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12): 1585-1590

Orginal Article

权力的空间意象——《癌症楼》的新文化地理解读

叶超1, 谢瑜莺12

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2. 乌特勒支大学地理学系,荷兰 乌特勒支3584CE

Power and Space: A New Cultural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on Cancer Ward

YE Chao1, XIE Yu-ying12

1. Colleg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2.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trecht University, Utrecht 3584CE, Netherlands

中图分类号:  G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5)12-1585-06

收稿日期: 2014-12-3

修回日期:  2015-08-2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1-20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3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叶 超(1978-),男,甘肃武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文化地理学、城市化与城乡关系。E-mail:yeover@163.com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新文化地理学逐渐被中国人文地理学者所关注,空间与权力的关系受到关注,并产生跨学科效应。国内对此的研究多集中于现实空间层面,尚未重视文本的空间意象。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入手,运用文本解构法,从宏观和微观拆解经典文本《癌症楼》中的空间-权力互动机制。宏观尺度的不同空间有其权力象征,集中反映出中心与边缘的对立,并形成时空交错的社会关系;微观尺度空间既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彰显强大的权力对社会空间的控制,也存在对应的反抗空间以及微渺的自由与希望空间。《癌症楼》透射出对以所谓崇高目的为外表的强权的批判,空间既是这种权力生发的工具,同时也驱动了规训与反抗的过程。

关键词: 文本 ; 空间 ; 权力 ; 新文化地理 ; 癌症楼 ; 索尔仁尼琴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cultural geography has been widely debated by human geographers in China, which pays a lot of attention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pace and power. Some French thinkers’ theories, such as Foucault and Lefebvre were introduced to Chinese academia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space. However, unlike space in the reality, little work of space in the test has been done from the view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in China. In addition to ‘real’ space, space in the text and its meanings are also a concern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this article selects Russian writer Solzhenitsyn's novel ‘Cancer Ward’ as a case,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space, text and power. Solzhenitsyn as a political criminal was sent to internal exile, and was treated in a hospital as a result of undiagnosed cancer. His experiences of staying in such a hospital became the source of Cancer Ward.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re-deconstruction to analyze Solzhenitsyn’s novel and to finds out the link between the text, space and powers. We conclude that the cancer ward is symbol of totalitarian system, which controls people and society by some 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ing censorship, installing propaganda tools. It is a kind of social space that shapes and is shaped by space of the different scales and disciplinary institutions. This verifies and reflects the dialectic between space and society. From the macroscopic scale, a spatia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center and edge is formed along with time, which is an expression of discipline and resistance. From the micro scale, the different spatial units have different symbolic meanings in cancer ward, so it is interesting to inquire the deep meanings behind the text. The sickroom and clinic in the building have a series of rules to supervise the patients. Also, from some details in text, we can discover how the power acts on the person in the cancer ward through spatial layout. Meanwhile, the outside space of the building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inside. The walking path and exiled place are hopeful and revolting power. This includes some interactions between real and abstract space, between power and space which probably are explicit or implicit. The setting and interior layout of every spatial unit reflect explicit interactions, and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and power in space reflects the invisible interactions. The tex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building such a vivid, generalized and detailed ‘spatial system’, and makes us understand social space profoundly through such a small physical space—cancer ward.

Keywords: text ; space ; power ; new cultural geography ; cancer ward ; Solzhenitsyn

0

PDF (48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叶超, 谢瑜莺. 权力的空间意象——《癌症楼》的新文化地理解读[J]. , 2015, 35(12): 1585-1590 https://doi.org/

YE Chao, XIE Yu-ying. Power and Space: A New Cultural Ge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on Cancer Ward[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585-1590 https://doi.org/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出现了“空间转向”,空间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焦点[1]。在人文社科领域,空间研究主要有2个理论源泉: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福柯的权力空间理论[2~4]。前者试图构建一种(社会)空间的认识论,后者揭示权力、身体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实质。虽然两者都强调社会与空间之间的交互作用,但列斐伏尔坚持结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而福柯是反结构主义的[5],这个根本立场上的区别也决定了他们各自的理论特点。作为一门传统的空间科学,(人文)地理学在受这些思想和理论影响的同时,也为空间研究提供更丰富的素材[6]。在新文化地理学中,借助后现代、后结构、后殖民以及女权主义等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政治、性与空间的问题,强调景观的多重意义,在1980年后已蔚然成风,并涌现大量成果[7~10]。新文化地理学延伸了福柯与列斐伏尔的空间哲学,并结合地理学的空间尺度进行了深入阐发,其中尤其强调权力与空间之间的复杂作用机制。相比西方学界,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理论建构不足,对社会问题缺乏关注,在21世纪之前主要用传统的空间分析方法看待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开始借鉴新文化地理理论阐发空间、景观、地方与社会文化变迁的作用关系等问题,传统的空间研究范式由此被打破[11]。新文化地理理论被引入中国后,空间的多重意蕴及其跨学科方法被强调和实践,学者们有的关注理论谱系的梳理与建构[12],有的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本土化尝试[13~15],有的则努力使其通俗化[16]

新文化地理学促进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其研究方法中,有一种往往被忽视,即文本解构法,也就是以小说、诗歌及隐喻的文本揭示“图像化空间”的含义[17]。传统文学地理主要探讨文学作品的地理环境与空间分布,以及文学的地域差异和时空变化规律[18,19]。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和社会流动性的提高,这种分析思路面临着区域要素影响弱化的难题。新文化地理恰恰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20],地理学研究中对空间意象的注重促使学者关注文本中地理要素的主观建构[21,22]。文本中的空间不同于现实的具象空间,它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与独特的时代背景相关,但这也使文本承载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对社会空间具有更直观的呈现作用。在国内研究中,文本中的空间往往被简化为故事发生的场所,多从文学理论角度探讨文学与空间的关系[23],从空间与权力关系视角解构文本的研究非常缺乏。因此,选择典型文本进行新的解构是有趣而重要的。

俄罗斯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的《癌症楼》是一部空间意象复杂的伟大作品。索氏善于通过压缩的空间和时间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社会关系与环境、制度之间交互作用的实质[24]。其几部著作都有明显的空间象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里将空间设置为一个劳改营,《第一圈》里构建了一个“天堂岛”的空间,《古拉格群岛》象征遥远、孤立、与世隔绝的劳改营。这些意象依托于具象的现实空间,却有更深刻内涵。本文选择《癌症楼》为典型案例,试图从新文化地理视角解构空间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并探讨文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1 索尔仁尼琴与《癌症楼》

1.1 索尔仁尼琴简介

索尔仁尼琴出生于1918年,在单亲家庭中成长,一生跌宕起伏。大学主修数学、物理的同时兼修哲学、文学和历史,文理兼修使他的作品既具理性批判色彩又有浪漫的人文情怀。卫国战争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并获得功勋,但1945年因言获罪而被捕入狱,刑满释放后又遭流放,经历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劳改营生活[25]。这段经历使得他对监狱、劳改营的描写非常真实。

索尔仁尼琴是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作家,他继承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早期的作品虚构成分较多,后期偏向政治化和纪实[26]。他对俄罗斯文化和社会现实有着深刻体察,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2 《癌症楼》的写作背景、作品结构及其空间类型

索氏构思这部小说始于1955年,当时他在塔什干治疗癌症,1963年以这段经历为基础开始写作《癌症楼》。小说成稿后却屡遭封禁,直到1968年才在瑞士苏黎世出版。《癌症楼》分为2部36章,每一章都讲述看似松散但具有内在联系的故事。小说以体制内官员鲁萨诺夫住院开始,通过另一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与医院体制的矛盾来推动情节发展,进而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癌症楼的生活画卷。

小说中主要出现的空间场景有癌症楼及其中的病房、楼外小径、流放地等。癌症楼是中心景观,其建筑格局是紧凑压抑的:“窗户上装有铁栅栏,一个房间里排着被褥齐备的床铺。每张床上有一个吓得不知所措的人”。癌症楼的制度严格且强制:院方按时为病人提供定量分配的食品,病人无权知道自己的治疗方案,他们的储物柜被定时检查,他们也不能随意外出或散步;医生和病人从不共享信息,但医生和病人都不得不面对异常拥挤的工作室、病房和楼道。小说中还写到这样一些细节:病房本应安装广播,它被视为文化普及的标志,却不停地播送“非要你了解的新闻和非要你欣赏的音乐”;在楼梯平台上挂起一幅标语“病员们!不要互相谈论你们的疾病!”,红布白字,非常显眼[25]

病房是癌症楼的核心景观,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空间。在癌症楼外,小径和流放地这2个空间意象被作者赋予不同的意象。科斯托格罗托夫散步的小径的氛围是美好的:“对面几栋楼那儿稀疏的路灯和窗户的光线十分柔和。小径上几乎已没有人走动。当后面附近一条铁路上没有隆隆驶过火车的时候,这里就会传来均匀的潺潺流水声——一股湍急的山洞之水在那边楼房后的悬崖下面奔流、飞溅” [25]。流放地的空间意象则更为诗意:“能看到星星,而不是看到被探照灯照亮的夜空,而以后哪怕永远也醒不过来也可以,在炎热消退的时候,沿着草原上的小路走到楚河那儿去,在水较深没到膝盖的地方,坐到沙底上,让两腿顺流而放,就这样久久地坐在那里,动也不动跟对岸的苍鹭竞赛”[25]

1.3 文本解构法

文本解构是对文本的内容、结构进行分析、排列和重组,发掘隐含知识的过程,其哲学基础源自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语言或文本使得解构成为可能,而解构往往是对(话语、强力等)权力的对抗[27]。由此可以看到文本并非“逻辑”的、客观的、绝对的表达,而是作者的创造,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会随着读者所处的时代、知识、情感的不同而焕发出新的意义。解构主义为文本解构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但也很容易陷入过度解释和相对主义的争论,本文无意介入这一问题,而是立足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对《癌症楼》进行拆解。

对《癌症楼》的文学解读大多分析人物和情节,对多层空间及其与权力的作用缺乏关注。从宏观上看,小说中描写的空间场所形成了一种权力关系:以癌症楼为中心,其它为边缘;从微观角度看,空间内的设置、制度也能反映出权力运作的痕迹。这2种空间作用方式反映了癌症楼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增强了作品的象征意蕴和批判内涵。“在文学作品中,社会价值与意识形态是借助包含道德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地理范畴来发挥影响的”[28]。小说如何将复杂宏大的具象空间引申为抽象空间,从而反映空间安排与权力间的交互作用,是本文分析的关键。

2 宏观尺度的空间与权力

文本中对空间的描写是零碎和散乱的,运用文本解构法,通过梳理典型的空间意象,用关系图的形式表达(图1),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癌症楼》中空间结构所呈现出来的权力关系。

图1   《癌症楼》中的空间场所与权力作用

Fig.1   Interactions between space and power in Cancer Ward

按文本聚焦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小说中的空间划分为中心与边缘。处于中心位置的是象征集权政体的癌症楼,权力从这一空间发出,对周围的空间产生作用。首先,权力试图通过禁止病人散步来达到对小径的控制;其次,它是使科斯托格洛托夫遭遇战争、入狱、流放的根本原因,它控制着战场、监狱和流放地;再次,权力对小说另一位主人公鲁萨诺夫起着规训作用,它创造了从属于中心的空间意象。癌症楼外的围墙进一步确立了中心和边缘的对立关系,围墙外的空间意象在文本中并没有过多涉及,它们是小说中的边缘空间,但权力却越过病人无法走出的围墙,渗透到边缘地带,同时也受到来自边缘的反抗。

小说中的空间意象始终与时间和人物相穿插,因而不能忽视这两个因素的隐含意义。从时间尺度看,“现在”无疑是小说描写的重点,文本中突出了受权力制约的、受死亡阴影笼罩的“现在”,而“过去”和“将来”则寄托了作者的浪漫情怀。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小说主人公和各式各样的人物构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与不同尺度空间作用形成一种社会空间。

文本所体现的中心与边缘的对立、时空交错的特点和人物对比关系,构成了权力机制的宏观体系。在微观尺度上,权力与空间的作用也无所不在。

3 微观尺度的空间与权力

3.1 癌症楼内的权力空间尺度及其象征

小说中不同的空间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表1)。癌症楼是故事集中发生的场所,也是权力作用的主要空间。它是一个不自由的地方,处处有着控制,权力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渗入楼内各空间单元和人物。

表1   癌症楼相关的空间单元及其象征意义

Table 1   Each spatial unit and its symbolic meaning in cancer ward

空间单元象征
癌症楼显性与隐性权力作用的中心
病房权力与反抗碰撞的空间
小径远离权力、获得短暂的自由
流放地浪漫化的自由空间

新窗口打开

显性作用方式主要体现在楼内的空间设置、医院管理制度上。国家权力机构将医院建造成上述空间格局显然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病人。医院的管理制度也能表现这一点。从表面上看,病人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和治疗方案完全不知情,医生则凭借专业地位而成为癌症楼的权力发出者;但医生同样处于一种压抑的空间之中,他们要面对异常拥挤的病房和楼道,他们也受到癌症楼及其所代表的普遍意识形态的压制。

《癌症楼》中隐性权力的作用更值得重现。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隐性权力运作的痕迹,因为“越是日常化的权力运作往往越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而实际上这是最有效的方式”[29]。癌症楼日常生活的空间包括平台、诊室以及病房等,它们也是隐性空间权力的发出地。平台上的广播无疑是权力宣传的最好工具,它无处不在又具有强制性,通过声音的散播将意识形态语汇植入空间的各个角落,空间中的人会不自觉地受到广播的影响。权力正是通过这样细微的方式,配合一系列强制制度,将癌症楼里的每一个人纳入它的控制之中。平台上的标语具有更浓厚的规训意味,病人们互相谈论疾病、互相安慰或寻求解决的方法本来是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的,但权力不仅不允许,而且将病人单独化,禁止他们参与治疗,只需无条件接受医院的安排即可。诊室是医生与病人交流的场所,但以“治病”为理由可以堂而皇之对病人实行从身体到精神的控制。

图2   癌症楼内2种权力作用方式

Fig.2   Two interacted modes of power in cancer ward

图2表示了这2种权力作用方式以及癌症楼中的空间场所在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处于中心的平台对于外围的诊室和病房有着规训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单向的,由中心指向边缘。这类似于福柯在分析全景敞视模式中的圆形监狱例子:在这个圆形建筑中,被关押在环形边缘的人是无法互相看见的,只有处于中心瞭望塔的人才可以看到他们[4,30]。在小说中,病人们就像是被关进了这样一座环形监狱中,他们被禁止相互了解和谈论病情,更无法了解自己的治疗措施。权力通过这种机制渗入医院职能,病人会逐渐丧失自主性,成为一个个驯顺的肉体。癌症楼象征了一个极权体制下的国家机器,通过建立审查制度,安装宣传工具等将权力渗透到社会之中,并借助不同尺度的空间单元与规训措施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在这种社会空间内,一方面通过全景敞视模式使个体在进入空间后不自觉地扮演体制安排的角色;另一方面也使得依托空间的权力以隐蔽的方式得以对对象进行有效控制。

3.2 病房的空间意象

病房既是权力进一步作用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反抗得以表达的空间。病房虽小,但社会等级结构严整:除了特权人物鲁萨诺夫和流放者科斯托格洛托夫外,还有工人、年轻人以及少数民族等。病房中的等级结构既是现实社会的缩影(人与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和情感),又在不断地反抗着现实制度(例如奥列格对医院制度的质疑)。病房代表了个体对权力规训的一种反抗:没有人评判对错,不同的话语透露了人物的不同身份和性格,他们的观点在这里交流碰撞,创造了一个远离广播和标语的独特空间。社会空间不断地被社会关系生产出来,它又不断地生产出社会关系[31]。这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体在反抗权力空间的同时,也生产了知识、话语和行动,并创造了新的空间,这印证了列斐伏尔的观点:空间的实践界定了空间,它以空间为其前提条件,同时在辩证互动中改造空间[2]

3.3 楼外空间的意象

除癌症楼之外,散布小径与流放地也同样值得重视。这两个空间与癌症楼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对中心的逃离和反抗。

比较文本中形容不同空间的语言,可以看出作者对小径和流放地的描绘更有人情味,这说明空间类型不仅是纯粹地理意义的划分,也打上了人文主义的烙印。正如迈克·克朗所说,“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含义比简单的地理情感更微妙[28]”。科斯托格洛托夫是一个不自由的个体,但他的不自由并非来自癌症,而是医院。医院剥夺了他的许多自由:散步、独处、仰望星空、休息甚至同女人谈话的权利,当然最重要的是了解和决定自己治疗方案的权利。而这些他可以在楼外小径中幻想,可以在想象中的、偏远的流放地无人干涉地获得。楼内与楼外的对比实则是不自由与自由的对比,受控制与不受控制的对比。如果把前者看作主人公不得不处于的社会空间,那么后者就是自由的想象和精神空间。

从空间比较上来看,散步的小径相对于癌症楼是边缘化的,流放地相对于整个国家更是边缘化的。中心是一个“权力集装器”,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还是一个意识空间,对中心的关注往往是以漠视边缘为前提的[32]。但作者在文本中却赋予边缘更多的关注和美好的愿景,它象征着对“中心”的挑战。作者在文本中不断构建边缘空间来表达对中心权力的反抗,在对流放地的描写中达到了一个顶峰,这个极度边缘化的地方也是最为自由的地方,虽然绝对的个体自由是不存在的,但作者在这里赋予后两种空间完全自由的意义。如果说癌症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空间,那么散步小径和流放地就是游离于此的另一种空间。文本在揭示强大的社会权力空间的同时,也在提示着微茫的自由与希望空间。

4 结论与讨论

空间与权力是新文化地理学的一对主题词。空间政治是许多学科都涉及的论题,但正是地理学的尺度概念和工具使得这一抽象概念能被更好地理解。尺度不仅有宏观与微观、显性与隐性之分,也存在时间、空间与社会交互作用的辩证,通过尺度去切入空间政治无疑是(文化)地理学的优势。空间政治与文本之间紧密联系。《癌症楼》描绘了以癌症楼为中心的权力控制体系,医生和病人不仅服从宏观结构的控制(行动路径和生命轨迹被固定于癌症楼),更受到微观空间中“福柯式”的权力制约(病房设置、管理制度、标语广播等的规训作用),这一控制体系同时也被象征性的反抗空间所挑战(病房中的质疑,楼外小径的美好想象)。文本中的空间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文化地理课题。

在传统研究中,文本往往被视为虚构的或过于主观的,但通过《癌症楼》的文本解构可以看到,文本中的虚拟空间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病人在医院中被强制接受治疗,权力中心则抱着拯救生命的绝对真理掌握所有的资源,以医生为工具,对病人的肉体和精神加以控制。索氏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以所谓崇高目的为外表的社会权力的批判。空间是这种权力游戏的工具,但它同时也规定、驱动了规训与反抗的作用过程。正是这多种空间构成了一个“异托邦”——每一种文化、每一种文明都存在着这样的空间,一方面它与现实场所并存,另一方面又与现实场所相抗辩,不断地重复表象、解释甚至颠覆它[33]

文本的作用在于构建另一种真实的、或更一般化的权力“景观”。以《癌症楼》的小而特殊的空间见极权社会这个大而一般的空间,各个阶层的人物化约为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和引人入胜的故事,从而进行了更生动、具体的呈现和表达。当然文本正如空间的样态与实质一样,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与空间、权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斯·彭茨.格雷格里·雷迪克,罗伯特·豪厄尔.空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1~6.

[本文引用: 1]     

[2]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Oxford:Blackwell,1991.

[本文引用: 2]     

[3] Foucault M.

Of other spaces

[J].Diacritics,1986,16(1):22-27.

[4] 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ment

[M].London:Tavistock,1977.

[本文引用: 2]     

[5] 钱俊希.

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的社会理论:米歇尔·福柯与亨利·列斐伏尔

[J].人文地理,2013,28(2):45~5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率先在法语世界崛起的一股学术思潮,亦是欧洲大陆哲学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对二元对立的结构进行解构,揭示社会结构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二是认为身份认同不是先验的和僵化的,而是在复杂的社会过程中被不断重新定义与再生产的。从这两大基本观点出发,本文对两位法国后结构主义代表学者米歇尔·福柯与亨利·列斐伏尔的哲学理论进行评述与总结,提示后结构主义对空间科学的意义,认为后结构视角在空间科学之中的应用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空间观之上。
[6] 叶超.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J].人文地理,2012,27(5):1~5, 6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理解空间思想的演变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史角度出发,可将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演变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康德从哲学角度第一次系统地界定地理学为专门的空间科学,抬升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赫特纳-哈特向承袭康德的空间观,将空间科学的抽象规定与方志传统的实际历史结合,把地理学研究对象归约为区域。其后,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想出现了四次重大转向,分别是空间几何学、人文空间性、激进的空间、空间的生产;它们体现了人文地理学与数学、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紧密关联与交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现代空间思想某种程度上契合康德空间观,但在哲学理念和侧重点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不同空间认识论都有其价值,价值大小也难以评估,所以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身份问题的争论已趋于淡化,这提示了人文地理空间研究可采取多重面向。哲学和其他学科在为人文地理提供依据和工具,使得人文地理学身份陷入迷离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活力和魅力,这是人文地理学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
[7] Jackson P,

Map of meaning: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M].London:Unwin Hyman,1989.

[本文引用: 1]     

[8] Mitchell D,

Cultural geography: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Oxford:Blackwell,2000.

[9] ()凯·安德森(Kay Anderson)[等],李蕾蕾,张景秋译.

文化地理学手册英)凯·安德森(Kay Anderson)[等],李蕾蕾,张景秋译.文化地理学手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0] Atkinson D,

Cultural geography: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

[M].London:I,2005.

[本文引用: 1]     

[11] Zhu H, Chen X, Qian J.

Cha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in Mainland China:voices from the inside

[J].Social&Cultural Geography,2014,15(3):255-283.

URL      [本文引用: 1]     

[12] 李蕾蕾.

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

[J].人文地理,2005,20(2):77~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2.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在“后现代 地理学”之后蓬勃发展起“新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以及社会科学普遍的“空间转向”之后的学术互动产物,它与地 理学以往的知识遗产包括传统的文化地理学既有联系也存在从研究议题、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差别,是走向批评范式的人文化和理论化的知识体系。本文立 足丰富庞杂的理论文献,全面综述和分析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知识谱系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13] Zhu H, Qian J X, Feng L.

Negotiating place and identity after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J].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2011,12(2):143-158.

https://doi.org/10.1080/14649365.2011.5451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Place identity is a fluid construction that is in a constant dynamics of re-imagination. Changes in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lead individual and groups to re-imagine and rebuild their place-based identity. One major force that causes people's interruption in place identity is the rationalizing spatial process that reduces place into abstract space that is open to re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interruption, reconfirmation and renegotiation of the place-based identity of local residents of the former municipal district of Dongshan, Guangzhou, China, after the official administrative establishment of Dongshan was cancelled by the Guangzhou municipal authority in 2005. Thirty-six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nd it is found that local Dongshan residents' place identity had generally been enhanced, rather than vitiated, after the 2005 change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while discourses about interruptions in their place identity fill up their narratives. Although sensing obvious interruption in place-based identity, local Dongshan residents re-imagined the meanings of the place of Dongshan to build up culturally delimited borders that were conditioned by the name Dongshan, and this re-imagined place-based identity results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renegotiation about what the place of Dongshan is and how their identities are connected to the place.
[14] 蔡晓梅,刘晨,朱竑.

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以中山大学为例

[J].地理科学,2013,33(6):710~717.

URL      Magsci      摘要

以中山大学校友作为调研对象, 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通过深度访谈和绘制校园意象地图2种方法获取原始资料,援引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间性理论,探讨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发现:①大 学具有指示性与评价性怀旧意象,受到大学的客观物质环境、校友不同的个人经历、生活路径、毕业时间和性别等影响;②大学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空间性具有物质 性、权力性和情感性3个维度,即大学的怀旧空间性以物质性为载体,以情感性为主导,同时情感性与权力性彼此冲突与融合,使之成为修复性怀旧空间和反思性怀 旧空间的矛盾统一体。研究验证并补充了以往人文地理学对怀旧及空间研究的相关结论,并对高校校友资源建设和校友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5] 朱竑,钱俊希,吕旭萍.

城市空间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J].地理科学,2012,31(1):18~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身份认同是文化和社会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逐步确定自己在这一社会文化秩序中的个体角色,从而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义。而地方认同则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通过地方的意义来形成对个人或社会群体文化与身份的认同。以地方与身份认同作为主要的研究维度,将广州独特的“艺术村”小洲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空间演变背景下,本地村民与艺术家这两类具有不同文化倾向的社会群体基于地方的身份认同,探索艺术家与村民之间在认同上的冲突、断裂与融合。研究剖析了小洲村艺术家及原村民在社区演变的过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形成与变迁的情况,并分析其认同构建的原因和特征。研究的结果显示,小洲村的本地村民与艺术家的地方认同感在本质上看还处在一个消极的割裂与断层的状态,两个社会群体对于地方意义的感知与认同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的互动与融合。
[16] 叶超,赵媛.

新文化地理及其通俗化路径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2):107~110.

https://doi.org/10.7702/dlydlxxkx201402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文化地理探询文化地理现象的 多重意义,侧重于理论和哲学思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新文化地理相关的问题不断涌现。新文化地理理论往往抽象晦涩,使得中国文化地理研究和教 学中新文化地理内容偏少,因而新文化地理的通俗化变得尤为重要。该文紧扣文化的核心词汇价值观,将之与空间、景观、地方、环境等地理概念紧密联系,通过典 型案例剖析社会问题,引导研究者逐渐入门并产生兴趣。
[17] 叶超,柴彦威.

城市空间的生产方法论探析

[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86~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1.12.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的生产"是新马克思主义 城市学派的核心概念。哈维在发扬"空间的生产"理论并将其用于城市问题研究上具有代表性。其城市空间分析的方法论特点有三:立足于自身问题;自由和富有批 判性;阶级分析和文艺分析相结合。国内案例研究反映出微观与宏观、时间与空间尺度结合的重要性。
[18] 曹诗图,孙天胜,田维瑞.

中国文学的地理分析

[J].人文地理,2003,18(3):82~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3.03.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文学地理的角度阐明了中国文学的地区差异与地域特色,分析了文学与地理之间的多层次关系及环境作用机理,并对文学与地理结合的“环境文学”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中国文学在地理分布上有着南北之分、东西之异、地域之别.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学及其地域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对文学作品创作内容和作者创作灵感的诱发的影响,对文学作品风格与地域特色差异的影响,对文学流派及其地域文学人才的形成以及文学中心分布的影响.认为,地理环境作为生活条件塑造着作家的文化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间接影响文学作品风格是环境影响文学的主要机理.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生态等科学结合,是21世纪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向.
[19] 梁璐.

陕西文学地理分异研究

[J].地理科学,2008,28(1):100~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8.01.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学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用空间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文学。通过对形成现当代陕西文学地域差异 的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研究,探索文学空间分异机制,构建文学地理学相应的理论框架。文学地域差异中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学发展程度和文学风格的差异。 陕西文学发展程度存在地域不平衡,其中地理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以及交通要道、文化交流较多的地区多是文学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自然景观的单调与 繁复除直接影响着文风的质朴与瑰丽外,更多的通过在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有着独特区域特点的经济类型、生活方式,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民风民性等方面曲折地影 响着文学家,进而影响其风格。文学的这种空间分异性使文学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20] 陶礼天. 略论文学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2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69~271.

[本文引用: 1]     

[21] 朱竑,钱俊希,封丹.

空间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6):643~64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0.06.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朝向新人文地理学转型,地理学者对于空间的探求逐步从对经济、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物理性的空间分析,转向对于空间自身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空间的概念逐步被文本化,进而成为地理学学者分析的本底材料。空间被定义为社会、文化以及政治过程的反映。对于空间的分析即可以揭示出深刻的社会过程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演变。本文通过对空间意义与象征性概念的解释,介绍空间意义与象征性,并通过对西方学者实际案例的介绍,进一步理清空间意义与象征性的研究内容以及对于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22] 王兴中,刘永刚.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

[J].人文地理,2007,22(3):1~6, 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欧美发达国家现代人文地理学研 究的方法论已成系统。本文以国外文献与著名人文地理学者论点为依据,以现代人文地理学哲学思潮与衍生的研究方法论为基础,探讨了方法论与衍生的研究方法与 其拓展的研究领域及其动力关系,追索并总结出前沿研究与研究流派脉络,以及探讨不同流派不断延伸的具体研究内容。
[23] 郭辉.

文学空间论域下的文学理论之生成

[J].学术论坛,2012,35(7):185~188, 2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4434.2012.07.0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认识论是文学空间的必要前提和深层结构,历观文学对空间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空间认识范式的变化,文学空间经历了从静态物理空间到精神心理空间再到当下 动态多元空间的历程.在当代空间转向语境下,重审文学与空间认识论的历时关系,从社会文化语境理解文学,再现文学空间,并见出文学与文化之复杂关联,对深 化文学空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文学空间理论构建中,必须避免将“文学空间”缩减为“文本再现空间”以及忽视文本审美纬度而一味趋向大文化研究等研 究取向,多元性、开放性、异质性等必将成为文学空间理论必然的文学空间观.
[24]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上册) [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2.

[本文引用: 1]     

[25] (俄罗斯)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re Solzhenitsyn),姜明河译.癌症楼[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580.

[本文引用: 4]     

[26] 季明举.

索尔仁尼琴与俄罗斯文学传统

[J].外国文学动态,2001,(3):16~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在当代俄罗斯文坛上,索尔仁尼琴(1918—)以其悲剧性的传奇经历和极具轰动性、挑战性的社会小说而享有盛誉。他因此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然而他却不 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而是“普罗米修斯式”的殉道者。这不仅因为他在十一年备受磨难的监禁和流放,二十年寄人篱下的流亡岁月里表现
[27]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张宁译.

书写与差异

[M].北京:三联书店,2001.

[本文引用: 1]     

[28] ()迈克·克朗(Mike Crang).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61~62.

[本文引用: 2]     

[29] 陈蕴茜. 作为现代性象征的中山公园[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40~162.

[本文引用: 1]     

[30]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刘北成,杨远婴译.

规训与惩罚

[M].郑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24.

[本文引用: 1]     

[31] 殷曼楟. 缝隙空间与都市中的社会认同危机[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1~116.

[本文引用: 1]     

[32] 童强. 权力、资本与缝隙空间[C]//陶东风,周宪.《文化研究》第10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93~110.

[本文引用: 1]     

[33] 汪行福.

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

[J].天津社会科学,2009,(3):11~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的阐述和批判为核心,讨论了三个问题:一 是以当代哲学和政治思想的空间理论转向为核心,分析和比较了福柯的空间理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二是以异托邦概念为核心,阐述了福柯空间思想的两 个方面,即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与政治思考方式的变革;三是从当代社会批判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批判了福柯的异托邦理论,指出了它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这一理论只有接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内核和重新进入乌托邦思想的语境,才能克服其片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