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12): 1518-1524

Orginal Article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

胡最123, 刘沛林12, 邓运员12, 郑文武123

1. 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 衡阳 421008
2.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衡阳 421008
3.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 衡阳 421008

A Novel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Separating Landscape Genes from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HU Zui123, LIU Pei-lin12, DENG Yun-yuan12, ZHENG Wen-wu123

1.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for Digita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Ancient Villages and Town, 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Protective Technologies &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s of Settlements of Hunan Province, Hengyang, Hunan 421008,China
3. College of City & Tourism Managemen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 Hunan 421008,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5)12-1518-07

收稿日期: 2014-12-6

修回日期:  2015-09-30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1-20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6741201398411711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YJCZH07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JJ7003)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YBB032)湖南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建设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胡 最(1977-),男,湖南宁乡人,博士,副教授,从事GIS、侧面地貌景观与景观基因应用研究。E-mail:fuyanghuzui@163.com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在传统聚落区划、特征识别和旅游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该理论还缺乏有效的景观基因识别方法。针对前述问题,结合实践探讨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特征解构提取方法和识别模式。首先,分析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分类方法并结合面向对象的思想提出了面向对象的景观基因分类模式(OOCPLG),这为构建特征解构提取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景观识别的要求,结合现有的元素提取、图案提取、结构提取和含义提取的不足与优点,建立了特征解构的基因提取方法。最后,总结了景观基因的识别模式和基本操作流程。

关键词: 传统聚落 ; 景观基因 ; 识别方法 ; 识别模式 ; 流程

Abstract

In China, tens of hundred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carry huge scientific and social value. It is very significanct that we perform a lot researches on thes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by employing the Theory of Landscapes’ Gene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TLGTS). However, TLGTS still lacks efficiency identifying methods for separating the landscape genes from the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ports. This maybe impedes TLGTS’ application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a novel identifying method for separating the landscape genes from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by the former pertinent work. Firstly, the author defines a new classifying framework for landscape gene by comparing the existing classifying methods. Then,we further define a novel classifying mode by linkage the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methods and landscape gene elements. Actually, this framework sets up a concret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dentifying/separating landscape genes. This classifying method for landscape gene is named as Object-Oriented Classifying Pattern for Landscape Gene (OOCPLG). Secondly,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we put forward a useful extracting method for landscape gene by comparing the typical existing methods, such as elements identifying, pattern separating, structure analysis, definition interpreting, et al. According to these, we name the method as Features Decomposing Extraction for Landscape Gene Separating (FDELG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thod well, we further develop some identifying operation rules and basic modes for landscape gene by introducing the Wholeness Conception. These rules and modes can make people sure catching a real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According to the former research experiences and classification skills, an available technical identifying workflow is also draw for running FDELGS is also draw if someone want to launch some identifying tasks. Lastly, according to the aforementioned theoretical result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 integrity instance case by using FDELGS.

Keywords: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 landscapes’ genes ; identifying method ; identifying mode ; operational flow

0

PDF (57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胡最, 刘沛林, 邓运员, 郑文武.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J]. , 2015, 35(12): 1518-1524 https://doi.org/

HU Zui, LIU Pei-lin, DENG Yun-yuan, ZHENG Wen-wu. A Novel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Separating Landscape Genes from Traditional Settlement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518-1524 https://doi.org/

中国众多的传统聚落有着重要的科研、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价值[1,2],对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增强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特别重视传统聚落保护的相关研究[3~10];中国政府也取得了保护工作的成果,如:建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启动了《历史名镇(村)》的保护工作、完成了6批次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认定、公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然而,传统聚落在现阶段仍然面临大量损毁与破坏问题,不利于传承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聚落的文化特征识别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等兼具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中国学者借鉴生物学基因理论提出了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概念[11],并结合地学信息图谱建立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12]。研究者提供了定量分析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新视角,相关成果在文化景观的区划、特征识别与传统聚落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14]。随着实践的深入,景观基因理论也暴露出较多问题,如:景观基因的分类体系尚未明确、缺乏提取技术流程、识别方法需要优化,等。尽管前述问题在文献中已有零星论述,但远未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的理论认识。无疑,构建新的景观基因提取方法对于景观基因信息图谱构建、景观数字化[15,16]、传统聚落的旅游与保护规划等具有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迫切性。

结合长期从事的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工作,本文从景观基因分类体系、识别方法和提取技术流程等方面来探讨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科学识别方法问题,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方法论支持。

1 景观基因的分类

景观基因特指一个景观所特有的、区别于其它景观的内在文化因子,是景观“遗传”的基本单位,即某种代代传承的区别于其它景观的因子[11,17],是传统聚落特征识别的重要参照参数。这表明:① 景观基因的定义源于对文化景观本质的深刻剖析。不同领域学者对景观内涵作了不同阐述。从文化地理学角度来看,景观是区域性的自然环境要素与人文社会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地域性综合单元。② 景观基因是对文化景观的空间意象特征在符号学层次上的抽象与表达。景观基因着重于从文化景观的特质着手,开展对景观综合特征研究。③ 景观基因是对景观的物质载体与文化内涵的双重表达与抽象。景观基因通过解构文化景观的自然环境要素、文化要素、建筑形态等方面的特征,表达其内在的“形、数、理”特征。④ 景观基因既可以具有物质外观的载体又可以具有非物质外观的载体。因此,可以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文化景观特征的综合表达。

1.1 分类方法

中国现存的传统聚落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皖南、川黔渝交界地带、晋中南和粤中等地。这些聚落在建筑形制、选址、营造技艺、选材、聚居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景观基因进行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景观基因存在着两分法[18] 根据重要性与成分可以分为主体基因与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与变异基因; 根据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但是,两分法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适应性,在具体的划分操作中容易引起混淆;如从民居特征、图腾标志、主体性公共建筑、环境因子、布局形态等角度进行基因识别时,各种基因的重要性不容易把握;缺乏可扩充性;如传统聚落的选址布局模式与图腾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但在归类时并不容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层次性,如传统聚落的景观因子存在着层次等级特征,简单的两分模式并不能有效地体现这种特性。

事实上,景观基因也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分类(表1):从传统聚落景观特征解构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建筑、文化、环境与布局;根据空间尺度,可以分为民居、街区、单一聚落、地方聚落、区域聚落、群系聚落;根据基因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分为单一要素与复合要素;根据基因的表达与描述方式,可以分为符号、图形、文本;根据聚落单体的空间形态特征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二维平面、三维正立面和三维侧立面;根据提取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直接提取基因和间接提取基因。从实践来看,前述分类方案中的特征解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两分法存在的不足,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表1   景观基因的分类标准

Table 1   Norm for classification of landscapes’ genes

序号分类标准分类结果说明举例
1重要性与成分主体基因聚落景观最显著的属性特征江永女书文字
附着基因必须依附于主体基因而存在民族服饰
混合基因成分复杂,内容丰富汉族风格清真寺
变异基因原景观派生但又不完全游离原形态波浪型马头墙
2外在表现形式显性基因具有物质形态四合院、天井
隐性基因不具有物质形态土家摆手舞
3特征解构建筑基因民居特征与主体性公共建筑骑楼商业街
文化基因图腾、宗教文化信仰与生活习俗凤凰神鸟、龙
环境基因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依山傍水
布局基因传统文化中的选址布局思想负阴抱阳
4空间分析尺度民居基因单一民居的建筑物特征洪江的窨子屋
街区基因聚落中的街区的形态、构景手法等特征太湖水乡的水街
单一聚落基因聚落单体的景观特征兰溪俞源村的太极格局
地方聚落基因地方聚落的基本空间特征徽派古村落
区域聚落基因地区性聚落的基本空间特征皖南古村落
群系聚落基因跨地区且具有文化特征联系的聚落特征江南水乡古村落
5文化内涵单一要素基因表达单个文化元素的空间特征宗教信仰
复合要素基因表达多重复合要素的空间特征诗意地栖居理念
6聚落单体形态特征二维平面基因聚落的二维平面形态特征天井、巷道
三维正立面基因聚落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落地式房屋结构
三维侧立面基因聚落的三维侧面结构特征云南“一颗印”民居
7表达与描述方式符号基因用简单符号即可描述的特征简单饰物、图形
图形基因用较为复杂的符号图形表达的特征凤凰神鸟图案
文本基因只能直接用文本描述的特征神话传说
8提取难易程度直接提取基因可直接进行识别的文化特征图腾符号与图案
间接提取基因需通过调查或走访等才能获取的特征传说、神话、山歌

新窗口打开

1.2 分类模式

本文讨论的分类模式主要是指景观基因的类别及其特征之间的逻辑映射方法。景观基因的逻辑表达机制[19]阐明了分类模式的数学基础,这有利于明确景观基因分类模式的内涵。

前提1:设 G是已经提取的某地区传统聚落的所有景观基因要素构成的集合,则对于 i(iN)都有 giG。其中, gi表示该地区的某传统聚落。显然, giG。令 G'G的一个子集,则有 G'=gi

前提2: 设集合 L包含有 n个元素,其中 ln都对应于集合 G的一个子集。显然,对于区域 A,每个子区域 AiAiA)都拥有 L中的一个元素,即 Ai(ln)|Ai(L)=G,i,nN,LG

景观基因的分类模式实际上就是在上述2个前提的基础上找到一组映射规则,使得在关系空间 R中有 G'=flnRG成立。这实际上建立了景观基因的基本类别特征与具体识别指标之间的数学映射模型,有助于建立具体的景观基因分类模式。

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群系特征,这是由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差异决定的。因此,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特征,如江南水乡古村落群无论是在空间格局还是聚落的选址上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同时,传统聚落中的某些文化要素又具有封闭与排斥外来文化影响的特征,这些往往表现为传统习俗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或对抗,如传统聚落对外来信仰、外来语言等的排斥。景观基因所表现出的这些特征与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根据景观基因的逻辑分类模式,结合构建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数据库的实践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本文建立了面向对象的景观基因分类模式(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Pattern for Landscape’s Genes, OOCPLG)(图1)。显然, OOCPLG将传统聚落作为对象,首先分析传统聚落的属性特征,然后根据各属性之间的差异建立类别标准,在此基础上细化为具体的指标体系。OOCPLG具有可操作性强、思路清晰、易于结合GIS实现流程化识别的特点。

图1   面向对象的景观基因分类模式

Fig.1   Object-oriented classification pattern of landscapes’ genes

2 景观基因的识别

2.1 识别要求

传统聚落蕴含着丰富的制度、环境和艺术文化[20],但它们都有着各自的载体(表2)。不同文化载体所承载的信息与内涵是不同的。景观基因的识别就是从不同的载体中分析、发现或描述这些文化因子,并且保证它们能正确、完整地反映传统聚落景观的文化特征。如,有学者依据景观生态学中的廊道与斑块、基底的关系,从景观基因的点、线、网、面和体5个层次构建了景观基因的完整性概念,作为传统聚落景观的综合评价依据[17]

景观基因的完整性决定了景观基因识别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该概念定义了传统聚落中单个要素或对象所包含的基因的提取要求,即区分文化特征因子时要保证其完整性与典型性。景观基因提取的完整性要求是因为传统聚落中的文化特征、文化现象、文化载体等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往往是很多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很多文化现象在由其发源地传播到其它地区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发生改变。因此,考察传统聚落中的文化特征因子时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入解读其形成、发展与演变的时序特征,做出综合判断。景观基因提取的典型性要求是由景观基因提取的根本目的所决定的。景观基因提取的目的在于寻找传统聚落中的具有标志性意义或代表性特征的文化因子,实现聚落景观特征的深层次解读,充分解读传统聚落的各文化因子在地理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分布规律与内在联系。如:客家传统聚落的基本形态经历了由方变圆的过程,早期的土楼空间形态为方形,发源于中原地区的四合院,慢慢演变为圆形;这是因为,早在客家人南迁之前,北方四合院的建筑形制就已经成熟,来到南方后,由于建筑技术的传承,首先营造出方形的土楼;之后,逐渐适应南方的地域文化而演化为圆形[16]

表2   传统聚落中的文化载体(据参考文献[18]整理)

Table 2   Cultural carrier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ccording to reference[18])

文化特征载体举例
制度文化传统聚落中的规范
与族谱
浙江金华郑氏家族的《郑氏
规范》
环境文化传统聚落的意象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
玄武
艺术文化建筑技艺、手工艺、
歌舞等
福建省传统聚落中的波浪
型马头墙

新窗口打开

2.2 识别方法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是地学对象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21],是不可再细分的文化单元[13],如:在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实践中,景观基因被定义为基本信息单元[22]。这说明景观基因是表达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信息的基本单位。理论上,传统聚落中的任何要素或者特征因子都可以被识别为景观基因。这实际上给景观基因的具体识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景观基因的识别应该提倡4个基本原则[11],即“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总体优势性”;2006年,申秀英等根据前述原则提出了元素提取、图案提取、结构提取和含义提取4种景观基因提取方法[14]。笔者在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提取[13]中发现前述方法还存在一些局限:具体操作中存在着明显的限制条件,即某种方法仅对某些类型的景观基因有效。如:图案提取法仅对具有鲜明特色和标志性意义的特征图案、图形或符号等基因有效,对于蕴含但没有表现出鲜明图案的基因不能有效提取。对某些较为特殊的文化因子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如:有些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场景、重现过程等就无法用前述方法进行有效的提取。提取某些文化特征因子时可能会出现每种方法都可以适用,但提取结果却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如:很多传统聚落中都存在马头墙,但是马头墙的外观造型与功能却存在很大差异;尽管含义提取法与图案提取法都可以得到马头墙基因,然而两者的结果却相差甚远。

针对现有提取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特征解构提取法。特征解构提取法主要是指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对传统聚落的景观特征进行类别划分,建立较为详细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要素,然后按照“类别相近则合并”的原则将各要素的识别结果进行合并,最后将识别结果归类为环境特征基因、建筑特征基因、文化特征基因与布局特征基因。该方法结合OOCPLG分类模式,充分吸取了元素提取法、图案提取法、结构提取法和含义提取法的优点(图2);因为基因被细化为多项具体的、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故能有效地避免前述方法的不足。特征解构提取法可以结合已有GIS软件平台建立景观基因数据库,可以运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描述景观基因的特征。

图2   特征解构提取法

Fig.2   Feature-based decomposing extraction method

2.3 识别模式

通常,我们可以从二维形态特征、三维形态特征、视觉与感知特征、空间结构特征四个角度解析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态特征[18]在二维空间中,可以明确地识别传统聚落的建筑单体形态特征,如屋顶、山墙、屋脸等。在三维空间中,各个建筑单体之间的有机配置形式、整个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等都可以明确地识别。人们通过观赏传统聚落中的工艺、造型、装饰、雕刻等富含文化艺术特色的对象,可以感知到聚落的总体景观意象,这有助于识别各种基因。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分析建筑物的平面结构、建筑材质等进行全面的把握。因此,本文结合传统聚落景观特征解构方法构建景观基因识别的基本模式。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的基本模式有二维形态识别模式、三维形态识别模式、视觉与感知分析模式、结构特征分析模式(图3)。二维形态识别模式针对聚落的平面局部形态、立面特征与围合结构等分析景观要素的横向与纵向排列特征分析。三维形态识别模式通过布局形态、空间意象特征分析聚落中的建筑单体或标志性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分析。视觉与感知分析模式主要是通过观赏、实地走访、调查、查阅历史文化数据、考察自然环境特征等多种方式分析传统聚落的建筑技术、造型工艺、装饰艺术、文化信仰等特征的分析方法。结构特征分析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分析聚落的建筑单体、建筑群体、空间布局特征、构景手法等了解传统聚落的景观总体特征的分析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识别模式存在着本质区别。前者是对具体的景观基因进行辨认、区别等所采用的方法,后者是针对整个聚落进行景观特征分析时采用的整体方法与思路。

2.4 识别流程

景观基因的识别过程是一个技术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系统过程,这需要科学的识别流程。从已有实践来看,景观基因的识别流程主要有景观基因资源管理流程和识别操作流程。景观基因资源管理流程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传统聚落景观资源的数据采集、景观特征分析和景观基因数据库构建过程,目的在于梳理各地区的传统聚落的历史文脉,解读其形成、发展与演化的时序特征,从整体上把握传统聚落的历史家底[17],为景观基因信息图谱提供数据支持(图4)。因此,其流程属于针对区域性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的宏观管理过程。邓运员较早开展了GIS技术支持下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管理模式研究并设计了相关原型系统[23]。识别操作流程主要针对特定区域的传统聚落,在充分收集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传统聚落的具体景观特征,面向具体的研究任务、合理设计和选用景观基因识别方法而构建的操作技术流程(图5)。胡最结合实践探讨了具体的识别操作技术流程[13]。显然,科学、合理的识别操作技术流程有利于保证基因识别的质量。

图3   景观基因的基本识别模式

Fig.3   Basic identifying patterns of landscapes’ genes

图4   景观基因资源管理流程

Fig.4   Resources management workflow of landscapes’ genes

图5   景观基因识别操作技术流程

Fig.5   Technical workflow of identification operation of landscapes’ genes

3 结 论

1) 通过对景观基因两分法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探讨了建立景观基因分类的数学基础,从而结合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景观基因的分类模式(OOCPLG)。这奠定了构建景观基因新的识别方法的理论基础。

2) 通过分析现有景观基因识别方法的不足,结合OOCPLG提出了特征解构的景观基因识别方法。在笔者已经完成的基因识别工作中,该方法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相关验证。

3) 明确景观基因识别工作必须保证基因的完整性,总结了二维、三维、结构、视觉与感知等景观基因识别模式;同时,明确了景观基因数字化管理和识别操作的流程化方法。对于推进景观基因数字化与深化应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沛林.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2011.

[本文引用: 1]     

[2] 刘沛林,刘春腊.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及其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

[J].经济地理,2010,30(12):1944~19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沟域是山区古村落分布的理想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可为山区古村落保护提供物质基础,保护山区古 村落是沟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点。在分析沟域经济典型模式(文化创意先导模式、特色产业主导模式、龙头景区带动模式、自然风光旅游模式和民俗文化展示模式) 及其特点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沟域经济典型模式对山区古村落保护的启示,即注重生态保护、激活文化潜能、开展差别保护、发展特色产业、展示个性元 素。
[3] 刘沛林. 古镇名村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1~380.

[本文引用: 1]     

[4] 汝军红,杨昌鸣.

共生建构和谐:新农村建设中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以辽宁绥中长城聚落小河口为例

[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8,10(3):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1971.2008.03.014      URL      摘要

当前,传统聚落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中如何建立传统聚落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保护与更新的有机结合显得非常重要.在调查辽宁长城沿线聚落的基础上,针对小河口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现状, 从文化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对聚落沿革、形成机制、景观价值和建筑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保护更新实践,提出传统聚落保护更新的共生理念和以整体协 调、聚集与分散相结合为原则对聚落资源进行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5] 刘春腊,刘沛林.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

[J].经济地理,2011,31(11):1827~1833.

URL      摘要

近年来,北京山区沟域经济蓬勃发展,这对山区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沟域经济建设 和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存在原生态保护的一致性、特色文化传承的相关性、旅游价值开发的紧密性、社会建设与文化传承的互补性等内在关系。从古村落结构、古村落 文脉、古村落活力等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得知当前北京山区古村落价值高,具有保护与开发的价值。针对北京山区古村落的特征及保护与开发中 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保护与开发重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完善规划编制、建立古村落资源数据库、培育沟域经济发展的古村落产业、对古村落个体实施整体建设、实 施科学定位和错位发展等方面着手,对北京山区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促进沟域经济建设。
[6] 胡明星,董卫.

基于GIS的古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6(3):53~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8844.2003.03.012      URL      摘要

通过对古村落保护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探讨系统软件平台选择、总体结构、系统数据结构设计以及主要功能等问题
[7] 李枝秀.

古村落保护模式研究——以江西为例

[J].江西社会科学[J].2012,1:238~2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518X.2012.01.047      URL      摘要

古村落目前面临三种现实命运,分别是作为文物被保护、作为景点被 开发和作为古董被盗卖;古村落的保护模式则主要有以下四种:乌镇模式——景点式、婺源模式——景观式、丽江模式——分区式和新天地模式——杂糅式.将古村 落保护从客观上硬性地纳入体制机制(法律和资金),从主观上建立软性的道德约束,再自上而下——政府、保护单位与社会三方联手,是保护古村落的必由之路.
[8] 皮桂梅.

古村落系统化保护问题研究——以江西鹜源古村落为例

[J].江西社会科学,2012,5:249~2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518X.2012.05.049      URL      摘要

古村落作为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 基,是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古村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抢救古村落的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以江西婺源古村落为例,阐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意义,同时分析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古村落系统化保护机制,希望对古村落保护有所裨益。
[9] 翁时秀,彭华.

政府与村民的行为对古村落保护及景观变迁的影响——基于本土社会学理论视角

[J].地理科学. 2011,31(3):372~377.

URL      摘要

为探究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的发生机理及不同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对浙江省永嘉县境内 的楠溪江古村落群进行了案例研究。从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指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情理社会,国家正式权力镶嵌于乡土文化之中,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 力、政府与村民的互动推动了古村落景观的变迁。借用"国家-社会"二元框架,将变迁中的行动者分为县(市)政府,乡镇政府,有关系村民和无关系村民四类, 指出不同的行动者具有各不相同又彼此联系的行为逻辑,为常态下的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提供了一种行动者类型框架和一种理解方式。
[10] 陈耀华,杨柳,颜思琦.

分散型村落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J].地理研究,2013,32(2):369~37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20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从空间结构人手探讨了 “分散型村落”这一特殊遗产类型的概念及其空间布局分散、村落格局完整、主题载体连接、片区特色鲜明和整体价值突出的五大特点,并阐述了这些特点对遗产地 带来的不利于统一管理与统筹利用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和借鉴其他类似“分散型村落”遗产地保护利用经 验,针对分散型村落遗产的独立性、差异性和不可分割性,提出了该类遗产整体保护、统筹规划、区域联动、统一形象、各显特色、纽带连接等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达到在保护村落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使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对我国众多村落遗产及历史村镇如何在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既要严格保护 珍贵的遗产资源,又要有效发展当地社会经济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11] 刘沛林.

古村落文化景观的基因表达与景观识别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0313.2003.04.001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采用"景观基因法"研究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 承特点,是对文化地理学关于"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各地古村落景观之所以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其根本原因在于影响景观形成的文化基因的不同,尤其是传统 的原始图腾、民间傩戏、宗教信仰以及地方文化等因素对景观基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掌握聚落景观要素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建立区域聚落景观的识别系统,有 助于区域景观建设和文化多样性保护.
[12] 胡最,刘春腊,邓运员,.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20~162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2.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市镇形态理论、生物基因理论等理论方法的启发下,我国学者在传统聚落的研究实践中提出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景观基因理论探索与应用的研究文献,分析以下基本问题①景观基因的基本概念与产生的理论背景;②从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传统聚落景观区划与群系研究、景观基因理论的应用与完善、GIS技术在景观基因信息图谱建立中的探索等方面论述了景观基因理论与应用的研究现状;③系统整理了景观基因理论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其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本研究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的完善和深入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意义。最后,展望了今后景观基因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3] 胡最,刘沛林,曹帅强.

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

[J].地理学报,2013,68(2):219~231.

https://doi.org/10.11821/xb201302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4]      摘要

湖南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全国传统聚落相对集中和保存较为完好的省区之一.本文以国家和湖南省政府正式公布的30 个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究对象,结合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建立了包括建筑特征、文化特征、环境特征、聚落布局特征4 大类共14 项指标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根据要素提取法、图案分析法、结构提取法、含义提取法等景观基因提取方法,建立了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流程,并进行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在此基础上,从建筑基因的特征、选址布局基因的特征、图腾文化基因的特征3 个角度分析了该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本文对湖南省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参考意义,对开展全国其他省份传统聚落的相关研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14] 申秀英,刘沛林,邓运员.

景观“基因图谱”视角的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

[J].人文地理,2006,21(4):109~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4.02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聚落景观历来是反映区域文化景观差异的重要标志。中国的传统聚落景观因受区域文化差异的影响,表现出异常丰富的区域景观特点。如果引入生物学的“基因图谱”概念,对各聚落景观区系开展深层次的“文化基因”分析,最终建立反映各个聚落景观区系演化过程和相互关联性的“景观基因图谱”,对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15] Antoine P.

Substance and structure II: the digital cultur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 Harvard Design Magine,2013,36:124-129.

URL      [本文引用: 1]     

[16] Oliver B, Hans J B, Doreen J, et al.

Using GIS to analyze long-term cultural landscape change in Southern Germany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5,70:111-125.

URL      [本文引用: 2]     

[17] 刘沛林,刘春腊,邓运员,.

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

[J].经济地理,2009,29(10):1731~1736.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历史文化聚落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是规划界长期困扰的问题。这些古聚落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景观基因的"点—线—网—面—体"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聚落景观基因的完整性。以此为出发点,可以从摸清古聚落基因家底、准确定位价值、展示景观基因、构建完整的景观基因体系、加强配套措施等方面开展相应工作。
[18] 刘沛林,刘春腊,邓运员,.

客家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地学视角的解析

[J].人文地理,2009,24(6):40~4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根据景观基因理念,借助聚落形态学的方法,遵循地学中的内在唯一性、外在唯一性、局部唯一性和总体优势性等原则,可以从民居特征、布局形态、主体性公共建筑、参照性环境因子、客家装饰、建筑脸面、建筑色彩、墙头造型等方面识别出客家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特征,这与客家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客家精神、传统观念、历史文化交融、社会氛围等地学因子密切相关。
[19] 胡最,刘沛林,陈影.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单元表达机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6):96~1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单元的表达机制主要包含了逻辑表达机制、数据模型表达机制和自动提取机 制。结合聚落景观基因的相关理论和构建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研究实践,探讨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单元的表达机制,并以湘西凤凰古城和江永女书为例,进行了 表达机制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表达机制对于构建景观基因图谱不仅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而且能极大地提高传统聚落景观信息管理的水平。
[20] 陈友龙,刘沛林.

古村落文化及其载体的互动发展研究

[J].船山学刊,2005,57(3):179~1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7387.2005.03.0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古村落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其载体形式更是千变万化。本文通过对古村落文化及其载体的互动发展进行研究,并构建了其互动发展模式,为了解和分析古村落文化及其载体的演变过程提供依据。
[21] 邓运员,杨柳,刘沛林.

景观基因视角的湖南省古村镇文化特质及其保护价值

[J].经济地理,2011,31(9):1552~1557,15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湖南历史悠久,拥有独具地方特 色的"湖湘文化"。古村镇是"湖湘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重大的科学、经济价值。选取30个已经公布的国家或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 究对象,以景观基因的理念为切入点,立足古村镇的抽象文化符号和物质景观元素,分析湖南省古村镇景观基因的特点;并通过对其上述文化特质的把握,提出湖南 省古村镇的保护价值。
[22] 胡最.

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单元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5):79~8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结合聚落景观基因学说,从建立我国传统聚落景观群系的信息图谱角 度分析了传统聚落景观文化基因的特点,并提出景观文化基因信息单元的概念,探讨其提取方法;建立了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图谱单元模型并分析其表现方法. 结合理论研究成果,设计了信息图谱的原型系统并进行了图谱数据库设计、图谱单元建模实验研究.
[23] 邓运员,代侦勇,刘沛林.

基于GIS的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初步研究

[J].测绘科学,2006,31(4):74~77.

https://doi.org/10.3771/j.issn.1009-2307.2006.04.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南方广大地域范围内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传统聚落,它们历经沧桑而幸存至今,成为聚落文化景观的"活化石",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但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它们面临着被损毁的厄运,因此加强对这些传统聚落的保护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引进GIS技术来进行传统聚落景观管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以南方地区208个经典古镇作为研究样本,初步建立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这种探索的有益尝试.通过对该系统的目标与意义、结构与功能、技术路线的选择、后续功能的构想等方面的阐述,证实了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传统聚落景观的多源数据集成与管理;指出了民居建筑数据库作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一个方向,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延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