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9 , 39 (4): 587-59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4.008

Orginal Article

空间认同:城市空间研究转向中的知识前沿、趋势与启发

郭文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Spatial Identity: Knowledge Frontiers, Trends and Enlightenment of Urban Space Research

Guo We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Jiangsu,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9)04-0587-09

收稿日期: 2018-02-24

修回日期:  2018-08-7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4-10

版权声明:  2019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37)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郭文(1978-),男,山西汾西人,博士,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城市空间生产、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研究。E-mail:guowen@njau.edu.cn

展开

摘要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不断解构、调整和重构对城市空间的认同,这是城市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以Web of Science(WoS)为数据源,对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知识再现。研究发现:城市空间认同是人们对城市发展中社会经济认同、文化认同、集体认同、身份认同与情感认同的集合。作为重要的国民意识,城市空间认同主题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领域,对该领域研究的本质上是对城市空间实践中人文主义空间诉求的知识表征; 在2008~2017年的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具有明显优势,国际合作研究网络主要在美洲-欧洲、欧洲-澳洲,以及澳洲-欧美之间;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高被引文献注重对“空间多中心性”“地方与连续性”“城市社区”“城市公民身份”“空间绅士化”“地方主义”等方面的讨论。 未来研究更加倾向在“认同”“空间”“城市”“地理”“政治”“地方”,以及“社区”等新主题方面。相比较而言,国内对城市空间认同的研究较为欠缺,随着中国城市空间实践不断推向纵深阶段,需要强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理论自觉”。

关键词: 城市空间认同 ; 城市空间研究转向 ; 知识图谱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has prompted people to deconstruct, adjust and reconstruct urban spatial identity continously. This is a new problem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Urban spati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theme in the era of urban cultural pluralism. Taking Web of Science (WoS) citation database as data sourc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reproduces the researches of urban spatial identity conducted abroad. The essence of urban spatial identity is the collection of people′s social and economic identity, cultural identity, collective identity, individual identity and emotional identity in urban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theme of urban spatial identity is a great concern to foreign scholars.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essentially a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of humanistic space demands in urban spatial practice.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urban spatial identity from 2008 to 2017,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obvious advantages.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research networks are mainly in America-Europe, Europe-Australia, and between Australia and Europe and America. Most of the highly cited literatures on urban spatial identity abroad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of ‘spatial multicentricity’‘locality and continuity’‘urban community’‘urban citizenship’‘space gentrification’ and ‘localism’. In the future, the study of urban spatial identity will turn to focus on new themes such as ‘identity’‘space’‘city’‘geography’‘politics’‘place’ and ‘community’. In contrast,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on urban spatial identity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practice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of urban space identity research. China’s urban space research needs a global perspective.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oreign research on urban space identity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China’s urban space practic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urban spatial identity ; urban space research turn ; knowledge mapping

0

PDF (356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郭文. 空间认同:城市空间研究转向中的知识前沿、趋势与启发[J]. 地理科学, 2019, 39(4): 587-59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4.008

Guo Wen. Spatial Identity: Knowledge Frontiers, Trends and Enlightenment of Urban Space Research[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39(4): 587-59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9.04.008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促使城市空间形态转型发展成为必然。与此同时,城市空间内涵与特质的改变也促使人们对城市空间认同不断发生解构、调适与重构[1],这是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扩张过程中,城市空间认同主要是指处于城市化过程或环境中的个体,认识到其自身属于所处城市空间中特定社会群体和因城市空间生产特性而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城市空间认同作为城市文化多元化时代的重要主题,本质上是城市发展中社会经济认同、文化认同、集体认同、身份认同与情感认同的集合形式[2]。通常情况下,人们基于对城市空间感知的差异,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认同倾向。从现象学哲学视角看,任何城市的空间转型与认同都会在不断互动中形成复杂的联系[3],有时不仅仅以一种单一的认同建构方式存在,也会充满城市空间认同的地理分异、利益冲突[4]、乃至明显的认同断裂[5],这是导致不同社会群体对城市发展意义存在截然不同的解读和诉求的重要原因,城市空间认同表征着人们对特定城市注入社会情感和心理认同在城市社会地理的空间投射过程[6]。相对于城市化初期而言,城市空间实践进入复杂化阶段后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地理空间,而是具有了非常丰富的社会空间属性,这表明现代城市化的实质从强调原来的“显性”人口、土地利用等要素,逐渐转变为多种形式的、“隐性”的深层空间实践[7]。城市空间的社会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得到更大更深层次的关注。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社会空间实践被誉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也被认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依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颁布对如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和未来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与以往相比,新城市空间实践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和人的发展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在学术研究中,国内对城市空间的社会理念开始受到关注,但与城市空间认同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相比较而言,国外对城市空间认同的研究却较为丰富和成熟。未来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实践,如何避免资本的负效应带来的城市空间认同分异?如何在更深层次把握城市社会空间实践中空间认同的内涵、实质和发展规律?在城市空间认同研究中,国外哪些文献和主题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其知识运动过程及趋势具有何种特征?厘清国外相关知识基础、研究脉络、知识网络合作结构,以及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不仅能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认同研究提供前沿参考,也有利于推动新时代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实践与研究进入更新更深的领域。

1 研究方法、数据库选择与刊文时间结构

1.1 研究方法

“城市空间认同”是国外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借助CiteSpace工具,运用数学和计算机手段,分析了国外“城市空间认同”(urban spatial idendity)文献间引证和被引证的知识联系和网络结构,以期以定量化的方式揭示该领域文献间的知识流动规律和知识前沿,并以直观图谱展现知识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态[8]。CiteSpace着眼于分析知识网络中蕴含的潜在知识,能从不同角度呈现某一领域前沿知识的结构和内容。该方法涉及到的知识图谱分类主要有“合作图谱”“共现图谱”和“共引图谱”等。“合作图谱”表示“作者或研究机构就某一领域知识开展合作的情况”,“共现图谱”指“相关知识在科学领域中的分布情况”,“共引图谱”指“两篇文献同时出现在第三篇施引文献参考文献目录中的情况”[9]。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用节点(Node)样式表示文献被引用的历史,同时用中心性(Centrality)的大小测度节点在知识网络中重要性。在知识图谱实现过程中,知识基础由共被引文献集合组成,研究前沿由引用这些知识基础的施引文献集合组成,属于某个科学领域中科学文献的暂时性成分[9]

根据网络模块化评价原理,中心性(C)的计算公式为:

C=nijsgij(1)

式中,gij为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路径数, nijs为从节点i到节点jgij条最短路径中经过节点s的最短路径数。

在网络模块化过程中,一个知识结构网络的值越大,表示网络聚类效果越好,其取值Q的区间为[0,1],如Q>0.3,则网络具有显著性。

Q=12m(aij-pij)σ(Ci,Cj)(2)

式中,m为一个知识结构网络社团中的实际关系数;aij为实际网络的邻接矩阵,pij 为零模型中节点i和节点j之间连线边数期望值;σ为测度节点重要性的指标,如ij属于同一知识网络社团,则σ=1,否则为0。在本研究中,ij属于同一知识网络社团,因此σ=1。CiCj分别代表节点ij在网络中所属知识社团的中心性。

CiteSpace同时用Silhouette测量知识网络的同质性(Hi)情况,分析模型为:

Hi=b(i)-a(i)max{a(i),b(i)}(3)

式中,a(i)为点i与所在类中其他点的平均距离;b(i)为点i与最接近点i所在类中各点的平均距离。Silhouette值如果大于0.5,则表明网络同质性较高,聚类结果较为合理。

1.2 数据库的选择与数据确定

为全面了解不同数据库的刊文情况,在数据库初选时同时对2个知名度均较高的Web of Science(WoS)和Elsevier Science Direct(ESD)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经过对“城市空间认同”研究内容的比对发现,ESD刊文与WoS相比存在如下特征:其一,刊文时间早,但2010年前的数据量少,多为短评、讨论、新闻类内容,质量不高;其二,2010年文献开始增多,但数量比WoS少,而且差距较大;其三,从2010年后的文献内容分析,两个数据库重复率较大。据此可知,WoS作为全球知名引文索引数据库[9],无论在刊文数量、结构,还是质量方面,更为全面和完整。经综合考虑,本研究选用WoS数据库2008~2017年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该数据库保证了数据的全面性、解释度和可信度。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依据布尔逻辑检索“逻辑与”的表达形式,以“主题”=“urban”and “spatial identity”为检索关键词,时间跨度设为“所有年份”,检索后所有数据经查重与过滤,去除5篇评论性短文,共有302篇英文文献,作者均为国外研究者署名文献。

1.3 国外刊文数据的时间结构

从WoS数据库刊文的时间波动情况分析(图1),2009年国外关于“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文献数量开始上升,在2009~2012年为微上升趋势,2012年后出现显著上升趋势,并于2014年达到最高峰;2015~2016年呈微弱递减趋势,2016~2017年再次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发现,2008~2014年“城市空间认同”研究文献大致符合普赖斯指数(科学文献增长与时间的指数函数关系)增长曲线规律,2014~2017年具有逻辑增长特征,说明近年来可引用文献量在降低,期刊的“立即指数”(即期刊中一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的被引次数除以当年发表论文的总数[9])有所降低。

图1   WoS和ESD数据库中“城市空间认同”文献刊文时间结构

Fig.1   Time structure of ‘urban spatial identity’ literaturesin WoS and ESD database

2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基础与网络共现

2.1 国外期刊刊文网络合作与前沿共现

2.1.1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发文量前10名的国家(地区)

研究发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是研究发文量较高的国家,发文总数超过总发文量的一半以上(表1),说明这些国家在该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总体来讲,前10名国家(地区)发文总量占总发文量将近80%,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垄断性优势。

表1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发文量前10名的国家(地区)

Table 1   Top 10 countries (regions) in urban spatial identity research

排序国家
(地区)
记录数占样本文献
比例( %)
排序国家
(地区)
记录
占样本文献比例( %)
1美国7123.516新西兰144.64
2英国4314.247西班牙123.97
3澳大利亚258.288土耳其123.97
4加拿大237.629瑞典113.64
5德国175.6310以色列103.31

新窗口打开

2.1.2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作者合作分析

通过合作网络分析发现,美洲-欧洲、欧洲-澳洲,以及澳洲-欧美之间具有密切且复杂的网络图谱线。知识输出方面,美国起步较早,是主要输出国。2008年,美国研究中介中心性已达0.65,节点数为67。2009年,英国成为主要研究国家,也是主要知识输出国,中心性为0.48,成为2009年最大中介中心性国家。从2010年起,澳大利亚成为主要新增国家,但中心性明显低于美国和英国。2013年前后,韩国、南非、挪威、苏格兰、葡萄牙等成为主要研究地,但这些国家并没有成为主要知识输出国。2017年以来,瑞士成为新增活跃国。此外,西悉尼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罗特格斯州立大学、特拉维夫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是互动能力较为活跃的机构,节点数均为2。

2.2 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知识前沿与共现

2.2.1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文献共被引分析

文献共被引分析是通过描述文献间存在共被引关系进行的知识分析,关系的数量次数即为规模数[8]。2007~2014年,国外在该主题方面研究的共被引网络结构较好,依次形成的主题有“空间反抗”(space resistance)、“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城市非正规聚落”(urban informal settlements)和“空间情境”(spatial situation)等。例如,Massry D的经典之作《For Space》在拒斥“地方诗学”(local poetics)的基础上,重构了空间概念内蕴的“在地联结”(connection between space and place)和“鲜活感”(the vitality of space)[10]。该文献出版虽早于城市空间认同研究集中年份的2008~2017年,但其主题的前瞻性成为后续高被引文献,规模数为10,中心性为0.11,具有标志性意义。Valentine G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普通公众和城市新市民的讨论,探索了城市建设价值观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呼吁地理学家应该更加关注空间不平等和不安全问题 [11]。该文献规模数为4,中心性为0.18。此外,人与地方关系的探讨也是西方城市空间研究较为持久性的话题。Scannell L等探索了地方依恋中“人-过程-场所”的空间组织过程及相互关系,对“地方”的内涵进行了界定[12]。Podmore J研究了城市同性恋性取向群体的地理空间及其空间认同问题[13]。这些研究视角为中国城市认同研究拓展了新视角。

通过分析发现,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高被引文献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些学者将社会、制度、文化、空间纳入对城市空间研究的理论建构中,反映了对城市空间的认知不是倾向于空间科学中的“中性”空间,暗喻城市空间本质是社会生产和过程所生产和建构的产物。

2.2.2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前沿知识的关键词共现

通过CiteSpace对城市空间认同研究前沿知识关键词共现知识网络结构(Q)的分析发现,Q值为0.45,大于0.3,表明网络社团结构具有显著性。依据网络同质性模型,对城市空间认同同质性进行分析,Silhouette值为0.66,大于0.5,接近于0.7,表明网络同质性聚类结果较为合理(图2)。进一步分析可知,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节点数(S)、实际提取节点数(N),以及实际连线数(L/A)各项指数在2008~2012年间突变情况较为均衡,2013~2015年是突变情况较为明显的阶段,2016~2017年关键词呈现有所变低(表2)。

图 2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关键词共现
“+”大小表示关键节点词出现的频率高低,“+”越大,表示出现频率越高;线条表示共现关系连接线,越密集表示共现关系越大

Fig.2   Co-occurrence of key words in urban spatial identity research

表2   2008~2017年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关键词数据状态

Table 2   Key words data status of urban spatial identity research in 2008-2017

年份SNL/A年份SNL/A
200831410/0201310521117/17
200955541/1201411192448/54
201068130/0201511253368/117
201151120/0201696657/7
201270953/3201785876/6

注:S,节点数;N,实际提取节点数;L/A,实际连线数。

新窗口打开

在针对主题词聚类分析中,研究提取每个时间段内频次出现排名前50名作者的文献,发现在2008~2017年的主题词聚类包括“墨尔本郊区”(Melbourne suburbs)“官方言论”(official speech)、“城市不良社会行为”(urban unhealthy social behavior)、“城市空间识别”(urban spatial recognition)、“文化生态服务感知”(perception of cultural eco-service)、“地方建构”(local construction)和“分区域网络”(subregional networks)。2008年是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标志性年份,共现词集有“认同”(identity)、“城市”(city)、“空间”(space)、“地理”(geography)和“政治”(politics)等内容。例如,被引用最高的文献作者Kooy M和Bakker K研究了现代性背景下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空间配置之间的问题[14]。另一篇由Marquez F B和Perez F P完成的高被引文献,研究认为城市身份建构过程表达了城市当前种族隔离的类型,这种“新”的城市隔离将会形成城市中的新社群主义生活方式[15]。2010年,“地方”(place)、“社区”(community)、“性别”(gender)、“态度”(attitude)和“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成为共现高频词。代表性作者和文献如Keene D E和Padilla M B描述了非裔美国人城市中产阶级化和公共房屋拆迁背景下所遭遇的普遍耻辱,以及对居住在城市高贫困社区中人们健康和福祉的影响[16]。Samara T R考察了种族隔离后南非种族城市空间的再现,为种族隔离产生的空间提供了治理机制[17]。2013~2014年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共现增长速度较快,新增词有“景观”(landscape)、“都市”(urban)、“世界”(world)、“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人民”(people)、“自我”(self)、“住宅小区”(gated community)等。Wacquant L和Slater T研究认为城市空间的不正义在不同城市环境和政治生态中的运作方式存在差异[18]。这一研究有利于推进对城市空间不平等和边缘化空间生产的理解。Grove J M等解释了城市居住区植被分布不均的原因,反映了对城市环境与消费者生活阶层的关联性认知[19]。这对理解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市民的时空依赖关系,具有理论、方法和政策借鉴意义。城市决策者可以考虑如何在信息方面最有效地接触不同社会群体,以推进理想城市管理的实践。近几年来,“民主政治”(democracy)、“城市冲突”(city conflict)、“城市移民”(urban migration)、“都市化”(urbanization)、“城市青年”(urban youth)、“真实性”(authenticity)、“城市网络”(urban network)、“定居者”(resident)、“优先权”(preference)等成为研究高频词。

在上述研究中,受关注度较高的Hervani A A 等倡议,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解决城市空间问题[20]。Becci I等认为城市历史记忆是相互分层的,对我们在理念上的启发是可以用来考虑城市空间与当代城市文化的形成如何在内涵上取得一致[21]。Murphy M A研究认为,人们在城市空间中通过文化与行为表达着自身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也无时无刻都在体验着空间使用者留下的物质痕迹,这对城市经营者来讲是重要的社会信息[22]。该研究可以为中国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适宜之居和历史文化之城提供前沿思考和实践参考。

2.2.3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科学领域作者共被引和高被引分析

在2008~2017年作者共被引分析中,“空间生产”的提出者Lefebvre H是共被引最高学者,其节点规模为59。Lefebvre H作为20世纪60~70年代最著名的理论家之一,他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的生产”的转变。在他看来,城市空间的生产所建构起来的现代社会控制机制,体现为空间成为社会的空间[23]。这些思想改变了西方批判理论的阐述视野,是对城市空间本体论认识的重要转折点。地理学家Massey D研究认为,城市空间不是像人们每天经过的平面场合那么简单,理解人、城市、工作等空间关系是真正理解城市空间政治和权力的关键所在[10]。另一位重要的研究者是著名的Harvey D,他的文献节点数为37,他阐发了社会正义与城市之间的关系[24],认为新自由主义致使地理不均衡造成资本累积出现城市社会空间问题[25]。Harvey D的重要理论进展,即高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理论,以一种充满“社会关怀”的激进立场,指出了社会主义应当是一种具有能够包容异质的空间形式,而不应是一个纯粹的几何空间概念。这些观点宣扬了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实践哲学”,强调人在城市空间中的正面本质和价值,以及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对中国新时代城镇化空间实践均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2008~2017年,在WoS收录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和作者中,主要涉及到的研究主题有Shaw D和Sykes O 的“空间的多中心性”(multicentricity of Space)[26]、Fried M的“地方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local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27]、Ulaby F T 等的“水分分布”(moisture-distribution)[28]、Amin A的“理想城市”(ideal city)[29]、Calhoun C的“无产权社区”(community without property rights)[30] 、Secor A的“城市与公民身份”(cities and citizenship)[31] 、Bomblies K等的“空间结构模式”(spatial structure model)[32]、Butler T的“绅士化”(gentrification)[33]、Deas I和 Lord A的“地方主义”(localism)[34]以及Middleton J的“城市中的步行时空”(walking time and space in cities)[35]等内容。上述文献年均引用次数分别为13.35、9.55、7.42、11、5.32、6.88、9.4、7.08、6.57、7.64次,合计引用次数分别为227、191、178、154、117、110、94、92、92、84次。这些研究充满了城市空间的人本主义关怀和诉求,对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实践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3 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发展趋势

城市空间认同是使城市从“空间”变为“地方”的实践过程,掌握研究趋势有利于城市空间实践的理性发展。结合后台大数据分区滤波分析发现,国外研究者对未来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主题聚焦在“认同”(identity)、“空间” (space)、“城市”(city)、“地理”(geography)、“政治” (politics)、“地方”(place)以及“社区”(community)等方面(图3)。

图3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趋势
“+”大小表示关键节点词出现的频率高低,“+”越大,表示出现频率越高;线条表示共现关系连接线,越密集表示共现关系越大

Fig.3   Trends of urban spatial identity research in the future

在2008年,高频词主要包括“认同”(identity)、“城市”(city)、“空间” (space)、“地理”(geography)等内容,反映上述高频词数量大小的规模数分别为80、59、57、47;在认同认知中,研究认为城市中的任何个人均要跨越由多种社会规范所界定的多个社会群体中,每个人的感知由差异化的认同所建构[36]。随着城市空间不断被不同社会团体所占据、重构或放弃,城市内部的地方意义与认同也呈现出不断的碰撞与融合[37]。在2010年,“地方”(place)和“社区”(community)成为研究高频词,规模数分别为32和22;Oktay D等通过对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关键指标解析,为人们感受城市社区环境生活质量提供了可再生方案[38]。在2012年,“流动性”(mobility)成为新增词;2014年,“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邻里”(neighborhood)和“冲突”(conflict)成为高频词;2015年,“年轻人”(young people)、“影响”(affect)成为研究热点;2017年,“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学生”(student)、“记忆”(memory)、“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集体认同”(collective identity)成为最新高频词,其中“多样性”“学生”和“绿色基础设施”规模数均为2。这些研究反映了城市化发展的时代主题,例如Magrini M A等通过探讨城市权利与空间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可以通过公民身份和政治来达到城市的空间正义,这也是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新倾向之一[39]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 城市空间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对城市空间实践价值表征和认同的肯定,凸显了城市空间中不同主体对城市空间的占有程度,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认同、文化认同、集体认同、身份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集合,也是对人文主义空间诉求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知识反思和对城市空间实践的深层次诉求。

2) 城市空间认同研究成果在国外较为丰富和成熟,相关研究总体上在2008~2014年符合普赖斯指数增长曲线规律,2014年后具有逻辑增长特征。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研究具有明显优势,国际上研究合作网络和机构主要在美洲-欧洲、欧洲-澳洲以及澳洲-欧美之间。

3) 在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文献共被引方面,主题词主要有“空间反抗”“中产阶级化”“城市非正规聚落”“空间情境”以及“人地关系”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献主要融入了“社会”“制度”“文化”“空间”等关键词。在文献研究的关键词共现方面,2008~2012年间较为均衡,2013~2015年有所增加,2016~2017年又有所变低,内容集中反映在“城市社区”“城市话语”“城市行为”“空间识别”“空间与地方建构”等方面。

4) 国外城市空间认同研究高被引文献注重对“空间的多中心性” “地方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 “水分分布” “理想城市” “无产权社区” “城市空间与公民身份” “空间结构模式” “绅士化”“地方主义”,以及“城市中的步行时空”等内容的讨论。未来研究更加注重“认同”“空间”“城市”“地理”“政治”“地方”,以及“社区”等新主题,也更加关注城市社会空间的现实问题、人文主义问题和城市空间问题的理性调适。

4.2 讨论与启发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实践,使城市空间生产正在经历着从以前单纯的物质地理空间生产向社会关系、文化心理认同等多维度的生产嬗变。近年来,中国学者已经意识到城市空间既不是能动的主体,也不是受制约的客体,而是感性的社会存在物[40]。相关研究如城市空间生产[41]、城市中低收入者与空间不平等[42]、城中村和农民工城市融入[43]、城市空间碎片化[44]、空间评价[45]等,对城市空间研究主题的拓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但是,国内对城市空间具有社会属性的辨析和引介则多一些,对城市空间认同维度,及其细化程度的研究较为欠缺,从主题到研究范式均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从系统知识演化和可视化角度分析的文献也鲜有报道。相比较而言,国外研究者早已超越了“城市空间具有社会属性”的基本认知,国外诸如人们如何利用时空问题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节律及身份关系[46];城市主体性、城市空间和基础设施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经济议程、身份形成和基础设施创造之间的重要性[47];城市地理空间过程中身份与空间实践的复杂关系[10]等研究主题,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外研究对比也促使我们进一步讨论和思考,城市空间认同的产生本质上是根植于城市成员共同体的感知,进而才产生“自己人”的心理。这股思潮其实是20世纪60年代后,学界对空间认知和研究开始从沉寂走向苏醒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体现。随着资本主义在20世纪下半叶的发展,其生产方式凸显了“空间的优先性”,资本主义生产、社会消费控制和大众文化导致了城市空间组织在支配性社会关系再生产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此,新马克思主义者提倡学界要从关心“空间中的生产”转为“空间本身的生产”。在城市实践和研究中,那种传统将城市更新视为一种物质实体变化,关注焦点集中于土地和建筑物使用功能或使用强度的变化,其结果更容易导致非人性的城市环境和单调乏味的城市空间,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消灭城市中的“邻里”和“社区”。城市空间认同研究范式的转向,本质上是对人本主义社会空间的诉求及对其思潮回归的呼吁。

新时代中国城市发展潜力巨大,但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中国新型城镇化及对应的社会空间实践是现代化发展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最大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意义重大。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实践不断推向纵深阶段,城市将来发展会走向生活化、人文化、生态化,人们对整个城市空间的理解会更加深入,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载体,它有发展,也有变化。在中国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今天,城市社会空间实践的认同问题,是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新问题,要求学界对城市空间实践及其带来的问题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中国城市空间研究无论在国际合作,还是内容提升方面需要全球化视野,虽然中国城镇化发展与西方国家存在差异,但国外对城市空间认同研究的范式和主题,对深刻理解、深层次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空间生产,空间权利与空间正义的实现,以及城市空间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和启发。立足中国国情批判性地借鉴与吸收,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实践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从而为丰富中国城市空间实践和研究做出贡献,将是需要不断深化探索的问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Proshansky H M.

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

[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78, 10(2): 147-169.

https://doi.org/10.1177/00139165781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2] 吴细玲.

对城市空间认同的思考——以厦门城市空间为例

[J].特区经济,2015, 340(5):43-47.

[本文引用: 1]     

[Wu Xiling.

Study on urban spatial identity: Taking the urban space of Xiamen as an example

. Special Economic Zone, 2015, 340(5): 43-47.]

[本文引用: 1]     

[3] Casey E S.

Between Geography and Philosophy: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in a place-world?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97, 87(3): 509-531.

https://doi.org/10.1111/1467-8306.00066      URL      [本文引用: 1]     

[4] Massey D.Space, place and gender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146-156.

[本文引用: 1]     

[5] May J.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Place and identity in an inner London neighbourhood

[J]. Transaction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S, 1996, 21(1): 194-215.

https://doi.org/10.2307/622933      URL      [本文引用: 1]     

[6] 苏贾.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116-120.

[本文引用: 1]     

[Soja E W.Postmodern Geography: Space in critical cocial theor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7: 116-120.]

[本文引用: 1]     

[7] 郭文.

“空间的生产”内涵、逻辑体系及对中国城镇化实践的思考

[J]. 经济地理, 2014, 34(6): 33-39.

[本文引用: 1]     

[Guo Wen.

Connotation, logic system and it’s reflections of production of space on Chinese urbanization practi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6): 33-39.]

[本文引用: 1]     

[8] 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 . 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15-17.

[本文引用: 2]     

[Chen Yue, Chen Chaomei, Hu Zhigang et al.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spatial analysis of cit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4: 15-17.]

[本文引用: 2]     

[9]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献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6: 34-77.

[本文引用: 4]     

[Li Jie, Chen Chaomei.Citespace: Technology literature mining and visualization. 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ess, 2016: 34-77.]

[本文引用: 4]     

[10] Massey D.For space[M].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05.

[本文引用: 3]     

[11] Valentine G.

Living with difference: Reflections on geographies of encounters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8, 32(3): 323-337.

https://doi.org/10.1177/0309133308089372      URL      [本文引用: 1]     

[12] Scannell L, Gifford R .

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 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

[J].Journal of 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9, 30(1): 1-10.

[本文引用: 1]     

[13] Podmore J.

Critical commentary: Sexualities landscapes beyond homonormativity

[J]. Geoforum, 2013, 49: 263-267.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13.03.014      URL      [本文引用: 1]     

[14] Kooy M, Bakker K.

Technologies of government: Constituting subjectivities, spaces, and infrastructures in colonial and contemporary Jakart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8, 32(2): 375-391.

https://doi.org/10.1111/ijur.2008.32.issue-2      URL      [本文引用: 1]     

[15] Marquez F B, Perez F P.

Spatial frontiers and neo-communitarian identities in the city: The case of Santiago de Chile

[J].Urban Studies, 2008, 45(7): 1461-1483.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08090684      URL      [本文引用: 1]     

[16] Keene D E, Padilla M B.

Race, class and the stigma of place: Moving to 'opportunity' in Eastern Iowa

[J]. Health & Place, 2010, 16(6): 1216-1223.

[本文引用: 1]     

[17] Samara T R.

Order and security in the city: Producing race and policing neoliberal spaces in South Africa

[J].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010, 33(4): 637-655.

https://doi.org/10.1080/01419870903337318      URL      [本文引用: 1]     

[18] Wacquant L, Slater T, Pereira V B.

Territorial stigmatization in action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14, 46(6): 1270-1280.

https://doi.org/10.1068/a4606ge      URL      [本文引用: 1]     

[19] Grove J M, Locke D H, Jarlath P M et al.

An ecology of prestige in New York cit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population density, socio-economic status, group identity, and residential canopy cover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 2014, 54(3): 402-419.

[本文引用: 1]     

[20] Hervani A A, Sarkis J, Helms M M.

Social sustainability: A new conceptual framework

[J]. Sustainability, 2017, 9(1): 68-70.

https://doi.org/10.3390/su9010068      URL      [本文引用: 1]     

[21] Becci I, Burchardt M, Giorda M .

Religious super-diversity and spatial strategies in two European cities

[J]. Current Sociology, 2017, 65(1): 73-91.

https://doi.org/10.1177/0011392116632030      URL      [本文引用: 1]     

[22] Murphy M A.

Dwelling together: Observable traces and controls in residential urban spaces

[J]. Space and Culture, 2017: 20(1): 4-23.

https://doi.org/10.1177/1206331216643782      URL      [本文引用: 1]     

[23]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 Oxford: Blackwell, 1991: 31-39.

[本文引用: 1]     

[24] Harvey D.

The limits to capital

[M]. Oxford: Blackwell, 1982.

[本文引用: 1]     

[25] Harvey D.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M]. London: Oxford Press, 2005:1-39, 120-151.

[本文引用: 1]     

[26] Shaw D, Sykes O.

The concept of polycentricity i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Reflections on it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planning

[J].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 2004, 9(4): 283-306.

https://doi.org/10.1080/13563470500050437      URL      [本文引用: 1]     

[27] Fried M.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of place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0, 20(3): 193-205.

https://doi.org/10.1006/jevp.1999.0154      URL      [本文引用: 1]     

[28] Ulaby F T, Dubois P C, Zyl J V.

Radar mapping of surface soil moisture

[J]. Journal of Hydrology (Amsterdam), 1996, 184(1-2): 57-84.

https://doi.org/10.1016/0022-1694(95)02968-0      URL      [本文引用: 1]     

[29] Amin A.

The good city

[J]. Urban Studies, 2006, 43(5-6): 1009-1023.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600676717      URL      [本文引用: 1]     

[30] Calhoun C.

Community without propinquity revisit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phere

[J]. Sociological Inquiry, 1998, 69(3): 373-397.

[本文引用: 1]     

[31] Secor A.

“There is an istanbul that belongs to me”: Citizenship, space, and identity in the city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2004, 94(2): 352-368.

https://doi.org/10.1111/j.1467-8306.2004.09402012.x      URL      [本文引用: 1]     

[32] Bomblies K, Yant L, Laitinen R A et al.

Local-Scale patterns of genetic variability, outcrossing, and spatial structure in natural st-and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J]. PLoS Genetics, 2010, 6(3): 1-14.

[本文引用: 1]     

[33] Butler T.

For gentrification?

[J]. Environment & Planning A, 2016, 39(1): 162-181.

[本文引用: 1]     

[34] Deas I, Lord A.

From a new regionalism to an unusual regionalism? The emergence of non-standard regional spaces and lessons for the territorial reorganisation of the state

[J]. Urban Studies, 2006, 43(10): 1847-1877.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600838143      URL      [本文引用: 1]     

[35] Middleton J.

“Stepping in time”: Walking, time, and space in the City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9, 41(8): 1943-1961.

https://doi.org/10.1068/a41170      URL      [本文引用: 1]     

[36] Keith M, Pile S.

The politics of place

[M]//Keith M et al. Place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1993: 1-21.

[本文引用: 1]     

[37] Dowling R.

Geographies of identities: Landscapes of class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9, 33(6): 833-839.

https://doi.org/10.1177/0309132508104998      URL      [本文引用: 1]     

[38] Oktay D, Marans R W.

Overall quality of urban life and neighborhood satisfaction: A Household Survey in the walled city of Famagusta

[J]. Open House International, 2010, 35(3): 27-36.

[本文引用: 1]     

[39] Magrini M A, Catalao I.

From the right to consumption to the right to the city: Contradictions and convergences

[J]. Eure-revista Latinoamericana De Estudios Urbano Regionales, 2017, 45(130): 25-46.

[本文引用: 1]     

[40] 孙全胜.

城市空间生产: 性质、逻辑和意义

[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5): 39-40.

[本文引用: 1]     

[Sun Quansheng.

Urban space production: Nature, logic and significance

. Urban Development Research, 2014, 21(5): 39-40.]

[本文引用: 1]     

[41] 张晓虹, 孙涛.

城市空间的生产——以近代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城市化为例

[J]. 地理科学,2011,31(10): 1181-118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地区景观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格局演替的人为干扰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度、频度及方式的差异,从半自然的农业生态景观演化为以人工建筑为主的城市生态景观的过程,可能呈现多样化的面貌。利用GIS技术将20世纪上半叶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逐年复原,发现其景观演变过程表现为由以农业生态景观为主转变为城乡景观杂错分布,并且这一进程因为各种政治事件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及空间差异性。揆诸史实,可知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是上海都市政治的产物,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典型。

[Zhang Xiaohong,Sun Tao.

Urban space production: Urbanization of Wujiaochang area in Jiangwan town of Shanghai in 1900-1949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10): 1181-118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地区景观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格局演替的人为干扰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度、频度及方式的差异,从半自然的农业生态景观演化为以人工建筑为主的城市生态景观的过程,可能呈现多样化的面貌。利用GIS技术将20世纪上半叶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逐年复原,发现其景观演变过程表现为由以农业生态景观为主转变为城乡景观杂错分布,并且这一进程因为各种政治事件的影响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及空间差异性。揆诸史实,可知上海江湾五角场地区的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不仅是上海都市政治的产物,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典型。
[42] 张艳, 柴彦威.

北京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时空间特征分析

[J].地理科学,2011,31(9): 1056-1064.

[本文引用: 1]     

[Zhang Yan,Chai Yanwei.

The spatio-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 of the middle and the low-income residents in Beijing,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9): 1056-1064.]

[本文引用: 1]     

[43] 杨晓俊, 朱凯凯, 陈朋艳, .

基于渗透原理的农民工城市空间融入变化规律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8, 38(4): 504-510.

[本文引用: 1]     

[Yang Xiaojun, Zhu Kaikai, Chen Pengyan et al.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ity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enetration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38(4): 504-510.]

[本文引用: 1]     

[44] 朱佩娟, 贺清云, 朱翔, .

论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

[J]. 地理研究, 2018, 37(3): 480-494.

[本文引用: 1]     

[Zhu Peijuan, He Qingyun, Zhu Xiang et al.

Research on urban space fragment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3): 480-494.]

[本文引用: 1]     

[45] 王洋, 张虹鸥, 金利霞, .

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空间化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J]. 人文地理, 2017,32(6): 15-23.

[本文引用: 1]     

[WangYang, Zhang Hongou, Jin Lixiaet al.

An approach of spatial evaluation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ese city

. Human Geography, 2017,32(6): 15-23.]

[本文引用: 1]     

[46] Kooy M, Bakker K.

Technologies of government: Constituting subjectivities, spaces, and infrastructures in colonial and contemporary Jakart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8, 32(2): 375-391.

https://doi.org/10.1111/ijur.2008.32.issue-2      URL      [本文引用: 1]     

[47] Brown G.

Ceramics, clothing and other bodies: Affective geographies of homoerotic cruising encounters

[J].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2008, 9(8): 915-932.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