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7 , 37 (10): 1560-156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10.013

Orginal Article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以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为例

任唤麟

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安徽 淮北 235000;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 上海 200433

On Valu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of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in China as an Example

Ren Huanlin

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ology,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Anhui, China; Department of Tourism,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中图分类号:  F5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10-1560-09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四川省旅发委遗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立项课题(YCA17-01)、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gxfxZD2016096)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任唤麟(1971-),男,湖南沅江人,博士,副教授,经济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地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E-mail:965344257@qq.com

展开

摘要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基于其特殊性,以其各遗产点的价值评价作为整个遗产的价值评价;借助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通过设定评分标准与评价等级,构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模型;实证分析认为提出的方法与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价资源价值,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各遗产点价值均在优良等级及以上,其中27.3%为五级(特品级)资源,59.1%为四级资源,13.6%为三级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应采取领先开发或重点开发、分区开发及加强遗产点历史文化挖掘与宣传普及等策略。

关键词: 旅游资源 ;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 ; 价值评价 ;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Abstract

The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 as well as a special kind of tourism resource. But the whole value of the heritage tourism resource is difficult to evaluation, and hard to avoid fuzzy, so that the evaluation is lack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the scattered resources, internal differences, and relatively lo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eritage sites. Based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core resource meaning of its heritage sites, this article regards the value of its heritage sites as the value of the entire heritage from a certain extent. That is to say, “the Cultural Route recognizes and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all of its elements as substantive parts of a whole”. The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Routes Network of Silk Road formed in the 2nd century BC (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t had formed before Shang Dynasty ), and still in use to the 16th century. The Routes Network, span nearly 5 000 km, had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business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leaves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relics and remains. In June 2014, the heritage of the Routs Network with a total of 33 heritage sites, including 22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was includ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as one of the longest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it is typical significance in exploring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of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resource is the evaluation of connotation value, application value, social impact and so on from the feature, function of the resource itself and so on, no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cluding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The article,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Fishbein M- Rosenberg M Model, builds a model, which sets the score standards and evaluation grades, for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of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research method and evaluation model can more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resource value. The value of heritage sites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Routs Network in China is in good grade and above. The 5th grade resource, also known as special grade resource, accounts for 27.3% of the all resources, the 4th grade and 3rd grade resource account for 59.1% and 13.6% respectively. Those strategies, such as leading development, key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e mining and popularization of heritage sites, should be take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Rout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in China.

Keywords: tourism resource ;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 value evaluation ; Rout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0

PDF (58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任唤麟.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以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为例[J]. 地理科学, 2017, 37(10): 1560-156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10.013

Ren Huanlin. On Value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of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in China as an Exampl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10): 1560-156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10.013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是指选择某些因子,按照某些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价值作出评判和鉴定[1],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线性文化遗产是以历史时期某种经济、文化或者政治功能为纽带形成的线型或带状区域的文化遗产族群。一些线性文化遗产空间跨距大,涉及地域众多,成为跨区域(地理区、文化区或行政区)线性文化遗产。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一般文化积淀厚重、景观类型丰富、时空演替变化多样[2],是一类重要的、特殊的旅游资源,其利益主体关系较之“跨界旅游区”[3]更复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通过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以促进遗产文化传承、传播及区域经济发展,都给予了重视。中国的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如丝绸之路、大运河、黄河故道、茶马古道、古蜀栈道、川盐古道等,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而旅游开发需要对资源价值作出评价,但目前少见有从专指类型角度针对这类资源价值评价的专门研究。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或认为产生于商周以前),至公元16世纪仍在使用,曾发挥过极重要的商贸与文化交流作用,留下大量文化遗迹与遗存, 2014年6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线性文化遗产之一。路网跨中、哈、吉3国,始于汉唐古都长安(今西安)/洛阳,止于哈萨克斯坦境内,连接中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与中亚七河地区,跨距近5 000 km[4]。路网遗产的旅游开发对促进丝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5,6]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以之为例探讨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具有典型意义。

1 研究述评

国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其成果的应用已使评价系统化、专业化,并在旅游立法与旅游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70年代末以来,国内旅游资源评价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获得发展。首先出现的是主观定性评价,如关于武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评价[7]。这种评价使用简便,但难免其主观片面性[8]。为使评价更客观,相关研究向评价定量化、模型化探索发展。较早如杨汉奎[9]、楚义芳[10]、保继刚[11]等在这方面的探索。在量化评价模型中,如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是关键[8],保继刚首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开辟了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新途径[8]。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法逐渐成为国内较通行的旅游资源量化评价方法,但这时的评价还未按资源类型细分评价因子,比较笼统[12],对专指类型资源的评价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不同类型的资源在特性、功能、用途上存在差异,评价必须首先对资源类型进行细分。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旅游资源评价呈现对资源类型进行细分的趋势。本研究顺应这种趋势对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做一探索。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研究成果陆续出现,如有关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新疆(新)北道[13]、甘肃段[14]、西北段[15]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有关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京杭运河山东段 [16]、江苏段[17]、淮安段[18],大运河浙东段[19]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以及对黄河故道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20]等等。上述研究一般都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为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借鉴;但上述研究或者未将旅游地(目的地)评价与资源评价加以区分,或者未将资源价值评价与资源环境、开发条件评价加以区分,评价内容过于宽泛,成为包括资源环境和开发条件在内的综合评价,甚至成为旅游地而非专指类型的资源评价: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价[21]。资源价值评价是从资源本身的特性、功能等出发对其内涵价值、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的评价;资源的特性、功能等,从而资源的价值,并不因为它能不能开发或开发条件的好坏而发生变化[22],也不因所处环境的改变而改变[20]。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只是旅游地评价的一部分(旅游地建设的前奏[10]),其意义是确定资源的价值等级与开发的优先顺序,为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研究即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模型。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由遗产点(可独立存在的文化遗产)与历史时期的交通线路组成,构成“点-轴”式空间结构[2](如路网及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33个遗产点[4],图1)。由于空间跨距大,其遗产点资源相对分散,分处于众多的地理区(文化区或行政区),其赋存环境复杂多样,开发条件悬殊多变,各区环境与开发条件的评价难以比较。因此,本研究剔除赋存环境、开发条件等外部因素,只对资源价值进行评价。

图1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及其世界遗产点分布1~22均为中国段遗产点;底图数据源自文献[4]

Fig.1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Routs Network and distribution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本研究以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为评价对象,但因其资源分散,内部差异悬殊,遗产点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整体价值评价难以把握,难免评价笼统而缺乏实际意义。因为遗产点具有核心资源的意义,可“将每个独立存在的文化遗产(点)作为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评价其价值”[23];且遗产点为评价提供了确定对象,具有价值的可比性与评价等级划分的可操作性。现有研究往往将沿线文化遗产与非文化遗产相混杂;或者将含有多个遗产点的某一段当作一般旅游资源点(区)加以评价,而忽略了对遗产点的评价,不能反映遗产点之间的价值差异,影响了评价的准确性。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遗产点众多,为研究方便并突出重点,以路网中国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2处遗产点(图1)为评价对象(①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可以看作是对路网沿线遗产点的第一轮评价(文化遗产视角的筛选),本文的评价是在第一轮评价基础上的再评价(旅游资源价值视角的评级)。),利用共有因子拟定评价指标,借用层次分析法(AHP)[24](有修改)与菲什拜因(Fishbein M)-罗森伯格(Rosenberg M)模型[25],通过设定评分标准与评价等级,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遗产旅游资源价值作出评价,并依评价提出旅游开发建议。

3 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借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把要分析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层次,用标度把人的主观判断客观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因其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25],在综合决策中便捷、可行、易用[26],评价结果相对更科学[27],在资源价值评价中是值得借重的方法。借助层次分析法的递解分层分析法,参考已有评价指标体系[14,28,29]作出指标假设。这类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是人文属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根据其人文属性特征,按代表性与重要性、互不兼容性与可判别性原则[8],从假设指标中预选若干指标制成问卷,通过专家征询确定指标重要度,依据重要度筛选和优化指标,从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表1)。评价指标体系由高往低分为目标层、项目层、因子层3个层次,以资源价值为目标层。目标层下为内涵价值、使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力等3个评价项目,形成评价项目层。“内涵价值”是遗产内在人文属性(年代久远度、文化开创性等等)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使用价值”是基于内涵价值而表现出的旅游资源意义上的功能价值,“社会影响力”是基于内涵价值与应用价值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产生的社会效果。在评价项目下按属性特征再细分若干具有代表性与重要性的评价因子,共得15个评价因子,形成评价因子层。需要说明的是,“美誉度”与“荣誉称号”两评价因子都有对资源的赞许,但前者源于公众评价,后者源于机构或团体评价,仍具有互不兼容性。

现有研究少见区分原本作为解决多准则决策问题的层次分析法与作为资源评价的“层次分析法”的不同之处。与解决多准则决策问题上下层因素之间发生关联影响不同,此处评价项目只与其所属评价因子发生关联影响,如表1B1C1,1,…, C6,1; B2C1,2,…, C5,2; B3C1,3,…, C4,3分别发生关联影响,而 C1,1,…, C6,1B2, B3; C1,2,…, C5,2B1, B3; C1,3,…, C4,3B1, B2;均不发生关联影响。

3.2 评价因子权重

运用层次分析法求权重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用标度把评价因子两两比较的重要性主观判断客观量化,例如,相对于“内涵价值”(表1),若 C1,1C2,1明显重要, C2,1明显不如 C1,1重要,则 C1,1的重要性赋值为5, C2,1的重要性赋值为1/5,由此构成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计算获得评价项目相对于目标层、评价因子相对于项目层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再计算获得评价因子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系数。

1) 构建判断矩阵。在表1中,从总体上说,各评价项目与评价因子相对于上一层的权重值未知,但可获得各评价项目与评价因子相对于上一层的、两两比较的重要性判断(已知)。将两两比较的重要性判断写成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其特征向量可以获得各评价项目与评价因子相对于上一层的权重系数。对于判断矩阵,设两两比较的重要性判断赋值为 aiji,j=1,2,…, n),则 aij>0, aij=1/ aji, aii=1。为使两两比较的重要性判断量化,对两两比较重要性判断引入Satty提出的1~9标度法(表2)。

表1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Valu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ourism resource of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目标层(A项目层(B因子层(C目标层(A项目层(B因子层(C
资源价值内涵价值(B1年代久远度(C1,1资源价值应用价值(B2珍稀奇特程度(C3,2
文化开创性(C2,1完整性(C4,2
资源规模与丰度(C3,1与其它资源的互补性(C5,2
体现某些文化的程度(C4,1社会影响力 (B3影响社会文化程度(C1,3
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度(C5,1知名度(C2,3
与传统/当代文化活动相关度(C6,1美誉度(C3,3
应用价值(B2审美观赏价值(C1,2荣誉称号(C4,3
文化认知价值(C2,2

新窗口打开

表2   1~9标度法重要性判断赋值

Table 2   Scoring of 1-9 scaling for the judgment of importance

两两比较判断赋值两两比较判断赋值
极端重要9稍不重要1/3
重要得多7明显不重要1/5
明显重要5不重要得多1/7
稍微重要3极端不重要1/9
同等重要1

注:8、6、4、2、1/8、1/6、1/4、1/2赋值为相邻判断的过渡。

新窗口打开

通过专家征询获得两两比较的重要性判断赋值,写成判断矩阵。如评价因子相对于内涵价值的判断矩阵 B1-C:

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对于上述判断矩阵,计算求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归一化后的权向量。设 ωm为权向量, ωii=1,2,…, n)为其分量,则权向量记为 ωm=( ω1, ω2…, ωnT。它反映了判断矩阵的层次单排序的结果。其中分量 ωi即权重系数, ωi的大小代表各项目相对于目标层或各因子相对于项目层某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ωi越大表示对应的项目或因子越重要,越小则表示对应的项目或因子越不重要。

为使所有判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设一致性指标为 CI, λmax为最大特征值, 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CR为一致性比率,则:

CR=CI/RI(1)

CI=(λmax-n)(n-1)(2)

式中, n为矩阵阶数。 RI值通过查Satty提出的1~9阶判断矩阵 RI值表获得, CI通过计算获得,若 CR<0.1时,判断矩阵有满意的一致性,此时,判断矩阵的层次单排序的结果是合理的,可以采用。据此计算获得矩阵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

评价项目相对于资源价值的判断矩阵 A-Bω=(0.466;0.433;0.101)T, λmax=3.006, CI=0.003, RI=0.580, CR=0.005, CR<0.1,一致性检验通过。

评价因子相对于内涵价值的判断矩阵 B1-Cω=(0.053;0.088;0.187;0.222;0.428;0.022)T, λmax=6.543, CI=0.102、 RI=1.240, CR=0.082, CR<0.1,一致性检验通过。

评价因子相对于应用价值的判断矩阵 B2-Cω=(0.185;0.185;0.545;0.055;0.030)T, λmax=5.361, CI=0.090, RI=1.120, CR=0.080, CR<0.1,一致检验通过。

评价因子相对于社会影响力的判断矩阵 B3-Cω=(0.550;0.115;0.272;0.063)T, λmax=4.081, CI=0.027, RI=0.900, CR=0.030, CR<0.1,一致性检验通过。

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指同一层次所有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系数。在层次分析法中,设上一层B包含 m个因素 B1, B2, …, Bm,其总排序权重系数分别为 b1, b2, …, bm;下一层次C包含 k个因素 C1, C2, …, Ck,它们对于 Bj的单排序权重系数分别为 c1j, c2j, …, ckj(当 CiBj无关联影响时, cij为0),则Ci元素在总排序中的权重系数( wi)为:

wi=j=1mci,jbj( i=1, 2, …, k) (3)

在本研究中,按表1指标之间的关系,评价项目只与其所属评价因子发生关联影响,因此, Ci元素在总排序中的权重系数( wi)修改为:

wi=ci,jbj(4)

层次排序计算结果如表3(权值即权重系数)。为使总排序的计算结果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需要进行类似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因项目层的上一层即目标层,且只有1个评价目标,项目层单排序即总排序,一次性检验已通过。因子层总排序计算得出 CI=0.093, RI=1.154, CR=0.081, CR<0.1,一次性检验通过,计算结果可以采用。

表3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权值

Table 3   Indicator weights of tourism resource value evaluation for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评价目标(A评价项目(B单/总排序权值评价因子(C单排序权值(ωj总排序权值(wj
资源价值内涵价值(B1)0.466年代久远度(C1,1)0.0530.025
文化开创性(C2,1)0.0880.041
资源规模与丰度(C3,1)0.1870.087
体现某些文化的程度(C4,1)0.2220.104
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度(C5,1)0.4280.200
与传统/当代文化活动相关度(C6,1)0.0220.010
应用价值(B2)0.433审美观赏价值(C1,2)0.1850.080
文化认知价值(C2,2)0.1850.080
珍稀奇特程度(C3,2)0.5450.236
完整性(C4,2)0.0550.024
与其它资源的互补性(C5,2)0.0300.013
社会影响力 (B3)0.101影响社会文化程度(C1,3)0.5500.055
知名度(C2,3)0.1150.012
美誉度(C3,3)0.2720.027
荣誉称号(C4,3)0.0630.006

新窗口打开

3.3 评分标准及综合得分计算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需要对各评价因子打分,从而利用评价因子得分与权值计算综合得分。通过征询专家意见,设定评分标准如表4所示。计算综合得分采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即:

μ=i=1nωiPiμ=i=1kwiPi(5)

式中, μ为被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 ωi为第 i个评价因子单排序权值, wi为第 i个评价因子总排序权值(表3), Pi为第 i个评价因子得分, nk为评价因子数。运用公式(5),可以计算出评价因子单排序的各评价项目综合得分,以及评价因子总排序的各评价项目与评价目标的综合得分。

表4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因子评分标准

Table 4   Factor scoring criteria of tourism resource value evaluation for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评价因子(C评分标准
100~80分79~60分59~40分39~20分19~0分
年代久远度(C1,1)很远较远一般较近很近
文化开创性(C2,1)很强较强一般较弱很弱
资源规模与丰度(C3,1)很大/高较大/高一般较小/低很小/低
体现某些文化的程度(C4,1)很充分较充分一般较不足很不足
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度(C5,1)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
与传统/当代文化活动相关度(C6,1)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
审美观赏价值(C1,2)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
文化认知价值(C2,2)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
珍稀奇特程度(C3,2)极罕见很罕见稀有少有较常见
完整性(C4,2)很完整基本完整反映整体特征反映局部特征特征不明显
与其它资源的互补性(C5,2)很强较强一般较弱很弱
影响社会文化程度(C1,3)很深远较深远一般较浅近很浅近
知名度(C2,3)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
美誉度(C3,3)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
荣誉称号(C4,3)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或无

新窗口打开

3.4 评价等级划分

遗产点一般为旅游资源单体,所以评价等级划分及区间值可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标准,从高往低划分,即五级( μ≥90分),四级(90分> μ≥75分),三级(75分> μ≥60分),二级(60分> μ≥45分),一级(45分> μ≥30分),未获等级( μ<30分)。等级越高价值越大,五级为特品级,四、三级为优良级。

4 评价结果

运用前述模型与方法,对路网中国段22处遗产点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价。由20位业内专家(来自高校、旅游研究机构、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按表4评分标准给各遗产点评价因子打分,将评价因子得分平均值代入公式(5)计算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及评价等级如表5所示。

表5   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国段22处遗产点综合得分及评价等级

Table 5   The composite scores and evaluation grades of 22 heritage sites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Routes Network in China

世界遗产点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北庭故城遗址交河故城高昌故城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张骞墓彬县大佛寺石窟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小雁塔大雁塔兴教寺塔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
项目层内涵价值92.066.986.985.587.887.275.087.882.091.193.277.190.091.491.484.886.890.873.385.482.688.8
43.031.240.639.941.040.735.041.038.342.643.536.042.042.742.739.640.542.434.239.938.641.5
应用价值93.173.086.683.185.686.470.586.885.692.395.472.789.189.190.585.688.290.476.481.680.385.3
40.331.637.536.037.137.430.537.637.140.041.331.538.638.639.237.138.239.133.135.334.836.9
社会影响力92.264.484.583.385.386.670.984.578.891.393.773.786.990.692.086.889.389.867.480.178.786.0
9.216.448.458.338.538.667.108.457.889.139.377.388.699.079.208.688.948.986.758.027.878.60
目标层综合得分92.569.386.584.386.686.872.787.183.391.794.274.989.390.491.185.387.790.574.183.281.287.0
评价等级五级三级四级四级四级四级三级四级四级五级五级四级四级五级五级四级四级五级三级四级四级四级

注:表中“单”为评价因子单排序的各评价项目得分,“总”为评价因子总排序的各评价项目得分。

新窗口打开

5 结论与建议

1) 经专家核实,路网中国段各遗产点综合得分与评价等级(表5)跟实际相符合,能反映遗产点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因此,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信,评价方法可用于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价值评价。路网中国段各遗产点在项目层的内涵价值、应用价值与社会影响力上的得分具有一致性,不存在某个遗产点内涵价值评分较高,而应用价值与社会影响力评分偏低的情况,也不存在内涵价值与应用价值评分较低,而社会影响力评分偏高的情况(表5),说明本研究所作评价是剔除了赋存环境、开发条件等的资源价值评价。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存在脱离内涵价值的应用价值与脱离内涵价值、应用价值的社会影响力。因此,以该方法获得的评价结果对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的长期规划和长远发展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2) 专家评分是基于各遗产点与一般旅游资源的比较,而不是基于整个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与一般旅游资源的比较。研究证明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不能以各遗产点价值平均分或合计总分的形式体现其价值,如路网中国段22处遗产点价值平均分为85.0分,合计总分为1 869.5分,平均分掩盖了各遗产点的价值等级差异,尤其不能发挥特品级( μ≥90分)资源的优势,合计总分则不具有从一般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经验出发的评价意义。因此,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各遗产点平均分与合计总分都不能作为其旅游开发决策的依据。依评价结果,路网遗产中国段整体价值评价可表述为:各遗产点均在优良级及以上,其中27.3%为五级(特品级)资源,59.1%为四级资源,13.6%为三级资源;四级资源占多数,并具有特品级资源优势。从评价结果看,路网遗产极具旅游开发潜力,能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由权值总排序(表3)可知,“珍稀奇特程度”是最重要的价值评价因子,同时也说明它是最具吸引力的方面,这客观反映了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虽然它是一类较特殊的旅游资源,但同样符合旅游者求新求异、满足好奇心的一般规律,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在旅游开发中,应将珍稀奇特程度评分较高的遗产点,如路网遗产中的麦积山石窟(96分)、克孜尔石窟(93分)、炳灵寺石窟(92分)、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91分)等(限于篇幅,中国段22处遗产点因子评价得分略),作为核心吸引力资源优先开发或重点开发,以此为“亮点”开拓市场。“与历史人物、事件相关度”及“体现某些文化的程度”为次重要的价值评价因子(表3),它们能反映资源文化内涵的可读性。在旅游开发中,应加强遗产历史文化的挖掘与宣传普及,提高旅游从业者与旅游者的文化解读力,从而增强遗产的文化吸引力,促进遗产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4) 由于各遗产点存在价值差异,在总体旅游规划中,应以特品级或评分等级较高的资源作为核心资源加以重点开发或优先开发,形成开发“增长极”,带动相邻遗产点的旅游开发,进而促进整个遗产的旅游开发。如路网遗产中国段应以克孜尔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兴教寺塔等特品级资源(表5)作为核心资源加以重点开发或优先开发,形成可以带动路网相邻遗产点开发的“增长极”,进而促进整个路网遗产的旅游开发。

5) 在旅游开发的起步阶段,针对遗产空间跨距大、遗产点分布散的特点,可综合考虑遗产点空间区位、所属行政区或经济功能区等因素,实行分区开发,以开拓市场,逐步完善设施,为整体开发创造条件。如路网遗产可分为阿克苏区(含1~3遗产点,图1)、吐鲁番-昌吉区(含4~6遗产点,图1)、敦煌-酒泉区(含7~9遗产点,图1)、关中-天水区(① 本研究的分区主要依据空间区位的邻近与行政隶属,其中“关中-天水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参见[29])及其辐射区。)(含10~18遗产点,图1)、洛阳-三门峡区(含19~22遗产点,图1)等5个区进行开发。分区开发应结合价值评价采取相应策略。如关中-天水区旅游开发基础较好、遗产资源密集,评分等级均在四级及以上,特品级资源更是占中国段特品级资源总数的5/6(表5)。因此,在开发策略上,中国段可以以关中-天水区为开发的“增长极”或“龙头”,带动其它区的旅游发展。缺乏特品级资源的区可以联合或依附区内其它优势资源进行开发,或融入城市旅游开发。如吐鲁番-昌吉区可与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5A)联合开发,使文化与生态相得益彰;敦煌-酒泉区可依附世界文化遗产、石窟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进行开发;洛阳-三门峡区则可融入历史文化名城洛阳的城市旅游开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杨晓霞,向旭,雷丽,.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Yang Xiaoxia,Xiang Xu, Lei Li et al. Principles of Tourism Planning.Beijing: Science Press,2013.]

[本文引用: 1]     

[2] 任唤麟.

基于地理特征的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形象策略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33(1):95-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17.01.01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目前有关其旅游开发的形象策略少有专门研究。该文以世界文化遗产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等线性文化遗产为例,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比较分析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空间跨距大,呈点一轴式空间结构;文化景观变化多样,环境变迁复杂;整体体量大,游览所需时间长。并分析因此而产生的旅游形象问题:认知形象弱化,形象审美疲劳,存在内部形象竞争及形象的区际利益博弈。针对基于地理特征的形象问题,提出应采取增进文化认同、构建景观综合体与多层级形象体系、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等形象策略。

[Ren Huanlin.

Study on the Tourism Image Strategies of Cross-regional Linear Culture Heritage Based on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7,33(1):95-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17.01.01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目前有关其旅游开发的形象策略少有专门研究。该文以世界文化遗产长安一天山廊道路网等线性文化遗产为例,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比较分析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空间跨距大,呈点一轴式空间结构;文化景观变化多样,环境变迁复杂;整体体量大,游览所需时间长。并分析因此而产生的旅游形象问题:认知形象弱化,形象审美疲劳,存在内部形象竞争及形象的区际利益博弈。针对基于地理特征的形象问题,提出应采取增进文化认同、构建景观综合体与多层级形象体系、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等形象策略。
[3] 杨效忠,张捷,彭敏.

跨界旅游区合作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

[J].地理科学,2011,31(10):1189-119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大而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新焦点。从空间属性、功能属性、供需属性、边界属性、合作内容、组织属性等方面总结出跨界旅游区合作的6个特征。以中国山岳型跨界旅游区大别山天堂寨为例,揭示跨界旅游区合作影响机制是一个由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循环反馈系统。其中宏观影响因子涉及区域层面,包括区域经济因素、区域社会文化因素、区域制度因素和区域区位因素等,中观因子涉及组织层面,包括组织价值和文化、组织机构、组织历史、组织制度和组织网络等,微观因子涉及利益主体个体层面,包括利益主体的价值观、专业知识背景、个性特征以及对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

[Yang Xiaozhong,Zhang Jie,Peng M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Mechanism of Region Cooperation in Cross-border Tourism.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1,31(10):1189-119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跨界旅游区旅游发展潜力大而问题复杂、矛盾突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地,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研究的新焦点。从空间属性、功能属性、供需属性、边界属性、合作内容、组织属性等方面总结出跨界旅游区合作的6个特征。以中国山岳型跨界旅游区大别山天堂寨为例,揭示跨界旅游区合作影响机制是一个由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的影响因子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循环反馈系统。其中宏观影响因子涉及区域层面,包括区域经济因素、区域社会文化因素、区域制度因素和区域区位因素等,中观因子涉及组织层面,包括组织价值和文化、组织机构、组织历史、组织制度和组织网络等,微观因子涉及利益主体个体层面,包括利益主体的价值观、专业知识背景、个性特征以及对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感知、态度和行为等。
[4] UNESCO.

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

[EB/OL]. [2016-05-24].

URL      [本文引用: 2]     

[5] 邹嘉龄,刘卫东.

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分析

[J].地理科学,2016,36(11):1629-16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采用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的基本特征以及贸易网络组团的结构变化,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及其演化情况,并在最后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子贸易网络进行了核心边缘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密度增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度在逐渐提高,在2013年已经成为最核心的国家,且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构成的子贸易网络中,中国也成为了最核心的国家。</p>

[Zou Jialing, Liu Weidong.

Trade Network of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as from 2001 to 2013.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11):1629-16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采用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的基本特征以及贸易网络组团的结构变化,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及其演化情况,并在最后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子贸易网络进行了核心边缘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密度增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度在逐渐提高,在2013年已经成为最核心的国家,且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构成的子贸易网络中,中国也成为了最核心的国家。</p>
[6] 王丰龙,张衔春,杨林川,.

尺度理论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解读

[J].地理科学,2016,36(4):502-51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4.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目前,“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的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借鉴尺度重构和尺度政治理论,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影响和风险。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战略重构了现有的国家角色和地域形式,催生了以跨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资本和经贸合作为支撑的新尺度。该尺度一方面被国际和国内的资本和权力关系不断重构,另一方面也在重构着现有的权力关系和资本积累过程。还从尺度政治视角出发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风险因素。在国际层面,中国既面临着基于多边国际关系和地方抵抗的尺度上推力量,也面临着基于旧有边界和尺度化表达的尺度下推因素。在国内,“一带一路”战略既面临着地方政府基于政策争夺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重复建设问题,也存在疆独势力等通过国际联系复杂化地方趋势的风险。为了更好地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尺度政治的挑战,深入研究尺度政治的机制和破解之道,努力化解海外投资、国际合作和地方治理中的风险。</p>

[Wang Fenglong,Zhang Xianchun, Yang Linchuan et al.

Rescaling and Scalar Politics in the “One Be1t, One Road” Strateg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4):502-51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4.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目前,“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的核心发展战略之一。借鉴尺度重构和尺度政治理论,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影响和风险。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战略重构了现有的国家角色和地域形式,催生了以跨国基础设施为基础、以资本和经贸合作为支撑的新尺度。该尺度一方面被国际和国内的资本和权力关系不断重构,另一方面也在重构着现有的权力关系和资本积累过程。还从尺度政治视角出发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风险因素。在国际层面,中国既面临着基于多边国际关系和地方抵抗的尺度上推力量,也面临着基于旧有边界和尺度化表达的尺度下推因素。在国内,“一带一路”战略既面临着地方政府基于政策争夺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重复建设问题,也存在疆独势力等通过国际联系复杂化地方趋势的风险。为了更好地推行“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尺度政治的挑战,深入研究尺度政治的机制和破解之道,努力化解海外投资、国际合作和地方治理中的风险。</p>
[7] 雍万里.

武夷山风景区划及其旅游资源评价

[J].地理科学,1984(3):269-276.

[本文引用: 1]     

[Yong Wanli. Division of Scenic Spot and

Tourist Resources of the Wuyi Mountain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1984(3):269-276.]

[本文引用: 1]     

[8] 邢道隆,王玫.

关于旅游资源评价的几个基本问题

[J].旅游学刊,1987,2(3):34-39.

[本文引用: 4]     

[Xing Daolong, Wang Mei.

Several Basic Problems about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Tourism Tribune,1987,2(3):34-39.]

[本文引用: 4]     

[9] 杨汉奎.

论风景资源的模糊评价——以贵州省为例

[J].自然资源学报,1987,2(1):49-5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1.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风景资源是兴办旅游业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对风景资源的调查大多为文人墨客之游记,仅限于文学描述。这种记叙无疑是粗犷的,特别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某些记叙有误,臆想性太大。同一风景画面之优劣,因人所好而褒贬不一,即使同一游者先后几次评述,也有较大出入。因而近几年,有些学者就谋求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对风景区进行美学评价、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本文将采用模糊数学概念,应用特尔裴法对贵州的风景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作出初步的区划。联系地理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用开发模型框图分析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Yang Hankui.

An Fuzzy Appraisal Mothod for Scenic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1987,2(1):49-58.]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1987.01.00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风景资源是兴办旅游业的基础。自古以来,我国对风景资源的调查大多为文人墨客之游记,仅限于文学描述。这种记叙无疑是粗犷的,特别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某些记叙有误,臆想性太大。同一风景画面之优劣,因人所好而褒贬不一,即使同一游者先后几次评述,也有较大出入。因而近几年,有些学者就谋求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对风景区进行美学评价、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本文将采用模糊数学概念,应用特尔裴法对贵州的风景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作出初步的区划。联系地理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用开发模型框图分析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
[10] 楚义芳,钱小芙.

关于旅游地理的几个问题

[J].经济地理,1987,7(2):137-14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 我国的旅游地理研究工作开始于70年代末,许多地理学者投身于旅游资源调查、开发工作之中,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后,需要作进一步归纳,抽象成科学理论,把旅游地理研究推向前进。我们拟就旅游地理的科学范畴、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空间组织以及旅游流地理研究等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旅旅地理的科学范畴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尚不成熟的学科,其科学范畴,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在学科群中的地位、目标、任务以及方法等,亟待澄清。

[Chu Yifang,Qian Xiaofu.

Several Problems of Tourism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1987,7(2):137-14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 我国的旅游地理研究工作开始于70年代末,许多地理学者投身于旅游资源调查、开发工作之中,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经验后,需要作进一步归纳,抽象成科学理论,把旅游地理研究推向前进。我们拟就旅游地理的科学范畴、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空间组织以及旅游流地理研究等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旅旅地理的科学范畴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尚不成熟的学科,其科学范畴,包括研究对象、内容、在学科群中的地位、目标、任务以及方法等,亟待澄清。
[11] 保继刚.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初探

[J].干旱区地理,1988,11(3):57-60.

[本文引用: 1]     

[Bao Jiga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Tourist Resource.

Arid Land Geography,1988,11(3):57-60.]

[本文引用: 1]     

[12] 罗德成,方海川,罗利群.

金口大峡谷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构想

[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12):106-109.

[本文引用: 1]     

[Luo Decheng,Fang Haichuan,Luo Liqun.

The Tourism Resources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Jinkou Grand Canyon.

Journal of Leshan Teaehers College,2004,19(12):106-109.]

[本文引用: 1]     

[13] 唐明达.

新疆“丝绸之路”(新)北道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设想

[J].干旱区地理,1990,13(3):57-64.

[本文引用: 1]     

[Tang Mingda.

Imagination o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Northern Way Tourism Resources of Xinjiang “Silk Road”.

Arid Land Geography,1990,13(3):57-64.]

[本文引用: 1]     

[14] 王啸.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以甘肃为例[D]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本文引用: 2]     

[Wang Xiao.

The Cultural Value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Northwestern Silk Road Tourism—Take Gansu Province for Example.

Xi’a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2004.]

[本文引用: 2]     

[15] 杜忠潮,柳银花.

基于信息熵的线性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综合性评价——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

[J].干旱区地理,2011,34(3):519-5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线性遗产廊道的概念和视 角,构建由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与发展潜力4个方面、8大要素、32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北 地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路"所涵盖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的旅游价值作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遗产廊道综合旅游价值权重最高是廊道 资源条件(0.625)、其它依次为区域社会条件(0.199)、保障条件与发展潜力(0.115)和廊道生境条件(0.061);区域旅游综合价值评分 陕西(0.370)最高,甘肃(0.215)、新疆(0.211)居次,青海(0.100)和宁夏(0.089)较低,表现出明显的等第结构。并分析了各 影响条件指数的省区差异,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Du Zhongchao,Liu Yinhu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Value of Linear Heritage Corridor in the Silk Road on Northwestern China.

Arid Land Geography,2011,34(3):519-5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线性遗产廊道的概念和视 角,构建由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与发展潜力4个方面、8大要素、32项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西北 地区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路"所涵盖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的旅游价值作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遗产廊道综合旅游价值权重最高是廊道 资源条件(0.625)、其它依次为区域社会条件(0.199)、保障条件与发展潜力(0.115)和廊道生境条件(0.061);区域旅游综合价值评分 陕西(0.370)最高,甘肃(0.215)、新疆(0.211)居次,青海(0.100)和宁夏(0.089)较低,表现出明显的等第结构。并分析了各 影响条件指数的省区差异,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16] 狄静.

京杭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研究——历史文化特色角度[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本文引用: 1]     

[Di Jing.

Research on the Tourism Resources Value of Shandong Section of Jing-Hang Canal—Historical Cultural Angle.

Qingdao: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

[本文引用: 1]     

[17] 吕龙,黄震方.

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6):95-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7.06.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遗产廊道是目前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一种新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准确地评价其旅游价值,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遗产廊道自身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尝试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廊道整体效应出发评价其旅游价值。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非法(Delphi)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与古运河江苏段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Lv Long,Huang Zhenfang.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dexes of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Tourism Value for Heritage Corridor:A Case Study on the Jiangsu Section of the Grand Canal.

China Populat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7,17(6):95-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07.06.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遗产廊道是目前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一种新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准确地评价其旅游价值,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遗产廊道自身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尝试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廊道整体效应出发评价其旅游价值。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非法(Delphi)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与古运河江苏段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18] 王亚辉,吴小伟.

申遗背景下的运河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以运河淮安段为例

[J].经济论坛,2013,(11):102-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3580.2013.11.0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上,根据运河旅游资源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与特尔菲法(Delphi法),建立了针对这种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得 到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值及综合评分值,最后对其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实现了淮安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以期对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建 设性的意见,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Wang Yahui,Wu Xiaowei.

On Evaluation of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to Declare World Heritage for the Grand Canal: A Case of Huai'an Section.

Economic Forum,2013,(11):102-1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3580.2013.11.0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的基础 上,根据运河旅游资源的特点,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与特尔菲法(Delphi法),建立了针对这种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得 到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值及综合评分值,最后对其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实现了淮安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以期对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建 设性的意见,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19] 屠一帆.

线性文化遗产构成及其旅游价值评价研究——以大运河浙东段为例[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本文引用: 1]     

[Tu Yifa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Evaluation of Tourism Value: A Case of the Grand Canal of Zhedong Section.

Shanghai: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016.]

[本文引用: 1]     

[20] 朱尖,姜维公.

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5):553-556.

[本文引用: 2]     

[Zhu Jian,Jiang Weigong.

Study on Evaluating Tourism Value of Ancient Course of Yellow River Line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2013,29(5):553-556.]

[本文引用: 2]     

[21] 尹泽生,宋关福.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基本原理

[J].旅游学刊,1995,(5):39-43.

[本文引用: 1]     

[Yin Zesheng,Song Guanfu.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Tribune, 1995,(5):39-43.]

[本文引用: 1]     

[22] 尹泽生,陈田,牛亚菲,.

旅游资源调查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J].旅游学刊,2006, 21(1):14-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于2003年颁布实施。考虑到标准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些简要的说明。这些问题包括对调查所依据的旅游资源定义的认识、对旅游资源调查对象的甄别,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的要点、旅游资源调查成果评价

[Yin Zesheng,Chen Tian, Niu Yafei et al.

Some Problems to Be Notic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Tribune,2006,21(1):14-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于2003年颁布实施。考虑到标准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些简要的说明。这些问题包括对调查所依据的旅游资源定义的认识、对旅游资源调查对象的甄别,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的要点、旅游资源调查成果评价
[23] CIIC.

The ICOMOS Charter on Cultural Routes

[EB/OL].[2016-01-2].

URL      [本文引用: 1]     

[24] Saa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New York: Mcgraw-Hill,1980.

[本文引用: 1]     

[25] 袁荃,曾克峰.

基于AHP与菲罗模型评价地质遗迹景观——以贵州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

[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9(2):84-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4210.2012.02.01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了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准确评价,从定量评价方向出发,以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公园景观评价因子的权重,结合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景观综合评分,并由该评分结果划分地质遗迹保护区,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开发建设意见。

[Yuan Quan,Zeng Kefeng.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Relic Landscapes Based on AHP and Fishbein-Rosenberg Modle: With Sinan National Geopark of Guizho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2012,29(2):84-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4210.2012.02.01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了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准确评价,从定量评价方向出发,以思南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地质公园景观评价因子的权重,结合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地质遗迹景观综合评分,并由该评分结果划分地质遗迹保护区,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开发建设意见。
[26] 蒋耀.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以青浦区为例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43(4):566-571.

[本文引用: 1]     

[Jiang Yao.

Evaluation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Analytial Hierarchy Process:Qingpu District as an Example.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09,43(4):566-571.]

[本文引用: 1]     

[27] 罗艳,李荣彪.

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综述

[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1):8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329.2015.01.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开发、保护旅游资源的必要前提。开展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学习先进的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制定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为地区旅游资源评价服务。

[Luo Yan,Li Rongbiao.

Review of Assessmen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m Resources Research.

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2015,33(1):88-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329.2015.01.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开发、保护旅游资源的必要前提。开展国内外旅游资源评价的研究,学习先进的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制定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和目标,为地区旅游资源评价服务。
[28] 沙春蕾.

辽宁地区历史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本文引用: 1]     

[Sha Chunlei.

The Research on Evalu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Valu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Liaoning Province.

Dalia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13.]

[本文引用: 1]     

[29] 周自翔,李晶,任志远.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研究

[J].地理科学,2012,32(8):951-95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地形起伏度作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 软件空间分析模块中的邻域分析,提取了基于栅格尺度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并从比例结构、空间分布和高度特征3 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 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以中低值为主,地形起伏度小于2.4 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6.66%, 其中平地比例占总体的32.4%;地形起伏度越高的地区,平地比例越低,反之亦然。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最高值为宝鸡市太白县,最低值为关中平原;经度上的变化规律不是很明显, 纬度上的地形起伏度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是先下降后增高的。③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 但变化幅度不大。④地形起伏度对区域人口分布有较强的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近90%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5 的地区,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的曲线拟合度非常高。</p>

[Zhou Zixiang,Li Jing,Ren Zhiyuan.

The Relief Degree of Land Surface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Guanzhong-Tianshui Economic Region Using GI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2,32(8):951-95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地形起伏度作为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居环境自然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小尺度人居环境自然评价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栅格数字高程模型,采用窗口分析等方法,利用ArcGIS 软件空间分析模块中的邻域分析,提取了基于栅格尺度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并从比例结构、空间分布和高度特征3 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 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以中低值为主,地形起伏度小于2.4 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6.66%, 其中平地比例占总体的32.4%;地形起伏度越高的地区,平地比例越低,反之亦然。②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地形起伏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格局,最高值为宝鸡市太白县,最低值为关中平原;经度上的变化规律不是很明显, 纬度上的地形起伏度无论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是先下降后增高的。③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 但变化幅度不大。④地形起伏度对区域人口分布有较强的影响,关中-天水经济区近90%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5 的地区,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的曲线拟合度非常高。</p>

/