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 34 (9): 1069-107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9.1069

Orginal Article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

王新越1, 宋飏2, 宋斐红3, 于世远4

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3.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4.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New Urbanization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ANG Xin-yue1, SONG Yang2, SONG Fei-hong3, YU Shi-yuan4

1.School of Manage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2.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 China
3. Shandong College of Tourism & Hospitality,Jinan, Shandong 250200,China
4.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10003,China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4)09-1069-08

收稿日期: 2013-05-25

修回日期:  2014-01-12

网络出版日期:  2014-09-10

版权声明:  2014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4YJC790123)、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3DGLZ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GL059)、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REK29011)、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11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12QN001)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新越(1977-),女,黑龙江密山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研究。E-mail:lily6527@sina.com

展开

摘要

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在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子系统构成的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受传统城镇化影响严重,要加强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以及创新与研发方面的建设。② 济南、青岛、威海、淄博为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东营为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烟台、莱芜为新型城镇化中等水平区,泰安、滨州、日照、潍坊、枣庄为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济宁、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为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 空间分异 ; 山东省

Abstract

China has entered into urban society, the main task of the future urbanization has been turned in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while the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is goal. On the basis of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new urbanization was established in the article, which was composed of eight subsystems: population, economy, space, socie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festyl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R&D. The weight of index was worked out with the entropy method to improve the objectivity and reliability, and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the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the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Jinan (60.26) is the highest, while which in Heze(18.16) is the lowest. The rang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are both relatively larg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the 17 prefecture-level citie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through clustering analysi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whole province demonstrates that the high level cities are in east and north, and the low are in west and south.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Jinan, Qingdao, Weihai and Zibo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whole province, which belongs to the high level area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Dongying is relatively high, especially the level of economic urbanization. Yantai and Laiwu belong to the middle level area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 two citie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whole province. The relatively low area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includes Taian, Binzhou, Rizhao, Weifang and Zaizhuang . Jining, Linyi, Dezhou, Liaocheng, Binzhou and Heze belong to the the low level area of new urbanization. In these citie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were far below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whole province, which were related to the backward economy and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every subsystem in these cities was also low.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of each index o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urbaniz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was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traditional urbanizati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economic urbanization, space urbanization, social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t needs to b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sty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R&D, and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should be pay more attention to.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 spatial differences ; Shandong Province

0

PDF (42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王新越, 宋飏, 宋斐红, 于世远.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 , 2014, 34(9): 1069-107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9.1069

WANG Xin-yue, SONG Yang, SONG Fei-hong, YU Shi-yuan. New Urbanization Measurement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Shandong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9): 1069-107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9.1069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及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战略选择。传统城镇化是以人口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扩张为发展目标,造成了人为拉动城镇化的种种错误措施和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的发展理念,与之相比,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更加注重城镇功能的完善与提升,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城镇生态环境的优化,具体表现在城镇人口的就业、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通过城镇化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

国外学者非常重视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研究。Davis提出产业转型升级是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重要方式[2]。Kim S指出美国的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3]。S Mostafa在研究中提出城市发展应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高[4]。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王素斋、刘进辉、单卓然等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概念进行了研究[5~7],王博宇、孙长青、戚晓旭等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8~10],姚士谋着重从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保护2个角度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11],吴江、李晓曼分别对重庆和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12,13],钟少颖、刘静玉等探讨了全国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14,15]。山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全国的整体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也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点区域之一,刘德军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16],韩雷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探讨了山东省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17],孙晓冰从低碳生态角度研究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8],高爱颖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对山东省旅游小城镇建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19]。目前,在新型城镇化研究中研究方法以定性方法为主,定量分析较少,特别是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关联度分析发现影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对山东省17地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各市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同时为其他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涉及多个方面,在借鉴有关新型城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获取性和可测量性等原则,首先初步建立了8个子系统,24类要素、49个基本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征求18位专家的意见后,运用SPSS软件对这些指标进行多重共线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与重组,从而得到最终的8个子系统、20类要素和32个基本变量的多子系统、多指标、全方位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表1)。

1.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20]、2012年山东省17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1]

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值法,熵值法是利用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信度[22],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1.4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

对于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值及其对应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测算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指数(F),公式为:

F=100×j=1nrjvij(1)

式中,F代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j为该系统中指标的数量,rj为指标权重,vij系统中城市ij个指标的标准化数值,n为指标个数。

2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空间差异

根据式(1),求得山东省以及17地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图1)。由图1可知,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等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东营、烟台、莱芜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济宁、临沂、德州、德州、聊城、菏泽等城市的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最高的是济南为60.26,最低的菏泽为18.16,两市的极差为42.10。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的平均值为35.76,其标准差为14.39。极差和标准差都比较大,反映出山东省17地市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以全省平均水平为中心点,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系统聚类对山东省17地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可把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5类,如图2所示。从整体上看,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两高两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即“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东西方向上,省会城市经济圈的济南和淄博,沿海城市经济圈的青岛和威海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高水平区域,远高于其他城市,两大城市经济圈交界地带的潍坊,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成为两中心区域的断裂带,位于山东省西部的德州、聊城、菏泽、济宁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在南北方向上,山东半岛城市经济圈中济南、淄博、青岛、威海、东营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而位于山东省南部的菏泽、济宁、枣庄、临沂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山东半岛城市经济圈、省会城市经济圈、沿海城市经济圈拥有较好的政策支持、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在3个城市经济圈的综合作用下,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形成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泰安-莱芜-济南-淄博-东营2条空间发展轴。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全省的协调发展,加强菏泽、聊城、德州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根据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平均水平以及各市之间的发展差距,并结合空间分布情况,把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五大类: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新型城镇化中等水平区、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表1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

Table 1   Index system and weights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目标层子系统层要素层指标层权重
城镇化(UV1人口城镇化W1城镇人口规模X1城镇人口比重(%)0.0202
W2城镇人口密度X2城镇人口密度(人/km20.0161
W3非农人口就业X3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0.0178
V2经济城镇化W4经济发展水平X4人均GDP(元)0.0293
W5产业结构发展水平X5二三产业占GDP比重(%)0.0179
W6二三产业密度X6二三产业GDP密度 (万元/ km20.0330
V3社会城镇化W7医疗X7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人)0.0335
X8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和卫生院床位(张)0.0284
W8教育X9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0.0307
X10人均教育经费(元)0.0359
X11万人拥有教学人员数量(人)0.0301
X12每十万人口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人)0.0671
W9生活质量X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0.0160
V4空间城镇化W10城镇覆盖度X14建成区所占比重(%)0.0446
X15城镇密度(个/104km2)0.0144
W11人均城镇化地域X16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m20.0343
W12人均城镇道路X17人均拥有城镇道路面积(m2)0.0155
V5生态环境
城镇化
W13城镇生态基础X1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0.0227
W14城镇环境保护X19城镇居民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t/人)0.0319
V6生活方式
城镇化
W15城镇生活设施普及率X20城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标台)0.0483
X21城镇每百人拥有家用汽车(辆)0.0265
X22人均日生活用水量(L)0.0234
X23燃气普及率(%)0.0090
W16城镇居民消费观念普及率X24人均旅游消费(元)0.0311
W17城镇休闲功能普及率X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0.0277
X26每万人拥有星级酒店数量(家)0.0357
X27每百万人拥有文化机构数(家)0.0368
V7城乡一体化W18城乡居民收支均衡度X28农村-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0.0179
X29农村-城镇人均消费水平比0.0309
W19城乡居民联系度X30高速公路密度(km/km20.0481
X31人均客运周转量(万人·km)0.0575
V8创新与研发W20创新人才X32万人高校师生数(人)0.0681

新窗口打开

2.1 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

济南、青岛、威海、淄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处于全省的前列,属于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

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省首位,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创新与研发等子系统的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城市,但其经济城镇化水平低于青岛、东营等市,生态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也比较低。今后济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发挥其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交通枢纽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各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市之间城镇化的互动发展;发挥科技创新以及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优化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图1   2011年山东省及各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

Fig.1   New-type urbanization indices of cities and the whole province of Shandong in 2011

图2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

Fig.2   The space distribu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青岛是副省级城市、重要的港口城市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拥有良好城镇化发展基础,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其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城市。青岛应该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带动作用,强化城市功能,发展高端高质产业,促进知名企业的发展,打造“蓝色硅谷”和“品牌之都”,以经济城镇化拉动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凭借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经济,吸引更多外资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发展目标,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优化城镇化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3]

淄博是山东省第三大城市,是传统的工业城市,工业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也较高,但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治理强度的加大,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此外,其城镇人口比重以及建成区比重较低。2011年淄博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居全省第四位,城镇人口比重为43.36%,位居全省第七位,建成区比重为7.80%,位居全省第七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淄博要发挥其工业基础好的优势,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发挥其在城乡一体化方面的优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从而提高城镇人口比重。

威海是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居全省首位,但其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威海市今后应充分利用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要发挥靠近韩国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韩国的经济联系,努力把威海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发挥靠近日韩等主要客源国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环境优势,发展国际旅游业;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养海洋优势产业,通过经济的发展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2.2 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

东营属于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东营是一座因石油工业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特别是经济城镇化水平仅次于青岛位居第二位,但其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三产业发展薄弱,并且人口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等发展水平较低。东营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

2.3 新型城镇化中等水平区

烟台、莱芜属于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中等水平区域。

烟台是重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外向型程度较高,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之一,但其新型城镇化水平居中。烟台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与日韩的经济合作,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度假胜地;发挥港口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努力把烟台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港口城市。

莱芜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基地,人口规模、地域面积较小,城镇化发展对资源依赖性较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今后发展中莱芜要充分利用莱芜钢铁和济南钢铁的整合为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减轻对资源的依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6];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莱芜由钢铁工业城市向综合中心城市的转变。

2.4 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

泰安、滨州、日照、潍坊、枣庄等5个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处于全省较低水平。

泰安是山东省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其总体经济实力较弱,影响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整合当地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大项目的建设打造大泰山旅游圈,努力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以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发挥靠近省会城市的优势,依靠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制造业,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完善道路、绿化、供水等城镇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经济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争取成为省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滨州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湾,是山东的北大门。滨州要通过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发挥济南都市圈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交汇的地缘优势,强与济南、淄博和东营的经济联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把滨州打造成“黄河三角洲中心名城”。

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此外,日照在创新与研发方面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后应该发挥港口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形成具有日照特色的临港工业体系,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强与青岛的经济联系,主动承接青岛的产业转移,提升自身的制造业档次和水平,发展与青岛市相关产业的配套产业;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通过与外地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增加当地的高等院校数量,培养更多的科学技术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潍坊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空间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其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城乡差距较小。潍坊应积极融入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建设中,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主动接受青岛的产业转移,提升制造业的规模和层次,增强经济实力。

枣庄是依靠煤炭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受煤炭资源有限性的制约,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水平增长缓慢,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创新与研发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低。在今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对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大对高校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5 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

济宁、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属于城镇化低水平区。这些城市经济落后、工业化水平不高,造成城镇化发展水平低,且各子系统发展水平也较低。

济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实现转型升级,以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借助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南水北调和济徐高速等一批重大工程完善道路交通、城镇绿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城镇化发展空间,努力把济宁打造成鲁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强化其对鲁西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临沂是山东省人口规模、地域面积最大的城市,近年来以小商品批发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发挥其区位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及发展小商品批发贸易的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提高制造业水平;发展完善交通网络,大力发展物流业,把临沂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通过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渐把临沂打造成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德州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也是鲁西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但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交通枢纽优势,加强与济南和京津地区的经济联系,主动接受其辐射带动作用,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不断完善道路交通、通讯、绿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功能,争取成为济南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和山东联系京津地区的重要城市。

聊城、菏泽两市受自然历史条件限制,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较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是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聊城要充分利用济南都市圈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加强与济南的经济联系,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要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德商高速、济聊公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等项目的建设加强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集聚能力,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逐渐把菏泽打造成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核心城市。

3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的关联度分析

3.1 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其实质就是根据系统因子的差异性来判断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差异性越大,其关联度也就越低,对系统的影响也就越小,差异性越小,关联度也就越高,对系统的影响也就越大[24]

3.2 灰色关联度结果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24],经过计算,求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与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度。

在排名前10位的评价指标中,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与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关联度最高,与人均GDP的关联度也排在第4位,从产业结构优化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体现经济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也说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经济城镇化有着重要关系。第2位的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是空间城镇化的典型代表,能够反映城镇人口与城镇面积协调发展状况,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之一。第3位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第9位的万人拥有教学人员数量是反映社会城镇化的重要指标,说明居民生活状况、教育发展状况与社会城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第5位城镇人口比重和第7位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从人口集聚和就业结构上体现人口城镇化发展状况。第6位和第10位的评价指标反映出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燃气普及率代表了城镇生活设施普及程度,每万人拥有星级酒店数量代表了城镇休闲功能的发展与普及状况,也说明城镇生活设施普及程度和城镇休闲功能发展状况是影响生活方式城镇化的重要指标。第8位的城镇居民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从城镇环境保护方面反映生态城镇化发展状况,表明生态环境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新型城镇化也产生重要影响。总体看来,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受传统城镇化影响较大,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与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关系较为密切,而与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的关系较前面4个方面要弱,这就要求山东省在今后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升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创新与研发的水平,更加注重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表2   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32个指标的关联序中排名前10位指标

Table 2   Top 10 of relational sequence between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the 32 indicators

排名评价指标所属子系统关联度
1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经济城镇化0.9193
2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空间城镇化0.9095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城镇化0.9076
4人均GDP经济城镇化0.9036
5城镇人口比重人口城镇化0.8980
6燃气普及率生活方式城镇化0.8961
7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
比重
人口城镇化0.8928
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生态环境城镇化0.8885
9万人拥有教学人员数量社会城镇化0.8815
10每万人拥有星级酒店数量生活方式城镇化0.8758

新窗口打开

4 结 论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的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市之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是济南,其综合发展指数60.26,发展水平最低的城市是菏泽,综合发展指数为18.16,前者是后者的3.33倍。从空间分布上来讲,东部沿海地区青岛、威海、烟台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德州、聊城、菏泽等城市,北部地区威海、烟台、东营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南部地区临沂、枣庄、菏泽等城市。通过关联度分析发现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受传统城镇化影响严重,在生活方式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创新与研发方面的发展力度不够,影响了新型城镇化整体水平的提高。新型城镇化高水平区应继续保持优势,从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较高水平区要追赶高水平区,从人口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等方面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中等水平区应重点促进空间城镇化、创新与研发等方面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较低水平区要加强社会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等方面的建设;新型城镇化低水平区则应在全面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着重突出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方面的建设。山东省各地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优势、弥补弱势,必然会缩小各地之间的区域差异,提高山东省整体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

地理学关于城镇化领域的研究内容框架

[J]. 地理科学,2013,33(8):897~901.

[本文引用: 1]     

[2] James C D, Henderson J V.

Evidenc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urbanization process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3,(53):98-125.

[本文引用: 1]     

[3] Kim S.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Did the steam engine contribute to the growth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2005,42(4): 586-598.

[本文引用: 1]     

[4] Mostafa S Rasoolimanesh, Nurwati Badarulzaman,

Mastura Jaafar.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CDS) and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worlde>

[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36):623-631.

[本文引用: 1]     

[5] 王素斋.

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

[J].理论月刊,2013,(4):165~168.

[本文引用: 1]     

[6] 刘进辉,王殿安.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道路

[J].农业经济,2014,(1):64~66.

[7] 单卓然,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

[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本文引用: 1]     

[8] 王博宇,谢奉军,黄新建.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

[J].江西社会科学,2013,(8):72~76.

[本文引用: 1]     

[9] 孙长青,田园.

经济学视角下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河南社会科学,2013,(11):56~58.

[10] 戚晓旭,杨雅维,杨智尤.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宏观经济管理,2014,(2):51~54.

[本文引用: 1]     

[11]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地理科学,2014,34(6):641~647.

[本文引用: 1]     

[12] 吴江,申丽娟.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 151~155.

[本文引用: 1]     

[13] 李晓曼,蒲晓刚.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J].宏观经济管理,2014,(1):42~43.

[本文引用: 1]     

[14] 钟少颖,陈锐,魏后凯.

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研究

[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2):18~23.

[本文引用: 1]     

[15]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 143~147.

[本文引用: 1]     

[16] 刘德军.

山东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J].经济研究参考,2013,(31):33~48.

[本文引用: 2]     

[17] 韩雷.

新型城镇化视域中的山东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本文引用: 1]     

[18] 孙晓冰.

山东省低碳生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92~95.

[本文引用: 1]     

[19] 高爱颖.

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山东省旅游小镇建设问题初探

[J].山东社会科学,2014,(7):67~70.

[本文引用: 1]     

[20] 山东省统计局.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国统计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21]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22] 曾志伟,汤放华,易纯,.

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3):1~4.

[本文引用: 1]     

[23]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

[J].地理科学, 2013, 33(11): 1323~1329.

[本文引用: 1]     

[24] 刘思峰.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本文引用: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