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1, Vol. 31 ›› Issue (3): 287-294.doi: 10.13249/j.cnki.sgs.2011.03.287
王士君, 宋飏, 冯章献, 姜丽丽
收稿日期:
2010-10-21
修回日期:
2011-01-20
出版日期:
2011-03-20
发布日期:
2011-03-20
基金资助:
WANG Shi-Jun, SONG Yang, FENG Zhang-Xian, JIANG Li-Li
Received:
2010-10-21
Revised:
2011-01-20
Online:
2011-03-20
Published:
2011-03-20
摘要: 根据城市群、城市组群及城市群组的内涵指出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存在辽中南、吉林中部、哈大齐三个城市群组。按照其形成发展过程和现状特征,辽中南已经发育成为成熟的城市群,而吉林中部和哈大齐尚处于城市群发育的中间阶段,即城市组群阶段,从而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一群二组"的空间结构框架。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的计算发现,群组内部尚未出现主要外向服务部门区位熵均大于1的城市,与国内发达城市群的发展水平相距较远。未来发展应该围绕城市群组的组织结构、网络化发展模式、职能分工与功能互补、发展关系协调等方面进一步调控和优化。
中图分类号:
王士君, 宋飏, 冯章献, 姜丽丽.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的格局、过程及城市流强度[J]. 地理科学, 2011, 31(3): 287-294.
WANG Shi-Jun, SONG Yang, FENG Zhang-Xian, JIANG Li-Li. Pattern and Progress of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Urban Flows Intensity in Northeast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3): 287-294.
[1] 王士君.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J].地理科学,2008,28(1):15~21. [2]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的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119~129. [3] 王士君,宋 飏.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框架[J].地理学报,2006,61(6):574~584. [4] 陈 才.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城市化之路[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宋玉祥,陈群元.20世纪以来东北城市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J].地理研究,2005,24(1):90~97. [6]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 宋 飏,王士君.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1):114~118. [8] 陶希东.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J].地理科学,2005,25(5):529~535. |
[1] | 黄莘绒, 管卫华, 陈明星, 胡昊宇.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21, 41(1): 64-73. |
[2] | 黄洁, 杜德林, 王姣娥, 周健, 金凤君. 基于城市群尺度的高铁列车与长途汽车网络结构比较[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1958-1966. |
[3] | 王伟, 王成金. 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其空间特征[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795-1802. |
[4] | 李在军, 姜友雪, 秦兴方. 地方品质驱动新时期中国城市创新力时空演化[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12-1821. |
[5] | 盛彦文, 苟倩, 宋金平. 城市群创新联系网络结构与创新效率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31-1839. |
[6] | 康蕾, 宋周莺. 中国区域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框架与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68-1877. |
[7] | 邹辉, 段学军. 中国化工产业布局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646-1653. |
[8] | 王列辉, 张楠翌, 朱艳.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服务业网络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663-1670. |
[9] | 肖凡, 陈家麟, 夏丽丽, 林剑铬, 邓伟鹏. 伴随资金流的技术溢出[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60-1467. |
[10] | 郭艳花, 梅林, 佟连军. 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84-1492. |
[11] | 林耿, 徐昕, 杨帆. 佛山市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韧性的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93-1504. |
[12] | 孙威, 王晓楠, 盛科荣.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国内外城市更新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00-1309. |
[13] | 谭雪兰, 王振凯, 蒋凌霄, 安悦, 雷济华, 任辉. 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55-1364. |
[14] | 郭建科, 吴陆陆, 李博, 秦娅风. 多功能视角的沿海港口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结构及耦合类型[J]. 地理科学, 2020, 40(7): 1050-1061. |
[15] | 董丽晶, 苏飞, 温玉卿, 王永超. 阜新市收缩城市经济系统弹性演变趋势与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7): 1142-11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