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0, Vol. 30 ›› Issue (2): 254-260.doi: 10.13249/j.cnki.sgs.2010.02.254
钟晓兰1, 周生路2, 李江涛3, 赵其国4
收稿日期:
2009-07-08
修回日期:
2009-11-17
出版日期:
2010-03-20
发布日期:
2010-03-20
通讯作者:
周生路,教授。E-mail:zhousl@nju.edu.cn
E-mail:zhousl@nju.edu.cn
作者简介:
钟晓兰(1978- ),女,江西吉安人,博士,主要从事土壤资源和土壤环境质量方向的研究。E-mail:zxlnju@163.com
基金资助:
ZHONG Xiao-lan1, ZHOU Sheng-lu2, LI Jiang-tao3, ZHAO Qi-guo4
Received:
2009-07-08
Revised:
2009-11-17
Online:
2010-03-20
Published:
2010-03-20
摘要: 采集126个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江苏省昆山市土壤有效态Cd、Cu、Pb的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综合研究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昆山市土壤受有效态Cd、Cu和Pb的风险较大,生物有效性系数分别达63.75%,19.17%和13.5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交通用地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高于其它各土地利用类型。随着剖面层次的下降,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和生物有效性逐渐减小。土壤重金属总量对有效态均具有最大的正向影响作用,有机质对有效态含量均为较大的正向作用,FeOx含量通过吸附固持重金属离子对有效态含量也有较大负作用。
中图分类号:
钟晓兰, 周生路, 李江涛, 赵其国. 土壤有效态Cd、Cu、Pb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10, 30(2): 254-260.
ZHONG Xiao-lan, ZHOU Sheng-lu, LI Jiang-tao, ZHAO Qi-guo. Soil Available Cd, Cu, Pb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30(2): 254-260.
[1] 郭 平,谢忠雷,李 军,等.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5,25(1):108~112. [2] 吴绍华,周生路,张红富,等.经济发展梯度影响下的江苏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格局[J].地理科学,2008,28(3):412~418. [3] 钟晓兰,周生路,赵其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江苏太仓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3):395~400. [4] Impellitteri C A,Saxe J K,Cochran M,et al.Predicting the bioavaillability of copper and zinc in soils:Modeling the partitioning of potential bioavailable copper and zinc from solid to soil solution[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2003,22(6):1380-1386. [5] Allen H E.Standards for metals should not based on total concentrations.SETAC Europe News,1997,8:7-9. [6] Ure A M.Single extraction schemes for soil analysis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1996,178:3-8 [7] 钟晓兰,周生路,李江涛,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研究——以江苏昆山市为例[J].土壤学报,2008,45(2):240~247. [8] 薛红喜,何 江,樊庆云,等.黄河包头段常见离子对重金属在沉积物上吸附影响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3):407~411. [9] 万红友,周生路,赵其国.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3):329~334. [1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1] 赵彦锋,郭恒亮,孙志英,等.基于土壤学知识的主成分分析判断土壤重金属来源[J].地理科学,2008,28(1):45~50 [12] 朱维晃,杨元根,毕 华,等.海南土壤中Zn、Pb、Cu、Cd四种重金属含量及生物有效性的研究[J].矿物学报,2004,24(3):239~244. [13] 潘根兴,高建芹,刘世梁.活化率指示苏南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冲击初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2):46~49. [14] 张志红,杨文敏.汽油车排出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7):623~624. [15] 蒋亚良.轮胎气门嘴胶垫脱铜现象探析[J].轮胎工业,1998,18(7):415~417. [16] 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7] 王宏康.土壤中有毒元素的环境质量基准研究[J].农业环境保护,1993,12(4):162~165. [18] 孟昭福,张增强,张一平.几种污泥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1):115~118. [19] 崔 妍,丁永生,公维民,等.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与植物吸收的关系[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5,31(2):59~63. |
[1] | 刘吉平, 梁晨, 马长迪. 孤立湿地功能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 2018, 38(8): 1357-1363. |
[2] | 张兆永,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姜逢清, 艾尼瓦尔·买买提. 艾比湖流域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环境风险及化学形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9): 1198-1206. |
[3] | 宁凯, 于君宝, 屈凡柱, 王光美, 管博. 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植物生长季大气氮沉降动态[J]. 地理科学, 2015, 35(2): 218-223. |
[4] | 宁凯, 于君宝, 屈凡柱, 王光美, 管博. 黄河三角洲滨海地区植物生长季大气氮沉降动态[J]. 地理科学, 2015, 35(2): 217-222. |
[5] | 李建国, 濮励杰, 廖启林, 朱明, 刘丽丽, 张丽芳, 王琪琪, 戴小清. 无锡市土壤重金属富集的梯度效应与来源差异[J]. 地理科学, 2014, 34(4): 496-504. |
[6] | 仝致琦, 陈太政, 段海静, 谷蕾, 马建华. 不同耕作方式对路旁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黄淮平原国道310开封段为例[J]. 地理科学, 2014, 34(3): 377-384. |
[7] | 孙贤斌, 李玉成. 淮南大通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变异特征[J]. 地理科学, 2013, 33(10): 1238-1244. |
[8] | 周华, 廖富强, 徐明星, 周生路, 吴绍华. 连云港藤花落遗址土壤粒度及重金属累积特征[J]. 地理科学, 2013, 33(3): 349-355. |
[9] | 何毓蓉, 徐祥明, 吴晓军. 成渝经济区的耕地土壤质量特点及保护对策[J]. 地理科学, 2009, 29(3): 375-380. |
[10] | 阎伍玖. 芜湖市城市边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08, 28(2): 282-285. |
[11] | 钟晓兰, 周生路, 赵其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江苏太仓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07, 27(3): 395-4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