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松乔.西北干旱区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化[A].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农学会,等(编).中国干旱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0~22. [2] 吴锡浩,安芷生,卢演俦.中国第四纪地质与环境[A].刘东生,安芷生(主编).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 (第三集) [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31~37. [3] 刘东生.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4~106. [4] G库拉克,安芷生,刘东生.中国中部黄土地层学[A].刘东生(主编).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 (第二 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5~131. [5] 林年丰.第四纪地质环境的人工再造作用与土地荒漠化[J].第四纪纪研究,1998,(2):128~133. [6] 安芷生,吴锡浩,卢演俦.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A].刘东生(主编).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第二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2. [7] 吴波,慈龙骏.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扩展及其原因[J].第四纪研究,1998,(2):165~171. [8] 张启德,王玉秀.科尔沁沙地与大气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8~31. [9] 林年丰,汤洁,卞建民.东北平原第四纪环境演化与荒漠化问题[J].第四纪研究,1999,(5):448~454. [10] Tang Jie, Lin Nianfeng.Some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China[J].Environmental Geology,1995,26:64~67. [11] 朱震达,刘恕,邸醒民.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69. [12] 王嘉荫.华山顶上的黄土[J].中国第四纪研究,1960,13(2):1~8. [13] 王富葆.喀喇昆仑-昆仑山地区的粉尘堆积[A].刘东生,安芷生(主编).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第 三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08~115. [14] 孙继敏,丁仲礼,刘东生.末次冰期以来黄土和沙漠交界带的环境演变[J].第四纪研究,1995,(2):117~122. [15] 安芷生,肖举乐.黄土高原风尘沉积通量的一个实例[J].科学通报,1990,35(2):220~223. [16] 裘善文.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化的研究[A].《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C].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90.185~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