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12): 1860-186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2.011

论文

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分析

刘贺贺12, 杨青山23, 张郁23

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3.东北师范大学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130024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Decoupling Analysis

Liu Hehe12, Yang Qingshan23, Zhang Yu2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19, Inner Mongolia, China
2.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3.Center of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中图分类号:  F1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12-1860-10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杨青山,教授。E-mail:yangqs027@nenu.edu.cn

收稿日期: 2015-11-6

修回日期:  2016-08-15

网络出版日期:  2016-12-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55)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贺贺(1987-),男,内蒙古锡盟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发展。E-mail:liuhh345@nenu.edu.cn

展开

摘要

以2003~2012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数据为基础( 本文提及的地级市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4个副省级城市。),通过构建城镇化指数、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分析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及生态环境压力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测度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指数,判断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关系并探讨其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压力是城镇化累积作用的结果,呈现出一定的时空滞后效应;近10 a来,东北地区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由脱钩状态为主体向脱钩状态与负脱钩状态并举的演变过程,城市个体城镇化对生态环境效应的稳定性差;投资驱动、资源型经济、生态环境倒逼和创新转型驱动等是东北地区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产生脱钩差异的根本原因。资源型经济和投资驱动是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的主要动因;生态环境倒逼和创新转型发展是摆脱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关键动力。

关键词: 城镇化 ; 生态环境 ; 脱钩分析 ; 东北地区

Abstract

Based on data from 34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from 2003 to 2012,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pressure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by building Urbanization Index and Eco-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dex. It also measures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coupling indicators, and judges the decoupling state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al, then discusses influence factors which lead the state changed. The major find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ecological stress is the consequence of urbanization accumulation effect, it presents somewhat spatiotemporal hysteresis role. 2) For nearly 10 years, the cities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from dominated decoupling state to both decoupling state and re-coupling st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urbanization on eco-environment is bad. 3)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on eco-environmental are the diversified driving factors, such as investment-driven approach, resource-based economy, forced eco-environment as well as connotativ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Resource-based economy and investment-driven approach are main causes of pressure of urbanization on eco-environment. Moreover, there are two reasons influenc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the one is the forced eco-environment, and the other is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ization ; eco-environment ; decoupling analysis ; Northeast China

0

PDF (84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刘贺贺, 杨青山, 张郁. 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分析[J]. , 2016, 36(12): 1860-186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2.011

Liu Hehe, Yang Qingshan, Zhang Yu.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Decoupling Analysi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12): 1860-186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2.011

新世纪以来,快速城镇化的推进在全国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新城、工业园区等建设带来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诸如沙尘暴、雾霾等污染事件引起广泛关注。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较强[1],当务之急是判断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及其效应。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国外学者主要是应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压力-状态-响应(PSR)”分析框架和脱钩分析方法,揭示人类活动、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2-4];国内学者主要探讨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交互耦合的基本定律、耦合机制及规律[5,6],提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判别[7,8];研究方法多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等,也有部分学者从产权理论、熵变视角和利益视角出发,对不同尺度区域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9-14]。“脱钩(Decoupling)”源于物理学领域,强调2个或者多个物理量间的作用关系不再存在。目前,脱钩分析已被广泛用于经济增长与资源、能源消耗和资源环境压力[15-17],经济增长与城市扩张速度、耕地占用、建设用地扩张[18-20],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效应[21],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22]等领域研究,大多侧重资源环境要素与经济增长、城市扩张的关系研究,尚无脱钩方法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关于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的定量分析也鲜有探讨。本文以2003~2012年的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例,在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测度的基础上,借助脱钩模型诊断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判断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环境效应。

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

城镇化发展过程既要求生态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资源支撑,又向生态环境释放废物。为准确评价城镇化水平及生态环境压力,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23,24],同时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表1)。为避免指标体系量纲的差异,使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针对指标体系中的正向、负向指标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向指标 X'ij=Xij-XjminXjmax-Xjmin;负向指标: X'ij=Xjmax-XijXjmax-Xjmin

表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系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系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
城镇化系统综合指标人口城镇化非农业人口占比生态环境系
统综合指标
资源、能源条件要素人均全年供水总量
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人均全年用电总量
空间城镇化每万人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生态保障要素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经济城镇化人均GDP人均拥有绿地面积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生态威胁要素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
社会城镇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工业SO2排放量*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工业粉尘排放量*

注:其中带*号的为负向(成本)指标,其余的为正向(效益)指标。

新窗口打开

1.2 数据来源

以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文中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5](2004~2013年),并对个别年份部分缺失数据进行了调查补充。

1.3 研究方法

1.3.1 城镇化指数

基于城镇化的内涵,可将城镇化过程归纳为人口、空间、经济和社会城镇化4个层面,构建城镇化指数(Urbanization Index),其值越高表明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质量越高,反之则表明城镇化水平、质量较低。为便于计算,将上述指标分别按照均等权重处理[1]。具体模型公式如下:

UI=14UPI+USSI+UEI+USI(1)

UPI=1nj=1nUPIij';USSI=1nj=1nUSSIij';UEI=1nj=1nUEIij';USI=1nj=1nUSIij';(2)

式中,UPI、USSI、UEI、USI分别表示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 UPIij'USSIij'UEIij'USIij'分别表示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标准化值,n为指标个数。

1.3.2 生态环境压力指数

构建生态环境压力指数(Eco-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dex)反映城市发展过程中区域资源环境的支撑状态及其对环境的压力状态,其值越高表明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大,反之亦成立。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包含资源保障指数和环境压力指数2个分指数,资源保障指数(RSI)主要考虑各类资源、能源供给和生态本底对城镇化的支撑状况;环境压力指数(EPI)表征工业废水排放、工业废气排放和粉尘排放的综合状况,所有指标均按等权重处理[17],具体模型如下:

EEPI=12RSI+EPI(3)

RSI=1nj=1nRSij',EPI=1nj=1nEPij',i=1,2,3,m;j=1,2,3,n(4)

式中:EEPI为资源环境压力指数;RSI为资源保障指数;EPI为环境压力指数; RSij'EPij'分别表示第i个城市第j类资源保障评价数据和环境压力评价数据经标准化处理以后的值。

1.3.3 脱钩指数

依据前文关于脱钩模型[23]的解释,结合本文需要对脱钩指数进行修正,表达式如下:

ESt=ΔEEPItΔUIt=EEPIe-EEPIsEEPIsUIe-UIsUIs(5)

式中:ESt表示t时期生态环境对城市发展的脱钩程度;△UIt和△EEPIt分别表示t时期城镇化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变化率;EEPIsEEPIe分别表示t时期起始年与末年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UIsUIe分别表示t时期起始年与末年的城镇化指数;根据Tapio的研究成果[26],共划分出脱钩、连接、负脱钩三大类,强脱钩、弱脱钩、衰退性脱钩、衰退性连接、扩张性连接、扩张性负脱钩、弱负脱钩、强负脱钩8种状态(表2)。

表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脱钩程度判断标准

Table 2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decoupling degree of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脱钩
程度
脱钩(De-coupling)连接(Inter-linking)负脱钩(Re-coupling)
强脱钩
(DC-I)
弱脱钩
(DC-II)
衰退性脱钩
(DC-III)
衰退性连接
(IL-I)
扩张性连接
(IL-II)
扩张性负脱钩(RC-I)弱负脱钩
(RC-II)
强负脱钩
(RC-III)
ΔUItΔUIt>0ΔUIt>0ΔUIt<0ΔUIt<0ΔUIt>0ΔUIt>0ΔUIt<0ΔUIt<0
ΔEEPItΔEEPIt<0ΔEEPIt>0ΔEEPIt<0ΔEEPIt<0ΔEEPIt>0ΔEEPIt>0ΔEEPIt<0ΔEEPIt>0
EStESt<00<ESt<0.8ESt>1.20.8<ESt<1.20.8<ESt<1.2ESt>1.20<ESt<0.8ESt<0

新窗口打开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镇化发展特征分析

运用公式(1)、(2)计算2003~2012年间东北地区城市的城镇化指数,得出其城镇化特征。

从时间序列变化来看: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指数整体呈现倒“U”型下降态势,2009年达到城镇化发展的高潮;34个地级市的城镇化指数呈现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并可以分成类“U”型和倒“U”型两类。类“U”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吉、黑两省的吉林、双鸭山等6座城市,2007年出现城镇化谷值;东北地区82.35%的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呈现倒“U”型发展特征,近期东北地区经济显著下行是其直接反映。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城市城镇化指数峰值出现无特定规律;辽宁省除铁岭、朝阳的城镇化指数峰值出现在2011年之外,其他城市的峰值均出现在2007年。值得注意的是大庆的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高水平,属于经济导向性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发展依赖资源型经济和产业集聚,带动人口流动,促进了社会要素和空间要素的改变[27];而以大连、长春为代表的大城市则因社会固定投资为主的社会城镇化增幅最大促进城市空间建设,经济城镇化则势弱,人口城镇化平稳。

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图1):东北地区城镇化指数空间格局经历由低水平均衡→高水平集聚→较高水平集聚的特征。2003年,城镇化指数较高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等传统核心城市;2007年,城镇化指数高值区域以辽中南城市群集中连片分布为主,且与长春、吉林、大庆等高值城市零星分布相结合;2012年,城镇化指数高值集中分布的特征仍显现,除辽宁中南部城市外,北部以哈尔滨和长春为核心,吉林、大庆等高值城市环绕集聚格局明显,高水平城市数量较2007年减少,以较高水平城市集聚为主。辽宁省城镇化整体指数普遍较高,吉林省次之,黑龙江最差。

图1   东北地区的城市城镇化指数空间格局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index of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n 2003-2012

图2   东北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空间格局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co-environmental pressure index of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2003-2012

2.2 生态环境发展特征分析

运用公式(3)、(4)计算2003~2012年间东北地区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得出其生态环境压力的格局特征。从时间变化来看,东北地区城市整体的环境发展呈现出逐年增加的特征,34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呈现显著的差异化特征,且依据变化特征可以分为类“U”型、波动式上升型和倒“U”型3类。其中,类“U”型城市占总数的14.70%,包括阜新、吉林、通化、白城、双鸭山等城市,均为资源型城市和生态敏感城市,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谷值出现在2007年左右,反映了在东北振兴后期该类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有所回升;波动式上升城市占总数的47.06%,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庆等16个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倒“U”型城市数量占全部城市数量的38.24%,包括大连、鞍山等城市,且往往研究期末年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水平普遍高于研究初期。

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经历高水平集聚→低水平均衡→较高水平均衡的空间演变特征(图3)。2003年,生态环境压力指数高值区域呈现以吉林省长春、黑龙江省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城市的“群”式集聚分布特征,辽宁中南部城市高值区域亦呈现集中分布特征,整体以高值区域集中分布为主;2007年,吉林省、黑龙江省有较多城市退出生态环境压力指数高值区域,辽宁中南部高值集聚分布显著;2012年,以较高水平均衡为主,三省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较高水平城市连片布局,呈现较高水平的均衡布局。整体来看,生态环境压力指数较高的城市主要布局在松辽平原上,且沿哈大线、哈绥牡齐线贯穿的“T”城市发展走廊,与东北地区传统的城镇化高值区域分布相契合;东北地区的北部、西部、南部沿边城市的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明显较小,与这些地域一类属于生态敏感区域或者高寒地区,其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城市发展;另一类属于地缘政治敏感区域,城市开发作用不明显,生态环境压力也不大。

2.3 脱钩状态判断

考虑以《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实施年为节点,将研究期2003~2012年划分为2003~2007年(T1)、2008~2012年(T2)2个时期(表3),分别表示东北振兴规划的前期和后期,开展脱钩状态分析。

表3   东北地区地级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

Table 3   The decoupling degre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of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城市/指标T1(2003~2007年)T2(2008~2012年)
UIEEPIES状态UIEEPIES状态
沈阳市0.2030.0490.240弱脱钩-0.0530.051-0.962强负脱钩
大连市0.1550.1711.104扩张性连接-0.009-0.0283.295衰退性脱钩
鞍山市0.1580.1851.167扩张性连接-0.088-0.1501.706衰退性脱钩
抚顺市0.1230.2281.854扩张性负脱钩0.0350.1183.386扩张性负脱钩
本溪市0.1420.4122.892扩张性负脱钩0.0600.2434.023扩张性负脱钩
丹东市0.1440.1481.033扩张性连接0.040-0.098-2.424强脱钩
锦州市0.0750.0791.046扩张性连接0.0140.0775.603扩张性负脱钩
营口市0.332-0.002-0.007强脱钩0.0050.18835.496扩张性负脱钩
阜新市0.175-0.283-1.617强脱钩0.065-0.227-3.514强脱钩
辽阳市0.1940.2591.334扩张性负脱钩-0.042-0.3287.812衰退性脱钩
盘锦市0.0300.1494.966扩张性负脱钩-0.080-0.0310.390弱负脱钩
铁岭市0.3460.3781.092扩张性连接-0.1520.105-0.696强负脱钩
朝阳市0.0140.0956.800扩张性负脱钩0.044-0.001-0.019强脱钩
葫芦岛市0.130-0.037-0.287强脱钩-0.0090.007-0.698强负脱钩
长春市-0.085-0.0400.471弱负脱钩-0.044-0.0471.060衰退性连接
吉林市-0.164-0.2751.672衰退性脱钩-0.0030.070-21.072强负脱钩
四平市-0.150-0.1000.666弱负脱钩-0.0060.066-12.026强负脱钩
辽源市0.008-0.049-6.439强脱钩-0.0640.118-1.845强负脱钩
通化市-0.132-0.2792.116衰退性脱钩-0.022-0.24311.215衰退性脱钩
白山市0.225-0.346-1.537强脱钩-0.2160.827-3.822强负脱钩
松原市-0.031-0.1675.366衰退性脱钩-0.064-0.0070.115弱负脱钩
白城市-0.311-0.1500.483弱负脱钩0.014-0.014-0.964强脱钩
哈尔滨市-0.214-0.0130.061弱负脱钩0.080-0.025-0.316强脱钩
齐齐哈尔市-0.1060.017-0.162强负脱钩0.071-0.004-0.052强脱钩
鸡西市0.0630.0631.001扩张性连接0.075-0.145-1.926强脱钩
鹤岗市0.095-0.014-0.146强脱钩0.0620.0320.516弱脱钩
双鸭山市-0.060-0.1772.955衰退性脱钩0.293-0.017-0.057强脱钩
大庆市-0.099-0.0940.946衰退性连接0.0010.113114.513扩张性负脱钩
伊春市0.1740.0100.057弱脱钩0.084-0.013-0.154强脱钩
佳木斯市-0.0860.192-2.238强负脱钩0.0800.2603.269扩张性负脱钩
七台河市-0.0870.087-1.002强负脱钩-0.0170.058-3.427强负脱钩
牡丹江市-0.1360.056-0.408强负脱钩-0.035-0.1183.342衰退性脱钩
黑河市0.0810.0220.272弱脱钩-0.145-0.1160.801衰退性连接
绥化市0.1900.0190.099弱脱钩-0.037-0.0451.235衰退性脱钩

新窗口打开

T1时期内,包括沈阳、营口、吉林在内的14个城市处于脱钩状态,占全部数量的41.18%,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和长春等城市在内的13个城市处于负脱钩状态,占全部城市数量的38.24%,处于连接状态城市有7个,占全部城市数量的20.58%,其中6个为扩张性连接,1个为衰退性连接。反映出东北振兴前期以脱钩状态城市为主体,反映了东北振兴前期东北经济发展低迷,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压力较小。

T2时期内,处于脱钩状态的城市数量达到16个,占城市总数量的47.06%。处于负脱钩状态的城市有16个,数量占比达到47.06%。仅长春与黑河两市处于衰退性连接状态,占比5.88%。反映到东北振兴后期,处于连接状态的城市数量锐减,处于负脱钩状态城市数量与脱钩状态的城市数量相当,促使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走向两个极端。

综合表3,东北地区大部分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关系出现反复,由脱钩到负脱钩,由耦合(负脱钩)到脱钩。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状态反复更为直观的表明东北地区的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处于动态变化和不可持续的状态。

3 脱钩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

以T2时期城市的脱钩状态为基准,针对东北地区城市的脱钩变化过程,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状态中始终未变化的和发生转变的城市划分为脱钩状态(16个)、负脱钩状态(16个)和连接状态(2个)3类。选取表1中人口城镇化(UP)、空间城镇化(USS)、经济城镇化(UE)、社会城镇化(US)、资源保障(RS)和环境压力(EP)等指标,分析主导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脱钩状态转变的影响因素。

3.1 负脱钩状态城市

3.1.1 回归模型构建

对资源保障指数与城镇化各指标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依据霍夫曼检验结果接受固定效应模型,拟合方程模型如下:

RSit=1.653-1.160UPit-0.208USSit(i=1,216;t=1,25)(6)

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拟合度高,判定系数达到R2=0.932,P=0.00,显著性明显。资源保障程度与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均在0.01水平呈现负相关性(表4),与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负相关性均不明显。表明随着城市人口集聚规模增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消耗量增大,城市的资源保障程度随之出现明显下降。

表4   负脱钩状态城市资源保障程度与各项城镇化指标的回归结果

Table 4   Regression result of urbanization index and resources security of cities in Re-coupling

VariableCo ef.Std. Err.t-Stat.Prob.
C1.6530.5772.8630.0058**
UP-1.1600.523-2.2160.0305*
USS-0.2080.071-2.9330.0048**
UE-0.0520.324-0.1600.8736
US-0.1280.092-1.3860.1708

注:**.*.分别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和0.1时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对城镇化各指标与城市环境压力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依据霍夫曼检验结果接受固定效应模型,拟合方程模型如下:

EPit=3.87+2.383UPit+1.079UEit+0.506USit(i=1,216;t=1,25)(7)

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拟合度高,判定系数达到R2=0.842,P=0.00,显著性明显。生态环境压力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均在0.1水平上表现为正相关(表5),与社会城镇化在0.01水平上表现为正相关。即人口、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水平越高,环境压力越大。

表5   负脱钩状态城市环境压力与各项城镇化指标的回归结果

Table 5   Regression result of urbanization index and environment pressure of cities in Re-coupling

VariableCo ef.Std. Err.t-Stat.Prob.
C3.8701.0543.6710.0005**
UP2.3830.9562.4940.0154*
USS0.1110.1300.8580.3943
UE1.0790.5911.8260.0728*
US0.5060.1683.0090.0038**

注:**.*.分别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和0.1时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3.1.2 原因分析

1) 空间城镇化为表征,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沈阳、吉林、佳木斯等中心城市和营口、锦州、葫芦岛等沿海城市的资源保障与空间城镇化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表现为以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支撑新城、新市镇、新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以及城市建成空间的迅速扩张[28]。究其原因,在于东北振兴政策实施以来,以房地产投资为代表的固定资产投资驱动成为城镇化主要动力[29]。一方面,以沈阳为首的中心城市集聚了所在省份相当高的投资份额,并依托优越的政治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不断吸引人口集聚,对资源的索取不断加剧,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辽宁沿海城市借助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各类投资优先选择的区域,进而实现了沿海城市空间的迅速扩张,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消耗。表明这种以投资驱动为主,巨大资本和土地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空间城镇化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尽管长春处于衰退性连接状态,其发展模式却与沈阳等中心城市无异。

2) 资源型经济驱动的路径依赖仍然显著。在以大庆、七台河和白山为首的石化、煤炭和森工城市中资源型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确定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达19个,其中有10座城市长期处于或转变为负脱钩状态;按照资源型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依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资源型城市综合分类标准,参考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成长型城市:松原;成熟型城市:吉林、本溪、鸡西、大庆、黑河、牡丹江;衰退型城市:辽源、白山、抚顺、阜新、鹤岗、双鸭山、伊春、七台河;再生型城市:通化、盘锦、鞍山、葫芦岛。),这些城市属于成长型、成熟型和资源衰竭型城市。随着全国各领域出现产能过剩,资源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加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突出,导致尚处于成长型、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受挫;此外,以七台河为首的资源衰退型城市则出现转型不彻底,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新型产业支撑,仍走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老路,致使环境治理相关投资减少,造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综合效应下降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人口流失,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压力依然较大。

3.2 脱钩状态城市

3.2.1 回归模型构建

从环境压力与城镇化各指标的拟合结果来看,其显著性差,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符合脱钩状态城市的属性,即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不产生压力或者压力减小。对资源保障程度与城镇化各指标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依据霍夫曼检验结果接受固定效应模型,拟合方程模型如下:

RSit=-0.135USSit(i=1,216;t=1,25)(8)

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拟合度高,判定系数达到R2=0.915,P=0.00,显著性明显。资源环境保障与空间城镇化呈现0.1水平的显著负相关(表6)。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与资源保障均无显著相关性。

表6   脱钩状态城市资源保障程度与各项城镇化指标的回归结果

Table 6   Regression result of urbanization index and resources security of cities in decoupling

VariableCo ef.Std. Err.t-Stat.Prob.
C1.1430.7651.4940.1405
UP-0.9410.816-1.1530.2536
USS-0.1350.081-1.6710.0999*
UE0.2330.3390.6870.4946
US-0.1650.111-1.4930.1406

注:**.*.分别表示在置信度(双测)为 0.01和0.1时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3.2.2 原因分析

1) 创新转型驱动是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哈尔滨、大连、齐齐哈尔、阜新等城市处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态,但其空间城镇化水平与资源保障也呈现负相关性。表明尽管城市开始更多关注因新城、新区、工业园区扩展等空间城镇化带来的历史欠账,注重完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出现内涵式的空间城镇化转变[30],但其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依然不可避免。值得关注的是通化、鞍山等资源再生型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减小。以通化为例,与其转变以矿产品冶炼为主要经济支柱,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培植新兴的经济动力有直接关系,尤其摆脱传统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束缚,积极转向民营经济主体,为城镇化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健康的市场环境,成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具有倒逼作用。东北地区西部城市如白城和朝阳,处于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农牧业自然条件不理想,自然资源欠缺,生态环境限制城镇化发展;黑河等城市地处北部高寒地区,且深居内陆,交通条件比较落后,资金和人才缺乏,城镇化发展受限;东部以山地和丘陵地貌为主,且肩负区域生态安全和边防的重责,决定了其城镇化发展水平一般。此外,诸如绥化等处于松嫩平原的城市,因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而成为国家粮食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牺牲城镇化发展。总体来看,这些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大,可归因于生态环境保育倒逼城镇化发展,属于不健康的城镇化发展情境,且这一状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城镇化指数、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测度和时空特征分析,判断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脱钩关系及其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

1) 生态环境压力是城镇化累积作用的结果,呈现出一定的时空滞后效应。结果显示:一方面,东北地区城镇化指数呈现倒“U”型发展态势,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呈现波动增加的态势。将两者发展趋势进行时间匹配分析,发现城镇化发展在不断增强的同时,生态环境压力呈现一定平行增长态势后逐渐下降,2009年城镇化达到峰值时生态环境压力值最低,随后城镇化发展水平下降,生态环境压力呈现大幅增加,即生态环境压力水平一直处于城镇化水平之下,当城镇化作用达到一定水平后,生态环境压力开始起到反馈作用。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压力指数高值区域与城镇化指数高值区域不匹配。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因受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及地缘政治的影响,空间结构先后经历了“三镇松散”、“双核T轴”、“四核T轴”、“四核两群”的空间结构演变过程。而当前,生态环境压力指数高值区域分布刚进入沿哈大线、哈绥牡齐线贯穿的“T”型城市发展走廊向“群”集聚发展过渡阶段。

2) 近10 a来,东北地区的城市经历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由脱钩状态为主体向脱钩状态与负脱钩状态并列的演变过程,城市个体城镇化对生态环境效应的稳定性差。

结果显示,在研究时期内脱钩城市、负脱钩城市与连接状态城市的比值分别为47.06%:38.24%:20.58%和47.06%:47.06%:5.88%,由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脱钩状态为主,向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脱钩状态与负脱钩状态并列的情况。在研究期内个体城市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稳定性差,出现由脱钩、连接和负脱钩的状态反复,比重达到64.71%,表明研究期内大部分城市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的非良性阶段。

3) 投资驱动、资源型经济、生态环境倒逼和创新转型驱动等是东北地区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产生脱钩差异的根本原因。研究显示,在当前以大都市为核心、工业型城市为主体和沿海城市为先导的东北地区,即使固定资产投资促使四大核心城市和沿海型城市空前发展,其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是参差不齐,不稳定性十分明显,石油、煤炭和森工等资源型城市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压力仍然巨大,表明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仍然以资源型经济和投资驱动为主要动力,是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具有阶段性和不可持续性。部分受制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国家宏观战略的城市,往往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压力不大,并不是东北地区的城市主体。真正开始转变的城市以资源再生型城市最典型,其创新转型发展是摆脱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关键动力。

纵观东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呈现出“发展-响应-转变”的关系过程。目前东北大部分城市已处于由“响应→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然而以资源型经济增长带动人口增长、推进城镇化的模式[30]和市场化带来的投资驱动城镇化模式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且此类发展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显得更加不可持续。通化、鞍山等资源再生型城市的转型效果显现,其摆脱资源型经济动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压力在可控范围,这种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生发展必然成为未来趋势,而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值得今后深入分析。此外鉴于数据的缺失状况,未能对地级市层面的城镇生活污染指标和能源指标进行研究,未来有必要对缺失数据进行补缺,揭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深层次的客观规律。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艳军, 王颖.

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演化及其资源环境影响

[J]. 经济地理, 2012, 32(5): 37-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595.2011.03.01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环境支撑下东北地区开发不断演进,通过构建并计算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指数(RDD指数),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快提升。在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土资源的消耗与占用、对能源环境的消耗与胁迫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促动等方面,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协调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Liu Yanjun, Wang Ying.

Evolution and the impact on resource-environment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east China

.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5): 37-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595.2011.03.01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是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资源环境支撑下东北地区开发不断演进,通过构建并计算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指数(RDD指数),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东北地区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振兴东北”战略以及一系列投资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快提升。在区域开发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对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土资源的消耗与占用、对能源环境的消耗与胁迫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与促动等方面,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协调区域开发与资源环境建设的关系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Caviglia-Harris J L, Chambers D, Kahn J R.

Taking the ``U{''} out of kuzne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KC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68(4): 1149-1159.

https://doi.org/10.1016/j.ecolecon.2008.08.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Unlike most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EKC) studies which focus on narrow measures of pollution as proxies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we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EKC u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a more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We find no empirical evidence of an EK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nly limited support for such a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mponents of the EF. In addition, we discover that energy i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lack of an EKC relationship, and that energy consumption levels would have to be cut by over 50% in order fo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KC relationship to emerge from the data. Overall,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growth alone will not lea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3] Levrel H, Kerbiriou C, Couvet D, et al.

OECD pressure-state-response indicators for managing biodiversity: a realistic perspective for a French biosphere reserve

[J].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8, 18(7): 1719-1732.

[4] Lee R F, Giaquinto R O, Hardy C J.

Coupling and decoupl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MRI phased array

[J].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ine, 2002, 48(1): 203-213.

https://doi.org/10.1002/mrm.10186      URL      PMID: 12111947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In classical MRI phased-array design, optimal coil overlapping is used to minimize coupling between nearest-neighbor coils, and low input impedance preamplifiers are used to isolate the relatively weak coupling between non-nearest neighbors. However, to make the complex sensitivities of phased-array coils sufficiently distinct in parallel spatially-encoded MRI, it is desirable to have no overlapping between coils. Also, if phased arrays are used as transmit coils in MRI, one can no longer rely on the low input impedance of the preamplifiers for decoupling. Here a coupling and decoupling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oupled and uncoupled signals in the MRI phased array, and to offer a new method for decoupling phased-array coils without overlapping the nearest coil pairs. The new decoupling method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ny n-element phased array can be decoupled by a 2n-port interface system between phased array and preamplifiers.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 four-port interface can be used to decouple a two-element phased array. Furthermore, the four-port interfaces can serve as building blocks to construct a 2n-port decoupling interface. This new method allows one to place the coil elements anywhere that could optimize parallel spatial encoding without concern for coupling between the coils. The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for phased-array transmit coils.
[5] 方创琳, 杨玉梅.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

[J]. 干旱区地理, 2006, 29(1): 1-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6060.2006.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问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能力的动态涨落系统。称其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生态需要定律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满足的六大基本定律,即耦合裂变律,动态层级律,随机涨落律,非线性协同律,阈值律和预警律,这六大定律是研究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定律。对系统揭示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之间的交互胁迫和动态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Fang Chuanglin, Yang Yumei.

Basic laws of the interactive coupling system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Arid Land Geography, 2006, 29(1): 1-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6060.2006.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问存在着客观的动态耦合关系.这种耦合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和自组织能力的动态涨落系统。称其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生态需要定律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满足的六大基本定律,即耦合裂变律,动态层级律,随机涨落律,非线性协同律,阈值律和预警律,这六大定律是研究分析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定律。对系统揭示城市化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之间的交互胁迫和动态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6] 黄金川, 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J]. 地理研究, 2003, 22(2): 211-22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3.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机制,采用代数学和几何学两种方法对环境库兹涅茨(KUZNETS)曲线和城市化对数曲线进行逻辑复合,推导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数理函数和几何曲线,揭示出区域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指数衰退、后指数改善的耦合规律.交互耦合的过程分为低水平协调、拮抗、磨合和高水平协调四个阶段.文章最后对浙江省进行了实证分析.

[Huang Jinchuan, Fang Chuanglin.

Analysis of coupling mechanism and rule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3, 22(2): 211-22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3.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耦合机制,采用代数学和几何学两种方法对环境库兹涅茨(KUZNETS)曲线和城市化对数曲线进行逻辑复合,推导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数理函数和几何曲线,揭示出区域生态环境随城市化的发展存在先指数衰退、后指数改善的耦合规律.交互耦合的过程分为低水平协调、拮抗、磨合和高水平协调四个阶段.文章最后对浙江省进行了实证分析.
[7] 刘耀彬, 宋学锋.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

[J]. 地理科学, 2005, 25(4): 408-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4.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演绎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五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类型组合和平面几何分析建立了辩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判据体系,作为定量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的依据。最后,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加权合成方法分析了它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情况,其结果发现近10年间徐州市不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自的发展轨迹明显不同,而且二者耦合类型多样,并且以协调和基本协调为主。实例研究证实,该评价方法和判据体系对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的判别简单可行、便于应用,对于评价与协调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Liu Yaobin, Song Xuefeng.

Model and criterio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pling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25(4): 408-4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4.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演绎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五种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类型组合和平面几何分析建立了辩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判据体系,作为定量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的依据。最后,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加权合成方法分析了它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情况,其结果发现近10年间徐州市不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自的发展轨迹明显不同,而且二者耦合类型多样,并且以协调和基本协调为主。实例研究证实,该评价方法和判据体系对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的判别简单可行、便于应用,对于评价与协调城市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8] 乔标,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

[J]. 生态学报,2005,25(11): 3003-300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2005.11.0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状况之间交互胁迫、动态演进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认为整个城市化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各个层面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交互胁迫的耦合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演化周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耦合过程的实质,就是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由低级协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河西走廊为例,对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1985~2003年间,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曲折下降,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较为明显,但相对于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的响应又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河西走廊处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然而协调耦合度的增长很快,整个协调发展系统即将进入极限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危机正在进入潜伏期。基于动态耦合模型所建立的协调耦合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动态耦合的演变情况。根据河西走廊耦合度的变化可知,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往往是需要一定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必将随城市化而好转。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动态耦合规律,采取适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河西走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The dynamic coupling model of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rid are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5, 25(11): 3003-300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2005.11.0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状况之间交互胁迫、动态演进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认为整个城市化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各个层面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交互胁迫的耦合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演化周期将经历低级协调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螺旋式上升4个阶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耦合过程的实质,就是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由低级协调共生向高级协调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以河西走廊为例,对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1985~2003年间,河西走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曲折下降,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较为明显,但相对于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的响应又有一定的滞后性。目前河西走廊处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阶段,然而协调耦合度的增长很快,整个协调发展系统即将进入极限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危机正在进入潜伏期。基于动态耦合模型所建立的协调耦合度,能够较好地反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动态耦合的演变情况。根据河西走廊耦合度的变化可知,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往往是需要一定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态环境必将随城市化而好转。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动态耦合规律,采取适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促进河西走廊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9] 宋建波, 武春友.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J]. 中国软科学, 2010, (2): 78-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0.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 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 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 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 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Song Jianbo, Wu Chunyou.

The study on 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mong city cluster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 China Soft Science, 2010(2): 78-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0.0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力量在 空间上的集中表现,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高低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盲目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会使城市群的发展具有不可持 续性,从而降低城市群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为了使城市群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针对城市群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各指标的权重,并对长江三角洲城 市群16个城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6个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测算,依据测度结果将16个 城市划分为4种发展类型,并对每一种发展类型的城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
[10] 魏晓婕, 杨德刚, 乔旭宁,.

干旱区绿洲城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以乌鲁木齐为例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11): 101-107.

URL      摘要

本文以乌鲁木齐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响应的耦合 关系进行评价与分析,在乌鲁木齐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中,空间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最为明显,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相对小一 些,而人口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关联度仅为0.59,对于干旱区绿洲城市来说人口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束缚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水、 土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胁迫效应,资源能源、生态条件对于城市化的制约和限制作用最为明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城市化进程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生态环境污 染对于干旱区绿洲城市的胁迫作用相对较小。最后得出结论: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目前正处于缓慢变化阶段.属于逐步磨合型。

[Wei Xiaojie, Yang Degang, Qiao Xuni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rul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in arid region oasis-taking Urumqi as an example

.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22(11): 101-107.]

URL      摘要

本文以乌鲁木齐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方法,对干旱区绿洲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响应的耦合 关系进行评价与分析,在乌鲁木齐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过程中,空间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最为明显,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相对小一 些,而人口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关联度仅为0.59,对于干旱区绿洲城市来说人口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束缚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水、 土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胁迫效应,资源能源、生态条件对于城市化的制约和限制作用最为明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城市化进程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生态环境污 染对于干旱区绿洲城市的胁迫作用相对较小。最后得出结论:乌鲁木齐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目前正处于缓慢变化阶段.属于逐步磨合型。
[11] 刘耀彬, 李仁东.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16(1): 4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6.01.010      URL      摘要

对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研究显示:①江苏省各个环境压力要素和城市化耦合的规律与特征相差很大.其影响的主要原因也不完全相同。不仅量现出“U”型、倒“U”或“N”型靓律。还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所以实际中的耦合规律曲线就更为复杂。不再是简单“U”或饲“U”型。而是它们的复合;②只有广义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或超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时。城市化与环境压力要素耦合的倒“U”型曲线才可能形成。所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不同环境政策以及经济增长的压力等可以解释这些规律形成的内在机制。

[Liu Yaobin, Li Rendong.

Analysis of coupling rule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6(1): 47-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6.01.010      URL      摘要

对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规律的研究显示:①江苏省各个环境压力要素和城市化耦合的规律与特征相差很大.其影响的主要原因也不完全相同。不仅量现出“U”型、倒“U”或“N”型靓律。还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所以实际中的耦合规律曲线就更为复杂。不再是简单“U”或饲“U”型。而是它们的复合;②只有广义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或超过经济总量增长速度时。城市化与环境压力要素耦合的倒“U”型曲线才可能形成。所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换和不同环境政策以及经济增长的压力等可以解释这些规律形成的内在机制。
[12] 王长健, 张小雷, 杜宏茹, .

近30a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J]. 中国沙漠, 2012, 32(6): 1794-1801.

URL      摘要

以新疆为例,首先运用熵值法对1978—2009年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并以经济增长和土地非农化演进为主要特征,而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指标则呈现出各自的变化特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是生态环境状态指数、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的格兰杰原因。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响应趋于低水平的稳定状态,现行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环保投资水平还没有起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从长期预测来看,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解释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但是更应理性看待以城市化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Wang Changjian, Zhang Xiaolei, Du Hongru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eco-environment quantity in Xinjiang

.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2012, 32(6): 1794-1801.]

URL      摘要

以新疆为例,首先运用熵值法对1978—2009年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并以经济增长和土地非农化演进为主要特征,而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指标则呈现出各自的变化特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是生态环境状态指数、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的格兰杰原因。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响应趋于低水平的稳定状态,现行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环保投资水平还没有起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从长期预测来看,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解释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但是更应理性看待以城市化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13] 王少剑, 方创琳, 王洋.

京津冀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关系定量测度

[J]. 生态学报, 2015, 35(7): 1-14.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306021271      URL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如何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命题。首先构建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物理学耦合模型,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1980—201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过程与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和生态压力分别对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在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中,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3种不同贡献份额所得出的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表明耦合协调度模型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份额比例的影响很小;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协调类型从严重不协调-城市化受阻发展到高级协调-生态环境滞后类型;正确认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时空动态耦合规律,采取恰当的区域发展政策和适当的城市发展战略,对进一步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Wang Shaojian, Fang Chuanglin, Wang Yang.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v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5, 35(7): 1-14.]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306021271      URL      摘要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极其复杂的交互耦合关系,如何实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将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命题。首先构建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物理学耦合模型,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1980—201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过程与演进趋势。结果表明:人口城市化和生态压力分别对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贡献份额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在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中,城市化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3种不同贡献份额所得出的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表明耦合协调度模型受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子系统贡献份额比例的影响很小;1980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协调类型从严重不协调-城市化受阻发展到高级协调-生态环境滞后类型;正确认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的时空动态耦合规律,采取恰当的区域发展政策和适当的城市发展战略,对进一步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京津冀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 张郁, 杨青山.

基于利益视角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诊断方法研究

[J]. 经济地理, 2014, 34(4): 166-17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现有协调性耦合关系研究较为深入的背景下,针对现阶段我国人地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非协调性耦合关系矛盾突出的特点,从逆向思维的问题诊断这一研究目的出发,基于利益冲突视角,开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诊断方法研究,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人类干预提供依据。通过构建城市化利益指数FUW、生态利益指数FEW,提出诊断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矩阵法、弹性指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加以选用,或多种方法相互补充。

[Zhang Yu, Yang Qingshan.

Diagnostic methods for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ll-being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4): 166-17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现有协调性耦合关系研究较为深入的背景下,针对现阶段我国人地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非协调性耦合关系矛盾突出的特点,从逆向思维的问题诊断这一研究目的出发,基于利益冲突视角,开展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诊断方法研究,为进一步实施有效的人类干预提供依据。通过构建城市化利益指数FUW、生态利益指数FEW,提出诊断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的矩阵法、弹性指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这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加以选用,或多种方法相互补充。
[15] 王鹤鸣, 岳强, 陆钟武.

中国1998年-2008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分析

[J]. 资源科学, 2011, 33(9): 1757-17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拉动,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中国1998年-2008年间的生物质、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国内消耗量指标进行核算,并应用资源脱钩指数(Dr)和脱钩曲线图对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只在2000年实现了资源消耗总量与GDP的绝对脱钩,在2003年和2006年未能实现二者的脱钩,在其他7个年份则实现了二者的相对脱钩;在这四类资源中,生物质资源的脱钩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脱钩指数则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的大力发展对这三类资源的消耗较大。所以,在制定脱钩政策时,应该将重心放在这三类资源上。在制定经济和环境规划时,应注意参照脱钩指数(Dr)的表达式将GDP年增长率指标和单位GDP资源消耗量的年下降率指标进行合理匹配,以控制资源消耗的过快增长。

[Wang Heming, Yue Qiang, Lu Zhongwu.

Decoupling analysis of China' s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eriod 1998-2008

. Resources Science, 2011, 33(9): 1757-17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摆脱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拉动,使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总物流分析方法对中国1998年-2008年间的生物质、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国内消耗量指标进行核算,并应用资源脱钩指数(Dr)和脱钩曲线图对我国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我国只在2000年实现了资源消耗总量与GDP的绝对脱钩,在2003年和2006年未能实现二者的脱钩,在其他7个年份则实现了二者的相对脱钩;在这四类资源中,生物质资源的脱钩指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金属矿物质、非金属矿物质和化石燃料资源的脱钩指数则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工业的大力发展对这三类资源的消耗较大。所以,在制定脱钩政策时,应该将重心放在这三类资源上。在制定经济和环境规划时,应注意参照脱钩指数(Dr)的表达式将GDP年增长率指标和单位GDP资源消耗量的年下降率指标进行合理匹配,以控制资源消耗的过快增长。
[16] 刘怡君, 王丽, 牛文元.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 70-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01.013      URL      摘要

城市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综合载体,其中经济是一个城市功能的主要体现、职能的重要组成。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核心中枢。这些城市既体现着各自区域内经济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往往占有着大量的资源,消耗了相当多的能源。2006年GDP排名100强的城市,GDP贡献率为67.36%,同时用电量占全国的41.59%,用水占全国的58.02%,天然气(含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75%以上,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控制的重点区域。因此,本文应用Tapio脱钩模型定性定量相结合地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中国百强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其中,我国多数东部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上;西部城市整体从1998年开始,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状态急剧恶化;东北地区的城市则从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以来,其能源消耗增加率发生了明显增加;而我国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值增长较为缓慢。根据脱钩数据的时空耦合结果,以期帮助我们找出更为适宜的城市发展之路。

[Liu Yijun, Wang Li, Niu Wenyuan.

Decoupling research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consumpution of China's cities.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1): 70-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01.013      URL      摘要

城市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综合载体,其中经济是一个城市功能的主要体现、职能的重要组成。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的核心中枢。这些城市既体现着各自区域内经济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往往占有着大量的资源,消耗了相当多的能源。2006年GDP排名100强的城市,GDP贡献率为67.36%,同时用电量占全国的41.59%,用水占全国的58.02%,天然气(含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使用量更是占到了全国的75%以上,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控制的重点区域。因此,本文应用Tapio脱钩模型定性定量相结合地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中国百强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其中,我国多数东部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建立在高能耗基础上;西部城市整体从1998年开始,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状态急剧恶化;东北地区的城市则从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以来,其能源消耗增加率发生了明显增加;而我国中部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值增长较为缓慢。根据脱钩数据的时空耦合结果,以期帮助我们找出更为适宜的城市发展之路。
[17] 赵兴国, 潘玉君, 赵庆由, .

科学发展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J]. 经济地理, 2011, 31(7): 1196-12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理论,构建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运用弹性分析改进的脱钩评价方法,建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脱钩程度的判定标准,以云南省为例,对其1998—2008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的强度及其变化特点来看,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总体较大且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速度比为0.3∶1;②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及其变化趋势来看,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呈现由绝对脱钩→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Ⅰ→相对脱钩Ⅲ的演变轨迹,其变化呈近倒"U"型曲线,符合区域科学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时期,云南省将进入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加速阶段,区域发展的内外因素也将更加复杂,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走一条自然资源"低耗高效型"、生态环境"低压强保型"、经济发展"高速高效型"与社会发展"均衡协调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Zhao Xingguo, Pan Yujun, Zhao Qingyou et al.

Decoupling analysis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based on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Yunnan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7): 1196-12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理论,构建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指数,运用弹性分析改进的脱钩评价方法,建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脱钩程度的判定标准,以云南省为例,对其1998—2008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的强度及其变化特点来看,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压力总体较大且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但资源环境压力的上升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其速度比为0.3∶1;②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状态及其变化趋势来看,云南省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呈现由绝对脱钩→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Ⅰ→相对脱钩Ⅲ的演变轨迹,其变化呈近倒"U"型曲线,符合区域科学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时期,云南省将进入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加速阶段,区域发展的内外因素也将更加复杂,发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走一条自然资源"低耗高效型"、生态环境"低压强保型"、经济发展"高速高效型"与社会发展"均衡协调型"的科学发展之路。
[18] 白忠菊, 藏波, 杨庆媛.

基于脱钩理论的城市扩张速度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J]. 经济地理, 2013, 33(8): 52-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2010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建成区面积增加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和三、二产业比值的历史数据,对城市扩张速度的时宅演变规律与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脱钩研究,判断二者关系在未来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2000--2010年,重庆市城市扩张的增速较快的区域表现为由“一圈”向“两翼”扩散的态势,且扩张速度较快的区县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连片”的形态,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2000-2010年,重庆市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的由“一圈”带动逐渐转变为“两翼地区”带动,城市生产力表现为随主城区距离增加而不断减少,“环主城区”成为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两翼地区”人口流动的功能性区域。③根据扩张性复钩或强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高度关联的研究论断,以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丁业产业的空间布控可以实现人口的有序疏导。④根据扩张性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的耦合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的研究论断,城市扩张速度越快,其对区域生产力水平的依赖程度越高,适度调低GDP增速,可以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升城镇化质量。

[Bai Zhongju, Zang Bo, Yang Qingyuan.

On the degrees of decoupling and re-coupling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expansion speed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2000 to 2010: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city

.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8): 52-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2010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建成区面积增加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和三、二产业比值的历史数据,对城市扩张速度的时宅演变规律与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脱钩研究,判断二者关系在未来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2000--2010年,重庆市城市扩张的增速较快的区域表现为由“一圈”向“两翼”扩散的态势,且扩张速度较快的区县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连片”的形态,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2)2000-2010年,重庆市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的由“一圈”带动逐渐转变为“两翼地区”带动,城市生产力表现为随主城区距离增加而不断减少,“环主城区”成为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两翼地区”人口流动的功能性区域。③根据扩张性复钩或强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高度关联的研究论断,以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丁业产业的空间布控可以实现人口的有序疏导。④根据扩张性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的耦合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的研究论断,城市扩张速度越快,其对区域生产力水平的依赖程度越高,适度调低GDP增速,可以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升城镇化质量。
[19] 张文斌, 陈英, 张仁陟, .

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4): 560-570.

URL      摘要

耕地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耕地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尤其是耕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的现状,导致了保经济发展与保耕地红线——“双保工程”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基于脱钩分析方法,选取建设占用耕地量、非农GDP产值两个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并对非农GDP进行了重新界定,改进了脱钩的研究方法;采用1998~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武威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⑴本文在对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时,首先对非农GDP进行了重新界定,从被占用的耕地中剔除了其他地类对耕地的占用,只剥离出建设占用耕地所对应的非农GDP贡献量,避免了以往笼统地采用耕地占用对非农GDP的贡献,改进了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产生脱钩的原因与武威市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⑵武威市及各县区耕地占用与非农GDP的关系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脱钩状态。武威市耕地占用与非农GDP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了5种状态: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衰退连接、弱脱钩,其中表现为强脱钩和弱脱钩的状态期数合计占统计期数的60%,总体上有4个年期处于强脱钩状态,反映了在以上4个年份中武威市的经济发展摆脱了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各县区中,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呈现出来的脱钩状态数分别为7、5、5、4种,表现为强脱钩和弱脱钩的状态期数合计分别占统计期数的40%、40%、50%、60%,总体上分别有2、2、4、5个年期处于强脱钩状态。反映了在以上各个年份中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摆脱了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 ⑶武威市及各县区耕地占用与非农GDP的关系的脱钩曲线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呈现出各自不同周期的脱钩变化规律。武威市和凉州区的脱钩弹性曲线总体上表现出“M”型变化,呈现出的脱钩变化状态为“非理想状态-畸形状态-理想状态”周期性变化,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的脱钩弹性曲线分别表现出“W”型、“V”型、“L”型的变化趋势,并呈现出不同的脱钩变化规律和周期。 ⑷武威市及各县区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关系的脱钩弹性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有其内在的原因。一是,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凉州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县。二是,各县区执行耕地保护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力度不一,这与领导水平和干部的业务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专业人才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⑸武威市及各县区出现脱钩理想状态的年份基本接近,且产生脱钩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国家或地方出台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增加耕地转用成本、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使建设用地走内部挖潜的道路;同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会使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发生脱钩。②地方政府通过兴建工业园区或产业园的形式将分散的资源集聚利用,增加单位面积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劳动力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来提高质量和效益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也能使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发生脱钩。 ⑹在协调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可从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原因角度出发,分阶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①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耕地占用时,可通过出台或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增加耕地转用成本、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使建设用地走内部挖潜的道路;同时根据替代原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②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耕地占用更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时,可通过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同时,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Zhang Wenbin, Chen Ying, Zhang Renzhi et 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decoupling method-taking Kangle country of Gan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3, 28(4): 560-570.]

URL      摘要

耕地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方面,耕地是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我国人多地少、尤其是耕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的现状,导致了保经济发展与保耕地红线——“双保工程”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研究基于脱钩分析方法,选取建设占用耕地量、非农GDP产值两个指标作为主要指标,并对非农GDP进行了重新界定,改进了脱钩的研究方法;采用1998~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武威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⑴本文在对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时,首先对非农GDP进行了重新界定,从被占用的耕地中剔除了其他地类对耕地的占用,只剥离出建设占用耕地所对应的非农GDP贡献量,避免了以往笼统地采用耕地占用对非农GDP的贡献,改进了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产生脱钩的原因与武威市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⑵武威市及各县区耕地占用与非农GDP的关系分别呈现出不同的脱钩状态。武威市耕地占用与非农GDP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了5种状态:强负脱钩、扩张负脱钩、强脱钩、衰退连接、弱脱钩,其中表现为强脱钩和弱脱钩的状态期数合计占统计期数的60%,总体上有4个年期处于强脱钩状态,反映了在以上4个年份中武威市的经济发展摆脱了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各县区中,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呈现出来的脱钩状态数分别为7、5、5、4种,表现为强脱钩和弱脱钩的状态期数合计分别占统计期数的40%、40%、50%、60%,总体上分别有2、2、4、5个年期处于强脱钩状态。反映了在以上各个年份中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摆脱了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 ⑶武威市及各县区耕地占用与非农GDP的关系的脱钩曲线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呈现出各自不同周期的脱钩变化规律。武威市和凉州区的脱钩弹性曲线总体上表现出“M”型变化,呈现出的脱钩变化状态为“非理想状态-畸形状态-理想状态”周期性变化,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的脱钩弹性曲线分别表现出“W”型、“V”型、“L”型的变化趋势,并呈现出不同的脱钩变化规律和周期。 ⑷武威市及各县区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关系的脱钩弹性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有其内在的原因。一是,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凉州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县。二是,各县区执行耕地保护等相关政策措施的力度不一,这与领导水平和干部的业务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专业人才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⑸武威市及各县区出现脱钩理想状态的年份基本接近,且产生脱钩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国家或地方出台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增加耕地转用成本、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使建设用地走内部挖潜的道路;同时,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会使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发生脱钩。②地方政府通过兴建工业园区或产业园的形式将分散的资源集聚利用,增加单位面积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劳动力投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来提高质量和效益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也能使耕地占用与非农GDP发生脱钩。 ⑹在协调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可从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原因角度出发,分阶段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①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耕地占用时,可通过出台或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增加耕地转用成本、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使建设用地走内部挖潜的道路;同时根据替代原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二三产业从业人数的方式来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②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即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耕地占用更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时,可通过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同时,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拉动经济的增长。
[20] 钟太洋, 黄贤金, 王柏源.

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 18-3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0.01.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分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的定义,将环境领域的脱钩概念和脱钩分析引入土地利用分析,在IPAT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建设用地和GDP等变量在内的核算方程,据此对环境领域基于变化量的脱钩评价方法加以了改进,建立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我国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的相互关系为例,分别分析了2002—2007年期间全国以及31个省级区域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非农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以及第三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脱钩关系。分析表明:以年度为时间尺度,在2002—2007年之间,从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除青海省、上海和海南在个别年份落在强脱钩区域,其余28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从非农产业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除上海在2006年落在强脱钩区域外,其余30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从第三产业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除西藏在2003年落在扩张性复钩以及青海、上海、海南和广西在个别年份落在强脱钩区域外,其余26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以2002—2007年时间段为时间尺度,全国及31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鉴于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滞后关系,以时期为时间尺度进行脱钩分析更为合适;分析还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提高建设用地效率对于实现脱钩有重要作用,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是实现强脱钩的重要手段。

[Zhong Taiyang, Huang Xianjin, Wang Baiyuan.

On the degrees of decoupling and re-coupling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07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1): 18-31.]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10.01.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分析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相互关系,论文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的定义,将环境领域的脱钩概念和脱钩分析引入土地利用分析,在IPAT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建设用地和GDP等变量在内的核算方程,据此对环境领域基于变化量的脱钩评价方法加以了改进,建立了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脱钩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文章以我国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的相互关系为例,分别分析了2002—2007年期间全国以及31个省级区域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非农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以及第三产业GDP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脱钩关系。分析表明:以年度为时间尺度,在2002—2007年之间,从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除青海省、上海和海南在个别年份落在强脱钩区域,其余28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从非农产业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除上海在2006年落在强脱钩区域外,其余30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从第三产业GDP和建设用地角度考察,除西藏在2003年落在扩张性复钩以及青海、上海、海南和广西在个别年份落在强脱钩区域外,其余26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以2002—2007年时间段为时间尺度,全国及31个省级区域均落在弱脱钩区域。鉴于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滞后关系,以时期为时间尺度进行脱钩分析更为合适;分析还表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提高建设用地效率对于实现脱钩有重要作用,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是实现强脱钩的重要手段。
[21] 王菲, 董锁成, 毛琦梁.

中国工业结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时空分异

[J]. 地理研究, 2014, 33(10): 1793-18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1995-2010年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描述了各省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强度特征、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8大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衰退状况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地区环境污染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1995-2010年西北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趋势在不断减弱,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工业结构的SO2排放强度有所增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各区域不同污染性质的行业发展差异来看,西北、西南地区、中部部分地区近十几年来高污染行业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区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促进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三高"产业的改造升级。

[Wang Fei, Dong Suocheng, Mao Qiliang.

Evolu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in environmental effec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10): 1793-18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的脱钩状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工业结构特征偏向指数和1995-2010年各省29个制造业行业的相关数据,对工业结构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重点描述了各省工业结构的废水排放强度特征、SO2排放强度特征、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特征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8大区域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增长、衰退状况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地区环境污染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1995-2010年西北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工业结构废水排放强度降低的趋势在不断减弱,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工业结构的SO2排放强度有所增强,固体废弃物排放强度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从各区域不同污染性质的行业发展差异来看,西北、西南地区、中部部分地区近十几年来高污染行业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区在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促进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三高"产业的改造升级。
[22] 潘安娥,陈丽.

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脱钩分析

[J].资源科学, 2014,36(2):0328-03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权制度改革、价格杠杆调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策略。

[Pan Ane, Chen Li.

Decoupling and Water Footprint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Water Utilization and the Economy in Hubei

. Resources Science, 2014,36(2):0328-03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权制度改革、价格杠杆调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策略。
[23] 臧锐, 张鹏, 杨青山, .

吉林省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及时空演变

[J]. 地理科学, 2013, 33(10): 1229-123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选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4个维度的指标,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线性加权和法,对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ArcGIS软件对各市州城市化水平进行地理空间的可视化表达,并分析吉林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发现:①各城市化指标的分布格局均呈现“中高周低”特征,各市州城市化质量差异显著;②以长春和吉林为中心的双中心集聚特征开始显现;③空间城市化是人口城市化的直接表象,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Zang Rui, Zhang Peng, Yang Qingshan et al.

Comprehensive measure and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ization level in Jilin provin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10): 1229-123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选取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4个维度的指标,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线性加权和法,对吉林省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运用ArcGIS软件对各市州城市化水平进行地理空间的可视化表达,并分析吉林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发现:①各城市化指标的分布格局均呈现“中高周低”特征,各市州城市化质量差异显著;②以长春和吉林为中心的双中心集聚特征开始显现;③空间城市化是人口城市化的直接表象,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24] Tapio P.

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

[J]. Transport Policy, 2005, 12(2): 137-151.

https://doi.org/10.1016/j.tranpol.2005.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raditionally, the transport literature reflects the view that traffic volumes, road traffic volumes in particular, are coupled with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Recently published literature also argues that the carbon dioxide (CO 2 )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passenger cars in particular, have not shown any decoupling from transport volumes for some yea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decoupling, defi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ecoupling , coupling and negative decoupling . These are further broken down to weak , strong and expansive/recessive degrees of decoupling, laying emphasis on the absolute increase or decrease of the variables. The result section presents data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DP, traffic volumes and CO 2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he EU15 countries between 1970 and 2001, including the special case of Finnish road traffic. The aggregate EU15 data show a change from expansive negative decoupling to expansive coupling regarding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from weak decoupling to expansive negative decoupling regarding freight transport. Weak decoupling of transport CO 2 emissions from GDP could also be observed. Weak decoupling of all the three aspects (freight, passenger and CO 2 ) could be seen in the UK, Sweden and Finland in the 1990s. In Finland, the statistics show weak decoupling of GDP from road traffic volume and strong decoupling of road traffic volume and CO 2 emissions from road traffic between 1990 and 2001. Four hypothetical explanations of the Finnish phenomenon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article: policy towards sustainable mobility, green urban lifestyle, increasing income differences, and statistical misinterpretation. Each explanation is backed up with some quantitative evidence in observable trends in Finland during the 1990s.
[25]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4-2013.]

[本文引用: 1]     

[26] 甘静, 郭付友, 陈才, .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J]. 地理科学, 2015, 35(5): 565-57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东北地区34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 以四维一体为研究视角, 综合构建了东北地区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 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 分4 个时期对2000 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① 投资与消费是影响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城市化兼有&ldquo;自上而下&rdquo;与&ldquo;自下而上&rdquo;双重性质; ② 东北地区城市化尚处于低水平阶段, 属于粗放式、低效益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③ 东北地区城市化整体分异与子系统分异特征明显, 2000~2008 年阶段综合城市化水平由北向南递增, 2008~2012 年阶段则向南递减, 与人口城市化具有一致性的变化特征。而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则逐年向南递增; ④ 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东中西分异与沿海内陆分异特征显著, 均具有时序性特点。基于研究成果, 提出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部驱动、交通条件的空间导向以及政策和体制的调控约束是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整体机制, 而东北地区南北城市化分异程度不断缩小主要由于区域发展阶段演进周期理论。</p>

[Gan Jing, Guo Fuyou, Chen Cai et al.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5): 565-57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东北地区34 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 以四维一体为研究视角, 综合构建了东北地区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 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 分4 个时期对2000 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① 投资与消费是影响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其城市化兼有&ldquo;自上而下&rdquo;与&ldquo;自下而上&rdquo;双重性质; ② 东北地区城市化尚处于低水平阶段, 属于粗放式、低效益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③ 东北地区城市化整体分异与子系统分异特征明显, 2000~2008 年阶段综合城市化水平由北向南递增, 2008~2012 年阶段则向南递减, 与人口城市化具有一致性的变化特征。而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则逐年向南递增; ④ 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东中西分异与沿海内陆分异特征显著, 均具有时序性特点。基于研究成果, 提出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部驱动、交通条件的空间导向以及政策和体制的调控约束是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整体机制, 而东北地区南北城市化分异程度不断缩小主要由于区域发展阶段演进周期理论。</p>
[27] 刘贺贺, 杨青山, 陈长瑶.

东北地区城市效率与开发程度的时空耦合

[J]. 经济地理, 2015, 35(10): 64-7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10.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DEA模型、城市开发程度 指数和耦合度模型测算2003—2012年间东北地区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以及两者的耦合度,并分析了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及两 者耦合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耦合度水平不高,城市开发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不同职能城市的效率差异化特征显著,省会城市要素投入冗余,而资源型城市、工业型城市要素投入不足。2近十年,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呈现负相关,经济发 展水平、人口密度提升对城市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城市效率呈负相关。3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与耦合度空间高匹配度的"群"分布特征愈发 显著。

[Liu Hehe, Yang Qingshan, Chen Changyao.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research on urban efficiency and urban development degree in Northeast China

.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10): 64-7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10.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DEA模型、城市开发程度 指数和耦合度模型测算2003—2012年间东北地区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以及两者的耦合度,并分析了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及两 者耦合度的时空演变特征,探讨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耦合度水平不高,城市开发对城市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不同职能城市的效率差异化特征显著,省会城市要素投入冗余,而资源型城市、工业型城市要素投入不足。2近十年,城市开发程度与城市效率呈现负相关,经济发 展水平、人口密度提升对城市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城市效率呈负相关。3城市效率、城市开发程度与耦合度空间高匹配度的"群"分布特征愈发 显著。
[28] 宋艳, 李勇.

老工业基地振兴背景下东北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及策略

[J]. 经济地理, 2014, 34(1): 47-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截至2013年已实施10年,文章对10年来东北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4种发展机制:中心城市的极化与扩散、政策推动和工业化驱动下的城镇化、投资驱动下的中心城区空间扩张、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规划推动下的城乡发展。提出了两种不同路径下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建议,即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下的城镇群发展,依托快速交通网络在后进地区和沿边地区培育发展极。

[Song Yan, Li Yong.

The urban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 and policy of Northeast China Region under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revitalization background

.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 47-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截至2013年已实施10年,文章对10年来东北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4种发展机制:中心城市的极化与扩散、政策推动和工业化驱动下的城镇化、投资驱动下的中心城区空间扩张、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规划推动下的城乡发展。提出了两种不同路径下促进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建议,即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下的城镇群发展,依托快速交通网络在后进地区和沿边地区培育发展极。
[29] 赵映慧, 修春亮, 宋戈, .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J]. 经济地理, 2009, 29(5): 726-7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东北地区共有30个资源型城市.以县级行政区域单元为样本,采用 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利用极差、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990-2006年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增大,其中1993年与2000年差异较大.选取1993、2000、2006年为样 本年份,从经济类型、资源类犁角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石油型城市的经济水平较高,森工型城市较低;从地域空间考察,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 较高,吉林省较低.东北地区西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中部次之、东部较低.

[Zhao Yinghui, Xiu Chunliang, Song Ge et al.

Analysi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 of resources-based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5): 726-7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东北地区共有30个资源型城市.以县级行政区域单元为样本,采用 年末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利用极差、比率、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1990-2006年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在波动中略有增大,其中1993年与2000年差异较大.选取1993、2000、2006年为样 本年份,从经济类型、资源类犁角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石油型城市的经济水平较高,森工型城市较低;从地域空间考察,黑龙江省与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 较高,吉林省较低.东北地区西部的资源型城市经济水平较高、中部次之、东部较低.
[30] 赵景海.

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视角下的黑龙江省城镇化

[J]. 城市规划, 2004, 28(12): 19-2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4.12.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外生型”的总体特征,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制”的城镇社会组织模式也抑制了“内生的”城镇化要素的成长。黑龙江省城镇化战略实施中的人口城镇化的存量和增量问题、区域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增长问题是现实中急需深刻认识的两个问题。在发展思路上,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内生”要素的成长,增强区域的自主发展能力,切实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策略,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镇社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

[Zhao Jinghai.

Urbaniz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evitalization of old industry base

.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4, 28(12): 19-2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4.12.00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外生型”的总体特征,同时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单位制”的城镇社会组织模式也抑制了“内生的”城镇化要素的成长。黑龙江省城镇化战略实施中的人口城镇化的存量和增量问题、区域城镇化的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增长问题是现实中急需深刻认识的两个问题。在发展思路上,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内生”要素的成长,增强区域的自主发展能力,切实实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策略,逐步实现经济发展与城镇化互动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镇社会组织结构与城镇空间结构的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