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08, Vol. 28 ›› Issue (6): 715-721.doi: 10.13249/j.cnki.sgs.2008.06.715
• 论文 • 下一篇
贺灿飞, 朱晟君
收稿日期:
2007-09-16
修回日期:
2008-06-19
出版日期:
2008-11-20
发布日期:
2008-11-20
作者简介:
贺灿飞(1972- ),男,江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和区域经济研究。E-mail:hecanfei@p2ban.pku.edu.cn
基金资助:
HE Can-fei, ZHU Sheng-jun
Received:
2007-09-16
Revised:
2008-06-19
Online:
2008-11-20
Published:
2008-11-20
摘要: 产业地理集聚既取决于产业特征,也依赖于区域特性。采用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资料企业数据对比江苏和安徽两个差异显著的省区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而言,制造业在安徽省较江苏省更为集聚,两省最为集聚的产业是一些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最为分散的产业是需要接近资源或地方化市场或地方保护较强。一些资源加工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在江苏省和安徽省集聚态势差异明显。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可能源于产业在不同省区的技术水平、规模强度以及功能的差异,但区域性因素仍然是主导。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以及基础设施的差异是安徽省大多数产业较江苏省更为集聚的一般解释,资源区位及其可得性、地理位置、产业传统以及制度性差异等进一步造成了一些产业在两省地理集聚程度的差异。
中图分类号:
贺灿飞, 朱晟君. 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域差异研究——江苏和安徽对比研究[J]. 地理科学, 2008, 28(6): 715-721.
HE Can-fei, ZHU Sheng-ju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A Comparison of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28(6): 715-721.
[1] 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 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 Ellison G, Glaeser E 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105: 889-927. [3]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483-499. [4]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 London: MacMillan, 1890. [5] 白重恩, 杜颖娟, 陶志刚, 等. 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 [J]. 经济研究, 2004, (4): 29~40. [6] 贺灿飞, 谢秀珍.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 [J]. 地理学报, 2006, 61(2): 212~222. [7] 李铁立, 徐建华. "泛珠三角"产业、人口分布空间变动的趋势分析 [J]. 地理科学, 2006, 26(4): 402~408. [8] 贺灿飞, 梁进社, 张 华. 区域制造业集群辨识——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 [J]. 地理科学, 2005, 25(5): 521~528. [9] Fan C., Scott A.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s [J].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79: 295-319. [10] 文 玫. 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 [J]. 经济研究, 2004 , (2): 84~94. [11] 吴学花, 杨蕙罄.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0), 36~43. [12] 罗 勇, 曹丽莉.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J]. 经济研究, 2005, (8): 106~127. [13] 贺灿飞, 刘 洋. 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 [J]. 地理学报, 2006, 61(6): 1259~1270. [14] Maurel F, dillot A. A measure of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Frenc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9, 29: 575-604. [15] Barrios S, Bertinelli L, Strobal E, et al.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 a comparison of three small European countries [J]. Discussion paper, 2003, 67, CORE. [16] Williamson J G.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65, 13: 3-83. [17] Friedmann J.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6. |
[1] | 韩刚,袁家冬,张轩,冯学良. 紧凑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能耗的作用机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147-1154. |
[2] | 王国霞, 李曼. 省际人口迁移与制造业转移空间交互响应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2): 183-194. |
[3] | 张杰, 唐根年. 浙江省制造业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107-1117. |
[4] | 吴连霞, 赵媛, 吴开亚, 郝丽莎, 王玉娟. 中国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及驱动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6): 877-884. |
[5] | 张姗姗, 张磊, 张落成, 高爽. 苏南太湖流域污染企业集聚与水环境污染空间耦合关系[J]. 地理科学, 2018, 38(6): 954-962. |
[6] | 张春梅, 张小林, 徐海英, 卢中辉, 刘传明.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区域经济极化结构演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4): 557-563. |
[7] | 李建新, 杨永春, 蒋小荣, 王宝君, 张薇. 1998~2013年中国地级单元制造业规模与结构高级度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J]. 地理科学, 2018, 38(12): 2014-2023. |
[8] | 李伟, 贺灿飞. 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中国制造业空间转移[J]. 地理科学, 2017, 37(9): 1289-1299. |
[9] | 邓羽. 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物质空间更新轨迹与组织模式——以北京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6): 817-824. |
[10] | 刘清春, 张莹莹, 李传美.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山东省制造业时空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5): 691-700. |
[11] | 杨凡, 杜德斌, 段德忠, 林晓. 城市内部研发密集型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模式——以北京、上海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4): 492-501. |
[12] | 项晓敏, 金晓斌, 张志宏, 范业婷, 谢锦园, 周寅康. 基于土地出让视角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J]. 地理科学, 2017, 37(3): 347-355. |
[13] | 许昕, 赵媛, 张新林, 张秀改.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演变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7, 37(12): 1859-1866. |
[14] | 车冰清, 朱传耿, 李敏. 江苏省银行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12): 1867-1874. |
[15] | 王丰龙, 曾刚, 周灿, 张传勇. 中国地方政府科技财政支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库的证据[J]. 地理科学, 2017, 37(11): 1632-16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