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5, Vol. 35 ›› Issue (9): 1077-1085.doi: 10.13249/j.cnki.sgs.2015.09.1077
收稿日期:
2014-05-20
修回日期:
2014-08-29
出版日期:
2015-09-25
发布日期:
2015-09-2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范建双(1980-),男,辽宁盖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经济、土地经济和房地产经济研究。E-mail:
基金资助:
Jian-shuang FAN(), Xiao-fen YU, Li-hua ZHANG
Received:
2014-05-20
Revised:
2014-08-29
Online:
2015-09-25
Published:
2015-09-25
摘要:
基于构建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评价模型,对中国1999~2012年31个省份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进行动态的测算和分解,以克服传统DEA模型无法进行趋势分析、无法区分决策单元之间优劣性的缺陷。同时,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动力因子进行理论分析,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主要动力因子进行分析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1999年北京的1.292倍,大部分地区属于有效增长型地区。中国各地区城镇化综合效率的总体水平较高的原因是混合效率和残余规模效率的高增长。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效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城镇化效率动力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内源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后面依次是市场力和外向力,而行政力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城镇化效率的提高需要推进“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范建双, 虞晓芬, 张利花. 中国区域城镇化综合效率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9): 1077-1085.
Jian-shuang FAN, Xiao-fen YU, Li-hua ZHANG.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Level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hina’s Regional Urbanizat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9): 1077-1085.
[1] | 陆大道. 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J]. 地理科学,2013,33(8):897~901. |
[2] | 吴敬琏. 城市化的效率与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金融,2013a,(10):38~42. |
[3] | 吴敬琏.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效率问题和政策选择[J].新金融,2012,(11):4~7. |
[4] | 吴敬琏. 城镇化效率问题探因[J].金融经济,2013b,(11):10~12. |
[5] | 戴永安.中国城市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12): 103~117+132. |
[6] |
Zoppi C, S Lai. Urban development and expenditure efficiency in the 2000-2006 regional operational program of Sardinia[J]. Land Use Policy, 2011, 28(3): 472-485.
doi: 10.1016/j.landusepol.2010.10.001 |
[7] | Charnes A, Abraham Cooper, William W, et al.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efficiency i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ities[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1989, 23(6):325-344. |
[8] | 王婧,方创琳,罗奎,等.中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区域差异及效率评价[J]. 地理科学, 2014, 34(7): 788~793. |
[9] |
袁晓玲,张宝山,张小妮.基于超效率DEA的城市效率演变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 2008,15(6): 102~107.
doi: 10.3969/j.issn.1006-3862.2008.06.019 |
[10] |
许建伟,许新宇,陈兴鹏,等.基于DEA交叉模型的甘肃省城市效率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 2013,28(4): 618~624.
doi: 10.11849/zrzyxb.2013.04.008 |
[11] | 王家庭, 赵亮.中国分省区城市化效率的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4):44~50+58. |
[12] | 肖文,王平.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效率与城市化效率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11,(2):12~16. |
[13] | 张明斗,周亮,杨霞.城市化效率的时空测度与省际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10):42~48. |
[14] | O'Donnell C J.The Sources of Productivity Chang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s of the U.S.Economy[R].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15] | 郭萍,余康,黄玉.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异的变动与分解:基于Färe-Primont生产率指数的研究[J]. 经济地理,2013, 33(2):141~145. |
[16] |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 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 2005, 60(4): 615~625.
doi: 10.11821/xb200504010 |
[17] | 孙威,董冠鹏. 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研究, 2010, 29(12): 2155~2165. |
[18] | 张军涛,刘建国. 城市效率及其溢出效应: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J].经济地理, 2011,31(4): 578~583+590. |
[19] | 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0~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2013. |
[20] |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0~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2013. |
[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1999~2012)[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2012. |
[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3)[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2013. |
[23] |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 993~1002.
doi: 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3 |
[24] |
陈明星, 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4): 387~398.
doi: 10.3321/j.issn:0375-5444.2009.04.001 |
[1] | 李宁,李铁滨,房艳刚,周丽君,王昱,赵伟. 吉林省县域经济效率时空格局演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93-1301. |
[2] | 顾朝林,曹根榕. 基于城镇化发展趋势的中国交通网战略布局[J]. 地理科学, 2019, 39(6): 865-873. |
[3] | 杜群阳, 俞航东. 2003~2015年中国城市劳动力技能互补、收入水平与人口城镇化[J]. 地理科学, 2019, 39(4): 525-532. |
[4] | 范建双, 周琳. 城镇化及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4): 644-653. |
[5] | 马延吉, 艾小平. 基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87-495. |
[6] | 朱竑,张博,马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议题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9, 39(1): 1-11. |
[7] | 秦晓楠,程钰. 中国旅游城市生态安全系统评估与类型划分研究——基于节点权重约束网络DEA模型[J]. 地理科学, 2019, 39(1): 156-163. |
[8] | 麻学锋, 刘玉林. 基于三要素的张家界旅游城镇化响应测度及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18, 38(8): 1346-1356. |
[9] | 初楠臣, 张平宇, 李鹤, 李欣.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069-1078. |
[10] | 汪德根, 孙枫. 长江经济带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镇化空间耦合协调度[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089-1097. |
[11] | 张国俊, 邓鸿鹄. 珠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118-1128. |
[12] | 王新越, 伍烨轩. 中国东部地区国内旅游消费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139-1147. |
[13] | 盖美, 张福祥. 辽宁省区域碳排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分析[J]. 地理科学, 2018, 38(5): 764-772. |
[14] | 方创琳, 鲍超, 黄金川, 李广东.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理学贡献与责任使命[J]. 地理科学, 2018, 38(3): 321-331. |
[15] | 龙晓君, 郑健松, 李小建, 朱纪广, 刘严松, 陈慕华. 全面二孩背景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预测及城镇化效应[J]. 地理科学, 2018, 38(3): 368-3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