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8 , 38 (11): 1855-1863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11.013

Orginal Article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朱媛媛123, 甘依霖12, 曾菊新12, 孙璇12

1.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79
2.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湖北 武汉430079
3.剑桥大学社会学系,英国 剑桥 CB21SB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Human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s Evolution Based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 Cas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Zhu Yuanyuan123, Gan Yilin12, Zeng Juxin12, Sun Xuan12

1. Key Laboratory for Geographical Process Analysis & Simulation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2. Academy of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Hubei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3.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ambridge CB21SB, UK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8)11-1855-09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曾菊新,教授。E-mail:zengjuxin@mail.ccnu.edu.cn

收稿日期: 2018-02-17

修回日期:  2018-10-25

网络出版日期:  2018-11-20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45、4163074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CCNU18QN001)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媛媛(1985-),女,河南兰考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文化地理学研究。E-mail: zhuyy990@126.com

展开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将重塑中国现有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格局并形成城乡人居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在科学界定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侧重解析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时空基底;并围绕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质量测度,遴选影响人居文化环境变化的关键人类活动因子,构建由目标层、系统指标层、目标分解层与具体指标层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复杂系统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借助Delphi及AHP法和ArcGIS平台探析2005~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呈现差异化上升的趋势。宜昌、长株潭地区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一直处于优良级别,武汉、南昌两大省会所辖乡村地区发展迅速,衡阳市、常德市等传统工业基地已由优良等级逐步降为较差或恶劣等级。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及子系统质量的演变并非完全同步。人居物质文化是人居文化环境系统演变的基础,直接带动了人居制度文化的优先演变,人居精神文化环境滞后于人居物质、制度文化环境的演变。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时空演变由政府体制机制扶持保障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撑多元主体需求力、农村公共设施服务力“四轮”共同驱动。

关键词: 人居文化环境 ; 人居制度文化环境 ; 人居精神文化环境 ; 人居物质文化环境 ; 驱动机制 ; 乡村振兴

Abstract

Since China’s Strategy Plan for Rural Vitalization (2018-2022) was issued in 2018, that will break the existing cultural pattern of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nd form a new pattern in China. The new pattern will be the urban-rural cult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of rural development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basis and development dilemma of the rural living environment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quality measurement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built a hierarchy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sever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By using complex theories and methods such as theory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 theory of complex system,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methods of Delphi and AHP,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of ArcGIS, the paper explored 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2005 to 2015. Three highlights results were unveiled: first, the quality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howing a difference trend of increasing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econd, the quality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has been at the most excellent level in Yichang and Chang-zhu-tan regions; and third, the rural area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in Wuhan and Nanchang. Traditional industrial bases, such as Hengyang and Changde,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fine level gradually reduced to poor or bad level. The quality evolutions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ubsystem are not completely synchronized. The habitat material culture is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evolution, and directly led the priority evolution of habitat institutional culture. The evolution of habitat spiritual-cultural environment lags behind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s and habitat institutional culture’s.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is driven by four forces, including the support security forces of govern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support force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ystem, demand force of multiple subjects, service force of rural public facilities.

Keywords: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 habitat institutional cultural environment ; habitat spiritual-cultural environment ; habitat mater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 driving mechanism ; rural revitalization

0

PDF (102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朱媛媛, 甘依霖, 曾菊新, 孙璇.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驱动机制研究——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11): 1855-1863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11.013

Zhu Yuanyuan, Gan Yilin, Zeng Juxin, Sun Xuan.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Human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s Evolution Based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 Cas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38(11): 1855-1863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11.013

长期以来,中国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导致的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乡村居民收入差距上,更体现在城乡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上[1]。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涉及乡村人居硬环境(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等)和人居软环境(人居文化环境)2个方面[2]。人居文化环境的可居性是硬环境的价值取向,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乡村振兴战略必将打破中国现有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格局并形成城乡人居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3],如何提高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已成为实现乡风文明和提升文化自信的关键。本文着眼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人居文化环境是人居环境学的最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4],强调将人类聚居文化作为一个整体,从人居物质文化、人居精神文化、人居制度文化等方面,综合研究人类聚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发展规律[5],涉及到人的聚居空间、生活空间、文化空间、生产空间、素养空间等多个方面[6,7],是一门综合性强的交叉学科[8]。国际上的一些学者主要从景观形态学[9]、聚落形态学[10]、历史地理学[11]、舒适性发展理论[12]、宜居性[13]等视角探讨人居环境,但从综合交叉学科视角多维度探讨人居文化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外与人居文化环境研究相关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乡村文化景观空间演变[14,15]、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本土化和多元化[16,17,18]等方面。中国人居环境目前集中在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19]、城市与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20]、城市化或经济与人居环境的关系[21]、不同群体对人居环境的需求[22]、人居环境演变影响因素及动力[23]、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24,25]等方面。从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的视角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研究,无论是理论、方法或驱动机制等均有待探讨。

城市群是人口高度集聚的重要人居环境,也是改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重要空间单元。将基于对人居文化环境的科学界定,运用人居环境科学、人居文化学、社会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文化现象及文化历史脉络的调查、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融入科学性、普适性与可操作性于一体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异,并探究其背后的驱动机制,达到以人为核心的人居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为现代乡村人居文化环境学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根据2015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域,其中界定的空间范围覆盖3省31市,国土面积约31.7×104 km2。2014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为6万亿元,总人口1.21亿人[26]。随着各类国家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落实,作为人口密集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也将成为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的重点地区。在经历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之后,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乡村人居环境急剧下降,人居文化环境整体水平较低。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在适宜居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集聚大规模人口的人居态势将不可逆转,这种人口高密度集聚态势,也是该地区作为“实体地域空间”的主要特征。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导向要求,有必要在优化城市群城乡关系的基础上[27],进一步深化研究该地区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体系建设,以实现“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发展目标。

1.2 测度指标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人居物质文化、人居精神文化、人居制度文化3个方面[8]。乡村人居物质文化是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系统的基础,涉及到村落格局(团状、块状、条状、“满天星”)[28]、居住条件(乡村平均每户住房间数)、经济发展水平[24](恩格尔系数、城镇化水平)、社会服务环境(人居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度、人居生态文化的优越性、民俗文化聚集地)等方面;乡村人居制度文化是乡村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主要表现在村落秩序(合作社、群众文化组织等组织形式)、礼仪俗规、各种关系准则(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普及率、地方法规、村镇文化建设规划、社会文化保障体系)、文化保护发展力(文化创造力、文化继承保护力度、文化发展力)等方面;乡村人居精神文化是人居物质文化的映射,其结果又能巩固乡村人居制度文化,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居民的思想观念(对所在乡村的印象和关心度、居民幸福指数)、民风民俗(乡村社会风气、节事活动)、居民文化水平(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比重、村民人均文化教育支出比)等方面[5]

在系统总结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系统演化[7]、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29,30]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与其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发展水平、所面临问题的特殊性等特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简洁性、完整性等原则,建立一个由目标层(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系统指标层(人居物质文化、人居精神文化、人居制度文化)、目标分解层(客观指标、主观指标)与具体指标层所构成的具有阶梯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测度指标评价体系及权重

Table 1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and weight coefficient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

目标层
A
系统层及权重
X
具体指标层及权重(Y

乡村人
居文化
环境质



人居物质文化
(0.315)
y1乡村平均每户住房间数(0.135)
y2恩格尔系数(%)(0.141)
y3城镇化水平(%)(0.139)
y4人居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度(0.149)
y5人居生态文化的优越性(0.142)
y6乡村聚落形态(0.145)
y7民俗文化聚集地(0.149)



人居精神文化
(0.343)
y8乡村社会风气(0.146)
y9节事活动丰富度(0.148)
y10 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比重(%)(0.143)
y11居民幸福指数(0.147)
y12对乡村建设的关心程度(0.137)
y13村民人均文化教育支出比(0.142)
y14对所在乡村的印象(0.137)




人居制度文化
(0.342)
y15文化组织形式(0.113)
y16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普及率(0.101)
y17村镇文化建设规划执行度(0.114)
y18社会文化保障体系(0.112)
y19农村文明户(0.109)
y20地方法规是否健全(0.094)
y21文化创造力(0.124)
y22文化继承保护力度(0.118)
y23文化发展力(0.115)

注:括号中数字为权重。

新窗口打开

1.3 数据获取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是对人居文化环境建设情况的定量描述,即将各具体指标的加权求和分析,以量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地区的综合得分以及位序,得分越高表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越优良,反之依然。本文所用相关统计数据来自2005年、2010年、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辖各县市区统计年鉴(地级以上城市28个,湖北省的仙桃、潜江和天门市3个县级市),样本县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浮梁县、衡山县等)统计年鉴和样本乡镇(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岳阳县张谷英村、浠水县望花村等)统计年报。相关调查数据来自2015年7月样本农户日常生活活动系统数据和样本乡镇乡村生活资源结构数据。其中,通过2015年7月中旬调研考察,以日志、调查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93份,有效率98.8%,问卷设计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出生地、职业、学历、收入、是否具有乡村生活经历;第二部分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感知评价,对问卷内容的各项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价,采用五级顺序李克特量表[31]调查队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感知态度)和实地访谈450人(包括乡村居民279人,乡村干部97人,县级干部35人,省级干部39人)的形式获取样本农户现实(2015年)数据,通过年报、考察和访谈获取样本乡镇现实(2015年)数据;以调查问卷获取、以积累资料补充、以遥感影像印证样本农户历史(2005年、2010年、2015年)数据,以统计年报定性、以遥感影像定位、以实地调研纠偏样本乡镇现实历史(2005年、2010年、2015年)。乡村聚落形态等相关空间数据来自长江中游城市群下辖各县市政区地图、交通地图和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地理空间数据云:http://www.gscloud.cn/)。

1.4 研究方法

运用Delphi及AHP法,根据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各层次反映的因果关系,编制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模型影响因素AHP专家意见调查表,让专家们采用1~9比例标度法对每一层次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判断,构造判断矩阵,求解权重。专家库组成包含乡村人居环境领域的高校教授(10人)、“长江中游城市群”省级政府官员(6人)、乡村干部(10人)、乡村文化企业管理人员(4人)、乡村居民(10人)。通过一致性检验(即CR>0.10)检查各专家的初始权重是否合理,为消除因指标量纲不同对结果的影响,采用公式1对所得权重进行标准化处理。多级模糊评价时,每一层次的综合评价由下一层次的综合评价所得。领域层、目标层模糊综合评价计算公[5]式分别为公式2和3。然后,计算层次单排序级的总排序,并对矩阵列向量归一化处理,最终得到矩阵中各指标的权重(表1)。

Xij'=0.5±Xij-Xi¯10SiI,j=1,2,……,n) (1)

PX=i=1nWYi×Xij'I,j=1,2,……,n) (2)

PA=i=16WXi×PXI,j=1,2,……,n) (3)

式(1)中,“+”、“–”号分别用于正负指标;Xijij列的指标原值; Xi¯i行的指标均值;Sii行的指标标准差; Xij'为标准化后ij列的数据。公式(2)和式(3)中, PXPA分别为系统层和目标层的综合得分; WYiWXi分别对应指标层、系统层各项指标的权重值。

2 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

2.1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时空基底

人居文化环境是时间和空间的产物,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乡村人居文化同源同脉,历史上深深积淀了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底蕴。

1) “上善若水、逐水而居”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地区的一种人居文化传统。长江中游平原水乡地区,河渠纵横,湖泊密布。临水是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地区乡村聚落选址的重要原则,城市群区域的许多村落以濒临水体而得名。长江中游城市群(湘、鄂、赣相连地区)的山区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具有空间层次感极强的景观特色,尤其是向阳背风的山坡能给人舒适的居住感。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丘陵地带,其原生态的人居环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选择。如江西省的婺源县,从人居生态环境而言,这类丘陵地区可概括为山环水抱的“山水”模式。

2) 悠久的地方文化给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注入浓郁的人文气息。长江中游城市群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沉淀,其地区特色文化对居民的居住趋向起着持久的影响,并引导乡村发展建设,乡村居住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再现了地方文化。古建筑、民俗都是地方文化在人居环境中留下的烙印,屈原投江、刘备借荆州、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等,均是历史文化的沉淀。人居环境的“人本化”体现出对历史的重视,并采用诸如建筑构造、文化符号、建筑材料等地方文化的因素,以增加建筑的文脉性,凸显居住空间的人性与情感。

2.2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时空特征

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除去县级及其以上的城市、小城镇,且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地域界定为乡村。以下将对该地区的2005年、2010年、2015年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做出测评,通过空间聚类将其划分为优异、良好、一般、较差、恶劣5类区域。

1) 2005年,“远安-新干”连线东西两侧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呈现显著差异。“远安-新干”连线以西的地区,主要为湖北省宜昌市所辖县,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常德所辖乡村地区,以及江西省吉安地区,其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几乎均为一般及以上等级,宜昌市远安县、株洲市辖县则为优异等级。“远安-新干”连线以东的地区,主要以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经济圈两大区域为主体。除万年、贵溪两县外,该类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绝大数地域为较差及恶劣等级(图1)。

图1   200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

Fig.1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05

2) 2010年,形成了以“一线两心”为主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优良区域。“远安-新干”连线东西两侧显著差异的格局不复存在,“一线两心”区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最优异的地带。其中,“一线”指浙赣沿线乡村地区,其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多为优良等级,长株潭为该沿线上的极核,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极为优异;“两心”为宜昌市辖县、武汉市郊区,其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水平为一般及以上等级。此外,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较差,原因是人居物质文化优势未能充分体现,人居生态文化又遭受了破坏(图2)。

图2   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

Fig.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0

3) 2015年,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稳步上升,形成了“一线三心”为主的优良区域。优良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省会城市内辖县(区),人居物质文化水平较高。良好区域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幕阜山区的大部分县区,江西省境内上饶内的大部分县区,湖南省内部的桃源、桃江、衡阳、汨罗等地。一般区域主要分布于江西境内,如吉安、宜春、抚州的辖县(市);湖北大别山、武陵山地区;湖南省内的安化、新化两地。较差区域包括湖南省长沙、湘潭、株洲等市辖县区等共10个县;湖北省内的枣阳、宜城、宜都、枝江以及大冶五地;江西省的高安、进贤、乐平、广丰、贵溪和樟树六地。恶劣区域集中分布于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区,包括湖北省的天门、潜江、仙桃3个省直管市,以及沙洋、监利、石首和公安4个县,湖南省的澧县、津市、临澧、等共16个县,以及江西省的新干、峡江、等7个县(图3)。

图3   201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

Fig.3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2015

15 a的变化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呈现差异化上升的趋势。宜昌、长株潭地区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一直处于优良级别,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保持显著持久的优势,同时这种优势愈发明显。武汉、南昌两大省会所辖乡村地区发展迅速,中心城区的文化繁荣逐渐对农村地区发展起正向作用,其所辖乡村地区的人居文化环境显著改善,已由恶劣或较差级别上升为优良等级。因传统工业、老工业基地的衰败,乡镇工业发展迟缓,农村人居环文化境改善缺乏动力,较2005年相比,衡阳市、常德市已由2005年的优良等级逐步降为较差或恶劣等级。

2.3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演变分析

城镇化水平对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时空演变产生根本的影响。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使文化因子以丰富多彩的特质进入了乡村,逐渐撼动了乡村传统文化特质。乡村居民在接触新文化元素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选择,乡村人居文化环境随之发生转变。然而,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及子系统质量的演变并非完全同步的(图4)。

图4   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及子系统质量的演变轨迹

Fig.4   Evolutionary trajectories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its subsystem quality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1) 人居物质文化是人居精神文化与人居制度文化演变的基础。人居物质文化环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对于道德观念的取舍,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地区的人居文化环境显著改善的根本原因是乡村地区人居物质文化的发展迅速。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变化首先反映在村落的布局上,表现为村落布局逐渐由传统的尊重自然走向“有序”规划;同时,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走向现代化。

2) 人居物质文化直接带动了人居制度文化的优先演变。首先,村落权威构成上逐渐结合家族力量与现代政治手段。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新兴个体商户、务工经商者在村务上逐渐引导着村民的行动。同时,家族权威提供的归属感弥补了乡村人居文化的断层。其次,伴随传统村落的拆迁合并,新农村建设的兴起,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逐渐变小,传统家庭伦理关系逐渐向平等关系演变转变。第三,伴随务工潮的出现,利益关系、权利关系在乡村居民的自主选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血缘、地缘关系维持的村落秩序逐渐被新的利益博弈所取代。

3) 人居精神文化环境滞后于人居物质、制度文化环境,其产物反过来成为人居制度文化的工具。人居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乡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民风习俗、宗教信仰等心理上。首先,近十几年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随着收入来源多样化,传统的“权威崇拜”与“GDP为重”的双重价值观支配着乡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其次,在社会快速发展期,现代化的触角逐渐蔓延至村落,加之国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民风民俗进行引导和改造,传统的文化习俗从重礼考究逐渐徒具形式。

3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制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的动力机制是指驱动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系统演化的动力体系及运行规则。总体分析表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不论是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地区人居文化环境质量优劣兼而有之,且人居物质文化之所以发展迅速,还是今后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优化提升,均离不开政府扶持保障力、产业体系支撑力、多元主体需求力和公共设施服务力4个方面的核心驱动力(图5)。

图5   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机理

Fig.5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rural habitat cultural environment quality evolution at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3.1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演化的政府扶持保障力

政府扶持是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的保障力。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引起了村落内部结构的演变,进而影响乡村的聚落形态(权重0.145)。分布在武汉、南昌等大城市辖区周围的乡村地区,政府率先通过规划村落布局,结合民主法治与传统规则(具体指标累积权重0.422),建设基层民主(权重0.101)驱动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演变。这些乡村地区在15 a的变化进程中交通通达性优势逐渐凸显,乡村聚落形态日益集中,村民人均文化教育支出比(权重0.142)、文化创造力(权重0.124)、文化发展力(权重0.115)稳步提升,在中心城区的带动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迅速提升。

3.2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演化的产业体系支撑力

乡村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是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的支撑力。乡村居民的收入低是中国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根本问题(2017年恩格尔系数为31.2%),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是要恢复和发展乡村企业。衡阳市、常德市的乡村地区,因近些年来的传统工业、老工业基地的衰败,乡镇产业发展迟缓,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持续下降。在乡镇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这些区域应把乡村人居文化环境建设与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构建(权重0.149)、生态文化(权重0.142)保护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文化产业支撑乡村人居文化环境建设之路。

3.3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演化的多元主体需求力

乡村居民、社会组织、新乡贤等主体在乡村发展中的需求变化是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演变的内部动力。近十几年的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地区的人居物质文化环境子系统率先提升,也改变了乡村居民的人居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需求,催生了新型社会团体以及新社会组织(权重0.113)的出现。长沙、株洲、湘潭所辖优良等级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地区坚持人的村镇化,把宜居宜业、记住乡愁的生活方式与创新文化、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融入一体,率先发挥新农民、新社会组织的引领作用,提高了村民对乡村建设的关心程度(权重0.137)。

3.4 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演化的公共设施服务力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服务力是改善和提升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关键动力。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权重0.149)供给不足的区域,如分布在山区、丘陵地貌为主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恶劣和较差的地区。这些乡村区域不能满足乡村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碎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应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区的乡村腹地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而优化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4 结论

第一,构建了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测度的指标体系。建立由目标层(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系统指标层(人居物质文化、人居精神文化、人居制度文化)、目标分解层(客观指标、主观指标)与具体指标层所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乡村人居文化环境建设情况的定量描述,可为量化长时序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提供方法借鉴。

第二,探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的时空演变格局。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乡村人居文化同源同脉,历史上深深积淀了水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底蕴;2005~2015年时空变化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呈现差异化上升的趋势;人居物质文化是系统演变的基础,直接带动了人居制度文化的优先演变,人居精神文化环境滞后于人居物质、制度文化环境的演变。

第三,初步探析了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时空演变的驱动机制。政府扶持保障体系优化,乡村文化产业现代化,乡村居民、社会组织、新乡贤等多元主体的需求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服务改善共同驱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

城镇化发展的不充分带来了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导致了乡村人居文化环境发展滞后。乡村振兴战略将打破中国现有乡村人居文化环境格局并形成城乡文化互动和城乡人居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这一问题域,今后尚待继续思考的问题域是以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质量测度的数据库和测算方法,揭示人类活动对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系统演变的作用机制,模拟和预测不同情景下人居文化环境演变过程和趋势,构建乡村人居文化环境优化调控的模式。另外,关注典型区域人居文化环境演变过程,推动宏观(地域)、中观(县域)、微观(村域)不同尺度乡村人居文化环境系统演化模拟,搭建专家智能分析和咨询决策平台,旨在追求以人为核心的有序生活空间和宜居环境。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朱媛媛, 曾菊新, 韩勇, .

城乡文化信息流时空整合的理论体系构建

[J]. 地理科学, 2016, 36(3): 342-35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3.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为了探寻城乡文化信息流的基本规律,将综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和Petri网理论,通过&#x0201c;3S&#x0201d;集成技术以及State flow分析工具,旨在解决如何测度城乡文化信息的流态关系和构建时空整合模型两个科学问题。从&#x0201c;动态&#x0201d;的城乡文化&#x0201c;场域&#x0201d;视野出发,以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化信息流对新城乡文化空间形成的影响,并研制出驱动机理和时空整合模式,初步构建现代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理论,力图为促进新文化地理学和信息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发展创建新的理论菜单,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国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支撑。</p>

[Zhu Yuanyuan, Zeng Juxin, Han Yong. et al.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n spatio-temporal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flow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3): 342-35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3.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为了探寻城乡文化信息流的基本规律,将综合运用大数据思维和Petri网理论,通过&#x0201c;3S&#x0201d;集成技术以及State flow分析工具,旨在解决如何测度城乡文化信息的流态关系和构建时空整合模型两个科学问题。从&#x0201c;动态&#x0201d;的城乡文化&#x0201c;场域&#x0201d;视野出发,以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为研究对象,探索文化信息流对新城乡文化空间形成的影响,并研制出驱动机理和时空整合模式,初步构建现代城乡文化信息流的时空整合理论,力图为促进新文化地理学和信息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融发展创建新的理论菜单,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国城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支撑。</p>
[2] Liu Yansui, Li Yuheng.

Revita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

[J]. Nature, 2017, 548(7667): 275-277.

https://doi.org/10.1038/548275a      URL      [本文引用: 1]     

[3] 刘彦随.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地理学报, 2018, 73(4): 637-6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①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② 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③ 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④ 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Liu Yansui.

Research o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4): 637-6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①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② 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③ 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④ 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4]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本文引用: 1]     

[Wu Liangyong.Introduction to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5] 朱媛媛, 杨晴青, 曾菊新, .

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居文化环境建设的评价与优化策略

[J]. 经济地理, 2017, 37(7): 56-6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7.07.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在界定人居文化环境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从人居文化资源、人居文化要素、人居文化产业、人居文化发展、人居文化认同等方面,构建城市人居文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本分析法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时空基底,发现其同源同脉,且有深厚的楚文化、水文化底蕴的积淀。运用层次分析法,依托GIS空间分析功能发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文化环境持续改善,但区域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差距拉大。区域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株洲、衡阳、九江等地的人居文化环境均十分优异,其他城市人居文化环境建设则相对缓慢。拟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序推进城市人居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以保持地域特色人居文化环境;强化政府文化服务职能,以完善人居文化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旨在提高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质量。

[Zhu Yuanyuan, Yang Qingqing, Zeng Juxin. et al.

Constructive optimization from the urban human cultural settlements of the city cluster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river

.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7): 56-6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7.07.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在界定人居文化环境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等原则从人居文化资源、人居文化要素、人居文化产业、人居文化发展、人居文化认同等方面,构建城市人居文化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文本分析法探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时空基底,发现其同源同脉,且有深厚的楚文化、水文化底蕴的积淀。运用层次分析法,依托GIS空间分析功能发现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人居文化环境持续改善,但区域内部的武汉城市圈、环鄱阳湖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差距拉大。区域中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株洲、衡阳、九江等地的人居文化环境均十分优异,其他城市人居文化环境建设则相对缓慢。拟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序推进城市人居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以保持地域特色人居文化环境;强化政府文化服务职能,以完善人居文化环境建设的体制机制;旨在提高城市人居文化环境的质量。
[6] 黄震方,黄睿.

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

[J].地理研究,2018,37(2): 233-24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Huang Zhenfang, Huang Rui.

Research progress on rural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Academic debate and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8,37(2): 233-249.]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学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7] 王成, 李颢颖.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性认知及其研究框架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8): 913-92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8.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界定、"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人地关系行为机制、探讨多学科融合多方法集成、辅以长时序数据支持的方法体系,旨在为乡村生产空间可持续发展由基础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石。

[Wang Cheng, Li Haoying.

Conceptual and research frameworks of rural production space system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7, 36(8): 913-92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8.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转型的新阶段,乡村生产空间正经历以家庭为单元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呈现出乡村多元主体利益竞合的空间博弈及乡村生产空间资源配置不匹配等新型矛盾。本文将系统论思想引入乡村生产空间,提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念,并从地理学与空间、行为空间和空间行为、"空间的生产"理论和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术思想出发厘清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思想缘起,凝练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内涵;并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学理辨析、演化机制、形成机理、优化调控等基本问题域进行讨论,初步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框架;进而提出未来研究需重点关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界定、"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人地关系行为机制、探讨多学科融合多方法集成、辅以长时序数据支持的方法体系,旨在为乡村生产空间可持续发展由基础研究走向实践应用提供理论基石。
[8] 刘沛林.

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

[J]. 人文地理, 1998, 13(1): 38-4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认为,中国聚落中的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一是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二是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三是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以古村落为实例的“人居文化学”研究是对当前日益兴起的“人居环境学”研究的重要补充

[Liu Peilin.

Ancient village:the unique space of human settlement culture

. Human Geography, 1998, 13(1): 38-4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认为,中国聚落中的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有着它独特的人居文化思想。一是贴近自然、融于山水,有着以“山为骨架,水为血脉”的环境构想;二是受“世外桃源”居住模式的影响,使追求恬淡、抒情风格的村居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向往;三是注重血缘,聚族而居,因此礼制秩序和睦族之风表现明显。以古村落为实例的“人居文化学”研究是对当前日益兴起的“人居环境学”研究的重要补充
[9] Sauer C O.

The fourth dimension of geography

[J]. Annals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74, 64(2): 189-192.

https://doi.org/10.1111/j.1467-8306.1974.tb00969.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 participant observer notes the manner of entry of Geography into American universities. It was outlined and accepted as an earth science. Its content is concerned with time as well as place, time that is nonrecurrent, ongoing rather than cyclic. Digressions from this substantive orientation lead to nonproductive ends.
[10] Bernard G.

The history of urban morphology

[J]. Urban Morphology, 2004, 8(2): 7471-7489.

[本文引用: 1]     

[11] Ullman E.

Amenities as a factor in regional growth

[J]. Geographical Review, 1954, 44(1): 119-132.

https://doi.org/10.2307/211789      URL      [本文引用: 1]     

[12] Kemeny T, Storper M.

The sources of urban development:wages,housing,and amenity gaps across American cities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12, 52(1): 85-108.

https://doi.org/10.1111/j.1467-9787.2011.00754.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asks whether worker utility levels—composed of wages, rents, and amenities—are being equalized among American cities. Using microdata on U.S. urban workers in 1980 and 2000, little evidence of equalization is found. Comparable workers earn higher real wages in large cities, where amenities are also concentrated. Moreover, population growth between 1980 and 2000 has not been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low- and high-utility cities, suggesting that other forces are at work shaping the sorting processes that match workers and firms. We outline an alternative view of the drivers of change in the American urban system, and urban development more generally, by applying theory from economic geography.
[13]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A summary of the live ability ranking and overview[R]

. Melbourne: Analysis and Policy Observatory, 2017.

[本文引用: 1]     

[14] Davis C, Schaub T.

A transboundory study of urban sprawl in the pacific coast region of North America: The benefits of multiple measurement method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Geoinformation, 2005, 17(4): 268-283.

https://doi.org/10.1016/j.jag.2005.06.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prawling urban development has emerged as a primary concern of policy makers, land preservationists and both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in developing regions across the globe.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more global residents lived in urban areas than not and the trend to urbanization is in full force at the start of the 21st century.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 of urban sprawl is complicated by a failure to satisfactorily define it and by the limitations of measurement techniques designed to characterize complex landscape forms. Like other landscape patterns, the quantification of urban sprawl is highly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scale-depend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 recent project to measure urban sprawl in the transboundary region of the Pacific Coast of North America. The metropolitan centers of Portland, OR, Seattle, WA and Vancouver, BC, span two nations, three state/provincial governments and dozens of cities. As a region, this was a global leader in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1990s. The study relied on three separate methods an impervious surface metric, a neighborhood density metric and a building permit metric for quantifying urban growth. Th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 on the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 of different methods with respect to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data availability and format. Taken together they demonstrate the richer understanding that combined methods may offer in characterizing phenomena as difficult to communicate and agree upon as urban sprawl.
[15] Qadeer M A.

Ruralopolises a.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residential land economy of high-density rural regions in South Asia

[J]. Urban Studies, 2000, 37(9): 1583-1603.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020080271      URL      [本文引用: 1]     

[16] Marc A.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7(1): 9-26.

https://doi.org/10.1016/S0169-2046(03)00026-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uropean civilization. It gradually spread from Southeast Europe around 700 b. c., across the whole continent. Cities and the urban networks they formed were alway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and shaping of their surrounding regions. Polarization of territor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accessibility are still important aspects in landscape dynamics. Urbanization and its associate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Urbanization, expressed as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living in urban places shows a recent but explosive growth reaching values around 80% in most European countries. Simultaneously the countryside becomes abandoned. Thinking, valuing and planning the countryside is done mainly by urbanites and future rural development is mainly focused upon the urban needs. Thinking of urban places with their associated rural hinterland and spheres of influence has become complex. Clusters of urban places, their situ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 and changing accessibility for fast transportation modes are some new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s. Urbanization processes show cycles of evolution that spread in different ways through space. Urbanization phases developed at different speeds and time between Northern and Southern Europe. Main cities are affected first, but gradually urbanization processes affect smaller settlements and even remote rural villages. Functional urban regions (FURs) are a new concept, which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landscape ecologists. Local landscape change can only be comprehended when situated in its general geographical context and with all its related dynamics. Patterns of change are different for the countryside near major cities, for metropolitan villages and for remote rural villag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landscapes for the future requires that this is understood. Urbanized landscapes are highly dynamic, complex and multifunctional. Therefore, detailed inventories of landscape conditions and monitoring of change are urgently needed in order to obtain reliable data for good decision-making.
[17] Jeong-Cheol L, Byoung-Ki C, Sung-Yeol K. et al.

Korean traditional village forest(Ma-Eul-Soop)and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a case study on the Sachon-RiGaro-Soop in Gyeongsangbuk-do,South Korea

[J]. 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2016, 59(5): 515-524.

https://doi.org/10.1007/s12374-015-057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natural vegetation (PNV) requires autochthonous species distributions of a benchmark phytocoenosen. In Korea there remained unique forests or groves, i.e. a traditional Ma-Eul-Soop (MES), in the foothill zone which has influenced by the most aggressivel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ince the Neolithic Age. Sachon-ri Garo-Soop (SG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eastern Korean Peninsula has been reputed as the best conserved MES in Korea. We studied SGS for identifying components of the PNV. A total of 1,959 trees in the SGS were measured finescaled GPS locations and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ajor species were interpreted by using the MES species ranking class (MSRC) framed by a matrix of phytogeographical and phytosociological autochthons. We consequently found that the SGS was composed of 29 autochthonous species. Cornus walteri , Hemiptelea davidii , Quercus aliena , Zelkova serrata , and Celtis sinensi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best matched PNV species to the floodplain behind riverbank. A lot of saplings occurring at the forest floor were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PNV too. By the way many allochthonous species have been consistently introduced into the SGS in terms of a man-made forest of most previous works. We suggested that such PNV-unfriendly managements should be promptly stopped.
[18] Wawan, Sujarwo.

Stand biomass and Carbon storage of bamboo forest in Penglipuran traditional village, Bali(Indonesia)

[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6, 27(4): 913-917.

https://doi.org/10.1007/s11676-016-0227-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Bamboo forest is an important land use in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of Penglipuran, Bali Indonesia. Bamboo growing in the rural areas can be a good choice for capturing CO_2. I harvested selected culms to determine biomass content, and 50 % of dry weight biomass was calculated as carbon content. The Penglipuran bamboo forest supported six bamboo species in a one hectare sampling plot, all of the genus Gigantochloa. The clump and culm densities were 339 and 7190 ha~(-1), respectively.Total above- plus below-ground biomass was87.35 Mg ha~(-1), and carbon storage was 43.67 Mg ha~(-1).Carbon storage estimated in the bamboo forest at Penglipuran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opportunity for PES(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 through emission trading mechanisms.
[19] 李雪铭, 田深圳.

中国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5, 35(12): 1495-15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居环境是与人居活动、人居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总结了国内学者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尝试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尺度进行划分,对不同地理尺度下人居环境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以及人居环境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① 人居环境的研究方向日益综合化、系统化、微观化;② 人居环境的资料搜集、数据获取、模型方法日益现代化、信息化、虚拟化;③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概念并不统一、人居环境的过程与机理研究不足。据此提出了未来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研究动向及前瞻趋势。</p>

[Li Xueming, Tian Shenzhen.

The geographic scale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495-15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居环境是与人居活动、人居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总结了国内学者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尝试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尺度进行划分,对不同地理尺度下人居环境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以及人居环境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① 人居环境的研究方向日益综合化、系统化、微观化;② 人居环境的资料搜集、数据获取、模型方法日益现代化、信息化、虚拟化;③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概念并不统一、人居环境的过程与机理研究不足。据此提出了未来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研究动向及前瞻趋势。</p>
[20] 张文忠, 谌丽, 杨翌朝.

人居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5): 710-72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居环境作为人类栖息地,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增加,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20 年来关于人居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从人居环境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演变机制探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动向.总体而言,人居环境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特点,在数据获取、演变过程的研究上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但学术界对人居环境的内涵、演变机制解析等仍然存在着分歧.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限于人居环境评价,对人居环境演变机理涉及较少,且研究数据和方法较为单一.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Zhang Wenzhong, Shen Li, Yang Yichao.

Research progress on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 32(5): 710-72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居环境作为人类栖息地,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增加,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20 年来关于人居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从人居环境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演变机制探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动向.总体而言,人居环境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特点,在数据获取、演变过程的研究上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但学术界对人居环境的内涵、演变机制解析等仍然存在着分歧.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限于人居环境评价,对人居环境演变机理涉及较少,且研究数据和方法较为单一.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1] 杨俊, 李雪铭, 李永化, .

基于DPSIRM模型的社区人居环境安全空间分异

[J]. 地理研究, 2012, 31(1): 135-143.

[本文引用: 1]     

[Yang Jun, Li Xueming, Li Yonghua. et al.

Assessment on spatial differ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communities based on disarm model:the case study of Dalia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2, 31(1): 135-143.]

[本文引用: 1]     

[22] 吴箐, 程金屏, 钟式玉, .

基于不同主体的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

[J]. 地理研究, 2013, 32(2): 307-31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20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城镇人居环境特点及不同主体的需求出发,构建了一套包括5个综合指标项和32个要素的城镇人居环境指标体系。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非参数检验分析,揭示了不同主体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探讨了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差异性影响因素及不同群体要素需求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受访者对闲暇活动等10个要素的需求表现出差异性,对生活能源等22个要素的需求表现出共性;居住时间和经济状况对不同主体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影响最大。同时结合4个类群主体的差异性环境要素需求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新塘镇未来人居环境优化应该重点建设的内容。

[Wu Qing, Cheng Jinbing, Zhong Shiyu. et al.

Empirical research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elements based on the needs of different subjects:a case study of Xintang Town,Guangzhou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2): 307-31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20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城镇人居环境特点及不同主体的需求出发,构建了一套包括5个综合指标项和32个要素的城镇人居环境指标体系。以广州市新塘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非参数检验分析,揭示了不同主体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特征;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探讨了城镇人居环境要素需求差异性影响因素及不同群体要素需求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受访者对闲暇活动等10个要素的需求表现出差异性,对生活能源等22个要素的需求表现出共性;居住时间和经济状况对不同主体人居环境要素需求的差异性影响最大。同时结合4个类群主体的差异性环境要素需求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新塘镇未来人居环境优化应该重点建设的内容。
[23]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

[J].地理科学,2014,34(11):1353-136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从自组织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等3 个方面总结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将旅游要素流的时空变换作为主要驱动因子,构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的动力模型,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入侵、竞争、反应和调控4 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驱动力量和作用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居效应有差异。其中,入侵过程可看做是旅游要素流的空间集聚对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影响;竞争过程实质上是分化过程和共生过程的统一;反映过程是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适应与调整;调控过程是厘清乡村人居环境时空格局与旅游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路径。</p>

[Li Bohua, Liu Peilin, Dou Yindi. et 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of edge type of scenic spot: A case study of “Great Nanyue Tourism Circle”

[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11):1353-136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从自组织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等3 个方面总结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将旅游要素流的时空变换作为主要驱动因子,构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演变的动力模型,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入侵、竞争、反应和调控4 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驱动力量和作用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人居效应有差异。其中,入侵过程可看做是旅游要素流的空间集聚对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影响;竞争过程实质上是分化过程和共生过程的统一;反映过程是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适应与调整;调控过程是厘清乡村人居环境时空格局与旅游发展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路径。</p>
[24] 朱彬, 张小林, 尹旭.

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

[J]. 经济地理, 2015, 35(3): 138-14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3.02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讨论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各分指标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同时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表现出苏锡常地区的高值集聚,苏北地区的低值集聚态势。为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并缩小人居环境的区域差异,针对不同地区提出相应建议。

[Zhu Bin, Zhang Xiaolin, Yin Xu.

Evalua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quality and its spatial pattern in Jiangsu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3): 138-144.]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3.02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讨论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各分指标的空间格局存在差异;同时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表现出苏锡常地区的高值集聚,苏北地区的低值集聚态势。为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并缩小人居环境的区域差异,针对不同地区提出相应建议。
[25] 唐宁, 王成.

重庆县域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异

[J].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25(2): 315-321.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和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探求其空间分异特征是实施差异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以重庆市37个区县为研究单元,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条件、居住条件、乡村经济条件5个方面构建了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县域评价单元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分析了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为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环境卫生条件在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是影响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2)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空间分异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3)各一级指标综合得分值地域分异特征显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居住条件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正相关,环境卫生条件、乡村经济条件与乡村人居环境呈负相关。

[Tang Ning, Wang Che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Chongqing City

.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8, 25(2): 315-321.]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区域内农户生产和生活所需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探求其空间分异特征是实施差异化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以重庆市37个区县为研究单元,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条件、居住条件、乡村经济条件5个方面构建了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县域评价单元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质量,分析了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异特征,为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环境卫生条件在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是影响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2)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空间分异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特征;(3)各一级指标综合得分值地域分异特征显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居住条件与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呈正相关,环境卫生条件、乡村经济条件与乡村人居环境呈负相关。
[2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15. Beijing:China Statistics Press,2015.]

[本文引用: 1]     

[27] 黄祖辉.

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

[J].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8(4): 1-11.

URL      [本文引用: 1]     

[Huang Zuhui.

On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hina

.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8, 8(4): 1-11.]

URL      [本文引用: 1]     

[28] 余斌, 卢燕, 曾菊新, .

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进展及展望

[J]. 地理科学, 2017, 37(3): 375-38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生活空间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居住、就业、消费和休闲等日常活动迭置而成的空间聚合体,也是一定乡村地域空间形式、空间内涵和空间意义内在关联的有机统一体。近期西方学术界对乡村生活空间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生活主体多元化和生活空间异质化,二是被城市社会生活他者化和空间边缘化的不同弱势群体的乡村生活体验及空间建构。国内乡村生活空间研究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从研究内容看,注重乡村居民居住及就业空间变化研究,但乡村消费空间和休闲空间研究成果很少见;从研究方法看,空间形式的实证分析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空间内涵的结构分析和空间意义的人本分析有待深化。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能够丰富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并可能为乡村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西方乡村生活空间研究难以提供标准模版,中国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资源得天独厚,“形式-内涵-意义”相统一的空间观能够帮助构造有效分析框架,基于空间行为分析的多种方法集成能够提供有力分析工具。

[Yu Bin, Lu Yan, Zeng Juxin. et al.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rural livingspa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3): 375-38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生活空间是一定地域乡村居民居住、就业、消费和休闲等日常活动迭置而成的空间聚合体,也是一定乡村地域空间形式、空间内涵和空间意义内在关联的有机统一体。近期西方学术界对乡村生活空间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后生产主义乡村的生活主体多元化和生活空间异质化,二是被城市社会生活他者化和空间边缘化的不同弱势群体的乡村生活体验及空间建构。国内乡村生活空间研究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从研究内容看,注重乡村居民居住及就业空间变化研究,但乡村消费空间和休闲空间研究成果很少见;从研究方法看,空间形式的实证分析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空间内涵的结构分析和空间意义的人本分析有待深化。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能够丰富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并可能为乡村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指导。西方乡村生活空间研究难以提供标准模版,中国乡村生活空间研究资源得天独厚,“形式-内涵-意义”相统一的空间观能够帮助构造有效分析框架,基于空间行为分析的多种方法集成能够提供有力分析工具。
[29] 唐宁, 王成, 杜相佐.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J]. 经济地理, 2018, 38(1): 160-165, 173.

[本文引用: 1]     

[Tang Ning, Wang Cheng, Du Xiangzuo.

Evalua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quality and its differentiated optimization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 Economic Geography, 2018, 38(1): 160-165, 173.]

[本文引用: 1]     

[30] 游细斌, 代启梅, 郭昌晟.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南方丘陵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以赣州为例

[J]. 山地学报, 2017, 35(6): 899-907.

[本文引用: 1]     

[You Xibin, Dai Qimei, Guo Changsheng.

Evalua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 in hill area in southern China based on entropy TOPSIS model--A case study of Ganzhou

. Mountain Research, 2017, 35(6): 899-907.]

[本文引用: 1]     

[31] 白凯.

无应答式李克特量表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检验

[J]. 旅游学刊, 2011, 26(4): 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1.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量表是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用以测量态度的李克特量表已成为调查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测量方式。但该方式在回答选项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选项无法反映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受调查者可能因为关键知识或相关经验的缺乏而无法回答。基于该问题,文章以我国入境旅游热点城市知名度为研究内容,在研究设计中增加李克特量表的&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通过大样本量调查数据支持,对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数据和剔除&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①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与剔除&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均通过了总体信度和效度检验;②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在总体信度、效度指标上明显优于剔除&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③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在检验过程中,虽有少量测项未通过相关指标检验,但其存在对研究设计的完整具有明显意义,存在合理并且不影响数据的整体检验结果。鉴于此,笔者建议,在未来类同研究中,研究者应增设李克特量表的&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以确保研究数据信息蕴涵的完整性。

[Bai Kai.

On the application and testing of non-response option of likert-type scales in tourism research

. Tourism Tribune, 2011, 26(4): 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1.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量表是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用以测量态度的李克特量表已成为调查研究中使用最广泛的测量方式。但该方式在回答选项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即选项无法反映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受调查者可能因为关键知识或相关经验的缺乏而无法回答。基于该问题,文章以我国入境旅游热点城市知名度为研究内容,在研究设计中增加李克特量表的&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通过大样本量调查数据支持,对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数据和剔除&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①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与剔除&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均通过了总体信度和效度检验;②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在总体信度、效度指标上明显优于剔除&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③包含&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的数据在检验过程中,虽有少量测项未通过相关指标检验,但其存在对研究设计的完整具有明显意义,存在合理并且不影响数据的整体检验结果。鉴于此,笔者建议,在未来类同研究中,研究者应增设李克特量表的&ldquo;无应答&rdquo;选项,以确保研究数据信息蕴涵的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