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9 , 39 (2): 285-293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2.013

Orginal Article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演化模式与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王聪1, 曹有挥2

1.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8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The Evolution Mode and Mechanism of Urban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A Cas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ang Cong1, Cao Youhui2

1. Nanj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8, Jiangsu, China
2.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Jiangsu, China

中图分类号:  F1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9)02-0285-09

收稿日期: 2018-01-22

修回日期:  2018-04-12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2-20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84)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聪(1985-),女,山东济宁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E-mail:hicongcong@126.com

展开

摘要

从行业属性、企业内部因素和城市所处的环境3个层面的耦合关系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形成演化模式和演化机制进行了理论探索。在基于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体系基础上,考虑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于城市网络的综合影响,归纳了由初始集聚阶段-非均衡扩散阶段-等级网络形成阶段-网络成熟阶段的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一般演化模式。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网络正处于非均衡扩散向等级网络阶段演化的过渡时期,表现出网络的层级特征愈发明显、水平联系不断增强、联系方向更加多样化、服务功能联系差距缩小等特征。联系便捷程度、创新要素支撑、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城市能级推动等要素对于长三角城市网络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 生产性服务业 ; 城市网络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kes 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urban network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cognition mechanism of urban network and the behavior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layout, specifically, including industry attributes,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evolution, considering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spatial expan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eography-based administrative hierarchical system and the impact of producer services on urban network,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evolution model of the general evolution model of the initial agglomeration -unbalanced diffusion - hierarchical network - mature network of urban network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 At different stages, industrial space combinations, urban functional organization and urban hierarchy characteristic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network i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unbalanced diffusion to the hierarchical network stage, showing that the obvious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increasing horizontal linkages, contact direction showing the multiple trend, and the reduced service function contact gap. Its dynamic mechanism includes the convenience of contact, the foundation of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the support of innovation elements, and the promotion of city level.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ese factors, the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and the horizontal link between the cities is increasing.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urban network based on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is not only derived from the location choice, the power distributi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influenced by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whether there is a reasonable trend, and how does the government play a "positive intervention" role ne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Keyword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 urban network

0

PDF (168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王聪, 曹有挥.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演化模式与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2): 285-293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2.013

Wang Cong, Cao Youhui. The Evolution Mode and Mechanism of Urban Net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A Case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39(2): 285-293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2.013

城市体系研究对于不同城市的协调发展、产业分工、空间组织等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和区域研究的核心内容[1]。在不同时期对城市体系的研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研究视角从基于人口、土地等规模等级的视角向基于行政、经济等城市功能的视角转变,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强调属性数据到城市网络关系的转变[2]。全球专业化分工的深入、要素区际流动扩大、交通通信设施不断完善,打破了传统的城市等级结构,城市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网络的研究主要从4个维度展开:集中于航班[3,4]、港口吞吐量[5]、铁路流量[6]、公路流量[7]等有形的实体网络研究;基于邮件[8]、互联网流量[9]、微博[10]等信息联系途径的网络研究;针对于城市创新联系开展的城市网络研究[11,12];基于企业空间关系的城市网络研究。鉴于数据的易获得性,以全球布局的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企业微观行为影响下的城市网络分析成为研究热点[13]。从单一的金融行业扩展为生产性服务业,借鉴萨森[14]提出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产业高端化的重要体现,并主要集聚在世界城市的重要论断,泰勒依托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网络,构建了连锁型网络模型 (Interlock Nework),率先用生产性服务公司数据分析了世界城市网络[15]

作为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主体,企业组织机构的跨区域布局以及组织关系的网络化发展是推动城市网络形成的重要作用力[16]。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于“微笑曲线”两端,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和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7]。银行、保险、律师事务所等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全球配置,深刻影响了城市网络格局的改变[18]。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研究涉及世界城市网络和国家、区域网络格局等多个层面,其研究视角不仅仅局限于生产性服务业自身[19,20],内部不同行业(如金融业)的研究日益丰富[21,22]。研究内容聚焦于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理论构建[23]、网络特征[24,25],动态演化[26]和内在驱动机制[27]等方面。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演变及其机理成为研究的前沿领域[28]。综合来看,中西方学者更加偏重于实证的研究,对于城市网络构建和演变机理的理论解析关注较少。本文试图在借鉴已有成果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形成演化机理进行理论探索,并结合长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探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演化特征和动力机制。进一步丰富中国城市网络理论体系的同时,以期为企业区位决策和城市功能优化提供有益指引。

1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演化模式

在区域发展阶段和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空间扩张的过程,同时结合发达国家及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演进过程,在已有基于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体系基础上,根据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网络的影响,将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形成演化过程初步归纳为4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产业空间组合和城市网络结构均处于不断变化中,产业形态逐渐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城市网络组织从无序向有序转变。

1.1 初始集聚阶段

工业化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不断演进。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制造业是产业的主体,服务业处于从属地位。生产性服务业的各种活动主要由制造业企业内部提供,交通、运输、邮电的需求较大,发展迅速,其他生产性服务行业基本为零。整体需求不旺的情况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小,服务能力弱。企业的组织功能较单一,内部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从空间扩张来看,已有的服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且绝大部分服务活动很少发生空间联系。

在此背景下,该阶段城市网络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城市网络的节点层级与原有城市行政等级类似,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城市布局,反而强化了原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节点层级的曲线比较陡,如图1中直线a。只有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得以强化,对周边城市带动作用不强,区域内服务功能差异突出,除了区域中心城市以外,其他城市服务功能不明显(图2)。 生产性服务业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企业的服务活动没有空间扩散,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联系还不明显(图3a)。 总体空间结构呈现初始集聚状态。

图1   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服务规模与节点层级关系

Fig.1   Enterprise scale and node level

图2   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功能演变P1P2P3分别代表大、中、小规模不等的城市

Fig.2   Service function evolution

图3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演化模式

Fig.3   Urban network evolution model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1.2 非均衡扩散阶段

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制造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对从事工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增加。除交通运输服务业以外,金融、保险、会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虽然总量有限,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从空间布局来看,受工业空间布局的影响,主要分布在大小等级不同的城市,表现为工业化水平越高和规模越大的城市,其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也越大,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与所在区域的城市体系结构关系密切。囿于该阶段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水平限制,生产性服务企业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派出工作人员与当地部门进行接触的形式展开,企业在区域内部的扩张并不明显。因此,虽然这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趋势明显,但对于城市之间联系的带动作用并不突出。

该阶段城市网络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城市网络的节点层级变化不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得以强化的同时,区域次中心开始形成,节点层级的曲线斜率变得平缓如图1中直线b。 区域次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得以提升,区域内服务功能的差异逐渐缩小(图2)。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在不断优化,服务企业的空间扩散不明显,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联系主要还是基于原有行政等级之间的垂直联系(图3b)。 总体空间结构呈现非均衡扩散的状态。

1.3 等级网络形成阶段

随着产业分工细化和规模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服务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从制造业内部分离和独立出来。专业化分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内部结构优化,广告、咨询、中介等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型业态开始显现。从企业空间扩张来看,企业规模增长,信息获取量增加,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组织结构的变化,企业开始向远距离扩张。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以及空间集聚规模效应下,总部通常集聚在等级较高的城市,分支机构扩散到其他等级较低的城市或区域,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增加,出现了水平流动趋势。

该阶段城市网络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区域内的节点城市开始发展,节点层级之间的差距减小,曲线斜率变缓如图1中直线c。原来等级较低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发展,区域内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不断缩小(图2)。 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扩散增强,联系方向以原有行政等级的垂直联系为主,同一层级之间的水平联系开始显现(图3c)。 总体空间结构呈现等级网络的状态,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明显。

1.4 网络平衡成熟阶段

在后工业化或工业化后期,高技术产业日趋壮大,由制造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金融保险、咨询服务等行业愈加成熟,创意设计、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高智力附加值的知识型服务业成为主导。从企业空间扩张来看,基于新的国际分工开始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变,企业组织管理由功能布局结构转化为多分部结构,由于各分部的组织管理相对完善且自成系统,这种组织结构也更加扩散。规模不经济导致部分要素从等级高的城市向等级较低的城市转移,非行政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与辐射能力增强,水平联系更趋显著。总之,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相互交融,共同推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逐步趋于完善。

该阶段城市网络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区域内的节点城市层级更加完善和充分,各层级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节点层级的曲线斜率变得更加平缓如图1中直线d。 区域内不同节点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依然存在,但打破了已有的行政等级差异,行政等级较低的城市也有可能具有较高的服务功能(图2)。 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日趋完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更加成熟,节点城市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交织发展的趋势(图3d)。 总体空间结构趋于网络平衡的成熟状态。

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形成演化机制

泰勒和他的团队在2001年首次提出连锁型网络模型的方法,依托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总部和分支机构在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情况,从世界经济尺度、城市尺度和公司尺度3个层面剖析了全球不同城市之间的网络关系,为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29]。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正是基于服务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流动揭示了真实的城市联系。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网络的空间选择性,在不同城市的企业布局存在着显著差异,生产性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布局,在城市中布局的分支机构的规模和等级如何,都将影响城市在网络中节点的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企业的内部因素(如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空间关系等)、企业所处的城市环境因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共同作用于这一过程,生产性服务企业选择进入或者退出城市,从而影响网络的特征和演化趋势。

2.1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形成演化的影响因素

1)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的特殊行业属性,如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知识密集性、与制造企业的密切关联性等,是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形成的重要基础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国贸易迅速增长,其网络也在逐步完善,其中最大的推动力就在于大型跨国服务企业的全球化扩张及其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从企业内部网络中产业链的不同功能和外部网络的合理化调整两方面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全球网络形成的复杂过程[30]。一方面,为了扩大市场范围,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服务产品的需求,需要本地的人才为其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和服务,大型服务公司把部分非核心功能迁移到其他地区,促进服务的本地化。另一方面,作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出于降低服务生产和供给成本的考虑,更青睐于那些具有高附加值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地区。

2) 生产性服务企业内部的权利分配以及组织机构是促使城市网络形成演化的内部驱动因素。生产性服务企业以网络模式开展业务,通过不同分支机构的全球布局实现网络化经营。不同分支机构的成立年限、员工规模、生产能力等千差万别,为了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和稳定,公司总部应具有一定的权力,以对其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这种权力的不均衡分配也造成了企业网络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的区位布局差异。同时,随着劳动分工的深化,企业不再是传统区位论中所讲的单部门组织,而是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的方向发展,企业组织机构的复杂化也会对企业所在城市的等级产生影响。海默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研究了跨国公司组织结构与其地理形态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跨国公司的组织-空间关系确实存在,公司总部倾向于集中在少数主要的大都市中心,生产单元则在发达国家边缘区域和发展中国家分散布局[30]

3) 企业所处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政府的扶持态度和所在城市的发展条件,是影响城市网络层级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外部决定因素。企业与城市的关系既在于企业和分支机构不同所在地之间的关系,又在于企业对新投资地点的选择,以及城市试图通过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企业的进入。企业的集聚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通过制定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优化各类支撑条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式,影响企业的预期收益,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如服务业功能区的建设,对于优化已有的产业集聚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有重要作用[31]。其次,企业所在城市的发展条件,包括企业所在城市的规模特征,如人口规模、经济特征(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创新要素,以及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等)等要素对企业的决策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演化路径

全球分工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融入到全球城市网路中来,为生产性服务企业扩大市场范围提供了前提条件。随着产业门类更加细化,生产环节增加,企业开始重新组织产业链中不同功能的地理分布。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极大降低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投入成本,更为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以上3个背景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选择更大范围的企业扩张提供了可能性,而形成的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具有怎样的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则由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行业属性、企业的组织-空间关系、企业所处的城市环境共同决定。如果这3要素发挥正效应(如随着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活动不断多样化,需要形成多分部结构,同时拟选择投资的城市满足生产性服务企业职能部门的区位要求),则生产性服务企业选择进入该城市,该节点城市的服务功能提升,在城市网络中的网络连接度增大,节点层级性提高,城市网络整体的连通性增强,进一步强化网络。反之,如果是负作用(如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减分支机构,或者某一职能部门所在城市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功能提升的要求),则生产性服务企业选择退出该城市,该节点城市的服务功能减弱,在城市网络中的网络连接度减小,节点层级性降低,导致城市网络整体的连通性减弱,城市网络弱化(图4)。

图4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演化路径

Fig.4   The path of urban network evolution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3 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演化阶段和影响因素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服务功能提升最为明显的区域,未来要打造为世界级城市群,亟需进行城市功能转型和空间重构。不同发展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的扩容表现出了明显的动态性,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16个城市作为其核心区域,表现出了稳定的连续性,鉴于此,本文选择长三角16个地级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3.1 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演化阶段和特征

3.1.1 长三角城市网络演化的3个阶段

选取在长三角研究区域内设有总部或分支机构的11种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会计,法律,管理咨询,广告,物流,房地产等行业,构建了“76(城市)×552(企业)”的矩阵数据库。借助泰勒的连锁网络模型,建立了552家企业与长三角76个城市之间的关系数据,以552家企业的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联系为纽带,分析了长三角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网络演变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图5图6):

图5   不同行业类型所包含的企业数量比较

Fig.5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companies included in different industry types

图6   长三角主要城市网络格局变化

Fig.6   Changes in the connectivity of urban networks

1) 改革开放以前,长三角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刚刚起步,以交通、运输为主,其他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萌芽阶段。除了四大国有银行采取区域布局的战略,大部分生产性服务企业活动范围主要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联系还不明显,整体处于初始集聚阶段。

2) 改革开放后至2000年,金融、保险、会计、法律等商务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上海等中心城市已初步呈现金融中心发展趋势。这一时期,大量国际知名商务服务企业选择进入长三角,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陆续落户上海,但本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相对较小。国际知名商务服务企业的进入提升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影响范围和层级,但企业在区域内部的扩张还未开始,对长三角内部城市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城市之间的联系方向主要局限于和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之间,城市网络整体处于非均衡扩散阶段。

3) 2010年以来,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崛起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长三角外商投资日趋旺盛,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本地的商务服务企业不断壮大,咨询、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一些新型业态出现。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扩散增强,联系方向不再局限于省内不同行政等级的垂直联系,同一层级之间的水平联系增强,扁平化趋势愈发明显。整体来看,长三角城市网络处于非均衡扩散向等级网络阶段演化的阶段。

3.1.2 长三角城市网络演化的主要特征

第一,网络的层级特征依然明显,多嵌套网络结构显现。产业集聚与扩散并存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发展的显著特征。在网络演化过程中,上海的绝对优势明显,一直处于网络的最高层级。南京和杭州充分发挥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分别形成了南京、镇江、扬州北翼次区域网络和杭州、嘉兴、湖州南翼次区域网络,多层嵌套网络的趋势显现,层级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平均网络连接度从2000年的0.326,增加到0.352,城市之间的水平联系在逐渐增强,网络在逐渐趋于完善。

第二,网络联系方向更加多样化。从整体联系来看,除上海以外,呈现出由省内垂直联系为主,到省内水平联系,再到跨省联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上海的网络联系方向涉及面最广。对于南京和杭州而言,网络之间的联系开始由省内垂直联系为主向跨行政区域联系转变,苏州、嘉兴等省内地级城市之间的连通性开始增强,跨省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多。得益于全球产业转移和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网络的节点不再仅仅局限于城市的市区范围,昆山、绍兴、常熟等县级市开始承担重要的连通作用。

第三,网络功能联系差距在缩小。2000年,服务功能主要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其他城市的服务效能普遍偏弱。2010年以来,除了广告和法律功能的分布较集中外,房地产、会计、设计和咨询的功能广泛分布,所涉及城市之间的层次分布也比较明显,银行、保险、通讯的城市功能分布也更加趋于分散,网络扁平化趋势明显,服务功能联系差距不断缩小。

3.2 长三角城市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企业的组织-空间关系、城市环境是影响城市网络演化的重要作用力,同时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联系便捷程度、创新要素支撑、制造业发展基础,以及城市能级推动等要素对于长三角城市网络的影响较大。为了减小面对面交流的成本,信息和技术获得的通畅和交通便利成为影响生产性服务企业选择进入或者退出城市的关键要素。在长三角城市网络研究中,沪宁、沪杭线交通区位条件最为显著,促进了其沿线上海、南京、苏州、嘉兴、杭州等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因此长三角呈现了明显的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性和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属性影响了城市在区域网络中的地位。苏州及其所辖的昆山、常熟等地区不仅具有临近上海的地域优势,受益于其人才集聚和创新环境营造的累计循环正向效应,成为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昆山等县级市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一些地级市,承担起区域网络联系中心的作用。不同服务业企业的组织-空间关系影响了部分城市的网络层级提升。以制造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生产性服务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作为需求者的制造企业周边布局。如工业生产总值较高的昆山、江阴、诸暨等城市,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发展在县级单元中也比较突出,容易吸引较高级别的大型金融公司的分支机构,促进了其网络层级的提升。城市能级充分体现出政府的扶持态度和所在城市的发展条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城市区域地位的提高影响明显。较之苏州、宁波等城市,南京、杭州等省会城市在法律、广告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的集聚优势显著,南京和杭州也一直处于城市网络的重要区域节点位置,充分说明了城市能级对于城市网络的重要影响。在中国特有的行政体制环境中,一般来讲,城市行政级别越高,支配财政的权力越大,辐射带动能力越强,对人才的吸引也会越大,其能级也越高。对于法律、广告等对于集聚程度要求较高的服务行业,在跨区域布局时更倾向于优先选择能级较高的城市。

4 结论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企业网络与城市等级体系耦合的角度,着重探讨了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形成演化机理,并以长江三角洲16地市为实证对象作了研究。研究表明:

1) 在地理空间的城市行政等级体系基础上,综合考虑生产性服务企业空间扩张过程,将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形成演化归纳为4个阶段,即初始集聚阶段、非均衡扩散阶段、等级网络形成阶段和网络平衡成熟4个阶段。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企业的内部因素(如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空间关系等)、企业所处的城市环境因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共同作用于城市网络的演化过程,生产性服务企业选择进入或者退出城市,从而影响网络的特征和演化趋势。

2) 通过对长三角16地市的研究显示,长三角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化整体上处于非均衡扩散向等级网络阶段演化的过渡时期,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网络的层级特征愈发明显,水平联系不断增强,网络联系方向愈发多样化,服务功能联系差距在不断缩小。在联系便捷程度、制造业发展基础、创新要素支撑,以及城市能级推动等多要素共同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日益完善,城市之间水平联系不断增强。

3)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网络的形成演化,其动力不仅来源于企业的区位选择、权力分配、组织结构等企业行为,同时也受到政府调控的影响。网络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这种趋势是否合理,其中,政府怎样发挥“积极干预”作用,需要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Bourne L S.Urban systems: Strategies for regula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本文引用: 1]     

[2] 王聪,曹有挥.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构建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进展, 2013,32(7):1051-105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7.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 其在城市网络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城市网络不同研究载体的梳理发现,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等级的密切关联性是城市网络构建的重要基础, 网络构建的作用力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城市发展的自身条件。通过对网络构建模型、网络特征和网络动态演化的综述可以发现, 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对于解释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网络是适用的, 但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方法的引介, 对于内在机制和演化机理关注较少。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细化, 中国不再仅仅承担制造业功能, 生产性服务业已开始大规模集聚, 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系统研究刚刚起步, 亟待加强。

[Wang Cong, Cao Youhui.

Research progress in urban network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dustry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32(7) :1051-105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7.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 其在城市网络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城市网络不同研究载体的梳理发现,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等级的密切关联性是城市网络构建的重要基础, 网络构建的作用力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城市发展的自身条件。通过对网络构建模型、网络特征和网络动态演化的综述可以发现, 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对于解释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网络是适用的, 但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方法的引介, 对于内在机制和演化机理关注较少。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细化, 中国不再仅仅承担制造业功能, 生产性服务业已开始大规模集聚, 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系统研究刚刚起步, 亟待加强。
[3] Goetz A R.

Air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nd growth inthe US urban system 1950-1987

[J]. Growth and Change, 1992,23(2): 217-238.

https://doi.org/10.1111/grow.1992.23.issue-2      URL      [本文引用: 1]     

[4] Matsumoto H.

International urban systems and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 Some calculations

[J].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 2004,10(4):239-247.

https://doi.org/10.1016/j.jairtraman.2004.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http://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969699704000043
[5] Kaluza P, Kolzsch A, Gastner M T et al.

The complex network of global cargo ship movements

[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10, 7(48):1093-1103.

https://doi.org/10.1098/rsif.2009.0495      URL      PMID: 2880080      [本文引用: 1]      摘要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human mobility, the exchange of goods, and the spread of invasive species. With 90% of world trade carried by sea, the global network of merchant ships provid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Here we us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tineraries of 16,363 cargo ships during the year 2007 to construct a network of links between ports. We show that the network has several features which set it apart from oth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In particular, most ships can be classified in three categories: bulk dry carriers, container ships and oil tankers. These three categories do not only differ in the ship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in their mobility patterns and networks. Container ships follow regularly repeating paths whereas bulk dry carriers and oil tankers move less predictably between ports. The network of all ship movements possesses a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 for the connectivity of ports and for the loads transported on the links with syste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ship types. The data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mprove current assumptions based on gravity models of ship movements,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global trade and bioinvasion.
[6] Berry B J L.

Essays on commodity flow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Indian economy[D]

.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66.

[本文引用: 1]     

[7] Gutierrez J, Gonzalez R, Gomez G.

The Europeanhigh-speed train network: Predicted effects in accessibility patterns

[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996,4(4):227-238.

https://doi.org/10.1016/S0966-6923(96)00033-6      URL      [本文引用: 1]     

[8] Townsend A M.

Networked cities and the global structure of the internet

[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1,44(10): 1698-1717.

[本文引用: 1]     

[9] Malecki E J.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s infrastructure

[J]. Economic Geography, 2002,78(4):399-424.

https://doi.org/10.1111/j.1944-8287.2002.tb00193.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e Internet is perhaps the defining technology of the emerging twenty-first centu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rastructure that comprises the "network of networks" 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Internet's short existence. In its brief history, the Internet has manifested a tent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rban hierarchy. This relationship is tracked over a four-year period (1997 to 2000), during which firms made massive investments in new fiber-optic lines and upgrades. A global bias of Internet backbone networks toward world cities is evident, and it is tempered only slightly by a set of urban areas that serve as interconnection point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s. Interconnection is both critical to the functioning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source of its greatest complications.
[10] 甄峰, 王波, 陈映雪.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J]. 地理学报,2012,67(8):1031-1043.

https://doi.org/10.1007/s11783-011-0280-z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Zhen Feng, Wang Bo, Chen Yingxue.

China’s city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spa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na Micro-blo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67(8):1031-1043.]

https://doi.org/10.1007/s11783-011-0280-z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11] Matthiessen C W.

World citie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ystems, networks and potential dynamics.An analysis based on bibliometricindicators

[J].Urban Studies, 2010,47(9):1879-1897.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037268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BT - Multilayered Cities and Urban Systems
[12] 吕拉昌, 李勇.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地理学报,2010,65(2): 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问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Lyu Lachang, Li Yong.

A research on Chinese renovation urban system based on urban renovation func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65(2):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问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
[13] Taylor P J, Derudder B, Saey P et al.

Cities in globalization: Practices, policies and theories

[M]. Abingdon, UK:Routledge. 2007.

[本文引用: 1]     

[14] Sassen S.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M].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15] Taylor P J, Catalano G, Walker D R F.

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J].Urban Studies, 2002,39(13): 2367-2376.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220080011      URL      [本文引用: 1]     

[16] Liu X, Derudder B.

Analyzing urban networks through the lens of corporate networks: A critical review

[J]. Cities, 2013,31(2): 430-437.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2.07.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provide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ree major empirical models for approximating urban networks based on corporate networks: the ownership linkage model, the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and the two-mode network model. We review the assumptions, implementations,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se models through pedagogic examples. Based on this review, we suggest that (1) there exists a need to synthesize analytical results from different models; (2) calibration approaches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 falsifiability of modeling results; and (3) the two-mode network approach seems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approach for analyzing urban networks through corporate networks as it is capable of assessing cities and firms simultaneously, as well as modeling the underlying network formation process.
[17] Cheng D Z, Daniels P W.

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producer services?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14,22(1):103-120.

[本文引用: 1]     

[18] Hoyler M.

External relations of German cities through intra-firm networks: A global perspective

[J]. Raumforsch Raumordn, 2011,69(3):147-159.

https://doi.org/10.1007/s13147-011-01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adopts a global perspective to investigate external relations of German cities, both transnationally and on the national scale. At the centre of the analysis are the locational strategies of major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that link the cities in which they operate through a multitude of flows. Using an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and data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leading business service firms, the paper measures and interprets the extent to which German cities were integrated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in 2008. The global positions and national network patterns of 14 major German cities are explored, as well as the sectoral strengths and geographical orientations of their external rela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n assessment of the trajectory of German citi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between the turn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the onset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The analysis reveals a geography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that is polycentric in character but does not map directly onto the distribution of other metropolitan functions. In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German cities experienced an absolute and relative decline in global network connectivity between 2000 and 2008, which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changing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German citi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Der Artikel untersucht grenzüberschreitende wie nationale Au08enbeziehungen deutscher St01dte aus globaler Perspektive. Im Mittelpunkt der Analyse stehen die Standortstrategien wissensbasierter Dienstleistungsunternehmen, welche die St01dte, in denen sie t01tig sind, auf vielf01ltige Weise vernetzen. Auf der Basis des Modells eines verschr01nkten Netzwerks und unter Verwendung von Daten über die Organisationsstrukturen führender Dienstleistungsunternehmen wird die weltweite Vernetzung deutscher St01dte im Jahr 2008 gemessen und interpretiert. Globale Positionierung und nationale Netzwerkmuster von 14 deutschen Gro08st01dten werden ebenso analysiert wie sektorale St01rken und r01umliche Orientierungen ihrer Au08enbeziehungen. Der Artikel schlie08t mit einer Bewertung der Integration deutscher St01dte in das Weltstadtnetzwerk zwischen der Wende zum 21. Jahrhundert und dem Beginn der aktuellen Finanzkrise. Die Analyse identifiziert eine polyzentrische Geographie wissensbasierter Dienstleistungsunternehmen, die sich jedoch von der Verteilung anderer metropolitaner Funktionen unterscheidet. In langfristiger Perspektive zeigen deutsche Gro08st01dte einen absoluten wie relativen Rückgang ihrer Netzwerk-Konnektivit01t zwischen 2000 und 2008, was als Hinweis auf die sich ver01ndernde strategische Bedeutung deutscher St01dte im Weltstadtnetzwerk gedeutet werden kann.
[19] Taylor P J.

External urban relational process: Introducing central flow theory to complement central place theory

[J]. Urban Studies, 2010,47(13):2803-2818.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0377367      URL      [本文引用: 1]     

[20] 王聪, 曹有挥, 陈国伟.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网络

[J]. 地理研究, 2014,33(2):323-33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前沿。借鉴西方有关的研究工具,从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网络模式、功能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与已有的城市等级体系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城市如昆山、义乌等城市承担了重要的网络联系中心的作用。同时,城市间的网络连接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三大核心节点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网络的最主要的联系。从影响范围来看,上海的网络指向性最强,涉及面也最广,但南京和杭州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在省份之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显著。网络联系的核心区域开始由传统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所围合的"Z"字型区域向北部的南通、扬州以及南部的绍兴等地区扩散。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形成的网络特征的不同,将11个部门分为完善型、扁平型、专业型等三种类型。

[Wang Cong, Cao Youhui, Chen Guowei.

Study on urban network of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based on producer service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33(2):323-33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化进程中,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前沿。借鉴西方有关的研究工具,从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网络模式、功能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长三角城市网络具有显著的层级特征,与已有的城市等级体系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个别城市如昆山、义乌等城市承担了重要的网络联系中心的作用。同时,城市间的网络连接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关系,三大核心节点城市(上海、南京、杭州)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网络的最主要的联系。从影响范围来看,上海的网络指向性最强,涉及面也最广,但南京和杭州的影响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所在省份之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显著。网络联系的核心区域开始由传统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所围合的"Z"字型区域向北部的南通、扬州以及南部的绍兴等地区扩散。根据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形成的网络特征的不同,将11个部门分为完善型、扁平型、专业型等三种类型。
[21] Rossi E C, Taylor P J.

Banking networks across Brazilian cities: Interlocking cities within and beyond Brazil

[J].Cities, 2005,22(5): 381-393.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05.07.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of inter-city relations is used to evaluate Brazilian cities within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 Using data on 31 leading banks in Brazil across 30 Brazilian city-regions/detatched cities and 25 world cities, interlock connectivities are computed for overall, domestic and transnational links. From these results, cartograms are constructed to show Brazilian inter-city links both domestically and transnationally. The findings are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contrasting arguments about contemporary Brazilian urban trends: concentration versus decentralization. We argue that our results show both trends operating simultaneously. On the one hand, it is clear that Sao Paulo remains dominant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global links. On the other hand, firm evidence for medium-sized cities having relatively strong domestic and global links is presen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such confluence of contrary trends may be typical of geographical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22] 马学广, 李鲁奇.

中国城市网络化空间联系结构——基于银行网点数据的研究

[J].地理科学进展, 2017,36(4):393-40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4.001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当前城市网络和金融地理研究,以全国336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城市)为研究对象,以33家国内外银行的88022个网点各城市间的级别和数量分布为基础数据,运用链锁模型、Zipf法则、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市间联系和城市节点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等五大城镇密集区之间的联系成为这一网络的主干,东西部网络密度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明显差异;城市联通度的规模分布符合Zipf法则,但呈现明显的双分形特征,各城市的节点度同样以胡焕庸线为界在东西部呈现显著差异;此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所分别对应的城市整体联通度和相对联通度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明显差别;上述结构特征同各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从形成机制上看,朝向集中化和均衡化的一般空间政策和行业空间政策对这一网络格局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Ma Xueguang, Li Luqi.

Network spatial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based on bank branches dat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7, 36(4): 393-40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4.001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当前城市网络和金融地理研究,以全国336个地级以上行政单元(城市)为研究对象,以33家国内外银行的88022个网点各城市间的级别和数量分布为基础数据,运用链锁模型、Zipf法则、社会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市间联系和城市节点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等五大城镇密集区之间的联系成为这一网络的主干,东西部网络密度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明显差异;城市联通度的规模分布符合Zipf法则,但呈现明显的双分形特征,各城市的节点度同样以胡焕庸线为界在东西部呈现显著差异;此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所分别对应的城市整体联通度和相对联通度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明显差别;上述结构特征同各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从形成机制上看,朝向集中化和均衡化的一般空间政策和行业空间政策对这一网络格局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
[23] Taylor P J.

West Asian/North African cities in the city network: A global analysis of dependence, integration and autonomy

[J]. Arab World Geographer,2001,4(3):146-159.

[本文引用: 1]     

[24] Van Oort F, Burger M, Raspe O.

On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the urban network paradigm: Spatial integration,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complementarities within the Dutch Randstad

[J].Urban Studies, 2010,47(4):725-748.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09352362      URL      [本文引用: 1]     

[25] 赵渺希,刘铮.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

[J].城市规划, 2012,36(9): 23-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鉴世界城市网络(WCN)的概念框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体系.基于中国城市网络(CCN)的计算结果,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区位竞争不再仅依赖于线性地拓展腹地赢取空间垄断地位,而是以网络化的布局模式在核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城市节点层面,上海、北京成为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沿海的城市群则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域,内地的大部分城市处于生产性服务业链接程度相对较低的外围;在城市网络层面,城市之间关联网络中的首位效应(北京一上海的关联)非常明显,三大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间的网络构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链接.

[Zhao Miaoxi, Liu Zheng.

Research on China's city network based on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2,36(9): 23-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鉴世界城市网络(WCN)的概念框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体系.基于中国城市网络(CCN)的计算结果,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区位竞争不再仅依赖于线性地拓展腹地赢取空间垄断地位,而是以网络化的布局模式在核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城市节点层面,上海、北京成为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沿海的城市群则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域,内地的大部分城市处于生产性服务业链接程度相对较低的外围;在城市网络层面,城市之间关联网络中的首位效应(北京一上海的关联)非常明显,三大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间的网络构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链接.
[26] Derudder B.

Pathways of change: Shifting connectiviti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2000-08

[J]. Urban Studies, 2010,47(9):1861-1877.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0372682      URL      [本文引用: 1]     

[27] Renato A,Pereira O,Derudder B.

Determinants of dynamic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2000-2004

[J]. Urban Studies, 2010,47(9): 1949-1967.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0372678      URL      [本文引用: 1]     

[28] Taylor P J, Evans D M, Pain K.

The UK space economy as practised by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Identifying two distinctive polycentric city-regional processes in contemporary Britai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9,33(3): 700-718.

https://doi.org/10.1111/j.1468-2427.2009.00857.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Cities and city regions are back on the research agenda in the UK. Taking the world city literature as a guide, this article uses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to study contemporary inter-city relations in the UK space economy. We employ an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initially developed for global scale analysis, to assess signs that recent globalization is effecting a revival outside the London region, and to identify leading urban areas in the UK national economy. Two different analyses are presented: a connectivity analysis, which indicates how well cities and towns are linked into the UK space economy, and a fuzzy clustering analysis, which classifies the cities and towns in order to search out hierarchical and regional tendencies. From these findings, we identify two distinctive polycentric city-regional processes in contemporary Britain: a Jacobs-style polycentric mega-city regional process out of London, which creates new important service centres and reaches selected smaller cities and towns; and a polycentric multi-city regional process beyond London, which mainly enhances the service capacities of selected larger cities. A concluding section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two processes for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UK. Résumé Les villes et régions urbaines reviennent en force dans la recherche britannique. Orienté par les publications sur les villes mondiales, ce travail utilise les entreprises de services avancés à la production pour étudier les relations contemporaines entre villes dans l'économie spatiale britannique. 08 l'aide d'un modèle de maillage, mis au point à l'origine pour une analyse à l'échelon mondial, nous mesurons les signes indiquant que la récente mondialisation provoque une relance hors de la région de Londres et nous identifions les zones urbaines dominantes de l'économie nationale. Sont présentées deux analyses différentes: une analyse de la connectivité, montrant dans quelle mesure les villes et grandes villes sont reliées au sein de l'économie spatiale britannique, et une analyse des groupements flous qui classe villes et grandes villes afin de trouver les tendances hiérarchiques et régionales. 08 partir de ces résultats, sont identifiés deux processus distincts de région urbaine polycentrique dans la Grande-Bretagne contemporaine: un processus de méga-région urbaine polycentrique, proche de la description de Jacobs, à la périphérie de Londres, qui crée de nouveaux centres de services importants et atteint certaines villes et grandes villes plus petites; un processus de multi-région urbaine polycentrique au-delà de Londres, qui renforce principalement les capacités de services de certaines grandes villes. La conclusion étudie les implications des deux processus sur l'aménagement spatial au Royaume-Uni.
[29] Taylor P J, D R F Walker.

World cities: A first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ir service complexes

[J]. Urban Studies, 2001, 38(1):23-47.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125400      URL      [本文引用: 1]     

[30] 迪肯.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 刘卫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本文引用: 2]     

[Dicken P.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 Translated by Liu Weidong et al.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07. ]

[本文引用: 2]     

[31] 刘曙华.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本文引用: 1]     

[Liu Shuhua.

Way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on re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space: 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Delta Area

.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2.]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