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12): 1834-18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2.008

论文

领域化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

刘云刚, 仵明霞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275

Rural Urbanization and Territorial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 Case Study of Jiu-shui-keng Village in Guangzhou City

Liu Yungang, Wu Mingxia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ization and Geo-simulation,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Guangdong, China

中图分类号:  F1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12-1834-09

收稿日期: 2015-07-3

修回日期:  2016-02-9

网络出版日期:  2016-12-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571130,41271165,4113074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云刚(1973-),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 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生活空间论。E-mail: liuyung@mail.sysu.edu.cn

展开

摘要

从领域视角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自下而上的乡村城市化过程即是乡村地域的重新领域化与再/去领域化过程。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案例,运用实地调查、访谈的方法,对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市场和行政力量等领域化主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剖析。研究发现,村民代表的社会力量是乡村领域化的设计者,而行政力量、市场力量试图通过在其中构建独立领域以增强话语权。叠置的领域和差异悬殊的空间资源支配能力致使资源争夺加剧及非均衡的空间-权力结构形成,并导致村庄发展管治的混乱。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多元主体有机组合的领域单元及均衡的领域政治体系,以实现乡村地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城市化 ; 自下而上 ; 领域化 ; 广州旧水坑村

Abstract

From a territorial perspective, since th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the process of bottom-up urbanization (which appeared in Chinese rural areas, raising funds through grass-root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introducing internal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ctively, in order to promote rural non-agricultural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in fact of the re-territorialization in rural areas. Focusing on Guangzhou’s Jiu-shui-ke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erritorial mechanism among government, the capital and social forces in the process of bottom-up urbanization, employing th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The Jiu-shui-keng village is situated in the middle of Panyu District in Guangzhou with an area of 1.86 km2 and 2 630 permanent residents, 93.4% of whom have no household registration. The fieldwork was conducted from the end of 2013 to the middle of 2014. It is found that, villagers, representing the social force, are the designer of territorialization in the rural areas. The administrative forces and market forces try to construct an independent territory to enhance their voice. Super imposed territory and the great disparity in space resources disposal capability result in the intensification of resource competition and unbalanced space-power structure, which cause chao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village’s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rritorial unit with multiple acto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a balanced territorial politics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as soon as possible, which means participants w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modify existing structure via (re)territorializ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should be planned to permeaterural areas, who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encourag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pital territory with the aim of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interests, and limiting the excessive expansion of villagers’ power.

Keywords: rural urbanization ; bottom-up ; territorialization ; Jiu-shui-keng village in Guangzhou

0

PDF (75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刘云刚, 仵明霞. 领域化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J]. , 2016, 36(12): 1834-18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2.008

Liu Yungang, Wu Mingxia. Rural Urbanization and Territorial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 Case Study of Jiu-shui-keng Village in Guangzhou Cit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12): 1834-184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2.00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乡村地区出现了由基层组织和个人筹集资金,积极引入内/外资,推动乡村自身非农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现象,其核心是乡村劳动力的职业非农业转化和空间功能转换[1-5]。其后的研究表明,这些乡村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混杂,产业、人口与城镇空间集聚程度低,反映了这一转换背后具有多重不同的作用主体[6,7]。那么,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了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郑弘毅等曾从动力来源方面将这种城市化的动力因素划分为内力和外力2个方面[8]。其后的研究则进一步着眼于其中的某1个或几个动力因素,来探讨其发展模式,如“珠三角模式”[9, 10]强调外资的作用;“苏南模式”[11,12]强调地方村镇集体组织和乡镇企业的作用;“温州模式”[13,14]、“晋江模式”[15,16]强调地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自发力量的推动;“东平模式”[17]、“民权模式”[18]则强调地方政府引导土地流转,从而推动村民就业转移的作用等。这些研究虽然对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自下而上城市化的特征进行了概括,不过从现在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是偏重宏观的背景分析,对城市化发生机制本身的阐述仍较为笼统,基本停留在相关影响主体的列举,而缺乏对各主体作用的深入分析。如前所述,如珠三角地区的乡村城市化,在外来企业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情况下,稳定的村庄社会结构被打破,村集体与村民、外资、地方政府之间构成了复杂的博弈平衡关系,这些关系的演化实质上推动着这些地区的乡村城市化进程。那么,这些力量是如何互动,进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目前这方面相关的机制解释尚不充分。因此,本文在此以广州市番禺区旧水坑村为案例,从领域理论视角出发,具体探讨其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各主体的作用机制及其推动的城市化过程,进而探求更一般意义上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并对构建均衡的城市化与领域化机制提出展望和建议。

1 研究视角与方法

1.1 城市化与领域化

刘云刚等认为,基于领域理论视角,城市化过程可以看作是城市空间的(再)领域化过程,是不同利益主体对城市空间的“地盘”(领域)的争夺[19]。不同的城市化过程会产生不同的领域组合方式,进而体现出其背后的空间资源分配关系。城市化在本质上可理解为围绕城市空间资源争夺的领域化、再领域化和去领域化(图1)。1949年以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过程可以基本理解为政府主导的行政领域化,而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则可以理解为资本和市场主导,即行政领域化、市场领域化和社会领域化多元互动下的新领域化过程(表1)。那么,在这一城市化进程中,资本、社会力量和行政力量如何互动,进而实现了“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这是本文所要关注的问题。

图1   领域分析框架下的城市化解读

Fig.1   Analysising urbaniz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erritorialization

表1   3种领域化

Table 1   The three types of territorialization

行政领域化市场领域化社会领域化
领域主体行政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
代表机构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企业、房地产开发商个人、团体组织
根本目的维护国家和领土的完整性,巩固统治控制空间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身份认同、满足自身利益[28,29]
领域策略军事战争、宪法制定[20,21];行政区划调整[22]产业空间升级、搭建全球生产网络、构建世界资本市场[25]担任志愿者、组建社会组织、创建虚拟互联网平台
空间类型清晰边界划定的封闭空间,如中国的行政层级,国家---流动的资本空间,如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中央CBD、大都市带、都市圈、经济圈微小、分割的社会空间,如家庭单元、网络空间
现实案例中国“市管县”制度[23];城乡二元制度;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基层的单位制[24]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世界生产体系;房地产商开发的小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BOT模式[26];构建全球性商品链[27]涂鸦者[30];城市边缘“非法”聚居者[31];居住隔离现象[32]

新窗口打开

具体到广州,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和领域化进程,乡村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各级政府是乡村领域的主导控制者,通过制定工业发展计划、投资建设项目、城市规划、行政区划调整等行政领域化策略推进城市化进程。80年代之后,随着发展体制的转变,乡村地区依托“三来一补”、“来料加工”等形式培育了大量乡镇和外来企业蓬勃发展,形成社会力量与市场力量合力推动的快速工业化过程。90年代后,随着住房体制的改革,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了资本推动的城市化和领域化、以及行政推动的“土地城市化”进程。在新的城市化过程中,村集体和村民代表的社会力量地位逐步上升,成为争夺空间资源和领域化的重要力量,共同推动了第二轮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而2000年之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外资企业、开发商为代表的市场力量进一步渗透到村庄地区,社会、市场、行政力量在乡村空间中的博弈与领域化过程亦更加多元。如广州市政府主导的大学城、珠江新城建设,从1996年以来的三轮村庄规划等,这些行政领域化的尝试,均在不同尺度上遭到了市场力量和乡村集体不同程度的抵制,至今尚有一些遗留问题有待解决。这也说明,当前的乡村城市化并不是行政力量的绝对主导,而是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某种意义上,村集体代表的社会力量仍然是村庄领域强有力的维护者,而本文随后的案例分析就是基于这一背景。

1.2 案例地及研究方法

本文选择广州市番禺区旧水坑村作为案例地进行个案研究。截至2014年,旧水坑村辖区面积1.86 km2,村庄建设用地面积143.87 hm2,占村域77.34%(图2)。外来人口37 426人,占总人口的93.4%。2014年全村集体总收入为75 075万元,人均收入为30 297元,村民股东工资分红超过4亿元,是广州为数不多的“亿元村”之一。改革开放前,旧水坑村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落后,属于贫困地区。改革开放后,村集体和村民兴建工厂,引进外资,自发地推动村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图2   旧水坑村区位及内部功能分区

Fig.2   Location and internal functional partition of Jiu-shui-keng village

本研究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实地调查主要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重点考察了旧水坑村的土地使用情况、功能分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访谈主要在2014年1~4月,笔者对村干部、村民、企业管理人员、外来人口等参与旧水坑村发展的不同主体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共成功访谈16人,其中村干部2人,村民4人,企业管理人员1人,员工4人,商铺店主3人,治安人员2人,基本涵盖了旧水坑村的各活动主体类型。具体访谈对象属性如表2所示。

表2   访谈对象属性

Table 2   Survey interview samples

编号性别年龄职业或身份户口所在地访谈时间
201403250155旧水坑村党支部书记旧水坑村62min50s
201403250235旧水坑村村委副主任旧水坑村40min15s
201404120147富利电子厂技术部主任广东湛江20min25s
201401120140旧水坑村村民旧水坑村12min44s
201401120272旧水坑村村民旧水坑村7min14s
201401120346旧水坑村村民旧水坑村6min19s
201404120253旧水坑村村民旧水坑村3min10s
201401120442凉茶店老板茶东村15min12s
201401120550森林公园治安人员湖南10min20s
201404120355森林公园治安人员江西15min56s
201404120453第七员工宿舍区值班人员广西26min33s
201404120527胜美达电子厂保安湖南5min10s
201401120632丰达电机厂员工贵州6min40s
201401120726胜美达电子厂员工四川5min35s
201401120828电子商铺老板广西10min15s
201404120633奶茶店老板湖南16min54s

新窗口打开

2 改革开放以来旧水坑村的城市化

改革开放后,宽松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国家优惠政策为旧水坑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75年以村领导为首,带领旧水坑村村民进行农田改造、发展副业、外出务工等逐渐壮大集体经济,为村办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1976年后,旧水坑村陆续与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合作办起来料加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引进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本村村民的就业问题,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村办企业的发展使得工业产值在旧水坑村总产值所占比例大幅提升,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且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村民依靠非农生产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使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降低,也消除了统合分散的土地承包权用以建厂的阻力。

1984年,旧水坑村开始接触外商,外资的引进促使旧水坑村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状态。根据访谈得知,村方与外商方以联合办厂的方式共同推进工业的发展。不同于珠三角地区普遍的土地出租,旧水坑村的合作模式是:村方提供厂房和劳动力,企业提供技术和设备,共同成立董事会,共同管理。其中村方主要负责员工招聘、员工工资发放和员工社保,外商方专注于生产和销售。随着旧水坑村的发展,进入村庄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工业用地不断扩大,形成丰达工业园区、胜美达工业园区、村南工业园区3个主要工业园区。

2000年之后,旧水坑村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始实施一系列措施推动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如2002年开始,旧水坑村开始对引进企业的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等设置门槛,积极引进企业研发机构入驻,推动产业升级,确保企业在村的长久运营。此外,旧水坑村加大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着力于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图3)。

图3   旧水坑村城市化发展历程

Fig.3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Jiu-shui-keng village

通过一系列环境建设,村集体及村民实际成为旧水坑村领域的土地开发主体,掌握了土地的开发权,通过引进外商,发展工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用地结构的非农化转变(图4),成为村庄城市化的主导者。村域非农从业人口迅速增加,以流动性强的外来人口为主。由于土地收益仅限本村籍村民,故旧水坑村村民表现出对“农业户口”的偏好与对纳入传统城市地域的抗拒。旧水坑村虽已成为工业化地区,但社会文化网络仍维系深厚的乡土社会色彩,体现出发展的“过渡性”特点,是典型的自下而上动力作用下的半城市化地区。

图4   旧水坑村土地利用结构
a. 1985年;b. 1990年;c. 2013年

Fig.4   Land use structure in Jiu-shui-keng village

3 旧水坑村城市化中的领域化与领域政治

3.1 村集体主导的社会领域化

3.1.1 土地确权

1982年,旧水坑村确立并实施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以股份的形式对土地所有权进行了确权,村民成为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拥有了基于土地开发的对领域的强控制力,并以合法的“股权”获得“分红”利益。旧水坑村为此成立了股份合作公司,所有在籍村民皆为股东。在定期召开的股东大会中,村民参会率均高达90%以上,利用股权参与企业发展项目的表决,掌握企业法人代表的任免权,决定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建设等。这一机制的形成意味着,村集体和村民切实地掌握了旧水坑村的领域管理,并因此塑造了其领域化主体的身份。

3.1.2 联营办厂

1984年之后,与企业联营办厂是旧水坑村领域化的关键。此合作模式使村民实际掌握基于集体财产——厂房的运营“实权”。联营办厂的模式使得村民不仅仅只是收租、管理企业外围的治安和卫生,而是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依托于村方成立的代理机构——旧水坑五金综合总厂,村方通过招工、代发工资、负担员工社保、管理厂区治安等领域性策略实施其在企业经营中的控制权,从而分享丰厚的利润分配。此外,规定各工厂应优先录取旧水坑村村民进厂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村民的领域控制权,巩固了其领域主体地位。

3.1.3 主导基建

2000年之后,旧水坑村开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项目首先征集村民股东意见,村委会代为草拟,然后由全村在籍村民表决通过,票数达不到2/3的项目不予批建。建设资金来源于旧水坑股份合作公司,建设方案全村征集或村方请专业人士设计,建成后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均由村方负责。此举说明村民的控制力不仅在产业管理领域,且渗透到了一般属于地方政府职责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即村民同时也成为了村域居住环境改善和公共投资的主体。

3.1.4 村集体身份转变

社会领域化的结果,使旧水坑村集体由一般的“政府职能代理机构”逐渐转变为“村民利益维护者”和真正意义上的“工会”。2000年之前,以旧水坑村股份合作公司和五金综合总厂为实体依托的村集体代表村民争取国家体制内资源及与资本力量谈判;村集体组织代表——前任村书记陈柱彬领导村民改造农田、外出务工、筹划资金建设厂房、引进外商,并担任五金综合总厂的法人代表和厂长一职,代表村民管理企业收支和招工等工作,是村民与外商方沟通的核心人物。2000年之后,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审计监督制度》、《集体财产管理制度》等规章,设立财务公开栏,使村民参与村庄管理更为深入,村务运行机制也更为规范。在其他一些行政领域化较为活跃的乡村,村集体组织常代表地方政府传达上级政府计划项目、监督村民完成上级指令任务等,从而使村民对村集体的认同更多是基于行政角色,但在旧水坑村的城市化与领域化过程中,村委会、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代表等更多地着力于发展村集体与地方政府、外商方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多地回归村民的代表,转变为社会领域化的主体,凝聚村民力量推动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3.2 地方政府和外商发起的领域政治

3.2.1 地方政府的行政领域化

体制转变之后,行政力量在乡村领域的话语权逐渐弱化,新时期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表明其试图强化在乡村的领域控制力。如1990年代后,广州市政府相继展开三轮村庄规划,试图通过持续领域化策略重塑其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角”身份。其中,第一、二轮村庄规划的领域性较弱,如2001年的中心村规划未覆盖到旧水坑村;2007年的村庄整治规划并未深入到村庄的土地整理等核心问题,仅提出概念性内容;2013年开始的第三轮村庄规划同样地方政府以编制利于村庄发展、增强村民参与的村庄规划为合法性话语,深入村庄进行现状调研、访谈、编制旧水坑村村庄规划等,试图加强其控制权。从工作实施效果上看,这一策略亦未实现最初的领域性增强构想。

虽然第三轮村庄规划内容涉及旧水坑村的类型与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功能分区与发展指引、用地空间管制、村建设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等有关村庄建设和发展的全领域,但其近期工作重点是环境整治、设施配套完善、村民住宅整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村庄经济发展、工业产业园的提升改造等领域控制性的内容涉及较少,且并未提供新增工业用地落实办法、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方式、招商引资策略等实质性内容。此外,从实施目的来看,重点是对原有用地采取“固化”边界的策略,即已有用地的使用和管理仍是村集体及村民主导。主要实施和责任主体亦是偏于代表社会主体的村委,而不是地方政府。可见,地方政府在乡村领域的控制力仍是相对较弱的,行政力量对村庄发展的管治仍处于游移状态。

3.2.2 外商方的市场领域化

在旧水坑村社会领域化过程中,作为“外来者”的外商方以接受村方设定的企业合作方式默认其在旧水坑村的“领域客体”身份,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村庄,受村方的管控。随着企业根植性的增强,其话语权有增大的趋势,并试图构建市场领域,修改原本的领域运作模式。

随着村庄的发展,入驻旧水坑村企业的部门结构发生了由生产部门向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并存的转变,如2002年新建的胜美达电子厂的研发机构——胜美达南中国行政暨科研中心。这使得外商方和村方的合作深化,外商方对于村庄环境的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外商方采取了物理载体建设、转变管理方式、改变合作规则等多种策略,以增强管理权和话语权。在实体空间管控方面,大型外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招聘点,方便企业直接招工,而不再通过村方。访谈可知,这一策略的关键在于企业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转变为主要由外商方进行招聘,管理人员的工资也是外商方负责发放,和村方无关。此外,部分企业设置了门禁系统,要求员工刷卡进出工厂,增强工厂的不可进入性。员工接受并习惯工厂新设立的门禁制度安排,从而使企业员工更多认同为是直接接受企业管理而不是受村庄管理。外商方与村方的合作规则方面,如企业员工的社保由最初的村方全部负责转变为村方和外商方共同负责。

总之,在企业的发展中,外商通过“专业化管理、升级技术引进”等试图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增强市场力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控制力。虽然成熟的市场领域还未构建,但雏形已显,这表明在旧水坑村,市场力量正在成为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新兴推动主体,而不再是村方独大(图5)。在社会领域和市场领域发生冲突时,亦存在权力相互制衡的潜在可能性。

图5   旧水坑村的领域格局

Fig.5   Territorial pattern for Jiu-shui-keng village

4 讨论与结论

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旧水坑村村民与村集体通过实施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参与企业运营和管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化策略,确立了社会力量在村庄领域的相对主体地位,合法化其对村庄空间的开发和改造,从而主导了乡村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在村民主导的社会领域化架构下,同时也出现了政府制定和实施村庄规划、外商在企业运营中话语权增强等新变化,这表明行政力量、资本力量等领域力量正在介入到旧水坑村的领域构建之中。

从领域视角看,城市化模式的转变代表着空间资源分配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后,原有行政力量主导的城市化被行政、市场与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的架构替代。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即是村集体和村民代表的社会力量采取一系列领域化策略推进乡村自发的工业化、城市化。由于村集体和村民权力的有限性、认识的局限性、策略的排他性,使得村庄的发展呈现出不稳定与不可持续的特征,存在诸如孤立发展、集聚性低;村民工作积极性不高,流动性低;缺乏应对外部干扰的有效机制等问题。此外,村庄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政府通过编制和实施村庄规划试图重新确立其在乡村领域的主体地位;市场力量积极利用资金、技术等优势试图摆脱控制。这些新变化对社会力量构建的领域化体系提出挑战,空间资源争夺加剧,冲突出现。

旧水坑村的案例中发现,村集体代表的社会力量以领域化策略实现对村庄领域的强控制,主导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分配。村集体在经济上追求的不是绝对利润的最大化,也不是单纯的经济目标,而是以保障村民利益为前提的相对利润的最大化以及让村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因此,以土地所有权支配下的“地缘关系”为基础,其资源和利益的流动以村庄为领域边界,导致经济的开放结构与封闭的社会结构形成对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市场力量依托娴熟的资本配给模式,话语权逐渐增强,趋向于构建独立的市场领域。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在空间资源和利润的分配上出现矛盾加剧的趋势。此外,经历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乡村的生长和发展并未正式纳入地方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其自然的城市化过程实际上是存在风险的。当面临外部经济危机时,其抵御能力有限,此时具有较强宏观调控能力的行政力量的引入将发挥重要作用。而事实表明,行政力量试图重塑在村庄的主体地位的意图并未实现,其影响和控制力总体仍然较弱。因此,总体而言,社会力量主导下的领域化格局距离均衡的领域政治体系尚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地方政府-企业多元主体共同推动下的乡村可持续发展状态,需尽快调整空间资源的配给模式,构建均衡的领域政治体系。本文认为,均衡的领域组织模式依托于多元领域的有机组合和相互协调,即参与主体的任何一方均有机会通过(再)领域化实现对现有领域结构的改造。因此,将乡村建设成为社会-行政-市场力量有序作用的领域单元,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为推动乡村城市化的有序健康发展,应增强政府权力向村庄领域的渗透,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的作用;借助市场力量的灵活性,鼓励市场领域的构建,推进合作深化并协调利益分配;同时要限制村民与村集体权力的过度膨胀。

本文主要构建了领域视角下城市化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微观尺度探究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机制,并对均衡领域体系的构建作了初步构想。在实地考察和写作中,还有以下几点需要继续深入探讨:

1) 调研发现,旧水坑村涌入的外来人口主导形成了老乡会、“旧水坑村蚁族联盟”QQ群等民间组织或网络虚拟空间,且旧水坑村商业空间的形成与外来人口的经营活动亦息息相关。那么基于其受资本要素和社会关系的双重推动,是否可将其定义为独立推动城市化的市场—社会领域?又如乡村精英在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权力有增大的趋势,是否可能形成既代表政府政权又着力于维护村民利益“实体”化的行政——社会领域?

2) 本文案例选取的旧水坑村是在社会力量主导推动下发生的城市化过程,那么资本力量、行政力量主导推动的乡村城市化特点、机制、领域政治体系是怎样的?三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马润潮.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J].地理学报,1999,54(2):106-11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确实存在着二元城市化模式,而农村 城市化在中国整个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和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从城市化启动力的角度指出,这种发生在农村地 域,由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城市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文章并由此分析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其在国家 方针政策指导影响和政府、农民、外部(内资、外资)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运行机制.最终对其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未来地位和作用作了评估.

[Cui Gonghao, Ma Runchao.

Urbanization from Below in China: its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m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9,54(2):106-11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确实存在着二元城市化模式,而农村 城市化在中国整个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和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在肯定了小城镇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的作用下,从城市化启动力的角度指出,这种发生在农村地 域,由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力量推动的城市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文章并由此分析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探讨了其在国家 方针政策指导影响和政府、农民、外部(内资、外资)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运行机制.最终对其在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未来地位和作用作了评估.
[2] 薛德升,郑莘.

中国乡村城市化的研究:起源、概念、进展与展望

[J].人文地理,2001,16(5):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5.006      URL      摘要

本文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 ,对乡村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化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 ,对近 2 0年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内容、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 ,并对未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Xue Desheng, Zheng Xin.

Research on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origin,definition,progress and prospect

. Human Geography,2001,16(5):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5.006      URL      摘要

本文回顾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 ,对乡村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城市化两个概念进行了辨析 ,对近 2 0年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内容、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 ,并对未来乡村城市化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3] 李郇,黎云.

农村集体所有制与分散式农村城市化空间——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J].城市规划,2005,29(7):40-4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5.07.007      URL      摘要

对农村城市化机制的探讨大多集 中在外资导向和乡镇企业发展方面,忽略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作为农村城市化主体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为例,分析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促进分散的 农村城市化空间形成的动力机制,认为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劳动力成本、交通成本、税收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均质化现象,并导致了外商投资企业在村一级农村集体所有 制单位的广泛分布,进而形成分散的农村城市化格局。

[Li Xun; Li Yun.

Rural collective ownership and dispersen rural urbanization space: 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Urbanization,2005,29(7):40-4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5.07.007      URL      摘要

对农村城市化机制的探讨大多集 中在外资导向和乡镇企业发展方面,忽略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作为农村城市化主体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农村城市化为例,分析了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促进分散的 农村城市化空间形成的动力机制,认为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劳动力成本、交通成本、税收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均质化现象,并导致了外商投资企业在村一级农村集体所有 制单位的广泛分布,进而形成分散的农村城市化格局。
[4] 杨世松.

农村城市化特点及其发展研究

[J].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230-2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905X.2008.04.074      URL      摘要

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在当代交通 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就地城市化"."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就地城市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且已经逐步具备了条件.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 化的路子.农村"就地城市化"已经不是理论上的推想,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Yang Shisong.

Research on rural urb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Henan Social Sciences,2008,16(4):230-2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905X.2008.04.074      URL      摘要

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在当代交通 和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农村城市化更多地表现为"就地城市化"."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就地城市化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且已经逐步具备了条件.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 化的路子.农村"就地城市化"已经不是理论上的推想,而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5] 李卫平,岳谦厚.

近20年中国乡村工业化及城市化研究回顾与省思

[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25-1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中国乡村工业化及城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围绕乡村工业化与乡村经济转型问题、乡村工业化向城镇化转变对乡村经济转轨的影响、乡村城镇化带动乡村经济现代化的问题、乡村城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及其解决措施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本文比较详细地梳理了既有成果,并就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思考性建议,即加强原生态资料发现发掘、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放宽研究眼界和创新研究思路、深化研究内容和拓展研究领域等,冀望对推进中国乡村工业化及城镇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Li Weiping,Yue Qianhou.

On review of research for the Chines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recent 20 years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5,(5):125-1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20年来,国内学界对中国乡村工业化及城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围绕乡村工业化与乡村经济转型问题、乡村工业化向城镇化转变对乡村经济转轨的影响、乡村城镇化带动乡村经济现代化的问题、乡村城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及其解决措施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本文比较详细地梳理了既有成果,并就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思考性建议,即加强原生态资料发现发掘、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放宽研究眼界和创新研究思路、深化研究内容和拓展研究领域等,冀望对推进中国乡村工业化及城镇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6] 刘盛和,张擎.

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分布变化

[J].地理研究,2008,27(5):982-98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许多大城市周边发育和形成了大量的半城市化地区,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城乡职能与土地利用混杂交错,是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新型地域类型。选取杭州市开展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半城市化地区判别指标的选择与判别标准的确定,实证分析1990年和2000年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在1990~2000年期间的变化,进一步辨识出半城市化地区的不同类型,并以萧山区和富阳市为例,对持续半城市化地区和新增半城市化地区在发展程度、工业与建设用地规模、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推进对半城市化地区动态变化及其内部差异性的认识。

[Liu Shenghe, Zhang Qing.

The chang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eri-urbanization areas in Hangzhou Municipality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8,27(5):982-98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许多大城市周边发育和形成了大量的半城市化地区,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剧烈、城乡职能与土地利用混杂交错,是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的新型地域类型。选取杭州市开展案例研究,探讨我国半城市化地区判别指标的选择与判别标准的确定,实证分析1990年和2000年杭州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及其在1990~2000年期间的变化,进一步辨识出半城市化地区的不同类型,并以萧山区和富阳市为例,对持续半城市化地区和新增半城市化地区在发展程度、工业与建设用地规模、动力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推进对半城市化地区动态变化及其内部差异性的认识。
[7] 刘江,崔胜辉,唐立娜,.

半城市化地区住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

[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5):579-58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0.05.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半城市化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人居环境出现了剧烈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住区形态.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住区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住区进行了分类判别和比较.然后结合SPOT-5全色波段影像,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在城区和样区两个尺度分析了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农村居民点在所有形态的住区中所占比重达到43%,并在城区内呈分散分布;城市建成区中城中村所占的比例大于城市型住区,前者呈分散分布,后者更趋于集中分布.在样区尺度上,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形态的住区周边的景观格局呈现出城市化梯度特征,而且城市化程度越高的样区,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

[Liu Jiang, Cui Shenghui, TangLina et al.

Settlement morpholog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in peri-urban area: A case study of Jimeidistrict, Xiamen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0,29(5):579-58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0.05.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半城市化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人居环境出现了剧烈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住区形态.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住区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住区进行了分类判别和比较.然后结合SPOT-5全色波段影像,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在城区和样区两个尺度分析了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农村居民点在所有形态的住区中所占比重达到43%,并在城区内呈分散分布;城市建成区中城中村所占的比例大于城市型住区,前者呈分散分布,后者更趋于集中分布.在样区尺度上,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形态的住区周边的景观格局呈现出城市化梯度特征,而且城市化程度越高的样区,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
[8] 郑弘毅,夏清,叶冬青.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引用: 1]     

[Zheng Hongyi, Xia Qing,Ye Dongqing.Research on rural urbanization. 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1998.]

[本文引用: 1]     

[9] 杨廉,袁奇峰.

基于村庄集体土地开发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J].城市规划学刊,2012,(6):36-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2.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源起于对珠三角农村城市化地区当前城市化状态的思考.经过 30年的高速发展,若按经济、人口等指标计算城市化率,珠三角的农村城市化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但现实中却呈现出被称作“半城半乡”或“城乡一样化”的独特 城乡空间景观,急剧扩张的非农建设用地在区域中呈“面”状展开,各类土地利用斑块混杂交错,形成“马赛克”式的土地利用景观.现选择村庄作为研究主体,分 析其主导的集体土地开发,试图从微观产权主体的分析去认识宏观整体的城市化状态,以解释珠三角农村城市化地区的独特现象.通过对典型案例地——佛山市南海 区的研究发现,珠三角的农村城市化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非农化村庄集合的模式,每个村庄都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主体,在村集体的经营管理下对村域的集体土地进行统 筹开发.一系列村城内用地布局相对合理的村庄组合在一起,就出现“合成谬误”——形成“半城半乡”的“非农化地区”.

[Yang Lian,Yuan Qifeng.

A model of rural urbanization based on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ly-owned land at the village level:the case of Nanhai,Foshan

.Urban Planning Forum,2012,(6):36-38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2.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源起于对珠三角农村城市化地区当前城市化状态的思考.经过 30年的高速发展,若按经济、人口等指标计算城市化率,珠三角的农村城市化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但现实中却呈现出被称作“半城半乡”或“城乡一样化”的独特 城乡空间景观,急剧扩张的非农建设用地在区域中呈“面”状展开,各类土地利用斑块混杂交错,形成“马赛克”式的土地利用景观.现选择村庄作为研究主体,分 析其主导的集体土地开发,试图从微观产权主体的分析去认识宏观整体的城市化状态,以解释珠三角农村城市化地区的独特现象.通过对典型案例地——佛山市南海 区的研究发现,珠三角的农村城市化实际上是一种基于非农化村庄集合的模式,每个村庄都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主体,在村集体的经营管理下对村域的集体土地进行统 筹开发.一系列村城内用地布局相对合理的村庄组合在一起,就出现“合成谬误”——形成“半城半乡”的“非农化地区”.
[10] 翁计传,闫小培.

中山市农村就地城市化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

[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2):7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1.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农村在经历着由传统农村,在经历过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后,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的农村就地城市化。本文以中山市为例,分析其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典型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其就地城市化特征差异较大;中山市就地城市化发展主要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机制、外向经济带动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体制制度推阻机制等综合机制共同作用形成的,但每种机制在中山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起的带动作用或主导机制是存在演进更替的,其动力贡献度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

[Weng Jichuan,Yan Xiaopei.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wer mechanism of rural in Situ urbanization in Zhongshan City

.World Regional Studies,2011,20(2):75-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11.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农村在经历着由传统农村,在经历过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后,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的农村就地城市化。本文以中山市为例,分析其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典型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其就地城市化特征差异较大;中山市就地城市化发展主要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机制、外向经济带动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体制制度推阻机制等综合机制共同作用形成的,但每种机制在中山市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起的带动作用或主导机制是存在演进更替的,其动力贡献度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
[11] 洪银兴.

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

[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2):31-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7278.2007.02.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苏南模式的演进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一是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三是增长方式的转型.最初的苏南模式率先推进了前两个转型,其后又在体制、增长方式以及政府作用这 三个方面的创新有了突破,从而导致新苏南模式最终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苏南地区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开始了率先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进程.新的 目标和新的矛盾,又推进了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创新,由此创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Hong Yinxing.

Southern Jiangsu development mode: its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7(2):31-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7278.2007.02.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苏南模式的演进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一是由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三是增长方式的转型.最初的苏南模式率先推进了前两个转型,其后又在体制、增长方式以及政府作用这 三个方面的创新有了突破,从而导致新苏南模式最终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苏南地区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开始了率先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进程.新的 目标和新的矛盾,又推进了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创新,由此创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12] 陈香,顾朝林.

从常州看新“苏南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5):75-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依托乡镇工业发展的“苏南模式”已发生了重要的转型,并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以及城镇化快速发展。论文以常州为例,说明新“苏南模式”的特点,并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新“苏南模式”。

[Chen Xiang,Gu Chaolin.

New Sunanurbanization model and its dynamics :a case study of Changzhou

.Urban Studies,2007,14(5):75-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7.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依托乡镇工业发展的“苏南模式”已发生了重要的转型,并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以及城镇化快速发展。论文以常州为例,说明新“苏南模式”的特点,并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新“苏南模式”。
[13] 朱磊,诸葛燕.

温州城市化机制研究

[J].经济地理,2002,22(增刊):88-9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日益成为区 域竞争的关键,城市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市化机制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将城市化机制划分为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运 行机制和城市化利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温州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温州城市化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Zhu Lei, Zhu Geyan.

The study on urbanization mechanism of Wenzhou City

. Economic Geograhy,2002,22(supplement):88-9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城市日益成为区 域竞争的关键,城市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城市化机制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将城市化机制划分为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运 行机制和城市化利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针对温州城市化的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温州城市化机制的对策和措施。
[14] 王丽歌,陈安金.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温州模式”再探讨

[J].浙江社会科学,2014,(7):118-1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宋迄今的一千多年中,温州一直被人多地少矛盾所困扰,面对人口压力,人们做出了各种应对,奠定了"温州模式"形成的历史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地矛盾激化是"温州模式"出现的直接原因之一。未来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温州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人地关系"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不但能把"温州模式"的来龙去脉完整分析和展现出来,还能在历史与现实结合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战略定位,这为"温州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Wang Lige,Chen Anjin.

Zhejiang Re-discussion of Wenzhou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land relation

.Social Sciences, 2014,(7):118-1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宋迄今的一千多年中,温州一直被人多地少矛盾所困扰,面对人口压力,人们做出了各种应对,奠定了"温州模式"形成的历史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地矛盾激化是"温州模式"出现的直接原因之一。未来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温州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人地关系"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不但能把"温州模式"的来龙去脉完整分析和展现出来,还能在历史与现实结合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战略定位,这为"温州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15] 贺东航.

从内生型城市化到建构型城市化——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晋江模式”

[J].东南学术,2007,(2):40-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1569.2007.02.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东南沿海一个地方案例来考察中国乡村城市化的道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晋江乡村城市化的初始阶段;第二部分阐述晋江乡村城市化的转型及与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三部分将对“晋江模式”的城乡一体化作一般性结论。文章认为,在如今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研究晋江农村城市化由内生型向建构型发展的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He Donghang.

From theendogenous urbanization to constructiveurbanization—Chines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bout “Jinjiang model”

.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2007,(2):40-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1569.2007.02.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东南沿海一个地方案例来考察中国乡村城市化的道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晋江乡村城市化的初始阶段;第二部分阐述晋江乡村城市化的转型及与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三部分将对“晋江模式”的城乡一体化作一般性结论。文章认为,在如今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研究晋江农村城市化由内生型向建构型发展的历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16] 陈晖涛.

福建省农村城市化模式选择研究

[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本文引用: 1]     

[Chen Huitao.

Study on rural urbanization medal sele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 Fuzhou:Fuji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2014.]

[本文引用: 1]     

[17] 张茜.

“高水平集体化”方向的一种初步尝试——山东省东平县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49-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科 学的预见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还将出现一次"飞跃",即向着"高水平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如何实现这一"飞跃"却并没有给出 明确的答案。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近年来,山东省东平县出现了若干以村为单位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 并通过"经营权回归""管理权释放""合作式激励"等一系列创造性的制度设计,保障了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初步形成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东平模式"。该模式 虽不能称得上是理想状态中的"高水平集体化",但或可说是正在朝着该方向发展的一种初步尝试。

[Zhang Qian.

A preliminary attempt of “High level of collectivization”direction:take land-share cooperation in Dongping County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example.Journal of Northwest A&

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15(5):49-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科 学的预见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还将出现一次"飞跃",即向着"高水平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如何实现这一"飞跃"却并没有给出 明确的答案。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近年来,山东省东平县出现了若干以村为单位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 并通过"经营权回归""管理权释放""合作式激励"等一系列创造性的制度设计,保障了合作社的发展和运行,初步形成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东平模式"。该模式 虽不能称得上是理想状态中的"高水平集体化",但或可说是正在朝着该方向发展的一种初步尝试。
[18] 吴海峰.

积极探索解决农地细碎化经营的有效途径研究——河南省民权县农地“互换并块”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J].开发研究, 2013, (6):7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161.2013.06.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指出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务农收入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民权县推行农村土地“互换并块”模式 的时代背景、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提出了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经营问题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建议.

[Wu Haifeng.

Research on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farmland fragmentation management—Investigating and thinking on "Swaps of block"model to Minqua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2013,(6):7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161.2013.06.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指出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细碎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务农收入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民权县推行农村土地“互换并块”模式 的时代背景、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提出了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经营问题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建议.
[19] 刘云刚,叶清露.

中国城市基层地域的领域化与领域政治——基于东莞东泰社区的案例研究

[J].地理学报,2015,70(2):273-28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领域视角出发,城市化过程即是城市地域的(再)领域化过程,也即空间资源在个人和社会群体间的(再)分配和(再)组织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单位制的解体及社区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基层地域领域化机制的变革,本文在此背景下以东莞市东泰社区为例,分析了变革后中国城市基层地域领域化动态,探究了其中政府、市场和民间力量主体作用的机制变化。研究发现:单位制下中国城市基层地域的行政领域化已经被社区制下的市场领域化所替代,同时民间力量开始参与其中。由于缺乏合理的领域化协调机制以及政府角色偏差,城市基层管治呈现恶性的领域政治,成为社区制下城市管治失败不可忽视的原因。换言之,领域单元及领域政治机制建设是当前城市基层管治的要务。为确立有效的城市基层地域管治模式,需要尽快改革社区体制、明确管治单元,并要防止资本和行政权力向生活空间的过度渗透。

[Liu Yungang,Ye Qinglu.

Territorialization and territorial politics in the urbangrassroots of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Dongtai community in Dongguan city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5,70(2):273-28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领域视角出发,城市化过程即是城市地域的(再)领域化过程,也即空间资源在个人和社会群体间的(再)分配和(再)组织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单位制的解体及社区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基层地域领域化机制的变革,本文在此背景下以东莞市东泰社区为例,分析了变革后中国城市基层地域领域化动态,探究了其中政府、市场和民间力量主体作用的机制变化。研究发现:单位制下中国城市基层地域的行政领域化已经被社区制下的市场领域化所替代,同时民间力量开始参与其中。由于缺乏合理的领域化协调机制以及政府角色偏差,城市基层管治呈现恶性的领域政治,成为社区制下城市管治失败不可忽视的原因。换言之,领域单元及领域政治机制建设是当前城市基层管治的要务。为确立有效的城市基层地域管治模式,需要尽快改革社区体制、明确管治单元,并要防止资本和行政权力向生活空间的过度渗透。
[20] Sack R.

Human territoriality: a theory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3,73(1):55-74.

https://doi.org/10.1111/j.1467-8306.1983.tb01396.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erritoriality is a means of affecting (enhancing or impeding) interaction and extends the particulars of action by contact. Territoriality is defined here as the attempt to affect, influence, or control actions, interactions, or access by asserting and attempting to enforce control over a specific geographic area. A theory of territoriality is developed that contains ten potential consequences and fourteen primary combinations of consequences to territorial strategies.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any instance of territoriality will draw from among these. Specific consequences and combinations are predicted to occur in particular social-historical contexts.
[21] Sack R.Human territoriality: Its theory and histor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本文引用: 1]     

[22] 罗小龙,殷洁,田冬.

不完全的再领域化与大都市区行政区划重组——以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为例

[J].地理研究,2010,29(10):1747-1755.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再领域化的理论视角对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的大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和政府两类领域机构,从行政区划调整过程、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权力斗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空间重组是一个渐进过程,江宁通过撤县设区和撤乡镇设街道两种方式,正在逐步从县域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型。撤县设区后,江宁城市和经济快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再领域化后江宁相对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但是,在江宁的再领域化中,政府领域重构并未伴随着城市空间的产生而出现,原县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得以保留。在新的城市空间中出现了新市—区两级政府管理与原市—县—镇三级政府管理并行的体制。因此,江宁的再领域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再领域化过程。这也是造成市—区两级政府权利冲突的制度根源。

[Luo Xiaolong, Yin Jie, Tian Dong.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re-organization in Nanjing metropolitan region

. Geographical Resarch, 2010,29(10):1747-1755.]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再领域化的理论视角对南京市江宁撤县设区的大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进行实证研究。研究重点关注城市和政府两类领域机构,从行政区划调整过程、行政区划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权力斗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空间重组是一个渐进过程,江宁通过撤县设区和撤乡镇设街道两种方式,正在逐步从县域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型。撤县设区后,江宁城市和经济快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再领域化后江宁相对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但是,在江宁的再领域化中,政府领域重构并未伴随着城市空间的产生而出现,原县的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得以保留。在新的城市空间中出现了新市—区两级政府管理与原市—县—镇三级政府管理并行的体制。因此,江宁的再领域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再领域化过程。这也是造成市—区两级政府权利冲突的制度根源。
[23] 张京祥.

省直管县改革与大都市区治理体系的建立

[J].经济地理,2009,29(8):1245-12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同市一县行政关系的反复变化,认为这种变化 正是我国区域治理体系尚不成熟的表现,不应频繁使用.针对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正在实施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指出应该区别情况对待,而不宜简单划一.在借 鉴西方大都市区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充分利用省直管县、调整地级市职能的机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层制大都市区治理体系.

[Zhang Jingxiang.

Province-administered counties and establishment of metropolitan governance system

.Economic Geography,2009,29(8):1245-12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同市一县行政关系的反复变化,认为这种变化 正是我国区域治理体系尚不成熟的表现,不应频繁使用.针对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正在实施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指出应该区别情况对待,而不宜简单划一.在借 鉴西方大都市区治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充分利用省直管县、调整地级市职能的机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层制大都市区治理体系.
[24] 马学广.

“单位制”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研究

[J].经济地理,2010,30(9):1457-1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石,单位制度对我国当 前的社会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而"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构成了我国当前城市空间转型的基底,有别于理论形态的"社会主 义空间生产"的规则.对"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既是对既有城市发展路径的反思,又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是我国城市空间转型研究的重要内 容.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从政治经济空间组织、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和重工业导向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概括了"单位制"空间生 产的政治经济基础,揭示出"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在组织单元、政治经济功能、生产主体和功能单元、生产内容和职能、空间生产的价值倾向以及相应的空间 分化形态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同时指出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单位制"空间生产方式的效率相对低下、城市企业主义治理下空间商品化属性凸显、空间的"使用价 值"与"交换价值"悖离而导致空间冲突锐化、"空间公平"的追求的愈加重要等问题,并进而指出城市空间生产方式由封闭式的"单位制"向开放式的"社区制" 转型的趋向.

[Ma Xueguang.

Study on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unit-system urban space

.Economic Geography,2010,30(9):1457-1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石,单位制度对我国当 前的社会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而"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构成了我国当前城市空间转型的基底,有别于理论形态的"社会主 义空间生产"的规则.对"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既是对既有城市发展路径的反思,又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是我国城市空间转型研究的重要内 容.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从政治经济空间组织、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和重工业导向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概括了"单位制"空间生 产的政治经济基础,揭示出"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在组织单元、政治经济功能、生产主体和功能单元、生产内容和职能、空间生产的价值倾向以及相应的空间 分化形态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同时指出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单位制"空间生产方式的效率相对低下、城市企业主义治理下空间商品化属性凸显、空间的"使用价 值"与"交换价值"悖离而导致空间冲突锐化、"空间公平"的追求的愈加重要等问题,并进而指出城市空间生产方式由封闭式的"单位制"向开放式的"社区制" 转型的趋向.
[25] Dicken P.

Firms in territories:arelational perspective

[J].Economic Geography, 2001,77(4):345-363.

https://doi.org/10.1111/j.1944-8287.2001.tb00169.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e role of space and place in shap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rms and industries and the impact of such transformations on the wider processes of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at local,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scales are basic research issues in economic geography. Such analyses tend to be compartmentalized, focusing on a specific economic activity or on a specific territory, rather than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t is difficult simultaneously to conceptualize economic activities (including such phenomena as firms, industries, and other types of systems of networked economic activity), on the one hand, and territorially defined economies, on the other.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the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erritories through an exploration of the mutually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irms and territories: the firm-territory nexus. The focus of our analysis is the nexus of three major dimensions—firms, industrial systems, and territories—embedded in turn in the overall macro dimension of governance systems.
[26] 陈明森,李金顺.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

[J].东南学术,2004(4):30-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1569.2004.04.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其特点是计划性强,速度快,但波动大,容易产生种种结构偏差。在新的时期,应该把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有机结合,促进中国城市化道路健康发展。

[Chen Mingsen, Li Jinshun.

The governmental promotingand market drive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2004(4):30-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1569.2004.04.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其特点是计划性强,速度快,但波动大,容易产生种种结构偏差。在新的时期,应该把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有机结合,促进中国城市化道路健康发展。
[27] 杨友仁.

产业网络之领域化与组织治理的对话:以PC产业台商跨界生产网络为例

[J].台湾大学城乡学报,2012(14):45-6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2.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最近8年内在苏州地区投资设厂的信息电子业台商为例,分析其本地集聚的供应链的企业间交易关系的本质和组织网络的治理模式,以探讨全球生产网络的地域性集聚的经济地理意义,以及企业组织间的治理结构对地方发展的影响。指出这一轮信息电子业台商的跨界投资基本上强化台湾代工厂商与品牌大厂之间的策略性合作,然而台商生产网络的跨界扩展也交织着企业组织间的权力运作,导致生产网络的治理模式发生改变并形成了空间集聚的动力。研究显示,从全球生产网络的厂商间交易治理结构出发的分析视角有助于理解区域发展的机会与限制,而就发展中国家由全球生产网络之跨界转移所形成的新工业空间而言,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厂商间具有地理邻近特征的"互赖

[Yang Youren.

The dialogue between territorialization and governance of industrial networds:The case of Taiwanese PC trans-border production networds

.Department of Geography,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2(14):45-6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2.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最近8年内在苏州地区投资设厂的信息电子业台商为例,分析其本地集聚的供应链的企业间交易关系的本质和组织网络的治理模式,以探讨全球生产网络的地域性集聚的经济地理意义,以及企业组织间的治理结构对地方发展的影响。指出这一轮信息电子业台商的跨界投资基本上强化台湾代工厂商与品牌大厂之间的策略性合作,然而台商生产网络的跨界扩展也交织着企业组织间的权力运作,导致生产网络的治理模式发生改变并形成了空间集聚的动力。研究显示,从全球生产网络的厂商间交易治理结构出发的分析视角有助于理解区域发展的机会与限制,而就发展中国家由全球生产网络之跨界转移所形成的新工业空间而言,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厂商间具有地理邻近特征的"互赖
[28] Luke T.

Govenmentality and contragovernmentality rethinking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ity after the Cold War

[J].PoliticalGeography,1996,15(67):491-507.

https://doi.org/10.1016/0962-6298(96)00028-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speculates about the origins and effects of global disorder af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t challenges the categories used by political realists to interpret governmentality as an ensemble of state sovereignty, territoriality and power in an international anarchic system, suggesting that new subnational and supranational anarchies now permit agents of contragovernmentality, or un-stated sovran potentates, to contest the rules of in-stated sovereign powers. These alternative categories, in turn, provide a new conceptual register to assess how and why new anti-statal, transnational, and extraterritorial social forces begin to proliferate after the Cold War.
[29] Kearins A.

Active citizenship and local governance

[J].Political Geography,1995,14(2):155-175.

https://doi.org/10.1016/0962-6298(95)91662-N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a participatory form of democracy emerging in the UK out of the confluence of ‘active citizenship’ and ‘local governance’ and through reform of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A consideration of the type of ‘active citizenship’ strategy being pursued,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and constitutional nature of ‘local governance’, and a review of 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sector governance all serve to raise doubts about the potential outcome.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at both the citizen's inclination to participate or ‘get active’ in local governance, and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and arrangements of local governance, have crucial geographical dimensions. The nature of places affects the citizen's capacity for governance and yet, although local governance exacerbates territorial fragmentation, disjuncture and conflict, the improvement of places can be a beneficial outcome of local governance. A study of the role of place as both mediator and outcome of active citizenship and local governance is relevant as an empirical question relating to the impacts of modernism and Thatcherism, but also affords opportunities to consider the causes and significance of ‘place-uniqueness’, and to evaluate their consequences for postmodernist epistemologies which eschew the notion of generalized theories of place.
[30] Ley D,Cybriwsky R.

Urban graffiti as rerritorial makers

[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74,64(4):491-505.

[本文引用: 1]     

[31] 刘云刚,王丰龙.

城乡结合部的空间生产与黑色集群——广州M垃圾猪场的案例研究

[J].地理科学,2011, 31(5):563-5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的生产是当今西方的主流社会理论之一,也在逐渐成为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现象的有效工具。但是,目前国内对空间生产理论的运用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政府作用下的"强"空间生产。通过对广州M垃圾猪场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制度结构和社会行动等宏微观要素对城乡结合部空间生产的综合作用,并展示了一个由农村进城移民所发起的"弱"空间生产案例。农村进城移民通过积极的区位战略、社会经营网络的营造实现了空间的占据和空间的生产,其背后则折射了户籍、土地、卫生等诸多转型期的制度漏洞。空间生产的结果是一个以农村进城移民为主体的产业和生活单元,即黑色集群的形成,该集群具有非正规乃至非法特征,在城市管理者的制度挤压下呈现发展的不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此类空间的治理必须首先基于综合的理解,而不是取缔或粗暴管制。

[Liu Yungang,Wang Fenglong.

Production of space and The Black Cluster in The urban-ruralfrontier:acase study of M garbage pig farm in Guangzhou City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1, 31(5):563-5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的生产是当今西方的主流社会理论之一,也在逐渐成为解释中国城市空间开发现象的有效工具。但是,目前国内对空间生产理论的运用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政府作用下的"强"空间生产。通过对广州M垃圾猪场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制度结构和社会行动等宏微观要素对城乡结合部空间生产的综合作用,并展示了一个由农村进城移民所发起的"弱"空间生产案例。农村进城移民通过积极的区位战略、社会经营网络的营造实现了空间的占据和空间的生产,其背后则折射了户籍、土地、卫生等诸多转型期的制度漏洞。空间生产的结果是一个以农村进城移民为主体的产业和生活单元,即黑色集群的形成,该集群具有非正规乃至非法特征,在城市管理者的制度挤压下呈现发展的不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此类空间的治理必须首先基于综合的理解,而不是取缔或粗暴管制。
[32] Purcell M.

Metropolitan political reorganization as a polititics of urban growth:the case of San Fernando Valley secession

[J].Political Geography,2001,20(5):613-633.

https://doi.org/10.1016/S0962-6298(01)0001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Much of the literature on metropolitan political reorganization (defined here as secession, annexation, and incorporation) understands the phenomenon as a self-contained politics. That is, the literature mostly analyzes the politics surrounding reorganization in terms of the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local state itself. Specifically, the literature finds that the main motivations for reorganization are: (1) a desire to reorganize the local collective consumption; and (2) a desire among outlying communities for more local control. I argue that the literature is not wrong, but that the politics of municipal reorganization must be seen in a broader context than just the formal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local state. Specifically, I argue that reorganization is embedded in a wider politics of urban growth. To br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organization and growth politic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se of a secession movement in Los Angeles' San Fernando Valley. I show that, among other goals, secessionists are trying to restructure the local state so that they can now more effectively pursue their agenda with respect to local growth. The paper ends by suggesting some implications of this finding. Because growth politics in American cities are primarily a struggle over urban space, linking reorganization to growth politics provides a more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s of the local state and the geography of the c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