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
中文
图/表 详细信息
中国数字人才空间分布与流动格局——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分析
杨凡, 林晓, 戴杨, 刘承良
地理科学, 2024, 44(
6
): 964-972. DOI:
10.13249/j.cnki.sgs.20230655
地区
HH/第Ⅰ象限
LH/第Ⅱ象限
LL/第Ⅲ象限
HL/第Ⅳ象限
注:基于数字人才密度计算的空间相关性结果相似。
长三角
上海,苏州
嘉兴,南通,金华,湖州
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绍兴,盐城,泰州,扬州,镇江,常州,无锡,
合肥,宣城,马鞍山,安庆,池州,铜陵,芜湖,滁州
杭州,南京
京津冀
无
承德,廊坊,天津,保定,张家口
唐山,秦皇岛,沧州,衡水,石家庄,
邢台,邯郸
北京
粤港澳
香港,深圳
惠州,东莞
肇庆,佛山,中山,珠海,江门
广州,澳门
表4
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数字人才规模的Moran散点图
本文的其它图/表
表1
重点数字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
图1
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的数字人才规模分布格局
表2
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数字人才密度与集聚度前10城市
表3
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数字人才分布的非均衡程度
图2
2021—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主要城市的数字人才流动特征
表5
中国三大城市群主要城市数字人才的流入、流出地
图3
2021—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主要城市的数字人才流动网络
城市之间的连线颜色用于区分不同地区内部/之间的数字人才流动
图4
2021—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主要城市数字人才流动网络体系结构
图5
2021—2022年中国三大城市群主要城市修正的总流动率和净流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