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4, Vol. 34 ›› Issue (12): 1438-1444.doi: 10.13249/j.cnki.sgs.2014.013.1438
收稿日期:
2013-08-12
修回日期:
2013-09-27
出版日期:
2014-12-10
发布日期:
2014-12-1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春杨(1983-),男(满族),河北承德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空间结构。E-mail:
基金资助:
Chun-yang WANG1(), Chao ZHANG2
Received:
2013-08-12
Revised:
2013-09-27
Online:
2014-12-10
Published:
2014-12-10
摘要:
以341个地级层面区域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1997~2009年期间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特征进行了ESD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地域性特征显著,首先表现为全局上的地理集聚和地带间的巨大差异;但不同于省级空间尺度下地带内部区域创新显著的极化特征,地级空间尺度区域创新却呈现多样化的局部空间依赖模式。整体上,创新产出在地级空间尺度上自然形成2个显著的空间集群,即东部沿海的H-H集群和西部内陆的L-L集群。东部H-H集群在考察期内由东北和华北地区逐渐向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转移,西部L-L集群的空间发展则相对稳定;H-L型集群和L-H型集群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东中西邻接地区,创新的空间过渡特征明显。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中图分类号:
王春杨, 张超. 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模式研究——基于ESDA的实证[J]. 地理科学, 2014, 34(12): 1438-1444.
Chun-yang WANG, Chao ZHANG.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Prefecture-level Innovation Outputs i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ESD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2): 1438-1444.
表1
1997~2009年东中西分地带GDP与PAE比重趋势(%)"
年份 | 东部地带 | 中部地带 | 西部地带 | |||
---|---|---|---|---|---|---|
GDP | PAE | GDP | PAE | GDP | PAE | |
1997年 | 55.50 | 65.76 | 30.54 | 22.81 | 13.97 | 11.43 |
1998年 | 55.96 | 66.21 | 30.03 | 22.36 | 14.00 | 11.42 |
1999年 | 56.66 | 67.84 | 29.48 | 21.64 | 13.86 | 10.52 |
2000年 | 57.29 | 70.10 | 29.13 | 19.38 | 13.58 | 10.52 |
2001年 | 58.60 | 72.01 | 27.82 | 18.23 | 13.58 | 9.76 |
2002年 | 59.03 | 74.11 | 27.49 | 16.62 | 13.48 | 9.27 |
2003年 | 59.58 | 74.31 | 27.14 | 16.29 | 13.28 | 9.40 |
2004年 | 59.37 | 75.27 | 27.43 | 16.14 | 13.20 | 8.59 |
2005年 | 59.63 | 77.27 | 27.47 | 14.33 | 12.90 | 8.40 |
2006年 | 59.68 | 77.82 | 27.38 | 14.12 | 12.94 | 8.05 |
2007年 | 59.27 | 78.63 | 27.73 | 13.27 | 12.99 | 8.10 |
2008年 | 58.38 | 78.12 | 28.38 | 13.50 | 13.24 | 8.39 |
2009年 | 58.00 | 77.65 | 28.45 | 13.22 | 13.54 | 9.13 |
表2
1997和2009年地级区域专利申请受理数及累积百分比(件,%)"
1997年 | 2009年 | ||||||||||
---|---|---|---|---|---|---|---|---|---|---|---|
城市 | 专利 | 累计% | 城市 | 专利 | 累计% | 城市 | 专利 | 累计% | 城市 | 专利 | 累计% |
广 州 | 1780 | 4.39 | 东 莞 | 829 | 33.47 | 深 圳 | 40422 | 9.17 | 中 山 | 11339 | 42.92 |
沈 阳 | 1645 | 8.44 | 济 南 | 752 | 35.32 | 杭 州 | 21118 | 13.96 | 武 汉 | 10499 | 45.30 |
中 山 | 1590 | 12.36 | 杭 州 | 683 | 37.01 | 成 都 | 19995 | 18.50 | 西 安 | 9553 | 47.47 |
深 圳 | 1565 | 16.21 | 昆 明 | 674 | 38.67 | 东 莞 | 16802 | 22.31 | 济 南 | 9368 | 49.60 |
青 岛 | 1154 | 19.05 | 郑 州 | 601 | 40.15 | 广 州 | 14716 | 25.65 | 大 连 | 7287 | 51.25 |
南 京 | 1135 | 21.85 | 温 州 | 559 | 41.52 | 无 锡 | 14609 | 28.97 | 常 州 | 6578 | 52.74 |
成 都 | 1038 | 24.41 | 福 州 | 553 | 42.89 | 佛 山 | 14123 | 32.17 | 青 岛 | 6175 | 54.14 |
哈尔滨 | 1019 | 26.92 | 大 连 | 546 | 44.23 | 宁 波 | 12818 | 35.08 | 沈 阳 | 6010 | 55.51 |
武 汉 | 953 | 29.27 | 长 春 | 544 | 45.57 | 苏 州 | 11648 | 37.73 | 南 通 | 5271 | 56.70 |
西 安 | 877 | 31.43 | 长 沙 | 540 | 46.90 | 南 京 | 11552 | 40.35 | 长 沙 | 5249 | 57.90 |
表4
地级区域专利产出Moran′s I散点分布图跃迁情况"
跃迁类型 | 跃迁地区 |
---|---|
模式A | 2-1或跨12-1:淮南、龙岩、宿迁、泰州、湖州、丽水、滨州、衡水、韶关;1-2或跨12-2:益阳、郴州、萍乡、阜新、铁岭、本溪、晋中、自贡、通化、承德、张家口、邢台、开封、揭阳;4-3或跨34-3:梧州、安顺、赣州、兴安盟、南充、泸州、内江、鹰潭;3-4或跨34-4:吉安、克拉玛依、玉溪 |
式B | 4-1或跨41-1:阳江、襄樊、武汉、潮州 、连云港、西宁、德阳、徐州、南通、九江、温州;1-4或跨14-4:福州、南阳、汕头、赤峰;2-3或跨23-3:三门峡 、鹤岗、贺州、锡林郭勒、朔州、广安、吐鲁番、怀化、抚州;3-2或跨23-2:忻州、茂名、巢湖、池州、神农架、六安、荆门 |
模式C | 3-1:黄山、淮安 、商丘 1-3:通辽 、伊春、佳木斯 |
[1] | Anselin L, Varga A, Acs Z J.Local geographic spillovers between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high technology innovations[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1997,42:422-448. |
[2] | Caniels M C, Verspagen B.Barriers to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an evolutionary model[J].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1, 11:307-329. |
[3] | Audretsch D B, Feldman M P.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C]//Henderson J V Thisse J.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Volume 4.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2004:2713-2739. |
[4] | Bottazzi L, Peri G.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 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3, 47(4):687-710. |
[5] | Greunz, L, Geograph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knowledge spillovers between European regions[J].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3,37(4):657-680. |
[6] | 朱美光 .基于区域知识能力的空间知识溢出模型研究[J].软科学,2007,21(2):l~4. |
[7] | 刘渝琳,林永强. 我国区域科技发展差异的解释——基于专业化分工理论和Shapley分解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7):1012~1020. |
[8] | 魏守华,吴贵生,唐方成.中国区域科技差距及其成因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2):287~293. |
[9] | 李国平,王春杨.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与时空演化——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J].地理研究,2012, 31(1):95~106. |
[10] | 舒元, 才国伟.我国省际技术进步及其空间扩散分析[J].经济研究,2007,(6):106~117. |
[11] | 牛欣,陈向东.城市创新跨边界合作与辐射距离探析——基于城市间合作申请专利数据的研究[J].地理科学,2013, 33(6) 659~667. |
[12] | Moreno R, Paci R, Usai S.Spatial spillovers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in European region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005, 37(6):1793-1812. |
[13] | 苏方林. 地级市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 29(1): 45~55. |
[14] | 徐辉,刘俊. 广东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灰色关联分析[J].地理科学,2012,32(9): 1075~1080. |
[15] | Jaffe A.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D: 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 profits, and market valu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76(12):984-1001. |
[16] | 吴玉鸣. 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7,27(2):318~324. |
[17] | 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 Geographical Analysis, 1995,27(2):93~115. |
[18] | Rey S J.Spatial empiric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J]. Geographical Analysis, 2001,33:195-214. |
[1] | 张子昂, 保继刚. 多重距离对中国入境与出境旅游流的影响:基于组态的视角[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3-21. |
[2] | 郑德凤, 王佳媛, 李钰, 姜俊超, 吕乐婷. 基于节水视角的中国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57-166. |
[3] | 王兆峰, 刘庆芳. 产业融合背景下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异及形成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8): 1310-1318. |
[4] | 刘云刚, 刘玄宇, 张争胜. 渔民视角下中国南海的领域构建[J]. 地理科学, 2020, 40(7): 1062-1071. |
[5] | 夏函, 张万顺, 彭虹, 李琳, 黄攀攀, 夏晶晶.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中国城市化地区生态功能评估[J]. 地理科学, 2020, 40(6): 882-889. |
[6] | 郭政, 陈爽, 姚士谋, 熊传合. 肯尼亚交通优势度及其空间分异格局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56-964. |
[7] | 罗小龙, 曹姝君, 顾宗倪. 回流城镇化:中部地区城镇化开启新路径[J]. 地理科学, 2020, 40(5): 685-690. |
[8] | 高岩辉, 杨晴青, 梁璐, 赵永宏. 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零售业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5): 710-719. |
[9] | 吴媛媛, 宋玉祥. 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5): 768-775. |
[10] | 沈中健, 曾坚. 厦门市热岛强度与相关地表因素的空间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5): 842-852. |
[11] | 张新林, 仇方道, 谭俊涛, 王长建. 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解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3): 335-343. |
[12] | 姜洪强, 梅林, 杨立青. 中国淘宝店铺服务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3): 428-436. |
[13] | 谭俊涛, 赵宏波, 刘文新, 张平宇, 仇方道. 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2): 173-181. |
[14] | 张向敏, 罗燊, 李星明, 李卓凡, 樊勇, 孙健武. 中国空气质量时空变化特征[J]. 地理科学, 2020, 40(2): 190-199. |
[15] | 汪凡, 汪明峰. 基于格网的淘宝村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2): 229-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