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9): 1293-130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02

Orginal Article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基于VEC模型的分析

王伟光1, 侯军利1, 白雪飞2

1.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2.辽宁大学公共基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VEC Model

Wang Weiguang1, Hou Junli1, Bai Xuefei2

1. Institute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Liaoning, China
2. Public Basic College,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Liaoning, China

中图分类号:  F0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9-1293-08

通讯作者:  白雪飞。E-mail:709168628@qq.com

收稿日期: 2016-04-1

修回日期:  2016-08-23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9-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41028,71573113)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伟光(1970-),男,辽宁清原人,教授,主要从事企业创新与政策研究。E-mail:wwgln@126.com

展开

摘要

在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设计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对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质量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非同步性,而且这种关系特点也与全国地区的实证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关键词: 国有企业 ; 创新发展 ; 经济增长数量 ; 经济增长质量

Abstrac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has been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effect theoretical model,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growt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Cointegration and VEC model, this article analyzes on the numbe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y growth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ree province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non synchronous relation between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and i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o their relationship in the whole China. From the view of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short term,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promotes the economic grow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but in the long run, the growth in the quantity of the economy is based on the decline of the quality of the economy.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the impact of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shows the difference. Whether in the whole country or in th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or not, the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mutually promote each other.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the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has mor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firstly, the level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by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quantity of growth is bound to bring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quality. To be further, economic quality growth will bring a breakthrough in the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the future economic growth should practice the social system, natural system and economic system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 ; innov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ic growth quantity ; economic growth quality

0

PDF (48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王伟光, 侯军利, 白雪飞.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基于VEC模型的分析[J]. , 2016, 36(9): 1293-130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02

Wang Weiguang, Hou Junli, Bai Xuefei.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VEC Model[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9): 1293-130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02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有企业一直担负着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维护产业安全的重大作用。东北三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国有企业在本地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整体下滑,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创新发展,更好的与地方经济增长实现互动发展,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1]。产业结构、市场环境、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都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在分析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对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区域经济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和重点行业数据库,样本区间为1995~2014年。

1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

1.1 国有企业属性与国有企业创新发展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是指在集聚、配置、优化创新资源基础上,使国有企业发展更多地依靠创新投资、创新组织以及商业模式变革等方式,而不是依靠单一的固定资本投资,简单地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品、服务质量提高的过程。国有企业多数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行业,肩负着众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的生产性、交易性双重组织职能,作为一般企业和公共机构的双重性质[2],使得国有企业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动态化过程要比其他类型企业更加复杂,其影响也更加广泛。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不仅能够强化战略产业的国家安全和国家意志,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也将带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总量和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因为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自身雄厚的资本、科研基础、创新资源和人才结构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通过创新投入、创新转化、创新扩散与示范,借助于上下游产业关联,以及多种形式的集群、集聚效应扩大对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知识外溢效应[3]。其原因在于,国有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形成的“示范-流动效应,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4]

1.2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增长,也产生了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和低效益等问题。经济发展的速度之惊人却伴随着经济增长质量的缺失,随着可利用资源的逐渐降低,经济增速必然受到制约[5]。作为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国有企业的影响大,其创新发展水平不仅仅影响着企业微观层面的效率、竞争力水平,也影响着宏观层面的结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进程,这一点对国有经济影响更大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而言,尤为突出。

经济增长可分为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质量增长,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取决于要素驱动和创新驱动模式。要素驱动模式是随着要素投入的增加和累积促使GDP增长率提高或是生产规模的扩大,最终形成经济数量上的增长;而创新驱动模式下是通过要素内部结构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全要素增长率以达到经济质量的增长[6]。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与大多数地区一样,采用的主要模式是投资带动生产规模扩张,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在这种模式下,存在着严重的“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7]。另一方面,“引进技术——忽视消化吸收再创新——再次引进”的创新模式,虽然带来了技术短期内的追赶,但却导致了企业对外技术依赖性的加大[8],并没有解决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企业内生式发展问题。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创新过程,既影响着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也间接引导着所在产业和区域的创新方向和增长模式。

1.3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

面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市场条件变化和经济周期阶段特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无法持续,无法支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9]。在创新型经济发展趋势下,技术进步和创新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与经济增长数量中的GDP增长率相比,经济质量的增长要更加复杂,包括要素结构优化、需求结构的合理性、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公平实现和资源环境协调等诸多因素(图1)。

图1   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关系机理

Fig.1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quantity growth and economic quality growth

劳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不同产业间和产业内部投入结构的重新配置所带来的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被称为要素重置效应的“结构红利”[10]。发展中国家要素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11]。劳动力要素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将影响着经济增长,这种影响更多的体现为劳动力收入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低收入国家的贡献率高达25%,而对高收入国家的贡献率仅为0.8%[12],而需求结构水平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速度和抑制经济波动[13]。“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模式和服务业发展缓慢是东北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与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孕育形成新型高端装备制造业模式,在发挥国有企业骨干作用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其他非国有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但是,在各类所有制结构的企业中,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是最低的[14]。效率的提高,竞争力的获得,离不开创新[15]。融合全球资源,构筑开放式创新体系,是国有企业促进协同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反映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普惠性和共享性,有助于构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的社会经济秩序[16]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设定与数据来源

企业创新发展水平指标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企业整个研发-生产-商业化的过程中都有创新活动的参与,因此创新活动涉及到企业一切的经营活动。以往关于企业创新发展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创新源泉、创新投入产出和创新组成维度3个方面。本文在继承和集成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动力和创新环境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相对全面地刻画出企业从投入到产出、从内部动力到外部环境的完整创新过程中的创新水平(表1)。

本文分别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两个视角衡量东三省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数量的衡量指标本文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经济增长质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优劣程度的度量,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要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内部趋于合理、优化发展,并强调各个子系统之间或者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保持和谐一致,实现相互之间的积极互动、良性循环,使经济稳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资源环境友好,所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必须考虑选择多个指标(表2)。

本文将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与全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东北三省内部差异进行分析。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数据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据,经济增长数据为区域、全国和各省的经济总量数据。其中,绝对指标采用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加总值,相对指标采用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平均值。考虑到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各个维度不可替代性和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本文对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各个维度赋予相等权重进行计算。数据来源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区域经济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和重点行业数据库,样本区间为1995~2014年。

表1   企业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level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指标选择依据变量
企业创新水平
x
创新投入水平研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文献[17]x11
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文献[18]x12
创新产出水平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文献[19]x21
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文献 [20]x22
申请专利授权量文献 [21]x23
创新动力水平总资产收益率文献 [22]x41
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费用x42
创新环境水平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文献 [23]x51
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x52

新窗口打开

2.2 模型选取与分析步骤

为了研究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选择误差修正模型作为基本计量模型。之所以选择这种模型,主要是因为可以通过差分的方法将非稳定时间序列转化为稳定序列,建立经典的回归分析模型。此外,使用这种模型还能够削弱原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和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性。更为重要的是,当变量之间是协整关系时,可以通过这种模型分析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短期不均衡关系的动态结构等,弥补长期静态模型的不足。

误差修正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Δyt=β0+αecmt-1+i=1kγiΔyt-i+εt

式中, yt=lnx,lny,lnzT,x为企业创新水平,y为经济增长数量水平,z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Δyt=yt-yt-1,εt为随机扰动项,β0为常数项, i=1kγiΔyt-i为滞后项, k为滞后阶数, ecmt-1为误差修正项, α为变量从偏离均衡态调整到长期均衡态的调整速度, γi为各变量短期变化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表2   经济增长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2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growth level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指标选择依据变量
经济增长数量水平(y生产总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文献[7]y11
经济增长质量水平
z
要素结构优化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文献[24]z11
需求结构合理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z21
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z31
社会公平实现基尼系数z41
资源环境协调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z51

新窗口打开

本文实证分析的基本思路为:首先,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确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其次,进行协整检验,以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再次,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则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并找出其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

3 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3.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首先对所有变量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以消除异方差的影响。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lnx、lny和lnz等3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发现各变量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不平稳,但一阶差分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平稳,表明lnx、lny和lnz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3.2 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主要有E-G两步法和Johansen检验法,其中Johansen检验法适用于多变量模型,所以本文采用该检验法。根据系统内序列走势,确定模型中无趋势项和有截距项。协整检验滞后阶数的选取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大,本文首先构建无约束的VAR模型,通过尝试不同阶数得到不同的AIC和SIC值,并根据AIC和SIC最小的原则选择滞后阶数。检验表明,变量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由于不存在过度识别问题,不需要施加经验约束。得到东北三省、全国和辽吉黑三省对应的协整方程分别如下:

东北:lnx=1.672lny-13.795lnz+17.246 (1)

(2.755)** (1.898)*

全国:lnx=-0.124lny+0.768lnz+0.127 (2)

(3.212)** (1.605)*

辽宁:lnx=-0.374lny-2.849lnz+2.019 (3)

(4.763)** (6.538)***

吉林:lnx=-0.462lny-0.002lnz+0.825 (4)

(61.479)*** (4.318)**

黑龙江:lnx=1.194lny-0.106lnz+0.053 (5)

(21.830)*** (3.018)**

式(1)表明,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数量每增长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高1.672%;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每提高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降低13.795%;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数量每增长1%,经济质量提高8.251%。

式(2)表明,全国的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数量负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数量每增长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降低0.124%;全国的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质量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质量每提高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高0.768%;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数量每增长1%,经济质量提高6.194%。

式(3)表明,辽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均负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数量每增长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降低0.374%;地区经济质量每提高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降低2.849%;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经济数量每增长1%,经济质量降低7.618%。

式(4)表明,吉林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均负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数量每增长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降低0.462%;地区经济质量每提高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降低0.002%;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经济数量每增长1%,经济质量降低0.004%。

式(5)表明,黑龙江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数量每增长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高1.194%;黑龙江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地区经济质量每提高1%,国有企业创新水平下降0.106%;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正相关,经济数量每增长1%,经济质量提高0.089%。

3.3 VEC模型的建立及长期均衡关系分析

东北三省、全国和辽吉黑三省基于多变量协整关系的VEC模型如表3所示。

表3   东北三省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VEC模型比较

Table 3   The VEC model of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Error Correction东北全国辽宁吉林黑龙江
ΔlnxΔlnyΔlnzΔlnxΔlnyΔlnzΔlnxΔlnyΔlnzΔlnxΔlnyΔlnzΔlnxΔlnyΔlnz
CointEq1-0.081-0.529-0.134-0.193-0.038-0.999-0.565-0.829-0.312-2.190-0.950-9.365-1.601-1.330-1.256
(2.948)(-1.963)(-2.173)(-0.612)(-0.090)(-0.708)(-4.404)(-5.180)(-0.671)(-9.580)(-1.346)(-0.637)(-3.052)(-1.335)(-0.995)
Δlnx(t-1)-0.7466.721-0.7250.5500.5690.017-0.677-1.603-1.806-0.3091.024-7.1340.285-0.398-0.432
(-4.159)(1.834)(-1.903)(-2.213)(-1.725)(-0.015)(-2.326)(-4.413)(-1.710)(-2.770)(-2.972)(-0.994)(-0.742)(-0.545)(-0.468)
Δlnx(t-2)0.602-8.2331.015-0.2690.703-1.568-0.670-1.0700.204-1.0220.8834.072-0.246-0.003-1.060
(2.183)(-1.902)(2.139)(-0.926)(-1.823)(-1.206)(-3.358)(-4.300)(-0.282)(-6.464)(-1.809)(-0.401)(-1.038)(-0.006)(-1.857)
Δlny(t-1)0.0120.7230.1620.403-0.1081.9990.6032.3420.3241.926-0.017-9.224-1.0061.307-1.048
(0.672)(1.820)(0.597)(-1.847)(-0.375)(-2.048)(-1.619)(-5.037)(-0.239)(-9.491)(-0.027)(-0.707)(-1.789)(-1.224)(-0.774)
Δlny(t-2)0.0040.3220.0560.0250.1650.8830.646-0.083-2.7991.807-0.262-1.457-0.7400.3931.158
(0.378)(0.670)(1.793)(-0.327)(-1.651)(-2.617)(-2.468)(-0.253)(-2.946)(-6.411)(-0.301)(-0.080)(-1.703)(-0.477)(-1.108)
Δlnz(t-1)-1.3252.1061.984-0.003-0.064-0.006-0.010-0.2610.442-0.0030.0100.3390.176-0.2240.474
(-5.350)(2.235)(2.344)(-0.034)(-0.551)(-0.015)(-0.087)(-1.919)(-1.117)(-0.842)(-0.893)(-1.471)(-1.352)(-0.909)(-1.516)
Δlnz(t-2)-1.98212.326-0.5040.082-0.0450.290-0.0130.4750.0530.0010.0130.3070.169-0.0700.411
(-4.978)(1.973)(-0.725)(-1.457)(-0.600)(-1.156)(-0.114)(-3.352)(-0.128)(-0.342)(-1.184)(-1.322)(-1.292)(-0.284)(-1.305)
C0.0040.087-0.1250.193-0.038-0.9990.1000.095-0.0330.151-0.058-0.3670.077-0.0070.035
(0.262)(0.256)(-0.170)(-0.612(-0.090)(-0.708)(-5.990)(-4.543)(-0.542)(-8.027)(-0.994)(-0.303)(-2.783)(-0.135)(-0.528)

注:括号内数值为t值。

新窗口打开

东北三省VEC模型的调整参数矩阵中误差修正系数分别为-0.081,-0.529和-0.134,说明负反馈机制产生作用。从滞后项的回归系数看出,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正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反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6.721和-8.233;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反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725和1.015。

全国VEC模型的调整参数矩阵中误差修正系数分别为-0.193,-0.038和-0.999,说明负反馈机制产生作用。从滞后项的回归系数看出,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均起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569和0.703;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正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反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017和-1.568。

辽宁省VEC模型的调整参数矩阵中误差修正系数分别为-0.565,-0.829和-0.312,说明负反馈机制产生作用。从滞后项的回归系数看出,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反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1.086和0.204;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均起反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1.603和-1.070。

吉林省VEC模型的调整参数矩阵中误差修正系数分别为-2.190,-0.950和-9.365,说明负反馈机制产生作用。从滞后项的回归系数看出,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反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7.134和4.072;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均起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1.024和0.883。

黑龙江省VEC模型的调整参数矩阵中误差修正系数分别为-1.601,-1.330和-1.256,说明负反馈机制产生作用。从滞后项的回归系数看出,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均起反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432和-1.060;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均起反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398和-0.003。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方面,东北三省与全国存在一定差异,东北三省内部也有所不同。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正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反向作用,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正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反向作用。由此结果可以得出,短期内创新水平对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都是促进作用,但从长期看,经济数量的增长是以经济质量下降为前提的。在追求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下,东北三省国有企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地区产业快速的实现经济数量的增长,同时可以孵化同行业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而此时的增长是由于投资驱动。全国国有企业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均起正向作用,回归系数分别为0.569和0.703;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正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起反向作用,与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有显著不同。

从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的实证结果可看到,东北三省的创新水平对经济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上呈现出差异性。在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影响方面辽宁省和吉林省前1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反向作用,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起正向作用,而黑龙江省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数量均起反向作用;在创新水平对经济质量影响方面,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均起反向作用,而吉林省前1期和前2期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均起正向作用。

无论是全国,还是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数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更大一些。但是,除了黑龙江之外,辽宁、吉林两省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反向变化,这一点与东北三省作为一个整体的实证结果有很大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这两个地区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等有关系,也可能与指标选取有关系。就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而言,创新发展水平首先通过资本的投入促进经济数量的增长,而数量的增长必然带来经济质量的提高,而经济质量的增长又会带来经济数量突破性的增长。经济数量与经济质量的相互促进关系,再次表明未来经济增长应践行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达到和谐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4.2 讨论

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之间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特别是创新水平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前1期与前2期是完全相反的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创新发展首先促进了东北三省的经济数量增长,但随着资源的消耗和技术的瓶颈,创新的作用显现,由此促进了东北三省的经济质量增长。国有企业创新发展水平虽然没有直接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国有企业通过“创新孵化器”等方式将知识溢出到非国有企业[25],并成为提高非国有企业技术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后者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毫无疑问将对地区总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创新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有时候是通过与其关联的非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的。无论是从全国数据还是东北各省数据看,国有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数量、质量的影响并不同步,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数量的正向效应是以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负向影响为代价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正向效应,则以对经济增长数量的负向影响为前提。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经济的增长仍然取决于内部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国有企业对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创新驱动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东北三省的转型升级,需要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共同参与,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此外,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文借助于VEC模型初步分析了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但是,国有企业创新的内在逻辑与特殊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如何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和丰富样本信息,更加全面地分析东北三省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之间的深层关系,也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黄速建,刘晖,卢帅.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制造企业战略变革路径探索——以东北XX企业集团为例

[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0-9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非垄断行业的国有制造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永续发展,就要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进行管理创新。本文主要运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东北某国有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的发展为例,研究该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战略困境,综合阐述其战略变革的原则、路径,以期通过其战略变革的实施与控制过程来进一步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国有制造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

[Huang Sujian, Liu Hui, Lu Shuai.

On State-own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of Northeast China’ s Old Industrial Base’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Taking XX Enterprise Group in Northeast China for Example.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3, (2):90-9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非垄断行业的国有制造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永续发展,就要增强企业的创新意识,进行管理创新。本文主要运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东北某国有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的发展为例,研究该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战略困境,综合阐述其战略变革的原则、路径,以期通过其战略变革的实施与控制过程来进一步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国有制造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
[2] 俞菁,王欣,常蕊.转型中的中国国有企业制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本文引用: 1]     

[Yu Jing, Wang Xin, Chang Rui.The system of Chines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transition.Beijing: Economic Management Press,2014.]

[本文引用: 1]     

[3] Alcacer J, Chung W.

Location strategies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7, 53(5):760-776.

URL      [本文引用: 1]     

[4] Wu Mei, Long Zhihe, Lin Kuanpin.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knowledge spillovers——The evidence from Guangdong industry

[J].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1,32(7):18-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s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 panel data of 30 industrial sectors across 21 coun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6,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studied by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s.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MAR spillover effect and Jacobs spillover effect are found in the industries across reg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emerging effect of Porter spillove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s.The studied regions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Pearl River Delta and non-Delta areas.MAR spillover demonstrates the dominant effect in Delta area,while Jacobs spillover is evident in non-Delta area.
[5] 李政.

“国企争议” 与国有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J]. 学习与探索,2012,(11):81-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62X.2012.1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力量,更 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国有企业及其改革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些争议表明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尚有一定的认 识误区与迷思,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 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目标。而如何加快提高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及自身"做强做优"、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的需要呢?关键就在于 塑造中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完善其相关体制与激励机制,营造一种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政策法制环境。

[Li Zheng.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dispute” and the innovation driven transformation of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tudy & Exploration, 2012,(11):81-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62X.2012.1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力量,更 是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国有企业及其改革的争议此起彼伏。这些争议表明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尚有一定的认 识误区与迷思,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是中国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 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主要目标。而如何加快提高中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及自身"做强做优"、跻身国际一流企业的需要呢?关键就在于 塑造中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完善其相关体制与激励机制,营造一种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政策法制环境。
[6] 卫兴华,黄桂田.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J].学术月刊,1997,(1):48-5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滞缓而苦恼,因此,现代发展理论和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所关注的主题是如何启动和促进经济的增长速度。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增长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速度的滞缓,相反,在相当多的年份则是受由于经济增长率过高而带来的国民经济波动之烦扰。单纯从速度上看,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18年中,中国是属于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增长率有不少年份高达13%以上。40余年的经济增长路径表明,中国的经济运行中总潜伏着一股强劲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问题上则动力明显不足和缺乏机制保证。因而,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未来中国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那么,对于中国的现状而言,符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要求的增长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单纯是指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列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方式的转变吗?针对中国的现实,粗放、集约经营是一般概念还是特指概念?在巨大的入口压力下能否或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和相关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Wei Xinghua, Huang Guitian.

Research on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Academic Monthly, 1997, (1):48-5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经济增长速度的滞缓而苦恼,因此,现代发展理论和各种经济增长模型所关注的主题是如何启动和促进经济的增长速度。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经济增长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速度的滞缓,相反,在相当多的年份则是受由于经济增长率过高而带来的国民经济波动之烦扰。单纯从速度上看,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18年中,中国是属于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增长率有不少年份高达13%以上。40余年的经济增长路径表明,中国的经济运行中总潜伏着一股强劲的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但在促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问题上则动力明显不足和缺乏机制保证。因而,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未来中国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那么,对于中国的现状而言,符合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要求的增长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单纯是指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列内含型扩大再生产方式的转变吗?针对中国的现实,粗放、集约经营是一般概念还是特指概念?在巨大的入口压力下能否或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拟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和相关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7] 任保平,魏婕.

中国经济增长中数量和质量的不一致性及其理论解释

[J].社会科学研究,2012,(3):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769.2012.03.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不一 致,表现出严重的高速度、低质量特征。这种不一致除了表现为总量视角上的不一致,还同时表现为省区视角上的不一致。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质量差 异大、资源环境代价大,以及增长的稳定性不足和收入分配与福利状况不甚理想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背离。实现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统一的 条件在于如何使经济剩余能够增长社会的总福利,路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强资源资产化管理,推动制度创新。

[Ren Baoping, Wei Jie.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12, (3):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4769.2012.03.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不一 致,表现出严重的高速度、低质量特征。这种不一致除了表现为总量视角上的不一致,还同时表现为省区视角上的不一致。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质量差 异大、资源环境代价大,以及增长的稳定性不足和收入分配与福利状况不甚理想等问题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背离。实现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统一的 条件在于如何使经济剩余能够增长社会的总福利,路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强资源资产化管理,推动制度创新。
[8] 李政.

国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与驱动机制

[J].学习与探索, 2011, (7):106-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62X.2013.07.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实 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其中的关键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管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一直备受质 疑.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有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改善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 必然要求.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选拔任用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并 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协同创新.

[Li Zheng.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tudy & Exploration, 2011, (7):106-110.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62X.2013.07.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也是实 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其中的关键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管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一直备受质 疑.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中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有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改善自身形象的需要,更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 必然要求.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选拔任用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作为国有企业经营者,并 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协同创新.
[9] 刘艳军,张婧.

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的影响程度分析——以长春市为例

[J].地理科学,2012, 32(9):1093-109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构建脱钩状态模型和响应程度模型,通过定量研究1995~2010年长春市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①长春市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总体呈现"双增长"特征,城市快速拓展导致的资源消耗及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②长春市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始终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且资源消耗增长速度随着城市拓展呈先相对下降、后又相对提升的趋势。在城市拓展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资源消耗变化是影响二者脱钩状态与脱钩程度演化的关键因素;③随着长春市城市拓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资源消耗增长的影响程度持续增大,进一步说明城市拓展作为资源消耗的驱动力,其变化是导致长春市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影响程度增大的重要推动因素。

[Liu Yanjun, Zhang Jing.

The Influence of Urban Expansion on Resources Consumption: 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9):1093-109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构建脱钩状态模型和响应程度模型,通过定量研究1995~2010年长春市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的影响程度,得到以下结论:①长春市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总体呈现"双增长"特征,城市快速拓展导致的资源消耗及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②长春市城市拓展与资源消耗始终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且资源消耗增长速度随着城市拓展呈先相对下降、后又相对提升的趋势。在城市拓展规模保持总体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资源消耗变化是影响二者脱钩状态与脱钩程度演化的关键因素;③随着长春市城市拓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资源消耗增长的影响程度持续增大,进一步说明城市拓展作为资源消耗的驱动力,其变化是导致长春市城市拓展对资源消耗影响程度增大的重要推动因素。
[10] 张翼,何有良.

产业结构变迁、要素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J].经济经纬,2010, (3):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1096.2010.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笔者应用偏离-份额法(SSA)将要素重置效率从生产率中分解出 来,实证研究了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利用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1990 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要素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它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的变动呈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轻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要素重置效应更为明显.

[Zhang Yi, He Youliang.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Factor Reallocation and China’s Economic Growth.

Economics Survey, 2010, (3):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1096.2010.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笔者应用偏离-份额法(SSA)将要素重置效率从生产率中分解出 来,实证研究了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利用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1990 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要素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它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的变动呈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轻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要素重置效应更为明显.
[11] Kuznets S.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labor force

[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57, (5):112-127.

https://doi.org/10.1086/4499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No abstract provided.
[12] Dowrick S, Gemmell N.

Industrialization, catching up and economic growth

[J].The Economic Journal,1991, 101(6):263-275.

[本文引用: 1]     

[13] 纪明,刘志彪.

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

[J].经济科学,2014,(1):1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优化经济需求结构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优化需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拉动经济的增长,降低经济上的波动,从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应该会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所以,要合理调整需求结构,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本文将主要阐述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

[Ji Ming, Liu Zhibiao.

The influ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demand structure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

Economic Science, 2014, (1):10-22.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优化经济需求结构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优化需求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拉动经济的增长,降低经济上的波动,从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应该会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贡献。所以,要合理调整需求结构,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本文将主要阐述中国需求结构演进对经济增长及经济波动的影响。
[14] 吴延兵.

国有企业双重效率损失研究

[J].经济研究,2012, (3):15-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848.2015.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吴延兵基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理论,提出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损失大于生产效率损失的理论假说。本文利用我国行业层面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据,对此假说进行再次检验,研究结果仍旧支持该假说。研究还发现,国有企业在国有垄断行业中的创新效率损失远大于其在非国有垄断行业中的创新效率损失。重构国企产权和破除国企垄断应是国企改革的两大着力点。

[Wu Yanbing.

The Dual Efficiency Losses in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2, (3):15-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848.2015.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吴延兵基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理论,提出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损失大于生产效率损失的理论假说。本文利用我国行业层面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据,对此假说进行再次检验,研究结果仍旧支持该假说。研究还发现,国有企业在国有垄断行业中的创新效率损失远大于其在非国有垄断行业中的创新效率损失。重构国企产权和破除国企垄断应是国企改革的两大着力点。
[15] Jefferson, Gary H,

Huamao Bai et al. R& D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

[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06, 15(4):56-67.

[本文引用: 1]     

[16] 陈家付.

包容性增长与社会公平

[J].学术界,2011,(1):5-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倡导包容性增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普惠性和共享性, 因此包容性增长体现着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规则共享和发展结果共享.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Chen Jiafu.

Inclusive growth and social equity.

Academics, 2011, (1):5-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倡导包容性增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普惠性和共享性, 因此包容性增长体现着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权利共享、发展机会共享、发展规则共享和发展结果共享.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
[17] 谭蓉娟.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011, (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695.2011.22.001      URL      摘要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 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企业的深入调研,构建 结构方程模型,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绩效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意识等7项关键性因素对自主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 产生显著影响,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非递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为企业、政府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Tan Rongju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Modes, Performance and Factors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Industr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1, (2):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695.2011.22.001      URL      摘要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产业 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企业的深入调研,构建 结构方程模型,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绩效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意识等7项关键性因素对自主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 产生显著影响,而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非递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为企业、政府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18] 曹志来.

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绩效的评价与解析——基于东北三省一区的相对分析

[J].东北亚论坛,2008, (4):6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7411.2008.04.012      URL      摘要

科技创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建设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至关重要。运用对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模型,采用全国2005年数据进行经验检验,最后对东北三省一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政府资金投入的增加会显著增加专利成果产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增加会显著增加专利成果的产出,政府要增加对企业的科技资金投入比重,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研究人员的投入相结合,以放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协同作用。

[Cao Zhilai.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Input-output Performance—base on 3 Northeast Provinces and Inner Mongolia.

Northeast Asia Forum, 2008, (4):63-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7411.2008.04.012      URL      摘要

科技创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特别是建设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至关重要。运用对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关系的实证模型,采用全国2005年数据进行经验检验,最后对东北三省一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政府资金投入的增加会显著增加专利成果产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增加会显著增加专利成果的产出,政府要增加对企业的科技资金投入比重,与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研究人员的投入相结合,以放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协同作用。
[19] 杜娟.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分析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82-8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20437      URL      摘要

根据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方向、力度、比重、创新产出水平,建立了基于DEA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模型,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通过该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各地区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入规模不当和产出不足。因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规模和提升资源产出效率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

[Du Juan.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China Based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3, (4):82-85.]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3020437      URL      摘要

根据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方向、力度、比重、创新产出水平,建立了基于DEA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模型,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通过该模型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各地区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投入产出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入规模不当和产出不足。因此,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规模和提升资源产出效率是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
[20] 万勇.

空间视角的创新投入产出差异及其布局调整

[J].工业技术经济,2015, (4):3-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10X.2015.04.001      URL      摘要

空间上创新投入产出差异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国创新人力投入、创新资本投入及创新产出结构、创新产业化能力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数据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存在创新资本投入空间差距大、创新产业化能力的空间分野明显等创新空间布局问题,阐述了以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为主线、搭配使用大区域政策和省际政策的空间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提出要加大特色型科技产业的创新资本投入,要以市场化带动中西部区域中下游创新产出水平提升,要以创新人才国际化工程为抓手优化中西部创新人力结构等布局调整对策。

[Wan Yong.

Innovation Differences of Input and Output and its' Layout Adjustment Based on the Spati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2015, (4):3-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10X.2015.04.001      URL      摘要

空间上创新投入产出差异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国创新人力投入、创新资本投入及创新产出结构、创新产业化能力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数据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存在创新资本投入空间差距大、创新产业化能力的空间分野明显等创新空间布局问题,阐述了以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为主线、搭配使用大区域政策和省际政策的空间布局调整的基本思路,提出要加大特色型科技产业的创新资本投入,要以市场化带动中西部区域中下游创新产出水平提升,要以创新人才国际化工程为抓手优化中西部创新人力结构等布局调整对策。
[21] 魏江,徐庆瑞.

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与企业技术能力、外部科技环境的匹配

[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5, (5):43-45.

URL      摘要

分析了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企业技术能力,外部科技环境及其与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关系;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机械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与企业技术能力和外部科技环境的匹配模式。

[Wei Jiang, Xu Qingrui.

The Choi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Match of Technical Ability and External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prises.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1995, (5):43-45.]

URL      摘要

分析了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企业技术能力,外部科技环境及其与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关系;提出了现阶段我国机械行业大型骨干企业科技发展战略选择与企业技术能力和外部科技环境的匹配模式。
[22] 胡恩华.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J].科研管理,2001,(4):79-84.

URL      Magsci      摘要

本文运用集合、权重和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为客观评价、及时调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Hu Enhua.

Construc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dex System of Enterpris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01, (4):79-84.]

URL      Magsci      摘要

本文运用集合、权重和模糊数学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为客观评价、及时调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3] 徐立平,姜向荣,尹翀.

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科研管理,2015,(1):123-126.

URL      摘要

通过回顾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Xu Liping, Jiang Xiangrong, Yin Chong.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bout innovation ability of enterprises.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5, (1):123-126. ]

URL      摘要

通过回顾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4] 白雪飞.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测度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Bai Xuefei.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chan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 China.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Publishing Press, 2012.]

[25] 王伟光,冯荣凯,尹博.

产业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控制力能够促进知识溢出吗?

[J].管理世界, 2015,(6):99-1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竞争力离不开创新网络,离不开核心企业以及与之相伴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创新主体行为的补偿性,以及基于历史或惯例形成的社会结构等因素促发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本文在提出核心企业控制力的概念基础上,整合产业创新网络和知识溢出相关理论,阐释核心企业控制力悖论问题,即在知识溢出效应影响下,产业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控制力一方面可能强化了核心企业对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使得非核心企业有可能逐渐摆脱核心企业控制.研究发现,产业创新网络中存在核心企业控制力;核心企业控制悖论源于核心企业控制力对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其中,核心企业控制力对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更大;关系质量和知识转移是核心企业控制力与知识溢出的中介变量,知识转移中介效应更为明显.

[Wang Weiguang, Feng Rongkai, Yin Bo.

Industry innovation network core enterprise control force to promote knowledge spillovers.

Management World, 2015,(6):99-1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竞争力离不开创新网络,离不开核心企业以及与之相伴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创新资源分布的分散性、创新主体行为的补偿性,以及基于历史或惯例形成的社会结构等因素促发产业创新网络的形成.本文在提出核心企业控制力的概念基础上,整合产业创新网络和知识溢出相关理论,阐释核心企业控制力悖论问题,即在知识溢出效应影响下,产业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企业控制力一方面可能强化了核心企业对网络中非核心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使得非核心企业有可能逐渐摆脱核心企业控制.研究发现,产业创新网络中存在核心企业控制力;核心企业控制悖论源于核心企业控制力对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其中,核心企业控制力对知识溢出的直接效应更大;关系质量和知识转移是核心企业控制力与知识溢出的中介变量,知识转移中介效应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