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经济地理 Geographical Political Economy | 制度经济地理学 Institu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 演化经济地理学 Evolu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 关系经济地理学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 |
| 注:据MacKinnon等[ | ||||
| 学派提出时间 | 2011年Sheppard[ | 2000年Martin[ | 2002年Boschma等[ | 2003年Bathelt等[ |
| 支撑理论 | 政治经济学、地理学 | 制度经济学、地理学 | 演化经济学、地理学 | 经济社会学、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地理学 |
| 经济观点 | 经济由生产关系构成,经济行为追求营利和竞争 | 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在经济行动中十分重要 | 经济活动和关系的历史演化,受创新驱动及路径依赖影响 | 嵌入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关系中的经济活动 |
| 地理焦点 |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地理过程 | 制度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差异 | 经济景观的演变、城市与区域的适应性及演变 | 更广泛的关系网络背景下场所和区位的经济活动 |
| 主要研究问题 | 城市化进程;全球及国内区域不平等现象;经济增长与地理环境关系;资本主义空间经济的转移性和替代性 | 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地域嵌入;知识地理;市场、企业等制度安排的空间影响;劳资关系的地理意义 | 企业、企业集群的空间演化、区域经济的演变;路径依赖和锁定;路径分支 | 从企业等行动者研究区域经济;注重空间视角下经济关系结构和变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关系视角 |
| 研究哲学及方法 | 主张辩证唯物主义;根据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经济机理解读,以定性分析为主 | 主张制度主义,拒绝理论人、效用最大化和均衡假设;强调案例研究(采访、调查、文件资料分析) | 基于自然和社会演化主义;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假设有限理性,引入模型分析 | 基于制度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定性和案例研究为主,近期提出通过理论化形成解释的“可转移性”[ |
| 共同性 | 拒绝空间经济分析中完全理性、效用最大化和均衡条件的假设,考虑政治、社会、文化等要素以及动态演化,追求符合现实情况的经济空间解释和经济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解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