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7 , 37 (11): 1659-166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11.007

Orginal Article

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

徐维祥, 张凌燕, 刘程军, 杨蕾, 黄明均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Urban Func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107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Xu Weixiang, Zhang Lingyan, Liu Chengjun, Yang Lei, Huang Mingjun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China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11-1659-09

收稿日期: 2017-02-14

修回日期:  2017-04-18

网络出版日期:  2017-11-20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3243,71473224)、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项目(2013GH010)、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2016R403067)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徐维祥(1963-),男,浙江东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与空间计量研究。E-mail:xwq02@163.com

展开

摘要

利用区位熵、耦合协调模型、趋势面分析、引力模型等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空间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2004~2014年,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三大连绵较高协调集聚区,长江经济带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趋势;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格局比较稳定,长三角城市群是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优势集聚区;长江下游地区空间联系的网络密度与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远高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并且逐渐形成由以长三角为核心城市圈,牵引长江中上游城市多极化发展的网络结构。

关键词: 城市功能 ; 区域创新 ; 耦合协调 ; 空间联系 ; 长江经济带

Abstract

Using the location entropy, coupled coordination model, trend surface analysis and gravity model to calculate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ity func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spatial linkag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conclusions are arrived as follows: 1) in 2004-2014,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city unit, gradually form three continuous gathering area. The overall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shows the spatial trend of "lower middle and upper middle reach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2)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maximum gravitational line of the spatial linkages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gglomeration is an important and gathering area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3) The complex degree of network dens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spatial linkages in the lower reach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gradually form a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core city circle,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polariz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Keywords: urban function ; regional innovation ;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 spatial relation ;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0

PDF (329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徐维祥, 张凌燕, 刘程军, 杨蕾, 黄明均. 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J]. 地理科学, 2017, 37(11): 1659-166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11.007

Xu Weixiang, Zhang Lingyan, Liu Chengjun, Yang Lei, Huang Mingjun.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Urban Func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107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11): 1659-166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11.007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纵深演化,科技创新的区域化特色越来越明显,创新驱动的城市功能优化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选择[1]。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城市功能迭代更新与持续升级,表现出了城市多样性拓宽而专业性的深化。城市功能一定程度上是指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布局和社会劳动的分工[2],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推动的生产中心,变化为后工业社会以信息为主的服务中心,再到知识经济下的创新中心,反映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的过程[3]。随着国家对北京首都功能再定位,要求将部分非首都城市功能疏解出去,出现了城市功能障碍、产业转移限制等一系列的问题[4,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6~9]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内容,其内部的空间活动均是整合提升与彼此关联的。目前已有学者对区域活动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关系,即城市功能与创新活动的耦合协调进行了一定的研究[10~15]。空间的集聚效应对于城市功能的演化起着关键的作用[10],集聚带动人口进行合理的空间选择,有利于产业从均质空间中分化出来,通过持续扩张进而形成一定的功能空间[11]。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区域的发展,尤其是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与高效的信息交流机制,聚集了优秀的创新人才,这均为创新的生成营造了肥沃的土壤[12]。同时,区域创新的不断涌现,为培育城市的优势功能,更新和淘汰功能不足等方面,注入了新鲜活力[13]。目前,还鲜有研究对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虽有学者基于城市功能对创新城市空间体系进行了分析[14,15],探讨了城市功能与创新系统发展的理论机制,但也仅停留在指标测度及简单评价方面,深入挖掘两者之间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等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

其中,区域空间联系研究通常采用引力模型来衡量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已成为研究城市的演化格局和空间网络的主要形式之一[16~18]。以地理空间视角探讨网络联系,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影响,主要涉及经济网络结构[19]、中心镇质量[20]、公路交通[21]等。由此可见,上述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探索发现,针对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展开。同时,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阵地[22],总体区域差异较大,故选取该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将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置于同一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并借助空间联系探讨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空间形态。

因此,本研究拟理论阐述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关联机理,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测度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情况,并进一步探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整体空间格局,最后基于ArcGIS软件构建引力模型对其空间联系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良性互动发展提供实证支撑,为各级政府推进创新驱动的城市功能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耦合机理

在城市经济学中,城市的形成发展是由各种经济活动不断集聚扩散的过程,集聚效应是城市功能空间演化中重要的作用机制,随着专业化功能的扩张,技术创新体系、创新资源配置、创新文化生成、创新主体集聚等要素有效带动区域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域创新的活跃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抓手,创新活动的不断开展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基础,而城市功能正是以一定的产业形态为依托,不断优胜劣汰而形成的分工深化,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资源要素进行双向循环流动,在动态反馈过程中,使两者互相影响,实现耦合协调发展。因此,把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动态互动关系,定义为城市功能-区域创新耦合(图1)。

图1   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关联

Fig.1   Relevance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urban func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1.1 城市功能促进区域创新

1) 城市功能有利于区域创新的聚合

城市功能是在城市的形成过程中集中体现出区域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两种效应的,这两者是实现城市功能和区域创新的基础和动力。城市功能具有空间专业化和关联功能集中的特征,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会聚集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在某一区域内共同运作与发展,快速提升了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此外,城市功能在演化的过程中势必会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等,这均会有效地降低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障碍,促进知识的交流与传递,也为区域创新文化的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城市功能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扩散

随着城市经济地不断发展,城市功能持续地演化,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某一城市功能转变的同时,将有效带动周边城市功能一起转变,伴随着的创新资源也会在区域间有效地流动。而长江经济带涵盖众多城市及城市群,极易使创新资源从核心区往腹地区及大都市中心向城市间外围区扩散,有利于培养一个开放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协同网络,为区域创新夯实基础。由此可见,城市功能不仅促进区域创新的聚合,还能有利于区域创新地有效扩散。

1.2 区域创新优化城市功能

1) 区域创新为城市功能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区域创新的推进是人口、社会、环境等要素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是城市功能从生活居住型向服务创新型转变的重要动力。科技和教育投入的增加,必将会促进生产要素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流动,同时所带来的科技成果的改革,也将会推动更多的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催化社会的技术进步,为产业的分工深化奠定基础。因此,区域创新会加速城市要素资源的有效流动与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城市功能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2) 区域创新是提升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只能带来短期经济产出水平的提高,只有技术进步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而技术进步正是依赖于区域创新所生成的[7]。可见,区域创新可以极大地扩张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培育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力,加快产业结构创新升级,有利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实质而言,提升城镇的综合竞争能力应当从培育创新能力着手,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

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指标选取

研究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分析,需要对两者进行定量的测度,但目前学术界还尚未有统一的观点。针对城市功能,一个城市可以具有多种城市功能,大多分为主导功能和一般功能两类,各种功能之间相互作用和制约,共同构成城市功能的综合体[2~4,23]。由于城市功能的分类较为广泛,本研究主要考虑城市服务功能的专业化程度,通过测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24]的区位熵来反应区域城市功能的水平。针对区域创新,用以反应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有很多,如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以及科研经费和人员投入等,其中专利授权量是可以较为直接客观地反映城市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许多学者在研究时均采用专利授权量作为衡量城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11,25,26]。因此,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分别选取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和专利授权量作为测度城市功能和区域创新的指标数据。

2.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以其9省2市共计107个城市为研究单位,对2004~2014年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情况进行测度与实证分析。原始数据来源于2005~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7]以及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科技统计信息网,其中,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类比类推等方法预测得到。

市域行政边界数据来自于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直辖市地图集的政区图,扫描高精度配准之后在ArcGIS10.2软件中矢量化处理,并对调整的行政区划进行分割合并处理,以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以此为基础,将长江经济带交通路网图进行矢量化配准并完善,形成道路交通网络图。再利用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进行可达性分析,确定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之间的时间成本距离,构成时间成本距离矩阵[19],为测算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关联强度提供数据基础。

2.3 研究方法

2.3.1 区位熵

区位熵常用来反映区域内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在本研究中通过测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来反应城市功能的整体水平。其具体表达式[28]为:

LQij=EijEiEjE(1)

式中,LQijj地区i产业在长江经济带的区位熵。Eiji城市j产业的就业人数,Eii城市的总就业人数,Ejj产业的总就业人数,E是长江经济带的总就业人数。

2.3.2 耦合协调模型

为了探讨城市功能和区域创新的耦合关系,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coupling)模型[29],构建了耦合评价模型如下:

C=U1×U2/[U1+U2×U1+U2]12(2)

式中,C是两者的耦合度,U1U2分别为两个系统的单一指标。但在此模型中,当两个系统的水平都较低时也会产生较高的耦合度,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进而引入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更加客观合理地评价两者的协调互动情况,其具体表达式[29]如下:

D=C×T,T=αU1+γU2(3)

式中,D是两者的耦合协调度,T为两系统的协调指数。在此耦合协调过程中,本研究认为两者是承担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权重αγ均为0.5。

2.3.3 趋势面分析

趋势面分析是用光滑的数学曲面模拟观测值在空间上的地理分布,从而表示其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利用趋势面分析来探索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总体格局分异趋势,假设Ni(xi,yi)为城市i的耦合协调度,(xi,yi)为平面空间坐标,Si(xi,yi)表示为趋势函数,则计算公式[30]如下:

Ni(xi,yi)=Si(xi,yi)+εi(4)

Sixi,yi=β0+β1x+β2y+β3x2+β4y2+β5xy (5)

式中, εi为干扰项,β0为常数项,β1~β5为系数。

2.3.4 空间联系引力模型

城市空间联系强度,是用以衡量城市之间对于耦合协调度相互作用量的指标,以此来反应城市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以及周围区域对该城市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31]。而引力模型作为分析和预测空间相互作用能力的数学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由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在充分考虑现实交通因素下,利用空间可达性分析确定长江经济带城市间的时间成本距离。本研究将距离衰减系数确定为2,得到引力模型[32]如下:

Rij=K×Ei×EjTij2(6)

式中,Rijij两个城市间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联系强度;EiEj分别是ij的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度;Tij是通过空间可达性分析得到的时间成本距离;K是引力常数,一般为1。

对于任意城市i,存在与其空间联系量值最大的城市Gimax,即最大引力城市,将该城市与其对应的Gimax联结,即得最大引力线。此外,定义空间联系势能Rii城市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城市空间联系量的总和,用以反应i城市总体的空间吸引与辐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Gimax=max(Gi1,Gi2,,Gim)(7)

Ri=j=1nRij(8)

3 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分析

3.1 评价分析

根据数据特征,将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均划分为5个类型,低度协调耦合、较低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较高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并进一步通过ArcGIS10.2平台,对测算得到的长江经济带2004、2009和2014年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图2),以便更好地剖析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及动态演化特征。

图2   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

Fig. 2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coupling and coordinating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in 2004-2014

图2可知,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且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不断波动延伸,逐渐形成长三角城市群,武汉-长沙-南昌连线,成渝地区的三大连绵较高协调集聚区。其中,整个研究期间仅有上海市到2014年达到了高度协调耦合阶段,该城市产业功能要素完备,区域创新程度较高,已形成了创新型的城市功能优势发展。具体而言,在2004年,处于较高协调耦合阶段的仅上海市、杭州市和重庆市3个城市,到2009年,增加了武汉市、长沙市、成都市、苏州市、南京市、及其周边城市共计18个城市,继续到2014年,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上一研究时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盐城市、扬州市、淮安市、丽水市、贵阳市等16个城市,总计达到34个城市。2004、2009和2014年达到较高协调耦合阶段以上的城市单元个数所占比分别为2.80%、16.82%和31.78%,这反映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的互动发展表现地更加密切。位于中度协调耦合的区域,在2004年共有宁波市、苏州市、长沙市、成都市和武汉市等16个城市,但到了2009年,城市分布有了较大的变动,原本的宁波市等一部分城市单元都向上一层级进行了跃进,同时绵阳市、衢州市、嘉兴市等也跃进到了中等协调耦合阶段,此时城市单元数量为18个。2014年,大部分城市两者的耦合互动联系均进一步发展,中等协调耦合阶段区域总计达到46个城市单元。与之对应的,较低协调耦合阶段以下的区域在2004年、2009年和2014年的数量分别为89个、72个和28个。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在研究期间相互促进并不断协调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3.2 趋势面分析

利用公式(4)、(5)将长江经济带2004、2009、2014年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立体趋势面分析,绘制得到图3。整体而言,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趋势。在南北方向上,空间演变趋势呈现出一条从北到南延伸的抛物线形状,且坡度和弧度均逐渐增大;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东高西低”U型的空间结构。同时,空间趋势在2004~2009年变化相对较为剧烈,而2009~2014年的趋势面分布无明显变动。其中,趋势曲面的北端不断上升且南端不断下降,表明这段时期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北高南低的态势,长江下游地区的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良性互动程度明显优于上游地区的各个城市。在东西方向上,U型曲线的东部大幅度提升,较西部提升更为明显,表明东部地区的上海市、苏州市等城市依托产业集群推进创新人才与创新主体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好的动态互动关系。显然,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指向性较为明显,其东北部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高,即长三角城市群是良性互动发展相对明显的优势区域。

图3   耦合协调度的趋势面变化

Fig. 3   Trend surface variation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in 2004, 2009, 2014

4 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联系研究

4.1 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格局

根据公式(6)、(7),测算得到长江经济带2004、2009和2014年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次数,并绘制出最大引力线图(图4)。城市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次数越多,说明该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对周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大。

图4   2004~2014年耦合协调度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

Fig.4   The largest attraction linkages of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spatial linkages in 2004-2014

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格局变化比较稳定。其中,长江中上游地区以成都市、重庆市、长沙市、武汉市和昆明市区域影响较为突出,而长江下游地区则是以南京市、杭州市、苏州市和上海市等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组团发展。据图4可知,研究期内成都市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次数均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2004年联结了8次,主要覆盖成渝城市群,如重庆市、乐山市、资阳市、雅安市、眉山市、广元市、德阳市和十堰市。排名第二的是重庆市,主要联结其周围城市,与成都市形成聚拢趋势。其后分别是长沙市、昆明市、杭州市、南京市等。2009年成都市最大引力线空间联结方向上增加了昭通市、德阳市等城市单元,数量保持第一。其次是昆明市,排名第三的是武汉市和重庆市。2014年联结次数最多的依旧是成都市,长沙市和武汉市并列第二,总体联结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地理上的邻近性,长江下游地区城市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保持着多核心的组团发展格局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将进一步探讨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联系网络结构。

4.2 空间联系的势能值

根据公式(6)、(8),对2004、2009和2014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联系量进行测算(表1),由于本研究涉及到的城市范围较广,为进一步凝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研究选取了较有特色的三大城市群进行分析。

表1   耦合协调度空间联系的势能值

Table 1   The potential of degree space in coupling coordination

区域城市2004年2009年2014年
势能占比(%)势能占比(%)势能占比(%)
长江经济带(107)37974381001139705910038981218100
长三角城市群(26)159935942.12542998747.641787142145.85
上海市1166423.073053872.6811239732.88
苏州市1027372.714320693.7913024943.34
南京市996682.622976532.6110891142.79
杭州市1045842.753331692.9210613062.72
长江中游城市群(16)90535123.84240396621.09822891521.11
武汉市659711.741902761.676703721.72
长沙市682381.801619111.426016391.54
南昌市440561.161152411.013681070.94
成渝城市群(29)41694910.9810870089.5437697199.67
成都市514361.351690001.485604521.44
重庆市574321.511336441.173953821.01
其他地区(36)87577923.06247609821.73911116323.37

注:势能值没有量纲,数值的大小代表空间联系的强度;占比是表示某一城市占长江经济带空间联系量总和的比重。

新窗口打开

耦合协调度的势能大小可以直接反应出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空间联系的强弱,势能越大,则该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吸引能力也越大,说明其中心性及地位也相应越高。据表1可知,整个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就是长三角城市群,其势能在2004、2009和2014年占比分别为42.12%、47.64%和45.85%。可见,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的势能虽逐年有所波动,但都接近于总量的一半,换而言之,长三角26个城市的空间联系势能基本等于剩余81个城市的总势能,这说明了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优势集聚区。

根据2014年可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大区域的势能总量占全部城市的比例分别为45.85%、21.11%和9.67%,加总后达到76.63%,超过总量的3/4比重,这突出反映了长江经济带的耦合增长集中在三大城市群这一不均衡分布的空间特征。将2004、2009和2014年的空间联系势能值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虽然整体的空间联系势能在大幅度增长,但是各个城市群及主要城市所占的比例都有所变动。在2004~2014年,只有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势能是保持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城市群及地区均是先降后升的趋势,大部分城市所占比例相对变动较小。其中,上海市不断释放其空间联系的势能,而苏州市毗邻上海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部,其空间联系表现地越来越为紧密。苏州市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接轨上海市的空间联系优势,将上海市与内地城市衔接起来,使之在长三角城市群乃至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发展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3 空间联系的网络格局

在ArcGIS10.2软件网络分析支持下,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17,18,20],将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量以小于1 000、1 001~5 000、5 001~15 000、15 001~30 000和大于30 000为统一尺度标准划分为5个等级,并绘制生成相应的空间联系图(图5)。根据长江经济带的空间联系网络结构看,长江下游地区空间联系的网络密度与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远高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并且逐渐形成由以长三角为核心城市圈,牵引长江中上游城市多极化发展的网络结构。

图5   2004~2014年耦合协调度空间联系的网络结构

Fig.5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patial linkages in coupling coordination in 2004-2014

从整体形态上来看,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变化显著,上、中、下游之间的空间联系逐渐增强,网络结构也越来越复杂,逐渐形成组团发展的态势。2004年,仅在上海市、苏州市、长沙市和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程度的空间联系,但城市之间的相互牵引作用还相对较弱。2009年,以苏州市-上海市连线,杭州市-绍兴市连线为中心的城市网络密集分布核心区域,长三角城市群的组团发展现象逐渐明显,同时在长江下游地区的引领下,进一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蔓延,以重庆市、成都市为代表的长江上游地区也开始崛起。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中心城市的总体经济实力较强,交通条件相对便利,核心凝聚力和扩散辐射能水平较高,能形成一定的区域发展与空间集聚效应。直至2014年,常州市、无锡市、宁波市、南京市等城市相互之间发展更为紧密,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数量持续不断增加。同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主的单极核心发展演变为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三极为核心的网状结构,并且逐步向多极化发展。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持续显著增强,以武汉市、长沙市和南昌市为中心构成的三角状城市长江中游地区已基本和长三角城市群融合。结合表1,上海市的空间辐射能力正逐步向苏州市等内陆城市转移,长三角城市群一直是耦合协调度空间联系的密集区。综上所述,其空间联系的网络结构演化发展与空间格局的发展特征较为相似。

5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耦合关联机理,利用趋势面分析、引力模型等方法,探讨了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对其空间联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不断波动延伸,已逐渐形成三大连绵较高协调集聚区,这表明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存在动态反馈关系并在不断互动加强。上海市是唯一一个达到高度协调耦合的城市,说明其城市功能专业化程度越高的同时,区域创新产出也越强。由趋势面分析得到的空间指向性较为明显,长江经济带整体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趋势,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是良性互动发展相对明显的优势区域。

2) 根据最大引力线联结格局可知,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的城市空间格局未发生较大变化。其中,长江中上游地区主要城市的影响较为突出,成都市一直是研究期内空间联系的中心城市。而长江下游地区由于地理的邻近性,表现为以多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组团发展。这说明,虽然空间联系的强度是主要取决于各城市的功能专业化程度、创新产出水平以及城市之间时间成本距离,但在本研究中,时间成本距离因素的影响表现地更为突出。

3) 结合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联系强度,共同确定了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优势集聚区。并且,由于该地区城市活动吸引力的增强,空间联系表现非常密集,使其组团发展现象更为明显。长江下游地区在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引领下,辐射作用进一步向长江中上游地区蔓延,各个城市群之间的发展趋向一体化。总体而言,整体空间联系网络格局逐渐形成由以长三角为核心城市圈,牵引长江中上游城市多极化发展的网络结构。

城市功能优化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时,应当强化各类城市规划和创新发展的统筹协调,同时积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耦合协调集聚区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不断加强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能力和辐射作用,同时发挥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作用,进而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的发展与交流,有效促进两者耦合协调的互动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城市功能演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由于数据获得的困难性,研究考虑的指标还需进一步完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

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J].经济研究,2014,(7):31-4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战略,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夯实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Tang Weibing, Fu Yuanhai, Wang Zhanxia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Economic Research, 2014,(7):31-4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技术进步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的结果,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仅是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理论上,由于技术引进依赖、技术创新的机会成本和逆向溢出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是不确定的;受技术差距、消化吸收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区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GMM)进行估计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负相关,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效应有利于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升。因此,在进一步的扩大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通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战略,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夯实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 申庆喜,李诚固,周国磊,.

2002-2012年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研究

[J].地理研究,2015,34(10): 1897-191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长春市多年用地现状图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以ArcGIS和 SPSS软件为分析工具,引入静态耦合度和动态耦合度概念,从居住空间视角对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动态研究,分析了城市功能空间耦 合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①长春市城市空间扩展仍未摆脱圈层扩张的窠臼,居住空间表现出过高的扩张强度,是城市功能空间低耦合近域扩展的重要原因;②城市 功能空间耦合的地域差异显著,核心区动、静态耦合度均高于外围,城市功能空间处于重构期,外围则处于低耦合的快速扩张状态;③选取耦合度指标通过聚类分析 方法将中心城区划分为高耦合比较成熟、高耦合趋于成熟、高耦合新兴、低耦合比较稳定、低耦合新兴和低耦合特殊城市功能空间六类.

[Shen Qingxi, Li Chenggu, Zhou Guolei et al.

The coupling of functional urban spaces: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from 2002 to 2012.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0): 1897-191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0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长春市多年用地现状图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以ArcGIS和 SPSS软件为分析工具,引入静态耦合度和动态耦合度概念,从居住空间视角对长春市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动态研究,分析了城市功能空间耦 合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①长春市城市空间扩展仍未摆脱圈层扩张的窠臼,居住空间表现出过高的扩张强度,是城市功能空间低耦合近域扩展的重要原因;②城市 功能空间耦合的地域差异显著,核心区动、静态耦合度均高于外围,城市功能空间处于重构期,外围则处于低耦合的快速扩张状态;③选取耦合度指标通过聚类分析 方法将中心城区划分为高耦合比较成熟、高耦合趋于成熟、高耦合新兴、低耦合比较稳定、低耦合新兴和低耦合特殊城市功能空间六类.
[3] 彭晖,韦荟.

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的耦合

[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55-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9146.2011.01.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虽然已经密不可分,甚至相互重叠,但从政府管理和规划引导上两者还存在明显的分割,比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发展思路不一致,从而导致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重视不够,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不协调,在发展产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影响了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eng Hui, Wei Hui.

Coupling of Urban Func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2011,(1):55-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9146.2011.01.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虽然已经密不可分,甚至相互重叠,但从政府管理和规划引导上两者还存在明显的分割,比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发展思路不一致,从而导致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重视不够,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不协调,在发展产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影响了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肖周燕,王庆娟.

我国特大城市的功能布局与人口疏解研究——以北京为例

[J].人口学刊,2015,37(1): 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29X.2015.01.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特大城市功能准确定位被认为是破解“城市病”的一项良策.以北京为例,从城市功能结构入手,在分析其城市功能及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探究特大城市功能布局在疏解人口规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病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北京政治功能较为稳定,经济功能明显增强,文化科技功能有所减弱.北京各区县实际发展不符合城市内部主体功能规划、政府投入偏差等原因加重了城市功能调控人口规模难度,因此,应该促使城市发展与其功能定位相符,减少核心功能区在经济功能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尊重市场机制对人口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有利于缓解特大城市的“城市病”,达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目标.

[Xiao Zhouyan, Wang Qingju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functional structure in China: evidence from Beijing.

Population Journal,2015,37(1): 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29X.2015.01.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特大城市功能准确定位被认为是破解“城市病”的一项良策.以北京为例,从城市功能结构入手,在分析其城市功能及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探究特大城市功能布局在疏解人口规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病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北京政治功能较为稳定,经济功能明显增强,文化科技功能有所减弱.北京各区县实际发展不符合城市内部主体功能规划、政府投入偏差等原因加重了城市功能调控人口规模难度,因此,应该促使城市发展与其功能定位相符,减少核心功能区在经济功能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尊重市场机制对人口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有利于缓解特大城市的“城市病”,达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目标.
[5] 杨成凤,韩会然,张学波,.

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研究进展

[J].人文地理,2016,31(1): 8-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由于城市聚集效益的存在,城市功能不断向中心城区集聚,过多的功能集聚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功能疏解的研究亟待开展。文章首先从人口疏解和产业疏解两大模块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对功能疏解的测度方法进行述评,并简要分析了功能疏解的必要性和动力机制;其次对国内外功能疏解的经验进行梳理;再次对功能疏解的成效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功能疏解研究内容进行述评。总体而言,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内容上与国外研究基本相似;然而在方法上国内研究目前仍以数量分析为主,缺乏相关测度模型的构建。随着国内城市功能疏解实践的推进,以及在中国特殊的土地和户籍等政策影响下,功能疏解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将不断完善。

[Yang Chengfeng, Han Huiran, Zhang Xuebo et al.

Progress of urban function decentralization research.

Human Geography,2016,31(1):8-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由于城市聚集效益的存在,城市功能不断向中心城区集聚,过多的功能集聚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城市功能疏解的研究亟待开展。文章首先从人口疏解和产业疏解两大模块以及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对功能疏解的测度方法进行述评,并简要分析了功能疏解的必要性和动力机制;其次对国内外功能疏解的经验进行梳理;再次对功能疏解的成效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功能疏解研究内容进行述评。总体而言,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内容上与国外研究基本相似;然而在方法上国内研究目前仍以数量分析为主,缺乏相关测度模型的构建。随着国内城市功能疏解实践的推进,以及在中国特殊的土地和户籍等政策影响下,功能疏解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将不断完善。
[6] 赵勇,白永秀.

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18-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对中 国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2003—2010年,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总体相对较低并呈现出波动中持续下降的趋势,但 2008年之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态势;城市群功能分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城市群高于中西部城市群且差距逐渐拉大。从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 比较来看,中心城市远远高于外围城市且二者差距不断扩大,但中心城市自身则呈现出下降趋势。从城市等级角度比较来看,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与城市等级高低有 关,不同等级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级差特征。

[Zhao Yong, Bai Yongxiu.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12,(11):18-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对中 国城市群的功能分工水平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显示:2003—2010年,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水平总体相对较低并呈现出波动中持续下降的趋势,但 2008年之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上升态势;城市群功能分工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城市群高于中西部城市群且差距逐渐拉大。从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的 比较来看,中心城市远远高于外围城市且二者差距不断扩大,但中心城市自身则呈现出下降趋势。从城市等级角度比较来看,城市功能分工水平与城市等级高低有 关,不同等级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级差特征。
[7] 刘军,李廉水,王忠.

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

[J].科研管理,2010,31(6):191-19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不仅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传统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也有正的影响,这为各地区结合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多数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资源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

[Liu Jun, Li Lianshui, Wang Zhong.

Impa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and its industrial difference.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2010,31(6):191-19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不仅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传统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也有正的影响,这为各地区结合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多数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资源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
[8] Gilles D, Diego P.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sation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5,57(2): 343-370.

https://doi.org/10.1016/j.jue.2004.12.002      URL      摘要

Striking evidence is presented of a previously unremarked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tructure from mainly sectoral to mainly functional specialisation. We offer an explanation showing that this transformation is inextricably interrelated with changes in firms' organisation. A greater variety of business services for headquarters and of sector-specific intermediates for production plants within a city reduces costs, while congestion increases with city size. A fall in the costs of remote management leads to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equilibrium urba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Cities shift from specialising by sector—with integrated headquarters and plants—to specialising mainly by function—with headquarters and business services clustered in larger cities, and plants clustered in smaller cities.
[9] Tao L, Caige S, Xinhu L et al.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functional landscapes along an urban-rural gradient: A case study in Xiamen City, Chin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16,46(2):22-30.

https://doi.org/10.1016/j.jag.2015.1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ince there is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tegrating landscape ecology and urban planning theories to study complex urban ecosystems and establish rational and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we introduced a new concept-urban functional landscapes which can be reclassified based on detailed land use data to fulfill the various urban functions, such as residential, commercial, industrial, and infrastructure purposes. In this paper, urban functional landscapes were defined based on urban land use data produced from Pleiades images, and then landscape metric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were combined to identify the urban functional zones along an urban ural gradient. The features of urban functional landscape pattern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were also analyz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has been explo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tern of urban functional landscape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n the urban functional zones (Urban center, Urban peripheral area, Landscape barrier, Satellite city and Far-suburb) along the urban ural gradient in Xiamen doesn't totally conform to the classical theories in spatial and social aspects. Urban functional landscapes is potential of acting as bridges between the landscape ecology and urban planning theories, providing scientific support for rational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urban land use policy making.
[10] 赵航.

产业集聚效应与城市功能空间演化

[J].城市问题,2011,(3):16-20.

[本文引用: 2]     

[Zhao Ha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urban function.

Urban Problems,2011,(3):16-20.]

[本文引用: 2]     

[11] 徐维祥,刘程军,

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耦合协调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力——以浙江为实证

[J].地理科学,2015,35(11):1347-135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了其空间特征以及驱动力。得到以下结论:2006~2012 年,产业集群创新、县域城镇化、耦合度以及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协调度整体表现出&ldquo;东北高,西南低&rdquo;的空间趋势;协调度呈现出持续的空间集聚态势,且集聚的强度呈倒&ldquo;V&rdquo;型的变化态势,形成了杭州湾地区的显著热点区,浙西南的显著冷点区;影响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市场力量、信息化、政府行为以及工业化依次递减。</p>

[Xu Weixiang, Liu Chengjun.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driving force of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county urbanization coupled coordin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5,35(11):1347-135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以及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了其空间特征以及驱动力。得到以下结论:2006~2012 年,产业集群创新、县域城镇化、耦合度以及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协调度整体表现出&ldquo;东北高,西南低&rdquo;的空间趋势;协调度呈现出持续的空间集聚态势,且集聚的强度呈倒&ldquo;V&rdquo;型的变化态势,形成了杭州湾地区的显著热点区,浙西南的显著冷点区;影响产业集群创新与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驱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驱动力作用强度按经济基础、对外开放、市场力量、信息化、政府行为以及工业化依次递减。</p>
[12] Roland A, John M Q, Mats W.

Urbanization,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6(1):2-15.

https://doi.org/10.1016/j.jue.2009.02.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Swedish government policy has decentraliz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e investigate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this decentralization policy on the level of productivity and innovation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We find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his investment policy upon economic output and the locu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decentralization has affec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local innovation and increased creativity. Our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aggregate productivity was increased by the deliberate policy of decentralization. Finally, we estimate the spillovers of university investment over space, finding that they are substantial, but that they are greatly attenuated. Agglomerative effects decline rapidly; roughly half of the productivity gains from these investments are manifest within 5 8 km of the community in which they are made.
[13] 袁博,刘凤朝.

技术创新、FDI 与城镇化的动态作用机制研究

[J].经济学家,2014,(10):60-66.

[本文引用: 1]     

[Yuan Bo, Liu Fengzhao.

A study on dynamic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DI and urbanization.

Economist,2014,(10):60-66.]

[本文引用: 1]     

[14] 陈雁云,朱丽萌,习明明.

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耦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中国15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

[J].经济地理,2016,36(10):117-123.

[本文引用: 1]     

[Chen Yanyun, Zhu Limeng, Xi Mingming.

Relation between coupling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Based on panel data analysis on 15 city group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2016,36(10):117-123.]

[本文引用: 1]     

[15] 吕拉昌,李勇.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地理学报,2010,65(2):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问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Lu Lachang, Li Yong.

A research on Chinese renovation urban system based on urban renovation func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2):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问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16] Oort F V, Burger M, Raspe O.

On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the Urban Network Paradigm: Spatial Integration,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Complementarities within the Dutch Randstad

[J]. Urban Studies, 2009,47(4):725-748.

[本文引用: 1]     

[17] 刘涛, 仝德, 李贵才.

基于城市功能网络视角的城市联系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地理科学,2015,35(3):306-3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城市功能的演进历程为城市联系研究的新视角,构建了城市联系的城市功能网络分析框架。其中,城市功能网络由功能要素、联系通道和作用载体三部分组成,是城市功能在多元、差异和互补的基础上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联系通道,以实体或虚拟的空间&quot;流&quot;为作用载体形成的城市功能空间网络化结构。基于城市功能网络的概念内涵,以珠江三角洲城市功能网络的演化历程为实例,演示了该地区城市联系的演化历程和空间特征,探索了城市联系的城市功能网络分析视角。</p>

[Liu Tao, Tong De, Li Guicai.

City linkage based on city functional network: Taking Zhujiang River Delta as an exampl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5,35(3):306-3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城市功能的演进历程为城市联系研究的新视角,构建了城市联系的城市功能网络分析框架。其中,城市功能网络由功能要素、联系通道和作用载体三部分组成,是城市功能在多元、差异和互补的基础上通过有形或无形的联系通道,以实体或虚拟的空间&quot;流&quot;为作用载体形成的城市功能空间网络化结构。基于城市功能网络的概念内涵,以珠江三角洲城市功能网络的演化历程为实例,演示了该地区城市联系的演化历程和空间特征,探索了城市联系的城市功能网络分析视角。</p>
[18] Diachenko A, Menotti F.

The gravity model: monitor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ipolye culture giant-settlements in Ukraine

[J].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2,39(8): 2810-2817.

https://doi.org/10.1016/j.jas.2012.04.02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Tripolye culture giant-settlements in Chalcolitic Ukraine are strictly linked to complex processes of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relocation. Despite being traceable through pottery typological analyses linked to contextual seriations, their identification is sometime not obvious. This paper shows 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ravity model’ not only facilitates their recognition, but it also helps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determining diachronic and/or synchronic occupations, shedding at the same time light upon the crucial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single settlements. Instead of clear-cut consecutive occupations, a more gradual settlement rotation with some synchronous phases seems to have prevailed.
[19] 钟业喜,冯兴华,文玉钊.

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J].地理科学,2016,36(1): 10-19.

https://doi.org/10.1329/j.cnki.sgs.2016.01.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构建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基础上,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QAP分析等角度对1988~2012年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日趋成熟,三大经济地带内城市内聚性显著增强但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经济网络向均衡化发展;城市度中心性整体持续下降,经济网络出现多核心趋势,城市介中心性高值区的梯度推移特征明显;"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核心度高值区呈片状格局,高核心度城市由"质大量少"向"质小量多"转变,经济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呈组团式发展,组团内形成各自核心城市;QAP分析显示经济全球化、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升级、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群建设等机制共同驱动着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的演变及优化重组。

[Zhong Yexi, Feng Xinghua, Wen Yuzhao.

The evolvement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nomic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Zon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1):10-19.]

https://doi.org/10.1329/j.cnki.sgs.2016.01.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构建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基础上,从网络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QAP分析等角度对1988~2012年长江经济带经济网络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日趋成熟,三大经济地带内城市内聚性显著增强但地带间差异逐渐缩小,经济网络向均衡化发展;城市度中心性整体持续下降,经济网络出现多核心趋势,城市介中心性高值区的梯度推移特征明显;"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核心度高值区呈片状格局,高核心度城市由"质大量少"向"质小量多"转变,经济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呈组团式发展,组团内形成各自核心城市;QAP分析显示经济全球化、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升级、交通技术创新与城市群建设等机制共同驱动着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的演变及优化重组。
[20] 李陈,靳相木.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心镇空间联系测度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市25个中心镇为例

[J].地理科学,2016,36(5):724-73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10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根据中心镇之间经济社会要素空间流动特征,对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进行改进与整合,形成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心镇空间联系测度方法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金华市25个中心镇空间联系强度和空间引力范围的定量测度。结果显示:<i>① </i> 金华市中心镇空间联系强度呈现出明显的组团化空间格局,中心镇发展可进行“两轴线、四组团”的空间整合;<i>② </i>市域中心镇空间联系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规律,需采取差别化的措施促进中心镇协同发展;<i>③ </i>金华市中心镇空间引力范围差异较大,中部中心镇组团空间引力范围最大,东南部、西部组团次之,北部组团最小;<i>④ </i>中心镇与断裂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可作为判断中心镇组团内核心中心镇及关键节点中心镇的重要依据。</p>

[Li Chen, Jin Xiangmu.

Measurement of spatial interaction between central towns based on the gravity model.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5):724-73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10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根据中心镇之间经济社会要素空间流动特征,对引力模型和断裂点公式进行改进与整合,形成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心镇空间联系测度方法体系,并将其应用于金华市25个中心镇空间联系强度和空间引力范围的定量测度。结果显示:<i>① </i> 金华市中心镇空间联系强度呈现出明显的组团化空间格局,中心镇发展可进行“两轴线、四组团”的空间整合;<i>② </i>市域中心镇空间联系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规律,需采取差别化的措施促进中心镇协同发展;<i>③ </i>金华市中心镇空间引力范围差异较大,中部中心镇组团空间引力范围最大,东南部、西部组团次之,北部组团最小;<i>④ </i>中心镇与断裂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可作为判断中心镇组团内核心中心镇及关键节点中心镇的重要依据。</p>
[21] 王海江,苗长虹,牛海鹏,.

中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J].地理研究,2016,35(4):745-756.

[本文引用: 1]     

[Wang Haijiang, Miao Changhong, Niu Haipeng et al.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contact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he central cities of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6,35(4):745-756. ]

[本文引用: 1]     

[22] 李小帆,邓宏兵,马静.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趋同与差异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 1419-1429.

[本文引用: 1]     

[Li Xiaofan, Deng Hongbing, Ma Jing.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5,34(11): 1419-1429.]

[本文引用: 1]     

[23] 尚正永,张小林,卢晓旭.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功能用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

[J]. 地理科学,2014,34(2):154-16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ArcGIS9.3 平台,运用可达性分析技术,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定量分析了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格局特征与演变。研究发现,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可达性水平变化不大,城市边缘的可达性变化较大;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与可达性水平关系密切,集中分布在可达性时间成本小的范围内;主要功能用地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工业用地逐步由可达性成本小的城市核心区迁移到可达性成本相对较大的城市外围,居住用地相对均衡地分布在不同可达性时间范围内,小型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可达性时间成本小的城市核心区,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则逐步迁移到可达性时间成本相对较大的城市外围;影响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格局及其演变的因素归纳为5 个方面,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交通引导、人口增长和政府调控。研究表明城市道路网可达性水平的提高,能够引导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布局,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Shang Zhengyong, Zhang Xiaolin, Lu Xiaoxu et al.

Evolution of accessibility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land use: A case of Huai’an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2):154-16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ArcGIS9.3 平台,运用可达性分析技术,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定量分析了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格局特征与演变。研究发现,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内部可达性水平变化不大,城市边缘的可达性变化较大;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与可达性水平关系密切,集中分布在可达性时间成本小的范围内;主要功能用地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工业用地逐步由可达性成本小的城市核心区迁移到可达性成本相对较大的城市外围,居住用地相对均衡地分布在不同可达性时间范围内,小型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于可达性时间成本小的城市核心区,大型公共设施用地则逐步迁移到可达性时间成本相对较大的城市外围;影响城市功能用地可达性格局及其演变的因素归纳为5 个方面,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交通引导、人口增长和政府调控。研究表明城市道路网可达性水平的提高,能够引导城市功能用地的空间布局,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24] 陈建军,陈菁菁.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 69 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41-150.

[本文引用: 1]     

[Chen Jianjun, Chen Jingjing.

The research on the co-location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The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the 69 cities and reg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11,(6):141-150.]

[本文引用: 1]     

[25] 陆国庆.

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产业创新的绩效研究

[J].经济研究,2011,(2):138-14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而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的系统集成,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包括创新外溢效应、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产业效应等变量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6、2007、2008年的创新活动调查分析,检验了创新绩效与上述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绩效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创新环境与行业背景如政府支持力度和创新机遇等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与外溢效应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公司年龄、公司Q值也呈现负相关关系。

[Lu Guoq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for the listed firms in Chinese SMEs Stock Market.

Economic Research,2011,(2):138-14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而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的系统集成,是国家竞争力的基本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包括创新外溢效应、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产业效应等变量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2006、2007、2008年的创新活动调查分析,检验了创新绩效与上述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绩效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与创新环境与行业背景如政府支持力度和创新机遇等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与外溢效应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与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公司年龄、公司Q值也呈现负相关关系。
[26] Peter J S, Phil Y Yang.

The effect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and R&D clustering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evidence of Taiwan’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J].Technovation,2005,25(1): 33-43.

https://doi.org/10.1016/S0166-4972(03)00068-3      URL      [本文引用: 1]     

[27] 国家统计局.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5.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Cities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5-2015.]

[本文引用: 1]     

[28] 孙晶,李涵硕.

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2003—2007年省际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

[J].经济学家,2012,(3):80-8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引入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31个省市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然后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银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

[Sun Jing, Li Hanshuo.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inter-provincial economic data from 2003 to 2007.

Economist,2012,(3):80-8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引入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31个省市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然后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银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
[29] Hui E C M, Wu Y, Deng L et xl.

Analysis 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urban scale and intensive use of land in China.

Cities, 2015, 42:63-69.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4.09.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ropolitan scale expansion and land use intensity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recent years. Even 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already discussed this topic from a theoretical standpoint, unfortunately,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has been woefully lacking. In light of this, this study proffer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120 major Chinese cities in 2009, by first establishing an urban land use intensity index by means of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ollow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to verify said relationship. The findings show that urban land use intensity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urban scale. In particular, while the agglomerate effect of land and capital is positive,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between them is negativ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articularly address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of urban scale and land use intensity in Mainland China. The results imply that when the levels of non-land factors rise, urban land use intensity will improve. In other words, follo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policy in China, and the ever-growing significance of the dynamic agglomeration effect, there is a positiv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cale and land use intensity.
[30] Wang H, Zuo R.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rend surface analysis and spectrum-area multifractal model to identify geochemical anomalies

[J].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2015,155:84-90.

https://doi.org/10.1016/j.gexplo.2015.04.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61Trend surface analysis (TSA) and spectrum–area (S–A) multifractal are compared.61Both TSA and S–A are powerful tools for decomposing mixed geochemical patterns into background and anomalous components.61The S–A is better than TSA in revealing local geochemical anomalies.
[31] Keum K.

Tourism flows and trade theory: A panel data analysis with the gravity model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 44(3):541-557.

https://doi.org/10.1007/s00168-008-0275-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nternational trade represents the transnational flow of merchandise, while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 the flow of humans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e and tourism flows to assess whether typical trade theories can be a theoretical basis in explaining tourism flow. Using a panel data analysis approach,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gravity model and the Linder hypothesis regarding the two international flows in Korea.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gravity model in terms of applicability and robustness to the flow of trade and tourism. The Linder hypothesis, however, fails to have the same result. Based on the gravity model, this paper elucidates a general explanation about the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flows.
[32] 化祥雨,杨志民,叶娅芬.

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江苏省县域的实证研究

[J].经济地理,2016,36(3):32-40.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金融空间联系特征,进一步引入金融势能指标建立金融势能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空间计量技术探讨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金融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分布格局变化显著,从简单的一体化"线型"空间网络结构发育成复杂的区域化"三角型"、"网络型"空间网络结构;金融势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势能空间集聚现象变化显著,进一步向苏南演化,呈现出区域集聚态势;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效应促进本县域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空间溢出促进其他县域和全省经济增长。

[Hua Xiangyu, Yang Zhimin, Ye Yafen.

Spatial linkage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Research on coun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Economic Geography,2016,36(3):32-40.]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6.03.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金融空间联系特征,进一步引入金融势能指标建立金融势能经济增长模型,通过空间计量技术探讨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金融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分布格局变化显著,从简单的一体化"线型"空间网络结构发育成复杂的区域化"三角型"、"网络型"空间网络结构;金融势能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势能空间集聚现象变化显著,进一步向苏南演化,呈现出区域集聚态势;江苏省县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空间联系与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效应促进本县域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空间溢出促进其他县域和全省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