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发展与展望

  • 沈丽珍 , 1, 2 ,
  • 甄峰 1, 2 ,
  • 黄贤金 2, 3
展开
  • 1.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00093
  • 2.南京大学人文地理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93
  • 3.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江苏 南京 210093

作者简介:沈丽珍(1976-),女,福建三明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研究。E-mail:

收稿日期: 2012-04-26

  要求修回日期: 2012-06-18

  网络出版日期: 2013-01-20

基金资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0214340002)、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40971094)、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Review on the Social Geography of Nanjing University

  • SHEN Li-zhen , 1, 2 ,
  • ZHEN Feng 1, 2 ,
  • HUANG Xian-jin 2, 3
Expand
  •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 2.Human Geographic Research Center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 3. 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and Tourism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Received date: 2012-04-26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2-06-18

  Online published: 2013-01-20

Copyright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摘要

南京大学是中国地理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梳理,把握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地理学提供有益借鉴。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的发展紧跟国际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具有强烈的学科开拓性与创新性,一直以来其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地理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初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地理学性质与内容的研究上,近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城市社会地理学、乡村社会地理学及相关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人口分布规律、人口统计与表达方法、流动人口、女性地理学、城市空间、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管治、城市贫困、乡村经济、乡村城市化、乡村聚落、乡村土地利用以及信息社会的地理学等多个方面。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地理研究者对具有空间地域特征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吸收国外社会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逐步建立中国式的社会地理学,这是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宏观背景。

本文引用格式

沈丽珍 , 甄峰 , 黄贤金 . 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发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3 , 33(1) : 29 -35 . DOI: 10.13249/j.cnki.sgs.2013.01.29

Abstract

The geography of Nanjing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s for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China. The study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ocial geography in Nanjing University can outline the basic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geography, and then provide some useful references to the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developmen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geography of Nanjing University follows the research focu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geography, with a strong sense of discipline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and it has become a leading part of social geography, in particular its important research efforts to the study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The initial research results is in the fields of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the social geography. Recentl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population, urban geography, rural ge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related social problems. The study fields includ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emographics and expression, women, geography, urban spac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space, urban governance, urban poverty, rural economy, rural urbanization, rural settlements, rural land use and the geography of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social geography of China is gradually maturing, and the social factor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beforein the impac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analyze these social phenomena with the features of space of places.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na urgently needs geographical researcher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ocial phenomenon with the features of spatial geography, absorb theories and methods from foreign social geography, combine with Chinese social reality and establish gradually the Chinese social geography, which is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 geography.

社会地理学(Social Geography)是研究人类集团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基本机能的空间组织形态和空间形成过程的科学。它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人文地理学诸分支学科中,社会地理学的起步较晚。中国社会地理学自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文地理学的逐渐恢复而受到关注。沈道齐和崔功豪指出:“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社会转型加快,社会问题愈加突出地显示出来,人文地理学者在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意识到需要开拓新的领域。于是发展社会地理学,建立中国社会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与内容体系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1]
南京大学地理学是中国地理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研究成果的梳理,把握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地理学提供有益借鉴。南京大学对社会地理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在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成为引领社会地理学发展的重要研究力量。其初期研究成果体现在对社会地理学性质与内容的研究上,近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城市社会地理学、乡村社会地理学及相关社会问题研究方面。南京大学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等多方面支撑着中国社会地理学的发展。

1 社会地理学性质与内容研究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地理学尚处于萌芽状态,未有明确的分支学科,只是散见于各种人文地理学论著中,如由南京大学任美愕和李旭旦合译的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学原理》[2]、刘恩兰的“聚落社会”[3],至此“人地相关论”[2,3]的观点开始被中国地理工作者所接受。
当代中国社会地理学的发展是从学习西方地理学的研究起步的。李旭旦主持的《国外地理学科文献选译》首先介绍了西方社会地理学研究历史及其主要内容[4],认为早期社会地理学的研究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内容。随着这些学科相继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社会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到社会集团方面,更加关注各种社会问题。
在学习借鉴的同时,南京大学的一些地理学者试图建立起中国社会地理学的研究框架,如吴传钧的《人文地理研究》在论述中国社会地理学时,提出要研究社会活动的规律性,尤其要注重研究社会集团的空间活动[5]。崔功豪结合学科发展,提出城市社会地理学要加强微观的、各类城市的典型调查和深层研究,着力探索中国城市发展规律[6]。顾朝林在《城市社会学》中指出社会地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群体的空间形式及过程的科学,是探索构成社会关系、社会趋同、社会不平等、社会空间差异机理和构建社会空间作用的学科,尤其重视影响人们生活的福利问题以及导致社会和空间不平等乃至社会压迫的权力形式[7]。其后,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拓展。

2 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南京大学开展的社会地理学研究涵盖了学科的大部分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城市社会地理学、乡村社会地理学以及信息社会地理学等,尤其关注流动人口、女性地理、城市空间、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管治、乡村城市化、乡村土地利用以及信息社会地理等内容的研究。

2.1 人口研究

人口一直是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科主要是通过对人口现象的分析,找出人口分布的规律性,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政策方面来探讨其原因[8]
2.1.1 人口分布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城镇人口数据分析,探寻中国人口分布规律与特征。这类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人口内部的劳动构成分析,研究不同类型城镇各类人口的合理比例[9];另一方面是对人口增长过程的总体特征、等级差异特征及空间差异特征的研究[10]
2.1.2 人口统计与表达方法研究
在人口统计与表达方法方面,最初的研究表现在对人口划分标准、统计口径[11]以及人口地图编制方法[12]等方面的探索,这些探索为之后开展的人口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研究基础。近期的研究更多地是运用新的技术与软件,分析人口现状与预测人口发展趋势[13,14]等。
2.1.3 流动人口研究
流动人口一直是人口研究重点关注的议题,学者们从3个方面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研究与讨论:① 流动人口的总体特征。顾朝林等通过中国的大中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首次对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从业结构、迁移原因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指出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15];② 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关注宏观尺度的流动人口群体空间分异规律和微观尺度的具体空间,包括流动人口城镇用地使用特征[16]等;③ 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通过定量模型分析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发现现阶段经济增长要素、投资要素是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形成的主要“拉力”要素[17]
2.1.4 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
女性主义地理学源起于对传统地理学研究的批判,它不满地理学研究中忽视女性独特经验的性别取向以及学科中缺乏女性参与,揭示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主义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导致了女性与男性间、妇女和妇女间就业机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利用等方面的不平等。中国人文地理学界有一些关于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女性主义规划理念[18]的介绍以及从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的城市住房与住区问题[19]、城市生活需求的性别差异与规划研究[20]等,他们用女性主义视角重新审度城市的空间与政策系统,倡导空间平等观念,对提高女性生活质量、维护社会公平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但就总体而言,将女性作为分析范畴的地理学和规划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2.2 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城市地理学的兴起及80年代的旺盛发展,中国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领域逐渐拓展,研究技术和手段日益更新。南京大学许多学者紧紧把握住城市地理学科发展契机,重点对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空间分异、社区、城市管治等领域展开研究。
2.2.1 城市空间研究
在对西方城市空间理论充分借鉴吸收的基础上,南京大学对城市空间领域的研究达到了较高水平。对城市空间的研究是建立在“社会空间统一体”的逻辑基础上的,认为空间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历程、模式和特征等方面的归纳和总结上,研究成果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21] 、《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研究》[22]等。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地理学者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结构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城市空间动力机制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城市边缘区研究[23]等。同时基于空间重构的制度建设[24]与空间治理[25]也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这些研究覆盖面广、多学科交叉性强,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形态,从宏观结构到微观形态,从城市实体到区域群体,从经济空间到生态空间等都有一定深度的阐述和研究,并从宏观上总结了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和演变的规律。
2.2.2 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社会空间分异是指城市社会要素在空间上明显的不均衡分布现象,其主要表征在居住空间分异、城市社会空间极化和移民社区3个方面。其研究内容可划分为传统理论、行为理论和实证主义三大类。传统理论重点在于通过具体的城市研究社会空间结构、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26]。之后, 实证主义学派采用社会区和因子生态的方法,概括性的描述城市社会空间的结构形式。他们的研究主要采用人口普查数据,通过计量手段揭示居住集体消费的空间分异特征[27]。作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和补充, 行为学派将研究视角投向居民个人的择居行为、住房市场空间分化[28]等方面,揭示居住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29]
2.2.3 社区研究
社区是人们日常行为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研究可以促进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化,也可以作为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南京大学的学者关注社区规划和社区公正配置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对城市社区研究,大致包括3个层次:一是把社区看作一个整体,作为城市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研究社区的演替与互动[30];二是把社区看作一个有机的系统,研究其内部的运行机制,如社区整合、社区分化、社区成分变迁、社区发展、空间分布等[31];三是以社区为研究单位的城市问题研究,如性别、残疾人和老龄人口等方面,通过社区研究城市社会空间不平等问题将成为未来研究重点[7]
2.2.4 城市管治
城市管治是当今国际城市研究的重点课题,它是指城市政府向市民社会主体和机构赋予权力的过程。南京大学是国内较早深入开展城市管治的研究机构,城市管治(urban governance)的理念来源于1970年代的西方,讨论的中心是面临全球化挑战,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如何通过改变角色定位,从“管理”(行政手段)转变为“管治”(协商手段)以提高城市竞争力。在理论方面,研究结合城市管治的理论问题、研究方法和中国城市管治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32] ,围绕政府之间和政府内部关系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从分权、行政区划为出发点,结合案例在评估其影响的同时,分析城市管治的发展趋向,罗小龙认为城市合作和跨界发展是长三角区域管治重建的一种表现[33],张京祥指出长三角地区正在走向区域管治的态势[34]
2.2.5 社会问题研究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社会极化和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突出。 犯罪、贫困、公平、就业等社会问题受到关注。南京大学的研究主要关注城市贫困问题。大量研究从城市贫困的界定、城市贫困的特征、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城市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贫困的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35,36]

2.3 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

乡村社会地理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从地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题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37]。南京大学主要开展了乡村经济、乡村城市化、乡村聚落和乡村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2.3.1 乡村经济
乡村地理学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研究除了对乡村经济的历史分析、乡村经济的各项要素分析(如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金、人口与人力资源、技术装备与技术进步、财政与金融),更加关注乡村市场、产业结构、农业生产布局、消费等内容,还有乡村集镇、城乡经济以及乡村经济的相关政策等,在以上研究中多数学者采用实证案例说明乡村经济的发展特征是此类研究的主要特点[38~40]
2.3.2 乡村城市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小城镇的繁荣发展,同时给乡村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指导和制度上的规范。前期研究主要是就某个区域进行实证研究,内容包括乡村城市化的功能、特征、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研究范围的拓展及研究资料积累,学者展开乡村城市化跨区域比较研究、区域城镇化的空间差异规律进行探究、中国城市化的总体特征的归纳与总结[41]。在乡村城市化成因方面,学界开始关注制度、社会资本等非物质要素在乡村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并且谋求合理的制度安排及创新。如张敏通过“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研究把具有特色的乡村城市化模式化[42]。未来研究重点是针对乡村城市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并仍然侧重区域空间差异及内在形成机制的研究。
2.3.3 乡村聚落
学者们通过研究乡村聚落体系演化理论、规划组织理论,将乡村聚落在区域空间的进程分为4个阶段:农业社会阶段、过渡性阶段、工业化阶段、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学者张京祥通过研究国际上对乡村聚落体系组织的战略方法,包括职能地域一体化战略、选择性空间封闭战略、乡村城市发展战略[43],探寻中国乡村聚落组织的有效发展战略。
2.3.4 乡村土地利用
乡村土地利用的核心问题是对乡村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分析。从驱动力施加主体来划分,主要有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宏观角度的分析主要从区域乃至全球的尺度,将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联系起来,从区域层次上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和人口等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44,45];农户层面的研究作为微观角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从农户这一土地利用者的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入手,观测其土地利用行为以及相关经济活动,分析农户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46]

2.4 信息社会的地理学研究

信息社会的地理学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社会和信息本身相关的物质和现象。这个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属于前沿学术研究领域。南京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影响下地理、城市、空间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早期研究围绕以信息网络、通信(讯)网络等主题词展开,近期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通信技术、信息化、网络空间、移动信息等为主题词展开,反映了中国“信息社会的地理学”研究的阶段性。其中顾朝林、张捷、陈果、段学军等围绕数字城市、虚拟空间环境与数字城市的研究技术性较强,且涉及对现实的空间、功能、产业等的影响[47~49],探讨中国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诸如: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空间基础设施、多种GIS系统集成模型研究、3D-GIS、三维城市规划、城市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城市支持下的数字社区等等[50]。近年来,南京大学的甄峰、沈丽珍等学者展开了对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主要包括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相互作用[51]、空间结构[52]与区域城市网络研究、流动空间等研究[53]

3 南京大学在社会地理学方面承担的研究课题

21世纪之后,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除了进一步对流动人口、女性地理、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空间分异、城市社区等进行深入研究外,开始着重关注城市管治、城市贫困、信息地理学、乡村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并承担了一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1)。从基金的承担情况及其关键词的检索中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围绕城市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内容展开,前期的研究涉及城市管治、城市空间、城市化等内容。同时,表现出青年学者对于女性主义社会空间和信息化影响下的区域城市网络等前沿研究领域的关注。之后,研究秉承对于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关注,尤其聚焦城市空间效应研究。此外,对信息社会的地理学和农村地区土地利用的研究正成为近期研究热点。随着大量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涌现,南京大学在社会地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出来,其正成为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力量。
Table 1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auspices to Nanjing University in the field of ocial geography since 2000

表1 2000年以来南京大学在社会地理学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

年份 项目名称 关键词 主持人
2000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 顾朝林
中国城镇密集地区城市与区域管治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 城市管治;区域管治;密集地区 张京祥
2001 新城市空间形成、演变及整合——城市空间重组理论研究 城市空间;重组 崔功豪
中国城市女性社会空间研究——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 女性主义;社会空间 黄春晓
2002 西部生态脆弱区城市化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城市化;机理;生态脆弱 顾朝林
2003 信息化影响下的区域城市网络形成过程及机制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信息化;区域城市网络 甄峰
基于数据挖掘的城市化测度及其时空演进研究 城市化;测度;演进 徐建刚
2004 基于体制转型背景的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空间结构;体制转型;演化 张京祥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 魏也华
2008 非农就业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户层面的分析 非农就业;土地利用 钟太洋
2009 信息时代中国城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变化研究 信息;就业;居住;空间 甄峰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的空间界定与演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 罗震东
区域农产品市场发展的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相应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典型村庄及农户问卷调查为例 农产品市场;土地利用 黄贤金
2010 基于竞争性区域主义的空间规划和区域建构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区域主义;空间规划;区域建构 罗小龙
2011 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再生产的效应、机制与治理研究 城市空间;再生产;转型 张京祥
制度变迁视角下扩权强镇及其地域空间效应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制度变迁;扩权强镇;空间效应 于涛
农业补贴政策的农户行为响应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苏典型区域为例 农业补贴政策;土地利用 陈志刚
资料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http://isisn.nsfc.gov.cn/egrantweb/

4 发展建立中国式社会地理学研究

中国的社会地理学正逐步走向成熟,社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发重要,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迫切需要对具有空间地域特征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归纳,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几点:① 全球化、城市化、信息化的相关背景变迁下,对城市社会结构与空间过程研究,特别关注社会行为模式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② 城市社会地理学中以城市为对象逐步转向以区域为对象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③ 摆脱了只关注唯物条件社会学分析方法,转向以社区、场所研究为代表的人本需求的社会空间研究;④ 社会极化的新特征,包括新富裕阶层、新贫困阶层空间分异的特征、机理与原因;⑤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特别是中国老龄化问题、犯罪问题等社会问题出现的新变化的研究;⑥ 城市社会环境与人类生态系统研究,包括低碳、节能、环保、生态等概念指引下社会空间的发展策略。
南京大学社会地理学的发展紧跟国际社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具有强烈的学科开拓与创新性,一直以来其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地理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力量。尽管已经在流动人口、女性地理学、城市空间、城市管治、信息社会的地理学、乡村城市化、乡村聚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仍旧迫切需要地理研究者对具有空间地域特征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吸收国外社会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逐步建立中国式的社会地理学,这是中国社会地理学发展的宏观背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沈道齐,崔功豪.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J].地理学报,1990,55(2):163~171.

[2]
白吕纳. 人地学原理[M].任美锷,李旭旦译.南京:钟山书局,1935.

[3]
刘恩兰. 川西之高山聚落[J].地理学报,1948,3(Z1):27~29.

[4]
李旭旦. 国外地理科学文献选译(人文地理词汇专号)(下)[M].南京: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1984.

[5]
吴传钧. 人文地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6]
崔功豪. 城市地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7]
顾朝林. 城市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
倪文杰,张成福,马克锋.现代交叉学科大辞库[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9]
吴友仁. 关于中国城镇人口劳动构成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81,46(2):121~134.

[10]
庞海峰,樊烨,丁睿.中国城市人口增长过程及差异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2):69~72.

[11]
庄林德. 关于中国城乡人口划分和城镇人口统计方面的问题与建议[J].人口与经济,1988,29(6):34~35.

[12]
马永立. 人口地图编制方法新探[J].地理科学,1997,17(4):55~58.

[13]
余洋,甄峰.基于Googleearth的城市人口密度研究——以广东清远为例[J].热带地理,2009,29(6):561~566.

[14]
符海月,李满春,赵军,等.人口数据格网化模型研究进展综述[J].人文地理,2006,89(3):115~119.

[15]
顾朝林,蔡建明,张伟,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1999,54(3):14~22.

[16]
张敏. 大城市外围地区流动人口结构及其城镇建设用地使用特征研究——以深圳市平湖镇为例[J].人文地理,2002,17(6):11~14.

[17]
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等.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1,56(5):548~559.

[18]
黄春晓,顾朝林.基于女性主义的空间透视——一种新的规划理念[J].城市规划,2003,27(6):81~85.

[19]
陈璐.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城市住房与住区问题初探——以南京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5,86(6):48~51.

[20]
郑泽爽,甄峰.银川城市生活需求的性别差异及规划建议——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J].人文地理,2010,114(4):50~54.

[21]
顾朝林. 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2]
张京祥. 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3]
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45(4):399~411.

[24]
张京祥,吴缚龙,马润潮.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J].城市规划, 2008,32(6):55~60.

[25]
罗震东. 中国都市区发展:从分权化到多中心治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6]
顾朝林,C·克斯特洛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5):3~11.

[27]
宋伟轩,吴启焰,朱喜钢.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10,65(6):685~694.

[28]
吴启焰,张京祥,朱喜钢,等.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26~30.

[29]
陈浮,葛小平,陈刚,等.城市边缘区景观变化与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1,21(3):210~216.

[30]
张京祥. 国外城市居住社区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国外城市规划,1998,(2):43~46.

[31]
顾朝林,王法辉,刘贵利.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2003,58(6):917~926.

[32]
顾朝林,姚鑫,沈建法,等.城市管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3]
罗小龙. 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合作与管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4]
张京祥,吴缚龙.从行政区兼并到区域管治——长江三角洲的实证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4,28(5):25~30.

[35]
刘玉亭,何深静,顾朝林.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研究[J].城市问题,2002,19(5):45~49.

[36]
陈果,顾朝林,吴缚龙.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5):542~549.

[37]
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54(2):12~21.

[38]
宋家泰,张同铸,苏永煊,等.江苏省淮阴专区农业区划[J].地理学报,1959,25(2):120~134.

[39]
曾尊固,熊先根.论农业结构变化及其地理学研究[J].地理学报,1994,49(1):84~91.

[40]
曾尊固,熊宁,沈思保.较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研究——以江苏省海安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0,19(2):120~127.

[41]
郑弘毅. 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2]
张敏,顾朝林.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02,22(4):482~486.

[43]
张京祥,张小林,张伟.试论乡村聚落体系的规划组织[J].人文地理,2002,17(1):85~88.

[44]
黄贤金. 农村土地改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2~15.

[45]
陈志刚,曲福田,韩立,等.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0,23(5):93~98.

[46]
钟太洋,黄贤金.农户土地用途变更空间决策行为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如东县和铜山县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1):104~108.

[47]
陈果,顾朝林.网络时代的城市空间特征及演变[J].城市规划汇刊,2000,(1):33~34.

[48]
顾朝林,李满春.“数字城市”研究漫谈[J].城市规划汇刊,1999,(5):25~27.

[49]
张捷,顾朝林,都金康,等.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2000,20(4):368~374.

[50]
段学军,顾朝林,于涛方.“数字城市”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7(2):33~38.

[51]
甄峰. 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2]
陈曦,翟国方.物联网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初探——以长春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0,30(4):529~535.

[53]
沈丽珍. 流动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