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 吕丽 ,
  • 曾琪洁 ,
  • 陆林
展开
  •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3
陆 林,教授。E-mail:

作者简介:吕 丽(1985-),女,安徽阜阳人,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和旅游地理研究。E-mail:

收稿日期: 2011-05-24

  要求修回日期: 2011-10-18

  网络出版日期: 2012-02-20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1059)资助

Spatial Behavior of Chinese Domestic Tourists of Shanghai World Expo

  • LU Li ,
  • ZENG Qi-jie ,
  • LU Lin
Expand
  • Center for Tourism and Planning Research,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3, China

Received date: 2011-05-24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1-10-18

  Online published: 2012-02-20

Copyright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摘要

通过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旅游者行为数据,运用空间使用曲线、客源吸引半径、游憩活动空间等方法,阐述了重大事件型目的地——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的客源地空间分布、游憩活动空间、空间行为模式等。结果显示,上海世博会国内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广泛,距离衰减现象明显,空间使用曲线是Boltzman型和基本型的复合,世博会的引力场半径为1 400 km;基于旅游目的地,世博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具有明确的世博会目的地指向性,旅游者在上海市域内的主要目的地是世博会,向长三角城市扩散基本上以苏州、杭州为中心向外呈同心圆衰减,游憩活动空间不连续;世博会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以直游式、直游—周游式为主,旅游者个体属性不同,空间行为模式有一定差异。

本文引用格式

吕丽 , 曾琪洁 , 陆林 .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 , 32(2) : 186 -192 . DOI: 10.13249/j.cnki.sgs.2012.02.186

Abstract

Tourists′ spatial behavio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s of human geograph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tourists′spatial behavior of scenic spots and urban destinations, but few about event tourists′ spatial behavio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omestic tourists′ spati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2010 Shanghai World Expo, which belongs to the mega-event destination. Through the on-the-spot survey to obtain tourists′ behavior data, the paper expounds recreational activity space based on tourist origins,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spatial behavior patterns of domestic tourists of Shanghai World Expo, utilizing methods such as spatial use curve, attraction radius and isotourist line. Firstly, it is found that tourist origin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pace,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the major tourists source markets. Shanghai World Expo domestic tourists′ distance decay is obvious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volatility. Spatial distance of the peak tourists flow is at 300 km from Shanghai, with the increase of spatial distance, the proportion of tourists swiftly increases within 300 km from Shanghai,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tourists gradually decreases outside 300 km, and its spatial use curve is complex, which is the compound Boltzman type and basic type. Population scale, economic level and spatial distance are the main factors impact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tourists. The attraction radius of World Expo is 1 400 km. Secondly, in view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Shanghai Expo touristsbehavior has a clear destination point to the World Expo. Shanghai World Expo is the main destination selected by tourists in Shanghai City, fewer tourists choose to go to other scenic spots. The secondary destinations of Shanghai World Expo tourists are loc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are conscentrated on Suzhou and Hangzhou. Those tourists′recreational activity space is discontinuous, which is attenuated outward concentrically as Suzhou and Hangzhou for centers. Thirdly, Direct Route pattern and Partial Orbit pattern are the main spatial behavior patterns of World Expo tourists. Tourists′ spatial behavior is influenced by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20世纪80年代来,行为地理学已成为国内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至今仍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2,3]是行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之一。旅游者空间行为是指人们在地域上进行旅行和游玩的过程,包括旅游者向目的地的流入行为和流出行为两个部分,流入行为表现为客源市场的构成,流出行为表现为游憩活动空间结构和空间行为模式。
国内外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集中在相关理论模型或框架建立[4~6]、决策选择行为[7,8]、行为空间[9,10]、空间效应[11]、机制研究[12,13]、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实证和对比[14~16]等方面。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所选择的案例地主要是景区点或者城市,以重大事件为研究案例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较少。对比旅游景区点、城市旅游及重大事件的特点发现,无论景区点或城市,在一定的时期内都有固定的场所,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吸引客源,长久性是很重要的特点,旅游者对其的感知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而短暂性是重大事件的一个独特的特点,其对客源的吸引具有时限性,吸引力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重大事件举办期间的即时影响和效应最为明显[17]。因此,重大事件旅游者可能表现出与景区点和城市旅游者不同的空间行为特征。
本文从旅游者游憩活动空间、空间行为模式等方面,运用客源市场分布图、空间使用曲线、等游线等方法,借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及ArcView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功能等,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了景区点型目的地、城市型目的地的旅游者空间行为。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有关旅游者空间行为方面的数据来自于在世博会园区的实地调研,调研时间分别是2010年8月22~26日和2010年9月14~21日。两次调研均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955份,并当场收回,共回收有效问卷903份,有效回收率为94.6%。调研内容包括客源地,交通工具选择,此次旅游来上海之前和之后已游览或将游览的旅游地,对旅游地的感知,旅游者个体属性特征等内容。

1.1 旅游者个体属性特征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者个体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表1)。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ts’ individual properties

表1 旅游者个体属性特征

个体属性 细分类别 有效百分比 (%) 个体属性 细分类别 有效百分比 (%)
性别 53.3 文化程度 小学以下 0.3
46.7 小学 0.8
年龄 14岁以下 1.8 初中 7.9
15~24岁 33.5 中专及高中 18.6
25~44岁 52.6 大专 28.7
45~64岁 11.2 大学本科及以上 43.7
65岁及以上 0.9 个人月平均收入 999元以下 23.2
职业 政府工作人员 11.0 1000~2499元 27.7
专业技术人员 19.7 2500~4999元 32.9
职员 17.8 5000~9999元 11.0
技工/工人 4.6 10000~14999元 2.4
商贸人员 8.2 15000元以上 2.8
服务员/推销员 2.1 来上海的次数 1次 30.0
退休人员 1.4 2次 16.8
家庭妇女 2.1 3次 6.3
军人 0.2 3次以上 31.6
学生 22.0 居住在上海 15.3
其他 10.9 携带小孩 18岁及以上孩子 5.7
旅行方式 旅行社组织 44.5 18岁以下孩子 23.0
非旅行社组织 55.5 未携带孩子 71.3

注:旅游者个体属性特征的部分分类标准参照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分类标准。

1.2 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

本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客源地的基本统计单元绘制世博会客源市场分布图[18],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国内客源市场分布广泛(图1)。在本次调查中,除西藏地区没有客源分布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上海市和距离上海市最近的江苏和浙江两省的旅游者占样本总数的54.93%,其中江苏省旅游者最多。距离上海市较近的安徽、山东、河南、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客源市场份额所占比重也较大。随着距离上海世博会空间距离的增加,客源市场所占份额逐渐降低,客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中的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居民出游力强。上海世博会属于大型国际化博览会类型的重大事件活动,文化内涵深厚,与中国传统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异质性强,旅游者的需求增强。
Fig.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omestic tourist flows of Shanghai World Expo

图1 上海世博会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

1. 3 空间使用曲线

旅游客流的空间使用曲线是旅游地使用者数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一种统计学描述,常见的空间使用曲线有:基本型曲线、U型曲线和Maxwell-Boltzman曲线[15]
依据世博会旅游者的空间分布数据,绘制旅游客流的空间使用曲线(图2)。世博会作为国际性的重大事件,具有较大的吸引范围。客源市场扩展到空间距离达4 000 km的区域,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总体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衰减现象明显,但同时具有一定的分段性,出现多次波动。距上海市300 km 范围内客源比例呈上升趋势,300 km范围外,客源空间扩散呈距离衰减性,并伴随局部的波动性,可以说300 km是世博会旅游者空间距离限制性门槛。距上海500 km范围内的客源比例高达63.45%,距上海1 000 km范围内集中了80.73%的客源,2 000 km范围外的旅游者总数占样本总数的4.54%,世博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非常微弱。此结果与吴必虎于1994年对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16]。通过对比发现,上海世博会略微增加了上海市的旅游引力场半径,可能因为上海市不同空间距离内的客源市场分布主要与该范围内的城镇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对客源地实际城镇人口数、国内生产总值和旅游者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分别在0.01和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584和0.440。
Fig. 2 Spatial use curve of domestic tourist flows of World Expo

图2 世博会旅游客流空间使用曲线

图2中可以看出,空间距离在800 km范围内,空间使用曲线具有Boltzman曲线的特点,在0~300 km范围,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客流人数迅速增加,上升趋势明显,出现第一次也是最高的一次客源分布峰值,这主要是江、浙近距离出游的结果;300~800 km旅游者人数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降低,距离的阻尼作用显现。距上海市300 km外,空间使用曲线呈基本型,随着距离的增加,旅游者人数急剧减少,在800~1 000 km、1 100~1 600 km和2 000~2 500 km范围内分别出现3个小高峰,分别是人口规模较高的山东、河南、广东和四川,出游能力较大[13]。因此,可以认为世博会旅游者空间使用曲线是Boltzman型和基本型的复合,主要受到距离衰减规律、城镇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3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以旅游者累计百分比85%~90%时的距离作为旅游地引力场半径[15],则世博会引力场主要集中在1 400 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者数累计百分比达到89.04%。

2 旅游者游憩活动空间结构

旅游者游憩活动空间指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涉及的空间分布范围和结构。相较于一般意境地图,游憩活动空间忽略了其中的路径和地方标志,而突出了节点,从而能更加突出的显示目的地的吸引的空间范围 [16]。世博会旅游者主要从不同空间距离的客源地向上海市汇聚,呈“辐聚型”,然后以上海世博会为基营,向上海市的其他景点以及周围的腹地城市即二级目的地扩散,呈“放射型”结构。

2. 1 上海市作为目的地区域

世博会旅游者到上海市旅游,主要选择世博会作为目的地,较少的选择去上海市的其他景点旅游。世博会园区的旅游者到上海旅游大多数是专门来参观世博会(74.2%),这类旅游者多数不去上海市其他景点旅游,说明世博会旅游者的出游行为具有明确的世博会目的地指向性。外地游客来上海的次数越多,则越不倾向于去上海其他景点旅游。来上海1次、2次、3次和3次以上的旅游者选择“去上海市其他景点游玩”的旅游者分别占该样本数的64.3%、55.3%、60.7%和43.2%。另外,旅途的劳累和气候的炎热等因素也使得旅游者总体较少的选择去上海市的其他景点。

2.2 长三角作为目的地区域

世博会外地的旅游者中选择去其他城市旅游的旅游者占总样本数的26.3%,这些旅游者以上海市为中转点,再继续到其他城市旅游的旅游者占62.4%,二级目的地集中在距上海200 km范围内,指向旅游产品比较成熟、知名度高并且交通便捷的苏州、杭州和南京。
世博会旅游者对上海市周围的目的地城市的选择,在空间上表现为不同的概率,可以通过等游线刻画出来[19]。根据世博会旅游者对二级目的地城市选择的百分比数值,绘出世博会旅游者游憩活动空间结构(图3)。从图中可以看出,游憩活动空间在实际空间中并不是连续的。世博会旅游者向二级目的地的扩散主要向长三角区域扩散,基本上以苏州、杭州为中心,向外呈同心圆衰减,这主要与目的地的分布、目的地的吸引力、交通以及空间距离有关。苏州、杭州是两个明显的旅游指向区,选择去苏州方向旅游的游客稍多于杭州地区。在到达长三角边缘及以外地带时,旅游者数急剧降低,人数微乎其微,几乎成为世博会旅游者向二级目的地扩散的真空地带。距一级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可达性、以及二级目的地吸引力等对游客二级目的地的选择起着很大的作用。
Fig. 3 Recreational activity space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a destination

图3 长三角区域作为目的地的游憩活动空间

3 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

3.1 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

本文采用Mings R C和McHugh K E对旅游者旅游空间行为模式的划分方式[20]:① 直游式(Direct Route):旅游者一般从住地直接到达世博会,然后从原路返回;② 直游—周游式(Partial Orbit):旅游者旅游的部分路径同直游式,当达到世博会附近区域时,他们的路径变成环形,继续到上海市其他景点游玩,呈周游式,周游结束后沿来时路径返回;③ 周游式(Full Orbit):旅游者的旅游路线完全呈环形,从一个住地方向出来,然后陆续到其他城市旅游,从另一个方向返回住地,旅游路径基本不重复;④ 飞行/驾驶式(Fly/Drive):旅游者的旅游路径类似直游—周游式,不过其中的直游路径是通过飞行方式完成的,然后租用汽车周游。世博会大尺度的旅游者主要是乘飞机到上海参观世博会,之后,旅游过程中较少的再租用汽车周游。因此,在本研究中,飞行/驾驶式调整为飞行式。
世博会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主要是以直游式为主,这类旅游者占样本总数的有效百分比为45.1%,直游—周游式占28.8%,周游式占18.1%,飞行式占8%。与三亚市、黄山相比较[15,21](表3),旅游者空间行为有一定差异。世博会和黄山的旅游者主要来源于周边省份,旅游者的旅游空间尺度较小,直游式是主导的空间行为模式,对于世博会来说,直游—周游式是次要的空间行为模式,黄山旅游者次要的空间行为模式是周游式;三亚市的旅游者旅游空间尺度较大,旅游者力图游玩到更多的目的地,航空是主要的交通方式,飞行/驾驶式旅游者数是最多的,周游式相对较少。
Table 3 Tourists spatial bahavior of Shanghai World Expo, Huanshan Mountain and Sanya City (%)

表3 世博会、黄山、三亚市旅游者空间行为差异比较(%)

旅游地 直游式 直游—周游式 周游式 飞行/驾驶式
世博会 45.1 28.8 18.1 8.0
黄山 53.2 19.0 27.8
三亚市 23.9 76.1

注:黄山和三亚市资料分别来源于参考文献[15]和[21]。

3.2 旅游者空间行为差异分析

通过交叉分析表明,性别以及携带小孩与否对空间行为模式的影响不大,不同性别及携带小孩情况相异的旅游者中持4种模式的人数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相差不大,空间行为差异不明显。
年龄结构不同,空间行为差异明显。世博会旅游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44岁范围内,青少年旅游者主要是直游式,持直游式的人数占同类样本数的37.94%,中青年旅游者旅游者持飞行式人数明显多于持其他空间行为模式的人数,持直游式、直游—周游式、周游式、飞行式旅游者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为51.01%、52.55%、52.17%、64.79%。中老年旅游者主要持飞行式,持飞行式旅游者占同类样本数的21.13%,明显多于持其他空间行为模式的旅游者比例。
分析旅游者文化程度的差异,可以发现随着旅游者文化程度的提高,持直游—周游式、周游式和飞行式的旅游者数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随之依次增多。世博会旅游者中中专及高中学历旅游者中持直游式旅游者占同类样本数的22.47%,大专学历旅游者中持直游—周游式、周游式旅游者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分别为34.40%、29.56%,大学本科及以上旅游者中持周游式、飞行式旅游者占同类样本的比例分别为45.91%、55.07%。中专及高中、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旅游者的主导空间行为模式分别是直游式、直游—周游式、飞行式。
被调查的旅游者中,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员、商贸人员、学生是最主要的职业。分析旅游者职业状况的差异,发现政府工作人员旅游者中持周游式、飞行式人数明显多于持直游式、直游—周游式的旅游者数,政府工作人员旅游者中持周游式、飞行式旅游者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21.15%、13.43%。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旅游者的主导模式为飞行式,持飞行式的旅游者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23.88%、13.47%。职员旅游者持直游式、直游—周游式、飞行式旅游者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为20.20%、16.73%、16.42%。学生旅游者的主导模式是直游式、直游—周游式、周游式,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为21.23%、24.49%、23.08%。技工/工人、服务员/推销员、退休人员、军人旅游者中持4种模式的旅游者数基本相当。
分析表明,随着月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持周游式、飞行式的旅游者数明显增加。月平均收入低于999元旅游者持直游—周游式的人数占同类样本数的25.79%,月平均收入在1 000~2 499元之间的旅游者中持周游式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34.59%,月平均收入在2 500~4 999元之间的旅游者中持飞行式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36.36%。
旅行方式不同,旅游空间行为差异明显。周游式是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者主导的空间行为模式,占同类样本数的55.86%,非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者持直游—游式和飞行式的人数较多,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61.75%、62.32%。旅行社经营活动可以帮助旅游者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周游式线路去程和回程线路不重合,路途中会尽可能的多安排一些的的景区点,增加线路的吸引力[22]
空间距离是影响空间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距上海500 km范围内的旅游者持直游式、直游—周游式旅游者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86.53%、63.04%,明显多于持周游式、飞行式旅游者;距上海5 00~1 000 km范围内,旅游者特直游—周游式、周游式和飞行式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22.18%,25.47%和23.94%;而距上海1000~2 000 km范围内,旅游者持周游式和飞行式分别占同类样本数的31.06%和54.93%,周游式和飞行式是主导的行为模式;空间距离在2 000 km以外的旅游者,飞行式是主导模式,占同类样本数的21.13%。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 论

1) 上海世博会国内客源市场分布广泛,在本次调查中,除西藏 、港、澳、台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部区域,尤其是长三角区域。随着客源地距上海市空间距离的增加,旅游者数逐渐降低,距离衰减现象比较明显,但也伴随一定的波动性。客流空间使用曲线是Boltzman型和基本型的复合,空间距离、人口规模和经济水平是影响客源分布的主要因素。世博会的引力场半径约为1 400 km。
2) 世博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具有明确的世博会目的地指向性。旅游者以上海市为中心向周围腹地扩散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区域,基本上以苏州、杭州为中心,向四周呈同心圆衰减,游憩活动空间不连续。
3) 世博会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以直游式为主导,直游—周游式是次要空间行为模式。
4) 世博会旅游者的性别、携带小孩与否对其空间行为影响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平均收入、旅行方式以及空间距离的旅游者,空间行为差异明显。旅游者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月平均收入越高,持直游式的旅游者比例占同类样本数的比例越低,持直游——周游式、周游式、飞行式的比例越高;政府工作人员旅游者主要持周游式,专业技术人员和商贸人员旅游者主要持飞行式,职员旅游者主要持直游式,学生旅游者主要持周游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者主要持周游式,而非旅行社组织的旅游者主要持直游—周游式和飞行式;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持直游式的旅游者占同类样本的比例降低,持直游—周游式、周游式和飞行式的旅游者比例逐渐上升,距上海500 km范围内、500~1 000 km、1 000 km以外的旅游者所持的主要空间行为模式分别是直游式和直游—周游式、周游式、飞行式。

4.2 讨 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客源市场涉及的空间范围主要是长三角区域,旅程较短,在加上对游客的问卷调查主要集中夏季,受被调查者群体特征、世博场馆拥堵状况、天气原因和旅游者个体精力的等限制,旅游者较少的流向上海市内和周边地区的景区,主要采取直游式的旅游线路。同时,世博会作为世界级的重大事件旅游目的地,上海市内和周边地区的其他景区间的旅游资源质量和内涵的梯度与其相差较大,世博会的正近邻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相反,对周边地区表现出一定的“虹吸”效应,这也使得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比较单一,主要指向世博会,空间行为主要表现为直游式。
因资料获取的限制,本文缺乏旅行社线路数据的支撑,再加上调查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学生旅游者占有较大的群体,并且样本数量有限,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本文主要采用传统研究方法描述了世博会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现象,而对于现象背后的内在机理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致 谢:世博园内的问卷调查工作得到鲍捷、陈峰、程锦、汪婷、於冉、朱付彪、朱申连、郑玉玉等人协助,在此,对他们深表感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保继刚. 旅游者行为研究[J].社会科学家,1987,(6):19~22.

[2]
Pearce D G.Towards a geography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3): 245-272.

[3]
陆林. 旅游地理文献分析[J].地理研究,1997,16(2):105~112.

[4]
Xia J H, Zeephongsekul P, Packer D.Spatial and temporal modelling of tourist movements using Semi-Markov processes[J]. Tourism Management,2011,(32):844-851.

[5]
Wu B H,Cai L A.Spatial modeling:Suburban leisure in Shanghai[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33(1):179-198.

[6]
钟士恩,张捷,韩国圣,等.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及其展望[J].人文地理,2010,25(2):31~36.

[7]
Huybers T.Domestic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s—a choice modelling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03,(5):445-59.

[8]
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2):97~103.

[9]
Morency C, Paez A, et al.Roorda M J.Distance traveled in three Canadian cities: spati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ulnerable population segment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1,(19):39-50.

[10]
王润,刘家明,陈田,等.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J]. 地理学报,2010,65(6):745~754.

[11]
林岚,康志林,甘萌雨,等.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2):403~413.

[12]
Kozak M.Repeaters’ behavior at two distinct destin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 28(3):784-807.

[13]
钟士恩,任黎秀,蒋志欣,等.客源地出游力的社会经济现象假说——基于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8,23(6):18~23.

[14]
Connell J, Page S J.Exploring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car-based tourist travel in Loch Lomond and Trossachs National Park, Scotland[J]. Tourism Management,2008,(29):561-580.

[15]
陆林. 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兼论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之比较[J].地理学报,1996,51(4):315~321.

[16]
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49(2):117~127.

[17]
戴光全. 重大事件的影响研究——以’99昆明园艺博览会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04:213.

[18]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1999,54(4):357~364.

[19]
吴必虎. 区域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0]
Mings R C,McHugh K E.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ravel to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92,15(spring):38-46.

[21]
宣国富,陆林,汪德根,等.三亚市旅游客流空间特性研究[J].地理研究,2004,23(1):115~124.

[22]
张朝枝,向风行.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J].旅游学刊,2002,17(3):35~39.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