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 33 (6): 710-71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3.06.710

Orginal Article

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

蔡晓梅12, 刘晨3, 朱竑2

1.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广东 广州 510631
2.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
3.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理系,英国 伦敦TW20 0EX

The Nostalgic Im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ity on Campus: A Cas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I Xiao-mei12, LIU Chen3, ZHU Hong2

1.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2.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 Cen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3.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TW20 0EX, UK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3)06-0710-08

通讯作者:  朱 竑,教授。E-mail: zhh@scnu.edu.cn

收稿日期: 2012-09-17

修回日期:  2013-02-19

网络出版日期:  2013-08-20

版权声明:  2013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37、41171125、41201140、4117112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2011010005996、10251063101000007)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蔡晓梅(1976-),女,湖南邵阳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和酒店管理。E-mail:caixm@scnu.edu.cn

展开

摘要

以中山大学校友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通过深度访谈和绘制校园意象地图2种方法获取原始资料,援引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间性理论,探讨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发现:① 大学具有指示性与评价性怀旧意象,受到大学的客观物质环境、校友不同的个人经历、生活路径、毕业时间和性别等影响;② 大学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空间性具有物质性、权力性和情感性3个维度,即大学的怀旧空间性以物质性为载体,以情感性为主导,同时情感性与权力性彼此冲突与融合,使之成为修复性怀旧空间和反思性怀旧空间的矛盾统一体。研究验证并补充了以往人文地理学对怀旧及空间研究的相关结论,并对高校校友资源建设和校友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怀旧 ; 意象 ; 空间性 ; 新文化地理学 ; 中山大学

Abstract

In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nostalgia means sentimental yearning for a period of the past; regretful or wistful memory of an earlier time; and severe homesickness. That is to say, nostalgia has the meaning of desire to back home. As the longing (Gr. algia) for home (nostos), nostalgia is defined as the longing for a home that no longer exists or never existed. This feeling of loss and fantastical romance was identified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s a curable disease, yet by the late 20th century it had become the incurable modern condition. Nostalgia is also shown to be spatial in its expressions as well as causes, and must be investigated using a ‘dual archeology of memory and place, and a dual history of illusions and actual places’. In addition, nostalgia are both restorative and reflective, and thus aimed to both conquer and shatter space. The emergence of nostalgia is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acts of spatio-temporal distanciation, from the regulation of nation-states to globalization. The locations which can call for the nostalgic motions are not only the so-called hometown, but also the places where are full of our memories of some special times, such as our campus. Therefore, the campus can be made as a kind of nostalgic spa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nostalgic environment on the campus and discuss its spatiality, this article regards nostalgia as a spatial issue, selected Sun Yat-sen University as the study case, and its alumnu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o describe alumnus ima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their construction of nostalgic space. The methodologies using to collect data are in-depth interviews and image map drawing,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is text analysis. For doing so, we interviewed 27 alumnus and collected 35 image maps, and encoded these data. The results include: 1) For the alumnus, their nostalgic images can be divided into indicated nostalgic and evaluated nostalgic images, which are shaped by their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and are influenced by the real environment of the campus, the different living experiences and daily routes in the past, graduation time and genders of these alumnus; 2) The spatiality of the campus are constructed by alumnus’ nostalgic images,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3 intertwined dimensions: the space as a container, power space and emotional space. However, the spatiality is internal contradictory, and becomes the unity of restorative and reflective nostalgias. These results can prove and compensate the nostalgic research on the human geography perspective, and the theories about spac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 suggestion to the utility of alumni resources and formulation of alumni policies. We hope that the coming research can use other kinds of objects to explore how to construct the nostalgic spaces.

Keywords: nostalgia ; image ; spatiality ; New Cultural Geography ; Sun Yat-sen University

0

PDF (50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蔡晓梅, 刘晨, 朱竑. 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J]. , 2013, 33(6): 710-71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3.06.710

CAI Xiao-mei, LIU Chen, ZHU Hong. The Nostalgic Im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ity on Campus: A Cas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6): 710-71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3.06.710

怀旧(nostalgia)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义为对家(nostos)的渴望(algia) [1]。有关怀旧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各个人文社会学科中。对于地理学来说,怀旧则是一个空间的问题,这种情感与不同空间尺度的时空延伸紧密地连结在一起[2]。Lowenthal [3]最早从地理学视角提出了“怀旧”概念,认为怀旧是一个渴望过去、对现在不抱有希望和对未来怀有不祥预感的状态,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记忆才能够了解世界和评估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并认为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受到现时状态的影响,人们会基于自己的怀旧来改造世界。指出怀旧具有空间性的重要人物则是Boym[2],她把怀旧情感分为2类:① 修复性怀旧(restorative nostalgia),强调“家”的概念,并以重建失去的家园为目标,这种怀旧往往与宗教或者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② 反思性怀旧(reflective nostalgia),针对“渴望”的情感,并强调无家可归的感觉,这种怀旧根源于无目的的迁移。这2种怀旧情感分别构建了修复性空间和反思性空间。在实证研究方面,Hodgkin和Radstone[4]描述了修复性空间的特征,认为该空间承载了流动的民族记忆,而且与归属、认同以及忘记相关,是唤起人们对过去身份认同的空间。Hirsch和Spitze[5]探讨了二代流亡者的怀旧情结和实际回国情况,认为流亡者的子女在“后记忆(postmemories)”中成长,对一些从未去过的地方(或者已经不存在的地方)产生了亲密的情感,当他们回到这些地方的时候存在一种被驱逐的痛苦回忆,这种负面的和痛苦的回忆便是反思性怀旧。同时,Mazumdar等[6]通过对美国南加州印度移民的研究,指出印度移民的怀旧与认同、宗教和民族特性交缠在一起,使他们把自己的家创造成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空间和重要的地方。这些研究探讨的往往是与民族、宗教和移民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大尺度怀旧空间特征,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怀旧感及其所构建的怀旧空间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大学是一个充满怀旧的日常生活场所,是连结人们过去和现在的情感媒介。从校友的角度来说,被贴上了“怀旧”标签的大学具有怎样的怀旧意象?基于这种意象,大学又产生了怎样的空间性?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鉴此,本文将怀旧作为一个空间问题,选取中山大学作为研究案例,以中山大学校友为调研对象,探讨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期丰富人文地理学的怀旧及空间研究,并为大学校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可供参考的实践借鉴。

1 研究设计

研究案例选取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位于广东省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孙中山于1924年创立的国立广东大学。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校址由当时广州东北郊的五山镇迁至岭南大学原址康乐园。现在中山大学共有4个校区,分别为南校区(原岭南大学校址)、北校区(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校址)、东校区(大学城校区)和珠海校区。而今,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中山大学的在校学生往往要往返于数个校区进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山大学也由于成立时间较长,校址变更数次,且校区不断增多,使不同时间就读的校友产生迥然不同的记忆,让他们对该空间产生了不同的感知。因此,选取该案例进行怀旧的空间性分析具有较好的典型性。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即选择有足够典型性的样本进行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绘制校园意象地图2种方法获取原始资料。调研时间为2012年5月15日至6月8日,具体的调研过程如下:① 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对访谈对象进行40 min以上的深度访谈,并在征得对方同意情况下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②访谈结束后,要求访谈对象绘制中山大学的意象地图(对于曾经在2个或2个以上校区就读的校友,则让其自由选择校区进行绘制);③ 初步整理录音和意象地图,并对于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补充调研。根据上述研究方法和调研过程,研究共选取了27位性别、年龄、就读年限、毕业时间以及在校取得最高学位不同的中山大学校友作为研究样本,其代表性符合研究需要。同时,研究对访谈对象及其绘制的35幅意象地图进行整理和编码,对于访谈对象,A表示仅在中山大学的一个校区就读过,B表示在中山大学2个或2个以上校区就读过,数字顺序按照访谈时间排列;对于意象地图,则按照绘制时间进行编码,用s表示南校区,n表示北校区,e表示东校区,z表示珠海校区,数字顺序按照访谈时间排列。

2 研究发现

2.1 大学的怀旧意象

人们能在环境感知中获得意象,这些意象是对具体行为的无意识反应。可以划分为2个方面:一是,指示性方面,这与他们在环境中进行定位所需的空间心理组织或空间认知组织相关;二是,评价性方面,这反应了人们对于环境的感受,它与环境中的决策制定相关[7]。研究借鉴意象的概念,结合怀旧的内涵,提出怀旧意象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指示性和评价性2个方面,用于分析校友通过怀旧的情怀对大学环境的感知和评价[7]

2.1.1 指示性怀旧意象

关于指示性意象的研究,最重要的著作是林奇(Lynch)所撰写的《城市意象》一书[8]。林奇认为一个城市对其市民和大众来说,应具有醒目的特征标志和鲜明的感觉形象,一种构成记忆空间的活生生的心理图像,这就是所谓的城市“意象” [9]。校友对大学的指示性怀旧意象也是基于记忆和校友的怀旧情感而产生的心理图像。一方面,大学对校友来说是一个清晰的环境。校友们对大学的意象地图的趋同性较高,大多以大学的中轴线为中心,划分出大学的生活区和教学区,呈现相对对称的形态。例如A03以中山大学南校区的中轴线为中心,以主要的地标为节点,主要路线为连结,绘制出与实际环境相类似的意象地图。也有少数校友以个人的生活路径为构图的中心,以在校园里的日常路径为线索,勾勒出大学的意象地图。例如B07则按照自己与男友日常散步的路线进行意象地图的绘制,内容涉及学生宿舍、地环大楼、超市、学生活动中心、眼镜店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学习所在地,完全不涉及学校的地标建筑和其他区域(图1)。

图1   A03和B07的意象地图

Fig.1   The image map of A03 and B07

另一方面,对于校友来说,大学环境同样存在一定的不清晰性。虽然具有显著路径及节点的环境是最清晰的,但人们同时也喜欢不清晰的环境[10]。一些校友仅以一些单体的建筑形象,或者简单的路径作为意象地图的组成部分,产生这种单体型意象地图的原因主要是,校友描绘的这些单体建筑和地标是他们回忆的中心以及个人意义的综合体现。例如B09在要求绘制中山大学的意象地图时,仅画出了大草坪、草坪上的惺亭和人们在草坪上的活动。因为她认为草坪是中大的地标,也是承载自己回忆、见证自己经历的某个重要事件的地方。同时,这种不清晰性也反映为校友对大学中各个节点的认知距离。一是,校友的认知距离对大学中轴线相关指向性的依赖。由于“目的地”的视觉效果或吸引力,从“起始地”到“目的地”的认知距离会趋于萎缩[7]。中山大学中轴线上分布的北门牌坊、中山像、小礼堂和校训牌等均为中山大学的地标,因此导致大部分校友绘制其意象地图的认知距离比实际距离要短;二是,校友的认知距离受到他们校园活动空间熟悉度的影响。例如B08在绘制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意象地图时,将景观密布在自己经常活动和熟悉的中部和西部,认知距离比实际距离小,而对于东部,认知距离趋于扩大,除了她就读的旅游学院以及经常去的风雨体育馆和游泳池以外,只大概画出了化学学院和一片草丛,因为该区域与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关系不大,不是她日常活动的范围。

上述怀旧意象的指示性方面反映了校友的情感指向,具有清晰性和不清晰性共存的矛盾特征,其主要原因为:① 中山大学的怀旧意象基于校友回忆中的校园客观环境产生,并与校友过去的生活路径相关,反映自我认同,及其希望重建过去校园的修复性怀旧情感;② 毕业时间越久的校友,对学校的描绘越简单,并只突出学校的地标或集中体现个人意义的节点;③ 女性校友更倾向于描绘小范围的、与自己日常生活相关的重要路径和节点,并倾向于用具体的形象描绘校园的地标和重要节点。而男性校友则更倾向于描绘校园总体的形象,并倾向于用简单的图形描绘地标、路径和节点。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微尺度的指示性怀旧意象与已有的城市宏观尺度研究结论大致相同[8, 11-13]

2.1.2 评价性怀旧意象

城市的评价性意象是对作为居住区位的不同邻里的偏好反映[7],以及对环境贴上的标签。由于校友们对大学的怀旧往往包含大学本身及其与之生活相关的周边环境。因此,怀旧意象的评价性方面包括校园本身以及校园不同邻里的偏好反映。中山大学校友为校园及其周边环境贴上了不同的标签,这些标签对于不同的校友来说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但也存在一定的趋同性。

首先,校友们往往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历,或者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大学产生不同的怀旧意象。对于个人经历相关的校园环境来说,校友的评价性怀旧意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对于“里程碑”事件发生或相关的环境来说,校友的评价性怀旧意象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例如,对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的草坪来说,由于不同的校友在其中的经历不同,因此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A02因为爱情的记忆,认为草坪是“浪漫”、“温馨”的;A05因为攻读博士学位,认为草坪的上空弥漫着“压力”因子等。而对于珠海校区的教学楼,则因为它的落成创造了“亚洲最长教学楼”的记录,因此被赋予了诸如“雄伟”、“壮观”等类似的标签。

其次,对于校友来说,大学是他们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在他们离开学校之后,基于对相处多年的人的情感,把曾经的同学视为家人,把提供优良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校园视为“家”,把校园的邻里环境视为“家”的延伸,并认为校园邻里是多元文化共存的生活空间。

访谈对象(B03):

“我觉得,母校(中山大学)对于我来说能够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原来的那些同学都是兄弟姐妹,老师可以算是家长……我们都有手足情,而且那时候的生活是最快乐的,无忧无虑”。

访谈对象(B11):

“下渡路那边就是我家‘后花园’,同学来了一般带他们去那里吃……这条路呢,我们都觉得很有意思,正好一边是蓝色康园,一边是那个城中村,我们当时就说这个路一边是阳春白雪,一边是下里巴人”。

有关“在家”的感觉一般被认为与自己的舒适、放松和归属等方面的情感联系在一起[14]。对于校友来说,大学空间往往存在一种“家”的隐喻,成为他们归属的中心。同时,基于对“家”的评价以及对家园邻里的感知,唤起了他们对渴望回家的情感。因此,对于校友来说,大学同时具有修复性和反思性怀旧情感,从而赋予了大学不同评价性怀旧意象。

2.2 基于怀旧意象的大学空间性建构

地理学有关空间的研究源于福柯[15-17]对空间概念的阐释。他认为空间是权力产生的基础:权力和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18]。在此之后,地理学家们都倾向于运用空间的概念解读社会的各个方面[19-23]。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理论,认为空间是由社会力量建构而成的,同时具有物质性、情感性和社会性[24],即同时具有真实和想象交融的特质。基于此,许多国内外地理学者对社会生活空间做了大量的研究[18, 25-28]。其中,Koskela[18]认为空间包含3个概念:作为容器的空间、权力空间和情感空间。分别表示限制人们的行为或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承载物的物质空间;充满各种规章制度的权力空间;以及与社会(权力)和人们相关的情感空间。Koskela通过上述三方面的描述,赋予了空间物质性、权力性和情感性相互交缠的社会空间性,而且这三方面的空间性对社会空间的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借鉴上述概念,基于怀旧意象探讨大学空间性的建构过程和特征。

2.2.1 物质性

空间具有物质性,这种物质性使之成为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发生的场所[18]。在大学中,校友的怀旧意象所构建的空间具有很强的物质性,使大学成为承载校友记忆中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场所,即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大学物质性受到其社会性的深刻影响。同时,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这种物质性产生了流动性,呈现出既有序又无序,既真实又虚假,既相同又相异的状态。又由于校友对大学及其邻里环境都具有怀旧意象,导致该空间的物质边界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在校友的记忆中,大学过去的物质环境虽然呈现井然有序的状态,却又是不清晰的,因为人们记住的往往是与个人意义最为相关的场所,而对于其他场所的记忆则是模糊不清的。例如A05绘制的意象地图中只标出了饭堂、宿舍、图书馆、教学楼、运动场以及中山大学附近的贝岗村(遍布各种食肆),因为他“在中大的主要活动是上课、宿舍、逛街、谈朋友”,也就是说,他在意象地图中描绘的节点都是与他过去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是他怀旧的对象物,而对于与他的生活和重要回忆没有关系的场所则完全没有被标出。

由于大学的物质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变更,一些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消失或者再次出现,使大学空间的物质性呈现出既真实又虚假的状态。在A06的描述中,中山大学南校区北门的牌坊原属于中山大学,但在校址变更之后的数年里没有把该牌坊迁移过来,而是复制了一个新的牌坊,这个复制的牌坊是“虚假”的,而且不存在于A06的回忆中,但又是真实存在于现在的中大的。也就是说,中大南校区北门牌坊被赋予了融合真实和虚假这2层矛盾的意义。

同时,由于大学的某些物质环境在漫长的时间段里未曾发生物质和意义方面的改变,而另一些环境则不断地变更,使不同时间毕业的校友记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至于使大学空间的物质性呈现既相同又相异的状态。例如,2000年毕业的A04和2011年毕业的B01都曾是中文系的学生,他们都描绘了中山大学南校区的中轴线,认为中轴线是中大的核心,但是B01详细地描述了中文堂,因为那是她所就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系楼,而A04描述的系楼则是文科大楼。产生这种感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山大学中文系于2002年从文科大楼搬迁至中文堂,晚于A04的毕业时间,使其无法对中文堂产生怀旧,但对于一直存在且物质环境基本未曾改变的中轴线,两者的感知是非常接近的。

2.2.2 权力性

福柯[2, 24, 29]指出,空间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即空间具有权力性,人们在空间中的行为都是受到约束和规范的[18],校友通过怀旧意象构建出的大学空间同样能够表现为一个权力空间。这种权力发生在校友与在校生之间、校友之间、校友与非校友之间、大学与其周边环境之间。

首先,对于校友来说,他们与在校生的权力具有不对等性,而且不同专业的校友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对待,使校友由此产生了对于回不到过去平等状态的痛苦感,增强了大学怀旧空间中的权力冲突。

访谈对象(B01):

“你读书的时候用校园卡,就是要3块钱,等你毕业以后呢,不管你是中大的学生还是外面的人,都是5块钱一个人……我们毕业就好像被遗弃了……其实本来学校的资源就是我们的资源嘛,为什么我们用我们自己家的东西还是要花钱?”

访谈对象(A04):

“之前校庆还是系庆的时候,我没收到校友会的信息,但是那些在中大读了3个月MBA的同事却收到了,这种重视财富、地位的行为与重视学术的精神不符”。

其次,在校友的怀旧意象中,大学是一个“既开放又排外” [30]的空间。大学在校友们心中是一个公共空间,是一个人们能够自由通行的区域(与受法律限制的私人空间相对应)[7],但事实上,很多人却被排除在大学这个所谓的“公共空间”之外。例如,在B01的回忆中,中山大学南校区的草坪虽然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访谈对象(B01):

“那个草坪是可以在上面打滚的,很大……我们经常在草坪上面搞活动,一般不会有人管的……周末很多人跑过来休闲什么的,但是,以前见过有保安赶那些带小孩来玩的家长”。

第三,大学与其邻里环境之间具有一定的权力冲突。在校友的记忆中,大学与外部环境的冲突构成了他们对大学怀旧情感的重要部分,因为这种冲突与他们大学生活时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校友们普遍认为学校对于这些冲突的处理影响了他们对大学的感知和认同。

访谈对象(B07):

“中大通往下渡路的小北门在SARS期间,学校把它关掉了。结果半夜的时候,有人把小北门旁边的墙给弄了个洞,以便出入,学校派人补上;后来又有人把墙弄破了……后来学校终于不管了,也许学校悟出了一个道理:学生自愿的事情是天大的事情,中大会尊重它。这件事情佐证了中大自由的理念”。

但是,在大学怀旧空间中,校友们基于对回到学校这个“家园”的渴望,往往会放弃这种权力的抗争,主动控制和规范自身行为。

访谈对象(B07):

“虽然不能享受以前的那些待遇,但是我觉得总的来说,中大还是很好的,我还是会想回去的,也想回到过去的学生时代……无论如何,尊重母校做出的决定,学校对我们做这些规定一定是有他们的考虑的”。

2.2.3 情感性

情感能够生产空间,该空间即所谓的“情感空间” [18]。怀旧是一种情感,它直接生产了大学怀旧空间这一情感空间。由于不同的校友具有不同的怀旧情感,他们基于怀旧意象生产的情感空间也是不同的。

情感空间是一个矛盾的空间[26],对于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大学空间也不例外。一方面,校友对大学的怀旧意象基于正面的情绪产生,将大学构建成具有正面情绪的情感空间。

访谈对象(A12):

“1995年4月份第一次进入中大,觉得中山大学特别漂亮,小礼堂、大榕树还有大大的草坪,当时正好下雨,雨中的中大别有一番意境,潮湿中的诗意、建筑的古老……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另一方面,校友将大学感知为一个承载其负面情绪的空间。一些校友认为今不如昔,只对过去的大学存在感情,对现在的大学没有感情,甚至渴望重建过去的校园,使大学空间被构建成具有负面情绪的情感空间。这种负面情绪事实上是一种对难以回到过去的“渴望”的痛苦情感,即反思性怀旧,源于校友对过去校园环境的认同。

访谈对象(A13):

“我喜欢旧北门,那里有一堆沙子,每天早上去晨读……最喜欢的是马岗顶,那些古木参天,生态非常非常好。当年的中山大学才是大学,现在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了。”

同时,校友的情感本身是冲突的,他们在回忆中认为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却由于个人的特殊经历又同时存在对大学的厌恶感,同时,又因为在校园生活的时间较长,对其产生了某种所谓的“恋地情结”。这些矛盾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校友对大学产生了极其复杂的情感,并希望大学环境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改变,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使大学空间被构建成具有矛盾情绪的情感空间。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以中山大学为案例,通过对中山大学校友的深度访谈和意象地图进行内容分析,认为对于校友来说,大学具有怀旧的意象,这种怀旧意象主导了大学怀旧空间性的构建,使之呈现出物质性、权力性和情感性相互交融、重叠的空间性,并同时呈现修复性怀旧和反思性怀旧的空间特质(图2)。具体来说,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

图2   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

Fig.2   The nostalgic images and spatiality of the university

1) 对于校友来说,大学具有指示性与评价性怀旧意象,这种意象基于校友的个人和集体怀旧产生。这些怀旧意象受到大学的客观物质环境,以及校友不同的性别、毕业时间、生活路径和个人经历所影响,呈现出差异性和趋同性并存的特征。

2) 大学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空间性具有矛盾性。由于大学的怀旧意象基于回忆产生,因此同时具有既清晰又模糊,现在与过去杂糅的矛盾性,而且由于人们的怀旧情感较为复杂,包含正面和负面两种矛盾的情绪,从而形成渴望重建校园的修复性怀旧情感和渴望回到记忆中校园的反思性怀旧情感,把大学建构成修复性怀旧和反思性怀旧共存的空间。具体来说,大学的怀旧空间性具有物质性、权力性和情感性三个相互交织的维度,其中,物质性是载体,情感性是主导力量,同时情感性与权力性彼此冲突与融合,即物质性承载了情感性和权力性,并受到了情感性的主导和权力性的影响。

上述结论验证并丰富了现有人文地理学的怀旧和空间研究的相关结论。首先,以往人文地理学视角下的怀旧研究往往以移民为研究对象,探讨移民在迁入地产生的复杂的乡愁以及如何在新环境中寻求过去的回忆,并强调这种怀旧源于人们的地方认同、民族或种族认同或宗教认同。而本研究以中山大学校友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怀旧情感,以及这种情感对空间的影响,从新的研究对象入手,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论证了前人关于“人会基于自己的怀旧改造世界”的观点,并一改以往研究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于个人重要经历而产生的地方记忆和认同现象的忽视。其次,现阶段有关城市空间或某些特殊或微观空间性的探讨,都强调资本、权力和社会活动在空间的生产中的作用,对人类情感对空间的生产的关注相对较为欠缺。而本研究从怀旧的角度,探讨了人们的情感如何塑造大学的空间性,丰富了以往的研究结论。第三,研究结论对怀旧空间性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理,认为大学怀旧空间性由物质性、权力性和情感性之间的联系和冲突共同构建,并以情感性为主导,对于空间性构建研究的方式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借鉴,认为对于空间性的探讨不但要考虑其特征和过程,更要考虑其各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校友作为大学重要的资源,对其怀旧心理的探讨是寻求掌握校友资源的重要方式,大学针对校友的政策必须以增强校友正面的怀旧以及归属感为立足点。另外,校友对于大学的怀旧意象和空间性构建反映了他们对大学的认知和评价,有助于大学空间的改善和重构。还有,希望后续研究以更加广泛的样本和不同类型的研究案例为对象,通过更加丰富的研究方法对怀旧空间性的构建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致 谢:感谢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大学、文化与城市发展”海内外学术论坛与会专家学者提供的宝贵意见。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2] Boym S.

The Future of nostalgia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1.

[本文引用: 3]     

[3] Lowenthal D.

Past time, present place: landscape and memory

[J].Geographical Review,1975,65(1): 1-36.

[本文引用: 1]     

[4] Hodgkin K, Radstone S.

Patterning the national past: Introduction

[C]//Hodgkin K, Radstone S. Regimes of Memory.London:Routledge,2003.

[本文引用: 1]     

[5] Hirsch M, Spitzer L.

We would not have come without you: Generations of nostalgia

[J]. American Imago, 2002,59(3):253-276.

[本文引用: 1]     

[6] Mazumdar S, Mazumdar S.

Religion, immigration, and home making in diaspora: Hindu space in Southern California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9,29(2):256-266.

[本文引用: 1]     

[7] 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第四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4,280,275.

[本文引用: 5]     

[8] Lynch K.The image of the city[M]. Cambridge,MA: MIT Press. 1960.

[本文引用: 2]     

[9] 刘沛林,董双双.

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

[J].地理研究,1998,17(1):31-38.

[本文引用: 1]     

[10] Jonge D de.

Images of urban areas: their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2,28(4): 266-276.

[本文引用: 1]     

[11] 顾朝林,宋国臣.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J].地理学报,2001,56(1):64-74.

[本文引用: 1]     

[12] Franceacato D, Mebane W.

How citizens view two great cities: Milan and Rome

[C]//Downs R, Stea D. image and environment: cognitive mapping and spatial behavior.Chicago:Aldine,1973:131-147.

[13] 冯健.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向空间结构

[J].地理科学,2005,25(2):142-154.

[本文引用: 1]     

[14] Manzo L C.

For better or worse: exploring multiple dimensions of place meaning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5, 25(1): 67-86.

[本文引用: 1]     

[15] 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a prison.(trans. Sheridan A)

[M].London:Penguin Books,1977.

[本文引用: 1]     

[16] Foucault M.The eye of power[C]//Gordon C.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y Michel Foucault.Brighton:Harvester Press,1980:146-165.

[17] M Foucault.

Space, knowledge and power[C]//Rabinow P.The foucault reader.

London:Penguin Books,1986.

[本文引用: 1]     

[18] Koskela H.

‘The Gaze without Eyes’: Video-surveillance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urban space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0,24(2):243-265.

[本文引用: 6]     

[19] Harvey 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M].London:Arnold.1973.

[本文引用: 1]     

[20]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 Nicholson-Smith D)

[M].Oxford:Blackwell,1991.

[21] Rose G.Feminism and geography. The limits of geographical knowledge[M].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22] Massey D.Space, place and gender[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4.

[23] Soja E D.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M].New York:Wiley,1996.

[本文引用: 1]     

[24] Madanipour A.

Urban design and dilemmas of space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1996,14(3):331-355.

[本文引用: 2]     

[25] Hubbard P,Sanders T.

Making space for sex work: Female street prostitution and the 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3,27(1):75-89.

[本文引用: 1]     

[26] 林耿,王炼军.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

[J].地理科学,2011,31(7):794-801.

[本文引用: 1]     

[27] 刘云刚, 王丰龙.

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生产与黑色集群——广州M垃圾猪场的案例研究

[J].地理科学,2011,31(5):563-569.

[28] 林耿.

居住郊区化背景下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以广州市为例

[J].地理科学,2009,29(3):353-359.

[本文引用: 1]     

[29] Foucault M.

Of other spaces

[J].Diacritics Spring,1986,16(1):22-27.

[本文引用: 1]     

[30] Marcuse P.Walls of fear and walls of support[C]//Ellin N.The Architecture of Fear.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7:101-11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