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天斌,陈明东.滑坡实时跟踪预报[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 闫满存,王光谦,刘家宏. GIS支持的澜沧江下游区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J].地理科学, 2001, 21 (4) : 334~339. [3] 唐 川,朱大奎. 基于GIS技术的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 2002, 22 (3): 300~304. [4] 闫满存,王光谦,刘家宏. 基于GIS的澜沧江下游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J]. 地理科学, 2007, 27 (3): 365~369. [5]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28 (1): 89~92. [6] 王文俊,向喜琼,黄润秋,等.区域崩塌滑坡的易发性评价[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14 (2): 31~38. [7] 计会凤, 蒋 涛 ,张 军.基于GIS 的滑坡地质灾害损失评估建库方法研究[J]. 遥感信息, 2005, 1: 50~55. [8] 张像源 ,周 萌.基于专家评分模型和GIS的滑坡预警分析开发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 17 (2): 107~110. [9] Vapnik V N. 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1995. [10] Vapnik V N.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M]. New York: Wiley,1998. [11] 马 勇,丁晓青.基于层次型支持向量机的人脸检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1):35~38 [12] 李 侃,高春晓,刘玉树.基于SVM的空间数据库的层次聚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2, 22(4): 485~488 [13] 向喜琼,黄润秋.基于GIS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3):23~27. [14] 陈宁生,张 飞.2003年中国西南山区典型灾害性暴雨泥石流运动堆积特征[J].地理科学,2006,26(6):701~705. [15] 原立峰.基于SVM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2):296~300. [16] Vapnik V N. (张学工译).统计学习理论的本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