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8 , 38 (6): 919-92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6.011

Orginal Article

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和粮食生产重心的迁移轨迹与耦合特征——兼议与社会剥夺的关系

高军波12, 谢文全1, 韩勇1, 张永显3, 陈建华1

1.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南 信阳 464000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The Evolutionary Trend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 of Gravity Center Moving of County-leve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Grain Production During 1990-2013 in Henan Province

Gao Junbo12, Xie Wenquan1, Han Yong1, Zhang Yongxian3, Chen Jianhua1

1.College of Geographic Sciences/Center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Henan, 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52, Henan, China

中图分类号:  F3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8)06-0919-08

收稿日期: 2017-03-10

修回日期:  2017-12-5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6-20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71)、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2017BSH009)、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社会发展类)项目(182102310988)、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高军波(1979-),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转型、乡村贫困与精准扶贫等研究。E-mail:gaojb@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基于社会剥夺理论,利用重心计算及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研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粮食生产重心动态迁移及其空间耦合,并探讨其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3 a来河南省经济、人口及粮食生产重心均在省域几何重心北部变动,空间错位格局日趋显著,变动一致性波动剧烈;2000年前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度较高,2000年后粮食重心与经济重心明显呈东南-西北路径背向偏离,粮食生产对经济重心迁移的影响持续下降,而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耦合度逐步提升;传统农区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粮食主产县区的“粮食与民生倒挂”特征显著。

关键词: 重心迁移 ; 耦合关系 ; 社会剥夺 ; 河南省

Abstract

The dynamic moving and spatial coupling of gravity center of county-leve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en researched in this article, 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above three factors based on the social theory, gravity center calculation and spatial coupling analysis model.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gravity centers of county-leve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have been moving in the north of geometric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 The consistency level changed sharply, and the spatial inconsistency pattern was very significant during the past 23 years. Before 2000, the spatial coupling level between county-leve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was high, and after 2000, the spatial coupling level changed among the gravity center of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The gravity center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ved oppositely in the southeast-northwest direc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rain production to the gravity mov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decreasing, while the coupling level between the gravity center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has been increasing during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eastern Henan shows a low-level spatial equilibrium with the coexistence of inversion phenomenon between grain production and government receipts and grain production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in rural counties obviously lags behind that in urban area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ocial inequality at county level in Henan driven by the factors, such 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olicies, spatial strategy, and path dependence, is tabbed the constitutive characteristic in the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Consequently, two step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unty-leve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ain production are proposed. On the one hand, based on the cognitive of China breadbasket, the farmland protection, technical support, policy tilt to grain yield should be forcefully developed to ensure the grain production scale in Henan and regional grain safe. On the another hand, some reasonable policies must be proposed to encourage the deep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ster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enterprise, to accept more surplus labor in rural society.

Keywords: gravity centermoving ; coupling relationship ; social deprivation ; Henan Province

0

PDF (53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高军波, 谢文全, 韩勇, 张永显, 陈建华. 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和粮食生产重心的迁移轨迹与耦合特征——兼议与社会剥夺的关系[J]. 地理科学, 2018, 38(6): 919-92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6.011

Gao Junbo, Xie Wenquan, Han Yong, Zhang Yongxian, Chen Jianhua. The Evolutionary Trend and the Coupling Relation of Gravity Center Moving of County-leve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Grain Production During 1990-2013 in Henan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38(6): 919-92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6.011

自20世纪80年代重心分析模型引入中国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差异研究,其应用领域主要分为两类:单因子研究、双因子的对比或耦合关系研究[1,2]。对于单因子研究,学者较多基于全国、流域和省域等[3,4,5]不同空间尺度,从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粮食重心的动态变动研究区域发展变化,发现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大体以1991年和2003年为界,先后经历了向西南、东南和东北方向转变,人口重心则持续南移,粮食重心出现“北上西进”的态势。在双因子研究上,现有研究较多探讨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粮食重心双因子之间相互关系,对多因子全方位动态演化关注不足,以国家、地区和省域层面的研究为主,县域及以下中小尺度单元研究较少[6,7,8,9]。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河南省的人口、经济及粮食生产是地理学关注的重点领域,现有研究主要涉及粮食生产布局及生产能力、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化、流动人口空间格局分布等[10,11,12],时空动态视角下多因子交互耦合关系时空格局演进研究较少涉及。

因此,基于河南省县域空间单元,选取1990、1995、2000、2005和2013年为研究时间节点,借助ArcGIS技术平台,通过对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粮食重心路径转移刻画及重心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分析,并结合本项目组已有研究结论[13],对比分析县域综合社会发展水平重心、人均GDP重心和人均粮食产量重心路径迁移及其耦合关系,系统探讨近23 a来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粮食及社会剥夺水平重心时空演进和耦合规律,以期在新常态背景下为河南省构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提供理论参考。

1 理论模型及数据处理

1.1 重心分析模型

“重心”分析是一种分析地理现象空间变异及动态变化过程的方法,借用重心点及其移动方向、移动距离等指标不仅可以刻画出区域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还可以进一步探寻其动态过程及演化规律[1,2]

1.1.1 重心计算

假设一个区域有n个小区域单元组成,其中,第i个次级区域单元的中心坐标为 (xi,yi), Gi为该单元各因素(人口、GDP、粮食)的数量,则研究区域相应的重心坐标(X,Y)计算公式为:

X=i=1nGixii=1nGi,Y=i=1nGiyii=1nGi(1)

1.1.2 重心年际间的移动距离

年际间区域重心空间区位的位移距离的测度公式:

$D_{i-j}=R\times \sqrt{({y}_{i}-{y}_{j})^{2}+({x}_{i}-{x}_{j})^{2}}$ (2)

式中,Di-j表示两个不同年份间重心移动的距离;ij表示两个不同的年份;(xi,yi)、(xj,yj)分别表示第i年和第j年的区域重心所在空间的地理坐标;R为常数,取111.111 km。

1.1.3 重心年际间的移动方向

年际间区域重心的空间移动方向公式:

θi-j=nπ2+arctgyi-yjxi-xj(3)

式中, θi-j表示重心空间区位i、j年年际移动的角度,正东方向为0°,顺时针旋转为负,逆时针旋转为正。当重心向东北方向转移时 0°<θ<90°;当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时 90°<θ<180°;当重心向东南方向转移时 -90°<θ<0°;当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时 -180°<θ<-90°

1.2 重心耦合性分析模型

1.2.1 空间重叠性

空间重叠性(S)用两者的空间距离来度量,两者的空间距离越远则表示耦合性越低,反之,则耦合性越高,通常以(xE,yE)(xP,yP)来表示相同年份不同重心的坐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S=\sqrt{({x}_{E}-{x}_{P})^{2}+({y}_{E}-{y}_{P})^{2}}$ (4)

1.2.2 变动一致性

变动一致性是指两种重心相对于上一时间点所产生的位移的矢量夹角 θ来表示, θ越大则变动越不一致。由于 θ的取值范围为 0°<θ<180°,因此用它的余弦值C作为一般性指数, -1θ1,当C=1时,表示二者方向相同;C=-1时,表示二者的方向相反。设重心较上一个时间点经度和纬度的变化量分别为 xy,根据余弦定理:

1.3 社会剥夺指数

社会剥夺指数(general social deprivation index,GDI)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综合发展不平等多维测度方法,在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多用于社会发展水平评估、公共服务布局及公共政策效应评价等领域,成为英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发达国家探测社会不平等聚集空间,破除发展障碍、引导区域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13]。社会剥夺指数在本研究中将用于度量县域社会不平等水平,并藉此进行县域不平等空间模式及地域差异分析。

GDIi=Rik1+RijP(6)

式中, Rik是标准化后县域空间i中主因子k的得分,而且是最主要的因子(本研究选取第一主因子), Rij是标准化后县域空间i中次要因子j的得分(本研究的第二、三、四主因子),P是主因子个数,GDI 得分在0~1区间,其中GDI得分越低该县域社会不平等水平越高。

1.4 数据来源

以2013年河南省县级行政区划为基准,河南省现有18个县级市,90个县,50个市辖区,省直辖县1个,共计159个空间单元,进一步分为中原城市群(郑州、许昌、济源、焦作、新乡、开封、洛阳、平顶山、漯河)、豫北(安阳、濮阳、鹤壁)、豫南(驻马店、信阳)、豫东(商丘、周口)和豫西(三门峡、南阳)5个次级区域。其中数据源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空间数据是河南省县域行政区划和各县(县、县级市、市辖区)政府所在地坐标;属性数据来源于相应年份的《河南省统计年鉴》[14]《河南农村统计年鉴》[15]及省和县级政府公报资料。社会剥夺指数计算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河南省的普查数据[14]

1.5 数据处理

首先基于ArcGIS10技术平台从河南省各县市行政区划图上提取政府所在地坐标,其次在Excel表格中录入1990、1995、2000、2005、2013年5个年份各研究单元的常住人口总量、GDP总量和粮食总产量数据,连接至ArcGIS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再次将Excel表格数据代入公式(1)计算得出5个年份的重心坐标,并计算出河南省几何中心坐标(113°36'52"E,33°52'36"N);然后将5个年份的重心坐标,分别代入公式(2)和(3)计算得出5个年份的重心空间移动距离、速度和方向(表1),并据此绘制了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粮食重心迁移轨迹(图1)。

表1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粮食生产、人口分布重心移动距离(km)、速度(km/a)及方向 (°)

Table 1   The moving distance, moving speed and moving direction of gravity center of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grain production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Henan Province

时期经济重心粮食重心人口重心
距离速度方向距离速度方向距离速度方向
1990~1995年1.1060.221北偏东8115.3453.069北偏东750.8820.176北偏东85
1995~2000年5.8011.160南偏西153.9500.790北偏西71.3890.278北偏东26
2000~2005年9.6711.934北偏西388.2961.659南偏东50.2490.050南偏西69
2005~2013年10.9741.372北偏西36.6320.829南偏东601.4480.181北偏东63

新窗口打开

图1   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粮食生产重心转移轨迹

Fig.1   The moving trajectory of gravity center of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1990-2013

2 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及粮食生产重心变动特征

2.1 河南省县域人口重心小幅北移

基于图1所示,近23 a来河南省人口重心位于许昌县,并不断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直线移动距离为3.18 km,累积移动距离为3.97 km,并逐渐远离几何重心(113°36'52"E,33°52'36"N),其移动幅度相对较小,这一时期河南省人口基数大并且空间分布相对稳定。1990~2010年河南省总人口增加1 422万人,其中人口增超100万的有郑州、许昌、周口、商丘、驻马店、信阳和南阳,这其中中原城市群和豫东地区增加人口537万人,豫西豫南地区增加350万人,分别占增加人口总规模37.7%和24.6%,驱动人口重心北移;此外豫东地区作为传统粮食产区,集聚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基数较大,增加较快,而豫西山地由于耕地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和“打工潮”的涌现,郑州市总人口自1990年占全省总人口比重6.38%上升至2013年7.91%,拉动着人口重心向北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2005年人口重心位于2000年人口重心南偏西69°,相距0.249 km,其重心移动出现回缩,这主要是受非典疫情冲击,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据不完全统计,非典疫情发生后,河南省有近200万人口出省打工人员返乡,约占出省打工人员总数的1/3。

2.2 河南省县域经济重心整体上先缓慢南下再加速北上

河南省经济重心迁移可分为1990~2000年和2000~2013年两个阶段。

2.2.1 1990~2000年经济重心整体南下

经济重心由1990年长葛市(113°44'16.50"E,34°10'53.12"N)转移至2000年许昌县(113°44'4.69"E,34°7'56.76"N),直线移动距离为5.46 km,累积移动距离为6.91 km,并逐渐趋近几何重心(113°36'52"E,33°52'36"N)。这一阶段豫南地区GDP占全省总量由1990年30.6%上升至2000年的33.3%,豫北地区GDP占全省总量由1990年21.1%下降至2000年18.0%;河南省作为传统农区,农业收入是农民主要经济来源,到2000年豫北地区农业收入比豫南地区少近220亿元。

2.2.2 2000~2013年经济重心整体快速北上

经济重心由2000年许昌县(113°44'4.69"E,34°7'56.76"N)向北迁移至2013年新郑市(113°40'19.29"E,34°17'7.38"N),直线移动距离为18.36 km,累积移动距离为20.65 km,快速背离几何重心(113°36'52"E,33°52'36"N)。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省政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提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带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政策。第二产业在城镇化进程中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由1999年42.8%增加至2013年58.8%,增长非常显著[14];2004年,国家发布“中部崛起”战略,2011年中央政府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抓住发展机遇,打造以郑州市为核心,以洛阳和开封为两翼的经济增长极,驱动着经济重心不断向这迁移。

2.3 河南省县域粮食生产重心呈“人”字形迁移

河南省粮食生产重心迁移可分为1990~1995年、1995~2000年及2000~2013年3个阶段,总体来看,迁移路径呈“人”字形。

2.3.1 1990~1995年县域粮食重心快速向东北方向移动

河南省粮食重心由1990年的许昌县(114°1′21.39″E,33°59′26.14″N)移动至1995年的鄢陵县(114°9′20.72″E,34°1′38.22″N),累积移动距离为15.35 km,年均移动速度为3.07 km/a。豫东和豫北地区作为粮食高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省总产量比重由1990年30.69%上升至1995年34.16%,而豫西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总产量则由1990年9.93%下降至1995年7.58%。

2.3.2 1995~2000年县域粮食重心持续缓慢北上

粮食重心在鄢陵县由1995年(114°9′20.72″E,34°1′38.22″N)移动至2000年(114°9′5.39″E,34°3′45.28″N),累积移动距离为3.95 km,年均移动速度为0.79 km/a,为1990~1995年移动速度4倍。这一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强了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下达多方面农业政策和制度改革[16],豫北地区是河南省经济实力强劲之地,其粮食生产具有水土资源条件和资金雄厚优势,是粮食生产重心持续“北上”的重要因素。

2.3.3 2000~2013年县域粮食重心整体呈“南下”态势

粮食重心在鄢陵县由2000年(114°9'5.39"E,34°3'45.28"N)转移至2013年(114°12'35.07"E,33°57′29.05"N),直线移动距离为13.29 km,累积移动距离为14.93 km,年均移动速度为1.15 km/a,并逐渐趋近几何重心(113°36'52"E,33°52'36"N)。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土地资源被占用,出现耕地的荒废化、污损化、非农化、非粮化,使水土资源空间格局发生变化,是粮食生产重心转移的推力;黄淮四市作为典型的传统农区,耕地面积广阔,水土资源条件相对优越,加之农业生产技术投入、资金支持和政策倾向,使粮食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是粮食生产重心转移的重要拉力。二者相互结合,驱动着粮食重心不断向豫东南方向演进。

3 河南省县域人口、经济及粮食生产重心迁移的耦合动态

3.1 县域经济重心与粮食重心分离趋势显著

经济重心与粮食重心的空间重叠性不断降低,两种重心距离由1990年38.08 km上升至2013年69.95 km;变动一致性指数从1990~1995年间的0.99急剧下降至1995~2000年间的-0.93,2000年以后持续维持在小于0阶段(图2)。这表明1990~1995年间的经济重心移动和粮食重心转移具有相同的方向,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大,粮食高产区亦为经济相对发达区;1995~2013年的经济重心和粮食重心朝着相反的方向移动,二者分离日趋显著,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地降低,粮食高产区逐渐转变至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关系的降低有利于推动粮食高产区形成集聚、发挥高产区优势、扩大农业科技推广与规模化经营,使河南省粮食生产走上新型农业化道路。

图2   县域经济、人口与粮食重心的空间重叠性和变动一致性

Fig.2   The space-overlaps and changes in consistency of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gravity center

3.2 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耦合性的转折点

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空间重叠性先降低后增加,整体波动幅度不大(图2a);变动一致性指数1990~2005年间波动剧烈,2005年以后趋于平稳状态(图2b)。2000年是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耦合性由弱至强的转折点。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转移方向先相背而行后趋于相同,2000年以前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对大规模劳动力要素流动影响较弱。2000年以后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经济发展能力较强地区强烈吸引着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地区人口的流动,使空间耦合性显著增强。表明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摆脱自身贫困,追求更加美好生活,不断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这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郑洛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吸收更多外来务工人员,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增强自身竞争力,更好推动中原城市群建设。

3.3 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耦合性不断降低

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空间重叠性持续降低。23 a来,二者的重心距离从1990年11.05 km增加到2013年的29.91 km;变动一致性指数先降低后增加,但一直维持在大于0阶段(表2)。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耦合关系,即粮食高产区亦为人口密集区,随着近年来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降低,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空间耦合性也不断降低,第一产业生产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22.6%下降至2013年的12.6%,这有助于缓解豫东南地区人地矛盾问题,保护耕地资源。

表2   1990~2013年河南省县域经济、人口与粮食重心的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

Table 2   The space-overlaps and changes in consistency of county-leve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gravity center

年份经济与粮食经济与人口人口与粮食
空间重
叠性
变动一
致性
空间重
叠性
变动一
致性
空间重
叠性
变动一
致性
199038.0827.0611.05
199548.520.9926.941.0023.500.98
200046.96-0.9325.54-0.9822.380.84
200558.91-0.6934.680.5124.390.27
201369.95-0.4640.750.5129.910.53

注:空间重叠性单位km,变动一致性指数范围 [-1,1];“–”为无数据。

新窗口打开

综合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两项指标可以发现,2000年作为一个重要的分界年份,2000年之前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高,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拉力相对较小,人口集中分布在粮食高产区,空间耦合度较强;2000年之后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降低,二者的重心距离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拉力作用显著增加,人口重心与粮食重心分布也不断发生偏离,空间耦合度降低。

4 社会发展水平与人均GDP、人均粮食产量重心的动态关系

基于本项目组在参考文献[13]中的研究结论,将2000~2010年河南省县域社会剥夺指数(GDI)重心、人均GDP重心和人均粮食重心转移的距离、速度及方向进行比较(表3),发现如下动态变化特征。

表3   河南省县域人均GDP、人均粮食与GDI重心的变动轨迹比较

Table 3   Thetrajectory comparison of the gravity center moving of per capita GDP and per capita grain and GDI

年份人均GDP重心人均粮食产量重心GDI重心
距离(km)速度(km/a)方向(°)距离(km)速度(km/a)方向(°)距离(km)速度(km/a)方向(°)
1990~19952.0740.415南偏东5114.7472.950南偏东80---
1995~20009.2261.845南偏西534.0480.810北偏西63---
2000~20059.7581.952北偏西529.0981.820南偏东16---
2005~201311.1491.394北偏东 26.6690.834南偏东48---
2000~2010------20.6932.069北偏东50

注:“-”表示没有数据,因GDI重心研究数据来源为人口普查,时间间隔为10 a,人均GDP和粮食产量重心研究间隔为5 a,导致结果比较上的错位现象。

新窗口打开

4.1 粮食高产县区与高社会剥夺县区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

对比GDI重心与人均粮食产量重心可知,人均粮食产量重心自2000年(113°58'32.52"E, 34°14'57.91"N)迁移至2013年(114°2'31.85"E,34°7'47.79"N)位置,累积向东南方向转移15.767 km;GDI重心由2000年(113°56'41.80"E,33°58'13.77"N)转移至2010年(114°5'13.789"E,34°5'26.652"N)位置,并以北偏东50°方向转移了20.69 km,两者转移路径呈现出南北方向相反、东西方向相同的特征(表3)。总体上,2000~2013年河南省各县区人均粮食产量重心迁移路径呈西北-东南方向分布,2000~2010年各县区GDI重心迁移呈东-西方向分布(图3),豫东、豫南的社会剥夺水平整体处于高等级,而豫西北则是社会剥夺水平低等级的分布区域,表明河南省粮食高产县区与社会剥夺高等级县区的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是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凸显典型农区存在“高粮食生产、高社会剥夺”的“粮食与民生倒挂”现实。

图3   GDI重心、人均粮食产量重心和人均GDP重心转移对比

Fig.3   The comparison of the gravity center moving of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grain and GDI

4.2 高经济发展水平县区与高社会剥夺水平县区的空间错位分布特征显著

对比GDI重心与人均GDP重心知,人均GDP重心自2000年(113°34′19.63″E ,34°19′21.39″N)位置迁移至2013年(113°30′15.49″E,34°28′28.30″N)位置,累积向西北方向转移20.907 km;GDI重心由2000年(113°56'41.80"E,33°58′13.77″N)位置迁移至2010年(114°5'13.789"E,34°5'26.652"N)位置,并以北偏东50°方向转移20.693 km(图3),两者转移路径呈现出南北方相同,东西方向相反的特征。中原城市群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其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区域,是人均GDP重心转移的重要驱动因素,2000~2010年各县区社会剥夺重心转移总体上呈东-西方向分布,体现豫南、豫东地区是高等级社会剥夺县区的集中分布区,表明河南省经济发展高水平县区与社会剥夺高等级县区的空间错位分布特征性显著。

5 结论与讨论

基于重心分析模型和空间耦合计算,动态研究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粮食生产重心变化及其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河南省县域经济、人口和粮食生产重心不断发生分离,空间重叠性整体呈下降态势,空间错位格局日趋明显。经济与粮食重心和经济与人口重心变动一致性变化较大,粮食生产对经济重心转移影响持续下降;河南省高经济发展水平县区与高社会剥夺县区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粮食高产县区与社会剥夺高等级县区的空间分布一致性突出,属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落后区域,凸显典型农区存在“高粮食生产、高社会剥夺”的“粮食与民生倒挂”现实。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经济重心不断向中原城市群地区快速移动,粮食重心不断向黄淮四市地区快速移动,是驱使人口重心发生转移的拉力与推力,需要理性判断河南省经济重心、粮食重心、人口重心的空间转移。一方面要清晰知道河南省是中国“中原粮仓”,其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格局,必须在耕地保护、技术支持、政策倾斜及种粮收益方面,给予切实重视和系统研究,确保河南省粮食生产规模及区域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在经济新常态战略下,河南省粮食高产区应制定合理政策,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和扶植乡镇企业发展,以吸收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日趋严重的农村“空心化”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仅从经济、人口、粮食生产及其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方面考虑区域格局变化,由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工业发展程度、交通便捷度、旅游业发展水平等,多要素综合作用下的区域发展格局及其机理将是进一步研究重点。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乔伟峰,刘彦随.

城市三维重心算法与实验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J].地球信息科学,2015,17(3):268-273.

[本文引用: 2]     

[Qiao Weifeng,Liu Yansui.

Three-dimensional urban Gravity center calculation method and empirical research:A case study of

Nanjing.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5,17(3):268-273.]

[本文引用: 2]     

[2] 徐建华,岳文泽.

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

[J].地理科学,2001,21(5):385-3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1.05.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采用近20年来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及消费额数据,计算出其各年的重心坐标,定量表示出中国近20年来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消费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动态演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表现为缓慢地向西南方向移动;GDP、工业、第三产业和消费额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与中国几何中心比较,区域差异在总体上是扩大了;与人口重心相比较,东西方向呈不平衡态势发展,南北方向则开始趋于平衡;而农业重心则表现为无规律性变化。

[Xu Jianhua,Yue Wenze.

Evolvement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pulation center gravity and the economy gravity center in recent twenty years i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1,21(5):385-3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1.05.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采用近20年来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及消费额数据,计算出其各年的重心坐标,定量表示出中国近20年来人口、GDP、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消费重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口、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要素动态演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表现为缓慢地向西南方向移动;GDP、工业、第三产业和消费额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与中国几何中心比较,区域差异在总体上是扩大了;与人口重心相比较,东西方向呈不平衡态势发展,南北方向则开始趋于平衡;而农业重心则表现为无规律性变化。
[3] 陈志刚,王青.

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J].地理科学,2007,27(4):457-4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7.04.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把握这一地区发展的空间变化态势、更好地指导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在测算和分析1994~2004年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近些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超过20 km,重心所在位置由苏州和嘉兴的交界处移至苏州市中心附近。而从其变化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城市群重心仍将偏向西北方向,落到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受到其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驱动了各城市不同程度的发展及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位的转变,并最终致使城市群重心向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西北方向移动。

[Chen Zhigang, Wang Qing.

Movement to urban agglomeration gravity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the Changjiang (Yangtze) Delta of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7,27(4):457-4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7.04.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把握这一地区发展的空间变化态势、更好地指导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在测算和分析1994~2004年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近些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超过20 km,重心所在位置由苏州和嘉兴的交界处移至苏州市中心附近。而从其变化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城市群重心仍将偏向西北方向,落到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受到其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驱动了各城市不同程度的发展及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位的转变,并最终致使城市群重心向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西北方向移动。
[4] 王介勇,刘彦随.

1990 年至2005 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J].资源科学,2009,31(7):1188-119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9.07.01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粮食产量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年~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进过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量重心呈现出“北上西进”的态势,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速率不断增大,粮食产量增长的空间波动性逐渐增强,产量优势区的空间格局尚不稳定。从资源、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驱动机制。耕地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动趋势是驱动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客观基础,北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关键因素,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直接因素,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区域化的粮食支持政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最后探讨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区域环境、经济及社会效应。

[Wang Jieyong,Liu Yansui.

The changes of grain output center of gravity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China since 1990

.Resources Science, 2009,31(7):1188-119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9.07.01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粮食产量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年~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进过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量重心呈现出“北上西进”的态势,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速率不断增大,粮食产量增长的空间波动性逐渐增强,产量优势区的空间格局尚不稳定。从资源、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驱动机制。耕地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动趋势是驱动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客观基础,北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关键因素,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直接因素,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区域化的粮食支持政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最后探讨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区域环境、经济及社会效应。
[5] 慕晓飞,雷磊.

东北经济重心演变及区域发展均衡性研究

[J].经济地理,2011,31(3):366-37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GIS对1989年以来东北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分析.引入区域重心模型,对东北地区经济(GDP)重心相对于几何重心的时卒偏离进行了可视化测箅.结合相关统计指标,并引入相对发展率(Nich),对东北区域经济均衡性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经济重心存在显著地空间偏离;经济重心呈西南,折回东北,复向西南的移动趋势;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Mu Xiaofei,Lei Lei.

A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center evolu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equilibrium of Northeast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1,31(3):366-37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GIS对1989年以来东北区域发展的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分析.引入区域重心模型,对东北地区经济(GDP)重心相对于几何重心的时卒偏离进行了可视化测箅.结合相关统计指标,并引入相对发展率(Nich),对东北区域经济均衡性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经济重心存在显著地空间偏离;经济重心呈西南,折回东北,复向西南的移动趋势;区域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6] 文琦,赵亮.

1978~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转移轨迹及其驱动机制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99-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4.01.01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1978—2011年粮食产量演变节点,运用重心模型方法对宁夏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重心移动轨迹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了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1978—1985年粮食产量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29.502 km,1985年粮食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1999—2003年粮食产量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1.006 km,2003—2005年粮食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3.383 km,2005—2011年粮食产量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9.718 km。总体上,1978—1999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向北移动,1999—2003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向南回落,2003—2005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继续向北移动,2005—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又向南回落。耕地资源的变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客观驱动因素。红寺堡区开发使得北部地区土地资源增加促使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北移,沿黄城市带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造成粮食产量重心南移。水资源及水利灌溉设施成为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饮食结构变化成为粮食生产重心的主要驱动因素。新技术的应用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也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因素。

[Wen Qi,Zhao Liang.

Changes of grain output center of gravity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Ningxia form 1978 to 2011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4,33(1):99-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4.01.01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1978—2011年粮食产量演变节点,运用重心模型方法对宁夏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重心移动轨迹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了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1978—1985年粮食产量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29.502 km,1985年粮食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1999—2003年粮食产量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1.006 km,2003—2005年粮食产量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3.383 km,2005—2011年粮食产量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9.718 km。总体上,1978—1999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向北移动,1999—2003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向南回落,2003—2005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继续向北移动,2005—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又向南回落。耕地资源的变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客观驱动因素。红寺堡区开发使得北部地区土地资源增加促使宁夏粮食产量重心北移,沿黄城市带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资源,造成粮食产量重心南移。水资源及水利灌溉设施成为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饮食结构变化成为粮食生产重心的主要驱动因素。新技术的应用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也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因素。
[7] 樊杰,陶岸君,吕晨.

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耦合态势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87-95.

https://doi.org/10.3760/j.issn:1001-7097.2007.07.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区域发展差距一直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态势作为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的体现,与区域差距的形成有密切关联。通过计算1952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地理坐标以及重心间的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刻画了53年间我国经济和人口空间分布的耦合态势,证明了其与区域差距的大小高度相关。在构建经济、人口重心空间耦合过程的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用均衡点跃迁和势能差转化解释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过程,揭示了内生和外部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差距的&ldquo;多阶段倒U形&rdquo;的演变规律,并据此分析了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周期性变化的动因,并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讨论。</p>

[Fan Jie,Tao Anjun,Lyu Che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the centroids of economic gravity and population gravity and its effect on the regional gap in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29(1):87-95.]

https://doi.org/10.3760/j.issn:1001-7097.2007.07.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区域发展差距一直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态势作为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的体现,与区域差距的形成有密切关联。通过计算1952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地理坐标以及重心间的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刻画了53年间我国经济和人口空间分布的耦合态势,证明了其与区域差距的大小高度相关。在构建经济、人口重心空间耦合过程的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用均衡点跃迁和势能差转化解释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过程,揭示了内生和外部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差距的&ldquo;多阶段倒U形&rdquo;的演变规律,并据此分析了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周期性变化的动因,并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讨论。</p>
[8] 倪鹏飞,杨华磊,周晓波.

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时空演变——来自省会城市的证据

[J].中国人口科学,2014(1):44-5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通过数据挖掘发现:(1)1994~2011年人均iGDP较高和较低的省份,经济重心都先向省会城市聚集,然后再远离省会城市;且前者经济重心偏离省会城市的程度大于后者;人均GDP居中的省份,经济重心还在不断向省会城市聚集。(2)1990~20111年人均GDP较高的省份,人口重心开始缓慢地远离省会城市;人均GDP较低的省份,人口重心还在不断向省会城市聚集。(3)2011年整体上经济重心偏离省会城市的程度小于人口重心偏离省会城市的程度。(4)人口重心远离(或聚集)省会城市滞后于经济重心远离(或聚集)省会城市。总之,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围绕省会城市呈现收缩和扩张的脉动现象,并在脉动的过程中,经济重心调整的步调快于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不断偏离省会城市。这些发现和结论,将为以后制定和实行的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及缩小区域差距的发展战略提供事实和理论基础。

[Ni Pengfei,Yang Xiaohua,Zhou Xiaobo.The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economic and population.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14(1):44-5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通过数据挖掘发现:(1)1994~2011年人均iGDP较高和较低的省份,经济重心都先向省会城市聚集,然后再远离省会城市;且前者经济重心偏离省会城市的程度大于后者;人均GDP居中的省份,经济重心还在不断向省会城市聚集。(2)1990~20111年人均GDP较高的省份,人口重心开始缓慢地远离省会城市;人均GDP较低的省份,人口重心还在不断向省会城市聚集。(3)2011年整体上经济重心偏离省会城市的程度小于人口重心偏离省会城市的程度。(4)人口重心远离(或聚集)省会城市滞后于经济重心远离(或聚集)省会城市。总之,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围绕省会城市呈现收缩和扩张的脉动现象,并在脉动的过程中,经济重心调整的步调快于人口重心,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不断偏离省会城市。这些发现和结论,将为以后制定和实行的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及缩小区域差距的发展战略提供事实和理论基础。
[9] 秦振霞,李含琳,苏朝阳.

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及对比分析

[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16-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09.0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模型,计算了1987-2006年河南省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运用GIS软件制作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地图,分析了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经济呈现不均衡分布,人口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均衡,东部人口密度高于西部;经济格局主要表现为南北差距,北部经济优于南部。人口、经济重心偏离较大,表明河南省区域差距的扩大已经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Qin Zhenxia,Li Hanlin,Su Chaoyang.

Evolvement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pulation gravity center and economy gravity center from 1987 to 2006 in Henan

.Moder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30(1):16-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275.2009.0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区域重心的概念及模型,计算了1987-2006年河南省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运用GIS软件制作人口重心、经济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地图,分析了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河南省人口、经济呈现不均衡分布,人口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不均衡,东部人口密度高于西部;经济格局主要表现为南北差距,北部经济优于南部。人口、经济重心偏离较大,表明河南省区域差距的扩大已经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0] 刘影,肖池伟,李鹏,.

1978-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经”关系分析

[J].资源科学,2015,37(10):1891-19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度和CGE等方法,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78-2013年省域层面粮食产量和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经济重心、粮食集中度、经济集中度和粮-经耦合系数,并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x0201c;粮-经&#x0201d;关系)及其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1978年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主产区几何重心的西南侧;主产区粮食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移动幅度较大且不稳定,经济重心总体向主产区西南方向移动,移动缓慢且稳定;1978年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17个纬度,2013年经济重心位于粮食重心的西南方,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51个纬度,粮-经重心南北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②1978年主产区粮-经关系表现出弱协调性,主产区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粮食生产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粮食集聚的逆经济性开始显现;2013年主产区粮-经关系以粮食集聚高于经济集聚为主要特征,粮食集聚表现出明显的逆经济性;1978-2013年,主产区粮食与经济相互协调的省域单元个数减少,粮食-经济一致性系数差值明显增加。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生产水平不一致程度呈增强趋势,粮食-经济二者空间不匹配,加剧&#x0201c;产粮大区、经济贫困&#x0201d;的恶性局面。

[Liu Ying,Xiao Chiwei,Li Peng.

Relationship of grain outpu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1978 to 2013 in th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 of China

.Resources Science,2015,37(10):1891-19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度和CGE等方法,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78-2013年省域层面粮食产量和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经济重心、粮食集中度、经济集中度和粮-经耦合系数,并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x0201c;粮-经&#x0201d;关系)及其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1978年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主产区几何重心的西南侧;主产区粮食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移动幅度较大且不稳定,经济重心总体向主产区西南方向移动,移动缓慢且稳定;1978年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17个纬度,2013年经济重心位于粮食重心的西南方,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51个纬度,粮-经重心南北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②1978年主产区粮-经关系表现出弱协调性,主产区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粮食生产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粮食集聚的逆经济性开始显现;2013年主产区粮-经关系以粮食集聚高于经济集聚为主要特征,粮食集聚表现出明显的逆经济性;1978-2013年,主产区粮食与经济相互协调的省域单元个数减少,粮食-经济一致性系数差值明显增加。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生产水平不一致程度呈增强趋势,粮食-经济二者空间不匹配,加剧&#x0201c;产粮大区、经济贫困&#x0201d;的恶性局面。
[11] 郭丽英,王道龙,邱建军.

河南省粮食生产态势及其能力提升对策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153-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9.02.0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6-2007年河南省相关统计数据,在阐述河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态势,揭示了影响粮食生产潜力开发的主导因素;按照新时期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着眼河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农业生产管理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等关键环节,提出突破粮食生产中的障碍因素,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Guo Liying,Wang Daolong,Qiu Jianjun.

The trend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 of promoting capacity in Henan province.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19(2):153-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9.02.0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河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96-2007年河南省相关统计数据,在阐述河南省在全国粮食生产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生产态势,揭示了影响粮食生产潜力开发的主导因素;按照新时期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导向,着眼河南省耕地变化趋势、农业生产管理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等关键环节,提出突破粮食生产中的障碍因素,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12] 郭付友,陈才,刘继生,.

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关系特征研究

[J].地理科学,2015,35(3):299-3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1995 年、2003 年、2008 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 年遥感图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结合GIS技术和SPSS 统计工具,综合利用空间重心法、圈层分析法以及轴带扩展度等方法,对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关系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 服务地块开发重心空间波动性差异性明显,扩展方式以快速向外推进为主,以内部填充为辅;② 服务地快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态势,且扩展强度增加,服务地块郊区化显现;③ 长春市服务空间扩展与工业空间扩展具有非协调性;服务空间与居住空间整体属于混融状态,但剥离趋势凸现;服务空间&quot;单中心&quot;结构相对于交通空间分散化发展,已表现出滞后趋势。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时空特征形成的作用机理。</p>

[Guo Fuyou, Chen Cai, Liu Jishe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vice space and other function space of Changchun city in transition period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5,35(3):299-3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1995 年、2003 年、2008 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 年遥感图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结合GIS技术和SPSS 统计工具,综合利用空间重心法、圈层分析法以及轴带扩展度等方法,对转型期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关系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① 服务地块开发重心空间波动性差异性明显,扩展方式以快速向外推进为主,以内部填充为辅;② 服务地快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聚态势,且扩展强度增加,服务地块郊区化显现;③ 长春市服务空间扩展与工业空间扩展具有非协调性;服务空间与居住空间整体属于混融状态,但剥离趋势凸现;服务空间&quot;单中心&quot;结构相对于交通空间分散化发展,已表现出滞后趋势。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长春市服务空间与城市功能空间时空特征形成的作用机理。</p>
[13] 高军波,刘彦随,乔伟峰,.

中国典型农区县域社会不平等空间模式与地域差异——以河南省为例

[J].地理研究,2016,35(5):885-89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5007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以河南省为例,从社会剥夺视角系统检测了传统农区粮食连增背景下县域社会不平等空间模式、地域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强度整体较高,社会发展水平呈西高东低格局,总体上形成核心—边缘半环形空间结构。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地域差异特征显著,中原城市群社会发展水平最高,但县区间差距最大;豫东地区县域社会发展呈较低水平空间均衡,粮食主产县区的"粮财倒挂"和"粮食与民生倒挂"现象并存;农村县域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滞后于城市辖区,但其县区间差距更大,约为城市辖区的2倍。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空间格局受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空间战略及历史发展路径依赖等因素共同影响,有着显著社会经济综合转型的结构性特征。

[Gao Junbo,Liu Yansui,

Qiao Weifeng et al. Spatial pattern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county-level social inequality in typical agricultural areas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Henan province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6,35(5):885-89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5007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以河南省为例,从社会剥夺视角系统检测了传统农区粮食连增背景下县域社会不平等空间模式、地域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强度整体较高,社会发展水平呈西高东低格局,总体上形成核心—边缘半环形空间结构。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地域差异特征显著,中原城市群社会发展水平最高,但县区间差距最大;豫东地区县域社会发展呈较低水平空间均衡,粮食主产县区的"粮财倒挂"和"粮食与民生倒挂"现象并存;农村县域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滞后于城市辖区,但其县区间差距更大,约为城市辖区的2倍。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空间格局受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空间战略及历史发展路径依赖等因素共同影响,有着显著社会经济综合转型的结构性特征。
[14]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省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13.

[本文引用: 3]     

[Henan Statistical Bureau.

Henan statistical yearbook

.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0-2013.]

[本文引用: 3]     

[15]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13.

[本文引用: 1]     

[Henan Statistical Bureau.Henan rural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0-2013.]

[本文引用: 1]     

[16] 陈慧中,徐梦洁,刘勤.

河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60-65.

[本文引用: 1]     

[Chen Huizhong, Xu Mengjie,Liu Qin.

Analysis on grain production fluctuation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Henan province

. Journal of Agro-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0,9(1):60-65.]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