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1998, Vol. 18 ›› Issue (6): 518-523.doi: 10.13249/j.cnki.sgs.1998.06.518
杨世伦, 王兴放
收稿日期:
1997-06-05
修回日期:
1997-08-22
出版日期:
1998-11-20
发布日期:
1998-11-20
基金资助:
Yang Shilun, Wang Xingfang
Received:
1997-06-05
Revised:
1997-08-22
Online:
1998-11-20
Published:
1998-11-20
摘要: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IPCC 1990年对21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佳估计值(0.66m)和本区地壳沉降速率以及地面沉降趋势,确定下一世纪末长江口相对海面上升1.0m左右.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相对海面上升对海岸工程、交通水利设施、湿地损失、洪涝灾害及盐水入侵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杨世伦, 王兴放. 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三岛影响的预测研究[J]. 地理科学, 1998, 18(6): 518-523.
Yang Shilun, Wang Xingfang. IMPACTS OF SEA LEVEL RISE ON THE THREE ISLANDS IN THE CHANGIANG RIVER ESTUAR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 18(6): 518-523.
[1] SCOR Working Group. The response of beaches to level changes——a review of predictive models.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1991, 7(3): 895-921 [2] 潘凤英,等.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海侵和古地理环境.见: 中国第四纪海岸线讨论会论文集,上海: 海洋出版社,1985.162-169 [3] 上海市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编写组.上海市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249 [4] 任美锷.中国的相对海面上升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见: 海岸于海岛开发国家试点实验室年报.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113-1l8 [5] Boun P. Sea level rise as a cause of shore erosion. Journal Waterways and Habours Division, 1962(88): 117-130 [6] 季子修.等.海平面上升对长江三角洲和苏北滨海平原海岸侵蚀的可能影响. 地理学报,1993,48(6): 516-525 [7] 杨世伦,等.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形成和演变.地理科学,1995. 15(4): 307-314 [8] 徐海根,等.海平面上升对长江口盐水入侵的影响.见: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及对策.北京: 科学 [9] 出版社.1994, 234-240 [10] 胡昌新.海平面上升与长江口盐水入浸距离的推算.见: 海平面上升对中国三角洲地区的影响及对策.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4, 241-245 |
[1] | 杨若子, 邢佩, 杜吴鹏, 党冰, 轩春怡, 熊飞麟. 1961—2017年华北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573-1583. |
[2] | 邢佩, 杨若子, 杜吴鹏, 党冰, 轩春怡, 熊飞麟. 1961—2017年华北地区高温日数及高温热浪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65-1376. |
[3] | 王智颖, 臧淑英, 周道玮, 李苗. 1957~2016年中国农业界限温度时空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 137-148. |
[4] | 郭军, 熊明明, 李明财, 何群. 气候变化对中国集中供暖气候指标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8, 38(10): 1724-1730. |
[5] | 邓海军, 陈亚宁, 陈忠升. 增温增湿环境下天山山区降雪量变化[J]. 地理科学, 2018, 38(11): 1933-1942. |
[6] | 丁之勇, 董义阳, 鲁瑞洁. 1960~2015年中国天山南、北坡与山区极端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2018, 38(8): 1379-1390. |
[7] | 李屹凯, 张莉, 叶瑜, 陆昱君. 1876~1878年西北地区中西部干旱事件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5): 780-789. |
[8] | 李玉霞, 陈玲玲, 江亭桂, 罗文, 林振山. 基于EEMD的太阳活动对印度夏季风的多尺度胁迫分析[J]. 地理科学, 2018, 38(4): 628-635. |
[9] | 杨春利, 蓝永超, 王宁练, 王启优, 李亚林. 1958~2015年疏勒河上游出山径流变化及其气候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12): 1894-1899. |
[10] | 高文华, 李开封, 崔豫. 1960~2014年河南极端气温事件时空演变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8): 1259-1269. |
[11] | 陈世发. ENSO对韶关市1951~2013年降雨侵蚀力影响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10): 1573-1580. |
[12] | 刘原峰, 朱国锋, 赵军, 李倩, 胡鹏飞, 王凯, 潘汉雄. 黄土高原区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J]. 地理科学, 2016, 36(8): 1227-1233. |
[13] | 徐新良, 赵美燕, 刘洛, 郭腾蛟. 近30年东北亚南北样带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11): 1468-1474. |
[14] | 魏柱灯, 方修琦, 苏筠. 气候变化对中国古代财政平衡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5, 35(9): 1156-1163. |
[15] | 卢洪健, 莫兴国, 孟德娟, 刘苏峡.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J]. 地理科学, 2015, 35(8): 1051-10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