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2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宁越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城市群正在成为城市化空间组织的主要形态,构成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重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群规模壮大与能级提升。本文首先采用"五普"资料对大都市区进行界定,以大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界定中国的大城市群,分析了中国13个大城市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 论文
    朱宇, 林李月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福建省福州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及流动人口、企业雇主和相关政府部门官员的深入访谈,考察了流动人口流迁模式的复杂性和多元分化及其对他们社会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流迁模式呈现在流入地定居、保持流动状态和向流出地回流的三维分化,并由此导致其对社会保护需求在整体上不同于流入地当地居民,在其内部呈现多元分化的局面;以"城市融入"为主导的社会保护方法需要根据这种需求特点予以完善和拓展。还探讨了以上分析的理论和政策意义,重点分析了基于"城市融入"视角的分析框架在指导流动人口社会保护研究和政策制定上的局限性和向"社会融入"视角拓展的必要性,以及诸如社会保护项目的可携带性、制度基础和融资机制等政策层面的问题。
  • 论文
    周春山, 高军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与社会经济背景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促使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发生变革,其供给主体结构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一化政府垄断转向政府公共部门、市场企业组织及社会非营利组织多元参与;在供给主体的制度设计上,供给决策由政治主导转向利益驱动,生产与提供机制由一体化转向垂直分离,垂直层级式管理机制也逐步转型为政府主导下的全方位监督。多元化供给主体及多样化机制组合驱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综合变革,是转型期制度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结构—能动性互动机制。
  • 论文
    王发曾, 闫卫阳, 刘静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前半叶,各种空间尺度的城市群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省域城市群必然成为省(区)发展战略的主要牵引板块。一方面,省域城市群的深度整合迫切需要城市群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与支撑;另一方面,城市群整合理论需要通过城市群建设实践进行提炼与升华,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通过中原城市群初步整合,以及内聚和外联两个方面的进一步实践,探索了省域城市群整合理论的深化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具体来说,内聚以营造现代都市区,构建能够带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外联以营造省域现代城镇体系,构建能够承载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区域支撑体系"。对中原城市群深度整合的研究,可为其他省域城市群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 论文
    王士君, 宋飏, 冯章献, 姜丽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城市群、城市组群及城市群组的内涵指出中国东北地区目前存在辽中南、吉林中部、哈大齐三个城市群组。按照其形成发展过程和现状特征,辽中南已经发育成为成熟的城市群,而吉林中部和哈大齐尚处于城市群发育的中间阶段,即城市组群阶段,从而在东北地区形成了"一群二组"的空间结构框架。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的计算发现,群组内部尚未出现主要外向服务部门区位熵均大于1的城市,与国内发达城市群的发展水平相距较远。未来发展应该围绕城市群组的组织结构、网络化发展模式、职能分工与功能互补、发展关系协调等方面进一步调控和优化。
  • 论文
    李王鸣, 柴舟跃, 江佳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浙中城市群空间要素体系——节点、通道、流和基质的构建与识别,通过政府部门调查和典型企业的访谈、问卷调查,获取浙中城市群空间各要素相关信息,系统定量分析浙中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探索城市群研究的方法并加以实证。研究表明,浙中城市群表现出以义乌、金华为中心,多轴线、网络化的空间发展特征,为进一步的微观定量研究和城市群优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 论文
    日野正辉, 刘云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既有研究综述了1990年代以来日本大都市圈的发展动态。1990年代初期,东京都市圈郊区扩张的势头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中心区的人口增加,即人口的都心回流趋向。究其原因,泡沫经济中持续上升的地价于1986~1991年间开始回落,由此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建设,带动了诸多价格适中的商品住房供给。此外,伴随少子化,人们为追求住宅面积而迁往郊区的势头也已减弱;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反而为了追求便利性从郊区的独立住宅迁往市中心居住,郊区一些公共交通不便的居住区人口开始减少。在地方都市圈,类似的现象也已出现,甚至还存在总人口减少的可能。在此状况下,抑制郊区开发、建设紧凑城市的规划政策开始受到重视。
  • 论文
    伍世代, 李婷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工业水平指标体系,采用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市工业化综合水平,并以此作为空间分析的基础变量,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城市群工业化现象的时空分异规律,从工业整体空间格局、热点区域演进及基于制造业层面的空间结构分析,得到结论:①工业空间的点—轴格局明显,核心区对外围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加强;②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性,闽西、闽北地区的边缘化地位基本没有改变;③制造业层面首先表现为沿海与内陆的差别,其次是二者内部的差异,再者体现为行业内部集聚水平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已初步形成核心—转承—边缘—辐射的圈层递进式空间体系结构。最后,提出了该区域未来工业空间格局的发展方向。
  • 论文
    王晓文, 王强, 伍世代, 李婷婷, 徐玲琳, 罗玮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福建省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工业化阶段,面对外界各种流体的汇集和离散,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构建福建省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功能和空间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成功崛起乃是福建省在今后区域规划中的重要任务。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现状,从节点、轴线、网络、域面四个维度分析其结构特征,得到以下结论:①福建省城镇经济发展目前已形成2个主中心(厦门市、福州市辖区)、1个次中心(泉州市辖区)、6个地方中心和一批较大生产规模城镇;②闽东南地区城镇整体水平高于闽西北地区,中部地区城镇沿线发展程度仅次于沿海地区城镇密集带;③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较为适中;④福建省城镇经济发展梯度差异较大。
  • 论文
    郭荣朝, 宋双华, 苗长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已成为城市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中原城市群的提出与建设,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与特色产业簇群培育,生态环境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与"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构建等城市群结构优化内容。提出了核心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生产性服务中心培育,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群内外的配合协作与有效对接等城市群功能升级路径。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 论文
    任建兰, 田磊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虚拟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选取货币地位、证券化率、外贸依存度、制造业比重、跨国间接投资等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等9个国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世界经济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果。其中美国、英国其货币地位、证券化率和跨国间接投资比重较高,属于虚拟化国家;加拿大和德国、法国各项指标基本处于中间水平,属于半虚拟化国家,日本虚拟化水平低于虚拟化国家而高于半国家,可以将其合并到半虚拟化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印度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依存度、制造业比重较高,属于未虚拟化国家。根据对中国——最大的未虚拟化国家研究,提出了保持实体经济优势地位,利用虚拟化国家资金和技术,发展与半虚拟化国家的贸易,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 论文
    崔大树, 孙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空间分布聚集性较强,关联维数的测算结果显示其具有多分形特征。据此,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完善"两核心三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加强"点—轴—面"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湖州接轨长三角地区旅游系统。
  • 论文
    马仁锋, 王筱春, 李文婧, 马俊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建构了5类集成性指标项和由"主导影响因素的单要素整体分析—可量化主导因素的基于ArcGIS层次聚类分析法—瓶颈因素限制法"构成的技术路线,测度以云南为代表的山区省份县域综合发展潜力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云南省县域综合发展潜力差异性显著,且存在很强的空间集聚特征;②总体空间分异呈现城市群高而周边低,交通干线廊道高而影响区低格局,而滇中城市群已形成中心—边缘格局,滇东南、滇西、滇南等城镇密集区初现点状格局;③总体空间分异与交通条件、经济基础呈高度空间正相关。
  • 论文
    徐涵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福州盆地中心的福州市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城市空间快速扩展。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和IBI建筑用地指数获得的建筑用地信息表明,福州市建成区在1976~2006年的30a间面积增加了105km2,增幅达到3.2倍。由于金山、快安等新城区的形成和马尾区的扩展,整个福州城区从西到东几乎连成一片,城市扩展经历了先慢后快,先北、后东、西的扩展历程。研究发现,福州城市的空间扩展并不属于工业主导型,而是第三产业推动型。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已给福州带来了一定的环境资源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建筑用地总量控制问题。
  • 论文
    左永君, 何秉宇, 龙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GIS、系统聚类、地统计学等多种方法探讨了1949~2007年新疆人口的时序变化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新疆人口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和空间结构:新疆每年新增28.17×104人,人口数量的年均增长速率较大,达到6.50%。北疆的人口密度为46.97人/km2,明显高于南疆(13.37人/km2)和东疆(6.37人/km2)。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的地区占比达到93.94%,中、低比例地区,则分别只有61.79%和33.89%。各县(市)总人口在空间上呈碎片化分布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但空间自相关性强烈。维吾尔族、汉族以及哈萨克族人口的空间自相关较强烈,但随滞后距离的增加,空间正相关性减弱,负相关关系增强。维吾尔族人口的空间自相关影响范围覆盖全疆,达2110km,而汉族、哈萨克族人口的则分别只有34km和125km。
  • 论文
    范科红, 李阳兵, 冯永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重庆市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2006年重庆市1:166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中的道路网络数据为参考底图,利用ArcGIS的叠加分析和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重庆市县域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在道路密度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县(片)区的路网密度分布差异从社会经济和地形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2006年重庆市各区县道路密度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地带性,重庆西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道路网密度较高,东北部的城口、东南部的丰都等区县道路网密度较低,揭示出重庆市道路密度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部分区县的道路网密度较高,与周边地区的差异相对显著,但尚未连接成面或完全均质化,主要包括西部铜梁片区、东南的丰都等区县;各区县不同等级道路密度空间分异也不尽相同;与地形、经济、人口、城镇用地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重庆市道路密度分布格局与重庆的地势走向和地貌组成的地区分异大体吻合,与各区县GDP发展的空间水平基本耦合,与人口的相关性密切,并且道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加速了城镇建设用地的外扩。
  • 论文
    翁时秀, 彭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的发生机理及不同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对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进行了案例研究。从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指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情理社会,国家正式权力镶嵌于乡土文化之中,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政府与村民的互动推动了古村落景观的变迁。借用"国家-社会"二元框架,将变迁中的行动者分为县(市)政府,乡镇政府,有关系村民和无关系村民四类,指出不同的行动者具有各不相同又彼此联系的行为逻辑,为常态下的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提供了一种行动者类型框架和一种理解方式。
  • 论文
    张建伟, 杜德斌, 姜海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表征科技人才,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及泰尔指数来分析1996~2008年江苏省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演变,并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来对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996~2008年江苏省科技人才总数在不断增加,但是其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明显拉大的趋势,科技人才在一些地区更为集中。江苏省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主要由地带间差异造成,地带间差异对总差异的影响度自1996年以来一直在70%以上,尤其2000年后其更是达到83%以上;地带间差异以1998年为界呈先减小后迅速上升的趋势;苏北地带内差异最大,而苏中最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影响科技人才数量差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对科技人才数量变动具有迅速而显著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及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对科技人才数量差异变化具有一定的影响;而职工平均工资对解释科技人才数量区域差异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