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5, Vol. 35 ›› Issue (9): 1101-1108.doi: 10.13249/j.cnki.sgs.2015.09.1101
尹鹏, 刘继生, 陈才
收稿日期:
2014-08-12
修回日期:
2014-11-09
出版日期:
2015-09-25
发布日期:
2015-09-2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尹鹏(1987-),男,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地理和新型城镇化研究。E-mail:yinp438@nenu.edu.cn
基金资助:
Peng YIN, Ji-sheng LIU, Cai CHEN
Received:
2014-08-12
Revised:
2014-11-09
Online:
2015-09-25
Published:
2015-09-25
摘要: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判别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四化发展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吉林省四化发展水平具有时间波动性和空间非均衡性,仅有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递减态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空间分异不断缩小,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空间分异逐渐增大;四化发展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非同步性特征明显,中部城市群和东部沿边地区耦合度较高,西部内陆地区耦合度低,包括严重失调、中度失调和轻度失调三种类型;四化协调水平相似地区由离散分布向弱集聚状态转变,中部长吉、东部延边和通化地区是四化协调的热点或次热点,热点区县域不断减少,冷点区县域逐渐增加;2003年四化协调的前5项障碍指标是三产产值比重>人均GDP>非农人口比重>万人医院和卫生机构床位数>邮电业务指数,2012年前5项障碍指标是二产产值比重>二产从业人员比重>人均工业总产值>农业地均经济产出>农业劳均农产品产量,子系统障碍度大小排序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最后,从区域战略政策、经济产业基础和自然地理环境探讨四化协调演化的驱动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尹鹏, 刘继生, 陈才. 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四化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9): 1101-1108.
Peng YIN, Ji-sheng LIU, Cai CHEN. Th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Jilin Province Since the Revival of Northeast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9): 1101-1108.
[1] |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等.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34(6):641~647. |
[2]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
[3] |
李裕瑞,王婧,刘彦随,等.中国“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2014,69(2):199~212.
doi: 10.11821/dlxb201402005 |
[4] | 徐维祥,舒季君,唐根年.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测度[J].经济地理,2014,34(9):1~6. |
[5] |
熊巍,祁春节.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9):1~6.
doi: 10.6049/kjjbydc.2013050954 |
[6] | 任志安,赵静静.皖北地区“四化”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4,(3):87~91. |
[7] | 吴一洲,吴次芳,王琳,等.浙江省新型工业化地域差异及其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4):508~514. |
[8] |
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67(8):1011~1020.
doi: 10.11821/xb201208001 |
[9] | 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31(7):1305~1316. |
[10] |
龙冬平,李同昇,苗园园,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类型[J].地理学报,2014,69(2):213~226.
doi: 10.11821/dlxb201402006 |
[11] | 宋周莺,刘卫东.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3):257~265. |
[12] |
Liu Y S, Yang R, Li Y H.Potential of land consolidation of hollowed villages under different urbanization scenarios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 23(3): 503-512.
doi: 10.1007/s11442-013-1024-8 |
[13] | Chenery H B, Syrquin M.Pat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14] |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等.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12,(1):4~16. |
[15] | 王发曾. 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J].人文地理,2012,27(3) :55~59. |
[16] | 张旺,周跃云,胡光伟.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33(5): 562~569. |
[17] | 袁晓玲,景行军,杨万平,等.“新四化”的互动机理及其发展水平测度[J].城市问题,2013,(11):54~60. |
[18] |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2014- 2020年) [R] . 2014-08-09.. |
[19] |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5):591~595. |
[20] | 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
[21] |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
[22] |
尹鹏,李诚固,陈才,等.新型城镇化情境下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关系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1):61~67.
doi: 10.15957/j.cnki.jjdl.2015.01.009 |
[23] | 韩瑞玲,佟连军,朱绍华,等.基于ARMA模型的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14,34(1):32~39. |
[24] | 廖重斌.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
[25] | Anselin L.Interactive Techniques and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C]//Longley P A, Goodchild M F, Maguire D J.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s(2nd ed.).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99:253-266. |
[26] | 王聪,曹有挥,姚士谋,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全球化进程的时空差异分析——基于两省一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3,33(7):779~788. |
[27] |
Anselin L, Getis A.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2, 26(1): 19-33.
doi: 10.1007/BF01581478 |
[28] | 孙才志,董璐,郑德凤.中国农村水贫困风险评价、障碍因子及阻力类型分析[J].资源科学,2014,36(5): 895~905. |
[1] | 李雪铭,郭玉洁,田深圳,白芝珍,刘贺.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08-1218. |
[2] | 李宁,李铁滨,房艳刚,周丽君,王昱,赵伟. 吉林省县域经济效率时空格局演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93-1301. |
[3] | 蔡善柱, 陆林. 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产业空间格局演化——基于地级及以上市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15-423. |
[4] | 马延吉, 艾小平. 基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87-495. |
[5] | 丛小丽, 黄悦, 刘继生. 吉林省生态旅游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96-505. |
[6] | 李文龙,匡文慧. 草原牧区旅游发展对牧户生计的影响 ——以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1): 131-139. |
[7] | 王新越,朱文亮. 山东省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1): 147-155. |
[8] | 任嘉敏, 马延吉. 东北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042-1050. |
[9] | 汪德根, 孙枫. 长江经济带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镇化空间耦合协调度[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089-1097. |
[10] | 刘贤赵, 高长春, 张勇, 张东水, 谢金宁, 宋焱, 王志强. 中国省域碳强度空间依赖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5): 681-690. |
[11] | 赵雪雁, 高志玉, 马艳艳, 陈欢欢, 薛冰. 2005~2014年中国农村水贫困与农业现代化的时空耦合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5): 717-726. |
[12] | 赵传松, 任建兰, 陈延斌, 刘凯. 中国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及时空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2): 214-222. |
[13] | 郭付友, 佟连军, 李平, 张慧敏, 张春丽. 效率演化视角下吉林省松花江流域产业系统环境适应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10): 1681-1689. |
[14] | 何舜辉, 杜德斌, 焦美琪, 林宇.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7): 1014-1022. |
[15] | 高翯, 王士君, 谭亮. 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11): 1712-17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