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姚李忠, 王中华, 徐圣友. 山岳型酒店能源强度与碳排放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65-972. |
[2] |
钟聪, 李小洁, 何园燕, 邱微文, 李杰, 张新英, 胡宝清. 广西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3): 478-485. |
[3] |
张向敏, 罗燊, 李星明, 李卓凡, 樊勇, 孙健武. 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2020, 40(2): 190-199. |
[4] |
王来健, 张绍良, 尹鹏程, 王腊春, 彭山桂. 采煤沉陷湖人工湿地对周边土地价格的溢出效应研究——以徐州市九里湖湿地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8): 1234-1242. |
[5] |
孙朋, 巩杰, 贾珍珍, 谢余初. 基于通径分析的酒金盆地绿洲化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6): 902-909. |
[6] |
王莉雯, 卫亚星. 基于减小叶片水分影响的湿地芦苇氮浓度高光谱反演研究[J]. 地理科学, 2016, 36(1): 135-141. |
[7] |
陈利顶, 贾福岩, 汪亚峰. 黄土丘陵区坡面形态和植被组合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9): 1176-1182. |
[8] |
张永领, 董玉龙, 张东. 在三门峡水库影响下黄河有机碳的输送特征[J]. 地理科学, 2015, 35(7): 912-918. |
[9] |
赵雪雁, 薛冰.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户对水资源紧缺的感知及适应 ——以石羊河中下游为例[J]. 地理科学, 2015, 35(12): 1622-1630. |
[10] |
廖芳均, 赵东升.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变化与动态模拟[J]. 地理科学, 2014, 34(9): 1099-1107. |
[11] |
郗敏, 孔范龙, 吕宪国, 姜明, 李悦. 三江平原沟渠系统水体和底泥的养分特征及效应[J]. 地理科学, 2014, 34(3): 358-364. |
[12] |
李枫, 吴立, 朱诚, 孙伟, 王晓翠, 孟华平, 刘辉, 齐士峥, 龚琪岚, 朱光耀, 周凤琴, 李溯源, 欧阳杰. 江汉平原12.76 cal. ka B.P.以来环境干湿变化的高分辨率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 32(7): 878-884. |
[13] |
杜会石, 哈斯, 李明玉. 1977~2008年延吉市城市景观格局演变[J]. 地理科学, 2011, 31(5): 608-612. |
[14] |
刘德燕, 丁维新. 天然湿地土壤产甲烷菌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11, 31(2): 136-142. |
[15] |
徐明星, 周生路, 王晓瑞, 吴绍华, 曹伟, 张红富. 长江三角洲典型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0, 30(6): 880-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