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中图分类号: K9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7-1017-10
收稿日期: 2015-10-30
修回日期: 2016-02-1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7-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忍(1984-),男,贵州毕节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乡村转型重构及规划、城乡转型与村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及GIS应用研究。E-mail:yangren0514@163.com
展开
摘要
利用综合评价、耦合协调度、空间滞后模型(SLR)等模型,对2000~2010年的中国分县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及2010年的分县道路交通优势度进行综合测度,解析其两者的空间耦合协同特征,并探索道路交通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 2000~2010年,中国分县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东、中、西差异格局未突破,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了33.20%。东部地区的农村发展进入优化整合提升阶段,中、西部地区在政策、产业转移、城镇化、工业化等驱动下农村综合水平提升较快,乡村多维空间历经转型重构。② 2010年,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呈现出典型的“点-轴”的地域结构特征,存在东、中、西部和交通枢纽中心地与外围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其与农村发展水平耦合协同性整体较差,处于轻度失调以下状态占县(区)总数的88.25%,西部地区协调度普遍低于0.40,交通发展与农村发展协同性较好地域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域和道路交通优势极核及轴带的县(区)。 ③ 道路交通等级、密度、可介入性等影响农村综合发展。道路密度对农村发展正向影响较大,国道、省道、县道沿途邻近可进入性强,对农村综合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高速公路和铁路有景观生态学“廓道”性质,空间上起连通作用,结构的不可穿越性,封闭性影响可介入性,高速公路的出入口和火车站空间布局对农村发展影响显得尤为重要。④ 地级市交通中心地对农村发展带动影响明显,大城市的强聚集能力易促成周边县区的农村发展“灯下黑”的地域结构特征。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等级、阶段对农村发展的传导效应及区域交通建设的超前或滞后的科学判断核心理论,将是人文经济地理学及乡村地理学亟待关注的重要领域。
关键词: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d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mechanism for 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socio-economic data, road traffic vector data,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spatial lag model (SLR) and 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e rur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transport superiority were comprehensively examined in 2000 and 2010, in order to reveal regiona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both. Main results for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rural development have not been changed recent the last 10 years, as difference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The r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 was upgraded by 33.2%, while rural development rate has stabilized in rural areas of the eastern region. However, rural development rate was rapid promotion in the Midwest region of China during 2000 to 2010, because of policy support, industries transferring,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2) The point-axis spatial structure of transport superiority distribution was significant in China in 2010, which the capital of the prefecture-level city had obvious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s, and existed som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s development axis regions around core transportation central place. Regional differences were mainly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 transportation core hub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3) Road density effect on rural development significantly, due to strong accessibility of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county roads, which have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rural development. However, highways and railway had a corridor property of landscape ecology. Highway and railways were “aisle”, through connection, as impenetrable property of its structure, so that region was split into two parts, and the space layout for train station and entrance was important to rural development particularly, otherwise less impact on local development across the region. Prefecture-level city traffic center had an obvious impact on rural development. Because of a strong ability to aggregate in large cities, which resulted in a special regional structure of “center developed and peripheral poverty”. Guiding the core elements radiation output to its surrounding area wa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ransport center cities. 4) The spatial coupling cooperative of transport superiority and rural development was low in China, account to 88.25% of the counties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region, while Tibet was particularly serious,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lower than 0.4,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synergies better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Only a few counties in western better coordination, mainly synergistic whole capital,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border areas, 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was weak. The core theoretical of traff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level, stage and long-term effects on integrate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leading or lagging scientific judgment of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will be the important field for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ural geography studies.
Keywords:
伴随中国进入城乡发展转型关键时期,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4.77%,新型城镇化战略驱动下,中国的城乡关系由分离、隔离阶段逐渐走向融合一体化发展阶段,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充分关注城市区域发展,农村综合发展是区域整体协同发展重要组成部分[1,2]。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性复杂,总体上表现为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反馈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其中交通运输是制约与支撑经济发展重要因素[3]。综合研究中国农村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耦合协同关系是乡村地理学研究重要议题之一[4]。纵观国内外研究进展,发达国家将乡村发展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变化的原因和结果上,并探究其在不同地理空间尺度上的运行过程[5~7]。发展中国家则将乡村发展研究的重点放在乡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如农业发展、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乡村服务中心的空间组织、乡村人口聚落系统与社会发展等 [8~15]。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发展重要基础支撑,区域交通优势度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16~19]。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必要条件[20]。如何评价一个区域交通条件的优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程度和模式,始终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21]。在交通通达性对地区发展的影响方面,学者集中于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22]、交通网络复杂度与经济发展[23]等方面研究,研究尺度和区域主要集中在省域、城市及城市群方面,关于农村的研究还比较少。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生和外援力的综合作用驱动农村发展,影响农村发展的因素包括农户自主发展能力[2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外援驱动力[25]、资源禀赋、地理区位、本地文化和习俗以及经济基础等[26],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支撑。区域道路交通的等级、规模、密度、类型等对农村发展的对外联系和物质、信息的介入与流动产生一定影响,道路交通优势度较好地刻画区域道路交通网络发展的综合水平。深入分析地域空间上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综合水平的重叠与错位特征,以及地域结构的空间协同性与传导影响机制的发掘,能更好地厘清道路交通建设与农村发展之间耦合协同关系,为解构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等级、规模、阶段性的理论奠定研究基础。
本研究在基于县域研究单元对中国整体农村发展水平和交通优势度进行综合测度的基础之上,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耦合协同特征,进而试图定量识别不同等级交通道路建设水平对县域农村发展影响传导机制,其研究内容在理论上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以建构农村生活圈为基础,重构农村物质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域的乡村转型理论体系研究的前期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实践意义上,对乡村发展规划的基础设施配套原则,对接于道路交通建设等级性、可介入性的规划方略提供一定科学支撑。
1.1.1 农村发展水平及交通优势度测度
从经济发展基础、农业生产与生活水平、社会发展基础等3个方面,构建农村发展度测评体系,并以农村发展度作为评价农村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依据张小林提出的乡村性概念[27],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经济、生产与生活、社会发展基础3个方面更好的表达和诠释农村综合发展水平。从全国分县数据可获得性、一致性等原则等综合考虑,选择了18项指标作为县域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测评指标。熵权法确定的权重说明区域指标数据所能够提供信息量的能力。本文采用以运用熵权法运算权重的结果作为构建判断矩阵的赋值参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主观随意性,同时也体现了专业的判断,最终以AHP在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前提下,决定最终各指标权重。具体指标和权重值如表1所示。
表1 农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及权重
Table 1 The index and weight for rur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准则层 | 指标层 | w |
---|---|---|
经济发 展基础 ( w=0.3090) | 人均GDP(元/人) | 0.1177 |
地方财政收入(元/人) | 0.0717 | |
二、三产业所占比重(%) | 0.0152 | |
就业非农化率(乡村非农就业/乡村从业人数) | 0.0125 | |
人均工业产值(元/人) | 0.0436 | |
农村生产、 生活水平 ( w=0.5816) | 地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hm2) | 0.0491 |
人均耕地面积(hm2/人) | 0.1203 | |
农业生产劳动率(农林牧渔业总值/农林 牧渔从业人口)(万元/人) | 0.0823 | |
人均农业总产值(万元/人) | 0.1877 | |
人均粮食产量(kg/人) | 0.1140 | |
农村人均用电量(kWh/人) | 0.0285 | |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 镇职工平均工资) | 0.0540 |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0.0661 | |
社会发 展基础 ( w=0.1095) | 大专以上文凭占6岁以上受教育总人口 的比重合计(%) | 0.0023 |
15岁及以上文盲率(%) | 0.0036 | |
人均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床/人) | 0.0060 | |
人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总数(床/人) | 0.0098 | |
人均固定电话用户总数(户/人) | 0.0156 |
交通优势度是一种较为综合全面的评价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否支持该区域经济社会活动及发展的评价指标。构成交通优势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涵盖了设施规模、设施技术特征以及设施网络形成的区位优势,并以交通覆盖水平、交通邻近水平以及交通中心通达水平等三个层面指标综合体现,并利用AHP决策分析方法确定权重 [28],确定指标权重,加以对交通优势度综合测评。具体计算指标体系,以及权重详见表2。
表2 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指标及权重
Table 2 The index and weight for transport superiority evaluation
准则层 | 指标层 | w |
---|---|---|
交通覆盖水平 ( w=0.3874) | 高速路密度(km/hm2) | 0.0884 |
铁路密度(km/hm2) | 0.0963 | |
国道密度(km/hm2) | 0.0706 | |
省道密度(km/hm2) | 0.0448 | |
县道密度(km/hm2) | 0.0267 | |
乡镇道密度(km/hm2) | 0.0163 | |
交通邻近水平 ( w=0.4434) | 邻近高速平均距离(km) | 0.0090 |
邻近铁路平均距离(km) | 0.0552 | |
邻近国道平均距离(km) | 0.0667 | |
邻近省道平均距离(km) | 0.0353 | |
邻近县道平均距离(km) | 0.1641 | |
邻近村镇道平均距离(km) | 0.0955 | |
交通中心通达水平 ( w=0.1692) | 离省会平均距离(km) | 0.0667 |
离地级市平均距离(km) | 0.1097 | |
离高速出口平均距离(km) | 0.0389 |
基于指标体系,对各指标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之后,利用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及相对应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县域单元的农村发展综合水平Ui和交通发展优势度Ii(具体方法模型在此不详述)。
1.1.2 空间滞后模型
在探讨交通优势度各项指标对农村发展水平的影响时,由于指标在不同区域会产生的影响效果会有一定差异,存在一定的空间非平稳性。空间滞后模型(SLR)则在回归模型上考虑了变量之间的空间依赖性,解决了决定义模型不准确的问题,模型的一般矩阵形式表达如下:
y=ρWy+Xβ+ε (1)
式中,y是因变量观测值组成的向量,X是由解释变量的观测值组成的矩阵,W是标准化的空间权重矩阵,Wy是空间滞后变量,参数ρ反映空间邻接单元对于因变量的解释程度;β则反映解释变量对因变量y变化的影响,ε为误差项。
1.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交通优势度作为评价区域交通状况及优势的指标能够反映交通在该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区域内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把道路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彼此产生影响的程度定义为交通—农村发展耦合度,它的大小反映了道路交通建设与区域农村发展两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程度[29],具体模型表达为:
式中,C为耦合度,大小表征农村发展水平与交通优势度之间相互作用联动强度,县域的Ui为农村发展水平数值,Ii为县域交通优势度数值。在明确了道路交通建设与区域农村发展相互协调演进机理的基础上,借助于协调度的计算模型来构建道路交通优势度与区域农村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从而分析道路建设与区域农村发展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同一致性。耦合协调度模型如下:
式中, D为耦合协调度;C为耦合度;T为区域农村发展水平和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指数;
表3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Table 3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coupling degree
耦合协调度(D) | 协调等级 | 耦合协调度(D) | 协调等级 |
---|---|---|---|
0.9~1.00 | 优质协调 | 0.4~0.49 | 濒临失调 |
0.8~0.89 | 良好协调 | 0.3~0.39 | 轻度失调 |
0.7~0.79 | 中级协调 | 0.2~0.29 | 中度失调 |
0.6~0.69 | 初级协调 | 0.1~0.19 | 严重失调 |
0.5~0.59 | 勉强协调 | 0~0.09 | 极度失调 |
本文研究尺度为县(区)行政单元,综合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区并未包括中国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30](2001、2011) 、《中国县市经济统计年鉴》[31](2001、2011),个别指标不全的通过2001、2011年各省、市、地区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进行补充。2010年中国路网数据来源于中国1∶25 0000的电子地图数据,通过对Mapinfo的.TAB数据转换为.shp文件格式。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环境等,以及历史经济发展积累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导致各地农村发展基础不一。同时农村地区发展又受到国家政策偏向、所在经济发展区位差异、基础设施配备等影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农村发展区域差异持续演化。
1) 2000年农村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自西向东逐步递增的态势,大致以胡焕庸人口线为界,分为两大对比区域,形成显著区域差异格局,空间集聚性特征显著(图1)。借助于自然断点的划分方法,将中国全域范围内(不含港澳台)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分为4级区域(图1a):一级,0.094<Ui<0.45;二级,0.043<Ui<0.094;三级,0.026<Ui<0.043;四级,0<Ui<0.026。地域空间特征如下: ① 分界线以东地区农村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农村发展一级水平的县(区)占全国农村一级发展水平县(区)总数的84.9%,其中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发展水平处于高等水平;农村发展二级水平县(区)占全国农村二级发展水平县(区)总数的85.4%。② 分界线以西地区农村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发展四级水平的县(区)占全国农村四级发展水平县(区)总数的71.7%,39.3%的农村发展水平三级县(区)分布于该区域,基本没有农村发展水平一级的县(区),二级、三级发展水平县(区)零星镶嵌其中,分布较为碎片化。其中,新疆地区、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为四级发展水平农村聚集区,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局限,农业生产受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地形崎岖多变、地质状况复杂不适宜开垦以及机械化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区域开发及发展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
图1 2000年中国县域农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及空间聚类
Fig. 1 The result for rur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its space cluster at county scale in China in 2000
2) 2010年中国县(区)农村发展水平空间上仍呈现为由西至东逐步递增态势,空间分布特征与2000年相似(图2)。① 界线以东地区分布了92.2%的一级农村发展水平县(区)和71.9%的二级农村发展水平县(区)。2000~2010年,界线以东地区,农村发展一、二级水平的县(区)数量增幅超过10%,尤其是中部地区,一级农村发展水平县(区)增加了44个,并有逐步向内陆蔓延的趋势。2005年以来,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投资力度得以强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以及鼓励并带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推动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促进了中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发展。东北地区基于优良的农业种植自然基础以及历史工业发展条件,积极培育主导企业,鼓励民营企业,更新改革衰落产业,外援带动农村发展。此外,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依旧存在较强的绝对优势,沿海地区仍是改革开放前沿,其中环渤海地区拥有都市经济以及沿海经济的双重推动动力下,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促成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经济带动力,使得该地农村、农业都得到实质的提升。长三角地区集中于乡镇企业的改制和规范,推动地方市场体系完善,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发展,城镇集聚力得到加强,农村地区非农部门大力发展,在提升区域内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提升都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力。珠三角地区也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及乡镇经营,发展并推广外贸型企业发展,并迎合世界形势以及自身发展,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乡镇非农化,培养区域专业镇提升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② 界线以西的西部地区相较于2000年,农村发展一级县(区)增至25个,占一级县(区)总量的8.1%;农村发展二级县(区)增加至328个,占二级县(区)总量的34.1%;农村三级县(区)增加了92个,相比上升了39.7%;四级县(区)数量减少了319个,相比下降了约50.6%。2000年,国家执行西部大开战略,强化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入建设农村社会及农村经济,农村发展重心逐步向西南移动[15],在人口外流和农村发展主体弱化等背景下,区域内劳动人口结构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土地流转探索基础上,农业种植走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得以提升,资金回流及扶农政策倾斜等促进农村整体发展。在新疆、内蒙古以及甘肃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行区域性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增加农民生产收入,新疆优质棉基地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2.9%、32.8%,内蒙古牛奶、羊肉、山羊绒产量至2010年连续5 a位居全国之首。陕西、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逐渐走上发展特色农业路劲,陕西2010年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四分之一,广西及云南的蔗糖2010年总产量占全国90%,云南、贵州的烟草总面积和产量总值也在2010年分别达到全国的45%和43%。
图2 2010年中国县域农村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结果及空间聚类
Fig.2 The result for rura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its space cluster at county scale in China in 2010
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数值呈现偏正态分布(图3)。优势度值介于0.5~0.6之间的县(区)个数占中国总县(区)数的59.07%;优势度值介于0.6~0.7之间县(区),比重值达到29.00%;优势度值介于0.2~0.5之间县(区)占8.01%;优势度值低于0.2和高于0.7 的县(区)分别仅为36个和52个,占单元总数的1.74%和2.08%。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区域差异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异,二是交通枢纽与外围区域的差异,“点-轴”空间分布特征显著。东部交通优势度普遍高于西部,沿海地区交通优势度普遍高于内陆地区。同时,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现象,交通优势度值高的地区和值低的地区在空间上呈现一种相对集聚分布的态势,这符合托普勒第一定律,即距离越近,某一特征或属性的相似程度越大,反之,若距离越远,则相似程度越小。此外,交通优势度高的地区集中在省会城市附近地区、交通线路汇集点地区以及交通线路沿线地区。微观尺度,县域交通优势度高值区,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形成较小的集聚区,其余交通优势度高值县域单元呈点状相对分散,如成都、贵阳、哈尔滨、沈阳、大连、郑州等交通枢纽区,交通优势度值高于0.70。交通优势度0.60~0.70的区域呈一定的线轴集聚态势,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以及长三角地区形成最大片连续集聚区,此外还有系列面状集聚区,分别是辽中南、珠三角、关中平原、成渝地区、长株潭、黔中、滇等东部等地区。交通优势度的低值区域主要集中新疆南部、甘肃西部、青海西南部、川西地区、西藏大部分地区,交通优势度数值普遍低于0.40,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区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落后限制,人口分布稀少、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需求等社会因素多重因素制约交通建设。
图3 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结果及累计百分比统计
Fig. 3 The transport superiority evaluation and its cumulative percent in China in 2010
2010年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水平通过耦合协调分析显示,中国境内地区约88.25%的乡县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以下状态,处于该状态的地区大部分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其中,西藏地区尤为严重,协调度普遍低于0.40。属于极度失调状态,轻度失调与重度失调地区占区域总体的89.7%;而交通发展与农村发展相互协调地区绝大部分在东部,西部仅有少数地区发展相协调,其中协调程度较高的地区基本围绕着该地区的省会地区、发展较好的城镇化较高地区以及省市边境地带。值得注意的是,拥有相对较高的协调度的区域,例如山东半岛、江浙沪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周边经常出现极度失调的地区,依据2010年农村发展水平分布格局来看,交通优势度在以上地区存在两极现象,交通道路发展相对不平衡。当乡村综合发展水平相对于交通发展超前时,两个系统发展不协调时,耦合度表现为最小(图4a);当基交通发展水平基本在农村综合发展需求的范围之内时,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处于调整阶段,此时耦合协调度较大;当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道路交通建设时,道路交通建设又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这时耦合协调度表现很高;当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都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这时表现在耦合度上最大(图4b)。
图4 中国县域农村发展水平与交通优势度耦合度与协调度
Fig. 4 The coupling degree and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for transport superiorit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201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理论上,不同类型和级别的道路交通建设对农村综合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利用GeoDA软件,基于农村发展综合评价结果与道路交通系列指标变量,进行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构建。交通覆盖水平方面,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以及乡镇道的密度回归系数为正值,对乡村发展具有正面影响,即随县(区)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以及乡镇道的覆盖水平提高,增强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换的可介入性,促进农村发展,其影响贡献存在差异性,其中高速公路密度增加对农村发展水平贡献最大,偏回归系数约为0.063 6,其次为县道密度,因子系数约为0.062 9,国道、省道分别为0.055 9、0.031 5。交通邻近水平层面,邻近高速公路及铁路、省道的距离因子项的系数为负值,高速路、铁路的可介入性有限,高速公路、铁路具有“廓道”的成分及性质,在沟通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功能上,高速公路及铁路属于“道”,起连通作用;在自身结构不可穿越的性质上,高速公路及铁路属于“廓”,它将道路两边分割成了两部分,左右彼此无法沟通协同发展。而邻近国、省、县道平均距离因子系数为负值,离县道平均距离越近,对当地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越强,国道、省道、县道是各县(区)直接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通道,因此在距离上,道路邻近性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信息技术传播积极作用。交通中心通达水平方面,区域发展存在增长极的影响因素,加入距离省会、地级市平均距离作为影响因子,距地级市越近,对其农村发展影响越大,反之,距离省会越近,对其发展存在一定阻碍性。省会地区往往是省市集中发展的地区,拥有多的政策发展倾向,以及较强的资源集聚能力,其强大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遮盖了周边地区发展优势,极化作用大于扩散作用,将周边地区边缘化,助推“灯下黑”的区域发展格局;但对于地级市来说,虽然处于行政层面较高等级,但发展排序在省会之后,资源聚集能力差于省会优于乡村,该地带的发展会为周边地区带来一定的几率,对周边发展扩散作用较大,较大可能形成地区增长极带动周边发展,中小城市的培育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分县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显著,农村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持续提高态势。2000~2010年,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整体提升了33.2%,但中国全域范围内县域的农村综合发展水平的东、中、西的差异格局未突破。东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步入优化调整阶段,东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深化、产业升级改革、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发展速度趋于平稳。中西部地区在政策、产业转移、城镇化、工业化等驱动期间农村综合水平提升较快,人口外流和回流交织,促成农村地区正历经转型重构的过程。
2) 2010年,中国分县的交通优势度空间地域结构呈现出典型“点-轴”空间分布特征,省会、地级市具有明显交通优势,以交通枢纽城市为核心展开有系列交通优势轴区域。空间上存在东、西部之间和交通枢纽与外围区域之间的地域差异,中、西部正在逐步缩小交通优势度的差距,复杂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青藏高原的交通建设水平仍较落后。
3) 道路密度对农村发展影响较大,国道、省道、县道邻近可介入性强,对农村综合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高速公路和铁路具有“廓道”的景观生态学意义,高速公路及铁路属于“道”,起连通作用,自身结构不可穿越的性质上,高速公路及铁路属于“廓”,将道路两边分割成了两部分,高速公路的出口和火车站空间布局对农村发展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穿越区域对地方的发展影响较小。地级市交通中心地对农村发展带动影响明显,大城市的强聚集能力反而有可能促进县域单元的农村发展“灯下黑”的地域结构特征,合理疏导核心交通中心地对其周边地区的要素辐射输出极为重要。
4) 中国88.25%的县(市)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以下状态,西部地区尤为突出,西藏地区尤为严重,协调度普遍低于0.40。交通发展与农村发展协同性较好地域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域。西部仅有少数县域协调性较好,主要是省会、地级市以及边境地带,农村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性整体较弱。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支撑,区域的道路交通的等级、规模、密度、类型等对农村发展的对外联系和物质、信息的介入与流动产生一定影响。地域空间上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与农村发展综合水平的协同一致性的综合研判,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有一定意义。快速城镇化驱动下,农村的物质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等多维空间面临转型重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多维空间重塑与建构有重要意义,乡村多维空间重构及村镇体系的重构对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和建设存在客观需求。道路交通密度是保证区域通达性的基础性指标。县域农村发展人流、物流的分散性的特征,县乡道路建设(“村村通”)对县域农村交通通达性方面有积极意义,缩小村镇与县道之间的邻近距离,增强交通道路使用的便捷性,强化县域内乡镇与地级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提升县域所辖农村的市场融入程度,促进要素城乡互通流动,激活农村的生产空间的市场释放,同时为建构乡村生活圈和生态域面、文化共生体有积极促进作用。新时期,乡村面临着生产性向后生产性转型,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厘清道路交通建设与农村发展之间耦合协同关系,深入发掘基于多维空间重构的乡村基础设施规划研究,解构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等级、规模、阶段性的理论尤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短期内能促进经济发展,长期效应不明显,属于一种资源配置的错位,滞后建设又成为区域农村发展制约限制,如何恰逢其时,因地制宜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建设与农村转型、城镇化发展作用机制等核心问题,有待于人文经济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等学科给予持续关注和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J].,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em>R</em>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② 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③ 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④ 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p>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ed reconstructing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china.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em>R</em>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② 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③ 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④ 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p>
|
[2] |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转型格局综合测度 [J].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利用网格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测了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研究表明:① 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分异格局。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一级集聚中心、地级市为二级集聚中心、县级市及县城镇为三级集聚中心的空间格局,山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尚不明显。② 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拓展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结构特征。以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石家庄、青岛为主要城市扩展核心,呈空间聚核模式持续向外蔓延拓展。沿海岸线的“C”型带和港口群区域的土地快速非农化,成为城乡快速转型的热点区。③ 受点—轴—面区位要素综合影响,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最佳探测空间尺度为1200 m。④ 未来城乡发展转型的极强敏感区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轴带,以京津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开发应以城乡发展转型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科学实施城乡空间优化与差别化管控策略。</p>
The spatial pattern measure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in China.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利用网格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测了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研究表明:① 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分异格局。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一级集聚中心、地级市为二级集聚中心、县级市及县城镇为三级集聚中心的空间格局,山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尚不明显。② 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拓展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结构特征。以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石家庄、青岛为主要城市扩展核心,呈空间聚核模式持续向外蔓延拓展。沿海岸线的“C”型带和港口群区域的土地快速非农化,成为城乡快速转型的热点区。③ 受点—轴—面区位要素综合影响,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最佳探测空间尺度为1200 m。④ 未来城乡发展转型的极强敏感区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轴带,以京津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开发应以城乡发展转型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科学实施城乡空间优化与差别化管控策略。</p>
|
[3] |
新疆区域基础设施与经济耦合的关联分析 [J].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3.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以新疆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基础设施与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出新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耦合机制,并分别从时空角度分析耦合度的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是复杂的,总体上表现在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反馈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通过关联度计算遴选出作用于经济的10项基础设施指标和影响基础设施的6项经济指标,它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系统交互耦合的机制;(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与人均GDP的关联性最强,进一步建立作用关系模型,得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基本建设投入对人均GDP的弹性为0.264。(3)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且空间各异,根据耦合度大小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经济发展超前型、趋近协调型、同步协调型和低水平耦合型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以同步协调型为主。</p>
Grey associative analysis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pling in Xinjiang.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3.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以新疆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出区域基础设施与经济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揭示出新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耦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耦合机制,并分别从时空角度分析耦合度的时序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耦合是复杂的,总体上表现在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反馈作用和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通过关联度计算遴选出作用于经济的10项基础设施指标和影响基础设施的6项经济指标,它们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系统交互耦合的机制;(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与人均GDP的关联性最强,进一步建立作用关系模型,得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基本建设投入对人均GDP的弹性为0.264。(3)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耦合度的时序变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且空间各异,根据耦合度大小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将新疆15个地州市划分为经济发展超前型、趋近协调型、同步协调型和低水平耦合型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以同步协调型为主。</p>
|
[4] |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 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 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 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 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 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 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 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China:paradigms and main content.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 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 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 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 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 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 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 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
[5] |
New ‘rural lifestyle estates’ in the Netherlands [J]. ,https://doi.org/10.1016/S0169-2046(00)0004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ecent studies tend to indicate that no longer all presently agricultural land in The Netherlands is required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part from various urban uses and some projects turning agricultural land into nature reserves or giving it a secondary function, like national landscape parks or drinking water supply area, it is not easy to find alternative users for the land presently managed by farmers. At the same time, many urban companies or families are vainly looking for building lots away from our ‘compact urban areas’. This paper explores a way to bring this supply and demand together in a landscape-wise more than acceptable manner: the planning concept and experiment of ‘new rural lifestyle estates’.
|
[6] |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J]. ,Magsci 摘要
<p>从系统论的角度, 剖析农村系统的要素组成、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 是构建区域农村 发展主导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 ① 区域系统是一个连续的城乡统一体, 农村问题必须 置于区域整体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研究。② 区域农村发展系统是一个由农村发展内核系统和 农村发展外缘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体, 农村发展的本质就是两者之间相互耦合协调作用的过 程。③ 区域农村发展综合能力取决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外援驱动力两个 方面, 三者均是矢量的概念, 符合物理学意义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分力之间相互组 合, 形成四种不同的类型, 对应不同的农村发展状态。④ 依据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 性, 将农村发展模式分为工业化、城市化外援驱动主导型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两个一级类, 以及工业企业带动型和特色产业发展型等六个二级类。以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发展为研 究主线, 结合不同农村发展模式的特征与要求, 是地理学研究农村发展机制与模式的新视角。</p>
Dynamic mechanism and models of regional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Magsci 摘要
<p>从系统论的角度, 剖析农村系统的要素组成、结构特征及动力机制, 是构建区域农村 发展主导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表明: ① 区域系统是一个连续的城乡统一体, 农村问题必须 置于区域整体系统的大框架下进行研究。② 区域农村发展系统是一个由农村发展内核系统和 农村发展外缘系统组成的复杂综合体, 农村发展的本质就是两者之间相互耦合协调作用的过 程。③ 区域农村发展综合能力取决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外援驱动力两个 方面, 三者均是矢量的概念, 符合物理学意义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分力之间相互组 合, 形成四种不同的类型, 对应不同的农村发展状态。④ 依据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 性, 将农村发展模式分为工业化、城市化外援驱动主导型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两个一级类, 以及工业企业带动型和特色产业发展型等六个二级类。以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发展为研 究主线, 结合不同农村发展模式的特征与要求, 是地理学研究农村发展机制与模式的新视角。</p>
|
[7] |
欠发达区地理环境对专业村发展的影响研究 [J]. ,
基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中的“理性小农”、“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和“距离衰减与邻里效应”理论,并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建立了解释专业村形成机理和形成类型的理论框架。用数理方法推理了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专业村的形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0 年河南省的专业村数据,选择地形、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环境变量和16 类专业村的虚拟变量,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村环境资源条件对专业化率有显著影响:① 村劳动力资源越多,专业化率越低;② 村土地越多越利于专业化生产;③ 村离县级市距离越近,越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加工专业村;④ 具有批发市场可以提高所有专业村的专业化率,对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村更是如此;⑤如果其他环境相同,丘陵地区的专业化率比其他地区低;这主要与丘陵地区交通条件不畅、人均耕地较少等有关。采用定性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影响在不同类别的专业村有所不同。土地丰裕程度对茶叶、林业和水果种植等类专业村形成有正面影响,劳动力资源对花卉等专业村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域通达性对水果、蔬菜和花卉等时鲜产品专业村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该研究结果的实践引申,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相应的适宜专业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villages in various environments of less developed China. ,
基于经济学和地理学中的“理性小农”、“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和“距离衰减与邻里效应”理论,并考虑资源环境条件,建立了解释专业村形成机理和形成类型的理论框架。用数理方法推理了村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和专业村的形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2010 年河南省的专业村数据,选择地形、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环境变量和16 类专业村的虚拟变量,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表明村环境资源条件对专业化率有显著影响:① 村劳动力资源越多,专业化率越低;② 村土地越多越利于专业化生产;③ 村离县级市距离越近,越有利于形成农产品加工专业村;④ 具有批发市场可以提高所有专业村的专业化率,对养殖业和加工业专业村更是如此;⑤如果其他环境相同,丘陵地区的专业化率比其他地区低;这主要与丘陵地区交通条件不畅、人均耕地较少等有关。采用定性模型分析表明:环境影响在不同类别的专业村有所不同。土地丰裕程度对茶叶、林业和水果种植等类专业村形成有正面影响,劳动力资源对花卉等专业村的形成产生影响;地域通达性对水果、蔬菜和花卉等时鲜产品专业村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该研究结果的实践引申,在不同环境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相应的适宜专业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
[8] |
Performing rurality and practising rural geography [J]. ,https://doi.org/10.1177/030913250935735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ecent research in rural geography has show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ways in which rurality is performed and enacted by diverse actors. Rural geographers have also demonstrated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their own 0900performances0964 as researchers, including their enactment of multiple roles in engaging with research subjects, funders and users. This progress report for rural geography discusses recent contributions on these two related themes, briefly summarizing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and enactment of rurality and rural identities before proceeding to review publications that have reflected on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 positionality in rural research and political and policy engagement in rural geography.
|
[9] |
Analysis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the turn of the new millennium [J]. ,https://doi.org/10.1016/j.apgeog.2011.02.006 Magsci 摘要
Since the turn of the new millennium, the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focus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on substantially improving rural residents' well-being and achiev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examines China's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ree assessing indicator systems (the rural development level, the rural transformation level, and the urban-rural coordination level), using government socioeconomic data from 2000 to 2008. Spatial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supported by SPSS 13 and ArcGIS 9.2 software, show that rural China has experienced universal and intense transformative development since 2000. China's urban-rur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declined greatly between 2000 and 2008.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that corresponds to a certain rural development level will lead to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rural systems and an improved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powerful factors that fuel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coastal China, to coordinat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pressure of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Given the multiscale nature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 in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mproving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imed at various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types might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shape a more coordin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pattern in China. (C) 2011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10] |
Convergence in rural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India [J]. ,https://doi.org/10.1016/S1049-0078(02)00121-5 URL |
[11] |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 [J].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0 Magsci 摘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涉及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随后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主要成果和项目影响及决策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③ 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 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⑤ 中心村与专业村建设;⑥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等值化;⑦ 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⑧ 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Recent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10 Magsci 摘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近年来国际上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涉及研究的领域、理论和方法及其发展趋势,随后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在农业与农村发展决策实践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学科的研究进展归纳为研究成果、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主要成果和项目影响及决策服务应用等方面.其中研究成果主要包括:① 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综合研究;② 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③ 新农村建设综合研究;④ 城镇化、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⑤ 中心村与专业村建设;⑥ 城乡发展一体化与等值化;⑦ 区域农业与乡村发展研究;⑧ 研究成果的系统化与国际化.最后,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联系中国实际,展望了未来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研究.
|
[12] |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land use in the Bohai Rim of China [J].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5-1187-6 URL Magsci 摘要
<p>Based on multiple remote-sensing image interpre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ata, this study focused on rural settlement and land use change amidst rapid urbanization. Rural settlements,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land us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Bohai Rim were explored within 5×5 km grid cells, as per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Bohai Rim is remarkably varied. The number of rural settlement sites in a 5×5 km grid cell exceeding 5.0 are distributed in a six-area pattern in the Bohai Rim; rural settlement dispersion is particularly high in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south Hebei and southwest Shandong, suggesting rural settlement density keeps increasing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nsity and disperse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s. Furthermore, rural settlements show dramatic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hange degrees in the Bohai Rim.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s always extensive in plains, with a high dens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in particular, an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the south of Shandong province is also extensive, with most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areas in the 5×5 km grid cells exceeding 3 km<sup>2</sup>. However,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regions have underdeveloped economi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characterized by low urbanization rates, with farmers not feeling assimilated in rural or urban areas. In terms of the temporal sequence, urban expansion rapidly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s in rural-urban transitional belts of provincial capital or prefecture-level city into urban lands, and in traditional rural areas, residential lands are grow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rmers’ incomes all have effects on type of land use change and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s. It is a core objective for future rural development to reconstruct a rational spatial pattern of villages or towns and well-organized village-town systems, build central villages, key towns or central towns, optimize or reconstruct production, living and eco-space of rural areas. It is of significance for rural geographical research to further interpret and explore spatial reconstruction theory.</p>
|
[13] |
黄淮海典型地区村域转型发展的特征与机理 [J]. ,Magsci 摘要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开展村域发展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对黄淮海平原3 个典型县区内5 个代表性村域在过去30 年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探讨传统农区农业型村域转型发展的过程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 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内源性影响因素以及制度安排、市场需求和专业技术等外源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案例村域大致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起步、转型发展3 个阶段。② 案例村域转型发展过程的共性特征包括:重视民众参与;以能人为关键主体,着力实现内发动力与外发动力的统筹协调;日益重视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创新是村域发展的力量源泉;战略、规划及行动力是村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村域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网络化的动态过程。③ 其内在机理可归纳为:村民是村域发展的主体,能人是村域发展的核心因素,能人基于对村域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意愿、市场供需、政策导向、外域经验的洞察,着力激发内部动力、整合外部动力,共同构建协作组织、开展学习创新、制定发展战略、发展社会分工、参与市场竞争,切实推进村域自然—生态结构、技术—经济结构、制度—社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村域转型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为加速传统农区的村域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应注重村域生产体系和城镇生产体系的要素融通、信息互享、产业融合、功能互补。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village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typical regions of Huang-Huai-Hai Plain. ,Magsci 摘要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开展村域发展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对黄淮海平原3 个典型县区内5 个代表性村域在过去30 年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考察,探讨传统农区农业型村域转型发展的过程特征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① 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内源性影响因素以及制度安排、市场需求和专业技术等外源性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案例村域大致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起步、转型发展3 个阶段。② 案例村域转型发展过程的共性特征包括:重视民众参与;以能人为关键主体,着力实现内发动力与外发动力的统筹协调;日益重视抢占产业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创新是村域发展的力量源泉;战略、规划及行动力是村域发展的重要支撑;村域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网络化的动态过程。③ 其内在机理可归纳为:村民是村域发展的主体,能人是村域发展的核心因素,能人基于对村域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意愿、市场供需、政策导向、外域经验的洞察,着力激发内部动力、整合外部动力,共同构建协作组织、开展学习创新、制定发展战略、发展社会分工、参与市场竞争,切实推进村域自然—生态结构、技术—经济结构、制度—社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村域转型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为加速传统农区的村域转型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应注重村域生产体系和城镇生产体系的要素融通、信息互享、产业融合、功能互补。
|
[14] |
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 [J]. ,Magsci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以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人口过疏化、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论文基于农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子系统综合评价与层次逐级判断组合研究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并进行了地域分区。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集中于北方边境和东部沿海发达县域,两湖平原、中部传统农区空心化也较为突出;低值区集中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西南山区等落后山区。按照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新疆经济平稳发展型空心化中低值区等10个农村空心化大区,以及北疆农村空心化出现区等47个亚区。研究结果可为有序、分区、分类推进中国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Comprehensive measure and partition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Magsci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以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人口过疏化、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论文基于农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子系统综合评价与层次逐级判断组合研究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并进行了地域分区。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集中于北方边境和东部沿海发达县域,两湖平原、中部传统农区空心化也较为突出;低值区集中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西南山区等落后山区。按照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新疆经济平稳发展型空心化中低值区等10个农村空心化大区,以及北疆农村空心化出现区等47个亚区。研究结果可为有序、分区、分类推进中国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
[15] |
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动态与区域差异格局 [J].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0.00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以2000、2004、2008 中国31 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 和2008 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 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 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 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 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patterns of China's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10.00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以2000、2004、2008 中国31 个省际农村发展指标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新时期中国农村发展状态的区域差异进行综合分析。从空间格局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农村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农村发展的差异格局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格局依旧存在,农村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自然资源禀赋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是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基础,农村主体特征与区域发展阶段是导致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偏向性的政府政策与全球性因素是强化区域差异的重要动力,而各地差异性的农村产业转型过程,是助推中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的核心机制。2000、2004 和2008 年中国农村发展差异度分别为0.356、0.413、0.386,这表明,自2000 年以来区域农村发展差异先拉大后缩小,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这是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00-2008 年中国农村发展“重心”移动的轨迹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心落在安徽省内,农村发展水平东西差异明显,2000-2004 年,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重心向北移动,北方地区的农村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 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稳步推进,中国农村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了一定缓和,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
[16] |
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 [J]. ,An analysis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rural economy. , |
[17] |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达性研究进展 [J].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12 URL Magsci 摘要
随着中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可达性研究受到学界与规划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近20 年来国内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达性研究的发展脉络,从可达性时空变化及其地域效应方面总结国内外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的各自特点与发展方向,判断未来国内相关研究主题.综合比较可知,区域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与时空演变研究仍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问题.国外研究评价指标丰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分析技术方法日益多样,研究内容更趋于多元化,不断拓宽了可达性研究与应用领域.国内研究发展快,但研究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空间分辨率仍有待提高,亟待考虑交通需求与政策干预等现实因素.
Research progress on accessibility to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12 URL Magsci 摘要
随着中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可达性研究受到学界与规划界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近20 年来国内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可达性研究的发展脉络,从可达性时空变化及其地域效应方面总结国内外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的各自特点与发展方向,判断未来国内相关研究主题.综合比较可知,区域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格局与时空演变研究仍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问题.国外研究评价指标丰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分析技术方法日益多样,研究内容更趋于多元化,不断拓宽了可达性研究与应用领域.国内研究发展快,但研究指标体系有待完善,空间分辨率仍有待提高,亟待考虑交通需求与政策干预等现实因素.
|
[18] |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测度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对湖北省79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20008 URL Magsci 摘要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借鉴现有成果基础上,完善了不受分析空间尺度大小影响的综合交通可达性赋值测度法,尤其强调了火车站的节点属性及其等级对可达性的影响。并以此测算湖北省79个县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空间差异规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分别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析其空间差异现象,采用相关分析和曲线拟合方法揭示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具有正相关趋势的非线性关系。同时运用3×3矩阵分析两者的组合类型和湖北省各类型县域分布规律,验证了"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改善是实现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的观点,依据空间差异规律,一方面评述了湖北省现行空间发展战略,建议湖北省实施"一主两副三区四带"点轴式空间非均衡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提出了促进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全面提升的建议。
The calculating method about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county level: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79 counties in Hubei Province.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20008 URL Magsci 摘要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借鉴现有成果基础上,完善了不受分析空间尺度大小影响的综合交通可达性赋值测度法,尤其强调了火车站的节点属性及其等级对可达性的影响。并以此测算湖北省79个县域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揭示其空间差异规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分别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分析其空间差异现象,采用相关分析和曲线拟合方法揭示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具有正相关趋势的非线性关系。同时运用3×3矩阵分析两者的组合类型和湖北省各类型县域分布规律,验证了"综合交通可达性的改善是实现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的观点,依据空间差异规律,一方面评述了湖北省现行空间发展战略,建议湖北省实施"一主两副三区四带"点轴式空间非均衡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提出了促进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全面提升的建议。
|
[19] |
海南省区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关系 [J].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6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海南省为例,选取县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节点,采用交通网络密度、邻近度、通达性等指标,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的数理模型,运用GIS网络分析技术及IDW空间插值法定量分析海南省交通网络的地域空间特征。选取了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人口与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交通与城市建设等4方面共20项主要的经济指标,运用SPS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海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通过对海南省各县市交通优势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及空间结构性规律进行分析,并比较二者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海南省通达性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不吻合,但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均呈现出"凹"型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反自然梯度"特征。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transport superior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Hainan.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6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海南省为例,选取县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节点,采用交通网络密度、邻近度、通达性等指标,构建区域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的数理模型,运用GIS网络分析技术及IDW空间插值法定量分析海南省交通网络的地域空间特征。选取了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人口与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交通与城市建设等4方面共20项主要的经济指标,运用SPS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海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空间格局。通过对海南省各县市交通优势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及空间结构性规律进行分析,并比较二者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海南省通达性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并不吻合,但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均呈现出"凹"型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反自然梯度"特征。
|
[20] |
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对山东省91个县域的定量分析 [J]. ,
<p>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山东省2009 年交通、2011 年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综合分析方法构建包括区中心城市的区位关系指数、县域道路连接程度、对外通达性3 个指标的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以山东省91 个县市为例,分析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构建16 种空间组合类型,得出如下结论:① 91 个县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690、0.349;② 91 个县市的组合类型分为12 类,以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型、超前型为主;③ 沿海经济带、济南都市圈、胶济沿线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均具有较好的优势,两者协调程度较好,处于高水平的协调,鲁西部县市综合交通可达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优势较弱,处于低水平的协调。研究县域尺度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能够为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p>
The measuring and spatial structure between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county level:A case of 91 coun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
<p>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山东省2009 年交通、2011 年经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综合分析方法构建包括区中心城市的区位关系指数、县域道路连接程度、对外通达性3 个指标的区域综合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以山东省91 个县市为例,分析县域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构建16 种空间组合类型,得出如下结论:① 91 个县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0.690、0.349;② 91 个县市的组合类型分为12 类,以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型、超前型为主;③ 沿海经济带、济南都市圈、胶济沿线地区综合交通可达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均具有较好的优势,两者协调程度较好,处于高水平的协调,鲁西部县市综合交通可达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优势较弱,处于低水平的协调。研究县域尺度综合交通可达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能够为区域协调均衡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p>
|
[21] |
Improved accessibility modeling and its relation to poverty——A case study in Southern Sri Lanka [J].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0.11.00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Many studies have found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cessibility and various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Yet, since accessibility tends to have differentiated effects, both socially and spatially, there is a need for a model which allows for a disaggregated analysis of accessibility. The model should be possible to use in areas where road network data is incomplete. In this paper such an accessibility model is developed, using a raster-based approach in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One important factor in accessibility modeling is to estimate the traveling speed on different landscape entities. This paper develops a method where local knowledge and physical geographical data are integrated in the GIS model. From the interview data the best door-to-door traveling speeds of three road classes were estimated. The results from these calculations have been used as frictions for a cost surface. The analysis shows str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verty indicators and estimated spatial accessibility, stronger than the commonly used accessibility measure of Euclidian distance. (C) 2010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22] |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J].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8.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一个区域的交通优势反映在“质”、“量”和“势”三个方面, 每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立而具体的内涵, 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其中任一方面的刻画和评价仅仅反映区域交通优劣的一个侧面, 只有三方面的综合集成刻画与评价才能真正反映一个区域交通环境的优劣。基于交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界定了交通优势度的基本概念, 并建立了交通优势度的基本表述结构, 包括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 同时基于GIS 技术, 从分项和综合集成两个角度构筑了交通优势度评价的空间数理模型。以我国2365 个地域 单元为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的区域交通优势度呈“偏正态”分布特征, 极少数的地域 (比例为1.4%) 具有非常突出的交通优势, 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优越的交通环境; 大约1/8 的地域(12.4%) 交通条件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 交通环境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大约70%地域处于评价样本的中游或中游偏上水平。从区域上看, 交通优势大致由沿海逐渐向内陆依次递减; 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三大城镇密集区有着明显的交通优势, 覆盖范围广; 成渝地区和武汉都市圈也有较好的交通优势, 但尚未连续成面或覆盖范围较小, 其他城镇密集区和省会城市周边地区有相对较高的交通优势, 但覆盖地域较小。从经济发展措施看, 利用交通优势和规避交通劣势, 应是进行经济活动和产业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p>
Discrimin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regional Transport Superiority.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8.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一个区域的交通优势反映在“质”、“量”和“势”三个方面, 每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立而具体的内涵, 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 其中任一方面的刻画和评价仅仅反映区域交通优劣的一个侧面, 只有三方面的综合集成刻画与评价才能真正反映一个区域交通环境的优劣。基于交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界定了交通优势度的基本概念, 并建立了交通优势度的基本表述结构, 包括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 同时基于GIS 技术, 从分项和综合集成两个角度构筑了交通优势度评价的空间数理模型。以我国2365 个地域 单元为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 我国的区域交通优势度呈“偏正态”分布特征, 极少数的地域 (比例为1.4%) 具有非常突出的交通优势, 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优越的交通环境; 大约1/8 的地域(12.4%) 交通条件处于非常明显的劣势, 交通环境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大约70%地域处于评价样本的中游或中游偏上水平。从区域上看, 交通优势大致由沿海逐渐向内陆依次递减; 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三大城镇密集区有着明显的交通优势, 覆盖范围广; 成渝地区和武汉都市圈也有较好的交通优势, 但尚未连续成面或覆盖范围较小, 其他城镇密集区和省会城市周边地区有相对较高的交通优势, 但覆盖地域较小。从经济发展措施看, 利用交通优势和规避交通劣势, 应是进行经济活动和产业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p>
|
[23] |
基于分形理论的公路交通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J]. ,
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公路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用分形技术测算出各等级公路网络的分维数,并构建了度量综合路网的权维数模型。经过实证得出区域路网分维数受路网面积大小影响,继而对地级市进行了面积区划,把各类区的路网权维数、干线分维数和综合经济指数做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各市的路网分维数与综合经济指数呈正相关,说明了路网覆盖度越均匀,交通网络越复杂地区经济发展越好。为进一步探求各市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引进公路规模与经济产出的分形模型测算出17个地级市的分维数,发现有合肥市等6城市经济发展超前于公路规模,铜陵等4城市基本一致,马鞍山等7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于公路建设规模。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ad network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fractal theory. ,
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公路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用分形技术测算出各等级公路网络的分维数,并构建了度量综合路网的权维数模型。经过实证得出区域路网分维数受路网面积大小影响,继而对地级市进行了面积区划,把各类区的路网权维数、干线分维数和综合经济指数做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各市的路网分维数与综合经济指数呈正相关,说明了路网覆盖度越均匀,交通网络越复杂地区经济发展越好。为进一步探求各市公路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通过引进公路规模与经济产出的分形模型测算出17个地级市的分维数,发现有合肥市等6城市经济发展超前于公路规模,铜陵等4城市基本一致,马鞍山等7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于公路建设规模。
|
[24] |
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 [J]. ,
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县(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公路(区内与区外联系)、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方式及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探讨各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的均衡性。选取制造业中的28个行业,从资源集约度角度将其分为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利用平均集中率测量产业集聚度。引入要素禀赋条件、外部性、规模经济、制度政策4个方面13个变量对福建制造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路网可达性由沿海中部向四周降低,其中公路区内可达性呈明显的圈层结构,区外可达性为“井”字形分布,铁路、港口和机场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可达性高值区的马鞍状格局,综合交通网络可达性呈带状分布。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不同的特征,制造业平均集中率高值区呈环状分布,而制造业集中率低值区呈点状分布,与交通可达性的“凹陷区”重合。可达性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呈现很强的相关性,并且与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相关程度有所差异,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相关性相对较低。此外,农业丰裕度、自然资源禀赋、知识溢出效应、相对企业规模等其他变量对制造业空间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The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in Fujian Provinc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
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县(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分析公路(区内与区外联系)、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方式及区域综合交通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探讨各交通网络空间分布的均衡性。选取制造业中的28个行业,从资源集约度角度将其分为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利用平均集中率测量产业集聚度。引入要素禀赋条件、外部性、规模经济、制度政策4个方面13个变量对福建制造业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路网可达性由沿海中部向四周降低,其中公路区内可达性呈明显的圈层结构,区外可达性为“井”字形分布,铁路、港口和机场形成以福州、厦门—泉州为可达性高值区的马鞍状格局,综合交通网络可达性呈带状分布。不同类型的制造业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呈现不同的特征,制造业平均集中率高值区呈环状分布,而制造业集中率低值区呈点状分布,与交通可达性的“凹陷区”重合。可达性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呈现很强的相关性,并且与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相关程度有所差异,与资源密集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相关性相对较低。此外,农业丰裕度、自然资源禀赋、知识溢出效应、相对企业规模等其他变量对制造业空间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
[25] |
不同环境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收入增长的影响 [J]. ,
<p>采用改进的信息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河南11个村1251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基于时空耦合的概念,定量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农户持续增收的内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 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影响农户农业收入,但耕地和地形等地理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且耕地增长的贡献度在山区最大,丘陵次之,平原最小,能力增长的贡献度恰好相反。② 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和家庭劳动投入显著影响农户非农收入,地理因素对家庭非农收入没有直接影响,地域通达性通过影响家庭自主发展能力间接影响家庭非农收入。③ 不同阶段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农户非农发展的贡献度不同。初级阶段,农户非农发展几乎完全依赖劳动投入的增长,能力增长几乎没有起作用;中级阶段,能力增长和劳动增长的贡献各半;高级阶段,能力的贡献度又跌至15%。④ 农民非农收入报酬率的增长依赖农户能力增长和地域通达性提高。在低报酬阶段,能力的贡献度约占2/3,但进入中下报酬阶段后,报酬的增长完全依赖地域通达性的增强,进入中上报酬阶段后,地域通达性的作用开始下降,到达高报酬阶段后下降到零,这时报酬的增长完全依赖能力的增长。</p>
Self-developing 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 and Its Impact on Growth of the Household Income: A Geographical Study. ,
<p>采用改进的信息熵值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河南11个村1251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处理,基于时空耦合的概念,定量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与农户持续增收的内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① 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影响农户农业收入,但耕地和地形等地理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且耕地增长的贡献度在山区最大,丘陵次之,平原最小,能力增长的贡献度恰好相反。② 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和家庭劳动投入显著影响农户非农收入,地理因素对家庭非农收入没有直接影响,地域通达性通过影响家庭自主发展能力间接影响家庭非农收入。③ 不同阶段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农户非农发展的贡献度不同。初级阶段,农户非农发展几乎完全依赖劳动投入的增长,能力增长几乎没有起作用;中级阶段,能力增长和劳动增长的贡献各半;高级阶段,能力的贡献度又跌至15%。④ 农民非农收入报酬率的增长依赖农户能力增长和地域通达性提高。在低报酬阶段,能力的贡献度约占2/3,但进入中下报酬阶段后,报酬的增长完全依赖地域通达性的增强,进入中上报酬阶段后,地域通达性的作用开始下降,到达高报酬阶段后下降到零,这时报酬的增长完全依赖能力的增长。</p>
|
[26] |
专业村类型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J]. ,
中国的专业村发展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专业村类型形成机理和主导因素分析框架,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专业村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工与专业化、邻里效应与距离衰减理论是专业村形成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文化与习俗以及经济基础决定着专业村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四个典型专业村为案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能人决定一个村庄能否成为专业村,而不同地理因素对专业村类型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基本支持所提出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各地应充分发挥村内外能人的作用,根据其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专业村。
The type formation of specialized villages. ,
中国的专业村发展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专业村类型形成机理和主导因素分析框架,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专业村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工与专业化、邻里效应与距离衰减理论是专业村形成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文化与习俗以及经济基础决定着专业村类型。在此基础上,以河南省四个典型专业村为案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能人决定一个村庄能否成为专业村,而不同地理因素对专业村类型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基本支持所提出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各地应充分发挥村内外能人的作用,根据其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专业村。
|
[27] |
乡村概念辨析 [J]. ,https://doi.org/10.11821/xb199804009 URL [本文引用: 1] On discrimination of rural definitions. ,https://doi.org/10.11821/xb199804009 URL [本文引用: 1] |
[28] |
|
[29] |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J].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②“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③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④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p>
The study on non-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o-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land-industry": Case study of the Bohai Rim in China.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②“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③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④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p>
|
[30] |
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 [J]. ,
<p>在阐述经济环境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度模型。并通过对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空间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度基本符合“U”型曲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问题比较严重。</p>
Differentiat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of provinces (regions) in China. ,
<p>在阐述经济环境协调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度模型。并通过对90年代我国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空间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度基本符合“U”型曲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问题比较严重。</p>
|
[31] |
|
[32]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