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

  • 包战雄 , 1, 2 ,
  • 袁书琪 , 2 ,
  • 陈光水 2
展开
  • 1.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 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袁书琪,教授。E-mail:

作者简介:包战雄(1977-),女,福建古田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E-mail:

收稿日期: 2011-09-30

  要求修回日期: 2012-03-19

  网络出版日期: 2012-10-20

基金资助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2010B199)、福建省自然科学重点学科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B10026)资助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Tourist Transport in Three Destinations of Different Travel Distances

  • BAO Zhan-xiong , 1, 2 ,
  • YUAN Shu-qi , 2 ,
  • CHEN Guang-shui 2
Expand
  • 1.School of Tourism,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18,China
  • 2.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18,China

Received date: 2011-09-30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2-03-19

  Online published: 2012-10-20

Copyright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摘要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碳排放的最重要环节。选择具有不同游客吸引半径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太姥山山岳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客交通的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基本规律。研究表明,随着游客吸引半径增加,人均碳排放量显著增加,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虽然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亦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但人均旅行距离的增大则是人均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在350 km以内,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随距离增加变化不明显或略微下降;而350 km以上,两者均随距离增加而急剧增长,这与距离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有关。从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看,350 km大致可作为中途和长途旅行划分的界线。3个景区的年碳排放总量大小顺序为:武夷山>太姥山>福州森林公园,平均碳排放密度则表现为武夷山>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各景区长途旅游者和乘坐飞机旅游者均占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的大部分,且其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多。因而减少长途旅行和乘坐飞机次数是降低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引用格式

包战雄 , 袁书琪 , 陈光水 . 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J]. 地理科学, 2012 , 32(10) : 1168 -1175 . DOI: 10.13249/j.cnki.sgs.2012.010.1168

Abstract

Tourism industry plays an unnegligible role in the global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 (CO2) emission and climate change, with its contribution continuously increase in the future. Tourist transpor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resulting in CO2 emission in the tourism sector. To develop a low-carbon tourism industry,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assess both the patterns and causes of CO2 emission associated with tourist travel. This study selects three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Fujian with an increasing average tourist travel distance, namely Fuzhou National Forest Park (FZ),Taimushan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s (TMS), and Wuyishan Scenic Area (WYS), to determine the total amount, intensity,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CO2 emission from domestic tourist transport. In each tourist destin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ourist travel mode and travel distance was conducted during August to October 2010. Mean CO2 emission from individual tourist of these destinations increased with average travel distance, ranked as FZ (15.9 kg CO2/person) < TMS (105.3 kg CO2/person)<WYS (232.9 kg CO2/person). Though CO2 emission per person-kilometer also increases (FZ, 0.097 kg CO2 /(person·km); TMS, 0.134 kg CO2 /(person·km); WYS, 0.159 kg CO2 /(person·km)), the increase in average travel distance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crement of CO2 emission from individual tourist. For each destination, CO2 emission per person·km or per individual tourist within 0-350 km changed little or even declined slightly with increase in travel distance, but increased dramatically beyond 350 km, reflecting the impacts of travel distance on choice of transport mode. Thus, the distance of 350 km can be identified as a threshold for defining the medium- and the long-distance trip based on the transition in CO2 emission with travel distance. The annual total CO2 emission for these destinations rankes as WY (692 899 t)>TMS (65 651 t)>FZ (31 859 t), and the mean CO2 emission density decreases in the sequence of WYS (946.3 t/km), FZ (389.0 t/km) and TMS (166.6 t/km). Depended on both the tourist number and CO2 emission per tourist, CO2 emission density changes with travel distance and differs among destinations, which peaks at 700 km and 1 750 km in WYS, at 250 km and 2250 km in TMS, and at 75 km, 250 km, and 900 km in FZ. The major contribution to total CO2 emission in tourist transport comes from the long-distance and the aerial tourists, which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average travel distance. Though tourists with travel distance longer than 350 km occupy only 5.5%, 27.8% and 81.3% of total tourist number respectively in FZ, TMS and WYS, they accounted for 65.1%, 90.0% and 98.7% of total CO2 emission accordingly. The aerial tourists are responsible for 51.3%, 75.4% and 87.8% of total CO2 emission, though they only contribute to 1.5%, 6.29% and 31.1% of total tourist number. Thus, to avoid long-distance or aerial trips is the most important way to cut down the CO2 emission bill associated with travel transport. Efforts that select short-distance trips or trips on more energy-efficient transport should be encouraged.

在全球经济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业态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1]。旅游业虽然被认为是较为典型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但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Gössling认为旅游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5.3%[2]。而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更是明确指出,旅游部门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中占到了5%~14%,如果继续按此发展,到2035年旅游部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 [1,3]。诸多研究表明,旅游业中碳排放很大程度上集中于交通环节[2,4~6]。同时,不同交通方式碳排放量也有很大的差异[3,7~11]。基于交通及其方式的选择对旅游业碳排放的重要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可持续旅游应与可持续交通相结合,应倡导可持续旅游交通模式,提出在国际飞行中应征收碳税[12~15]
距离是影响旅游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16~18]。由于各种交通方式都具有其合理的出行距离,随着旅行距离的增加,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顺序通常为: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公共汽车、小汽车、有轨交通、飞机[18]。对于不同游客吸引半径的景区而言,随着景区吸引半径的增加,人均出行距离延长,也必然影响到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这也将对旅游交通中碳排放量造成直接影响。因而选择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旅游交通碳排放差异,并探讨其中的特征规律,对发展低碳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相关的对比研究不多[19]。因此,本研究选择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太姥山山岳景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这3个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旅游景区,对比分析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差异,以及这些指标随距离变化特征,力图揭示旅游交通碳排放的规律和特点,为降低旅游碳排放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选择

选择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太姥山山岳景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3个分别在福建省内、华东地区、国内具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区域。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为福州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距市中心7 km,是国家首批4 A级景区之一,也是福建省首家国家级森林公园。游客可依托福州市便捷的内外交通体系到达景区。太姥山山岳景区(以下简称为太姥山)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南面约40 km,是太姥山国家级风景区的主体和精华所在。福州、厦门、温州、杭州、宁波、上海等地都开通有途经太姥山(或福鼎市)的动车;温州、福州、上海有客运汽车抵达太姥山,宁德市区和福鼎市内也有旅游专线车可达。景区距温州机场112 km,车程1 h。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为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距武夷山市区约10 km,距武夷山机场约3 km,是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北京、南京、上海、西安、福州、厦门等城市均有列车可抵达武夷山,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亦开通有飞往武夷山的航班。

1.2 数据收集和计算方法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方法。2010年8月至10月,在正常工作日、周末以及国庆长假期间分别在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和武夷山对国内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23、302和295份),本文仅考虑景区外交通,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游客的交通方式和旅行距离。同时,对于自驾车和出租车游客,还调查实际车座位数及实际乘坐人数。所调查的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最远游客的距离分别为1 454 km、3 257 km和4 119 km。各景区2010年国内游客总量来源于福建省旅游局旅游统计数据[20]
各景区2010年游客交通碳排放总量由下式计算[19]
年排放量 = 2 × i = 1 n ( P i D i β i ) (1)
式中,Pi为第i种交通方式的游客总量(人),Di为第i种交通方式的交通距离(km),βi为第i种交通方式的每人每公里碳排放强度[kg CO2 / (人·km)]。式中“2”表示计算往返程的排放量。为了简化研究,假设游客往返程的交通模式相同。
碳排放密度=碳排放总量/旅行距离 (2)
根据相关文献,不同交通方式的每人每公里碳排放强度或每公里碳排放强度如表1
Table 1 Parameters of CO2 emission for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表1 不同交通方式的碳排放参数

交通方式 排放参数 参考文献
公交车 0.017 kg CO2 / (人·km) [21]
长途客运汽车 0.07 kg CO2 /(人·km) [22]
出租车 0.2 kg CO2/km [23]
私家车 0.2 kg CO2/km [23]
电动车 0.009 kg CO2 /(人·km) [24]
摩托车 0.058 kg CO2 (人·km) [24]
普通火车 0.027 kg CO2 /(人·km) [22]
动车组列车 0.0267 kg CO2 /(人·km) [22]
国内航线飞机 0.3 kg CO2 /(人·km) [23]
对于自驾车(私家车)和出租车,每人每公里碳排放强度还与乘坐率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βi=Fi / Li (3)
式中,Fi为第i种交通工具每公里的排放强度(kg CO2/km),Li为第i种交通工具的实际乘坐人数。计算结果见表2
不同交通方式游客的交通距离通过各交通方式的里程查询或从交通地图上直接量算获得。为了简化研究,各景区所在城市外的游客至景区的交通距离仅计算出发城市至景区所在城市的距离。
根据各景区游客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各景区国内游客旅行距离的加权平均值作为不同景区的游客吸引半径。
Table 2 Parameters of CO2 emission for Taxi and car in each tourist destination

表2 不同景区自驾车和出租车的碳排放参数

交通方式 福州森林公园 太姥山 武夷山
实坐人数
(人)
上座率
(%)
每人每公里碳排放
[kg CO2 /(人·km)]
实坐人数
(人)
上座率
(%)
每人每公里碳排放
[kg CO2 /(人·km)]
实坐人数
(人)
上座率
(%)
每人每公里碳排放
[kg CO2 /(人·km)]
自驾汽车 2.8 70.2 0.071 3.4 85.0 0.059 2.9 73.5 0.068
出租车 1.6 53.3 0.125 1.7 58.0 0.115 1.8 60.0 0.111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吸引半径景区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比较

不同景区的游客吸引半径表现为福州森林公园<太姥山<武夷山(表3)。随着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增加:武夷山景区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最大,太姥山次之,福州森林公园最小。其原因主要是景区游客吸引半径不同,游客到各景区的交通方式构成有所差异(表4)。随着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大,乘坐飞机的游客比例逐渐提高。在福州森林公园中,乘坐飞机的游客比例只有1.5%。而太姥山乘坐飞机的游客比例则有所提高,达到6.3%,但也仍以乘坐动车(24.8%)、客运汽车(36.1%)、自驾汽车(24.5%)为主。前往武夷山的游客则以乘坐飞机(31.1%)、普通火车(45.6%)为主。
同时,各景区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随距离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在350 km内呈略微下降趋势;但在350 km以上,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则呈急剧增加(图1)。说明350 km左右是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究其原因,与随旅行距离增加而交通方式发生转换有关。在350 km以内,随距离增加,游客乘坐普通火车、动车的比例增加;在350 km以上,随距离增加游客乘坐飞机的比例在迅速加大。
Fig. 1 Changes in CO2 emission per person-kilometerwith travel distance in each destination

图1 不同景区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随距离的变化

Table 3 Annual tourist number and CO2 emission of each tourist destination

表3 不同景区的碳排放特征比较

福州森林公园 太姥山 武夷山
吸引半径 (km) 81.9 394.1 732.2
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
[kg CO2 /(人·km)]
0.097 0.134 0.159
人均碳排放量(kg CO2/人) 15.9 105.3 232.9
碳排放密度(t CO2/ km) 389.0 166.6 946.3
年游客量(万人) 198.8 62.4 297.5
年碳排放量(t CO2/a) 31 859 65 651 692 899
Table 4 Mean travel distance, percentages of tourist number and CO2 emission for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 in each destination

表4 各景区不同交通方式的平均旅行距离及其所占人数和碳排放比例

交通方式 福州森林公园 太姥山 武夷山
平均距离
(km)
人数比例
(%)
排放比例
(%)
平均距离
(km)
人数比例
(%)
排放比例
(%)
平均距离
(km)
人数比例
(%)
排放比例
(%)
飞机 940.0 1.5 51.3 2 102.3 6.3 75.4 1095.2 31.1 87.8
普通火车 445.5 1.4 2.0 612.4 3.3 1.0 670.7 45.6 7.1
动车组列车 251.2 6.0 5.1 364.8 24.8 4.6
客运汽车 143.9 25.1 31.7 281.7 36.1 13.5 469.2 11.7 3.3
自驾汽车 70.8 10.9 6. 9 197.7 24.5 5.4 368.4 8.3 1.8
出租车 15.0 12.0 2.6 15.0 0.3 0.01 27.3 1.5 0.04
电动自行车 3.1 4.0 0.01 15.0 0.3 0.001
公交 4.2 28.0 0.3 14.0 2.0 0.01 15.0 1.9 0.004
摩托车 3.9 5.0 0.1 12.0 1.0 0.01
自行车 2.8 3.3 0.0 24.5 1.3 0.0
步行 1.1 3.0 0.0

注:空格处说明该景区没有相应的交通方式。

2.2 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人均碳排放量比较

人均碳排放量为人均旅行距离和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的乘积。各景区人均碳排放量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大而增加,其中,武夷山景区人均碳排放量最大,太姥山次之,福州森林公园最小(表3)。太姥山和武夷山的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仅为福州森林公园的1.4和1.6倍,但其人均旅行距离则是福州森林公园的4.8倍和8.9倍。可见,与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相比,人均碳排放量随吸引半径的增加主要受人均旅行距离的影响。
各景区不同距离段内人均碳排放量并不随距离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而是基本在350 km以内增长缓慢;在350 km以上则呈急剧增长(图2)。这是旅行距离与交通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表明了350 km是个值得关注的距离尺度。其中福州森林公园的人均碳排放量在350 km以上升幅最快,其次为武夷山,太姥山最低。这与随距离增加,不同景区游客交通方式的替代速度差异有关。在350~900 km距离段内的游客乘坐飞机前往福州森林公园、武夷山、太姥山的比例分别为36.9%、28.3%、4.4%。在900~1 750 km,福州森林公园的游客基本都是乘坐飞机;武夷山则占61.6%,太姥山占40.0%。在1 750 km以上,前往武夷山的游客乘坐飞机比例达到100%。而前往太姥山的游客在1 750~2 750 km乘坐飞机的比例为90.9%,在2 750 km以上才达到100%。
Fig. 2 Changes in individual tourist CO2 emission with travel distance in each destination

图2 不同景区人均排放强度随距离的变化

2.3 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碳排放总量及随距离变化模式

旅游景区的碳排放总量受人均排放量和游客总人数的双重影响。3个景区的碳排放总量大小顺序为:武夷山>太姥山>福州森林公园(表3)。其中,武夷山碳排放总量远超过太姥山和福州国家福州森林公园,达到692 899 t;而太姥山、福州森林公园仅为65 651 t和31 859 t(表3)。
从各景区碳排放密度上看,武夷山最大,高于福州森林公园的,更远高于太姥山的(表3)。同时,受各景区游客数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随距离变化的共同影响,各景区的碳排放密度随距离变化的特征有较大差异:武夷山碳排放密度在700 km 和1 750 km处出现两个峰值;太姥山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50 km和2 250 km处。而福州森林公园则在75 km、250 km、900 km处出现峰值(图3)。
Fig. 3 Changes in CO2 emission per kilometer with travel distance in each destination

图3 不同景区排放密度随距离的变化

各景区游客量累积百分比随距离的衰减速率均快于碳排放累积百分比(图4),说明较远程游客在各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中具有重要贡献。福州森林公园350 km以上客源市场范围内的游客只占5.5%,但其旅游交通碳排放比例达到65.1%;太姥山350 km以上的游客只占27.8%,碳排放比例达到90.0%;武夷山350 km以上的游客占81.3%,碳排放比例达到98.7%,而900 km以上的游客只占26.1%,碳排放比例则高达64.7%(图4)。另外,不同交通方式对景区碳排放的贡献值也有较大差异,其中乘坐飞机的游客尽管所占人数比例不高,但碳排放量却都占景区总排放量的50%以上(表4)。其中,福州森林公园乘坐飞机的游客量比例为1.5%,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51.3%;太姥山乘坐飞机的游客量比例为6.3%,碳排放比例则占75.4%;武夷山乘坐飞机的游客量比例、碳排放比例分别为31.1%、87.8%。通过上述比例的比较可明显看出,随着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远程游客(350 km以上)以及乘坐飞机游客的碳排量比例均明显上升。
Fig. 4 Changes in cumulative percentage tourist number and CO2 emission with travel distance in each destination

图4 不同景区游客量和碳排放量累积百分比随距离的变化

3 讨 论

本研究中武夷山景区2010年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均远高于中国台湾地区5个国家公园,而太姥山景区与其中的垦丁和太鲁阁国家公园相近,福州森林公园则与其中的阳明山国家公园相近[19]。这种差异除了与各景区的年游客量差异有关外,还与各景区人均碳排放量差异有关。本研究中除福州森林公园与台湾雪霸国家公园的人均碳排放量接近外,3个景区的人均碳排放量均高于中国台湾地区的5个国家公园[19],特别是武夷山和太姥山景区,分别是台湾5个国家公园中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雪霸国家公园的14.65倍、6.62倍。而人均碳排放量的这种差异,则可由旅行距离和交通方式的差异来解释。与祖国大陆相比,台湾岛面积不大,导致岛内游客平均旅行距离一般较短,如平均旅行距离最大的垦丁国家公园也只有234.1 km。除此之外,岛内居民前往各国家公园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旅游巴士、私家车、厢式货车、摩托车等,乘坐飞机的比例很少,这导致台湾各公园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相对较低[19]
本研究表明,随景区吸引半径的增大,可通过增加人均旅行距离和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来增加人均碳排放量,而本研究中人均旅行距离的增加则是主要因素。这与一些国内外研究结果相似[9, 19],如Lin[19]对中国台湾地区5个国家公园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量基本随平均旅行距离的增加而上升。而随着人均旅行距离的增大,景区旅游交通方式发生相应变化,特别是飞机等碳排放强度大的交通方式增多,从而导致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一定程度的提高,进而对人均碳排放的上升做出一定贡献。然而,当景区之间的吸引半径相近时,交通方式的组成则可能成为景区人均碳排放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如同样在Lin[19]的研究中,虽然雪霸国家公园的人均旅行距离略低于垦丁国家公园,但前者的人均碳排放量则高于后者,主要原因是前者中游客乘坐私家车的比例明显超过后者而引起每人每公里碳排放强度的增加。
本研究表明,由于旅行距离对交通方式选择的作用,导致各景区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随距离变化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其中350 km是变化的转折点。虽然在较短的旅行距离内(如25 km),游客利用公交车、步行、自行车等碳排放低或零排放交通方式的机会较大,但游客选择出租车、自驾车和客车等碳排放强度较大的交通方式的比例也高,因而25 km处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仍较高;而随着距离的增加,游客利用普通火车、动车等碳排放强度低的交通方式的比例上升,从而导致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小幅度降低,至350 km处达到最低。而在350 km以上,游客选择飞机这一高碳排放强度的交通方式的比例明显增多,从而导致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急剧上升。而由于旅行距离和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的共同作用,亦使人均碳排放量在不同距离上表现明显不同的特征:在350 km内人均碳排放随距离增加增长缓慢;而在350 km以上则随距离增加而急剧增长。
旅游交通碳排放随距离变化的上述特点,可能可为目前国际上仍有争议的中途和长途旅行距离的界定提供参考。目前,国际上有关中途和长途旅行的距离划分大多采用武断的物理距离,不同国家之间极不统一,如美国(167 km),英国(83 km),瑞典、挪威和欧盟(100 km)[25]。Limtanakool 等(2006)则采用50 km作为标准,因为该距离相当于其所研究的英国和荷兰都市的平均大小[25]。然而,从本研究中的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来看,作者认为以350 km作为中途和长途旅行的界线较为合理,因为其反映了旅行距离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基本作用规律,从而可以较明确地区分中途和长途旅行对旅游交通碳排放的贡献。
从各景区的年碳排放量来看,350 km以上的长途旅游者的排放量均占绝大部分,从而成为各景区的高碳排放者。而且长途旅游者碳排放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加。因而,从降低游客个人碳足迹角度看,应鼓励中短途旅游。Lin[19]也指出减少旅行距离能显著地影响碳排放量,应鼓励游客到近距离的目的地旅行。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采取环境友好的交通方式与短途旅行的意愿紧密相关[7,26~28],表明了短途旅行比长途旅行在环境保护上更为有利。从旅游景区布局上,应尽量开发和形成各区域的旅游中心,特别是注重建设主要客源城市周边的景区[29],通过发展休闲旅游和周末旅游来增加短途旅行的可能性。同时,景区的营销策略上,应更注重中短程旅游市场的开发,以减少对远程市场的开发。
本研究表明,不同交通方式所承担的各景区游客输送量与其碳排放量极不相称,特别是飞机这一交通方式,由于其平均旅行距离长、每人每公里碳排放强度大,使其碳排放比例远高于输送的游客比例。在各交通方式的每人每公里碳排放看,飞机、出租车、私家车、长途客车等均位于前列,从而应该成为旅游交通减排的重点。提高这些交通工具能源技术、降低碳排放强度是一个重要选择。而改变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特别是旅游交通模式,亦具有重要的减排潜力。飞机主要为远程旅游者所选择,因而减少远程旅行、改乘动车或普通火车等是减少远程旅行排放的重要途径。根据本研究调查,出租车和自驾车的上座率均低于85%(表2),因而提高上座率也可有效减少人均碳排放。同时,通过改善交通布局,提高旅游者对节能环保交通方式的选择机会亦有助于减少旅游交通的碳排放。如完善公共汽车交通网络,特别是增补能有效联系主要城市与其周边景区的公交线路等,可以有效减少短途旅行中的碳排放。而在中长程则应加强铁路的建设,以减少自驾车、客运汽车和飞机的乘坐比例。
虽然旅游交通碳排放占旅游活动碳排放的大部分,但旅游住宿、景区管理和游览活动碳排放仍可占旅游活动碳排放的10%~20%[9]。因而未来的研究应该针对旅游活动的全过程的碳排放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旅游碳减排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

4 结 论

1) 游客吸引半径增加可显著提高景区的人均旅游交通碳排放量,主要是通过增加人均旅行距离,其次是增加人均每公里碳排放量。
2) 不同吸引半径景区旅游交通的每人每公里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在350 km以内随距离增加不明显,而在350 km以上则随距离急剧增加,这与距离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规律有关。从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看,350 km可大致作为中途和长途旅行的划分界线。
3) 长途旅游者和选择乘坐飞机的旅游者是景区旅游交通的高碳排放者,而且随景区吸引半径的增大,两者对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的贡献增加。因而减少长途旅行或乘坐飞机是降低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13~17.

[2]
Gössling S.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J]. Global Environ Change,2002,12(4): 283-302.

[3]
UNWTO and UNEP and WMO. 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M]. UNWTO: Madrid, and UNEP: Paris,2008:3-15,33-34,167-169,177.

[4]
Gössling S.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aspects of energy us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0,8: 410-425.

[5]
Dubois G, Ceron J P.Tourism/leisur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ecasts for 2050: factors for change in Franc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6,14:172-191.

[6]
Peeters P, Szimba E, Duijnisveld M.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European tourist transport[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7,15:83-93.

[7]
Becken S.Analys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to estimate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air travel[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2,10:114-131.

[8]
Becken S.Tourism and transport in New Zealand dimplications for energy use[R]. TRREC report no. 54,July2002. Lincoln, New Zealand:Lincoln University.

[9]
Becken S, Simmons D G, Frampton C.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J]. Tourism Management,2003,24(3): 267-277.

[10]
柴彦威,肖作鹏,刘志林. 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J]. 地理科学, 2011, 31(7): 843~848.

[11]
高晓路,季珏,张文忠.北京市交通出行环境的空间评价[J]. 地理科学, 2009, 29(6): 817~824.

[12]
Høyer K G.Sustainable tourism or sustainable mobility? The Norwegian cas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0,8: 147-160.

[13]
Lumsdon L M.Transport and tourism: cycle tourism——a mode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0,8:361-377.

[14]
Mayor K,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the UK aviation tax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visitor numbers[J]. Transport Policy,2007,14:507-513.

[15]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2007,12:129-142.

[16]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7]
Van Middlekoop M, Borgers A, Timmermans H.Inducing heuristic principles of tourist choice of travel mode: a rule based approach[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3,42(1): 75-83.

[18]
邵春福. 交通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19]
Lin Y P.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 Tourism Management,2010,31(2):285-290.

[20]
福建省旅游局. 2010年全省旅游经济指标分析[N/OL]. [2011-01-28].

110128995.html.

[21]
王凤武.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谐城市交通体系[J].城市交通,2007,5(6): 7~13.

[22]
台湾高铁公司.《2009台湾高铁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R/OL].

[23]
陈飞,诸大建,许琨.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模型、现状问题及目标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9,(6):39~46.

[24]
倪捷. 中国电动车与碳排放问题[J].业界论坛,2009,(9):7~8.

[25]
Limtanakool N, Dijst M, Schwanen T.On the participation in medium- and long-distance travel: 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the UK and the Netherlands[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6,97(4): 389-404

[26]
Becken S.Making tourism in New Zealand energy efficient—more than turning off the lights[C].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enouse Gas Control Technology, 2003:1705-1708.

[27]
Peeters P, Schouten F.Reduc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inbound and transport to Amsterda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6,14(2):157-171.

[28]
Dolnicar S, Laesser C, Matus K.Short-haul city travel is truly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J]. 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505-512.

[29]
杨效忠,张捷,彭敏.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 2011, 31(10): 1189~1194.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