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视角剖析中国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及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9—2022年华为供应商价值链数据及中国智能制造100强企业总部–分支数据分别构建中国城市网络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① 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节点差异显著,层级分明,位序–规模呈分段指数递增;空间结构呈现“轴线联系差异大、分层聚集、受核心节点控制明显”的特征。② 总部–分支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节点与价值链视角相似,轴线结构突显京沪深的全国中心节点地位且轴线结构呈“宝石型”。③ 对比发现,两种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节点、轴线特征相似,说明价值链视角也能较为可靠地表征中国城市网络。此外,价值链视角从城市功能联系视角认识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有助于走出海量数据困惑,为城市与区域空间规划做出科学决策。
基于OAG(Official Aviation Guide)全球航空数据库数据,考虑航空网络中城市的“联系”和“中转”职能,以及是否“加权”,通过改进适合航空网络的中介中心性算法,测度节点城市的联系广度、中转广度、联系强度和中转强度,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城市职能均具有层级性,但强度指标比广度指标更为极化,中转职能比联系职能更为极化;随着时间演化,不同职能的中心节点城市均向中西部延伸,且城市节点的联系职能更趋于扁平。此外,不同职能优势城市的分布规律具有明显差异,且这种差异同高铁竞争、空间区位、经济地理格局等相关。研究结果对发挥航空城市比较优势、优化航线布局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城市群是承载区域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市群内部的联系网络结构及空间分异特征对推进区域一体化、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从经济发展、文化创新、绿色发展和宜居环境4个维度综合评判城市的竞争力水平,构建基于多模式交通流和辐射模型的城市群网络结构模型,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科学测度城市群的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 城市之间的平均交通流强度为高铁>普铁>动车>客运汽车,且高铁交通网络呈现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② 基于多模式交通流和辐射模型构建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依据要素净流出值将城市划分为对外辐射型、对外依赖型和辐射依赖均衡型,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仅武汉、长沙两大核心城市为对外辐射型城市;③ 城市群网络结构的中心性与城市的行政等级密切相关,城市中心性的出度和入度呈现出较强的相似性,城市行政等级、经济水平和全球化是影响城市群网络出度中心性的关键因素,而经济水平和市场化是影响城市入度中心性的主要驱动因素。
为明晰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空间溢出问题,本文基于省际视角剖析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空间溢出内涵,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中国31省份2019年和2020年面向东盟的进出口贸易额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 ① 中国-东盟区域进出口贸易的分位数、百分点、标准离差等空间统计特征明显,存在“边缘→中心”空间相依性;② 在一阶邻接空间权重作用下,中国-东盟区域进出口贸易的全局Moran's I 指数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进出口贸易存在空间自相关性;③ 中国-东盟区域进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贸易存在空间变异性;④ 中国-东盟区域贸易存在空间相依性、自相关性和变异性,进一步表明中国-东盟区域贸易存在空间溢出;⑤ LISA检验发现福建对周围邻域空间产生显著溢出影响,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四川省和东南地区的福建、湖南、江西和广东省形成了出口高增长集聚区,为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空间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网络结构,并进一步抽象出网络结构图谱判定其演变质量。结果表明:①中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其中中方边境城市的对外引力显著提高,而俄远东城市的辐射作用逐渐减弱,经济联系网络呈现近邻效应与等级效应交织共生的空间态势。②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的结网能力在13 a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佳木斯、延吉和牡丹江为核心节点的辐射状结构;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虹吸效应使得网络传输流向与流量越来越依赖高首位度节点的作用。③2006—2013年,中俄城市联系网络的层级结构增强而匹配结构减弱,网络结构整体表现为依赖性和锁定性。2013—2019年,网络结构由封闭立体化趋向开放扁平化,网络结构的灵活性与复杂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13 a间核心社团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下促进了与其他功能社团的联动发展。④中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谱呈现典型的异配性轴辐式结构。2006—2013年,网络系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愈发明显,核心节点城市的控制力和传输力最强;2013—2019年,城市网络结构跃迁到新的演变状态,进入核心突出、边缘扁平的协同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的大量涌入,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但其不均衡格局也带来显著的区域发展差距。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核密度等方法,对比研究2000—2018年中国外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发现随着外资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不同尺度差异化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中,总体格局的不均衡状况均呈现较强稳定性:省级尺度的“北进、西移”带来集聚度下降,高值区由沿海点状集聚向沿海、沿江“T”型格局转变。城市尺度集聚态势更加显著,特别是“核心-边缘”的环状、集中连片的带状集聚格局始终稳定。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研究多角度定量对比时空格局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一方面,规模化、政府权力相关因素在省级尺度效应更强,与区域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指标在城市尺度影响更为显著;另一方面,时间对比主要呈现市场力量的路径依赖、政府效应的路径突破,以及发展状况、外部冲击效应的差异化转变等。
通过构建沿海城市经济韧性分析框架,采用经济韧性测度模型和Esteban-Marquillas拓展模型,以连云港为案例,分析了1996—2020年沿海城市经济韧性特征及影响机理。发现:① 沿海城市宏观经济韧性呈减弱–增强–减弱的变化过程,第二产业主导着连云港市经济韧性的发展演化。② 沿海城市传统路径行业韧性弱于新兴路径,产业结构素质、竞争力、资源配置等要素作用强度变化具有动态阶段性。沿海城市经济韧性的演化受制于新兴路径行业发展,新兴路径行业并不一定是高新技术产业,而是与当地区情况相适应的产业。③ 沿海城市企业韧性有减弱之势,新兴路径行业的企业韧性强于传统路径行业。新兴路径行业和传统路径的化工产业新企业表现出对港口、高新区等特定空间区位的路径依赖,显示出港口区位对企业存活具有积极影响。推动产业向港口、开发区(高新区)集聚是提升沿海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路径。
在“十四五”规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香港、澳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BM-Malmquist模型、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康养医疗卫生效率动态评估,把握其时空演化格局及其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 2009—2019年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卫生综合效率达到82.4%的理想程度,距离达到生产前沿面(100%)差距较小。其中动态评估的技术进步指数小于1,说明技术进步不足是粤港澳地区医疗卫生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② 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效率保持相对稳定的空间格局,各城市与邻近城市的交互关系基本保持一致,变化不大,且整体上城市之间的合作态势要稍强于竞争态势;③ 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卫生效率局部空间关联结构比较脆弱,受邻域的溢出或极化作用影响较小,关联结构以正向关联为主;④ 地方财政自主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和政策制度是粤港澳地区康养医疗卫生效率空间分异的重要驱动因素,且空间分异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本研究将为推进粤港澳实现公共卫生一体化和医疗优势互补提供空间统计上的参考。
通过对2009—2018年102个高铁民航双开通地级市的房地产投资开发额进行空间计量分析,对比高铁与民航网络演化对区域城市经济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 从节点强度演变来看,高铁网络相对于民航扩张迅速(尤其是2012年后的中西部地区)且覆盖渐广,以强度较小的节点密集覆盖为主;民航网络发展相对稳定,中西部地区跨区域交通依然以民航为主。② 在高铁网络发展影响下,地级市房地产投资在中西部地区呈现空间集聚格局,而东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集聚则是受民航网络发展所促动。③ 相较民航,高铁的节点强度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程度更大,且影响力更为持久。基于GMM使用工具变量进行的动态面板检验,支持了模型的稳健性。
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文化景观为对象,在厘清建筑景观破碎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测度指标体系。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例,测度建筑景观自身属性的破碎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从景观多样性来看,各维度景观类型丰富,且相对均匀度指数较高,存在明显或严重破碎化;② 从景观异质性来看,建筑质量、高度、风貌等维度景观异质性指数低;建筑年代景观异质性指数高,时间维度上因异质景观造成的景观破碎程度重。③ 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的高低可揭示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与区域现代化进程,轻度破碎标志景观类型的完整性与均质性,同时也体现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破碎化则体现快速经济发展导致景观类型完整性与均质性的高度破坏。
以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探讨了城市群内部以及城市群间经济联系强度,并对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化特征进行解析。研究发现:① 各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网络核心城市空间辐射效应显著增强,边缘城市间经济联系始终较弱;② 城市群之间经济联系逐渐形成以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多层级网络,成渝城市群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呈强化趋势,天山北坡城市群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有限;③ 城市群之间经济联系网络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稳定,核心区经济联系网络密度稳步提升,宁夏沿黄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始终处于经济联系网络边缘;④ 凝聚子群空间自组织能力逐渐增强,表明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呈集聚趋势。最后,文章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从发挥核心城市群引领效用、改善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以及挖掘特色城市群区位优势等视角提出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对策建议。
文化娱乐业的业态共生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现象,也是文化娱乐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2020年西安市文化娱乐业4 326个POI数据,从业态多样化程度、组合与共生模式、共生的条件概率等方面,对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业态共生和业态组合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文娱业态组合与共生是城市产业布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业态共生作为业态空间组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文娱业空间组合的重要模式。② 西安市文娱业的多样化程度地域差异显著,从城市传统内城区到城乡过渡区,文娱业多样化程度呈现渐进式递减态势。③ 西安市不同地区文娱业同一类型的业态组合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业态组合指数也存在显著差异。2种和3种业态组合最突出的类型分别为健–咖、茶–咖–健。④ 西安市文娱业业态与业态之间的关联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文娱业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及其效益存在显著差异。健身房与咖啡厅相互作用强度最大,业态之间通过互惠共生取得的综合效益最为突出;⑤ 在城市文娱业系统中,咖啡厅与健身中心的双向共生条件概率最高,电影院的出现为其他业态出现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网吧与其他业态之间的潜在共生关系较弱。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城市文化娱乐业空间组织的内在关系,在实践中可为城市文化娱乐业的优化布局和规划引导提供参考。
以西藏拉萨河滨水空间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城市滨水空间的重构与空间主体的地方感知与回应。研究表明:拉萨河的大规模开发促使滨水空间从原来的自然空间、单一主体向多维空间、多元主体转变。作为滨河空间主体的本地居民对开发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且采取空间共存的灵活策略,而旅游小企业主认为旅游开发使拉萨河丧失了其内在的地方性,地方意义被逐渐消解,选择空间坚守的回应策略。研究丰富了现有城市滨水开发的微观探索,旨在为新时代中国滨河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遗产核心区为研究对象,使用2013—2020年1—5月气象数据及生态遥感参数,基于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遗产区气候变化响应特征,讨论其气候韧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只有气温和降水都发生突变时,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才会突变形成干旱,梯田区比非梯田区更不易出现干旱;遗产区干旱年份TVDI值变化强于正常年份,但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其中梯田区恢复更快,表明梯田区更具气候韧性。② NDVI、NDWI、LST、TVDI对降水的响应比对气温的响应弱,说明研究区水分调节功能较强,有较好的气候韧性调节机制。③ 西侧气流是影响遗产区气候韧性的关键因素,而高海拔能够抑制哈尼梯田核心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增加。
以贵州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水城区为研究区,基于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景观格局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易地扶贫搬迁驱动下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自然发展较缓慢的聚落变化较为剧烈,小规模聚落数量急剧增长,聚落规模两极分化;时间上表现出较显著的时序特征,聚落规模从8802.9 hm2增长至8913.827 hm2再减少至8001.887 hm2,斑块数量从26148个增长至30987个,聚落的演变速率是搬迁前的8.119倍;空间上则表现为沿河谷、丘陵地带呈小规模低密度与高密度并存的多带状分布和以镇区为中心的多核心分布特征。聚落的演变主要受经济活动、政策、地形坡度和城镇化综合作用的影响,2015—2020年乡村聚落出现强烈的变化主要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促使喀斯特山区乡村聚落复杂化。因此,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聚落的优化应根据聚落的多元化进行调整。
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探究成都市景观格局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尺度效应与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 2015—2021年成都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显著下降,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和季节差异,CO、NO2、PM2.5、PM10、SO2生长季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非生长季,O3生长季污染物质量浓度低于非生长季;NO2、PM10、PM2.5分布热点主要位于城市中心,而CO、O3、SO2分布热点向郊区偏移。② 成都市的主要景观斑块类型为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林地呈外环聚集,城市中心分散的分布格局,耕地主要分布在绕城高速外围,建设用地斑块聚集化明显,连接程度高,呈现出由城市中心向外密度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③ 景观格局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具有尺度效应,其最佳尺度受到大气污染物扩散能力的影响。城市中各类型斑块对大气污染物影响复杂,具有选择性、方向性、差异性,景观指数中斑块面积比例(PLAND)、优势斑块(LPI)、分布密度(PD)、连接聚集程度(AI)和斑块形状(LSI)在生长季对PM10和CO影响显著,但对NO2、O3无明显影响;在非生长季对CO和O3影响显著,但对PM2.5和PM10无明显影响。
利用东北三省逐月地面太阳辐射及气温资料,分析了地面太阳辐射长期变化趋势,进一步基于大气系统热量平衡理论,定量分析了太阳辐射变化对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970—2019年,东北三省地面太阳辐射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1970—1989年,地面太阳辐射显著减少,削弱了最高气温的增加趋势,而在1993—2019年地面太阳辐射增加提高了最高气温的增加趋势;地面太阳辐射变化通过改变最高气温的变化改变了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在1970—1989年削弱了平均气温的增加趋势,减小了气温日较差;在1993—2019年增加了平均气温的增加趋势,加大了气温日较差。
以珠江三角洲人工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42 d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3种质量浓度水平(0、15和100 mg/kg)的菲添加处理对土壤磷矿化速率、碱性磷酸酶(AC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的影响及其在磷矿化过程中无机磷组分的变化。研究表明:① 培养期内,对照组和菲添加处理后人工湿地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均呈现波动性变化,均在21 d达到最大值; 在28 d和42 d均出现负值,且菲添加处理的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略高于对照土壤。② 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与磷酸酶活性的关系受菲添加质量浓度的影响,对照组和高质量浓度菲添加处理组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负相关关系;低质量浓度菲添加处理组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对照组和菲低质量浓度添加处理组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与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但高质量浓度菲添加处理组土壤有机磷矿化速率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无显著相关性。③ 在所有处理条件下,珠江三角洲人工湿地土壤无机磷主要以钙结合态磷(Ca-P)、闭蓄态磷(Occluded-P)和残留态磷(Res-P)等形态赋存,且Res-P 与 Occluded-P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
本文以广西环江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选取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37份表土样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① 共鉴定孢粉类型68科/属,孢粉组合中针叶类占优势,占比为27.40%~59.12%,其中以松属为主;蕨类次之,占比为15.67%~55.29%,以芒萁属、凤尾蕨属及水龙骨科为主;然后为草本(占比为9.31%~41.17%),以禾本科、苋科/藜科、菊科为主;阔叶乔木类含量最低,为0.28%~16.01%,以栗属、栎属、豆科和大戟科为主;表土孢粉组合基本能反映洼地周围植被的总体特征。② 草本花粉在水稻田含量最高,达41.17%,主要以水稻型禾本科(≥40 μm)为主;次生林、撂荒地及玉米地的蕨类孢子含量较高,分别达55.29%、44.50%和40.50%。③ 主成分分析可以较好的区分水稻田、玉米地、次生林、桔林、撂荒地,但桑林不能被区分出来,可能与桑属为风媒花粉,以及采样时间、花粉保存条件等有关。④ 非农用地孢粉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农用地,可能与其植被类型、表层土壤扰动差异等有关。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第四纪古环境与古植被重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