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1, Vol. 31 ›› Issue (5): 551-556.doi: 10.13249/j.cnki.sgs.2011.05.551
朱道才1,2, 陆林1, 晋秀龙3, 蔡善柱1
收稿日期:
2010-06-20
修回日期:
2011-01-20
出版日期:
2011-05-20
发布日期:
2011-05-20
通讯作者:
陆 林,教授。E-mail: llin@263.net
E-mail:llin@263.net
基金资助:
ZHU Dao-Cai1,2, LU Lin1, JIN Xiu-Long3, CAI Shan-Zhu1
Received:
2010-06-20
Revised:
2011-01-20
Online:
2011-05-20
Published:
2011-05-20
摘要: 依据引力模型的原理,构建新型引力和断裂点公式,通过安徽省17个城市间引力值和断裂点距离的计算和分析,研究安徽省城市的空间格局,得出结论:安徽省内区域性城市群初步形成,合肥市已经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城市间锁定效应和屏蔽效应显现,城市发展偏心化以及城市分布东紧西松加剧。提出应建立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主的城市空间格局,依托中心城市,实行联动发展,注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调政府在城市空间布局中的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
朱道才, 陆林, 晋秀龙, 蔡善柱. 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城市空间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 2011, 31(5): 551-556.
ZHU Dao-Cai, LU Lin, JIN Xiu-Long, CAI Shan-Zhu. Spatial Patterns of City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Gravity Model[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5): 551-556.
[1]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4~10 [2] Haggett P. 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M]. London:Edward Arnold,1965:2-7. [3] MorrilL R L.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ciety[M].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2nd edition),1970:3 [4] Cox K R. American geography: Social science emergent [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1976, (57): 182-207 [5]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8~19 [6] Foust T B, Desouza A R. The Economic Landscape: A Theoritical Introduction[M]. Ohio: A Bell & Howell Company Press,1978:3 [7] Joseph A Sc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214 [8] 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40~98 [9] Dymski G A. On Krugman's model of Economic Geography[J]. Geofrum ,1996,27(4):439-452 [10] 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相互关联和功率谱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11):742~752 [11] Reilly W J. The Law of Retail Gravity (Second Edition) [M].New York: Pilsbury Publishers,1953:5 [12] 尹虹潘.对城市吸引区范围界定的理论分析[J]. 财经研究,2005,(11):108~114 [1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5:368~370 [14] 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60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5] 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安徽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16] 安徽省及周边地区公路里程地图册[Z].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17] 关 颖,曹有挥,梁双波.安徽省运输联系空间格局演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76~82 |
[1] | 黄莘绒, 管卫华, 陈明星, 胡昊宇. 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21, 41(1): 64-73. |
[2] | 黄洁, 杜德林, 王姣娥, 周健, 金凤君. 基于城市群尺度的高铁列车与长途汽车网络结构比较[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1958-1966. |
[3] | 王伟, 王成金. 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其空间特征[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795-1802. |
[4] | 李在军, 姜友雪, 秦兴方. 地方品质驱动新时期中国城市创新力时空演化[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12-1821. |
[5] | 盛彦文, 苟倩, 宋金平. 城市群创新联系网络结构与创新效率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31-1839. |
[6] | 康蕾, 宋周莺. 中国区域投入产出效率的研究框架与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68-1877. |
[7] | 邹辉, 段学军. 中国化工产业布局演变与影响机理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646-1653. |
[8] | 王列辉, 张楠翌, 朱艳.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服务业网络格局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663-1670. |
[9] | 肖凡, 陈家麟, 夏丽丽, 林剑铬, 邓伟鹏. 伴随资金流的技术溢出[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60-1467. |
[10] | 郭艳花, 梅林, 佟连军. 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84-1492. |
[11] | 林耿, 徐昕, 杨帆. 佛山市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韧性的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93-1504. |
[12] | 孙威, 王晓楠, 盛科荣.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国内外城市更新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00-1309. |
[13] | 谭雪兰, 王振凯, 蒋凌霄, 安悦, 雷济华, 任辉. 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55-1364. |
[14] | 郭建科, 吴陆陆, 李博, 秦娅风. 多功能视角的沿海港口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结构及耦合类型[J]. 地理科学, 2020, 40(7): 1050-1061. |
[15] | 董丽晶, 苏飞, 温玉卿, 王永超. 阜新市收缩城市经济系统弹性演变趋势与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7): 1142-11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