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国平.中国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类型[J].地理学报,2002,(4):469~478. [2] 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07~154. [3] 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112~113,624~625. [4] 杨 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78. [5] 周一星,孙则昕.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J].地理研究,1997,(1):11~22. [6] 抚顺市社会科学院,抚顺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抚顺年鉴2002[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7] 抚顺矿务局煤炭志编纂委员会.抚顺矿区志上卷(1901~1985)[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2. [8]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新中国城市五十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00~104. [9] 抚顺石油工业志编委会.抚顺石油工业志[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2. [10] 宋玉祥,李国平.抚顺煤矿区域工业化过程的社会背景与劳动力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1995(3):266~273. [11] 抚顺市统计局.抚顺五十年[Z].辽抚出临图字 [1999] 第074号,1999.4~5. [12] 陆国庆.关于我国产业衰退的实证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1~5. [13] 沈 镭,魏秀鸿(编著).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420~480. [14] 李文彦.煤炭城市的工业发展与城市规划问题[J].地理学报,1978,(1):63~79. [15] 樊 杰.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J].地理学报,1993,(3):218~225. [16] 郭淑芬.煤矿城市发展阶段划分探析[J].地理科学,1999,(5):457~461. [17] 张 雷.现代区域开发的矿产资源需求生命周期研究及意义[J].地理学报,1987,(6):500~506. [18] 鲍寿柏.专业性工矿城市发展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8. [19] 刘 洪,杨伟民.关于煤炭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8):48~5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