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2, Vol. 32 ›› Issue (2): 149-155.doi: 10.13249/j.cnki.sgs.2012.02.149
收稿日期:
2010-12-07
修回日期:
2011-03-16
出版日期:
2012-02-20
发布日期:
2012-02-2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叶 浩(1981-),男,安徽利辛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资源管理与评价。E-mail:
基金资助:
Hao YE1(), Peng ZHANG1, Li-jie PU2
Received:
2010-12-07
Revised:
2011-03-16
Online:
2012-02-20
Published:
2012-02-20
摘要:
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的30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的建设用地面积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地区建设用地面积、GDP、总人口和城市化率都有显著的空间相关特征,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会驱动自身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而且会带动邻近区域的建设用地的增长。传统上只从时间维度出发的研究思路,忽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和异质性,低估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增长的作用,必须在普通面板线性回归模型中描述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变量进行修正。计量模型检验表明,城市化水平对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影响不甚显著。说明中国大部分省份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因此,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整与优化已迫在眉睫,从长远看来,提高城市化水平,打破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制度,建立统一的土地市场,是缓解土地资源紧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叶浩, 张鹏, 濮励杰. 中国建设用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空间计量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 32(2): 149-155.
Hao YE, Peng ZHANG, Li-jie PU. Spatial Econometrics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2): 149-155.
[1] | 李秀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
[2] | Turner II B L, Skole D, Sanderson S, et al.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LUCC): Science/Research Plan[R].IGBP Report No.35,HDP Report No.7.Stochkholm and Geneva,1995. |
[3] | Nunes C, Auge J I.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Implementation Strategy[R].IGBP Report No.48 and HDP Report No.10 Stockhdm, Sweden and Bonn, Germany, 1999. |
[4] | IIASA. Modeling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s in Europe and Northern Asia[R]. Research plan, 1999:14-21. |
[5] | 蔡运龙.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寻求新的综合途径[J].地理研究,2001,20(6):645~652. |
[6] | 朱会义, 李秀彬, 何书金,等.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3):253~260. |
[7] | 谈明洪, 李秀彬, 吕昌河. 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 2003, 23(5):635~639. |
[8] | 何丹, 刁承泰, 许婧婧, 等. 我国特大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3):8~9. |
[9] | 李加林,许继琴,李伟芳, 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7, 62(4):437~447. |
[10] | Overmars K P, De Koning G H J, Veldkamp A.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multi-scale land use models[J].Ecological Modelling,2003,164: 257-270. |
[11] | 邱炳文,王钦敏,陈崇成,等. 福建省土地利用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2):311-320. |
[12] | 谢花林,刘黎明,李波,等.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4):389~400. |
[13] | 李严,赵希,贵仁义. 云南省耕地变化的自相关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10(10):2429~2433. |
[14] | Legendre P, Legendre L.Numerical Ecology Developments in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2nd ed. Amsterdam: Elsevier,1998 |
[15] | 赵小汎, 代力民, 陈文波,等. 耕地与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比较分析[J]. 地理科学,2008,28(2):214~218. |
[16] |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
[17] | Moran P A P. 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J]. Biometrika, 1950, 37:17-23. |
[18] | Anselin L.Spatial externalities, spatial multipliers, and spatial econometrics[ 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3, 26(2): 153-166. |
[19] | 钱纳里(美).经济发展的形式1950~1970[M]李新华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
[20] | 欧阳日辉,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21] | 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2010. |
[1] | 殷冠文.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资本循环与城市化: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82-1092. |
[2] | 王德怀, 李旭东. 贵州乌江流域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77-486. |
[3] | 张春梅, 张小林, 徐海英, 卢中辉, 刘传明.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区域经济极化结构演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4): 557-563. |
[4] | 柏玲, 姜磊, 周海峰, 陈忠升. 长江经济带空气质量指数的时空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贝叶斯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J]. 地理科学, 2018, 38(12): 2100-2108. |
[5] | 王雪辉, 谷国锋. 基于城、市视角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J]. 地理科学, 2018, 38(10): 1634-1642. |
[6] | 丁传标, 赵永琪, 陶伟. 城市化进程中家屋空间重构的过程、内容与逻辑——以广州珠村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9): 1326-1336. |
[7] | 范科科, 段利民, 张强, 史培军, 刘剑宇, 顾西辉, 孔冬冬. 基于多种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TRMM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9): 1411-1421. |
[8] | 陆大道.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J]. 地理科学, 2017, 37(5): 641-650. |
[9] | 刘清春, 张莹莹, 李传美.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山东省制造业时空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5): 691-700. |
[10] | 杨清可, 段学军, 金志丰, 王磊. 南通市建设用地扩张情景模拟与景观生态效应[J]. 地理科学, 2017, 37(4): 528-536. |
[11] | 王永明, 王美霞, 吴殿廷, 赵林, 丁建军. 贵州省乡村贫困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2): 217-227. |
[12] | 王雪辉, 谷国锋. 基于市场潜能的城市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及溢出效应[J]. 地理科学, 2017, 37(11): 1617-1623. |
[13] | 周侃. 中国环境污染的时空差异与集聚特征[J]. 地理科学, 2016, 36(7): 989-997. |
[14] | 管卫华, 姚云霞, 彭鑫, 魏也华, 张惠. 1978~2014年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 地理科学, 2016, 36(6): 813-819. |
[15] | 陈肖飞, 姚士谋, 张落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统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 地理科学, 2016, 36(2): 188-1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