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9 , 39 (2): 334-34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2.018

Orginal Article

藏、汉对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研究——以中国西藏日喀则市为例

杨永春12, 孙燕1, 李建新1, 唐艳1, 张薇13, 王伟伟45

1.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3.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内蒙 呼和浩特 010022
4.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3
5.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Urban Spatial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of both Tibetan and Han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Shigatse in Tibet

Yang Yongchun12, Sun Yan1, Li Jianxin1, Tang Yan1, Zhang Wei13, Wang Weiwei45

1.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2.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West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China;
3. College of Tourism,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ehot 010022, Inner Mongolia, China
4. Key Laboratory of Deser t and Desertification,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Lanzhou 730003, Gansu, China
5.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9)02-0334-08

收稿日期: 2017-12-14

修回日期:  2018-02-15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2-20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55)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永春(1969-),男,陕西白水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转型与规划。E-mail:yangych@1zu.edu.cn

展开

摘要

以分布式认知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法、数量分析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日喀则市藏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异同性。研究表明,藏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高于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藏族、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可分为高、中、低3类。认知空间呈现圈层结构与混合结构模式,可分为藏汉一致性、藏族独立以及汉族独立3种认知空间类型。影响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因素有共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景观走廊质量、宜居性、基础设施两项是藏族居民关注的主要影响因素,汉族居民更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融入感。

关键词: 藏、汉族居民 ; 分布式认知理论 ; 质性研究法 ; 城市空间环境认知 ; 西藏日喀则市

Abstract

In minority areas, it is a vital topic to explore the cognition of urban spatial environment, which has substantial implications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Meanwhile, Tibetan Plateau cities have the features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cultural uniqueness and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distributed cognition theory, we study the differences of urban spatial environment cognition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by taking Shigatse as an example and using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Tibetan Cognitive score on urban spatial environment is higher than the Han,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mbeddedness of the Tibetan and Han residents. Tibetan and Han residents’ cognitive leve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high, medium and low. 2) The cognitive models are featured by circle and mixed pattern in the urban space. The circle model is mainly found in the urban main area. While the mixed pattern is found in the south of ZhaDe Road, and the south of ZhaDe road where the government developed and exploite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urban space expansion. Meanwhile,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cognitive space: Tibetan and Han consistent cognitive space, Tibetan independent cognitive space and Han independent cognitive space. Among them, Tibetan and Han consistent cognitive space is featured by high cognitive level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and low cognitive level in the south of ZhaDe Road. Tibetan independent cognitive space is complex, trivial and diverse. On the contrary, the Han independent cognitive space is simple, regular and single. 3)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residents’ cognition is a consequence of impacts of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Common and different factors all affect Tibetan and Han cognition. Common factors consist of the sense of security, residential centrality, and foreign exchange.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t cognitive factors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Compare with Han, Tibetan are more likely to concern about the landscape corridor, livability and infrastructure quality. However, Han incline to be aware of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local culture integration.

Keywords: Tibetan and Han resident ; distributed cognitive theory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 urban spatial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 Shigatse in Tibet

0

PDF (239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杨永春, 孙燕, 李建新, 唐艳, 张薇, 王伟伟. 藏、汉对比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研究——以中国西藏日喀则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2): 334-34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2.018

Yang Yongchun, Sun Yan, Li Jianxin, Tang Yan, Zhang Wei, Wang Weiwei. Urban Spatial Environmental Cognition of both Tibetan and Han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Shigatse in Tibet[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39(2): 334-34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2.018

空间是历史和自然元素双重作用下的产物[1],充斥着生态、文化、关系、位置、生存域等[2],这些特征受空间的形成、限制以及调解[3],城市空间作为社会空间辩证法关注的一部分,受到居民的个人属性及社会参与的塑造过程[4]。认知是心理活动所驱动的个体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处理与加工时的内部认知图式与过程。分布式认知理论是联系市民认知与城市空间环境,搭建了个体认知与社会认知的桥梁,强调认知受外在环境(物质的、社会的)的影响[5]。哈奇和加德纳就教室的认知活动提出了分布式认知的同心圆模型(the concentric model)。同心圆模型中有3个圈层表示3种彼此影响、相互共存的力[6]:外圈表示文化力,代表惯例、活动及信仰,超越了特定情境,影响许多个体;中圈表示地域力,强调在一个特定的本地情境中的资源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人以及物质局限;里圈表示个人力,表示个体带到许多本地情景中的倾向及经验。

在城市空间认知研究中,学者Douglas Amedeo和Kate Speicher提出了P-E-B(People-Environment-Behavior)模型[7],认为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具有社会、寓身、情境、参与等特征[8],认为环境空间是信息、知识、经验的直接感知体,个人活动不能独立于基本的环境空间而独立存在[9]。分布式认知理论进一步将认知结构与空间结构整合成一个体系[10],这对研究城市中市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奠定了理论基础。Paul Knox等对城市空间环境评价时指出交通、视觉质量、接近公共开敞空间、接近商店和小学、接近通往主要中心的公共交通、景观质量、空气污染、私密度以及噪音[11]9项指标作为城市认知调查指标,其主要用于谢菲尔德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事实上,因为感知事物的能力、年龄、性别、居住时间、出行方式、职业、种族和文化、生活方式等的不同,不同人群或个体对城市空间环境感知存在差异[12]

西藏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地缘经济、文化和生态也非常重要 [13]。1980~2015年,中央共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新的工作机制和治藏方略[14],促进西藏大发展,如日喀则的农业、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15]。日喀则已有66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为西藏自治区副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曾一度为藏区中心,后为后藏地区的统治中心[16]。2014年6月26日,日喀则撤地设(地级)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当前,日喀则可识别出旅游服务、行政商务、商贸居住、产业物流等四大功能组团,形成了城市生态景观走廊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等 [17,18]。以日喀则为例,我们试图回答藏、汉民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是怎样的,认知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如何,以及影响认知的因素是什么?这可为推进城市“双修”规划、文化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日喀则市(82°05′59″~90°21′39″E,27°12′27″~31°49′06″N)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3 800 m以上,年均温6.3°C左右,现辖1区17县,城市化率约为22.6%[17,18,19],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城市空间格局打破了围绕扎什伦布寺和宗山布局的模式(图1)。研究区在桑珠孜区,现有城镇人口11.80万左右,90%以上的人口属藏族[19]。2005年以来,汉族人口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主要从事经商、务工等活动,或供职于企事业单位或私人企业。

图1   研究区(a)及城市空间环境(b)现状 b图引自文献[18]

Fig.1   Study area (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urban space environment (b)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以及同心圆认知结构,设计了评价内容的指标体系。按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设计“5分制”打分法[20]问卷。问卷设计内容包括居民个人属性、地域力以及文化力一级指标对应的27项二级指标。其中:个人属性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年限、民族6个因子。地域力认知评价指标包括交通、公共交通、景观、开敞空间、不文明行为、空气污染、噪音、接近商店和小学、私密性以及可进入性组成的16个因子。文化力认知指标包括文化融合、对外交流、民族特色、文化融入感4个因子。实际调研中共发放调查问卷272份,回收258份,有效问卷254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8.45%;汉族占46.12%,藏族占53.88%。其中,中青年群体占多数,因为文化程度较低和语言交流障碍导致老年人受访比重小。问卷信度的克朗巴哈值(Cronbach’s Alpha)是0.75,问卷效度的KMO等于0.74;Bartlett的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 020.72,df为190,Sig.为0.00。故在效度和信度方面符合研究要求。

1.2 研究方法

分布式认知理论强调集体认知,是一种新的分析单元[21],其同心圆结构关联居民个人属性、地域与文化环境,并符合社会空间辩证法中的思辨逻辑;城市空间环境也包括地域环境和文化环境,人是环境的认知主体[22]。该模型提供了将居民主体的认知特征投影到城市空间环境上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城市空间环境完全符合同心圆结构中地域力和文化力对应的结构,故可作为日喀则市藏、汉族居民两个集体的认知异同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中,以同心圆结构作为骨架,采用定量分析法来揭示认知的深层关系,此可揭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3]以及要素之间深层结构[24]的能动塑造过程。

对所有指标对应的数据乘以权重值,并求和[25],计算出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总得分。根据认知平均得分,借鉴人口可比增长速率空间差异的方法[26],将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分为3级:高等认知水平为平均认知得分加上0.5个认知得分的标准差,低等认知水平为平均认知得分减去0.5个认知得分标准差;中等认知水平指介于高等和低等水平之间的数值范围。运用三分类Logistic分析法[27]揭示影响藏族、汉族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因素。在实际计算中,运用PASW Staticstics18计算变量民族与其他20项指标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28]、肯达尔一致性(Kendall’s tau_b)系数[28],然后提取具有明显显著性的变量,作为分析影响藏、汉族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的因素。

2 藏、汉民族认知结果分析

2.1 认知得分和认知水平类型

依据问卷调查数据,计算认知得分,并根据可比参考法将居民认知水平分类。总体上,认知平均得分为71.54,高、中以及低等水平认知分数分别为大于77.14、65.95~77.14及小于65.95,其中高、中以及低等认知水平占比分别为29.13%,29.92%以及40.94%。藏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平均得分为74.65,高水平认知的得分大于79.71人数占32.12%;中等水平认知分数在69.59~79.71之间,占31.39%;低等水平认知得分数在69.59以下,人数百分比为36.50%。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平均认知得分为68.72。高水平认知得分大于74.61的人数占总调研汉族人数的25.64%;中等水平认知在62.83~74.61之间,百分比为28.21%;低等水平认知小于62.83,占46.15%。

藏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高于汉族,这是藏、汉族居民地域根植性产生的结果。“土生土长”的藏族居民祖祖辈辈生活在藏区,对所居“地方”更加熟悉,人与环境融洽;汉族居民作为外来人口,脱离内地“家乡”环境,出现地理环境“破坏”和文化“断裂”现象。根据协同学理论,在人地系统中人是快变量,地理、文化环境是慢变量,快变量要受慢变量的支配[29,30]。因此,汉族居民重建地理、文化环境是慢过程,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程度必然低于藏族居民。

2.2 总体、藏族、汉族认知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居民认知水平,参考热点分析结果,结合现状道路的走向、片区规模形成了高、中、低认知区(图2),存在两种认知模式:一是主城区呈现出“低等-中等-高等”圈层模式;二是扎德路以南区域呈现出“低等-高等-中等或低等-高等-低等”等组合形成的混合模式。藏、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一致性认知空间(图3)和差异性认知空间。差异性认知空间主要指藏族独立性认知空间(图4a)和汉族独立性认知空间两类(图4b)。

图2   藏汉居民总体认知水平空间分布图中1,2,3分别表示低认知水平,中认知水平,高认知水平,下图同。

Fig.2   Tibetan and Han's overall cognitive spatial distribution

图3   藏族、汉族居民一致性认知空间分布

Fig.3   Tibetan and Han’s consistent cognitive spatial distribution

图4   藏族(a)、汉族(b)独立认知区域的分布

Fig.4   Distribution of Tibetan (a) and Han (b) independent cognitive regions

1) 总体认知水平空间分析。居民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水平总体呈三大特征:高水平认知区在城市中心呈集聚态势,因扎德路以北和青岛路以南的中心区集中了大量商业商贸商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以及交通服务设施,并集聚了国企、私营企业以及大量政府办公机构,空间环境整体优良;政府为带动扎德路以南地区发展,建设了高档住宅小区及部分行政单位南迁,有效带动了城市南区发展。中等水平认知区在城市空间基本均匀分布。日喀则市作为高原藏区城市,得到中央、地方政府及“两省四企业”的援藏支持,其“以和为本,均衡发展”理念促进了城市空间优化,这表现在中等认知区的空间均匀分布上。低水平认知区的边缘、交叉和分散分布特征。低水平认知区主要分散分布在具有仓库、农村民居、工厂等的,外来人员集聚的城市边缘区域,及居民积极“寻租”谋求利益最大化的部分老旧区。在城市化过程中,这些区域在空间环境上有混杂性特点,市民对其认知程度总体最低。

2) 藏族、汉族认知空间一致性分析。扎德路以北的一致性认知空间呈“中间高两边低”特征,而以南的呈片状集聚的混合分布特征(图3)。高等认知空间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居民在此偏好于从事经商、工作等活动。另因城市核心区地价上涨和商机饱和,一些居民在扎德路以北或青岛路以南区域寻求新发展机会并取得满意的收益,故对此地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中等认知水平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态势。在实际访谈中,藏汉两族居民友好相处,如大多数汉族受访居民认为藏族居民特别友善、直爽,增强了地方归属感和依恋感;居民参与经济社会活动、收入增加都促进了他们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低等认知空间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呈整体分散局部集聚分布特征。雪强路以西及几吉朗卡路南端的东西两侧出现的低认知区域,其居住区相对破旧且年久失修,属城乡结合部,城市空间环境相对较差。

3) 藏族、汉族认知空间差异性分析。 藏族独立认知空间表现为复杂、琐碎、多样,且高、中、低等认知空间组成混合布局模式见图4a。高等认知空间主要集聚在城市中心区、寺庙、林卡以及城市南部部分区域,中等认知空间基本分布于整个城市,低等认知空间分布在城市边缘或随机分布在城市中心区。整体上,藏族对城市空间的认知相对均衡,城市北部、南部区域均有高、中及低等认知空间。藏族独立认知空间的“片状集聚”分布揭示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的转变,同时体现传统文化作用下的地方、民族认同并存的特点:城市优良的就业机会、居住环境、可达性、临近亲友等城市“拉力”使藏族农牧民群体进入城市,且其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城市化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与运行方式被赋予新内涵[29],即藏族居民所具有的邻寺、靠山、临林卡和近水居住生活的传统文化习惯,在生活方式和理念上基本融入现代城市文明中。城市中的寺、山、林以及水组成的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基本分布于城市“边界”,故在城市边缘也出现高认知区域;扎德路以南区域开发高质量小区,藏族居民通过购买商品房的形式,打破了市民围绕扎寺和宗山的居住格局,促进了城市空间向南北向扩展。到汉族独立认知空间表现为简单、规整、单一(图4b)。其中,高、中等认知空间基本分布在城市北部区域,中等认知空间在城市南部区域部分分布,即主要分布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齐全的扎德路以北和青岛路以南的地区。青岛路以北、曲崇美汤路以南、雪强路以东、上海路以西区域的高认知区是因该区地处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黑龙江北路以西出现了中等认知空间是由于新居住小区的开发,改善了人居环境。扎德路以南区域出现高、中等认知空间,是因部分政府部门、企业南迁带动了当地发展,居民可就近工作——降低了通勤距离和时间。低等认知区分布在城市边缘,且所覆盖的区域明显大于藏族的同等级认知区。在宗山以北、雪强路东西方向、嘎久美达路南北方向,集中连片出现了汉族的低认知空间,是因该区各类功能混杂且配套设施不齐全;扎德路以南属城市南部新区,公交等公共服务设施较欠缺。

3 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认知指标非线性相关和一致性检验

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Kendall’s tau_ b一致性系数,检验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非线性相关性和一致性。其中,年龄、景观走廊、开敞空间、空间质量、安全感、居住中心性、宜居性、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对外交流以及文化融入感方面具有明显显著性,其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16、0.16、0.14、0.16、0.31、0.27、0.23、0.14和0.29,分别对应Kendall’s tau_ b一致性系数的0.13、0.14、0.15、0.13、0.14、0.28、0.25、0.20、0.13和0.26。表明以上指标可作为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影响因素的分析指标。

3.2 影响因素分析

1) 共性因素。安全感。日喀则市始终将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城市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在城市实际操作中加大火车站的安检力度,城市随处可见的警务站以及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常规化的值班制度。这些举措均可看出安全对藏族、汉族居民生活的重要性。居住中心性。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依然喜欢选择在城市中心及其附近社区居住和生活。再如,虽然部分政府部门向南迁移并带动南部区域崛起,但因缺乏相应服务设施,导致居民因生产生活的不便利而降低了居住迁移意愿,当然感知水平就低。交流。国家举办内地西藏班、“四省两企业”的援藏、行政管理人员的对外培训、招商引资等举措都可开拓居民的视野并优化政府城市治理的理念。这在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提出了更高要求(表1)。

表1   影响藏、汉族的居民认知因素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cognitiv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idents of Tibetan and Han residents

指标变量总体藏族汉族
系数估计值标准误差系数估计值标准误差系数估计值标准误差
个人因素1.年龄-0.08(0.05)0.06(0.13)-0.06(0.07)
地域力认知2.景观走廊0.34(0.06)***0.31(0.13)**0.05(0.09)
3.开敞空间0.27(0.06)***-0.03(0.14)-0.01(0.09)
4.空气质量0.13(0.06)**0.10(0.07)-0.08(0.09)
5.安全感0.27(0.05)***0.36(0.10)***0.21(0.08)**
6.居住中心性0.07(0.04)*0.24(0.10)**0.12(0.06)**
7.宜居性0.10(0.07)0.54(0.15)***0.11(0.11)
8.基础设施0.12(0.06)**0.30(0.14)**0.15(0.11)
9.公共服务设施0.04(0.08)-0.05(0.15)0.51(0.13)***
文化力认知10.对外交流0.17(0.05)***0.35(0.13)**0.15(0.08)**
11.文化融入感0.05(0.04)0.09(0.09)0.18(0.08)**
样本量254137117

注:******分别为在置信度0.1、0.05、0.01时显著;括号数值代表标准误差。

新窗口打开

2) 差异性因素。藏族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表1)。景观走廊:在实际调研中,藏族居民普遍认为景观质量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在年楚河景观走廊带建设中,应继续严格控制建设地块的绿地率(新建和改建的项目分别提出40%和35%的绿地率指标[18])的行政审批、城市建筑高度和建筑单体色彩和风貌控制,以增强城市景观视线走廊及城市整体环境营造的协调性;宜居性:藏族居民关注个人居家环境的质量和舒适感,也关注城市环境,如开发商临水开发地产,居民热衷在环境优良的区域购房。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建设道路、车站、垃圾处理、公共厕所、污水处理设施、绿地、防灾避险公园、广场等,这些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提高了居民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度。不过,蓝天、白云等自然环境是青藏高原城市独特的自然风光,但随着建设力度的加大,城市部分湿地、农田转为建设用地,这也影响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 汉族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表1)。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是城市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高原藏区城市相对匮乏的服务设施,内地与藏区城市对比的落差感进一步促使汉族居民关注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诸如效率、质量、服务态度等;文化融入感。汉族居民在藏族占主体的地区生活,能迅速适应藏区文化环境的汉族居民能带来较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如能适应藏区风俗和文化传统,可提高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

4 结论

日喀则市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水平可分为高、中、低3类。藏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得分总体高于汉族。在主城区尺度,城市居民的认知空间呈现为圈层结构模式,而在扎德路以南区域则表现为混合结构模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认知存在3种空间:藏族、汉族一致性认知空间,在扎德路以北呈“中间高两边低”,其高等认知区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低等认知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和老旧区,中等认知区大致分布在高等与低等认知区之间;在扎德路以南,呈片状集聚的混合布局特征。藏族独立认知空间表现为复杂、琐碎、多样,其高等认知空间主要集聚在城市中心区、寺庙、林卡以及城市南部地区。汉族独立认知空间表现为简单、规整、单一,其高、中等认知区基本分布在城市北部,中等认知区在城市南部也有分布,低等认知区分布在城市边缘地区。汉族的低等认知空间所覆盖的区域明显大于藏族的同类空间。

藏、汉族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得分的差异性主要源于地理、文化环境。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认知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共性因素和差异性因素。共性因素有安全感、居住中心性、对外交流。差异性因素表现为藏族居民更加关注景观走廊质量、宜居性、基础设施3项因素,而汉族居民更关注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以及对当地文化的融入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E W Soja.

The social-spatial dialectic

[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80,70(2):207-225.

https://doi.org/10.1111/j.1467-8306.1980.tb01308.x      URL      [本文引用: 1]     

[2] 王晓磊.

“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

[J].理论与现代化,2010(1):49-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1502.2010.01.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在国内哲学、社会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界,“社会空间”被频繁地提及。人们习惯于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使用“社会空间”一词构筑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赋予了“社会空间”概念以丰富多样的理论内涵。面对学界关于“社会空间”的众多解释,区分出狭义“社会空间”概念和广义“社会-空间”概念,对二者所表达和包含的具体内容做概括性地梳理,可以纠正当前“社会空间”一词表意的混乱情况,为“社会空间”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间的沟通与发展奠定基础。

[Wang Xiaolei.

The definition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space”

.Theory and Moderization,2010(1):49-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1502.2010.01.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在国内哲学、社会学、地理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界,“社会空间”被频繁地提及。人们习惯于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使用“社会空间”一词构筑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赋予了“社会空间”概念以丰富多样的理论内涵。面对学界关于“社会空间”的众多解释,区分出狭义“社会空间”概念和广义“社会-空间”概念,对二者所表达和包含的具体内容做概括性地梳理,可以纠正当前“社会空间”一词表意的混乱情况,为“社会空间”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间的沟通与发展奠定基础。
[3] 李潇晨.

城市空间环境识别系统研究[D]

.湖南:中南大学,2009.

[本文引用: 1]     

[Li Xiaochen.

A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the urban space environment

. Huna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09.]

[本文引用: 1]     

[4] 陆大道.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

[J].地理科学,2017,37(5):641-6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的确定是学科发展的灵魂。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向均处于变化中的学科,重新认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学科方向至关重要。通过梳理几十年来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阶段,总结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对转型发展社会背景的响应,一方面要坚持学科交叉的性质,以"人-地系统"为理论方向和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另一方面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要以新的心态、新的视野,来思考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理念以及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长期以来学科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战略性、咨询性、预测性甚至总结经验性(成果表现为发展学科理论)的工作将会逐渐增加,重要性将逐渐显现。阐述了信息化与社会空间经济组织、区域经济新格局与新型城镇化等重要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趋势,就"国际热点"与"国际前沿"、理论研究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理念以提出了新设想,并提出将"人文地理学"改称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建议。

[Lu Dadao.

The changing humanistic and 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5):641-6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的确定是学科发展的灵魂。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向均处于变化中的学科,重新认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学科方向至关重要。通过梳理几十年来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阶段,总结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对转型发展社会背景的响应,一方面要坚持学科交叉的性质,以"人-地系统"为理论方向和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另一方面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要以新的心态、新的视野,来思考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理念以及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长期以来学科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战略性、咨询性、预测性甚至总结经验性(成果表现为发展学科理论)的工作将会逐渐增加,重要性将逐渐显现。阐述了信息化与社会空间经济组织、区域经济新格局与新型城镇化等重要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趋势,就"国际热点"与"国际前沿"、理论研究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理念以提出了新设想,并提出将"人文地理学"改称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建议。
[5] 蒲倩.

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实践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本文引用: 1]     

[Pu Qian.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ed cogni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S Thesis,2011.]

[本文引用: 1]     

[6] 吴萌,甘臣林,任立,.

分布式认知理论框架下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EM模型的武汉城市圈典型地区实证分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9):62-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6.09.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从"个人力"、"地域力"、"文化力"三个层次构建农户土地流转认知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利用"武汉城市圈"典型地区土地流转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在农户土地流转认知中的作用。研究证实:不同农户认知群体之间存在不同流转认知偏好,"无文化的老农民"相对于"有文化的年轻职业者"在土地流转认知中更加保守;农户对土地的需求普遍偏向土地的资产属性和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流转具备内在动力;然而,出于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需求,农户不会因为其家庭生产方式和经济来源明显脱离土地而产生强烈的土地转出愿意,农户的家庭生计条件及"土地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村镇干部"取信于民"是农户获得"安全感",克服风险规避心理促进土地流转认知的最重要因素;流转价格是对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物质与精神"双重损失"的资金补偿,两者的匹配程度对农户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要规范流转程序、健全流转监督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确保农民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加快推进和支持农村教育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和农业经营扶持机制等政策启示。

[Wu Meng, Gan Chenlin, Ren Li et al.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ing household’s willingness to land conversion under the distributed cognition theory: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Wuhan urban circle by SEM.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26(9):62-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6.09.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从"个人力"、"地域力"、"文化力"三个层次构建农户土地流转认知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利用"武汉城市圈"典型地区土地流转调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在农户土地流转认知中的作用。研究证实:不同农户认知群体之间存在不同流转认知偏好,"无文化的老农民"相对于"有文化的年轻职业者"在土地流转认知中更加保守;农户对土地的需求普遍偏向土地的资产属性和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流转具备内在动力;然而,出于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需求,农户不会因为其家庭生产方式和经济来源明显脱离土地而产生强烈的土地转出愿意,农户的家庭生计条件及"土地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村镇干部"取信于民"是农户获得"安全感",克服风险规避心理促进土地流转认知的最重要因素;流转价格是对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物质与精神"双重损失"的资金补偿,两者的匹配程度对农户的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得出要规范流转程序、健全流转监督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确保农民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加快推进和支持农村教育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保障和农业经营扶持机制等政策启示。
[7] Douglas Amedo, Kate Speicher.

Essential environment and spatial concerns for the congenitally visually impaired

[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1995(14):113-122.

[本文引用: 1]     

[8] 刘革,吴庆麟.

情景认知理论的三大流派及争论

[J].心理探索,2012(1):3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2020.2012.01.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情境认知理论到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寓身认知、情境嵌入认知和延展认知;同时,这些观点又可以从温和—激进维度进行分析.目前较为被学界接受的是温和的寓身认知观和情境嵌入认知观,激进的寓身认知观和延展认知观受到较多批评.

[Liu Ge, Wu Qinglin.

The three schools and controversies of situated cognition theory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2012(1):37-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2020.2012.01.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情境认知理论到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寓身认知、情境嵌入认知和延展认知;同时,这些观点又可以从温和—激进维度进行分析.目前较为被学界接受的是温和的寓身认知观和情境嵌入认知观,激进的寓身认知观和延展认知观受到较多批评.
[9] 郭龙.

记忆与想象:城市认知的双重维度

[J].建筑学报,2016(12):94-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6.12.014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记忆”与“想象”作为城市认知的切入点,提出了代表日常生活的“体验式认知”与代表城市想象的“建构式认知”,并由此衍生出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城市维度,即“实体城市”与“虚体城市”.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认知与阅读方法,并通过这一方法挖掘实体城市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将来的城市设计与更新提供一种文化参考.

[Guo Long.

Memory and imagination: The dural dimensions in the perception of urban space

.Architectural Journal,2016(12):94-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6.12.014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记忆”与“想象”作为城市认知的切入点,提出了代表日常生活的“体验式认知”与代表城市想象的“建构式认知”,并由此衍生出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城市维度,即“实体城市”与“虚体城市”.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认知与阅读方法,并通过这一方法挖掘实体城市背后的文化内涵,为将来的城市设计与更新提供一种文化参考.
[10] 于小涵.

认知系统性研究——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视角[D]

.浙江:浙江大学,2012.

[本文引用: 1]     

[Yu Xiaohan.

The study on the systematic of cognition—Based on the distributed cognition perspective

. ZheJiang: Zhejiang University, 2012.]

[本文引用: 1]     

[11] 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柴彦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5-121.

[本文引用: 1]     

[Paul Knox, Steven Pinch worked.Urban social geography.Translated by Chai Yanwei et al.Beijing: Commercial Press,2009:75-121.]

[本文引用: 1]     

[12] Gary T Moore.

Knowing about environment know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ory and research on environment cognition

[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9,11(1):33-70.

https://doi.org/10.1177/0013916579111002      URL      [本文引用: 1]     

[13] 贺新元.

凝聚人心: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固本之举与长久之策

[J].西藏研究,2017,4(2):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因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极端重要性,西藏反对分裂、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和搞好民族团结的工作环境比其他地方复杂、工作任务比其他地方繁重而艰巨。做好这些工作,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其固本之举和长久之策就是要凝聚人心。凝聚人心在中央治藏方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在西藏发展、稳定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凝聚人心工作,需把握好三个方面:由谁去凝聚人心,用什么来凝聚人心,以及最需要凝聚哪部分人的人心。

[He Xinyuan.

Cohesion of the public will: Consolidation strategy and permanent policy of promoting socio-economy and permanent stability of Tibet

. Tibetan Studies, 2017,4(2):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因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的极端重要性,西藏反对分裂、促进发展、改善民生和搞好民族团结的工作环境比其他地方复杂、工作任务比其他地方繁重而艰巨。做好这些工作,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其固本之举和长久之策就是要凝聚人心。凝聚人心在中央治藏方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在西藏发展、稳定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凝聚人心工作,需把握好三个方面:由谁去凝聚人心,用什么来凝聚人心,以及最需要凝聚哪部分人的人心。
[14] 暴占杰.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7.

[本文引用: 1]     

[Bao Zhanjie.

Research on the central Tibet work forum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angchun: Jiling University,2017.]

[本文引用: 1]     

[15] 王宝璋.

走进日喀则

[J].中国机关后勤,2008(1):42.

[本文引用: 1]     

[Wang Baozhang.

Approaching shigatse

.Chinese Government Rear Services Literary World,2008(1):42.]

[本文引用: 1]     

[16] 魏伟,李博寻,焦永利.

藏区中心城市的演变及格局研究

[J].建筑学报,2007(7):80-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07.07.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山南诸城与拉萨、日喀刖、江孜为对象,分析藏区历史上中心城市演变的过程及规律,从藏区自然条件、统治钢度、宗教钢度和政教合一钢度等方面剖析藏区中心城市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揭示出藏区中心城市以宗山和寺庙为中心发展的特征,结合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针对历史格局的保护提出针对性意见。

[Wei Wei, Li Boxun, Jiao Yongli.

Study on the evolution and pattern of central cities in Tibetan Area

. Architectural Joural, 2007(7):80-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07.07.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山南诸城与拉萨、日喀刖、江孜为对象,分析藏区历史上中心城市演变的过程及规律,从藏区自然条件、统治钢度、宗教钢度和政教合一钢度等方面剖析藏区中心城市格局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揭示出藏区中心城市以宗山和寺庙为中心发展的特征,结合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针对历史格局的保护提出针对性意见。
[17] 青岛规划设计研究院.

西藏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J].规划师,2006(S2):69.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日喀则是一座已有66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历代班禅驻锡地,后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地委、行署所在地。下辖10个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为3 875 km2,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8 km2,总人口为9.87万,其中城市人口为3.75万。境内海拔高度为3 840 m~6 646 m,以商业贸易和旅游服务为主体功能。

[Qingdao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Shigatse master plan (2006-2020)

[J].Planners,2006(S2):69.]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日喀则是一座已有66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历代班禅驻锡地,后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地委、行署所在地。下辖10个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为3 875 km2,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8 km2,总人口为9.87万,其中城市人口为3.75万。境内海拔高度为3 840 m~6 646 m,以商业贸易和旅游服务为主体功能。
[18]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日喀则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R].2016.

[本文引用: 4]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Shigatse Urban master planning(2016-2035)

.2016.]

[本文引用: 4]     

[19] 日喀则市统计局.日喀则市统计年鉴[M].日喀则:西藏自治区日喀则统计局出版社,2016.

[本文引用: 2]     

[Shigatse Bureau of Statistics. Shigatse statistical yearbook. Shigatse:Shigatse Statistical Bureau Press in Tibet,2016.]

[本文引用: 2]     

[20] 湛东升,孟斌,张文忠.

北京市居民居住满意度感知与行为意向研究

[J].地理研究,2014,33(2):336-34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2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提高居民居住满意度是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研究多关注客观物质设施建设,而忽略居民居住需求的实际感知,对转型期中国大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机制与行为意向研究还相对薄弱。选取北京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居住满意度感知评价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居住满意度—居住流动性意向"概念模型,重点探讨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满意度感知因素及其与居住流动性意向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居住满意度感知评价主要由居住环境、住房条件、配套设施和交通出行四个维度构成,且各维度的影响效应呈现出住房条件>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交通出行的递减趋势。居住满意度对居住流动性意向具有显著地负面感知效应。另外,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特征也对居住满意度感知评价和居住流动性意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为深入了解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需求与偏好提供较好的实证案例,同时对指导居住区开发和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Zhan Dongsheng, Meng Bin, Zhang Wenzhong.

A study on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nd its behavioral intension in Beijing

.Geographical Reacher,2014,33(2):336-34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2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提高居民居住满意度是促进宜居城市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研究多关注客观物质设施建设,而忽略居民居住需求的实际感知,对转型期中国大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机制与行为意向研究还相对薄弱。选取北京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居住满意度感知评价调查数据,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了"居住满意度—居住流动性意向"概念模型,重点探讨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满意度感知因素及其与居住流动性意向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居住满意度感知评价主要由居住环境、住房条件、配套设施和交通出行四个维度构成,且各维度的影响效应呈现出住房条件>居住环境>配套设施>交通出行的递减趋势。居住满意度对居住流动性意向具有显著地负面感知效应。另外,居民社会经济属性特征也对居住满意度感知评价和居住流动性意向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为深入了解转型期北京市居民居住环境需求与偏好提供较好的实证案例,同时对指导居住区开发和宜居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卢秀玲.

分布式认知理论在人机交互系统中的应用

[C]//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上海:中国心理学会,2005:445.

[本文引用: 1]     

[Lu Xiuling.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cognition theory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ystem. 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Abstract of the tenth national academic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Shanghai: 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2005:445.]

[本文引用: 1]     

[22] 徐维祥,张凌燕,刘程军,.

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

[J].地理科学,2017,37(11):1659-16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区位熵、耦合协调模型、趋势面分析、引力模型等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空间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2004-2014年,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三大连绵较高协调集聚区,长江经济带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趋势;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格局比较稳定,长三角城市群是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优势集聚区;长江下游地区空间联系的网络密度与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远高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并且逐渐形成由以长三角为核心城市圈,牵引长江中上游城市多极化发展的网络结构。

[Xu Weixiang, Zhang Lingyan, Liu Chengjun et al.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of urban func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A case study of 107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11):1659-16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区位熵、耦合协调模型、趋势面分析、引力模型等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空间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2004-2014年,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三大连绵较高协调集聚区,长江经济带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趋势;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格局比较稳定,长三角城市群是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优势集聚区;长江下游地区空间联系的网络密度与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远高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并且逐渐形成由以长三角为核心城市圈,牵引长江中上游城市多极化发展的网络结构。
[23] 符文颖,邓金玲.

产业转型背景下创业区位选择和集群空间演化

[J].地理科学,2017,37(6):833-8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广州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为案例,分析产业范式转变背景下地方创业区位选择对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初始资源富集和政策环境导向使特定空间成为创业的优势区位,早期第一代创业企业在其中集聚发展形成集群雏形,并在关系网络和区域认同作用下形成产业集群空间核心区。第二代创业企业在产业转型契机下选择开拓缝隙市场,新的区位诉求由此产生并作用在集群的空间演化上。总的来说,产业转型期同时也是集群空间转变的关键时期,创业企业通过区位选择可以改变集群的空间形态和层次。

[Fu Wenying, Deng Jinling.

Locational choice of start-ups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clusters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6):833-8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广州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为案例,分析产业范式转变背景下地方创业区位选择对产业集群空间演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初始资源富集和政策环境导向使特定空间成为创业的优势区位,早期第一代创业企业在其中集聚发展形成集群雏形,并在关系网络和区域认同作用下形成产业集群空间核心区。第二代创业企业在产业转型契机下选择开拓缝隙市场,新的区位诉求由此产生并作用在集群的空间演化上。总的来说,产业转型期同时也是集群空间转变的关键时期,创业企业通过区位选择可以改变集群的空间形态和层次。
[24] 王毅,陈娱,陆玉麒,.

城市门户性与中国门户群研究

[J].地理科学,2017,37(3):331-3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职能与区位二元视角,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门户性、门户等级体系、门户群以及门户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意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门户性在地带性尺度上呈"东中西"三级递减空间格局,东部地区门户城市空间集群趋势明显,中部、西部地区缺乏明显的高值集群。2中国门户城市划分为4个等级,高等级门户沿海、沿江、沿边指向性明显,低等级门户广泛分布于中、西部内陆地区。3中国门户城市可划分为辽东半岛、京津秦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珠江三角洲六大门户群,六大门户群的腹地范围差异较大且区域分工明显。

[Wang Yi, Chen Yu, Lu Yuqi et al.

Analysis on the gateway property and gateway-city groups of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3):331-3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职能与区位二元视角,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门户性、门户等级体系、门户群以及门户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意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门户性在地带性尺度上呈"东中西"三级递减空间格局,东部地区门户城市空间集群趋势明显,中部、西部地区缺乏明显的高值集群。2中国门户城市划分为4个等级,高等级门户沿海、沿江、沿边指向性明显,低等级门户广泛分布于中、西部内陆地区。3中国门户城市可划分为辽东半岛、京津秦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珠江三角洲六大门户群,六大门户群的腹地范围差异较大且区域分工明显。
[25] 汪芳,黄晓辉,俞曦.

旅游地地方感的游客认知研究

[J].地理学报,2009,64(10):1267-127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体现旅游地地方特征的元素是各种类型旅游体验设计的源泉,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体验认知,形成游客的综合体验感。地方感包含了地方的客观特征和人们的主观认知两方面,而旅游地地方感的认知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方面构成:其中地方认同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独特性的感官、情感,以及对地方原真性的思考体验;地方依赖则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依赖性的功能要素的体验。本文归纳旅游地地方感的构成要素,构建了由3大部分、11个因子构成的游客地方感认知测量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游客的地方感认知进行定量调查。基于调查数据统计得到所有因子的评价得分,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所有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归纳得到游客地方感认知的规律,以便为旅游地开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Wang Fang, Huang Xiaohui, Yu Xi.

Tourist cognition of sense of place in tourism attraction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64(10):1267-127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体现旅游地地方特征的元素是各种类型旅游体验设计的源泉,引导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体验认知,形成游客的综合体验感。地方感包含了地方的客观特征和人们的主观认知两方面,而旅游地地方感的认知由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两方面构成:其中地方认同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独特性的感官、情感,以及对地方原真性的思考体验;地方依赖则主要来源于游客对地方依赖性的功能要素的体验。本文归纳旅游地地方感的构成要素,构建了由3大部分、11个因子构成的游客地方感认知测量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游客的地方感认知进行定量调查。基于调查数据统计得到所有因子的评价得分,采用皮尔森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所有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归纳得到游客地方感认知的规律,以便为旅游地开发、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26] 周一星,曹广忠.

中国城市人口可比增长速度的空间差异(1949~1995)

[J].经济地理,1998(1):27-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川计算城市人口可比增长速度的方法.分三个阶段检验了我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总体状况和空间差异.认为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呈明显的马鞍形,大城市增长速度波动最大,与决策者的认识与愿望不一致。通过三个阶段快速增长城市和缓慢增长城市分布的分析、认为东中西之间和南北之间的差异都很明显。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第一阶段在西部.第二阶段在中部、第三阶段在东部。南方城市的增长速度在第一阶段远远落后于北方。第二阶段差距有所缩小.第三阶段南方城市接近或超过了北方城市。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的趋势仍在继续。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空间差异的变化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方针的转变相一致。

[Zhou Yixing,Cao Guangzhong.

On spatial disparity of comparable increase speed of china’s urban size,1949-1995

.Economic Geography,1998(1):27-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川计算城市人口可比增长速度的方法.分三个阶段检验了我国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总体状况和空间差异.认为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呈明显的马鞍形,大城市增长速度波动最大,与决策者的认识与愿望不一致。通过三个阶段快速增长城市和缓慢增长城市分布的分析、认为东中西之间和南北之间的差异都很明显。我国城市发展的重点,第一阶段在西部.第二阶段在中部、第三阶段在东部。南方城市的增长速度在第一阶段远远落后于北方。第二阶段差距有所缩小.第三阶段南方城市接近或超过了北方城市。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的趋势仍在继续。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空间差异的变化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方针的转变相一致。
[27] 汪芳,严琳,熊忻凯,.

基于游客认知的历史地段城市记忆研究——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地段为例

[J].地理学报,2012,67(4):545-5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rban memory is the significant source of the formation of urban features, including historic sites related with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city. Thus,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how people recognize urban memory in historic sites will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conservation of urban memory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sites. According to a case study of Alley Nanluogu Historic Site in Beijing and questionnaire by the tourists onsite and online, the paper sums up the cognition variables correlated urban memory of tourists and establishes a cognition-measuring index system of two level-one variables (including two variables of information and carrier), 20 level-two variables and 89 level-three variables. On a sample pool of 272 pieces of available dates, the orderl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ev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ognitive degree of urban memory and then in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cognition of urban memo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ourist age and visiting time have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high cognition level of urban memory while the shopping motiv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one with it.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cognition level of urban memory shows that the variable of information is more easily recognized than that of the carrier by tourist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paper summaries tourist cognitive rules of urban memory in the historic district,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sites.

[Wang Fang, Yan Lin, Xiong Xinkai et al.

A study on tourist cognition of urban memory historic sites: A case study of alley NanLuogu historic site in Beijin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67(4):545-5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rban memory is the significant source of the formation of urban features, including historic sites related with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city. Thus, research on the rules of how people recognize urban memory in historic sites will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conservation of urban memory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sites. According to a case study of Alley Nanluogu Historic Site in Beijing and questionnaire by the tourists onsite and online, the paper sums up the cognition variables correlated urban memory of tourists and establishes a cognition-measuring index system of two level-one variables (including two variables of information and carrier), 20 level-two variables and 89 level-three variables. On a sample pool of 272 pieces of available dates, the orderl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s used to examine the relev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ognitive degree of urban memory and then in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 cognition of urban memor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ourist age and visiting time have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high cognition level of urban memory while the shopping motiv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one with it.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cognition level of urban memory shows that the variable of information is more easily recognized than that of the carrier by tourist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is paper summaries tourist cognitive rules of urban memory in the historic district,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conservation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sites.
[28] 李彦萍,杨红霞.

非参数统计中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3(4):363-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8151.2003.04.0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现象之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统计指标,它既可以用来衡量线性相关的现象,也可用来衡量一些非线性相关的现象.主要阐述了非参数统计中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应用,阐明了相关系数在线性和非线性相关条件下,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从而对相关密切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在此基础上,还着重强调了相关系数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Li Yanping,Yang Hongxia.

On calculating and appling of correlation in non-parameter statistics

.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e University,2003,23(4):363-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8151.2003.04.0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现象之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统计指标,它既可以用来衡量线性相关的现象,也可用来衡量一些非线性相关的现象.主要阐述了非参数统计中相关系数的计算与应用,阐明了相关系数在线性和非线性相关条件下,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从而对相关密切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在此基础上,还着重强调了相关系数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9] 陈彦光.

环境剧变、文化断裂与伊克化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7(2):199-203.

[本文引用: 2]     

[Chen Yanguang.

Environmental change, cultural break and national iksization

.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4,27(2):199-203.]

[本文引用: 2]     

[30] 孟虎军,陈武强.

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制度研究综述

[J].青海社会科学,2010,9(5):162-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2338.2010.05.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拉卜楞藏区寺院为中心,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拉卜楞寺及其它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制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经济制度;教育文化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Meng Hujun, Chen Wuqiang.

A review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ibetan buddhist Temples

. Qinghai Social Sciences,2010,9(5):162-1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2338.2010.05.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拉卜楞藏区寺院为中心,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拉卜楞寺及其它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制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经济制度;教育文化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