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0年, 3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0-09-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王德利, 方创琳, 杨青山, 李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探析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内涵,建立包括城市基础实力、城市化发展协调度、城市化发展可持续水平3个维度的31个指标体系及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城市化发展"质"、"量"协调性测度模型,利用联合国法修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根据1978~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及2008年各省最新统计数据,基于对城市化质量的测度,判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及2008年省际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适度性。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数逐渐增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协调性渐好,城市化发展速度略显滞后;省际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数差异明显,从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降低,城市化发展类型可分为质量过度滞后型、质量滞后型、协调型、速度滞后型及速度过度滞后型5种类型;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真实水平,城市规模与城市化质量亦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国城市化质量各个领域发展均衡性明显不足,城市基础实力是当前城市化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动力,省域城市化发展质量较高及"质"、"量"协调性较好的地区仍存在许多不足。
  • 论文
    李红强, 王礼茂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风电并网利用为主的风能资源快速开发和利用已产生了显著的能源替代、CO2减排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等良性效应,开展中国风电减排CO2成本测算及其时空分异的探究对于准确认识风能在能源系统中地位、明确风电发展方向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具有重要作用。在明确风电电价测算方法和构建风电减排CO2成本测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中国典型风电项目技术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通过学习曲线模型分析,测算了不同风能等级区、不同省份不同时期的中国风电减排CO2成本。结果表明,在当前水平下,中国在风能极丰富区、丰富区、较丰富区、一般区、贫乏区风电减排CO2的成本分别为120元/t、182元/t、243元/t、367元/t、737元/t;不同省份减排成本差异很大,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783元/t和39元/t,且呈现出沿海省份减排成本低于内陆省份,减排成本空间分布与风能资源存在一定错位的现象。在2008~2050年期间,中国风电减排CO2成本呈持续下降趋势,预计在2020年风电开始具备与常规火电竞争的能力。
  • 论文
    陈群元, 宋玉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城市综合实力代替城市人口或城市经济总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传统的引力模型进行改进,得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并对引力模型本身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城市群系统的本质特征是内部存在密切的生产要素流,进一步得出了基于要素流分析法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最后,综合这两种界定方法,得出了理论上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范围,并与政府划定的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范围进行对比,发现政府划定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要大于理论计算的城市群空间范围。考虑到城市群的地域邻近性特征,以及政府对城市群发展的推动作用,对长株潭城市群中远期的空间范围进行了预测。
  • 论文
    王肇钧, 程淑佳, 于国政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中美原油进口源地数据,运用网络分析法,比较了中美原油进口贸易空间结构的演化轨迹与特征。研究表明,相同的认知活动使两国的原油进口策略取向变得一致。1993年后,美中原油进口来源国数量有着几乎相同的增长趋势;但美国原油进口权重基本趋于平稳,中国原油进口权重基本处于上升通道中,同时中美贸易联系不仅存在强度上的差异,分区域的强度次序也存在重大差异;美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的权重熵经历了由高到低的演变,权重熵的比较揭示出1993年之后中国原油进口系统有序性要低于美国。以上结果表明追求多元化不应以均质化为目标,不同的主体要依据各自所面临的客观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合作伙伴,才能更好的落实多元化进口策略,切实解决可能面临的石油供给危机。
  • 论文
    董红召, 周敏, 陈宁, 郭明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交通中,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动态掌握群体性的出行规律,其获取方法亟待解决。为此,基于交通流的空间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群体性动态出行规律的典型行车路线理论。在对交通流进行空间数据挖掘和动态OD("O"起始点,"D"目的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行车路线中热点路口的生成、备选路线的追踪获取以及可选路线的模糊聚类分析,从而获得能够表征群体性动态出行规律的城市交通典型行车路线。最后,以杭州市交通路网为例,开发了典型行车路线智能获取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典型行车路线理论及其算法能够较真实地描述城市路网中群体性的动态出行规律,为交通部门的交通控制与诱导、公交路线规划等提供了决策参考。
  • 论文
    董冠鹏, 郭腾云, 马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ESDA)划分出京津冀都市地区的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并在传统经济收敛模型基础上,运用空间俱乐部收敛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对京津冀都市地区经济收敛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京津冀都市地区已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和唐山为核心的中心区域和以张家口市、保定市为核心的环绕京津的外围区域,京津冀都市地区整体上存在微弱的经济收敛。其次,京津冀都市地区中心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空间外溢效应较大,加之中心地区接受知识、技术扩散的能力较强,存在经济收敛,并且收敛速度较快,而外围区域则不存在经济收敛。再次,中心地区和外围地区内部存在经济收敛系数结构的不稳定性。
  • 论文
    方恺, 董德明, 沈万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和总结能源足迹传统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系统论和物质流分析的角度,通过净初级生产力将能源足迹与生物生产性土地变化相结合,提出了能源足迹改进方法,并据此构建了能源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框架。以吉林省为例,分析和评价了1999~2008年的能源足迹和能源利用效益。结果显示,吉林省人均能源足迹从0.249 hm2/人增至0.524 hm2/人,且与人均GDP在年均增速上显著相关(R2=0.7574,p<0.05);能源足迹构成中,比例最高的煤炭足迹从68.40%增至74.99%,而石油、电力和天然气足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期能源足迹强度从0.387 hm2/万元降至0.221 hm2/万元,能源足迹弹性系数从0.059增至0.558,并呈近似周期性波动,能源足迹压强从0.348增至0.759。结果表明,过去10a来吉林省能源利用效益有所提高,但生态环境压力也在增大。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吉林省能源足迹增长将逐渐放缓甚至下降,能源利用效益会有较大幅度提升。
  • 论文
    罗秋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大多数研究是从"反馈问题(reactive)"的视角出发研究事件活动发生之后的影响结果。将研究重心转向大型事件发生之前的规划和管理阶段,以积极的"未雨绸缪(proactive)"视角审视大型事件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居民的感知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广州亚运会举办前,先后相隔5.5个月对居民进行调研,研究显示,随着举办时间的推近,居民对大型事件的影响感知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的变化表现一是居民对大型事件关注度增加,居民作为东道主的自我存在感有增强之势;二是居民对大型事件的感知由无形影响逐渐转化为有形影响;三是居民对大型事件的社会成本的感知越来越强烈,对经济成本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感知减弱,同时对社区利益的感知有逐渐增强之势;四是居民对事件的态度越来越理性,对负面影响的关注有增强之趋势。
  • 论文
    王磊, 段学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是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建设用地时空演化格局已成为学者研究城市化过程的重要视角。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测度了1985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集聚特征并分析其演变过程;并结合格网建设用地密度频率的变化特点,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景观梯度地带,以此研究城市空间在不同地带中的扩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空间扩展聚集程度先降后升,城市化区域融合趋势明显,并在城市空间扩展中表现出以上海、南京和苏州等为代表的3种模式,反应了长三角内部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此外,在不同景观梯度下,长三角城市空间扩展表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以前在各个景观梯度下城市空间扩展差异较小,表现为较强的拓展性扩展;2000年以后,在城市核心区扩展强度加强,表现为填充式扩展加快。同时,城乡过渡区面积增加迅速,表明随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土地不集约利用现象已较为突出。
  • 论文
    李鹏, 保继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资源的公共物品问题在地理学制度转向的背景下受到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旅游资源的国家所有制及其近30 a经历的市场化改革使得中国的旅游资源问题别具特色。以温泉资源为例,借助对从化温泉风景区这一典型案例地的深度剖析,采用深度访谈、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定性研究方法探讨国家所有的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屡遭破坏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温泉资源的开采权分配格局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资源的产权依旧被多家半官方企业所垄断,各家企业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使当地的温泉资源变成了国家名义之下的公地,并因此导致了温泉资源过度开采的后果。地方政府在这种旅游资源管控格局中丧失了指导地方发展的主动权,并成为舆论与上级责难的对象,但当其试图走出这一产权不清导致的困境时受制于至上而下的行政体制而举步维艰。
  • 论文
    吕弼顺, 程火生, 朱卫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区域承载力计算方法,建立了图们江地区区域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00~2008年的统计资料,对图们江地区的区域承载力进行了横向和纵向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对图们江地区的区域承载力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图们江地区在2000~2008年并没有出现超载,区域承载力比吉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低,区内8个县市的区域承载力存在较大的差距,预测认为2020年以后图们江地区将出现超载。这些结果表明图们江地区的发展存在潜在的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 论文
    高玉宏, 张丽娟, 李文亮, 刘栋, 陈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建模工具,将城市发展适宜性模块、邻域影响模块、约束影响模块、随机影响模块进行集成,实现CA模型的构建,并以大庆市为例对城市建设用地未来发展进行模拟。研究认为:(1) 将GIS空间分析和CA模型集成,模型结构清晰,避免二次程序开发;(2) 根据大庆市特点,考虑资源开发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人口增长对随机因素的影响;(3) 大庆市2015、2020年城市面积将继续扩展,城市重心将明显向北移动,并具有向东移动的趋势。
  • 论文
    张晓瑞, 宗跃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要求,将关键自然资本不能减少的强可持续发展生态阈值理论与区域综合生态价值观相结合,受经典力学定律启发,构建了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承载力-潜力-压力-阻力"模型,提出了计算区域空间开发所受合力的方法,得到了区域主体功能区的综合划分指数,根据规划空间单元综合划分指数的大小实现4类主体功能区地划分,解决了目前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开发类和保护类的阈值确定这一技术难点。以京津地区为实证,根据对未来发展决策导向的预期,应用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模型和方法实现了京津地区4类主体功能区地划分,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论文
    侯西勇, 应兰兰, 高猛, 毕晓丽, 路晓, 朱明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1998~2008年的SPOT-VGT数据,利用CVA、一元线性回归、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中国东部沿海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趋势,并编制植被覆盖退化特征图谱。研究表明: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高变化和中变化区比例合计达26.23%;与此同时,退化区也大量分布;植被覆盖变化的自相似性和长程依赖性突出,区域尺度Hurst指数高达0.84,增长趋势可持续,像元尺度Hurst指数普遍较高,但空间格局比较复杂;未来植被覆盖趋于恶化的面积约占10.58%,三大都市圈及部分海岸带区域严重退化并将持续退化,众多中小城市周边中度退化并将持续退化。
  • 论文
    高江波, 蔡运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效揭示景观格局及其空间变异特征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选择贵州省乌江流域为案例区,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GIS、景观格局分析和地统计学软件,探讨了该区景观破碎化的空间格局、变异特征及其尺度依存性。结果表明: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与研究幅度呈现非常明显的幂率关系,且具有4 590 m的特征尺度。景观破碎化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构性因素引起的空间变异起主要作用,参数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数据序列较复杂。东北-西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的分形维数较大,空间自相关距离较短。
  • 论文
    赵雪雁, 董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蓄水、补水功能对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调节起了关键作用,亟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采用最小数据方法模拟出了草地水源涵养服务供给曲线,根据不同的生态恢复目标,确定补偿标准,估算新增水源涵养量。研究结果显示:(1) 通过生态补偿提高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水源涵养能力是可行的; (2)当合作、夏河、玛曲、碌曲、卓尼、临潭的补偿额分别达1 024.3、999.79、861.74、1 008.54、585.54、983.22元/hm2时,该区退化草地将全部禁牧,将新增水源涵养量2.253×109m3;(3) 草地提供的水源涵养服务和农户经济行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应建立差别化、动态化补偿标准。
  • 论文
    孙祝友, 杜国云, 朱大奎, 张永战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莱州湾东岸发育有分形特征典型的小尺度河流,受区域内陆海相互作用影响显著。基于前人对莱州湾东岸的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而缺乏定量分析这一现状,以莱州湾东岸3条典型河流为例,采用分形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流域地貌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分形分析同样适用于研究小尺度河流,可很好地揭示区域内陆海相互作用特征及流域地貌所处的发育阶段。基于分形方法所反映的流域地貌特征与数字高程模型所提取的流域地貌信息较吻合,最终结果能较客观地反映出流域地貌的发育特征。
  • 论文
    方凤满, 金高洁, 高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巢湖湖体为研究区,收集2000~2007年湖体12个监测点月水质监测数据以及相应时段气温、日照时间等气象数据。通过突变判别,选择总磷作为状态变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温度、氮磷比和pH、氮磷比和日照时间等为控制变量,构建三对不同控制变量的蓝藻爆发尖点突变模型,经验证3个模型的交叉集方程B=8P3+27Q2均可作为蓝藻是否爆发的判别方程。当B值处于临界值0附近或<0,水生生态系统处于突变状态,需做好蓝藻爆发应急处置预案。模型检验与实际监测数据一致性较好。
  • 论文
    史小丽, 秦伯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放射性核素137Cs和210Pb精确计年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中游网湖近代沉积物年代序列。通过对沉积物中TOC、TN、TP、孢粉、重金属元素、粒度等指标的测定,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百年来网湖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物源变化以及主控因子。结果表明:百年来网湖沉积物中TN和TOC含量显著相关,呈不断上升趋势,存在2个明显的演化阶段,主控因子为流域人类活动强度,气候波动对其有影响,但影响不大。TP的变化与TN和TOC明显不同,波动较大,规律不明显,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以及径流侵蚀输移入湖物质变化两大因子控制。
  • 论文
    王子龙, 付强, 姜秋香, 李天霄, 王晓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季节性冻土水分在冻融过程中迁移复杂性及空间非均一性的定量化描述困难问题,以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剖面水分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季节性冻土区不同时期土壤剖面水分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土壤剖面水分具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及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季节冻融过程削弱土壤剖面水分的空间相关性,并且对土壤含水量具有强烈的空间重分布作用。地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可为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分运移机理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论文
    张振克, 孟红明, 谢丽, 王秀玲, 张云峰, 余克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对海岸带地貌与沉积有明显影响,1605年海南岛琼山地震造成东寨港地区发生严重陷落事件。对采自东寨港红树林区258 cm柱状岩芯YBL孔进行了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在125 cm附近有明显突变,对应于沉积相从陆向海的转变,125 cm以下岩芯沉积物为暗红棕色陆相沉积,125cm以上为灰色-橄榄灰色海相粉砂沉积。推测该沉积相突变是对海南岛东寨港地震陷落事件响应,结合采样点潮位高程推测1605年琼山地震导致东寨港区域沉陷幅度至少为1.6~1.8 m。
  • 论文
    闫云霞, 许炯心, 廖建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中国东北地区侵蚀产沙尺度效应的空间变化进行了探讨。基于气候、下垫面的一致性和流域的完整性,对整个研究区域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尺度效应同时受到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和地表覆盖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分区因素因素组合不同,其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的变化趋势亦不相同,可以分为三类:(1) 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增大而增大;(2) 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3) 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基于各分区尺度效应,进行了不同标准面积下产沙模数图的校正,并使用空间插值方法,编制不同标准面积下产沙模数图。
  • 论文
    邵天杰, 赵景波, 李恩菊, 董治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1 605 m)为研究对象,对沙山沉积物进行系统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典型高大沙山(1 605 m)粒度组成中细砂含量最高,中砂次之;粗砂、极细砂和粗粉砂含量均较少,胶粒、粘粒、细粉砂未出现。迎风坡沉积物粒度比背风坡细。迎风坡砂粒大小均匀、分选好,迎风坡沉积物颗粒较背风坡总体要均匀。沙山迎风坡和背风坡沉积物由坡脚至顶部粒径总体变细,砂粒大小趋于均匀,分选变好,偏度和峰态由波动趋于稳定。大沙山迎风坡下部侵蚀作用为主,背风坡中上部以风力堆积为主,下部以重力堆积为主。
  • 论文
    李祥余, 黄少鹏, 叶红, 熊永柱, 陈峰, 汪凯, 潘玲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和差值法相结合对厦门站1954~2007年逐年/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进行非均一性订正,订正值分别为0.84、0.72和0.65℃。对比分析订正前后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订正后的气温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呈快速增温趋势,倾向率依次为0.25、0.33和0.18℃/10 a,即54 a内约分别增温1.4、1.8和1.0℃;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也呈现快速增温趋势,其中以冬季增温最显著;年、季平均最高气温增温率都比最低气温快使得气温日较差以0.15℃/10 a速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