息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76-1283. |
[7] | 陈田, 王开泳, 陈妤凡. 行政区划调整对政区位势的影响与定量化测度——以重庆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5): 654-661. |
[8] | 王成, 彭清, 唐宁, 李颢颖. 2005~2015年耕地多功能时空演变及其协同与权衡研究——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4): 590-599. |
[9] | 应小宇, 阚琪. 杭州商业街道空间布局形态关键要素对周边风环境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8, 38(12): 2093-2099. |
[10] | 汪言在, 刘大伟. 纳入气候要素的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空分布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12): 1942-1952. |
[11] | 孙斌栋, 李琬. 城市规模分布的经济绩效——基于中国市域数据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28-334. |
[12] | 柳林, 宋广文, 周素红, 陈建国, 郑重, 刘凯. 城市空间结构对惠州市中心城区交通事故影响的时间差异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1): 75-83. |
[13] | , 渠涛, 张理茜, 武占云. 不同历史时期特殊事件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4, 34(6): 656-663. |
[14] | 庞瑞秋, 赵梓渝, 王唯, 姚雪松. 住房制度改革以来长春市新建住宅的空间布局研究[J]. 地理科学, 2013, 33(4): 435-442. |
[15] | 李学梅, 任志远, 张翀. 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对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分析[J]. 地理科学, 2013, 33(11): 1390-13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