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12): 1560-1567

Orginal Article

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

朱彬1, 尹旭2, 张小林3

1.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2.中国人民银行泰州市中心支行,江苏 泰州 225300
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Spatial Pattern and Accessi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n Sheya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ZHU Bin1, YIN Xu2, ZHANG Xiao-lin3

1.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0, China
2. The People’ Bank of China Taizhou Central Subbranch,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3.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5)12-1560-08

收稿日期: 2014-10-28

修回日期:  2015-01-15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1-20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14)、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3_0400)和卫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重点实验室经费资助项目(KLSMTA-201508)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 彬(1989-),女,安徽潜山县人,博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GIS应用研究。E-mail:zhubin1705139@126.com

展开

摘要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GIS 软件平台,运用核密度估算、最近邻距离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等模型分析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表明:在可达性成本上,镇中心半小时经济圈为5 km,成本从中心沿公路网向外围呈增长态势;村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半径为1 km,呈现“满天星”分布格局;耕作成本一般为5 min,西部村庄可达性高于东部。在点格局上,农村居民点分布集聚,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在规模空间格局上,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具有“太极”状结构。在可达性空间格局上,镇中心平均可达性呈现“双管”结构,高值区在射阳县西部和中部形成条带状分布;村中心平均可达性空间上类似“树枝”结构,呈现中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连片分布的格局;耕作平均可达性具有南部高值、东部低值连片和中部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可达性可划分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和可达性低值区三级,射阳县可达性以中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公路沿线”布局特征。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 空间格局 ; 空间可达性 ; 射阳县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ional second land use survey data, this article analyses spatial pattern and accessi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heyang County of Jiangsu Province using models such as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 Index,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raster cost weighted distance and GIS as platform. Results show that: 1) In accessibility cost, the radius of half an hour economic circle of accessibility to town center is 5 km. The cost is rising along the highway from the town center to the peripheral regions. Radius of half an hour economic circle of accessibility to rural center is 1 km. It presents ‘stars all over the sky’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cost of farming accessibility is generally within 5 minutes and has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2) In point pattern, rural settle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The number of rural settlements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i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east.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south and the center of Sheyang county is relatively dense, and the dens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getting sparser and sparser from the south and the center to the north and the east. 3) In size spatial pattern, the scale of rural settlements is generally small. The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has the pattern of high density and small scale and low density and large scale. The scale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exists significant positiv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he structure of rural settlements looks like ‘tai chi’. ‘Hot spots’ areas are concentrated in Panwan and southern area of Huangshagang. Cold areas have contiguous distribution in the north of Hede, the south of Haihe, Xingqiao and Yangma. 4) In accessibility spatial pattern, the shape of mean accessibility to town center shows ‘double flute’ structure. The area with high value shows zonal distribution and locates in the middle and the wes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ean accessibility to village center forms ‘branches’ structure. Villages which have better accessibility mainly aggregates in the Midwest, however, villages which have lower accessibility mainly locates in the east. Farming mean accessibility with high value has the agglomeration pattern in the middle and south, but farming mean accessibility in the wes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st. Using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in SPSS software and geometrical interval in GIS platform, spatial accessibi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 high value region, intermediate value region and low value region. Accessibility in Sheyang has mainly intermediate values and a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circle layer, layout along the road, obvious gradient feature.

Keywords: rural settlement ; spatial pattern ; spatial accessibility ; Sheyang County

0

PDF (603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朱彬, 尹旭, 张小林. 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J]. , 2015, 35(12): 1560-1567 https://doi.org/

ZHU Bin, YIN Xu, ZHANG Xiao-lin. Spatial Pattern and Accessi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n Sheya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560-1567 https://doi.org/

农村居民点是农业劳动者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与发展、演变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1~3]。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的研究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也是人地关系地域体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4]。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对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性的研究与识别是聚落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5]。近年来,农村居民点研究主要包括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机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关农村居民点问题、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他有关农村居民点的研究等5个方面[6],相关学者对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研究主要采用GIS空间技术和景观指数等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空间格局[7~14],现有研究成果中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指数方法表达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较为成熟,为了丰富现有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内容,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可达性空间格局相结合可以为农村居民点规划提供研究支撑。

空间可达性主要刻画人类活动的基本规律,诠释基本的人地关系,考虑如何通过最小的活动量获得最大的接触机会[15]。可达性的概念最早是由Hansen于1959年提出[16],将其定义为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机会的大小。目前国内外对于可达性的定义迥异[17~19],可达性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交通网络与区域可达性的关系,公共服务设施节点的选址等,研究区域包括大区域和市区[20~23],对于乡村地区空间可达性的研究主要采用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计算直线距离、缓冲区或引入引力模型,将交通线路图进行拓扑变换来计算乡村地区路网通达性[24,25],较少学者采用基于栅格数据的成本加权距离计算方法分析乡村地区农村居民的出行可达性[26]。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探讨县域农村居民的空间出行便利程度即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可达性状况,以期扩展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的研究内容,进而指导农村居民点的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射阳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中东部(33°24′N~34°07′N,119°59′E~120°33′E),东临黄海,南抵西潮河与大丰市、盐城市区接壤,西同建湖、阜宁县毗邻,北至苏北灌溉总渠与滨海县隔河相望,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裕,光照充足。2010年全县土地面积2 752.5 km2,总人口97.4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6.17万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86亿元,农业产值49.72亿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8×103km2,粮食总产量103.15×104t。射阳县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江苏东部沿海的重要县域,对其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射阳县13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省属农场、1个工业区、1个盐场为研究区域,空间行政边界矢量数据来自江苏省下发的行政村界线,包含304个行政单元;农村居民点数据、建设用地数据、水域数据和道路数据(包括公路、农村道路)来源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在土地利用调查的数据中土地利用类型明确至每个地块。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1.1 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估计法(KDE)属于非参数密度估计的一种统计方法,是热点和冷区识别与分析的一种有益的探测方法。核密度估计对区域中的每个要素点建立一个平滑的圆形表面,然后基于数学函数计算要素点到参考位置的距离,对参考位置的所有表面值求和,建立这些点的峰值或核来创建平滑的连续表面。模型为:

f(x,y)=1nh2i=1nKdih(1)

式中f(x,y)为位于(x,y)位置的密度估计,单位为个/km2;n为观测数值;h为带宽或平滑参数;K为核函数,di为(x,y)位置距第i个观测位置的距离。

2.1.2 最近邻距离指数

最近邻距离指数(R)是比较分析各点之间的最小距离与理想中的最近邻点之间的距离,使点空间分布的某些特征得以表现出来。常用的指标之一是R统计量,其表达式为:

R=γaγe=i=1ndinnA2=2λni=1ndi(2)

各点平均最近邻距离用 γa表示;随机分布条件下的平均最近邻距离的期望值用 γe表示;第i点与其最近邻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di;区域的面积为A;点的总数为n;点的分布密度为 λR=1表示随机分布,R<1表示集聚分布,R>1表示离散分布(其中R=0为完全集聚分布)。

2.1.3 空间“热点”探测

Getis-Ord Gi*是用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统计显著的高值和低值,可以用地区可视化的方法揭示“热点区”和“冷点区”。为了便于解释和比较,对Gi*(d)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Z(Gi*),如果Z(Gi*)为正且显著,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高,属高值空间集聚(热点区);反之,如果Z(Gi*)为负且显著,则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低,属低值空间集聚(冷点区)。

2.1.4 空间可达性

基于考虑农村居民日常出行的便利程度,考察农村居民趋向镇中心、村中心以及耕地的可达性状况,可达性采用农村居民点到达目的地(镇中心、村中心、耕地)的最小时间花费进行定量分析,值越小说明可达性越好。由于具体的耕地分配未知,采用就近原则考虑耕作可达性。可达性的最小时间花费函数表达式为:

Ti=Exp(i,j) (3)

式中Ti为源地i到达目的地j的可达性;Exp(i,j)为计算i地与j地间通行的最小时间花费函数。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农村居民出行的时间成本存在差异,考虑到农村居民到达村中心和耕地的主要方式是靠步行,到达镇中心的主要方式是靠摩托车,导致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成本存在差异,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通行速度换算为栅格单元的通行时间花费(表1)。表中河岸的空间数据由河流的5 m缓冲区生成,然后用5 m×5 m的栅格网将各土地利用类型矢量图栅格化。水域考虑其具有一定的通行能力,但步行到达对岸可能需要绕行一定距离,比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付出的成本要多,取其步行速度为1 km/h。上述的最小时间花费函数采用距离与速度的比值求得时间,具体通过ArcGIS10.0中栅格成本加权距离函数(Cost Weighted Distance)来实现可达性成本的空间表达,农村居民点可达性指标值是利用农村居民点图斑从可达性面中进行提取,平均可达性是利用ArcGIS10.0中的分区统计模块计算每个行政村单元内农村居民点可达性指标值。

表1   交通出行速度与空间对象时间成本

Table 1   Transport speed and space factor cost

土地利用类型步行速度(km/h)时间成本
(min)
摩托车速度
(km/h)
时间成本(min)
公路50.06600.005
农村道路40.075400.0075
建设用地40.075300.01
河岸30.1\\
水域10.3\\
其他类型土地30.1\\

注: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表示不可达。

新窗口打开

2.2 技术路线

基于射阳县的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KDE)、最近邻距离指数(R)、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探讨农村居民点点格局和规模空间格局特征,采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函数计算得出镇中心、村中心、耕作可达性成本及以行政村为单元的平均可达性指标值,将3组平均可达性指标值进行SPSS标准化处理加权平均,对处理后的值采用几何间隔(Geometrical Interval)聚类分析将可达性划分为高、中、低值区三级(图1)。

图1   技术路线

Fig.1   Technical route

3 结果分析

3.1 可达性时间成本空间格局

运用栅格距离加权函数计算镇中心、村中心和耕作可达性成本,发现3类可达性成本存在不同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图2)。

1) 镇中心可达性成本在空间上呈现从镇中心沿公路网向外围增长的态势。采用摩托车作为农村居民到达镇中心的交通方式,将可达性成本划分为5个等级。镇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大约为5 km,镇中心可达性成本空间格局受省道S226、S233和县乡道X101、X103、X202、X204、X208、X303、X304、X305、X306、X307影响较大,其中合德镇的半小时可达性辐射范围最广,因其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公路网发达,农村居民出行便捷。

2) 村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在空间上呈现“满天星”状分布格局。选择步行作为农村居民到达村中心的出行方式,将可达性成本划分为5个等级,村中心可达性成本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村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大约为1 km,范围大约为镇中心半小时经济圈的1/5,而村中心1小时经济圈范围大约是2 km。

3) 耕作可达性成本在空间上呈现东北部临海镇曙东村与西南部特庸镇盘洋村两点连线的西部地区耕作可达性成本高于东部地区的格局特征。射阳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大部分乡镇的耕作可达性较好,耕作可达性成本一般在5 min以内,可达性成本高于半小时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合德镇镇中心、三大农场、射阳盐场、射阳河流域、黄沙港林场以及沿海地区,农村居民点可达性与农村居民点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高度相关,农村居民点稀疏且耕地数量较少,耕作可达性较差。

图2   射阳县可达性时间成本栅格

Fig.2   Accessibility time cost raster in Sheyang County

图3   射阳县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

Fig.3   The density of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heyang County

3.2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

3.2.1 点分布格局

运用最近邻距离指数和核密度估算法揭示射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特征,可以发现:

1) 农村居民点呈现集聚分布特征。通过测度显示射阳县农村居民点最邻近距离指数为0.6,说明农村居民点分布集聚。其中校验值Z得分为-171.00,似然值小于1%,说明使得此聚类格局是随机产生的结果只有1%或更小的可能性。

2) 密度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图3)。射阳县农村居民点的总体密度约为22.9个/km2,属于农村居民点密集区[27]射阳县中南部的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密集,依次向北、向东呈阶梯状稀疏化分布,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河流、土壤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运棉河、利民河、射阳河流域的农村居民点的密度高于26个/km2,其中合德镇、海通镇、海河镇、兴桥镇、洋马镇形成几个连片的高值中心,密度高达37个/km2,主要因为该地区地貌类型为平原,且河网密集,农村居民点沿河岸两侧分布集聚。三大省属农场、射阳盐场及黄沙港镇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稀疏,分布密度低于6个/km2,主要因为农场采用机械化大规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民耕作半径较大,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稀疏。

3.2.2 规模空间格局

运用频率分布图和空间“热点”探测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揭示射阳县农村居民点规模特征,发现:

1) 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从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统计结果得出用地规模的频率呈偏态分布,形态不具有对称性。偏度(skewness)为61.01,其值远大于0,但平均值大于中位数,说明大量的低值数据分布集聚,高值数据分布离散;峰度(kurtosis)为6 296.7,其值远高于3,说明农村居民点规模低值数据存在集聚分布的“尖峰”特征,高值数据具有较长离散分布的“缓坡”特征。射阳县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小村庄的规模差异较小,规模大的村庄比重小但规模差异较大。

2) 农村居民点规模呈现出类似“太极”状结构的集聚特征。农村居民点规模的Moran’s I值为0.03,Z值得分为76.17,似然值小于1%,此聚类格局是随机产生的结果只有1%或更小的可能性,检验结果非常显著,说明农村居民点规模存在很强的空间正相关,呈现空间集聚格局。通过“热点”探测可视化看出(图4),射阳县北部、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大,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点规模较小,农村居民点规模呈现“太极”状结构。在盘湾镇、黄沙港镇南部形成大规模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的“热点区”,在合德镇北部、海河镇南部、兴桥镇、洋马镇形成连片小规模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冷点区”。农村居民点规模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临海镇、千秋镇、合德镇、长荡镇;次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四明镇、海河镇、合德镇、新坍镇、特庸镇。与农村居民点密度图比较看出,农村居民点存在高密度小规模集聚与低密度大规模集聚分布并存的空间格局。

图4   射阳县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异“热点图”

Fig.4   Hot spots mapping for scale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heyang County

3.2.3 可达性空间格局

通过栅格成本加权距离计算,得到镇中心、村中心和耕作平均可达性,并以行政村为单元按照几何间隔划分为5个等级,发现平均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较大差异(图5)。

1)镇中心平均可达性在空间上类似“双管”结构,可达性高值区分布形态类似双管的音孔,在射阳县西部(四明、海河、新坍、长荡、盘湾、特庸)和中部(临海、千秋、合德、海通、经济开发区、黄沙港、兴桥、洋马)地区形成条带状分布。镇中心平均可达性小于50 min的行政村共占38.5%,这些村庄主要集聚分布在镇中心及其邻近的村庄,其中合德镇、海通镇、海河镇该类村庄比重最高;平均可达性在50~77 min之间的行政村约占30.6%,该类村庄离镇中心较远,在空间上形成三大片区,分布在海河镇的北部,临海镇、临海农场南部与千秋镇北部交界,盘湾镇、特庸镇东部、洋马镇西部和兴桥镇南部交界地区;约26.3%的村庄平均可达性高于77 min,主要分布在四明镇南部、兴桥镇北部、临海镇东部和黄沙港镇。

2) 村中心平均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中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连片分布的格局,形状类似“树枝”状结构。约52.6%的村庄村中心平均可达性小于117 min,该类村庄主要分布在射阳县的中西部地区,类似树枝结构;约27%的村庄村中心平均可达性在117~191 min之间,该类村庄在临海镇、洋马镇、兴桥镇形成连片分布,其余村庄分布比较零散;约15.8%的村庄村中心平均可达性高于191 min,主要分布在射阳盐场、三大农场和黄沙港镇。

3) 耕作平均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南部高值连片、中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连片的空间分异格局。约31.3%的村庄耕作平均可达性小于6 min,该类村庄在南部的长荡镇、兴桥镇、洋马镇和特庸镇形成连片分布,在中部的海河镇、合德镇和兴桥镇分布比较分散;约28.0%的村庄耕作平均可达性在6~7.5 min之间,该类村庄主要分布在临海镇、海河镇、四明镇、海通镇和合德镇;约36.2%的村庄耕作平均可达性高于7.5 min,主要分布在三个农场、射阳盐场及黄沙港镇。耕作可达性较高的地区一般距离镇中心较远,射阳县耕作条件较好,农村居民耕作较为便利。

通过对上述镇中心平均可达性、村中心平均可达性和耕作平均可达性指标值进行SPSS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将加权平均得到的指标值运用几何间隔方法将农村居民点可达性值划分为高、中、低3级(图6),将其总体特征总结如下:农村居民点可达性以中值为主。对标准化后的可达性指标值进行分类型统计,得出可达性中值区的行政村个数为164个,占总数的53.9%,可达性高值区和可达性低值区行政村的比重仅为36.2%和5.3%。可见,农村居民点可达性中值区占射阳县域的主体。圈层状分布特征。在空间构成上,农村居民点可达性在13个乡镇的镇中心周围形成几个高值集聚中心,并且自镇中心向外围区域可达性值逐渐降低,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状分布特征。其中在合德、四明、海通、千秋、海河、长荡、盘湾、特庸等镇可达性高值区集聚特征明显。“公路沿线”布局特征。在空间布局上,农村居民点可达性出现了与农村居民点布局类似的沿公路沿线布局的特征,公路沿线农村居民点可达性好,为可达性高值区;靠近沿海地区农村居民点可达性低,为可达性低值区;距离镇中心较远且邻近低值区的行政村为可达性中值区。可达性布局呈现明显的梯度状特征。

图5   射阳县农村居民点平均可达性

Fig.5   Mean accessi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heyang County

图6   射阳县农村居民点可达性划分

Fig.6   Accessibility divis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Sheyang County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 可达性成本存在3种不同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上呈现核心边缘结构。镇中心半小时经济圈为5 km,成本在空间上呈现从中心沿公路网向外围增长的趋势。村中心半小时经济圈为1 km,在空间上呈现“满天星”状格局。耕作可达性成本一般在5 min以内,在空间上呈集中连片状分布格局。

2) 农村居民点具有集聚分布特征,密度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射阳县中南部的农村居民点分布较为密集,依次向北、向东呈阶梯状稀疏化分布特征。

3) 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且存在高密度小规模集聚与低密度大规模集聚分布并存的空间格局,规模分布存在很强的空间正相关,空间上呈现出“太极”状结构。“热点区”集中分布在盘湾镇、黄沙港镇南部地区,“冷点区”在合德镇北部、海河镇南部、兴桥镇和洋马镇形成连片分布。

4) 平均可达性存在空间分异格局。镇中心可达性在空间上类似“双管”结构,可达性高值区分布在射阳县的西部和中部地区。村中心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中西部可达性高值集聚和东部可达性低值连片分布的格局,形状类似“树枝”状结构。耕作平均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南部高值连片、中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连片的空间分异格局。将镇中心、村中心和耕作平均可达性指标值进行SPSS标准化处理加权平均运用几何间隔方法将农村居民点可达性划分为高、中、低3级,农村居民点可达性以中值为主,呈圈层状分布和“公路沿线”布局特征。

4.2 讨论

第一,文章只研究单时段的农村居民点数据,下一步需要对长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第二,文章只选择一个县域进行分析,缺乏大区域空间格局的揭示,往往省域及更大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呈现出的空间分异规律更明显。第三,受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文章没有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等人文因素对可达性的影响,未来在研究相关区域时可增加影响因素的作用,尽量减少可达性指标值计算的误差。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孙华生,黄敬峰,金艳,.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优化布局

[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3(3):348~35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8-9209.2007.03.02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利用1:5万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形 图、行政区划图、交通道路图和地质灾害分布图等资料,结合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应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县域居民点体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在此 基础上按照仙居县城镇和农村居民点规划要求,确定城镇建成区发展方向,园地质灾害、高山和交通不便等原因需要迁移的居民点,并根据农村居民点的属性按一定 的要求选取合适的居民点作为中心村,实现居民点优化布局,为居民点规划提供参考.
[2]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

[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URL      摘要

乡村地理学在我国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比较薄弱,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理论体系的欠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多重角度(职业的、生态的、社会文化的)对乡村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剖析,认为乡村界定的困难在于乡村本身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及相对性,以及城乡连续体这一背景,最后,笔者提出了以乡村性定义乡村的设想。
[3] 朱彬,马晓冬.

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

[J].人文地理,2011,26(4):66~7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苏北地区乡村聚落为研究对 象,运用RS和GIS技术,利用景观分析方法,选取空间韵律指数及聚类分析探讨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 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徐淮平原聚落规模大而稀疏;淮阴平原聚落规模相对大,较密集;盐城地区聚落规模小而密集。聚落被划分为盐宿地区聚落高密度分布 区、徐连淮丘陵地区聚落中密度分布区、淮阴平原过渡性聚落均匀分布区及徐淮平原聚落稀疏分布区四种典型的类型区。
[4]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经济地理,1991,11(3):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5] 潘竟虎,靳学涛,韩文超.

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

[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1):127~1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的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分布与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甘谷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小、规模、形状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坡向、农用地以及河流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农村居民点在总体上呈现出轻度集聚分布的态势。结论 GIS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的结合能较好地揭示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与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有效方法。
[6] 何英彬,陈佑启,唐华俊,.

中国农村居民点研究进展

[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433~43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笔者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研究中主 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对农村居民点研究提供参考。根据农村居民点的研究进展情况,从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农村居民点演变 驱动力机制、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有关农村居民点问题、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他有关农村居民点的研究等五个方面系统地总结农村居民点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 明,农村居民点研究的理论体系还需完善,空间分布提取方法有待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方法尚需整合。
[7] 刘仙桃,郑新奇,李道兵.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30~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4831.2009.02.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GIS查询统计与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地形、公路及河流等环境因素对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 用地比例较高,规模较大,密度较高;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例较低,规模相对较小,密度也较低.公路交通是影响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91.19% 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离主要公路距离小于1 500 m的范围内;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也有一定影响,距离河流越远,农村居民点密度越低.
[8] 李云强,齐伟,王丹,.

GIS支持下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研究——以栖霞市为例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3):73~77.

URL      摘要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指数法和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胶东山区栖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均匀性特征,并探讨了农村居民点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的Cv值为58.84%,空间分布表现为随机分布;唐家泊镇、松山镇、臧家庄镇和翠屏街道4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呈集群分布,其他乡镇为随机分布;农村居民点分布的优势区间在1~3地形位,随着地形位的增大农村居民点的优势度降低;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斑块数目和平均斑块面积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减少,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公路是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研究反映了栖霞市农村居民居住习惯的差异,为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9] 闫庆武,卞正富.

基于GIS-SDA的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3):57~61.

URL      摘要

空间数据分析(SDA)与CIS相结合是研究地理现象空间分布规 律的重要方法.借助1994年和2004年两期RS图像,得到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数据,运用GIS-SDA方法研究徐州市1994年和2004年的居民 点空间分布模式,并总结了11年间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动态演变规律.通过最近邻距离分析(运用R统计量)得出徐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集聚趋势,且 2004年的集聚程度比1994年低,通过计算居民点空间分布的K函数值,发现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化,1994年和2004年的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均出 现先增后降过程.运用核函数与泰森多边形法计算两个年份的居民点密度分布,核函数法能够从总体上反映徐州市居民点密度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而泰森多边形法 对居民点密度空间分布的细部差异较敏感.
[10] 顾凤霞,刘文宝,谭雪兰,.

GIS技术支持下的湖南省靖州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8):150~1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850.2012.08.030      URL      摘要

为了研究靖州县农村居民点的空 间格局特征,为优化其空间格局提供依据,使居民点的分布格局更加合理。从靖州县1990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中提取出农村居民点矢量数据,利用 GIS的空间分析和查询统计功能进行剖析统计。对靖州县的公路、河流矢量数据叠加分析,从而对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定性研究。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 法,选用景观指数来表征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格局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靖州县农村居民点规模不断减小;靖州县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格局受道路、河流的影响比较显 著;靖州县农村居民点缺少整体规划,部分居民点分布在不太适宜人们居住的区域,急需规划和调整。说明靖州县农村居民点需要从统一规划、制定相关政策、逐步 迁并等3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使空间格局更加合理。
[11] 宋志军,关小克,朱战强.

北京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形特征及复杂性

[J].地理科学,2013,33(1):52~60.

URL      Magsci      摘要

在多种发展功能相融合的背景 下,以形状属性的空间演变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城郊区域总体、平原区、近郊平原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特征。波谱分析显示,在近中郊、远郊、山区3个基本圈层的基 础上,以前门为中心3种区域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周期交错分布。分形和Hurst指数的分析进一步显示,虽然城郊区域总体农村居民点斑块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空间结构复杂但却不具有分形特征;而地形单一、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平原区(7-76km)、乃至深受城镇化、产业化、农区非农化影响的近郊平原区 (7-49 km)的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结构虽然简单但却具备分形特征。后2种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演变与其所在区域的农业发展进程存在着差异。总体上,北京农村居 民点处于承接大都市空间扩展与农业、农村、农民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规划的策略也应不同。
[12] 单勇兵,马晓冬,仇方道.

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

[J].地理科学,2012,32(11):1340~1347.

URL      Magsci      摘要

以江苏中部地区2008年SPOT与TM的融合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空间分析及聚类分析技术,以网格为单元,分析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并对研究区的乡村聚落作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在规模上,研究区中部的泰州地区乡村聚落密度较低、聚落用地规模大,而其东西两侧的南通地区和扬州市附近地区的乡村聚落密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小。在形态格局空间分布上,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较高的乡村聚落位于泰州的南部和南通的沿海地区;而其他地区的乡村聚落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相对较小。在聚落空间邻近特征上,聚落间平均邻近距离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中部乡村聚落分布较稀疏、离散,东西两侧聚落分布较密集;南通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东南部小、西部大,泰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小,扬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西部小、东部大;聚落与道路的空间邻近格局特征不是很明显,但大部分地区聚落至道路的平均距离较小,揭示研究区大多数乡村聚落对内对外联系比较便利。最后,通过系统聚类,并结合聚落的格局特征,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里下河湖荡型、沿江沿海滩地型和苏中平原型3种类型;里下河湖荡型为低密度团簇型,沿江沿海滩地型可划分为中密度弧带型和高密度条带型2种亚类型;苏中平原型可划分为低密度团块型、中密度宽带型及高密度散点型3种亚类型。
[13] 郭晓东,马利邦,张启媛.

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

[J].地理科学,2013,33(1):45~51.

URL      Magsci      摘要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基于GIS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秦安县乡村聚落密度较高且聚落空间分布极为分散;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呈明显的正态分布,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③秦安县复杂多样的乡村聚落类型,与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大中型、集聚型、商品经济型和半商品经济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川道地区,而小型、分散型、传统农业型和劳务输出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山区。
[14] 马晓冬,李全林,沈一.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J].地理学报,2012,67(4):516~52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江苏省2007/2008 年SPOT卫星影像,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韵律测度等模型,定量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形态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划分了地域类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江苏省乡村聚落的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由沿江地区依次向北、向南呈阶梯状稀疏化分布,其整体分布与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规模上,江苏省乡村聚落的规模普遍偏小,小村庄的规模差距较小,规模大的村庄比重小但是差距大;乡村聚落规模分布具有低值集聚的特征,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哑铃状”结构,即江苏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较大,而中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在形态格局空间变化上,通过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和沿海与沿运河地区的5 条样带的格局指数测度,发现苏中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复杂程度高于苏北和苏南地区,沿海地区的高于沿运河地区;苏南、沿运河地区的乡村聚落具有较好的连接性;5 条样带的乡村聚落规模分异均比较明显.最后,通过构建乡村聚落形态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江苏省乡村聚落划分为8 种类型:徐连岗岭低密度大团块型、宿淮平原中密度宽带型、沿海垦区高密度条带型、苏中圩区中密度弧带型、江南平原中密度小团块型、湖荡岗地低密度散点型、宁眙丘陵团簇状散布型、里下河低密度团簇型.
[15] Karlqvist A etal. Som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accessibility-based models: dynamic allocation of urban traffic models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本文引用: 1]     

[16] Hansen W G.

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use

[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59, (25):73-76.

https://doi.org/10.1080/019443659089783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patterns illustrates that accessibility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vacant developable land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a residential land use model. The author presents an operational definition and suggests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ccessibility patterns within metropolitan areas. This is a process of distributing forecasted metropolitan population to small areas within the metropolitan region. Although the model presented is not yet sufficiently well refined for estimating purposes, the concept and the approach may be potentially useful tools for metropolitan planning purposes.
[17] Goodall B.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M]. London: Penguin, 1987.

[本文引用: 1]     

[18] Deichmann U.

Accessibility indicators in GIS

[M].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Inform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1997.

[19] 李平华,陆玉麒.

城市可达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评述

[J].城市问题,2005,(1):69~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031.2005.01.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先探讨了可达性的涵义与主要特征.其次综合可达性的主要定量评价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总结了近期可达性评价方法的进展情况.最后对可达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20] 吴威,曹有挥,曹卫东,.

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地理学报,2006,61(10):1065~107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10.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 (货运量区位商) 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动不大,其值以上海、苏州、嘉兴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增高;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可达性,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第二阶段 (1994~2005年) 可达性提升较之第一阶段 (1986~1994年) 更为显著;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初始值有关,可达性值变率在第一阶段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而在第二阶段呈多极格局;随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多数城市可达性状况优于平均水平,各节点城市相对可达性在第一阶段变化不大,但分布趋向于不均衡,第二阶段改变较大并趋于均衡分布;各节点城市可达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可分为良好支撑、相对制约和基本适应三种类型。</p>
[21] 秦佩恒,武剑峰,刘雅琴,.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可达性及其对林地的影响——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J].生态学报,2006,26(11):3796~380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2006.11.036      URL      Magsci      摘要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工作区,利用基于1988,2003年期间的3景TM卫星影像数据得到的景观分类制图和DEM、道路等GIS数据,通过构建一个涵盖高程、道路和建设用地密度影响的综合可达性评估指数,研究了工作区内景观可达性动态特征及其对林地植被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工作区景观整体可达性程度显著提高,低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显著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域面积比重普遍提高;(2)全区林地面积比重下降了10%以上,低水平可达性区域内林地比重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持续下降,中、高水平可达性区间的林地面积比重则因城市生态建设工作逐步受到重视而呈先降后升的变化格局,表明快速城市化地区林地动态变化不仅受道路、高程及建设用地扩展影响,政府政策性调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2] 曹小曙,阎小培.

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J].地理研究,2003,22(3):305~31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3.03.006      URL      Magsci      摘要

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经济发达地区 交通网络的演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变化.由于东莞市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结构已趋于成熟,通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均质化发展状态,区域的空间收 敛显著,明显改变了区位决策的条件,扩大了区位决策的范围和选择余地.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广东省东莞市城镇发展的区域蔓延现象.
[23] 王振波,徐建刚,朱传耿,.

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J].地理学报. 2010,65(4):416~42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4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可达性空间划分是交通地理学研 究的重要领域。分析其与人口布局的关系,对当下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借助GIS 软件平台,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全国县 (市、区) 域单元的空间可达性并进行区域划分,进而探讨中国大区域交通可达性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揭示不同交通条件和不同区域类型中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内在机制,为区 域规划、交通规划和中国人口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①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可以实现空间可达性概念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计算的精确转换;②中国县域可 达性以低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反自然梯度"空间结构,"黑河—腾冲"线为明显分界线;③中国大陆分为3大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可达性低值 区。可达性中值区又可分为东南诸省亚区、陕甘宁晋亚区、吉林亚区;可达性低值区分为云川渝亚区、蒙黑亚区、新疆亚区、青藏亚区;④国家区域范围内县域可达 性与人口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2.5小时圈是目前中国可达性与人口集聚产生作用的最远距离;中国县域可达性越高的区域,可达性对人口集聚产生作用圈就越 大,而可达性值与人口数量的相关性越小,说明交通条件对落后地区人口集聚所起到的作用远远大于发达地区。
[24] 李星星,李同昇.

乡村地区路网通达性研究——以陕西省丹凤县为例

[J].人文地理,2012,27(3):78~8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达性是指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小,也是从出发地前往目的地的方便程度。道路网络是支撑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通达性则是反映道路网络水平和质量的有效评价指标。本文以位于陕西秦巴山区的丹凤县为例,基于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实际考察资料,分别以乡镇和行政村为单元,以GIS方法为支撑,采用道路临近性、乡镇内部可达性和道路衔接性三项指标,分析和评价了丹凤县乡村地区路网通达性。本研究对陕南秦巴山区乡村路网建设和移民搬迁工程有一定指导作用,对乡村地区路网通达性分析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有效改进。
[25] 潘裕娟,曹小曙.

乡村地区公路网通达性水平研究——以广东省连州市12乡镇为例

[J].人文地理,2010,25(1):94~9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设计路网连通度、可达性、农村路网与干线路网衔接的平均距离三项指标来 分析乡村地区公路网的通达性水平。结果显示,连州市路网的连通度较低,布局不完善,并存在明显的干线路网指向性特征;路网可达性水平总体不高,各乡镇内部 联系的便捷度普遍较低,且呈现出同心圈层的结构;农村路网与干线路网的衔接较好,具有较强的集散功能。最后,通过计算指综合分值的方法,对连州市的农村路 同通达性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根据综合得分将连州市12个乡镇分为5个等级,其中连州镇、东陂镇的通达性水平最高,通达性水平最低的是三水瑶族乡;并初步探 讨了其背后的形成机理,认为农村路网的通达性水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区域面积、地形状况、经济实力、结点布局、道路建设等。
[26] 尹凌,李满春,陶冶.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1):62~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06.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可达性是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状 况、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提出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分析方法以及GIS支持的实现思路,以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 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为例,分析规划前后农村居民出行的可达性情况,并评价规划对农村居民出行可达性的影响。
[27] 田光进.

基于遥感与GIS的9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研究[D]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