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09, Vol. 29 ›› Issue (6): 853-857.doi: 10.13249/j.cnki.sgs.2009.06.853
石勇, 许世远, 石纯, 孙阿丽
收稿日期:
2009-03-05
修回日期:
2009-06-06
出版日期:
2009-11-20
发布日期:
2009-11-20
通讯作者:
石纯,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shi_chun@163.com
E-mail:shi_chun@163.com
作者简介:
石勇(1980- ),女,河南泌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与自然灾害。E-mail:shiyong@ecnu.cn
基金资助:
SHI Yong, XU Shi-yuan, SHI Chun, SUN A-li
Received:
2009-03-05
Revised:
2009-06-06
Online:
2009-11-20
Published:
2009-11-20
摘要: 在理清自然灾害风险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总结其风险评估的三种方法:基于历史数据、指标体系和情景模拟。文章采用由果及因的演绎思路,据历史灾情参考全球尺度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做脆弱性的评估,探讨水灾脆弱性的区域分异规律,并分析其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历史数据局限,引入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方法,对沿海各省区的受灾率进行风险评估,并将区域风险与脆弱性的次序进行对比,表明:脆弱性是风险的重要组分,减少脆弱性可有效降低风险,但探寻灾害发生规律、降低人类社会的暴露性,也是减少灾害风险的必要环节。
中图分类号:
石勇, 许世远, 石纯, 孙阿丽. 沿海区域水灾脆弱性及风险的的初步分析[J]. 地理科学, 2009, 29(6): 853-857.
SHI Yong, XU Shi-yuan, SHI Chun, SUN A-li. Flood Vulnerability and Risk in Coastal Regions of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29(6): 853-857.
[1] 陈月英.近20年来中国滨海地带区域经济分异特点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5):642~647. [2] 史培军,王静爱,周俊华,等.中国水灾风险综合管理——平衡大都市区水灾致灾强度与脆弱性[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4):1~7. [3] 许世远,王 军,石 纯,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3):127~138. [4] 李加林,王艳红,张忍顺,等.海平面上升的灾害效应研究——以江苏沿海低地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1):87~93. [5] 龚士良,杨世伦.地面沉降对上海黄浦江防汛工程的影响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4):543~547. [6] 胡蓓蓓,姜衍祥,周 俊,等.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地理科学,2008,28(5):693~697. [7] 高庆华.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分区减灾对策[J].地学前缘,2003,10(特刊):258~264. [8] 崔林丽,史 军,周伟东.上海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J].地理科学,2009,29(1):93~97. [9] 高 蓉,郭忠祥,陈少勇,等.近46年来中国东部季风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2):255~261. [10] 殷 杰,尹占娥,许世远.上海市灾害综合风险定量评估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3):450~454. [11] Berning C.Loss functions for structural flood mitigation measures[J].Water SA,2001,27(1):35-38. [12] Kaplan S,Garrick B J.On the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of risk[J].Risk Analysis,1981,1(1):11-27. [13] Hall J W,Dawson R J.A methodology for national-scale flood risk assessment[J].Water&Maritime Engineering,2003,(156):235-247. [14] Grunthal G,Thieken A H,Schwarz J,et al.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city of Cologne,Germany—storms,foods,earthquakes[J].Natural Hazards,2006,38(1-2):21-44. [15] 黄 蕙,温家洪,司瑞洁,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I——指标体系[J].灾害学,2008,23(2):112~116. [16] 石 勇,石 纯,孙 蕾,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4):24~27. [17] 黄崇福,刘新立,周国贤,等.以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1998,7(2):1~8. [18] 侯英姿,陈晓玲,王方雄.基于GIS的水环境价值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1):89~93. [19] 张顺谦,侯美亭,王素艳.基于信息扩散和模糊评价方法的四川盆地气候干旱综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4):713~723. [20] 刘会玉,林振山,张明阳.建国以来中国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变化的小波分析[J].地理科学,2005,25(1):43~48. |
[1] | 刘希林,郭梨花. 泥石流易发区灾害可接受程度对比研究——以云南东川和甘肃舟曲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1): 164-172. |
[2] | 王曦, 周洪建, 张弛. 地震灾害死亡人口快速评估方法对比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2): 314-320. |
[3] | 黄建毅, 苏飞. 城市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热点问题评述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7, 37(8): 1211-1217. |
[4] | 郭跃. 灾害范式及其历史演进[J]. 地理科学, 2016, 36(6): 935-942. |
[5] | 高家骥, 李雪铭, 张峰, 杨俊, 席建超. 南四湖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预警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8): 1219-1226. |
[6] | 程先富, 郝丹丹. 基于OWA-GIS的巢湖流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价[J]. 地理科学, 2015, 35(10): 1312-1317. |
[7] | 周磊, 武建军, 张洁. 以遥感为基础的干旱监测方法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15, 35(5): 630-636. |
[8] | 权瑞松. 多情景视角的上海中心城区地铁暴雨内涝暴露性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4): 471-475. |
[9] | 刘家福, 张柏. 暴雨洪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15, 35(3): 346-351. |
[10] | 权瑞松. 基于情景模拟的上海中心城区建筑暴雨内涝脆弱性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11): 1399-1403. |
[11] | 苏飞, 殷杰, 尹占娥, 于大鹏, 许世远. 黄浦江流域洪灾动态风险演化趋势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5): 621-626. |
[12] | 殷杰, 尹占娥, 于大鹏, 许世远. 基于情景的上海台风风暴潮淹没模拟研究[J]. 地理科学, 2013, 33(1): 110-115. |
[13] | 周寅康, 金晓斌, 王千, 杜心栋. 基于GIS的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 32(12): 1465-1472. |
[14] | 殷杰, 尹占娥, 于大鹏, 许世远. 风暴洪水主要承灾体脆弱性分析——黄浦江案例[J]. 地理科学, 2012, 32(9): 1155-1160. |
[15] | 胡蓓蓓, 周俊, 王军, 许世远, 孟伟庆. 基于情景模拟的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年暴雨内涝风险评估[J]. 地理科学, 2012, 32(7): 846-8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