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0, Vol. 30 ›› Issue (5): 742-747.doi: 10.13249/j.cnki.sgs.2010.05.742
高江波, 蔡运龙
收稿日期:
2010-02-13
修回日期:
2010-04-10
出版日期:
2010-09-20
发布日期:
2010-09-20
通讯作者:
蔡运龙(1948- ),男,贵州贵阳人,教授,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土地科学、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和研究。E-mail: caiyl@urban.pku.edu.cn
E-mail:caiyl@urban.pku.edu.cn
基金资助:
GAO Jiang-bo, CAI Yun-long
Received:
2010-02-13
Revised:
2010-04-10
Online:
2010-09-20
Published:
2010-09-20
摘要: 有效揭示景观格局及其空间变异特征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选择贵州省乌江流域为案例区,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GIS、景观格局分析和地统计学软件,探讨了该区景观破碎化的空间格局、变异特征及其尺度依存性。结果表明: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与研究幅度呈现非常明显的幂率关系,且具有4 590 m的特征尺度。景观破碎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起主要作用,参数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数据序列较复杂。东北-西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的分形维数较大,空间自相关距离较短。
中图分类号:
高江波, 蔡运龙. 区域景观破碎化的多尺度空间变异研究——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5): 742-747.
GAO Jiang-bo, CAI Yun-long.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andscape ragmentation at multi-scales —A Case Study in Wujang River Basin, Guizhou Province,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30(5): 742-747.
[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Turner M G,Gardner R H.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Springer-Verlage,1991. [3] 唐立娜,陈 春,王庆礼,等.基于遥感的东北农牧交错区景观格局与变化研究——以吉林省长岭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5,25(1):81~86. [4] 郝云庆,江 洪,王金锡,等.九寨沟保护区植被景观变化与生境破碎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6):886~892. [5] Li S C,Chang Q,Peng J. Indicating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using L-Z complexity[J].Ecological Indicator,2009,9:780-790. [6]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李双成,蔡运龙.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地理研究,2005,24(1):11~18. [8] 何念鹏,周道玮,吴 泠,等.人为干扰强度对村级景观破碎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23(11):2424~2435. [9] 蔡运龙.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生态重建与农林牧业发展:研究现状与趋势[J].资源科学,1999,21(5):37~41. [10] 李阳兵,邵景安,周国富,等.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成因的差异性定量研究——以贵州省盘县典型石漠化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6) :785~790. [11] 黄秋昊.贵州乌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基于遥感、社会经济数据及GIS技术[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2] 姚永慧,张百平,周成虎,等.贵州森林的空间格局及组成结构[J].地理学报,2003,58(1):126~132. [13] Jaeger J A G.Landscape division,splitting index,and effective mesh size:new measure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J].Landscape ecology,2000,15:115-130. [14] 刘付程,史学正,潘贤章,等.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地理科学,2003,23(1):77~81. [15] Deutsch C V,Journel A G.GSLIB,Geostatistical software library and user’s guide, second ed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6] 戴尔阜,吴绍洪,李双成,等.纵向岭谷区植被特征参数的空间变异[J].科学通报,2006,51(增刊):1~7. [17] 杨 帆,章光新,尹雄锐.松嫩平原西部土壤盐碱化空间变异与微地形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9,29(6):869~873. [18] 杨劲松,姚荣江.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水盐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3):348~353. |
[1] | 张金茜, 巩杰, 柳冬青. 地理探测器方法下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破碎化与驱动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 2018, 38(8): 1370-1378. |
[2] | 刘吉平, 董春月, 盛连喜, 刘雁. 1955~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J]. 地理科学, 2016, 36(6): 879-887. |
[3] | 李仁杰, 谷枫, 郭风华, 傅学庆. 基于DEM的交通线文化景观感知与功能分段研究——紫荆关长城景观的实证[J]. 地理科学, 2015, 35(9): 1086-1094. |
[4] | 刘焱序, 王仰麟, 彭建, 袁媛, 马晶, 魏海. 城郊聚落景观的集聚特征分析方法选择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6): 674-682. |
[5] | 刘世梁, 刘琦, 王聪, 赵清贺, 邓丽, 董世魁.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漫湾库区景观破碎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7): 856-862. |
[6] | 靳英华, 许嘉巍, 梁宇, 宗盛伟. 火山干扰下的长白山植被分布规律[J]. 地理科学, 2013, 33(2): 203-208. |
[7] | 肖笃宁. 论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J]. 地理科学, 1999, 19(4): 379-384. |
[8] | 黄锡畴. 长白山高山苔原研究的进展——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J]. 地理科学, 1999, 19(1): 2-9. |
[9] | 刘惠清, 许嘉巍, 刘凤梅. 景观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 地理科学, 1998, 18(2): 156-162. |
[10] | 阎传海, 宋永昌. 山东南部景观生态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1998, 18(2): 183-1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