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险峰, 刘昌明.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若干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4):341~348. [2] 左其亭, 王中根. 现代水文学[M].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2. [3] Luzio M D, Srinivasab R, Arnold J. ArcView Interface for SWAT 2000, user's guide. Blachland Research Center Texas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2001. [4] 何延波, 杨 琨.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文模型中的应用[J]. 地质地球化学, 1999, 27(2): 99~103. [5] 李纪人.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研制中的应用[J]. 水文, 1997,(3): 8~12. [6] 李道峰, 刘昌明. 黄河流域水循环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初探[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22(5):472~477. [7] Peterson J R, Hamltee J M. Hydrologic calibration of the SWAT model in a watershed containing fragipan soil and wetlands. ASAE paper No. 97-2193. St. Joseph, Mich. : ASAE, 1997. [8] 潘耀忠, 李晓兵, 何春阳. 中国土地覆盖综合分类研究——基于NOAA/AVHRR和Holdridge PE[J]. 第四纪研究, 2000, (3): 270~281. [9] 刘昌明, 李道峰, 田 英,等.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大尺度流域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 2003,22(5): 437~445. [10] 李道峰, 田 英, 刘昌明. GIS支持下的黄河河源区降水径流要素变化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 2004,11(1): 144~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