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1999, Vol. 19 ›› Issue (3): 193-197.doi: 10.13249/j.cnki.sgs.1999.03.193
• 论文 • 下一篇
郑度, 傅小锋
收稿日期:
1999-01-16
修回日期:
1999-04-08
出版日期:
1999-05-20
发布日期:
1999-05-20
基金资助:
Zheng Du, Fu Xiaofeng
Received:
1999-01-16
Revised:
1999-04-08
Online:
1999-05-20
Published:
1999-05-20
Supported by:
摘要: 以地域单元作为重要层次,从区域角度研究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深入探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必要途径。综合地理区划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涉及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其划分原则有:自然和人文地域分异规律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主导因素相结合,发生统一性原则,宏观区域框架与地域类型相结合等。综合地理区划的指标体系应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社会与人口等方面,须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要求简洁实用,避免繁杂。所选指标应有区域可比性,能反映动态、可以量化,便于操作。由此得出的结果可作为划分区域发展状态地域类型的依据,进而提出综合地理区划的初步方案。
中图分类号:
郑度, 傅小锋. 关于综合地理区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 地理科学, 1999, 19(3): 193-197.
Zheng Du, Fu Xiaofe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SSUES OF INTEGRATED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9, 19(3): 193-197.
[1] 郑度.关于地理学的区域性和地域分异研究.地理研究,1998,17(1):4~9 [2] 吴传钧.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经济地理,1991,11(3):1~6 [3] 郑 度.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地理学报,1994,49(6):481~489 [4] 杨勤业,郑 度.关于陆地系统科学的若干认识.地理研究,1996,15(4):10~15. [5] 黄秉维.中国陆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见:中国地理学会编.生态系统建设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1~3 [6] 陆大道.经济发展大地带性差异及展望.见:陆大道,薛凤旋,等著.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2~120 [7] 刘卫东.区域发展状态及其类型.见:陆大道,薛凤旋,等著: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51 [8] 秦耀辰,卢向前,郑纯辉,等.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常规评价指标体系.见:秦耀辰,李小建主编: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甘师俊主编.可持续发展──跨世纪的抉择.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588 [9] 成升魁.中国可持续发展判别及指标体系构建.见:秦大河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9 [10] 黄秉维.中国气候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回顾与展望.地理集刊,21.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9 |
[1] | 陈慧灵,王伯礼,曹小曙,石恩名,刘永伟. 广州市地铁对常规公交出行成本影响及其空间公平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65-1275. |
[2] | 李雪铭,郭玉洁,田深圳,白芝珍,刘贺. 辽宁省城市人居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08-1218. |
[3] | 袁源,张小林,李红波,胡晓亮. 西方国家乡村空间转型研究及其启示[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19-1227. |
[4] | 焦利民,杨璐迪,刘稼丰,张博恩,许刚. 顾及城市空间结构信息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76-1283. |
[5] | 程利莎,王士君,杨冉. 中国东北地区地缘关系演化过程及区域效应[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284-1292. |
[6] | 刘天宝,杨芳芳,韩增林,彭飞.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视角下海洋本体的解构与研究重点[J]. 地理科学, 2019, 39(8): 1321-1329. |
[7] | 沈石,袁丽华,叶思菁,程昌秀,高剑波,宋长青. 近40年中美地缘政治关系波动及背景解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63-1071. |
[8] | 闫晓露,钟敬秋,韩增林,孙才志,刘淼. 近40年辽东湾北部围垦区内外滨海湿地景观演替特征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155-1165. |
[9] | 潘峰华,方成,李仙德. 中国城市网络研究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93-1101. |
[10] | 殷冠文.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资本循环与城市化: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82-1092. |
[11] | 吴寅姗,刘云刚,周雯婷. 边界管控中的跨境社会建构:深圳中英街的案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72-1081. |
[12] | 侯璐璐,刘云刚. 领域与地盘:中西方权地观之比较[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55-1062. |
[13] | 胡志丁,陆大道. 地缘结构:理论基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45-1054. |
[14] | 韩增林,王雪,彭飞,刘天宝. 基于恐袭数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态势及时空演变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37-1044. |
[15] | 宋飏,张新佳,吕扬,王士君,林慧颖. 地理学视角下的城市棕地研究综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9, 39(6): 886-8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