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环境”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地表环境
    陈杰, 尹佳男, 田庆春
    地理科学. 2025, 45(2): 415-424.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852 cstr: 32176.14.geoscien.20230852

    选择临汾盆地陶寺遗址附近中梁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磁化率、元素含量等的变化,结合AMS14C测年,重建该区域末次冰消期以来东亚夏季风(EASM)演化过程。认识如下:① 中梁剖面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变化记录了自16 ka B.P.以来一系列短尺度气候波动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YD)和10.2 ka B.P.、9.2 ka B.P.、4.2 ka B.P.降温事件,但8.2 ka B.P.降温事件在该区的记录并不明显,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特征,但同时也受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② 东亚夏季风EASM在(16.6—6.0) ka B.P.持续增强,(7.6—6.0) ka B.P.达到最盛,6 ka B.P.以后呈现波动减弱的趋势;③ 东亚夏季风EASM在早全新世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滞后性,全新世中期与太阳辐射变化基本一致,表明东亚夏季风总体上受太阳辐射驱动,同时也受到北高纬冰盖的调控;冰盖以及冰川融水注入大西洋引起的北大西洋径向环流(AMOC)的减弱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亚夏季风的强度,导致出现如新仙女木事件和9.2 ka B.P.东亚夏季风明显减弱事件。

  • 地表环境
    马延伟, 蒋凤, 蒲焘, 孔彦龙, 史晓宜
    地理科学. 2025, 45(2): 425-437. doi: 10.13249/j.cnki.sgs.20231091 cstr: 32176.14.geoscien.20231091

    本研究基于2022年3月―2023年2月的金华地区次降水样品,结合气象数据与GLEAM数据集,采用三端元氘盈余方法量化了区域不同时期云下蒸发强度与再循环水汽比例,并探讨了其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局地大气降水线为δD = 8.47δ18O + 16.45,截距和斜率均高于全球大气水线。降水氘盈余(d-excess)在-3.76‰ ~ 31.02‰波动,季节差异明显。其中,春雨期和梅雨期(3―6月)、伏旱期(7―8月)和少雨期(9月―次年2月)的d-excess平均值分别为11.06‰、7.32‰、18.76‰。三端元氘盈余结果显示:伏旱期云下蒸发强度最大,少雨期次之,春雨期和梅雨期云下蒸发强度最小。再循环水汽比例呈现出一致变化,伏旱期最高为21.25%,少雨期为14.02%,春雨期和梅雨期最低为6.25%。在春雨期和梅雨期,相对湿度是影响云下蒸发强度和水汽再循环比例的主要控制因素。

  • 地表环境
    白子怡, 董治宝, 南维鸽, 刘小槺, 魏国茹, 郭慧, 张雪娇
    地理科学. 2025, 45(2): 438-448.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619 cstr: 32176.14.geoscien.20230619
    PDF全文 (122) HTML (2487)   可视化   收藏

    在沙区植物生态建设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草本植物能达到最佳的防风固沙效果,这仍然是需要深入科学研究的问题。本文利用移动风洞,在野外种植草本植物群落(沙打旺和中科1号羊草),在4种不同植被盖度下(10%、20%、30%和40%)探索其对输沙率与风速廓线的影响,以明晰该植物种类的防风固沙能力,风洞原位测试结果表明:沙打旺的防风固沙效能明显强于羊草,表现为在同等植被覆盖度和风速条件下,沙打旺的输沙率显著小于羊草,风速减少率和风蚀抑制效率明显大于羊草。沙打旺的最佳防风蚀盖度为30%,能抑制近地表20 cm以内约90%的输沙量,羊草植被盖度为32%时,能抑制地表20 cm以内75%的输沙量。从植物形态和结构来看,植物茎杆硬度大、茎多数且数个丛生其防风固沙效果更好。

  • 地表环境
    陈永宝, 胡顺军, 雷磊, 徐圣, 刘海, 张书杰, 张巧丽, 徐志华
    地理科学. 2025, 45(2): 449-458. doi: 10.13249/j.cnki.sgs.20221453 cstr: 32176.14.geoscien.20221453

    为研究地下水深埋条件下土壤给水度的变化规律,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原位观测的试验方法,测定了地表零通量条件下的完全给水度、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和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探讨了地下水埋深、入渗、蒸散发对给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包气带剖面含水率法测定地下水深埋条件下的土壤给水度是可行的;② 地表零通量条件下完全给水度μ随地下水埋深H的增大而增大,当地下水埋深超过毛管水最大上升高度时,完全给水度变化较小,可近似看作常数;③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丘间地地下水埋深平均值为8.80 m,地表零通量条件下完全给水度等于0.36,蒸散发条件下的平均疏干给水度为0.13,侧向渗漏补给条件下的平均充水给水度为0.17。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深埋区土壤给水度的测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