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11): 1637-16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5

Orginal Article

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迁移模式、集疏格局与市民化路径

徐姗12, 邓羽23, 王开泳23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 100048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Model, Spatial pattern and Citizenization Path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Xu Shan12, Deng Yu23, Wang Kaiyong23

1.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Beijing 100048,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3.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11-1637-06

通讯作者:  王开泳,博士,副研究员。E-mail:Wangky@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15-12-23

修回日期:  2016-03-25

网络出版日期:  2016-11-1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中国科协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DXB-ZKQN-2016-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78, 7143300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48162)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徐姗(1987-),江苏常州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景观规划研究。E-mail:xushan@chinasus.org

展开

摘要

系统回顾了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变动与集疏格局,包括总体特征与演化趋势,基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属性差异的省际流动人口模式以及基于城市规模的流动人口分布特征,采用趋势分析和马尔科夫链方法预测了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趋势,由此提出了中国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路径与建议如下:人口的跨区域流动重塑着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东部地区应审慎而稳妥地推进市民化;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重点推进省内流动人口的就近市民化;不同地区要制定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地推进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流动人口 ; 城镇化 ; 市民化 ; 省际迁移 ; 中国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and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population policy have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rural labor force which can migrate to the cities when there are no many things can do in the countrysid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it has become a general trend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and citizeniz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discuss the optimal path and promotion idea of citizeniza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accuratel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spatial pattern and differen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In this study, a systematic review o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hange and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migration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trend of floating population; 2) e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model based on 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the attributes and features; 3) floating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city scale; and 4) spatial migration trend has been predicted. Based on these analyze, citizenization path and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s to guide the of population flow according to its classification orderly and form the reasonable layout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Keywords: floating population ; urbanization ; citizenization ;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 China

0

PDF (44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徐姗, 邓羽, 王开泳. 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迁移模式、集疏格局与市民化路径[J]. , 2016, 36(11): 1637-16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5

Xu Shan, Deng Yu, Wang Kaiyong.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Model, Spatial pattern and Citizenization Path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11): 1637-16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5

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革释放了巨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带来了空前的大规模人口流动[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升至2.21亿人(不含城市人户分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6.42%,已整体上成为人口流动性社会[3]。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和浙江省依次为净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5个省市,而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河南省和湖北省依次排在净迁出人口比例的前8位,流动人口具有非常明显的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的空间地理特点,迁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流动人口已形成省内迁移为主、省际迁移为辅的分布特征[4];中国人口依然将向东部沿海集聚,但增长幅度有所放缓[5];中西部人口密度较低,土地、空间及其他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加上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逐渐缩小,人口在中西部部分区域的回归正在加速[6]。流动人口的空间流动与分布格局对中国人口的总体格局与城镇化进程产生根本性影响[7]

流动人口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但由于长期以来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的总体设计缺位和实施延滞,使得中国流动人口仍然面临着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困难,根本上导致了流动人口“回流”和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经济社会连锁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8,9]。因此,为了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10]。流动人口市民化即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旨在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均等地享用政府提供的教育、公共卫生、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11]。保障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各项需求,不仅需要城镇建设基金,还需要提高城市的支撑和服务能力,而由此引发的资源消耗与环境问题引发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最优空间模式的诉求[12,13]

目前,有两亿多流动人口在城镇生活生产。按照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达70%计算,还将有接近3亿“增量”流动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在流动人口市民化趋势不可逆转的背景下,如何让“存量”流动人口均等享用基本公共服务,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实现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全面梳理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集疏格局和省际模式差异,准确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的省际迁移格局与变动态势,从而提出分类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市民化的的政策措施,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1 人口空间迁移的数据来源与预测方法

全国人口第五次和第六次普查数据分别提供了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流动情况。全国尺度的城镇人口与城镇化率的预测来源于联合国人口司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预测成果。六普数据中显示2000~2010 年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人口总数占城镇人口增加总数的35%。根据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总数将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当处于加速城市化阶段时,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将持续增加;当进入城市化的后期,即城镇化率达到80%左右,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相对稳定,此类流动人口将趋近为零。因此,根据中国城镇化率的变化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农村流动人口规模的影响趋势。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链预测省际人口的流动[14],得到对应年份的省际净流动人口矩阵[15]。本文的研究对象涵盖全国省级政区,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2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格局

2.1 中国流动人口的总体特征与演化趋势

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成果来看,农民依然是中国流动人口的组成主体,流动人口规模多达1.53亿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63%。其中,由农村迁至城市、城镇的人口规模分别占流动人口总量的37%和15%,也就是说迁入城市的人口是迁入城镇的2.5倍,这充分表明了农民迁移的地域指向。另外,农村之间迁移规模的份额占到了10%。城镇居民的流动规模相对较小,其中由城镇迁至城市的人口份额最大为7%,城镇之间的人口迁移份额仅为3%,而由城镇反向迁入农村的份额低至1%。与城镇居民流动性相比较,城市居民的人口流动规模显著较强,且主要是城市之间的居民流动,流动人口规模高达5 450万人,其规模占流动人口总量的22%,仅次于农民直接迁至城市的流动人口规模。

从流动人口是否跨省迁移角度来看,中国已经进入省内迁移为主导的模式,农民省内流动占农民流动总规模的58%,城镇居民以及城市居民的流动人口省内份额分别占流动总规模的77%和87%,而且这个比例正在不断增加。以北京为例,2000年和2010年北京市与其他省市区的流动人口省际净迁移流量关系,2000年北京市内的人口迁移总量为161.93万人,至2010年,人口流动量倍增到320.30万人。作为直辖市的市内迁移规模都如此迅猛增长,其他省区的省内迁移主导模式将更为显著。

2.2 基于迁出地和迁入地属性的省际流动人口模式

农民、尤其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是中国流动人口的主体,其次是城际之间的人口流动。但是,由于中国省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政策差异较大,根据各省迁入人口的城乡属性和迁移范畴,出现了不同的流动人口模式(表1)。以城市为主的流动人口模式中,流动人口常住地为城市的比例高达65%,而城镇的比例却低于20%。其中,结合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城乡属性与区域范畴,又可将其划分为省际农民和省内城际并重的流动模式(份额均在30%~60% 之间),省内农民和省内城际并重的流动模式(份额均在30%~60% 之间)以及省际农民流动模式(份额超过60%)。在以城市为主、城镇为辅的流动人口模式中,流动人口常住地为城市的比例则小于65%,而城镇的比例就高于20%,同理可将其细分为省内农民和省内城际并重的流动模式(份额均在30%~60% 之间),省际农民流动模式(份额超过60%)以及省内农民流动模式(份额超过60%)。

模式I包括了中国沿海三大直辖市以及江苏省,流动人口的主体由跨省农民工以及省市内部的城市居民迁移组成。模式II的省份是东北的辽宁和吉林,东部的山东与海南,以及中西部的湖北和重庆,流动人口的迁出迁入地均在本省市内。模式III由广东和福建组成,省际农民迁入规模占总流动人口的60%以上,是典型的省际劳务输入目的地。模式IV由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组成,是中国主要的人口迁出地,故省区内部的流动人口均源于本省。模式V包括了浙江、西藏和新疆,浙江与模式III中的广东、福建相似,是中国流动人口迁入大省,只是由于小城镇流动人口吸纳能力的差异导致了模式差异。西藏和新疆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支援的重点区域,省际农民为主导的模式源于政策倾向。模式VI由贵州和云南组成,省内农民迁移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

表1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的划分标准与模式

Table 1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and model of inter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区域类型划分标准模式类型模式省份
常住地为市的
比例(%)
常住地为镇的
比例(%)
户籍所在地
比例(%)
以市为主导>65<2030~60省际农民、省内城际I北京、天津、上海、江苏
30~60省内农民、省内城际II山东、湖北、海南、重庆、辽宁、吉林
>60省际农民III广东、福建
以市为主、
以镇为辅
<65>2030~60省内农民、省内城际IV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甘肃、黑龙江、青海、宁夏
>60省际农民V浙江、西藏、新疆a
>60省内农民VI贵州、云南

注:a新疆户籍所在地为乡村的比例为55%,但考虑到其巨量的省际占比(72%),将其归为以省际农民为主导的类别。

新窗口打开

2.3 基于城市规模的流动人口分布特征

从流动人口的迁入目的地来看,具有显著的大城市指向(图1)。根据中国新近颁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城镇分类标准,可将城镇分为500万以上特大城市、300~500万大城市、100~300万大城市、50~100万中城市、50万以下小城市和县城。图2所示,展示了分省各类城镇数量及其流入人口规模示意图。中国特大城市分别是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和东莞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城市,以及武汉、南京、杭州、沈阳、成都和西安,共14座,数量极少,但迁入人口规模占本省份额极大。300~500万大城市(A类大城市)和100~300万大城市(B类大城市)分别有12座和55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且有部分中西部省会城市入围。与特大城市相似,也存在城市数量少、流动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中等城市虽有135座,但流动人口吸纳规模有限。数量众多的小城市(417座)和县城(1 633座)的流动人口集聚能力显著不足。

图1   分省各类城镇数量及其流入人口规模

Fig.1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kinds of cities and their inflow of population scale of inter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3 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趋势

根据省际流动人口空间迁移的预测方法[15],预测了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的迁移总量变化(图2)。总体看来,省际各年份人口净迁移的方向依然保持一致。2020年与2010年相较,省际净迁移人口的绝对值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2030年,当城镇化率达到70%以后,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全国层面的省际人口流动则趋近平衡状态,省际迁移人口的绝对值几近为零。在净迁入省份中,浙江的新增累积流动人口高达2 490万,占全部流动人口总量的33%,其流动人口吸纳总量呈绝对领先地位。随后分别是广东、上海、北京的新增累积流动人口分别为1 547万、1 435万、921万,占全部流动人口总量的比率分别为20%、19%、12%。其次是江苏、天津和福建,流动人口占比均小于10%。在净迁出省份中,河南和安徽的新增累积流动人口为2 151万和1 693万,是净迁出人口总量最大的两个省份。湖北、湖南和贵州等省份的流动人口占比在2%与8%之间。这些净迁出省份基本都位于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它们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且农村劳动力富余,由此带来了巨量的人口迁出规模。大部西北和西南省份的新增流动人口占比位于区间1%~-1%,属于流动人口不活跃区。

4 结论与市民化路径的思考

4.1 结论

农民依然是中国流动人口的组成主体,城市居民的人口流动规模仅次于农民直接迁至城市的流动人口规模。受由于中国省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政策差异较大,根据各省迁入人口的城乡属性和迁移范畴,出现了不同的流动人口模式。从流动人口的迁入目的地来看,具有显著的大城市指向,中小城市流动人口集聚能力显著不足。当前,中国已经步入省内流动为主、省际流动为辅的人口流动新阶段[16],省际净迁移人口的绝对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入总量依然过大。至2030年,全国层面的省际人口流动则趋近平衡状态,省际迁移人口的绝对值几近为零。

4.2 市民化路径的思考

1) 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应积极吸引流动人口在各级城市和小城镇集中,适度限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民化步伐,稳步壮大中小城市规模,推进城市群的城镇体系建设;对于东部流动人口已经过度集聚、资源环境压力严峻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必须严格控制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和膨胀,制定高门槛和严格的落户政策,谨慎应对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同时应该加速区域一体化进程, 重视周边区域的发展,将流动人口分流到新城和周边区域, 减轻核心城市的人口压力。另一方面,新城和周边中小城市要主动承担中心城市的功能疏解与人口产业转移,稳步吸纳从特大城市中经疏解的人口,稳步推进市民化进程,形成充满活力、分工有序、功能互补、等级合理的城市群,成为支撑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载体。

2)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重点推进省内流动人口的就近市民化。在中西部务工的流动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已经占到全国总量的近四成,且随着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就业[17]。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下,未来中西部地区要吸纳1亿人实现就地市民化。由此,流动人口市民化的空间选择也要受到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体功能区划的约束和引导,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今后承载市民化的主要地区集中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部分区域,主要包括以省会为中心的城市群、部分地级市和县城。因此,中西部地区需要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地推进市民化进程,积极吸引流动人口到发展条件较好的都市区、城市群、产业集聚带集中, 不断壮大大城市的人口规模。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部分条件较好的县城,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在吸引到其他省市的流动人口回县城创业就业的同时,鼓励农村人口实现人口的“就近化”进城进镇和市民化,吸引本县市内的人口到县城就业居住,稳步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就近市民化进程。

图2   中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预测(2010~2030年)

Fig.2   The total amount prediction of spatial migration of inter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3) 不同地区要制定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地推进市民化进程。由于中国省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政策安排差异较大,根据各省迁入人口的城乡属性和迁移范畴,可以制定不同的流动人口落户政策以及财政支持。根据各省的流动人口的特点和规模,制定适合本地的重点各异的市民化政策,尤其是市民化成本分类分担机制和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力度上,必须充分考虑流动人口的规模和类型。对于省内农民流动和迁移为主导的省份,可以在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以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置换城镇住房,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或住房安置,推动农民居住向县城、中心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让农民换房进城(镇)。省际流动人口为主导的省份,可以争取国家跨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项财政转移支付,用于(部分)解决跨省农业转移人口在迁入地生活工作的各项成本。对于城际之间居民流动,应该打破跨地区、跨部门尤其是不同身份(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劳动力的流动阻隔,达成不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统一和水平的均衡[18]。只有采取各有侧重的政策和保障措施,才能有序引导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健康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2] 段成荣, 杨舸.

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

[J].人口研究, 2009, 33(6): 1-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Duan Chengrong, Yang Ge.

Trends in destination distributio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Research, 2009, 33(6): 1-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1982年以来的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本文从区域、省份、城市等层面分析了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变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从区域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向东部地区集中,越来越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集中;从省级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省份,前5个流动人口最多的省(市、区)吸纳了全国一半的流动人口;从城市层面来说,流动人口越来越集中流向少数城市,表现出突出的极化现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正在形成一个由35个左右城市构成的沿海城市带,它们吸收了全国半数以上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流入地分布的这种集中趋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此乃制定与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和前提。
[3] 刘盛和, 邓羽, 胡章.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J]. 地理学报, 2010, 65(10): 1187-1197.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1-0827-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p>

[Liu Shenghe, Deng Yu, Hu Zhang.

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ca, 2010, 65(10): 1187-1197.]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1-0827-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影响日趋深远,各级政府在制订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区域与城市规划等各类重大决策时,亟需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域类型。本文在综合比较现有流动人口地域类型划分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型指标及其修正方法,并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区县的流动人口数据,运用以上多种划分方法实证研制出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多种划分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 综合考虑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的复合指标法,可以同时测度区域流动人口的方向性与活跃度,兼具以上两种单一性指标法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能清晰地分辨出区域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规模均比较大的平衡型活跃区这种独特类型,具有显著的优势。② 进一步考虑份额指标的修正型复合指标法,能有效地消除因区域人口总量过小或过大而导致流动人口活跃度被高估或低估的偏差,划分结果更加符合实际。③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自然环境、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关系密切。中国各类流动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位处第三阶梯和大于800 mm等降雨线的东部季风区,其人口密度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p>
[4] 王桂新, 潘泽瀚.

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28(3): 4-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已形成省内为主、省际为辅的分布特征,省内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入地主要分布在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省份,迁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出分布较为分散,而迁入分布较为集中,省内流动人口多的省份省际迁移人口也会较多。这些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省内人口迁移主要受人口规模因素的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则主要受迁入省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迁出省的人口规模,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Wang Guixin, Pan Zeha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Evidence from year 201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3, 28(3): 4-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已形成省内为主、省际为辅的分布特征,省内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入地主要分布在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省份,迁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出分布较为分散,而迁入分布较为集中,省内流动人口多的省份省际迁移人口也会较多。这些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省内人口迁移主要受人口规模因素的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则主要受迁入省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迁出省的人口规模,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5] 曾明星, 吴瑞君, 张善余,

中国人口再分布新形势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研究——基于“六普”数据的分析

[J]. 人口学刊, 2013, 35(5): 15-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29X.2013.05.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产业结构急剧变动,人口空间格局出现了深刻的调整。总体上,区域人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空间格局向“多中心聚集”方向发展。在省际迁移中,广东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改变,人口迁移重心已由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及其他地区,但东部地区仍然是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同时人口在中、西部部分区域的回归正在加速。在此期间,人口迁移原因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因素逐渐增强,迁移流向更为复杂。因此,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地对人口再分布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Zeng Mingxing, Wu Ruijun, Zhang Shanyu.

Research on new situation of Chinese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its socio-economic effe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sixth census data.

Population Journal, 2013, 35(5): 15-2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29X.2013.05.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产业结构急剧变动,人口空间格局出现了深刻的调整。总体上,区域人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空间格局向“多中心聚集”方向发展。在省际迁移中,广东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改变,人口迁移重心已由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及其他地区,但东部地区仍然是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同时人口在中、西部部分区域的回归正在加速。在此期间,人口迁移原因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因素逐渐增强,迁移流向更为复杂。因此,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地对人口再分布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6] 田成诗, 柴思露.

人口分布的相对变化对我国地区间收入趋同的影响研究

[J]. 统计研究, 2012, (6): 2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565.2012.06.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分布的相对变化对我国地区间收入趋同的影响。修正后的β-趋 同分析结果显示,1978-2010年,我国地区间总收入和人均收入都表现为趋同模式,但人均收入的趋同速度比总收入趋同速度大约快16%。为了考察这一 趋同速度上的差异,我们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了人口分布的相对变化对地区人均收入趋同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人均收入趋同与人口分布的相对 变化有显著关系。

[Tian Chengshi, Chai Silu.

Impact of Relative Population Change on Regional Income Convergence.

Statistical Research, 2012, (6): 2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565.2012.06.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分布的相对变化对我国地区间收入趋同的影响。修正后的β-趋 同分析结果显示,1978-2010年,我国地区间总收入和人均收入都表现为趋同模式,但人均收入的趋同速度比总收入趋同速度大约快16%。为了考察这一 趋同速度上的差异,我们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了人口分布的相对变化对地区人均收入趋同过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区间人均收入趋同与人口分布的相对 变化有显著关系。
[7] 林李月, 朱宇.

流动人口初次流动的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

[J].地理科学, 2014,34(5): 539-54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福建省近3 000 名流动人口的流动史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差异视角对其初次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初次流动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选择集聚特征,其个体的空间类型选择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本的遴选效应和家庭决策的结果,同时社会网络、制度背景和社区环境也对其空间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相对于男性流动人口,女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集聚特征更为明显,且其空间类型选择更加受到家庭的羁绊和制度的约束。</p>

[Lin Liyue, Zhu Yu.

The Choices of the Destination The Choices of the Destination’ s Spatial Types i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Spatial Types in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First-time Migration and Their Determinants: Case Studies of Fujian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34(5): 539-54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利用福建省近3 000 名流动人口的流动史数据,采用多项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从社会性别差异视角对其初次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类型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初次流动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选择集聚特征,其个体的空间类型选择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本的遴选效应和家庭决策的结果,同时社会网络、制度背景和社区环境也对其空间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此外,相对于男性流动人口,女性流动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集聚特征更为明显,且其空间类型选择更加受到家庭的羁绊和制度的约束。</p>
[8] Christian Dustraann, Yoram Weiss.Return Migration: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K[M]. Lond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2007.

[本文引用: 1]     

[9] Nicola F,

S Matthias. Who Stays, Who Goes, Who Returns East-West Migration within Germany since Reunification

[J]. 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09, 17(4): 703-738.

https://doi.org/10.1111/j.1468-0351.2009.00373.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We study the determinants of East–West migration within Germany during the period 1990–2006, using administrative data, the German Microcensus and the 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 We find that in addition to income prospects and employment status, two well-known determinants of migrati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migration decision. Men and women move from East to West in proportionate numbers, but among individuals who lived in the East in 1989 women are more likely to migrate. The migrant body in the second wave of migration, starting in the late 1990s, is increasingly composed of young, educated people. By focusing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migrants, we find that older and single individuals are more likely to return East than stay permanently in the West, compared with younger and married individuals. Finally,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permanent migrant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a move, while that of temporary migrants remains essentially flat.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

2014 .

URL      [本文引用: 1]     

[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

.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ning, 2014-2020. 2014.]

URL      [本文引用: 1]     

[1] 蔡昉.

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

[J].中国人口科学, 2007, 21(2):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881.2007.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改革之后,坚持认为中 国农村仍然有高比例、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已经成为缺乏经验证据的教条,且妨碍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采取直接观察农村劳动力加 总数量、年龄结构和就业分布的方法,估算出目前农村只有不到1.2亿剩余劳动力,剩余比例是23.5%,其中一半超过40岁.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劳 动力出现短缺的新情况下,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该加快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清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

[Cai Fang.

The Myth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Rural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2007, 21(2): 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881.2007.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经历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成功的经济改革之后,坚持认为中 国农村仍然有高比例、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已经成为缺乏经验证据的教条,且妨碍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采取直接观察农村劳动力加 总数量、年龄结构和就业分布的方法,估算出目前农村只有不到1.2亿剩余劳动力,剩余比例是23.5%,其中一半超过40岁.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劳 动力出现短缺的新情况下,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该加快户籍制度及其相关制度的改革,清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
[11] 申兵.

“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成本测算及其分担机制构建: 以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宁波市为案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19(1): 8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2.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宁波市为案例,对“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及其家属市民化的成本进行了测算.测算表明,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与本市户籍居民同水平的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改善住房条件等公共服务,人均需投入13507.4~25507.4元.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政府间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分担机制,中央政府重点加强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的支持,企业主要在农民工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住房条件改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Shen Bing.

Cost estimation and cost sharing mechanism for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twelf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a case study for the major inflowing area of Ningbo.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2,19(1): 86-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2.0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宁波市为案例,对“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及其家属市民化的成本进行了测算.测算表明,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与本市户籍居民同水平的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改善住房条件等公共服务,人均需投入13507.4~25507.4元.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政府间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分担机制,中央政府重点加强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的支持,企业主要在农民工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住房条件改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2] 辜胜阻, 李洪斌, 曹誉波.

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原则与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城镇化新政

[J].江海学刊, 2014, (1): 79-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56X.2014.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谋划。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着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人如何市民化"、"地怎样使用"、"钱从哪里来"、"空间怎样布局"、"城镇如何建设和管理"、"房如何有效调节"。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人为核心,正确选择改革路径,统筹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房地产管理改革。

[Gu Shengzu, Li Hongbin, Cao Yubo.

Principles and Route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Reform: New Deal of Urbanization in 3rd Plenary Session of 18th CPCCC.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2014, (1): 79-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56X.2014.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谋划。当前我国城镇化面临着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人如何市民化"、"地怎样使用"、"钱从哪里来"、"空间怎样布局"、"城镇如何建设和管理"、"房如何有效调节"。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以人为核心,正确选择改革路径,统筹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市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房地产管理改革。
[13] 樊杰, 李平星.

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

[J].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1) :57-66.

https://doi.org/10.11867/j.issn.1001-8166.2011.01.005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未来的两大发展趋势。以往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预测大都是从工业化层面出发,忽略了城市化过程导致的生活能源消费的巨大增量。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提升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立足城市化进程,保障人均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空间是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基础。从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态势出发,提出了城市化率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贫困人口脱贫等3个核心问题,并就这3个领域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未来可能导致的能源消费增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生活能源消费都有大量增长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生产能源消费和生活能源消费两大分类为主体的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未来(2010&mdash;2050年)生产领域能源消费存在减缓增长甚至趋于稳定的态势,但是由于生活能源的急剧增长,总能源消费量仍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很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下降的可能。由于碳排放同能源消费密切相关,因而近期难以依赖能源消费量的下降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最后指出,我国一方面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走低碳经济之路;另一方面,在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的碳减排及排放空间谈判问题上,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以数据说话,争取最大利益。</p>

[Fan Jie, Li Pingxing.

Analysis on the futur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carbon emission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urbanization.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1, 26(1): 57-65. ]

https://doi.org/10.11867/j.issn.1001-8166.2011.01.005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未来的两大发展趋势。以往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预测大都是从工业化层面出发,忽略了城市化过程导致的生活能源消费的巨大增量。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提升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立足城市化进程,保障人均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空间是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基础。从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态势出发,提出了城市化率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贫困人口脱贫等3个核心问题,并就这3个领域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未来可能导致的能源消费增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生活能源消费都有大量增长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生产能源消费和生活能源消费两大分类为主体的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未来(2010&mdash;2050年)生产领域能源消费存在减缓增长甚至趋于稳定的态势,但是由于生活能源的急剧增长,总能源消费量仍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很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下降的可能。由于碳排放同能源消费密切相关,因而近期难以依赖能源消费量的下降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最后指出,我国一方面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走低碳经济之路;另一方面,在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的碳减排及排放空间谈判问题上,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以数据说话,争取最大利益。</p>
[14]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

[J]. 人口研究, 2007, 31(5):9-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7.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Cai Jianming, Wang Guoxia, Yang Zhenshan.

Future tren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Research, 2007, 31(5): 9-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7.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15] 邓羽, 刘盛和, 蔡建明, .

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方法与实证

[J]. 地理学报, 2014, 69(10): 1473-148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0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中国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过程,2011 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6.91 亿人,城镇化率攀升至51.27%.按2030 年城镇化水平到70%计算,还将有接近3 亿人口从农村流动至城市.与此同时,由于总生育率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正在减少,&ldquo;单独二胎&rdquo;政策即是国家对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调整.由此可见,对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中国而言,人口自然增长与空间迁移正在且必将持续重塑人口空间格局,因而科学地认识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和空间迁移的区域差异、准确地把握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趋势,对于科学编制城镇化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空间规划和制订流动人口、区域协作等各项空间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自上而下的人口预测方法,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空间迁移两种影响因素,着重对一级单元(全国) 和次级单元(省级) 在2010-2050 年间的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进一步研判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的发展情景和演化特征:从各省人口密度变化来看,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密度继续保持了东部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总体格局.东部省份中上海、北京、天津及江苏的人口密度始终保持在一至四位,最末三位依次是新疆、青海和西藏.根据本文提出的省际人口变化强度及其主导类型的测算指标和量化结果,可将中国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净迁入主导型、净迁出主导型、自然增长主导型)、人口低速变化区(净迁入型、净迁出型) 以及人口平稳区.净迁入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将吸纳99%的未来新增流动人口,其中上海、北京、浙江至2030 年时人口密度达到顶峰,而广东的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到2035 年;净迁出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包括河南、安徽、重庆、湖北,75%的新增流动人口将由此类型区域迁出;辽宁和山东同属于自然增长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其新增流动人口比重极小,由人口自然增长变化主导区域的人口快速变化态势.在低速变化区中,除福建和海南作为少有的流动人口净迁入型省份,其余省份人口密度不断降低则缘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和逐渐走低的生育率;大部西北和西南省份属于人口平稳区,其人口密度呈现出稳中有减的态势,人口密度平均值大多在100人/km<sup>2</sup>以下.

[Deng Yu, Liu Shenghe,

Cai Jianming et al. Spatial pattern and its evolution of Chinese provincial popul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10): 1473-148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0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中国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城镇化过程,2011 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6.91 亿人,城镇化率攀升至51.27%.按2030 年城镇化水平到70%计算,还将有接近3 亿人口从农村流动至城市.与此同时,由于总生育率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正在减少,&ldquo;单独二胎&rdquo;政策即是国家对人口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调整.由此可见,对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中国而言,人口自然增长与空间迁移正在且必将持续重塑人口空间格局,因而科学地认识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和空间迁移的区域差异、准确地把握人口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趋势,对于科学编制城镇化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各类空间规划和制订流动人口、区域协作等各项空间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自上而下的人口预测方法,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空间迁移两种影响因素,着重对一级单元(全国) 和次级单元(省级) 在2010-2050 年间的人口总量进行预测,并进一步研判我国人口空间格局的发展情景和演化特征:从各省人口密度变化来看,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密度继续保持了东部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总体格局.东部省份中上海、北京、天津及江苏的人口密度始终保持在一至四位,最末三位依次是新疆、青海和西藏.根据本文提出的省际人口变化强度及其主导类型的测算指标和量化结果,可将中国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净迁入主导型、净迁出主导型、自然增长主导型)、人口低速变化区(净迁入型、净迁出型) 以及人口平稳区.净迁入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将吸纳99%的未来新增流动人口,其中上海、北京、浙江至2030 年时人口密度达到顶峰,而广东的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到2035 年;净迁出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包括河南、安徽、重庆、湖北,75%的新增流动人口将由此类型区域迁出;辽宁和山东同属于自然增长主导型人口快速变化区,其新增流动人口比重极小,由人口自然增长变化主导区域的人口快速变化态势.在低速变化区中,除福建和海南作为少有的流动人口净迁入型省份,其余省份人口密度不断降低则缘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和逐渐走低的生育率;大部西北和西南省份属于人口平稳区,其人口密度呈现出稳中有减的态势,人口密度平均值大多在100人/km<sup>2</sup>以下.
[16] 王桂新, 潘泽瀚.

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3): 4-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已形成省内为主、省际为辅的分布特征,省内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入地主要分布在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省份,迁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出分布较为分散,而迁入分布较为集中,省内流动人口多的省份省际迁移人口也会较多。这些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省内人口迁移主要受人口规模因素的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则主要受迁入省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迁出省的人口规模,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Wang Guixin, Pan Zehan.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Evidence from year 2010 population census of China.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3, (3): 4-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流动人口已形成省内为主、省际为辅的分布特征,省内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入地主要分布在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省份,迁出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人口大省,省际流动人口的迁出分布较为分散,而迁入分布较为集中,省内流动人口多的省份省际迁移人口也会较多。这些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省内人口迁移主要受人口规模因素的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则主要受迁入省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迁出省的人口规模,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17] 单菁菁.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回顾、评析与展望

[J].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1):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4.01.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内涵、现状问题、制约因素、发展路径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实践有所借鉴。

[Shan Jingjing.

Research Summary on Citizeniz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eview, Comment and Prospect.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4, 21(1): 18-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4.01.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内涵、现状问题、制约因素、发展路径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期对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社会实践有所借鉴。
[18] 韩俊.

农民工市民化与公共服务制度创新

[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9-2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Han Jun.

Workers’ citizenization and innovative system reform in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forms, 2012, (11):19-2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需要加快建立健全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